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红楼当丫鬟-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四皇子却是打着救驾的名义进宫的。
十皇子和十一皇子先到宫中,两人为了皇位争了起来了,十一皇子被十皇子所伤。眼看着十皇子已经胜利在握,九皇子又赶来擒住了十皇子。只是九皇子也起了心思。不巧正这时来救驾的四皇子到了。
四皇子带人擒住了三个弟/弟,当四皇子正为救驾来时请罪时,十二皇子也赶到了。
十二皇子与四皇子的人马激斗,四皇子被十二皇子的刀削去了大半块脸颊肉,毁了容了。
十二皇子和九皇子不愧是亲兄弟,兄弟俩都逼圣人下让位诏书。
其实几个皇子都不知道,八皇子和十五皇子其实当时就在乾极宫。
姜宛茵时叮嘱要兄弟俩孝顺圣人,兄弟俩得知圣人病了赤手空拳光明正大的就进宫请求侍疾。
两个儿子纯孝,病中的圣人自然是愿意见孝顺的儿子。
不巧的是当晚下大雪,兄弟俩就被圣人留在乾极宫。于是才传出八皇子率兵进宫谋夺皇位的消息。
几位皇子冲杀进来了,圣人让八皇子和十五皇子躲起来,怕伤着她们。
当十二皇子想挟持圣人时,兄弟俩才冲出来联手救驾,再上暗卫出手。十二皇子被制服,十二皇子带来人的也都被灭杀。
这时几个兄弟才知道自己被放假消息给诓了,而那放假消息的人正是十二皇子武郡王。
“……当时儿臣看父皇的意思是中意四哥的。四哥为救驾来迟请罪时,父皇已经意动了。谁知后来十二弟突然冲进来了,十二弟竟伤了四哥。”
“母后,您是没瞧见,四哥几乎被十二哥削掉了小半张脸,当时儿子看着都替四哥觉得痛。”
徒涛突然插进来说了一句,末了还做出一副夸张的表情。
“呵呵,说来儿子这太子位就是儿臣捡便宜捡来的。”
徒渊也开起玩笑来了。
将这事情前后串起来想想,徒渊这皇位可不就是捡便宜捡来的。
国赖长君。
有力争夺皇位的几个皇子,九、十、十一、十二造反失败了,圣人是不可能再选造反失败的儿子来继承皇后的。
另一个机会最大最年长的四皇子眼见皇位已经到手,谁曾想竟杀出个十二皇子生生毁了四皇子的脸,断了四皇子继承皇位的机会。毕竟皇帝可是天子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总不能是脸被毁了容的不是。
当然圣人还有几个小儿子,可几个儿子却都还小。最大的也不过十一二岁,小的才七八岁,还都在书房读书呢。
除去不能继承皇位的和年纪小的皇子之外就剩徒渊徒涛两兄弟。徒涛声名在外,是出了名的纨绔,荤素不忌的主。就冲着徒涛在外的声名圣人也不可能选他。
如此一来就只剩徒渊这个虽没什么手段也没什么不良喜好的孝顺儿子,年纪也合适。
虽然认为自己的八儿子没什么本事手段,但这个可以慢慢教。
所以矮子里挑高个子,圣人只能选徒渊了。
所以矮子里的高个子徒渊就被馅饼给砸中了,捡了个大便宜,被册立为太子。
而姜宛茵也母凭子贵,被册立为皇后。
若是外人知道事情始末,绝对会说,姜宛茵母子这是绝对是踩了狗屎运了。
当姜宛茵听完始末也忍不住感慨一句:“儿子诶,你还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儿子也这么认为。”
姜宛茵看着两个儿子笑了笑,最终还是没将自己做事告诉两个儿子。
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十二皇子会削掉四皇子的半边脸,那是因为有人告诉十二皇子,四皇子是皇帝命格。
93
〃因为时间紧促匆忙,腊月里先是举行了封后大典; 封后大典之后便是册立太子大典。〃
〃 圣人曾暗示姜宛茵; 是为了让徒渊能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所以才册立皇后; 让徒渊成为中宫嫡子;让徒渊以中宫嫡子的身份册立储君; 然后名正言顺的继承圣人的皇位。〃
〃 姜宛茵猜圣人如此暗示; 似乎是在警告她; 让她这个皇后要安分守己; 不要仗着皇后的身份在后宫兴风作浪。〃
当然这是姜宛茵的猜测。
〃 不过就是圣人不警告,姜宛茵也不会在后宫兴风作浪; 毕竟即将登上皇位的是她儿子; 她怎么会给自己儿子找麻烦呢。〃
封后大典时甄贵妃及方惠妃赵燕飞依旧没有被允许出来了,就是九、十、十一、十二四个皇子也依旧被圈/禁在府里。四皇子养伤也没有出现。
〃 就是到册立太子的大典上; 五位皇子出都没有出现。〃
〃 姜宛茵却没有放松; 她日夜反复琢磨着圣人的心思。〃
〃 姜宛茵有些惋惜; 她还想看甄贵妃给她下跪磕头呢。可惜这次看不到以后怕是难了,以甄贵妃那性子绝不会轻易向她下跪的。〃
〃 这些日子她也看出来了; 圣人并没有要处置甄贵妃三人和几个皇子的意思。或许是圣人老了人软了,又或许是十年前儿子嫔妃死得太多了。〃
金陵那已经年过九旬高龄的奉圣夫人还活着,圣人对奉圣夫人对着不般的情谊,似有几分对母亲的依恋。
只要奉圣夫人还活着,圣人就不会处置甄贵妃。
更何况甄贵妃侍奉甄人三十余年,这份情谊圣人也是心有顾念的。
正月里圣人退位,徒渊登基为帝。
〃 徒渊登基后就立即下两道圣旨; 一是册封圣人为太上皇,恭请太上皇移驾太极宫。二是册封姜宛茵为太上皇后,恭请太上皇后移驾慈宁宫。同时徒渊还宣布不改元依旧沿用太上皇的年号。〃
册封太上皇居太上皇后之后,徒源原想册封同母弟妹,被姜宛茵给拦了。
姜宛茵派人将皇帝徒渊请了过来。
“儿子给母后请安。”
“皇帝来了。坐吧。”
“母后您着急叫儿子来可是有什么事?”
“我听说皇帝要给瑗儿和涛儿晋封。”
“是有这事,十妹和十五弟与儿子是同胞兄弟妹,儿子如今得天幸御极,自当荣及弟妹。”
“母后,可是有什么不妥?”
“皇帝惦记瑗儿和涛儿,我很高兴,只是你却不能单独先封他俩。”
“母后……”
“你先听我说。”
“甄家奉圣夫人还在,甄贵妃伺候陛下三十多年,这情份可不是说断就能断的。陛下老了,人越老越念旧。陛下待奉圣夫人和甄贵妃倒地不现同。”
“依我看,陛下是心软了。”
“明日我就会去太极宫为甄氏方氏赵氏三人请旨,让陛下放她们出来了。明日皇帝你也随我去太极宫,给你那几个兄弟请旨,求陛下宽恕他们。”
“母后,为什么?”
“若是甄氏也就罢了,看在奉圣夫人的面子上,也不是不可以。可方氏和赵氏……”
将敌人放出来,徒渊一时心里却是不愿意。
这些年徒渊心里一直记着姜宛茵教导的话“圣人给的才要,不是圣人给的绝对不能主动去抢。当让圣人主动给你,那才是真本事。”
这些年徒渊一心孝顺圣人,没敢拉拢朝臣也没敢收受朝臣的投靠,他手中无权,这些年可没少受几个弟弟排挤欺压。这些事他怕姜宛茵担心,所以一直没有让姜宛茵知道。
“你呀。”
显然徒渊对老圣人没有姜宛茵了解的得深。
“在父母眼中,儿女不管是犯了什么错,永远都不会是不可饶恕的错。随着时间过去,父母总是最先妥协最先饶恕的。当父母的不管儿女做错了什么,就算当时再怎么生气,过了之后总会自己找理由原谅儿女的。即使是陛下也一样,因为陛下也是个父亲。”
“人越老越容易心软。就如当年义忠亲王之事,老圣人心里不知后悔过多少次。这些年你在陛下身边侍奉,就没听陛下提起过义忠亲王当年的事吗。”
徒渊沉默了,这些年他可不止一次听太上皇提起过当年那惊才绝艳的二哥。当年年幼时他也曾见到那个风度翩翩,惊才绝艳的太子二哥。那才是父皇心中理想的储君理想的继承人。
想起这些年父皇时常懊悔自责,说是自己毁了当年的太子二哥。
当年他也仰望过太子二哥,也替他惋惜过。
不过若是太子二哥没死没被废,现在他又怎么会机会登上皇位呢。
“当年义忠亲之事,陛下死了三个儿子废了一个儿子,这丧子之痛除了陛下是旁人不能体会的。如今陛下年老了,心也软了,如何愿意再受丧子之伤。渊儿,如今你也是个父亲,你该设身处地易位来想这事。”
徒渊闻言僵了一下,沉默思考,姜宛茵也不打扰他。
过了一许久,徒渊才开口说道:
“多谢母后提醒,是儿子没想周全。儿子一会随您去父皇那求旨。”
“你能想明白了就好。陛下怕是早有此意,与其等陛下提出来还不如你先去求旨。陛下年纪大了,更愿意看儿子兄友弟恭,所以你该多善待年幼的弟/弟们。”
那怕是做给陛下看。
“毕竟陛下已经老了。”
老圣人已经年过七旬的人,还能有几年好活。现在厚待兄弟可以让老圣人放心,若是哪个兄弟不识趣,等老圣人去后再秋后慢慢算账也不晚。
“母后您放心,儿子还年轻呢。”过去十年他都熬过去了,再等个几年他还是等得起。
如今他初基大宝,这朝权还在老圣人手中,他若想坐稳皇后还得有老圣人的支持。他也需要慢慢将权力收拢。他不能急,不能着急。
“至于后宫的事,甄贵妃几十年来荣宠不衰可不单是因为奉圣夫人,还因为她这个人合父皇的心意。”
“虽然之前甄贵妃冒犯了陛下,可陛下到底是念旧情,迟早会心软放她出来的。同样,与其等陛下开口放甄贵妃出来,还不如本宫去替甄贵妃求求情,如此可显得本宫宽容大量。”
“甄贵妃心高气傲,她若是知道是本宫替她求的情,定会难于接受。”
“再侧要放甄贵妃出来了,总要人牵制她才行,免得她又兴风作浪。所以将方氏和赵氏一同放出来也是有必要的。”
再则也因为这些年老九老十老十一三人之间斗得你死我活,甄贵妃与方氏赵氏之间也是刀光剑影。此次老十老十一因为老九搅了事,方氏母子和赵氏母子该是恨死了甄贵妃母子。
她已经想好了,将三人都放出来了,然后再将三人移到一处宫殿,就都移到寿康宫好了。让三个死敌仇家住一处,若是她们斗起来了,那就有戏看了。到时日子一定不会无聊的。
徒渊突然眼睛一亮,他也想到了。
“老九擒了老十和老十一,老四又擒了老九,老十二又伤了老四。”正好将他们都放出来了,让他们彼此斗得你死我活才好。
姜宛茵一说徒渊立即就举一反三。徒渊无疑是聪明的,只是身份地位变换一时没转过来罢了。
稍后母子俩商议完之后,次日姜宛茵一早就去太极宫伺候老圣人。给老圣人揉捏按摩时见老圣人心情不错便提起甄贵妃等人之事。
“陛下,有件事妾身想与您商量一下。”
姜宛茵很自然的提起。她如今是太上皇后,是老圣人妻子,自然不用再像为妾妃时那般小心翼翼。
“什么事?”
“那些大事妾身不懂,也不知道。也不知道贵妃、惠妃、燕妃她们仨做错了什么,只是三人那总这么关着也不是个办法。都是伺候您们三十多年的老人了,特别是贵妃,奉圣夫人也年纪大了,若是惊着了可就不好了。”
“妾身想和您商量一下,都关了这么久了,不如就放她们出来了。”
“你真想让朕放贵妃她们出来了?”
“自然是真的。”
“这些年贵妃、惠妃、燕妃她们做的事朕都知道,你就不委屈?”
“这人生在世哪有没受过委屈的。过去的事就过去了,若总记着过去不如意的事,这得多累。再说了妾身如今不也挺好的。能一直陪着陛下您,妾身也就满足了。”
“你呀,就是心善太心软了。”
“妾身想当一回善人,那陛下可愿成全妾身。”
姜宛茵开玩笑似的说到。
“罢了。既然如此朕就如了你的意。”
“妾身谢陛下。”
姜宛茵笑着谢恩。
她看出来了,老圣人果然起了心思,她如今递了梯子老圣人果然就顺着梯子下来。
“还件事,皇帝已经登基了,接下来就该是册封后宫了。您看是不是该让后宫的姐妹们移出后宫了?”
“这是后宫的事,你看着办就是。”
“是。”
“妾身已经让收拾了寿安,寿康,寿宁三宫。妾身打算让贵妃领惠妃燕妃住寿康宫,贤妃领丽妃明妃住寿安宫,德妃领婉妃如妃住寿宁。琴贵人,怜美人,艳美人几个尽来伺候您也尽心,妾身打算安排她们三个就住在太极宫附近的春雨楼。剩下其他妹妹们也都分到三宫。陛下您看可行?”
琴贵人,怜美人,艳美人三个是老圣人的新宠,都是十七、八岁的鲜嫩小姑娘。姜宛茵很体贴地总将安排在就近的春雨格。这样的安排显然很合圣人的意。
“就这么安排吧。”
“是。那妾身就吩咐下去了。”姜宛茵召翠湖来当着老圣人的面安排。
“等等。”老圣人突然出声打断。
“甄氏、方氏、赵氏犯了错,总要让她们长长记忆。甄氏贬为六妃复封号,方氏赵氏仍为六妃褫夺封号。余下的就照你说的安排吧。”
既然太上皇后如此体贴,他总得给太上皇后些体面。甄氏三人也的确是该长长记性了。
当天下午徒渊便去老圣人为他的几个兄弟求情,过程如何姜宛茵是不知道;不过没几天四个皇子就被放了来了。
很快徒渊就连下数道圣旨。先是册封他自己的后宫,然后就是册封老圣人的后宫,接着就是册封兄弟姐妹们。
徒渊的后宫,太子妃纪氏册立为皇后,皇后膝下有二子一女,分别嫡长子,嫡长女和嫡六子。庶妃冯氏册封为淑妃,冯氏生有次子和三女。庶妃田氏册封为贤妃,生有三子和次女。庶妃汪氏册封为德妃,生有四子和五子。庶妃林氏册封为悦妃,生有四女和五女。余下无生养的侍妾都册封为低位嫔妃。
册封老圣人后宫的旨意是老圣人亲自过目的。
或许是因为康亲王之故,老圣人怜惜,再加上姜宛茵在一旁帮着说好话,老圣人才同意晋吴德妃为吴贵太妃。唐贤妃是如今老圣人后宫最年老的嫔妃了,老圣人年纪大了,人也念旧。唐贤妃晋为唐淑太妃。另外牛婉妃这个曾经的宠妃晋牛德太妃。
明妃,丽妃,如妃都被赐了双号,为明敬太妃,丽贞太妃和如仪太妃。
剩下的其他嫔妃全都晋一级。
唯有甄贵妃和方惠妃赵燕妃三人因事被贬,甄贵妃被贬为甄妍太妃,方惠妃被贬为方太妃,赵燕妃被贬为赵太妃。
不说被贬为六妃的妍太妃有多怨恨姜宛茵,只因她的两个儿子还被关着,心高气傲了一辈子,恃宠而骄了一辈子的妍太妃还是向姜宛茵低头了。
有了老圣人旨意,老圣人后宫的嫔妃安排起来可就容易多了。如今姜宛茵的儿子已经皇帝,原先的那些个恃宠而骄的刺头也乖巧了。
就在太妃太嫔们迁宫完成之后,皇帝终于下旨恩封兄弟姐妹们。
皇帝的亲妹/妹十公主惠荣公主册封为惠荣长公主。皇帝的亲弟/弟十五皇子顺郡王册封为忠顺亲王。
另外康亲王为忠康亲王,领亲王双俸。九皇子荣亲王,十皇子贤亲王,十一皇子文亲王,十二皇子武郡王全都被放了出来。不过除了被伤断手残废了的十二皇子武郡王之外,其他三位皇子的爵位都被贬了。
九皇子荣亲王贬为郡王,册封为忠平郡王。十皇子贤亲王贬为郡王,册封为忠安郡王。十一皇子文亲王贬为郡王,册封为忠和郡王。十二皇子武郡王,册封为忠宁郡王。除此之外,余下年幼还在读书的皇子也都有赏赐。
除兄弟之外,姐妹们也都有晋封长公主。
当姜宛茵得知幼子被她的皇帝儿子册封为忠顺亲王时,姜宛茵差点没气吐血。
忠顺亲王,可不就是红楼中那个养戏子好南风,荤素不忌的忠顺亲王。
之前姜宛茵一直以为自己的小儿子只是不想陷入夺嫡混战中才装的,哪想竟是真的。
一想到自己的儿子是那个样,姜宛茵就气得心口发疼。
“娘娘,您怎么啦?”
刘诚刚禀报完,翠湖等人见姜宛茵瘫靠在罗汉榻上一副被气到的样子,可是将一干宫人给吓坏了。
太上皇后若是有个万一,他们可就小命不早了。
“去,派人去叫皇帝和十五来见本宫。”姜宛茵缓过气来了,咬牙切齿地吩咐。
94
正如姜宛茵所料,甄妃母子果然不甘心不安份。
〃 当日九、十、十一、十二四位皇子闯宫夺位事败之后; 四位皇子手中势力被老圣人夷除殆尽; 除了甄家之外; 几位皇子的母族妻族皆被抄家。〃
〃 不过老圣人到底是人老心软了; 几位皇子的母族妻族虽被抄家; 也只不过是将参与谋逆的成年男丁砍头; 余下不论男女老少皆被驱逐出京; 甚至都没有判流放; 只是将他们全都撵回祖籍,但下旨令其他三世不少入京; 五代不得参与科举。〃
〃 说到底比起十多年义忠王案老圣人是仁慈了许多。不过即使如此; 那日之后京中亦有无数官员被抄家,京中同样血流成河。〃
〃 两人夺嫡谋逆案相隔不过十余年; 却叫京中百姓见过了两回血流成河。〃
〃 九皇子和十二皇子的妻族被抄家; 投靠他们的官员不是被抄家灭族; 就是罢官驱撵。〃
唯有甄家,唯有甄家丝毫未动。
老圣人始终是顾念着奉圣夫人。
〃 可就是甄家; 甄家才是甄太妃母子最大的支持,最强的后盾,甄家一日不倒,野心勃勃的甄太妃母子就觉得能有东山在起的机会。〃
自放甄太妃母子出来之后,甄太妃母子便让甄家为其拉拢各方势力。甄家拿捏着盐引很快就为甄太妃母子笼络了无数银财和官员权力。
至于伏击挟持过亲兄长被伤残废的忠宁郡王则是被甄太妃和忠平郡王给抛弃了。
而被忠宁郡王给削脸毁容了的忠康亲王彻底恨上了忠宁郡王。忠康亲王此人低调但却是最刻薄寡恩,手段阴狠毒辣之人。忠宁郡王毁了忠康亲王的霸业,忠康亲王岂能饶了他。
〃 忠康亲王报复忠宁郡王; 徒渊只是冷眼旁观,绝不插手。〃
实在是比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忠宁郡王来忠康亲王要识识务得多,忠康亲王知道自己没有登顶的机会之后就跟徒渊投了诚。这也是徒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当然姜宛茵也投桃报李,让忠康亲王的生母吴德妃晋封了贵太妃。
正是因为如此忠康亲王才甘心为徒渊所用。
有忠康亲王相助,光杆司令的徒渊在朝政上顺利了不少,也慢慢将政权收拢。
除了忠康亲王之外,被老圣人拨了牙的忠安郡王和忠和郡王也暗中向徒渊投诚。两人之前的势力全都被老圣人夷尽,可两人因忠平郡王而事败,两人恨上了忠平郡王,正千方百计的想着报仇。
可惜因为老圣人护着甄家,便得同样被夷了势力的忠平郡王很快收拢了权力,两人想报复忠平亲王不易,所以无奈之下投诚了徒渊。
虽然徒渊已经慢慢开始收拢朝廷政权,但大部分的政权还在老圣人手中,老圣人似乎依旧没有放权的意思,甚至老圣人隐隐有抬举忠平郡王与徒渊相斗的意思。
老圣人抬举忠平郡王,徒渊心里自然不瞒,可是他权力不如老圣人,只能忍着。有时候实在忍不住了,也只能到慈宁宫姜宛茵这发泄一通。
看着砸了一地的瓷器,看着受打击颓废的儿子姜宛茵是又心疼又担心。老圣人抬举忠平郡王和徒渊斗,姜宛茵心里了着急。可是这朝堂政权争斗她一窍不通,也只能干着急。
“母后,你说父皇这是什么意思?若是不满意儿子,当初为何要传位给儿子……”
徒渊悲吼,姜宛茵闻言立即站起来了怒斥他。
“闭嘴。你给本宫闭嘴。”
“你这说的都是说什么话?你这是在怪你父皇吗?”
姜宛茵怒瞪着徒渊。
就这会姜宛茵突然想到红楼中最后甄家事变被抄家砍头流放之事。
姜宛茵瞪着徒渊斥责他。
“你父皇一片苦心都是为了你,你岂能怪他,怨他。你这是不孝。”
“母后……”
徒渊被姜宛茵突然的怒气给震懵了。
“都是本宫的错。都是本宫往日太护着你,没让你经历什么大风大浪,竟让你成了现在这般经不起事的样子。”
“这都是本宫的错。”
姜宛茵懊悔不已。
姜宛茵不由想到清朝的雍正帝和乾隆帝,若是她儿子如雍正帝那般经过九龙夺嫡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