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红楼当丫鬟-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家您这么说可不吉利,赦儿媳妇如今母子平安这不好好着……”
“好好的。不知亲家公从哪里知道明淑还好好的。”
张杨氏正好从产房出来听到贾代善的话,这怒火就上来了。
“明淑是因为摔倒才早产的,我倒想想问亲家母,明淑去给您请安是怎么就摔倒了的。”
“亲家母这话怎么说?”
贾代善突然被张杨氏怒问贾代善夫妻,贾代善一听张氏是在给贾史氏请安时摔倒的,一子就懵了。他刚才回张英就来了,根本没来得及问下是张氏早产之事是怎么回事。
“这事亲家公您得问亲家母。明淑好好的去荣喜堂请安竟然能在荣喜堂屋里摔倒了,莫不是贵府荣喜堂的地不平还能绊倒人不成?”
“夫人!”
张杨氏刚说完,张英就出声呵斥她。
毕竟说荣喜堂地不平这话中意思严重了。
张杨氏虽愤怒但理智还在,也意思到自己话重她立即道歉:“对不住了亲家公,我这是气糊涂了。”
张杨氏进产从张氏的丫鬟书彦口中得知张氏是被人给推摔倒了才早产了,张杨氏登时就怒火冲天,若不是女儿生产要紧,张杨氏都恨不得出来撕了贾史氏。
张杨氏这一道歉,愣是将贾代善夫妻俩给堵了。贾代善刚想说没事,只是话还没说出口又听张杨氏说道:
“还有件事我倒想问亲家公,是不是贵府下人不够用,连个产婆都找不来了。若是如此,下回派个下人去张府支会一声,我遣人给贵府送来了。”
这下子贾代善脸上的神情终于是绷不住了,不仅是贾代善,张英的神情比贾代善更可怕。
即将临产的儿媳在婆母屋里摔倒,生产时婆母也没请产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不喜,这简直就是谋害了。
张杨氏没直接喊出贾史氏谋害身怀六甲的媳妇谋害她张家女儿,这已经算是给荣国府面子了。
贾代善深呼吸几下之后才道:“亲家母您放心,这事待老夫人查清楚会给赦儿媳妇和张家一个交代的。”
贾代善心里怒火中天,此时他也只能压着怒火这说。
这古代结亲可不只是两个孩子成亲,结的可是两个大家族的势力,结的是姻亲间的守望相助。如今贾家想武转文,正是需要张家扶持的时候,贾家若闹出谋害张家女之事,这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荣国府和张家最后如何处理这事,荣国府又向张家如何交代,这些姜宛茵不知也不关心。
姜宛茵听到张氏生产了,母子平安,心情很是不错。
倒不是她为张氏平安生产高兴,而是因为姜宛茵知道,张氏平安无事那王夫人和贾史氏就一定不高兴,知道两人不高兴姜宛茵她就高兴。
后来知道贾瑚也没事渡过了死劫,如今张氏也平安,有人护着贾瑚,姜宛茵一挂念的事也不放下了。
因为这事,贾史氏手中管家权在张氏出月子之后被移交给了张氏,她们这些二房的丫鬟日子可就没之前好过了。
不过姜宛茵不在意,她本分的在院子里呆着本分当差。
转眼又是年节时,年过后已经三岁的贾元春终于搬了到院子来住,姜宛茵等丫鬟也正式开始上岗。
312
“茵儿; 大姑娘还没来吗?”
“嘘,不要说话。”
管事妈妈将姜宛茵等小丫鬟带到贾元春住的新院子; 让她们站在院子里等贾元春叫见她们。
她们一大早就被带过了; 就一直站在院子里,这会还三月风还是有些微寒的; 在院子里站久了风吹久了也会觉得冷。她们已经在这院子里站了一个时辰了; 都不见贾元春叫她们进去请安。
站久了欣儿有些站不住烦了,她凑近姜宛茵说话,姜宛茵赶紧让她不要说话; 然后不没理她。
被姜宛茵瞪了一眼,再加上姜宛茵没搭理她,欣儿也没在再说话。
过了年之后贾代善让府里改了称呼; 贾代善是老太爷,贾史氏是老太太; 贾赦夫妻和贾政夫妻是大老爷大太太和二老爷二太太,贾瑚等这一辈的就是爷和姑娘。贾元春是荣国府的第一个也是现在唯一个孙儿辈的姑娘,所以她就是大姑娘了。
或许是因为张氏早产之事贾史氏被贾代善给削了一顿; 贾史氏没有折腾出大房的瑚大爷二房的珠大爷这事,现在贾瑚就是瑚大爷; 贾珠就是珠二爷; 贾琏就是琏三爷。
姜宛茵也没想到她就暗中搅腾了一下,救了贾瑚还救了张氏,还将荣府国贾珠等人的称呼给改变了。
欣儿刚站好,门帘被从里面推开了; 一个十来岁穿着藕色衣裙眼生的丫鬟出来。
“大姑娘要见你们,你们随我进来了吧。”
“是。”
姜宛茵等四个小丫鬟随那丫鬟进去。只见贾元春坐在主位上,身边还站着一个着绿裙的丫鬟,也十来岁模样。
贾元春坐在主位上,肉乎乎的小脸绷着,十分严肃的样子。
贾元春容貌四分随了贾政六分随了王夫人,不管是贾家人还是王家人容貌都是很出众的,贾元春算是挑了贾政和王夫人的优点长了。虽年幼却已经能看出将来容貌不俗,不过到底是随了王夫人多些。
姜宛茵知道贾元春以后的容貌如何,想着这么小娃娃被贾史氏和王夫人教导成以后那副样子,心里不禁有些同情。毕竟贾元春现在还只是个小奶娃,怨恨也怨恨不到现在的她身上。
“奴婢们给大姑娘请安。”
姜宛茵等人恭敬跪下行礼,并没有因为贾元春小就敷衍。
贾元春没有叫她们起来,听到贾元春奶声奶气的声音。
“你们都叫什么,报上名来。”
姜宛茵四人分别报上自己的名字,只见贾元春听了之后沉默了一会才道:
“母亲说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奴婢,让你们都得听我的话。你们若是不听我的话,不好好伺候我,我就叫人打你们,把你们卖了。”
“奴婢们不敢。”
除了姜宛茵外的其实三人都被贾元春吓到了,并没有因为贾元春年纪小就不相信她的话。贾元春可是他们的主子,若是她们伺候不好贾元春,就算贾元春不能将她们如何,王夫人也不会饶了她们的。
都吃过苦,经历过被卖,在荣国府过了一年安稳的日子,没有想再被卖。
虽然姜宛茵并不惧贾元春,但还是装做战战兢兢的样子。
“当然,你们若是听我的话,伺候得好,我也会赏你们。文之赏她们。”
那穿藕裙的丫鬟给姜宛茵四人分别发了一个小荷包。
“奴婢们谢大姑娘赏赐。”
这是先打一棒再给个甜枣。
果然,大户人家的孩子,即使只是个三岁的小孩子也不能小巧了。若是没有亲身经历过,谁会相信一个三岁的小奶娃就学会御下了呢。看来贾史氏和王夫人对贾元春的教导很用心。
“你们既然是我的奴婢,那你们以前的名字就不能再用了,现在我给你们起个新名字。”
“就从你开始吧。”
贾元春指着小秋:“你以后就叫宛秋……”
小秋叫宛秋,小月叫宛月,欣儿叫宛欣,姜宛茵被赐名宛茵。没想到竟还是叫自己的名字,这让姜宛茵颇惊讶。
“谢大姑娘赐名。”
“以后你们就是我院子里的三等丫鬟,以后你们就听文之和雅之的安排。文之,你先带她们下去干活着。”
“是姑娘。”
“奴婢们告退。”
姜宛茵等人被那藕裙叫文之的丫鬟领了出去,出了门姜宛茵听贾元春和另一绿裙的叫雅之的丫鬟说话的声音。
“雅之,我没说错话吧?”
“大姑娘说的很好,您将二奶奶交代的话都说对了。”
原来贾元春方才说的那番是王夫人交代的,她还以为是贾元春自己想到的呢,还有赐名的事,若真全是贾元春自己想的,那这三岁的贾元春可就真是智近乎妖了。
不过又想着前几世见的贾元春虽聪慧但也非绝顶聪明,现在知道是王夫人交代的,倒是可以理解了。姜宛茵一心两用边琢磨着边听屋里两人说话。
“母亲不说还给我选了四个二等丫鬟吗,怎么还没来?”
“回姑娘,二等丫鬟是从家生子里选的,人已经进府了,一会就到。”
姜宛茵闻言恍然,原来还有四个丫鬟。
方才贾元春给她们赐名时她原还以为她们四个会有一个是抱琴呢,没想到这抱琴竟不在四个人当中,而是家生子出生的二等丫鬟当中。
不过想也理解,毕竟她们这些外买的小丫鬟没有家生子丫鬟好拿捏,家生子父母兄弟都是贾家的奴才,拿捏住了她们的亲人,她们哪些不忠反抗。
果然等晚些时候又来了四个七、八岁的小丫鬟,贾元春给赐名其中一个就叫抱琴。
后来姜宛茵打听才知道,抱琴是王夫人陪房的女儿。也不怪以后抱琴对贾元春那么忠心。只是可惜陪贾元春进宫也没得好下场。
四个二等丫鬟到齐之后,贾元春的丫鬟也就齐了,两个大丫鬟文之和雅之,二等丫鬟四个,三等丫鬟就是姜宛茵等四人,还有其他丫鬟婆子等十来人。
贾元春一个小奶娃伺候的人就有二十来人,可见贾史氏和王夫人对贾元春的重视,也可见现在是荣国府鼎盛时期。
自贾元春搬到院子里住之后,贾元春便开始每日学习琴棋书画的生活。一开始跟在贾元春身边伺候的是雅之和文之两个大丫鬟,偶尔抱琴等二等丫鬟也跟在贾元春身边伺候。
至于姜宛茵等三等丫鬟只是端茶倒水的分,还没资格近身伺候贾元春。
不过姜宛茵也没想立即近身伺候贾元春,她们可都是外买的丫鬟,若是压过了家生子丫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她现在只要保住她三等丫鬟地位置,不让人将她给扯下去就成。
转眼又两年,贾元春五岁时贾史氏给她请了宫里嬷嬷教导规矩,身边只跟了抱琴和另一个二等丫鬟挽筝,其他人是不被允许看贾元春学规矩的。
“茵儿,茵儿你在哪?”
“我在屋里呢。”
听到宛欣的声音姜宛茵放下手中的活起身走到门口就见宛欣匆匆过来了。
“你怎么还呆在屋里呢,出大事了。”
宛欣见姜宛茵就说道。
“出大事?出什么事了?”
这一整天不都好好的吗?能出什么事,她没听说出什么事啊。
“哎哟,你整天呆在屋里绣花绣花的,什么都不知道。”
宛欣埋怨道,姜宛茵只是笑了笑。
宛欣最擅长打听消息,只有宛欣知道的事她迟早会告诉她,她又何必自己去打听呢。
“前些日子太太交代让给大姑娘做几身纯色旗服,我不是正忙着这事嘛。”
经过多年的“努力”,姜宛茵终于将刺绣“练成”了她的一技之长,如今贾元春的衣物多是她做的,贾元春也喜欢她做的衣物,便就离不得她了。
“到底是有什么事?你倒是快说呀。”
姜宛茵见宛欣兜兜又忘了便提醒她。
“哎哟瞧我又忘了。茵儿,咱们姑娘要去宫里选秀了,这事你知道吗?”
“选秀?什么时候?”
听到贾元春要参加选秀,姜宛茵愣了随后反应过来了。
贾元春是汉军旗秀女,是要参加选秀的。
“听说姑娘的名字内务府已经抄录了,等明年六月就得进宫选秀。”
“明年。现在才八月呢,到明年六月还有近一年的时间呢。这还早着呢。”
她们就是个奴婢,这贾元春选秀的事他们可帮不上忙。
宛欣想了一下。
“是哦。”
“我方才去小厨房倒热水的时候,陈妈妈在做桂花糕,说是给咱们留一些,这会儿该好了,你快去看看吧。”
姜宛茵不想再和宛欣说贾元春选秀的事,故意提起桂花糕,宛欣这个小吃货眼里没什么比吃更重要。
“桂花糕,陈妈妈做了桂花糕,那我得赶紧去看看,你先忙吧。”
说完转身就跑了。
姜宛茵回屋继续做绣活。
看着手中已经成形的青色旗服,之前姜宛茵没多想,毕竟贾元春是汉军旗姑娘出门做客也常穿旗服;现在看着旗服的样式颜色,姜宛茵才明白,王夫人交代也这旗服根本就是给贾元春参加选秀准备的。
贾元春要参加选秀,贾元春必是要进宫的。贾元春进宫,那也就意味着也到了她该离开荣国府的时候了。
313
知道贾元春要参加选秀了; 姜宛茵不禁感慨,这转眼间今世她已经在荣国府生活十来年了。
这十来年; 她在荣国府的生活很平静; 难得的平静。
毕竟他们是姑娘的丫鬟,府里张氏和王氏再怎么斗也斗不到她们身上。自那一次在鬼门关走了一回; 张氏性情大变; 越来越像第一世时的张氏了。
十来年过去,她已经从三等丫鬟升了二等丫鬟,现在贾元春的大丫鬟是抱琴和宛秋。这十余年宛秋成长可真是惊人; 她凭着心计手段压力姜宛茵三人,在抱琴成了大丫鬟之后她先成为二等丫鬟。之后挤走了原本另三个二等丫鬟,和抱琴一起成为贾元春的大丫鬟。
这十来年姜宛茵凭着一枝之长得贾元春重用; 没被其他丫鬟给挤下去。
姜宛茵虽有一技之长,而且也在贾元春身边呆了十来年; 但是姜宛茵从不冒尖;因为她太了解王夫人了,冒尖的丫鬟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
更重要是姜宛茵她的容貌,这些年她长开了; 还是长成了自己原来的样子。因为容貌太出挑扎眼,姜宛茵不得不将自己扮丑些不冒尖。
这十余年间; 从二房消失的丫鬟可是不少; 特别是那些容貌出众,总想爬上贾政的床的丫鬟,最终都没得好下场。
十来年过去,荣国府也发生了不少事; 三十五年的时候贾代善随康熙征战葛尔凡时受伤,回来没熬两年就旧伤复发病死了。
贾代善死后,贾赦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因为张氏还在,因为张氏父亲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贾赦袭爵之后搬进了荣喜堂。也因为此贾政没能搬进荣喜堂。
原本贾史氏以孝道逼压让贾政搬进了荣喜堂,不过贾政才搬进去椅子还没坐热就遭御史弹劾,差点被罢官,贾政不得不搬出荣喜堂。
贾赦在整改荣喜堂之后搬进了荣喜堂。毕竟有一个任礼部尚书的岳父,贾赦不敢不守国礼。
现在张英可是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只要张英在,贾政想搬进荣喜堂那就更没希望了。就算张英不在了,张英的几个儿子张氏的兄弟们还在呢,那可个个都是能臣。
十余过去,贾瑚已经娶妻生子了,姜宛茵对贾瑚的那些挂念今生是彻底放下了。
贾代善死的那年正要大选之年,因为贾代善死了贾元春身为嫡亲孙女是要守孝的,所以贾元春错了她十三岁那年的那场选秀。
如今又三年了,明年贾元春可就十六了。姜宛茵她可比贾元春还要大两岁呢。
若是贾元春不参加选秀,姜宛茵等丫鬟都已经到了该配人的年纪了。
因为贾元春要进宫,所以她们这些已经年纪大的丫鬟才没有被放出府或是配人。特别是年纪最大的抱琴可都二十岁了。
想着贾元春选秀之事,姜宛茵就不禁想到书中贾元春可是进宫当了女史宫女的,莫不是来年选秀贾元春还有出意外不成。
会了什么意外呢?
莫不是贾元春生病?还是别的?
姜宛茵越想越觉得什么事都有可能。
罢了,贾元春的事不管,反正最后贾元春必是要进宫的。她现在还是想想她自己罢。
原书中贾元春可是带着抱琴进宫的,她现在是贾元春的丫鬟,得跟着贾元春才行,因为她得跟着贾元春才能完成任务;所以她得跟着贾元春进宫才行。
可是要跟着贾元春进宫可是不容易的,除了抱琴之后还有宛秋,还有其他丫鬟盯着呢,她得想想法子才行。
姜宛茵边心里想着法子边继续手中的绣活,她得赶在王夫人说的时间之前将贾元春要穿去参加选秀的旗服做好才行。
因为王夫人要求得精致,而且还不只是做一套,姜宛茵虽有能力尽快完成,但她却不想太累着自己,便想着只要赶在王夫人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就行。
这明年就要参加选秀了,贾元春又跟着教养嬷嬷温习规矩礼仪,还有贾史氏和王夫人加班加点的给贾元春开小灶,这些都是不让丫鬟们知道的。
转眼就到了年底,姜宛茵带着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好的精致的旗服送去王夫人那。
“太太吩咐让做的旗服已经做好了,我来交差,劳烦玉钏姐姐通报一声。”
王夫人的大丫鬟一直都叫金钏玉钏,从来都是换人不换名,和贾史氏那一样。
“那你等会,我进去替你通报一下。”
玉钏进去没一会就出来了。
“大姑娘也在里面,太太叫你进去呢。”
“多谢金玉姐姐。”
姜宛茵捧着旗服进屋,果然见王夫人和贾元春在屋里。
“奴婢给太太请安,给大姑娘请安。”
“太太,您吩咐要奴婢做的旗服奴婢已经做了,还请太太验看。”
“拿过来吧。”
“是。”
姜宛茵捧着旗服上前被金钏给接了过去。
“你先到外面等着,我先看看,等会再叫你。”
“是,太太。”
王夫人将姜宛茵打发出去,怕是想说什么话不想让姜宛茵听到。
对王夫人母女想说什么姜宛茵并不感兴趣,她出了门走离门口远的曲廊等着,若是看到别的丫鬟也聊上两句。
“这些都是来年选秀你要带进宫穿,来,先试试合不合身。”
姜宛茵一走王夫人立即将姜宛茵送来的旗服仔细检查,又让贾元春试穿。
贾元春的身形容貌轮廓与薛宝钗是颇为相似的,都是较为丰满的身姿,脸若银盘面容饱满五官大气,或者该说是她长了一张端庄的正室脸。
只是可惜王夫人和贾史氏却一心想要让她进宫为妃作妾,却又翩翩将她的气质塑造得端庄大气。只是或许是知道自己将来要进宫为妃,贾元春心气高傲且有些浮躁,所以这端庄大气的气质也只不过是浮于表现罢了,让人看着别扭。
若是没经时间阅历的沉淀,不静下心来沉淀,只怕终究是难于入贵人眼的。
姜宛茵做的旗服是根据贾元春的身材特点裁制的,更好的突出贾元春的优点掩盖缺点。丫鬟端着西洋镜让贾元春前后左右照看,每一套都试穿一遍,贾元春反复看好十分满意。王夫人也满意。
“不错,我儿穿着极是好看。”
“再过半年就得进宫选秀了,接下来这段日子你得主意饮食,得保持身姿不变……”
王夫人一一叮嘱。
“太太您放心,女儿都记下了。”
“那就好了。”
“你院中这个丫鬟这手艺不错,这绣艺精湛,裙子款式也新颖,让人瞧着心喜。若是来日我儿得封贵人进宫可将她带上,往后你的衣物可交由她打理,必定能与众不同。”
王夫人早就知道姜宛茵一手精湛的绣艺了,所以才会将贾元春选秀穿的旗服交给姜宛茵裁制。
“宛茵的绣艺的确是精湛,只是现在女儿身边的大丫鬟抱琴和宛秋也不错,若是带上宛茵怕是得换下她们俩中一个。”
“抱琴那丫头对你最是忠心不过,抱琴得留。至于宛秋那丫头,是个有心计手段的,容貌也不差,若是跟了你进宫,恐其将来心大背主。不如用宛茵换了宛秋。”
“周瑞家的跟了,宛茵那丫头除了一手精湛的绣艺,其他的没什么出挑的,性子木讷老实不讨喜,容貌模样虽不错但她肤色暗沉,男人可不喜她那样的。这天下的男人都喜欢女人容貌出众,肌肤如雪。你带宛茵那丫鬟进宫,就她那肌肤万岁爷也瞧不上她,你不用担心她爬床。”
姜宛茵担心自己容貌太出挑惹眼,想着将来要跟在贾元春身边也不好易容,所以她便用药水改变了自己的肤色,让自己肤色暗沉。
都说一白庶三丑,一黑毁所有。姜宛茵暗沉的肤色掩盖了她太过出挑精致的容貌。
王夫人的话,贾元春仔细想了想,心里也赞同。
“那我听太太您的。”
“这事你先告诉她们,待选秀有了结果再说也不迟,免得徒生意外。”
王夫人放心的叮嘱。
母女俩却不知姜宛茵早有打算。
虽然还没参加选秀,但似乎王夫人母女俩已经笃定贾元春一定能入选进宫。
虽然贾元春只是个从五品官员的女儿,但显然王夫人和贾元春都觉得贾元春入选后进宫的位份不低,都已经决定了要带两个丫鬟进宫。
知道贾元春要参加选秀,关乎自己的任务和命运,姜宛茵特地了解了一下清宫的规矩和后宫嫔妃品级。
要知道后宫嫔妃需得是初封是贵人的嫔妃才能带两名丫鬟进宫。贵人之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