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红楼当丫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叔子和王氏就住在荣喜堂一侧的聚福院,她与恩候住的怀芳院比聚福院离荣喜堂更远些。王氏就是借着这个优势每回请安都比她早。
每回请安王氏故意抢在她前头,故意显得她来晚,使得太太以此为由说她不孝,使府里奴才传谣言说她与恩侯不孝生母。
婆媳俩打了什么主意她与恩侯再清楚不过。
真是愚不可及。
还真以为几句似是而非的流言就能改变朝廷律法,改变嫡长子承袭爵位的律法朝规,真是笑话。
张氏看了玉钏一眼,让门口的丫鬟进去通报。
姜宛茵跟在张氏身后,没看见张氏的神情,也不知道张氏心思。
不过姜宛茵带着一个成年人的芯子在荣国府呆了三年也不是的混的,看到玉钏脸上的假笑,更深刻的体会荣国府大房和二房的不睦。
她清晰的认识到,荣国府大房和二房不睦并不是未来才有的事,而是早就存在了,或者一直存在。
“大奶奶,太太请您进去。”
张点了点头,走在前头进了屋,姜宛茵她娘抱着贾瑚跟在张氏身边,姜宛茵也跟着一起进屋。
屋里头王氏就坐在贾史氏身边。小姑子贾敏今日倒没在。
“儿媳给太太请安。”
“孙儿给太太请安。”
张氏牵着贾瑚上前行礼请安,姜宛茵母女就跪在张氏身后。
“大嫂您来啦,太太一早就念着瑚哥儿了。”
张氏话刚落没等贾史氏叫起王氏就插话进来了,贾史氏没开口张氏一直半蹲着。
王氏在拐着弯说张氏母子请安来晚,让贾史氏久等,指责两人不孝呢。
“我方才来时特地绕过聚福院,本想叫弟妹一起,没想到弟妹倒先来了。”
张氏冲着王氏笑道。
王氏闻言脸瞬间不自然,到底是还不足双十的新妇,还没练就不动声色。
张氏实是在暗讽王氏耍心机算计于她,说王氏不敬长嫂,实为不恭不悌。
“行啦,起来吧。别累着我孙儿。”
见王氏被张氏给堵了,贾史氏不悦打断两人的交锋。对王氏无能被张氏给堵了更是不喜,迁怒王氏。
贾史氏虽然迁怒王氏但她更不喜张氏,所以一口就借贾瑚说张氏光顾着与弟媳妇斗嘴不顾儿子指责张氏不慈。
“谢太太。”
张氏并不在意,她起身牵着贾瑚坐下,姜宛茵和她娘站在张氏母子身后。
“弟妹这胎该有五个月了吧。瞧着胎形弟妹怀的必是个哥儿。”
张氏坐下便看着王氏已经隆起的孕肚说到。
“你是个福气的,我瞧着你这一胎也像是个哥儿。”
贾史氏伸手拉着坐在她身边的王氏的手拍了拍,一脸笑意,和蔼可亲。贾史氏可从没这么待过张氏。
“多谢太太吉言。”
王氏一脸娇羞,又抬头看着张氏脸上带着得意:
“多谢大嫂吉言,若是哥儿回头必叫他给嫂子您磕头。”
“太太常说二叔有福气乃是状元之才,单看着这事便知太太说得不错。只是可惜了,若不是周姨娘福薄早产失了哥儿,再加弟妹腹中的哥儿,二叔便同夫君一样膝下也有二子了。”
“太太您说是与不是?”
张氏一脸惋惜。
王氏闻言脸色都变了,脸上神情忐忑不安带着惊惧。
这府里后院的女人都不傻,谁不知道周姨娘那胎是王氏动的手。只不过王氏仗着身怀六甲有恃无恐,而老太太和贾史氏看在嫡孙儿分上也不能拿她如何。至于张氏,事不关己,她根本不关心。
只是这回王氏手伸得太长,犯了张氏的忌讳张氏才会拿周姨娘来说事,揭王氏的脸皮。
王氏害了周姨娘腹中孩子,贾史氏虽顾及王氏腹中的孩子不能将王氏如何,但王氏害的可是贾史氏的孙儿,贾史氏对王氏未必就没有怨气。
张氏这般抗兑王氏,贾史氏竟未帮王氏说话。
张氏见此微微勾了一下嘴角。
“可惜了,二叔虽然福气可周姨娘早产伤了身子,以后怕是不能再为二叔添丁了;不过好在还有刘姨娘。太太最是会调/教人,那刘姨娘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福气的,想来不久必也能给二叔再生个哥儿。”
“说来还是太太有福气,夫君孝顺,二叔聪慧,太太儿孙满堂,这满京城也没几个国公夫人能比得上太太您。”
见贾史氏没帮王氏,张氏放下架子捧着贾史氏。当然张氏也没忘了给自己丈夫刷好名声。
贾史氏果然喜欢听好话,听张氏捧着果然高兴起来。王氏向来嘴巧,赶紧接了张氏的话捧着贾史氏,哄得贾史氏乐呵呵的。
正这会丫鬟进报禀报说是早膳准备好了,王氏抢先起身扶贾史氏。这一点张氏却是抢不过王氏,因为张氏是裹了小脚的。
用膳时贾史氏和贾瑚先坐下,张氏和王氏执箸站在贾史氏身旁伺候。姜宛茵只伺候贾瑚。
今日贾史氏心情不错,在张氏和王氏给贾史氏夹了几箸之后,贾史氏便让两人也坐下。
“你们也都坐吧,让下人来就行。”
张氏小脚站着累,听贾史氏让坐下,张氏正要将银箸递给身边的丫鬟准备坐下,不想就听到王氏说道:“太太慈仁,儿媳心里感怀。只是伺候太太乃是儿媳本分,二爷也叮嘱让儿媳替二爷好好孝顺太太。太太便给儿媳妇机会,让儿媳替二爷好好孝敬你。”
“再说了,这下人哪有儿媳伺候的周到。”
王氏殷勤地给贾史氏夹菜。
“昨儿听二爷说太太想吃笋子,二爷吩咐儿媳让下人送些笋子进府。这笋子是儿媳庄子上送来了,今儿一早天不亮就送来了,都是庄子上下人半夜挖的,最是新鲜不过,太太您尝尝。”
王氏机灵,知道贾史氏偏疼丈夫,喜欢丈夫孝顺便命丈夫当借口。果然哄得贾史氏高兴不已。
“还是政儿孝顺,我不过说了一回他就记住了。”
知道小儿子惦记,贾史氏心里就舒坦。
“您的事二爷和儿媳可是一直放心上的。”
王氏哄着贾史氏笑得眼角都起了皱纹。趁着贾史氏不注意,王氏冲着张氏显了一个得意的神情。见张氏微晃站不稳的样子,王氏更是笑得得意。
张氏见王氏如此,就知道王氏是故意的,心里对王氏暗恨不已。
王氏知道她是小脚站不久,才故意如此。贾史氏被王氏哄得都忘了小脚不能久站的张氏。或许是故意忘了。
姜宛茵只管伺候贾瑚用膳,对婆媳妯娌勾心头角她只看着,她并不关心。
贾瑚遇事那日她扯上赖嬷嬷已经得罪了太太贾史氏,她万不敢在荣喜堂大意,她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可玩笑。
张氏明知她得罪了贾史氏和赖嬷嬷,依旧每回请安都必带上她,虽然知道张氏如此是为了保贾瑚安全,且也对她一个奴婢根本不在意。
如此站在张氏立场并没有什么错,若是其也自小就被灌输奴役的下人或许会任劳任怨,但姜宛茵不一样;所以对张氏如此对自己她心里是有怨气的。
好在她一个小奴婢,贾史氏还没将她放在眼里。
当然也是因为每回来荣喜堂她都足够小心谨慎。
也是贾瑚够乖巧敏/感,或许知道贾史氏不喜他,又或许是张氏和贾赦告诉过他,所以到荣喜堂贾瑚向来乖巧从不耍性子多说话。不像在荣庆堂老太太那时那般活泼嘴甜讨老太太喜欢。
姜宛茵虽对贾赦夫妻不缓和与贾史氏的关系,还拉开与贾史氏距离心有不解,不过那是主子的事与她一个奴婢无关。
等贾史氏用完膳,桌上的早膳都凉了,张氏和王氏就着吃了几口贾史氏吃过的剩菜,显然两人也胃口只是意识一下就让下人收了。
等伺候完贾史氏,妯娌俩从荣喜堂出来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
一出荣喜堂,张氏整个都脱了力,只能让书芳书颜架着走。王氏嗤笑。
“嫂子你怎么啦?莫不是伺候太太累着了?”
王氏说话声音可不小,她故意这么说,目的就是想毁张氏的名声。
伺候婆母累着,这不是在给婆母上眼药说婆母不慈吗。反过来也是在张氏不孝,伺候婆母还嫌累。
张氏闻言眯眸看着王氏。
“多谢弟妹关心,我只是昨晚没睡好身子乏了。”
“说来也是我这身子不争气,自小养成的坏习惯,只因好读书少动弹身子养得娇弱,不像弟妹出身武将之家,身子壮实。王县伯家家训嫂子未出阁之前就有耳闻,弟妹自是与旁人不同。”
张氏说着脸上浮起一脸笑容,刺得王氏嫉恨不已。
“时辰也不早了,琏哥儿也该醒了,嫂子就先回去了,弟妹你慢走。”
张氏的次子满月的时候,贾代善给孩子起名贾琏。这瑚琏兄弟是齐了。
说完张氏在书芳书颜伺候上了软轿,带着贾瑚姜宛茵等人离开。
王氏看着轿子远处,终于绷不住气得面容扭曲了。
“好你个张氏……”
竟敢讽刺笑话她不读书不识字。
王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训在京中早就成了笑话了。
“奶奶您别生气,仔细别伤着哥儿……”
王氏的丫鬟金钏见她生气忙劝她,王氏迁怒抬手就甩金钏一巴掌。
姜宛茵跟在一旁看到软轿上的张氏见她阴沉着脸,姜宛茵扯了扯她娘,意示嘴巴说个不停的她看张氏的脸色让她别再说话。
姜宛茵她娘毕竟伺候过张氏十多年,一见张氏脸色果然不敢说话,甚至抱着贾瑚还故意慢了两步。
等回到怀芳院之后姜宛茵她娘悄悄拉住姜宛茵叮嘱她。
“今儿你别往大奶奶跟前凑。”
“怎么啦,娘?”
张氏给贾瑚启蒙,她还想蹭课多识几个字呢。
“总觉得有事要发生,你听我的就是。”
姜宛茵闻言思索了一下,她知道她娘曾经伺候过张氏十几年,必是对张氏有所了解,想来听她娘总不会错。
不想没一天就真出事了,不过不是怀芳院出事,而是聚福院那传来消息二奶奶王氏动了胎气,府里派人去请太医。
之后几日去荣喜堂请安都没见到王氏,想来情况不轻。
只是这事还没完,没几日聚福院那又传来消息王氏小产了。
消息一传来就见张氏一脸震惊忧虑带着人匆匆去了聚福院。
等到半天之后张氏回来时,姜宛茵竟不经意看到张氏脸上露出的笑容,姜宛茵缩了缩脑袋,悄悄地退了回去。
当天张氏叫贾瑚到正房,姜宛茵推了让绿菲伺候贾瑚过去。
夜里姜宛茵给贾瑚守夜,闭上眼睛脑海里就浮起张氏那诡异的笑容,她是吓得睡不着。
想到张氏那诡异的笑容,姜宛茵忍不住猜测,王氏小产,莫不是……是张氏报复王氏。
“赫,你不睡觉在干嘛吗?”
姜宛茵她娘进房查夜烛光照到姜宛茵的眼睛将她娘给吓了一跳。姜宛茵从她睡的小榻上坐了起来。
“娘,我睡不着。”
“睡不着也得睡,明儿还得当差呢。”
她知道自己女儿能力,大奶奶可是叮嘱过,瑚哥儿身边可不能离了绿茵。
姜宛茵对她娘的疾言厉色并不在意。
“娘,问你个事呗。”
“你一个小丫头又有什么事?”
嘴上虽这么说,但她还是坐到姜宛茵身边。
“娘,今天大奶奶从聚福院回来的时候我看到大奶奶在笑。娘,你说二奶奶,会不会是大奶奶……”
“闭嘴。你胡说什么呢!不要命了你。”
姜宛茵话还没说完就被她娘给捂住了嘴。她娘狠狠的瞪着她。
“主子的事,是你能胡说的吗。”
“我不是告诉过你,少说话少管闲事吗。”
姜宛茵倒不怕她娘,掰下她娘捂她嘴的手。
“我这不是私下里只跟娘你说嘛。娘,你不说我睡不着。”
“娘,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23
“这事和大奶奶可没关系,都是二房妻妾争斗惹的祸。这事是周姨娘做的。”
“周姨娘?怎么会是她?”
姜宛茵见过二房的周姨娘。周姨娘和刘姨娘原是太太贾史氏身边的二等丫鬟珍珠和翡翠。周姨娘就是原来的珍珠。周姨娘也就跟贾史氏给她起的名字珍珠一样,一个美丽又温婉的少女。
只不过贾史氏将她赐给贾政当通房丫鬟之后,她就不叫珍珠了。现在的珍珠取代了她,而她便是周氏周姨娘。
周姨娘美貌又性情温婉,据说十分得贾政喜爱,所以才在王氏进府一年多未孕之后停了避子汤后周姨娘第一个怀上。
可惜周姨娘是个福薄的,虽然得贾政喜爱却挡不住别人的毒手,护不住自己的孩子。
周姨娘失了孩子之后姜宛茵也远远见过她一回,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已经形如枯槁了。
可见给人当妾未必就好过给人当奴才。若是落得周姨娘这般结果还不如当奴才呢。
“不错,就是周姨娘。”
“想不到周姨娘那般性情温和之人竟会做出这样的事?”
周姨娘性情温和说白了就是胆小,姜宛茵有些讶异她会做出这样的事。
如果真是周姨娘害王氏小产,那周姨娘可就性命不保了。
“这有什么。”
“为母则强,二奶奶害周姨娘早产失了孩子,周姨娘如今也只是为她儿子报仇罢了。这母亲为了儿子那是什么事都是做得出来。”
姜宛茵她娘并不觉得讶异。
“娘,你是说周姨娘的孩子是二奶奶给害的。不是说周姨娘自己不小心滑倒的吗?”
虽然当时她也不信周姨娘怀着孩子还会粗心大意的滑倒,可府里的主子就是这么给那事下定论的。
“当时周姨娘已经怀胎近八个月,一个即将当娘的女人又怎么会不小心呢。女人只有当了娘才会明白……”
姜宛茵她娘说着想起什么,伸手揉了一下姜宛茵的脑袋。
“嘿,我跟你这丫头说这干嘛。”
“总之周姨娘临时死前是这么说的,说是二奶奶害了她的儿子,她要为她儿子报复。”
“周姨娘她死了!”果然是死了吗?
“二奶奶小产之后,查出是周姨娘害的,周姨娘冲进屋子撞了二奶奶的床柱,就死在二奶奶跟前。”
姜宛茵她娘忍不住嘘唏。
“那周姨娘也是狠心的。她这撞死在二奶奶眼前,二奶奶以后怕是睡不着喽。”
姜宛茵听她娘的语气,怎么感觉像是幸灾乐祸。
不过说王氏睡不着,那倒未必。王氏那人一看就知道是个狠的,她手上未必没有人命。别的不说,就说周姨娘的孩子就是条人命。
不过这周姨娘的确是够狠的。
“行了,都告诉你了,你赶紧睡吧。”
见姜宛茵发愣,姜宛茵她娘拍了一下她的脑袋让她睡意,她端着烛台出去。
姜宛茵躺在小榻上,睁着眼睛琢磨着这事。
可她记得原著提中贾政的周姨娘早年失了孩子,想来应该就是夭折的那个孩子。
其实周姨娘暴出怀孕时,府里许多人暗地里都不看好周姨娘怀孕这事。不说张氏就是姜宛茵和她娘也不看好。
不说周姨娘和王氏同一年怀孕,王氏容不得周姨娘;更何况周姨娘的孩子还比王氏的大,那王氏就更容不得她了。但凡是嫡妻正室没几个能容得下庶长子的,周姨娘的孩子注定是保不住的,即使平安生下来也未必能养大。
只是姜宛茵没想到周姨娘会报复害王氏小产,也没想到周姨娘会触柱而亡。
姜宛茵知道原著中提过周姨娘早年没了一个孩子,但原著中周姨娘并有没有死而是一直活到荣国府抄家的。
如今周姨娘竟然死了,这剧情好像变了。
等等
姜宛茵腾一下从小榻上坐起来。
是变了,而且是大变了。
原著中贾瑚比贾珠大,贾珠比贾琏大,甚至未来的贾元春都比贾琏大。可是现在张氏不仅生了贾瑚连贾琏都生了,可王氏的孩子却小产没了。
也就是贾珠没了。
也不对。
贾珠应该比贾琏大,可现在完全不是如此。
难道道说其实张氏当初怀的孩子并没有生来,而是流产了。那岂不是说现在的贾瑚其实应该是流产掉的,其实现在的贾琏才应该是原著那个比贾珠大的贾瑚。
若真是如此那也就说得过去了。
毕竟当初若是没有她说出张氏怀孕的事,张氏在不知道自己怀孕的情况下,身上还带着麝香珠钏,而且怀芳院又有那么对胎儿不利的东西的,张氏会流产那就是必然的了。
或许事情本该是如此,张氏在头胎小产之后才发现怀芳院有问题,才怀疑提防贾史氏和王氏,所以才会在怀第二胎时平安生下孩子。
而现在王氏流掉的这个孩子就是贾珠,只比张氏第二胎嫡长子小半岁的二房嫡长子贾珠。
因为这半岁之差让王氏萌生了歹念和野心,想让二房的嫡长子取代大房的嫡长子,让她的儿子取代张氏的儿子成为荣国府的长孙。
以贾史氏对贾政的偏爱,爱屋及乌,贾史氏待王氏可是好过张氏,所以即使王氏谋害了贾瑚,贾史氏也一定会帮忙王氏的。
不由的姜宛茵想到之前贾瑚差点被害的事,或许那时王氏就生了这心思,毕竟那时她已经怀孕了。
贾瑚摔死,张氏已经丧子而悲痛早产,然后最好一尸两命。如此一箭三雕,不仅除掉了占去荣国府长孙位置的贾瑚,还除掉了张氏腹中比她腹中孩子月份大的孩子,更是除掉张氏这个压在她头上的样样皆胜过她的长嫂。
若是张氏没了,贾赦续娶的继室家世出身必定不如原配张氏,甚至还不如王氏。
而王氏她已经怀孕在身,就算是谋害贾瑚张氏的事情暴露了,贾史氏在看儿子和孙子的分上贾史氏必会帮王氏。
或许是知道贾史氏偏心贾政,而她自己又怀孕在身,王氏这才有恃无恐。
只怕王氏还打算着先除了张氏母子然后再除了周姨娘腹中的孩子,如今一来整个荣国府就剩她腹中的金疙瘩。待她生下荣国府的长孙,那必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有了荣国府的长孙便可以谋划更多。
不得不说王氏和贾史氏好计谋,只是可惜王氏和贾史氏显然没想出了她姜宛茵这个意外,不仅贾瑚没事,张氏和腹中孩子也没事,而且张氏和老太太还连折了贾史氏和王氏的不少人手钉子。
如今不仅贾瑚安好,张氏又平安生下次子。王氏虽除了周姨娘的孩子,可她的孩子到底是没能成为荣国府的长孙。
更何况现在不仅王氏的孩子没有取代张氏的孩子成为荣国府的孙长,甚至连出生的机会都没了。
说到底都是王氏自己害人害己。
只是王氏小产的事真的与张氏无关吗?
周姨娘早产丧子都已经过去几个月了,这几个月期间周姨娘为什么不早早报复,为什么非要等到现在呢。
王氏的算计谋害,张氏真的不会反击吗?
姜宛茵心里心存怀疑。
不知张氏在王氏小产这事上扮演了什么角色。
姜宛茵胡乱猜想了一通,觉得事情应该是她猜想的这样的。
猜想之前贾史氏和王氏阴毒算计,猜想张氏的反击,姜宛茵心里已经将这荣国府的女主子们妖魔化了,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人命在她们眼中根本不算什么。姜宛茵直觉得这荣国府犹如龙潭虎穴,步步危机,她警惕自己要更加谨慎小心,保住小性要紧。
此后姜宛茵就缩在怀芳院伺候贾瑚。只要贾瑚出怀芳院姜宛茵必会寸步不离地跟着,担心贾瑚被人给害了连累她自己丢了小命。
有时姜宛茵忍不住嘲笑自己,自己在保护贾瑚这事上可真是个忠心耿耿的奴婢了。
姜宛茵呆在贾瑚身边,可这荣国府里的事别的下人能知道也一件没少传到她耳中。
听说王氏小产之后,王家王氏的生母当天就上门来了,也不知说了什么。
第二天又听说贾史氏又给贾政赐了两个通房丫鬟,就连贾赦也得了两个。依贾史氏的说法,兄弟俩都有,她不厚此薄彼,公平对待两个儿子。
姜宛茵也在怀芳院见到了贾赦新得的两个容貌出众妖娆娇媚的通房丫鬟,李姑娘和孙姑娘。
只是感情甚笃的贾赦夫妻显然都不喜欢这个贾史氏赐下的通房丫鬟,虽然都在怀芳院,但姜宛茵随贾瑚去请却极少见到两个通房丫鬟。
或许是失了孩子没了底气,王氏到底安分下来了。张氏有老太太和贾赦护着,膝下又有两子,在荣国府地位稳固,就是太太贾史氏除了让张氏伺候刁难之外也不能拿张氏如何。
荣国府自贾赦贾政兄弟大婚后难得的宁静了一段时间。
转眼一年又一年,姜宛茵已经十岁了,贾瑚也已经五岁了,贾琏也两岁了。
在贾瑚刚过五岁生辰不久,张氏又怀上了,而王氏迟半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