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长嫂富甲天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又有钱了。

    有钱就得花。

    罗筐原先想着将再修几间屋,这次想法却不一样。

    罗筐要推倒了重干。

    和村长说了一声他要修房。

    然后就请来了泥瓦匠和石匠木匠。

    山上早些时候砍下的树正好派上用场。

    村上有个习惯,一家有事家家帮忙。

    虽然罗筐早些时候有点吊儿郎当,但这小子总体是好的。

    没有偷鸡捉狗没有想别人媳妇姑娘,所以人缘也过得去。

    一时之间,罗筐家热闹异常。

    看人起房子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邱秋也跟着去看了两趟。

    一趟是挖地基下石,再去看时就是上梁了。

    因为太肥胖邱秋也没去挤抢糖果和粑粑,吴霜姐妹仨抢的个个都往她手里塞。

    “给你,我专门给留的。“罗筐乐呵呵的挤出人群当着钟婶子等人的面塞了一把糖果给邱秋:“感谢师傅带我勤劳致富。”

    “筐筐啊,三奶奶看你是越来越有才了。”眯着眼三奶奶手上拿了一个粑粑笑眯眯说道:“不仅有钱财还有口才了。”

    “都是师傅教导得好!”村上的人有余钱都靠了邱秋,人前人后喊一声师傅也没人会大惊小怪。罗筐呵呵干笑掩饰着自己那点小心思:“三奶奶,那我有没有人才呢?”

    “有有有。”三奶奶连连点头看了邱秋一眼:“不过比起吴风你却是差得远!”

    “噗呲”邱秋笑出了声,老实人说老实话,说出来最是打击人。

    吴霜看三奶奶提起大哥大嫂脸上笑意盈盈的,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如今看来大嫂对大哥的怨恨该是少了一些。

    罗筐倍受打击,那边又有人喊他,一溜烟的跑了。

    “井五间,筐筐这房子修得挺气派。”三奶奶和钟婶子聊着天道:“房子有了,钱也有了,就差一个女主人了。他婶子,这事你得操劳操劳,咱们怎么也得给他找一个媳妇才好。”

    “这是当然。”钟婶子差点被一个果子给卡着了喉咙了。

    别说自己,就是许嫂子和村上的妇人们谁不是逮着机会就给他说媳妇啊,前前后后说了不下十个吧,可这小子就一句话:不谈。

    心有所属,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想要找一个仙女一般的人啊,说了那么多总也看不顺眼。”钟婶子看了一眼邱秋叹了口气:“三奶奶,以后我家钟开开要是这幅德行非得愁死我了不可。”

    “姻缘天注定,看来是那孩子机缘未来。”三奶奶也觉得奇怪最后只能这样安慰一句。

    邱秋喜欢看热闹的上梁场面,但是耳边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她也没错过。

    知道原因也得装傻。

    不过有一点邱秋不明白。

    穿越女家不都是村上第一个修房修得宽大明亮的吗。

    怎么一到这儿成了绯闻男主角抢镜头啊。

    据说罗筐这个大房子修下来不到十两银子。

    邱秋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她手上不到五十两银子似乎还是可以改变一下居住环境的。

    有钱了就该盖房买地置铺子。

    从罗筐家里回来,邱秋绕着吴家的房子转了两圈。

    吴家穷则穷,但是没有四面透风八面进雨,遮风挡雨完全没有问题

    说明猎户吴大山带着妻儿还是很有本事。

    拖家养口还修了几间像样的房子。

    有房住就暂时将就吧。

    看别人修大房自己也修?

    盲目的攀比那是傻子。

    买地似乎倒是可以的。

    投资地产的人眼光都很好,那得看长足发展。

    邱秋不是固守着鸡窝等着捡蛋的人。

    要买地置铺子肯定不能在这个钟家山。

    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肥胖困住了远方。

 第四十一章土方

    “大嫂,您要干嘛?“见邱秋找了一个大罗篼想要往里面站,吴霜惊讶的问道。

    “嗯,没啥没啥。“邱秋尴尬的将罗篼丢在一边。

    她就想知道,经过了一年多的粗食杂粮和劳心劳力的磨练究竟甩掉了多少脂肪。

    可是钟家山最大的称也就是只能称六十斤的。

    那些个红薯都是由专人过秤的。

    她是一个人啊,不能分零切成块来称。

    哪怕是曹冲在世也无法称她这只象吧。

    钟家山没水没船,称不了。

    “大嫂,你比刚来我家的时候好了很多了。“吴霜知道邱秋的意图后还有几分不好意思:”我家太穷把你饿瘦了。“

    “瘦了,真的瘦了?“意外惊喜啊。

    其实想想也瘦了不少的,以前走路靠扶坐下就当躺;现在虽然说不能健步如飞,至少一口气走个几百米不用歇气。

    饭得一口一口的吃,减肥疗养身子也不能一下子就见到疗效。

    一年多的时间有这样的效果也算不错了。

    做人得知足。

    邱秋盘算着用三年时间彻底告别那个肥胖的躯壳。

    但是,脱贫致富这事儿一点都不能耽搁。

    “大嫂,都要过年了,您要去县城?”吴霜听说邱秋要准备带了吴雨去县城很意外:“咱家去年新制的衣裳都还能穿,不用再买。大嫂,存的钱以后还有大用途的,咱们要买粮,等大哥回来了咱们也修房、你还要给我生很多侄儿侄女,还要……”后面的话吴霜不能说了,再说就是自己不懂事缠着大嫂要嫁妆了。

    不过,三奶奶和钟婶子她们都是这样说的,说大嫂挣了钱以后家里就不用担心揭不开锅了,还说以后姐妹仨都有好的嫁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吴霜反正是明白她快要说人家了。

    “小妮子,开了年才十二岁就想要嫁人了?”邱秋不干了:“你嫂子我一把屎一把尿将你们拉扯大,翅膀还没长硬就想飞了?我可警告你们,没满十六岁谁也不许离开吴家。”

    “大嫂……”吴霜满脸通红羞得不行。

    她知道邱秋之所以这么说不是真的要她们在家里当牛做马,而是前两个月村上李家大儿媳妇生孩子差点难产。大嫂知道她不满十五岁时就感慨说女人太早出嫁生孩子是找死,她们姐妹仨可不能受那些活罪。

    第四十二章同类

    一胖一小两个人走在山路上很是打眼。

    “小妹叫嚷着要吃糖,大嫂带她去买呢。”吴霜口中的吴雨是最不听话了。当然,大嫂是好大嫂,吴雨要啥就给啥。

    其实,大嫂悄悄的交待了自己和吴雪守家,她带着小雨一起去县城看看买点过年货回家。去的时间有点长,短则三五天,长可能会十天半个月,反正会在年三十那天赶回来,让她们不要对外人讲。

    吴雨从来不知道钟家山离县城这么远,姑嫂二人走了差不多一天的路,又搭了一辆马车,中途还换了一次而且还住了客栈,足足用了四天时间才到达。

    府城果然是比县城要高一级别啊,别的不说城墙侧就开有两道门,县城可是只有一道门的。

    “台府”邱秋抬眼看着灰暗的两个字时心里却明亮了不少。

    从小山村走到府城,用的不是四天时间而是一走就是一年多。

    挖第一桶金果然是最难的。

    资金的原始积累最为考验人,很多人在这条路上成了早上两三点钟的太阳,因为看不见亮光而放弃了。

    好在,她邱秋毅力惊人总算完成了原始的铺垫。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这次能顺利来府城还是有劳段掌柜相帮。

    到县城拜访他时大倒苦水,说是板栗不像苕干那么好销砸手里了。

    邱秋毫不犹豫的贡献出了板栗炖鸡的菜方,这段掌柜也是个人精,当场就让人杀鸡炖汤然后送到了隔壁的酒楼让客人偿。

    最后那个东家以每斤三百文的价格买了,当然买一赚一,菜单也免费提供了。

    段掌柜欠着邱秋的人情,连跟着他的商队来府城的费用都给全包了。

    府城嘛,消费水平就是要高。

    住客栈的时候价格就让邱秋很心疼,一晚五百文银子还不包吃住。

    “大嫂,我饿了!“吴雨幼小的心灵对县城充满了恐惧,太远了,别说哄她吃糖果,就是吃龙凤肝她也再不愿意来了。关键是现在大嫂还拉着自己在街上行走。

    “饿了就吃。“邱秋倒不饿,她满心满眼都想着钱,只不过脚走得有点疼了。

    用两天的时间丈量府城,然后寻找商机,合适的话就在这儿发展。

    “一文面二十碗钱。两碗四十文”邱秋从来不知道肥胖会影响食欲,她觉得自己就长得很有份量了,而这个面摊老板娘应该不到自己一半胖。结果,站在自己面前伸出油腻腻的手收钱时邱秋差点将才吃下的那一碗悉数还给她。

    回到客栈邱秋都还忍不住心里犯怵。

    吃面前怎么就没有发觉她这么不爱卫生啊!

    各路菩萨保佑别吃了拉肚子就好。

    结果,怕啥来啥!

    拉肚子是吴雨,一晚上跑三四趟。

    邱秋半夜起床借了客栈的灶火又讨要了几个大蒜。

    “这东西能治拉肚子?“客栈老板娘人长得不高但是做事很利落,听说邱秋要用土方给妹妹治拉肚子她也不睡了。

    “嗯,这是我们家乡的土方。“拿了五个大蒜放在灶台上,邱秋点燃火来烤。

    所谓的家乡是邱秋特别怀念的现代,而这个土方也是老妈屡试不爽惯用的。

 第四十二章同类

    不剥皮的大蒜烤着软化的时候就让吴雨吃下。

    “吃完了就不拉了。“邱秋与其是这样说,不如说是这样祈祷。

    菩萨总有显灵的时候,天亮的时候吴雨停止了拉沉沉睡去了。

    看来考察市场的事得放一放了,她得帮着吴雨疗养身体。

    因为邱秋不藏私,老板娘何氏见确实有效,对这姐妹俩就相当的好。还说要用锅灶随便用不算钱。

    买了一些小米和青菜邱秋熬了粥解决一日三餐。

    和老板娘的闲谈中,邱秋忍不住抱怨那面馆价高卫生差味道还不好。

    “呵呵,城里就这样,好吃的又贵;不贵的吃了倒麻烦。“做吃食根本就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何氏的客栈都不提供的。

    “我要是开了一个店估计得将她们的生意抢光。“邱秋气恼不已。

    “那你开啊。“何氏这话不是随口说的,单闻着邱秋熬的粥都想吃两碗了。

    她倒是想开,可是没有保护伞。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就凭她哪怕块头再大也是站不稳脚跟的。

    做生意赚钱,最快的莫过于开酒楼饭店。

    钱来得快,而且是现过现,根本不用压多少货款。而且,利润也是相当的可观。

    何氏怂恿着邱秋干,一次两次是笑谈。

    多说两次,邱秋再傻也闻出了里面的味道。

    “何姐,咱联合干?”一个有地盘有人脉,而自己,有的是想法和菜单。

    “大妹子,我寻思着这主意再好不过。”昨天傍晚邱秋借了她的锅炒了一盘肉丝给自己分了一点,当家的和孩子们吃了一个劲儿的叫着还想要。

    何氏不仅仅想要吃肉丝,还想要分一杯羹。

    “我们这个客栈是祖上传下来的,楼上有八间屋,楼下有四间,听我们当家的说以前也做饭店卖酒菜,后来公公说家里人手少就不再做饭菜了。“何氏拉着邱秋转了一圈:”这是后院,你们留下来就住这两间。“

    位置好地段宽,邱秋看确实是一个开饭店的好地方。

    “何姐,叫上大哥咱们谈谈合作的事吧。”邱秋心里暗暗高兴,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

    她与何氏合作肯定是互赢的买卖。

    “甭管他!”何氏苦笑摇头:“祖祖辈辈都开店,他却总说不好喜欢读书,说要读一个功名出来。打小就开始读书,我成亲那年考了个秀才,这会儿每三年下一场,每一场都必败。我大儿子都快谈媳妇了他还是一个秀才……”

    女人抱怨的话里邱秋听了出来:这客栈老板娘就是女人撑了整片天。而那个男人,只负责播种,余下的万事不管。收获了两儿两女,都是何氏一手拉扯大。他抱着书整天之呼者也,得空就走走同窗喝喝酒品品茶。反正,男人过得赛神仙,女人就当了革命的那块砖哪儿需要哪儿搬。

    同类见同类,两眼泪汪汪,四只手握在一起就是挚天大柱。

    何氏是一个爽利的人,也没有斤斤计较。

    “大妹子,我就看中你是一个实在人,你说咋整就咋整,我都听你的。”客栈广何氏的心也宽。

    无论是开店方案还是分红情况,邱秋说一何氏不说二。

    “何姐,你好歹给个意见吧。”一言堂固然好,但是邱秋感觉自己有点独断专横了:“要不,王大哥是读书人脑子灵活,你让他拿一个方案出来,咱们斟酌斟酌?”

    “不用了。”何氏摆手:“我跟他说过,他说这是商人的事,是我的事,他是读书人只负责读书考状元。”

    晕!

    知识都是可以转化成生产力的。

    他哪是在读书考状元,那根本就是混时间。

    两耳不闻窗外事,人到中年还秀才。

    要是自己的男人这幅德行邱秋一准将她踢飞,有多远滚多远。

    “大妹子,别的我都没要求,你说咋整就咋整。”红利五五分她没意思,毕竟邱秋要负责菜品人力安排什么的:“只有一个想请大妹子答应下来。”

    收徒弟?

    “我大儿子今年十三了,他爹总让他做学问,我却想让他跟着我做事。”何氏叹了一口气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那孩子也愿意跟着我做。我寻思着大妹子是个聪明的,你炒的菜煮的粥味道都极好,要是大娃学了这辈子也就受用不尽了。”

    谁说自己聪明,这何氏才是一个绝顶聪明人。

    如果是读书的料,自然考科举当状元,入朝为官光宗耀祖;不是读书的料就另寻出路。

    她居然想让自己收了她大儿子王强为徒。

    一技在手天下我有!

    “我不可能天天掌勺,要教徒弟教个知根知底的人更好。”什么徒不徒的,她上辈子根本就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顺水人情邱秋倒是乐意做:“只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哥儿是不是这块料还得看看再说。”

    黑瘦的小子站在面前,一双眼睛精神明亮,看向邱秋时还带着两分羞涩。

    嗯,是个不错的孩子,长相和脾性都随了何氏。

    邱秋暗暗替何氏松了一口气。

    都说基因是强大的,那一随了何氏那个呆子男人她可没地儿哭去。

    长子嘛,自然得承担更多的责任。

    “邱姑姑,我愿意学。“看了一下自己家的客栈:”我小时候听爷爷讲过,咱们王家客栈以前很热闹,卖了酒肉菜的,奶奶身子不好就生了爹一个,爹的兴趣爱好又不在客栈上。“

 第四十三章收徒

    幸好有娘撑着,说不定客栈都垮了。

    “我跟着邱姑姑学厨艺,以后还让王家客栈发扬光大。“王强脸上扬起一丝倔强。

    人说子承父业,这位是在要子承祖业了。

    没有苗正根红,好在歹笋出好竹。

    “好,只要你有志向姑姑就教你。“邱秋对这个称呼还是有点蛋疼的,根据各种综合情况自己这躯体也不足二十岁算不上高龄吧,被一个十三岁的小子叫姑姑,瞬间变得有点老。

    可是,她喊何氏为姐,自然得认下这个侄儿了。

    “这是我大嫂,你喊我大嫂是姑姑,那我辈份就比你高。“拉了一晚上跑了好几趟的吴雨经过两天的调理总算变得鲜活起来,歪着脑袋看向王强问道。

    “小妹!“哪有这样占人便宜的小娃。

    “辈份所管,该怎么喊就怎么喊“何氏乐了:”小雨比我小女儿大三天,不过他们都得叫你一声小姑姑。“

    小姑姑,听起来像杨过在叫喊。

    “来,叫一声小姑姑我听听。“吴雨玩心大发拍手笑道:”我要回去告诉大姐二姐,我们当姑姑了。“

    王强的脸瞬间黑里透着红不好意思了起来。

    小女娃调戏人家丝毫不费劲啊。

    邱秋有时候都有点纳闷了,明明吴雨是山里娃,王强兄妹是城里人,性格胆量什么的不都该是相反吗?

    居然就这么邪门了,吴雨胆子比高出她一个头的王强还要大。

    大约是受了自己这个现代人的影响吧。

    邱秋将功劳归于自己后心情也大好起来。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吴家没钱,但是有自己在那儿支撑,吴霜姐妹仨以后的路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大妹子,咱饭店啥时侯开张?“何氏比较关心这个,要买桌椅板凳锅碗顠盆什么东西都方便,隔壁街上就有卖。

    万事俱备只等邱秋一声令下。

    “何姐,我寻思着明年正月吧。“邱秋也想要多挣钱,但太仓促了总是不太好。而且,她这次打着去县城的旗号跑到了府城来,前前后后已有八天时间,再赶回去过年也快差不多了:”家里还有两个妹妹,我不放心。回头等我安排一下就来。“

    “这样也好。“何氏点了点头:”都带到城里来,后院宽大住得下。“

    关于吴家的情况,何氏了解到是爹娘都没了,男人又从军去了,邱秋这个大嫂就拉扯着三个小姑子过日子。

    何氏独自撑起一个客栈来养家有多不容易她心里一清二楚;而邱秋带着三个小姑子还是在地里刨食就更让她同情了。

    所以,同病相连的两个女人一拍即合商议的事相当顺利。

    是的,邱秋将自己编成了军嫂。

    男人没影没踪又没有钱拿回来,与其说是去打工赚钱了还不如说是保家卫国了。

    三五年不回来也就罢了,十年八年不回来到时候就给他来个为国捐躯还自己一个自由之身。

    一个有名无实的姻婚想要困住自己一辈子,别说门了连窗户缝都没有。

    不得不说,邱秋的这个想法真正是为自己金蝉脱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她也没有料到,自己当年一语成谶事情还真是朝着这方面发展,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霜啊,你怎么这么傻,事情到了这份上你怎么还不给婶儿说实话?“最近三天,村上人人都替吴家焦心。

    为啥?

    邱秋跑人了!

    揣着银子拐了吴雨丢下吴霜吴雨跑路了!

    “婶子,不会的,肯定不会的。“一人说吴霜当放屁。

    许嫂子本就是那种将东家长西家短惟恐天下不乱的人。

    她看着大嫂和吴雨去了县城,三天没回来就四处散泼谣言。

    八天后的今天,不仅钟婶子信了三奶奶信了,连着自己也动摇了。

    “姐,大嫂她?“吴雪平时都不多话,大嫂也没管她,虽然说事的时候自己也在场,总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姐,大嫂会回来的,是吧?“

    “会,肯定会,小妹也会回来的。“吴霜心里害怕了。

    如果走之前确实是将家里的银子拿走了,她只留了二两给自己说是应应急。

    买一个年货要几十两银子?

    当时她也没在意。

    毕竟钱都是大嫂挣的,她怎么挣怎么花自己没权过问。

    可是,现在想来几十两银子可以修罗大哥那样的房子好几处;可以买去年的棉衣几十件;还可以买米买面做很多事……唯一不敢想象的是,她万一要是拐了吴雨一起不再回来了怎么办?

    “对,大嫂肯定会回来。”这次吴雪咬牙说道:“大嫂说过的,只要我们听她的话,她就带着我们吃香喝辣。这一年多我们的日子都好过了。那时候这么穷大嫂都没有跑。“

    那时候啊,那时候的邱秋肥得走路都走不了,她想跑也跑不了。

    姐妹俩同时想到了这个问是,相互看了一眼却又不敢再往下面想。

    “我看吴风家的肯定是找到了相好。“许嫂子小声对李家的媳妇道:”你看她这一年往城里跑了好几趟,你和我这老实巴交的妇道人家哪有三天两头往外跑的道理?“

    是这样吗?

    李家媳妇一边奶着娃一边看着许大嫂。

    “你想啊,外面的花花世界看多了心就花了。“许嫂子诡异的笑道:”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有钱。吴风家的哪来的钱?听说有好几十两呢,八成是男人给的。“

 第四十四章跑人

    “不是卖苕干和玉米棒赚的吗?“李家媳妇嫁到钟家山时间不长,对那个胖胖的吴大嫂倒也有点印象。

    “你听她们瞎吹。“摇摇头许大嫂还瘪了瘪嘴巴:”咱村上谁家不卖苕干卖玉米棒?谁家有她那么多钱?“

    可是,她家不是卖得最多的吗?

    “你们女人没事找事做。“村长乍一听吓了一跳再想着那个肥胖女人不仅身体壮说话也有份量。聪明人要干傻事除非有天大的诱惑在里面。跟着什么男人跑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比吴风长得好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