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红楼当丫鬟-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孩子自然喜欢小孩子,贾元春会选她们四个小的了不奇怪。

    到荣国府十来天,荣国府下人的伙食不做,欣儿也长胖了不少,而姜宛茵原本就是肉肉的,两人看起来都十分可爱。

    见姜宛茵四人被贾元春选中了,王夫人夸了贾元春两句才看着姜宛茵等人说道:

    “你四个上前来。”

    “是,二奶奶。”

    姜宛茵四人上前王夫人又问。

    “都叫什么?”

    “回二奶奶,奴婢叫茵儿。”

    姜宛茵站在第一个位置所以她第一个回话,她之后就是欣儿、小月和小秋,也都依次回话。

    “就这么叫着,等姑娘长大了再给你们改名字。”

    王夫人听不是叫什么大丫二妮的也就没让她们改名字。

    “是,二奶奶。”

    “周瑞家的,这八个丫鬟以后就在元姐儿院子里伺候,这四个小先照着三等丫鬟例教导,余下四个大就安排到院子里打扫吧。”

    打扫那就是粗使丫鬟。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周瑞家的又带姜宛茵等人出了院子,接着又带她们去了另外一个院子,将她们交给院子里的管事妈妈,又将王夫人的话说了一遍。

    姜宛茵等人就在这个院子里下人房住了。姜宛茵等四个小的一间,另外四个大的是粗使丫鬟,不跟她们住一处。

    接下还来是跟管事妈妈学规矩,学着怎么侍候主子,然后就是接受洗脑。管事妈妈每天重复地说,让她们以后尽心伺候好姑娘,要对姑娘忠心耿耿,还有什么二奶奶买了她们就是对她们有恩,她们要对二奶奶忠心等等。

    学了几个月的规矩之后,她们四个又被安排去学习针线裁布制衣,认茶泡茶,还有厨艺等等,伺候主子能用得上都让她们学,除了不让她们识字。

    转眼姜宛茵到荣国府已经过去大半年了,姜宛茵已经摸清了现在荣国府的情况和清朝的年代。

    这一世荣国府和以往有不少变化。

    现在荣国府老太太贾陆氏已经过去了,贾代善还活着,贾史氏现在是荣国府的当家太太。

    贾瑚张氏也都还活着,张氏刚怀上贾琏,不过这一世贾赦不是将军没有上战场立过战功,贾赦被贾陆氏给宠废了。贾赦就贾陆氏养有些天真单纯,胆小懦弱,做不了什么恶事也担不起事。不过贾赦还是有些长处的,比如鉴赏古董很有天赋。若真要说,贾赦他就是胆小的宅男。

    值得一说的是,今世张氏的娘家也变了,张氏现在是康熙朝名臣工部尚书张英的嫡女。

    王夫人已经生了贾珠和贾元春,贾政拿了国子临的荫生名额依旧是屡次都没有考上秀才。

    还有就是贾敏的年纪也变了,去年贾敏就出嫁了。

    清朝的年代不是雍正年间也不是乾隆年间,现在还是康熙早年。今年才是康熙二十七年,去年腊月孝庄刚死了,宫里德妃正月初生了十四阿哥。

    知道年代之后,姜宛茵心里开始默默盘算着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若无意外她会是贾元春的丫鬟,贾元春原本下的命运轨迹便是进宫,记得贾元春带进宫的丫鬟似乎只有抱琴。

    她已经打听了,现在贾元春身边并没有叫抱琴的丫鬟,也不知道是将来她们四个小丫鬟将之一改名为抱琴,还是会有别的丫鬟叫抱琴。

    不过姜宛茵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不管谁是抱琴,都不能挡了她的路。

    姜宛茵坐在门口拿着块小布片边绣花边在心里琢磨着。因为她们都还小,贾元春也还小倒不用她们马上去伺候贾元春,管事妈妈叫她们学针线等东西就是为了将来更好的伺候贾元春。

    当过丫鬟也当过主子,姜宛茵自然知道当奴才的得一技之长有用的价值主子才会用你。

    虽然姜宛茵是样样精通,但却都不能表现了来,她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若叫人发现了只怕会被人当成妖孽给烧死。因为这一层顾虑,所以姜宛茵就佯装初学者和欣儿她们一起从头开始学绣活。

    姜宛茵已经打定主意,以后今世明面她就是擅长刺绣的,将刺绣当成是今世的一技之长。

    “茵儿,茵儿……”

    欣儿兴高采烈地跑进来了。

    “小心别摔着。”见欣儿朝她跑来,姜宛茵放手上的活赶紧起身扶着欣儿:“什么事,你跑这么急?”

    “茵儿你忘了么,今儿是端午,府里给下人发粽子,咱们赶紧去领吧,晚了就领不到了。”

    “有粽子,那咱们赶紧去吧。”

    姜宛茵一听有粽子吃便高兴起来,荣国府的粽子是很不错的,很让姜宛茵怀念呢。

    小姐妹俩手牵着手跑出院子往大厨去,才刚出院子就看到一群人朝她们走过来了,小姐妹俩赶紧退回路边站着,等来人过去。

    等人走近姜宛茵才发现原来是怀孕的张氏牵着贾瑚。隔了数世再见故人姜宛茵愣了一下,还是欣儿扯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赶紧行礼。

    “奴婢给大奶奶请安,给瑚哥儿请安。”
310
   “茵儿; 你刚刚怎么啦?你竟然发呆; 吓死我了。我还以大奶奶会责怪咱们呢。”

    等张氏等人走远了,欣儿拍着小胸脯一副吓到了的样子说道。

    “大奶奶仁慈不会责怪咱们的; 咱们快走吧; 要不然粽子被人吃完了。”

    姜宛茵不想说这事赶紧转移话题。

    “对哦; 粽子; 咱们快走。”

    欣儿说着就拽着姜宛茵跑。

    或许是被后娘苛待,被牙婆饿怕了; 欣儿对吃食非常在意,进府不过几个月小丫头已经吃得胖乎乎的了。

    或许是因为小姐妹俩是二房的丫鬟; 那厨娘还多给了两人各一个粽子。

    因为府里太太贾史氏管家,贾史氏偏心二房这荣国府上下没有不知道;所以在这里府二房的丫鬟都比大房的丫鬟过得好些; 至少姜宛茵进府这几个月明面上没受到什么刁难。

    “茵儿; 这粽子可真好吃,比我以前吃过的都要好吃。”

    欣儿三五下就将一个粽子吃完了; 又解开另一个吃。

    “是挺好的。你别吃太急,小噎着。”

    欣儿大口大口的吃; 姜宛茵是小口小口吃得秀气。

    “欣儿; 你方才不是我小月和小秋一起出去吗?怎么不见她们回来了,她们去哪了?”

    吃着粽子姜宛茵才想起另两个小丫鬟。

    “我们是一起出去的; 不过我听说可以领粽子就先回来找你,她们先去领粽子了。”

    欣儿边吃边回答,一副认真吃的样子显然没多想。

    “她们比咱们先去领粽子,那应该先回来才是; 可是现在她们都还没回来呢。你知不知道她们去哪了?”

    “她们去哪,我不知道啊?”

    欣儿抬头一脸茫然。

    “那她们有没有说她们要去哪?”

    “她们不是去领粽子吗?”

    欣儿又将话给绕了回来了,直接将姜宛茵给梗得。姜宛茵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看着埋头苦吃粽子的姜宛茵叹息,指望欣怕是指望不上了,还不如她自己想吧。

    她们四个三等小丫鬟,除了欣儿有些憨实之外,小秋和小月都有些小心思和小聪明。好在都年纪还小,做不出什么事来了。

    小秋和小月到现在还没回来了,到底是去哪风景点耽搁了。

    这荣国府虽大,但她们是二房的丫鬟,能去的地方还真不多。毕竟大房和二房不睦,她们这些小丫鬟进府后管事妈妈早就叮嘱过没要乱走动。

    没别的地方能去,小月和小秋会去哪……姜宛茵琢磨着突然她一下子恍然,她想到了。

    “快别吃了,赶紧把手擦干净。”

    姜宛茵推了下还在吃的欣儿。

    “干嘛呀,我就要吃完了,干嘛不让我吃。”

    不让她吃东西欣儿不高兴了。

    “小秋和小月应该是去聚福院给二奶奶请安去了,咱们也得赶紧去给二奶奶请安。说不定二奶奶那还有赏呢。”

    见欣儿没明白,姜宛茵拿出杀手锏。

    一听可有赏,欣儿立即就将剩下的粽子全都塞进嘴里,然后把手擦干净,她想说话时嘴里塞着东西说不了,她就拉着姜宛茵往外跑。

    被欣儿拉着跑的姜宛茵也很是无语,这丫头还真是一点也不浪费。

    两人到聚福院时正好看到小秋和小月兴高采烈的出来了,见到姜宛茵两人,小月脸上的笑容没了,小秋倒是很高兴。

    “茵儿欣儿你们也来给二奶奶请安吗?”

    “是啊,你们来怎么不告诉我呢?”

    欣儿凑近两人小声问:“二奶奶有没有给赏啊?”

    “有,你们快去吧。”

    欣儿一听有拉着姜宛茵越过小秋小月进院。等姜宛茵两人进院后,小月不高兴地问小秋:“你干嘛告诉她们啊!”

    “她们都已经来了迟早会知道。”

    告诉她们也算是让她们承了她情,只是这话小秋没说。

    “走吧,咱们回去吧,今天的活还没做完呢。”

    姜宛茵四个小丫鬟虽小,荣国府也不白养她们,她们学针线之后就给府里做荷包,那荷包都是府里主子拿来装东西赏人用的。

    姜宛茵和欣儿毕恭毕敬的进了屋便给王夫人跪下请安。

    “奴婢给二奶奶娘,给珠哥儿请安,给元姐儿请安。”

    姜宛茵知道王夫人的性子,就喜欢别人给她下跪行礼,她自己高高在上的看着。姜宛茵几世为奴才几世为主,最是识实务,她虽然怨恨王夫人,但她现在是王夫人的奴婢,也没觉得给王夫人下跪有什么不好或是屈辱什么的。

    “你们俩怎么现在才来了?怎么不是和另外两个一起来的?”

    “回二奶奶,奴婢们一起去领粽子,小秋姐姐和小月姐姐先领到粽子,她们就先过来了。奴婢们来迟,还请二奶奶责罚。”

    姜宛茵抢在欣儿之前解释,她可真怕欣儿会说出她们是吃完了粽子才想起来才过来请安的。

    或许是姜宛茵两人态度恭敬,又或许是她俩人年经太小,王夫人也没跟她们计较。

    “此次就罢了,下不为例。”

    “是。谢二奶奶仁慈。”

    一听王夫人不计较,姜宛茵赶紧奉承拍马屁。王夫人打发姜宛茵二人去找周瑞家的领赏,姜宛茵和欣儿从周瑞家的那领了一把大钱和一个粽子。

    领了赏,姜宛茵回去后心不在焉地做着绣活,欣儿跑去和小秋两人玩姜宛茵没去。

    方才遇上张氏和贾瑚,姜宛茵心里一直没平静。

    姜宛茵一直以为自己心里不会有波动起伏,毕竟荣国府那一世的感情早被系统抽走了。可是今天看到张氏和贾瑚,姜宛茵心里不平静,荣国府那一世的记忆突然翻涌出来了。

    想想除了荣国府那一世之外,她往后数世都没再见过贾瑚,毕竟她认识的那个贾瑚是张氏头胎没生下的孩子,姜宛茵一直觉得往后数世的贾瑚都不是她认识的那个贾瑚。

    可是今天见到贾瑚才发现,这一世的贾瑚竟然和第一世的贾瑚长得一模一样。那一世,贾瑚自出生起她就在贾瑚身边,两人一起生活了近百年,姜宛茵对贾瑚再熟悉不过了。

    荣国府那一世是她重生的第一世,那也是她第一次经历感情。

    当初感情被抽走,她以为自己已经忘了。她已经累世重生活了几百年了,没想她第一世重生的记忆还在深刻在脑海中。

    或许是她的第一次经历感情,又是彼此相爱相伴了近百年,虽然感情被抽走了,但记忆还在,此次竟意外的触动了姜宛茵的心弦,这是以往都没有的。

    这让姜宛茵有些苦闷不安。

    “爱喵,你不是说我每一世的感情都会被抽走吗?那贾瑚是怎么回事?”

    “我这怎么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你不是什么都知道吗?”

    姜宛茵没好气的瞪了爱喵一眼。

    “曾经某人说我是个冷血怪,没有感情的一堆数据。胖妞你忘了吗?”

    爱喵傲慢地看着姜宛茵,用鄙视的眼神。

    “我那不是被你气糊涂了才胡说八道的嘛。”

    “胖妞,你没说错,我就是没有感情的一堆数据,所以你说的感□□情我还真不知道。可能是意外吧。反正今世你要攻略的人也不是贾瑚,你想那么多也没用。”

    “前世我也没攻略王子胜啊。”前世她虽成了王子胜的姨娘,但最后她与王子胜分道扬镳,她还另嫁了呢。

    “前世那是系统失误,不过前世柳月微死得比王子胜早,你也成了正室夫人,这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狡辩。”

    姜宛茵瞪了爱喵一眼。

    “以前的就不说了,那今世呢,有什么事什么人是不动的,都说给我说清楚了。”

    好不容易再回荣国府,总得把积攒的怨气给出了才是。

    爱喵见姜宛茵一副狠样,赶紧交代清楚,免得姜宛茵过后狡辩。

    姜宛茵本着你不高兴我就开心的想法,决定暗中给王夫人添些堵。

    或许是贾政科举屡次不中叫贾代善失望了,贾代善终于将目光放到孙儿辈,也就发出了聪慧会读书的贾瑚,就常将贾瑚叫去亲自教导。

    转眼到了六月,眼看着张氏就要生了,贾代善对贾瑚也越来越喜爱,姜宛茵终于发现王夫人坐不住了。

    暗中习武半练,已经身手不错的姜宛茵趁着半夜熟问熟路地悄悄潜进了张氏的房间,将一封信放在张氏枕边。

    到第三天姜宛茵就听府里下人议论,张氏将大房的好些个丫鬟婆子给换了,连贾瑚身边伺候的人都换了大半,全都换上张氏的陪嫁。也就在第三天,贾史氏派丫鬟鸳鸯将张氏叫去荣喜堂,没一会张氏就被抬出来了,张氏早产了。

    张氏被胎回大房没一会,张家就来人了,来的是张氏的生母工部尚书张英的夫人。

    张氏被从荣喜堂抬出来,这府里下人很快就暗里议论纷纷起来,姜宛茵带了绣棚出去听八卦。几个丫鬟婆子凑在一起正说着,姜宛茵悄悄靠近。

    “听说大奶奶突然早产是被太太给作的。”

    “不是吧,大奶奶怀的可是太太的孙子呢。”

    “你才进府当差不久你还不知道吧,太太不喜大爷偏心二爷,太太连着大奶奶和瑚哥儿都不喜又怎么会喜大奶奶腹中的哥儿呢。”

    “那大奶奶突然早产该不会出事吧?若是大奶奶有个万一个,那瑚哥儿怎么办?”

    “刚才你没看以张家来人,我听房门那说,大奶奶一早将瑚哥儿送去张府了。”

    “照你这么说,大奶奶岂不是防着太太。”

    “这我就不知道了?都这么久了,也不知道大奶奶生了没?”
311
   张氏母亲杨氏一来; 贾史氏折腾儿媳早产这事就瞒不住了。

    贾史氏虽然出身保龄侯府; 但其实她才只是保龄侯府的第二代,她爹是第一代保龄侯; 在封侯之前还只个莽庄稼汉子; 史氏和贾家一样说是暴发户也不为过。

    贾史氏在张氏母亲张杨氏这个世家千金面前就是个暴发户的女儿; 面对张杨氏贾史氏总觉得自己矮一头。即使现在清朝; 贾史氏是汉军旗人,而张杨氏是汉人; 贾史氏在张杨氏面前总有几分底气不足不自在。

    这也是贾史氏不喜张家不喜张氏的原因。

    不过贾史氏不知道陈嬷嬷事贾瑚去了张府将事情告诉了张夫人张杨氏,在张氏早产之后贾史氏还让心腹在府里传谣言说是张氏身体不好突然早产; 怕是不好了。

    张杨氏虽文官女眷世家千金但却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听说女儿早产了就跟脚踩了风火轮似的直奔向大房。因为张氏是荣喜堂突然发动早产的; 张氏是嫡长媳; 贾史氏是婆母所以正在产房外坐着,王夫人也在。

    张杨氏急匆匆进院就看到贾史氏和王夫人。

    “亲家母; 您来啦!”

    贾史氏和王夫人见到张杨氏非常惊讶,因为她们压根就没派人去张家报信; 张杨氏怎么知道的; 而且竟来得这么快。

    贾史氏哪里知道,张氏清理了她和二房埋在大房的钉子后贾史氏派人来叫她去荣喜堂; 张氏担心儿子不在自己跟前会出事,她是不怕一万怕万一,所以叫她奶娘陈嬷嬷悄悄将贾瑚送到张府去。

    张氏绝对想不到,她此举求了自己和孩子的性命。

    陈嬷嬷到了张府; 自然将张氏在荣国府受的委屈和贾史氏及王夫人做的事告诉了张杨氏,张杨氏担心女儿,所以决定亲自过来看看。没想到在门口遇上张氏的陪房去请太医,从张氏陪房口中得知张氏被贾史氏给作早产了这事。

    张杨氏得知贾史氏将张氏作早产了虽然很是气愤,但她却强压着怒火没表现出来。

    “亲家母,明淑怎么样了?今儿早上明淑让人带瑚儿去张府请安还早明淑好着呢,怎么会突然早了?明淑不要紧吧?”

    见到贾史氏张杨氏并没发火质问,她是问了,但语气十分温和,一副担心女儿的样子。可即使如此,这话听在贾史氏耳中也是张杨氏在责问她们,觉得张杨氏是在怪她们。

    张氏可是早产了半个月,又知道贾史氏的品性,张杨氏不担心才怪呢。

    “大媳妇这才产房,太医还没来了,具体什么情况我们也不知道。”

    “那亲家母,我先进去看看下。”

    贾史氏拦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杨氏进了产房。在张杨氏进了产房之后,贾史氏和王夫人对视一眼,彼此神情都很是失望。

    婆媳俩心里不知打着什么阴暗的主意呢。

    贾代善下朝回府,府里下人已经在议论纷纷,有的下人说是太太贾史氏把张氏给折腾早产了,又有的下人说张氏身体不好突然早产怕是不好了,熬不过去等等。。贾代善大怒不已,立即下令禁止下人议论又罚了好些个下人。贾代善这刚罚完下人,张英就到了。

    得知女儿早产,张英也担心女儿。

    张氏是张英和张杨氏的唯一嫡女,而且还是两人的老来女,张氏出嫁前在家可是极得宠的。因为贾代善曾救过张英,贾代善替嫡长子求娶张氏,为救命之恩,张英就是再不愿意也只有答应这亲事,否则只怕会被人骂忘恩负义,毁了前程和家族。

    只是将独女许配给贾赦这么个一事无成胆小懦弱之人,知道张氏在荣国府过得不好,张英夫妻心里对张氏十分愧疚。

    这不,张英一听女儿早产就急匆匆过来了。

    “国公爷,我说听明淑早产了,可是生了?”

    “亲家,我这才回来,你和前后脚,我也不知道呢。我正要过去看看,亲家一起去。”

    两人便一起往大房去。

    “前两日淑儿才使人去张家报信,说是她好好的,这怎么突然早产了,可别是出了什么事才好。”

    张英担心的念叨,其实张英回府后见到陈嬷嬷,陈嬷嬷又将张氏受委屈之事告诉了张英。心疼女儿的张英对荣国府也怨气呢。

    “赦儿媳妇是荣国府的长媳,有我太太照顾着呢,不会有什么事的,亲家你就放心吧。”

    贾代善至今也没怀疑过贾史氏,对贾史氏依旧很信任的。

    张英听贾代善这话看了贾代善一眼没说话。

    张英以为贾代善是故意装做不知道贾史氏苛待张氏之事。

    贾代善被看了一眼,不禁疑惑。

    两人匆匆去大房,或许是有张杨氏在让张氏放心,而且也没发现做妖的人,所以张氏这胎一得很顺利,还不到晚上孩子就生下来了,是个男孩子。

    在房外等了大半天的贾代善张英等人听到母子平安,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特别是贾代善和贾史氏夫妻俩。贾代善可一直在担心若是张氏有个万一,怎么像张家交代。

    等听到母子平安后,贾代善终于露出笑容了。

    “母子平安好,母子平安好。”

    贾代善在张英看过来时又道:“赦儿家的是有福气的,老夫没看错她。亲家,你家闺女又给我老贾家添了一嫡孙儿,真是太感谢了。”

    贾代善一脸感激地谢张英,将正要开口说话的张英给堵了,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姻亲亲家。

    只是就这么让贾代善混过去张英可不愿意。

    “明淑是你贾家的儿女媳,为女婿生儿育女那是应该的。只要她身体好能生,再多生几个也是应该的。只是可千万别在向这回这样,突然就早了,老夫一把年经了可经不起她吓。”

    “像今天这么,听贵府下人议论,老夫都以为明淑不好了,差点以为自己是要白发送黑发人了。老夫可就这么个女儿啊。”

    张英一副老父伤心模样,贾代善闻言终于是忍不住狠狠瞪了贾史氏和王夫人一眼。

    贾代善想到刚回府时听下人说的那些话,心里知道是贾史氏做的。

    虽然贾代善平日对府里婆媳睦,妯娌不合之事也知道,但他一直装聋作哑,但现在这事捅到亲家面前是装不下去了。

    “亲家您这么说可不吉利,赦儿媳妇如今母子平安这不好好着……”

    “好好的。不知亲家公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