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年代文里当女配[快穿]-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西送出后,钱宝丫就不管了。
反正该做的能做的她都尽力做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剩下的就看编辑那边的选择,多想无益。
或许是因为推荐信的关系,也或许是文章内容符合当下社会特色的原因,这次没叫钱宝丫等太久,一周后报社那边就给了回音。
当邮差在夕阳的余晖中骑着自行车再次上门时,最近一早就下工回家的钱六首先跳将起来,动作比谁都快,一溜蹿过去开门,瞧见邮差的军绿大包袱立马咧开嘴笑的荡漾。
“老哥,是不是来我家的信嘞?”钱六问的忐忑。
那做邮差的中年人来过几次,与住在小院里的几户人已经有些熟悉了,听此点点头,将一早分好类的信封拿出来示意了一下。
钱六顿时眉开眼笑,当即做好按手印接信的准备。
然而等到邮差拿出印泥的时候,他虎目一转改变主意了,扬声将正在屋里看报纸的钱宝丫叫出来。
“二丫,二丫,报社来信了,快出来签个名儿。”大嗓门喊得周围一片儿的邻居都能听见。
经他这么一出,估摸着不出一天,钱家出了个会写文章挣钱贴补家里的闺女这事儿就能传遍整个贫民区。
钱宝丫挠挠被震得嗡嗡响的耳朵,差点忍不住朝天翻个白眼。
做的这么直白,她哪里瞧不出便宜爹的小心思,但自家人能怎么办,无伤大雅就宠着呗。
在钱六连声的催促声中,钱宝丫只好出来给他长脸,拿着邮差提供的钢笔在签收单上写下三个端正的楷体字。
“怎么是三个字?”他的名字不应该是俩字吗?钱六在一旁看着还奇怪地发问。
钱宝丫拿到信封指了指自个儿,说道是回信是给她的,当然是三个字啦。
这次不同于上回,有推荐信在,她再用钱六的名字就不再合适。
以防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钱宝丫寄信时用了自己的真名,只不过笔名还是原来的,所以等到文章刊登在报纸上时并不会暴露她的真实信息。
钱六被她那一套套的话说服,没再纠结在这件事上,而是神色激动地让她赶紧拆信看看。
有回信好,有回信证明文章被人家相中录取了,就是不知道给了多少稿酬。
两人说话间,周旁被钱六那嗓子引出来的邻居听到父女俩谈话的内容,不禁纷纷惊讶地伸头往这边瞅着。
反而是邮差大叔比较淡定,毕竟是识字的,想必在看到信封上的寄信方后就明白了这户出了个读书人的事。
信件成功送到,邮差向两人恭喜一声就骑上车走了。
那些围观的人这会儿终于忍不住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起情况。
众多疑惑羡慕巴结嫉妒等等的视线下,钱六挺直了腰板儿,神色间无比自豪,随着众人的询问,他张嘴就叭叭开。
“你问发生了啥事?哪有什么事啊,就是我家二丫自个儿学会读文看报了。”
“这不她试着写篇文章投到报社去,人家一眼就相中给咱寄了回信过来,这是第二次嘞,里面有张汇单,能到邮局领钱哩,那是酬劳……”
“哎呀,文人是吃香,但我家闺女才起步,赚的不多也就几块银圆的嚼头,不值当啥不值当啥。”
三言两语骄傲地应付过邻居,钱六急着回去看稿费数目,很快就护着钱宝丫脱身,回到小院里啪地一声把大门关严了。
就这样,钱六还嫌院里不安全,直把人拉到屋里才搓着手一脸激动地让钱宝丫开信封。
宝儿娘和钱玉丫这会儿也忍不住凑上来,两双眼亮晶晶的望着。
第23章 一朝回到解放前23
看他们之前都是一副不怎么过问顺其自然的作态,钱宝丫还以为他们是不不关心这事儿了呢,原来都是为了顾及她的心情而藏着的么,到了关键时刻终于显露了出来。
钱宝丫心中微动,手上利落地把信封撕开,拿出里面的信纸和汇单。
前者被她展开仔细阅览,后者一出现就让钱六翘着兰花指小心翼翼夺了过去。
回信写的挺简洁,大致意思就是说她的文章写的不错被录取了,编辑在信中点评了一番其中的优缺点,鼓励她以后多多投稿,写出更好的篇章来。
至于稿酬,因为是新人,报社给的不多。
初次按照千字一块五的价格,以后投中的多了会依次上涨。
钱宝丫扒拉着手指心算一下,投中的这篇小说写的不长,只有将将几万字,但要是算下来总共的稿酬也有五十多块了。
“二丫,这上面写着多少?”钱六捧着汇款单稀罕了一会儿,因为不识大写的数字,最后只好又过来问闺女。
钱宝丫心里有了底,拿过单子一看,果然上头写的数和她心算的差不多。
“爹,不多,一共五十二块。”
“啥?有五十二块?五十多块还不多吗,够咱一家子好几个月的嚼谷啦。”钱六惊喜地又一把将单子拿走了,面上神气又得意,跟揣个宝贝似的。
宝儿娘和钱玉丫在一旁听了这个数后更是震惊的不得了,根本没想过写文章这么挣钱的。
之前一篇两块那次,因为钱算不上多,她们还没怎么觉得,这次一下子多了那么多,母女两个顿时被震撼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惊喜和希冀。
钱宝丫被她们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解释说写文章确实比旁的挣钱,但这其中存在不定性,而且前期容易收入不稳,后期成效如何还得看个人天赋和努力以及运气,不是回回都能如愿的。
“没事儿没事儿,有机会就成,你慢慢来不着急,咱们有你爹养家呢。”宝儿娘柔声宽慰,和大女儿一起笑成了一朵花。
母女俩实在高兴啊。
家里出了个有大本事的,不掏力气光靠脑子就能挣的比一般人多,好好好!
“娘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宝儿娘欣慰地抹起了眼泪。
孕期的人比较情绪多变,钱宝丫是应付不来的,赶紧交给大姐玉丫去哄,自个儿默默退下了。
娘仨说着话的空档,钱六已经揣着汇款单蹑手蹑脚地溜去外头。
钱宝丫趁机追上去,拉着胳膊不让走,光明正大道,“爹,那是我挣的钱,把单子给我。”
写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哎,她还想攒着给家里换个地方住改善一下居住环境呢,可不能让钱六赖去了。
钱六本还想装疯卖傻地把银圆收入兜里呢,结果被自家闺女当面直白地道出,这就没办法装糊涂了呀。
“二丫啊,爹的买车钱还不够呢……”钱六紧紧捂着口袋开始老调重弹耍赖皮。
钱宝丫对他念叨的那一套都快会背了,点头应着,手上却毫不迟疑地将汇款单抢了回去。
买车钱会有的,但这笔银圆不能全部给他。
“爹,钱等我领回来会给你的,别着急嘛。”钱宝丫不顾钱六装可怜的傻样,拿着单子亲了口揣进怀里,那姿势跟刚刚钱六的动作如出一辙。
钱六眼巴巴地瞅着,虎目立时一瞪为自己辩解,“我是你爹,至于没收你这点钱儿?”
说是这样说,语气硬气的不得了,但下一刻就见他嘿嘿笑着搓手手。
“嘿,那啥,单子借我一晚上呗,爹揣着出去溜达一圈。”钱六腆着脸开口。
钱宝丫秒懂他是想干嘛,顿时有些无语,便宜爹这有点好事就爱显摆的毛病也是没谁了。
“一晚上哦,明天我就去邮局把钱取出来,回来咱们分,不然……”下次可就一分不给了。
钱宝丫表明态度,最终将汇款单重新递了过去。
钱六目的达成,立即喜笑颜开地做下保证。还,明早就还,不然他拿着也取不出钱啊,他就揣着出去跟人唠唠,顺便放在身上睡一觉过过瘾沾沾喜气,说不定明儿个上工能多挣几笔赏钱嘞。
一夜过去,钱六第二天一早果真没有食言,在吃饭时把揣了一夜的单子还给了闺女,然后草草吃罢早饭兴冲冲地拉着车去上工了。
钱宝丫拿上东西,先照常去花店进花,然后没去平时常去的街头叫卖,而是脚步一转走向隔壁东华大学所在的那条街。
邮局就在那条街上。
早晨的时间,街头有许多身穿学生装或者中山装的学子,三三两两地或坐车或走路齐齐朝东华大学涌去,一个个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看得钱宝丫羡慕不已。
她也想像他们一样不用为钱财操心,无忧无虑地去上学,就如同她前世那般。
可惜现实不允许,新生命本来就是捡的,就别再讲究其他的了。
钱宝丫看了两眼转回头,心道真想再过一次当学生的日子的话,她会自己努力达成的。
眼看日头升高,行人渐渐增多,钱宝丫加快脚步走向邮局的方向。
这个时代的邮局不比前世,装修的很是简陋,但功能还算齐全,里面的工作人员态度也不错,工作效率比之后世快的多。
钱宝丫找到办业务的窗口,拿出家里的户口本和汇款单递进去,之后经过签字验证是本人,工作人员很快就把她所领取的那笔银圆划了账。
五十二枚银圆,二十枚一捆用牛皮纸封着,一共给了两捆,余下的十二枚零散地放着。
这些合起来有些份量,钱宝丫也没让对方换成银票,直接收了全藏进花篮最底部,上面塞满了花,不扒开仔细看谁也看不出里面是什么。
走出邮局的时候,她都想好晚上回去这笔钱要怎么分配了。
首先,钱是她挣来的,自己肯定要占大头,毕竟以后要做的事有很多,钱财必须从现在就攒起来。
其次,钱六那边一定要给一部分安抚住,别让他心里不舒坦闹腾起来。
还有宝儿娘那里,得给点补贴家用,再提高提高家里的伙食,让一家子都吃好点,身体倍儿棒才能少病少灾不是。
钱宝丫慢悠悠地考虑着,心里美滋滋。
果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就像卫斯年鼓励她的那样,以后她要再接再厉赚更多的银圆,到时给家里找个好点的住处,让宝儿娘和玉丫可以放心地出门逛,再送弟弟们去学堂,哦,还要给便宜爹买辆洋车,实现他做上等车夫的梦想。
“卫老师,卫老师等等我。”黄莺般娇滴滴的声音突然传过来。
钱宝丫暗自畅想的思绪被拉回,刚想到某个人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姓氏,让她不禁转头去看。
哎哟,还真叫她遇到了熟人。
只见对面的东华大学门口,卫斯年一身文人长衫长身玉立风光霁月,正要走进校门。
而在他身后有一个穿着上衣下裙学生装的女子追赶上去,嘴里娇嗲嗲地喊着卫老师,却唤不回那人一个回眸。
钱宝丫静静地望了片刻,直到两人消失在东华大学的大门内,方才恍然惊醒。
她这是在干嘛啊,不去赶紧趁着早上的人流高峰多去卖点花,在这里浪费什么美国时间。
钱宝丫甩甩头,小跑着回去开始工作。
晌午的时候,钱六十分巧合地拉车从她那儿经过,然后悄摸摸问她银圆领了没,没的话要不要他陪着去一趟之类的。
钱宝丫听他在那儿啰嗦来啰嗦去,把自己吃不完的饼子全塞给他堵嘴了,然后在他走之前扒开花篮里的花朵,让他瞧一眼里面那堆银光光亮锵锵的银圆安安心。
钱六瞄了一下眼睛睁的贼亮,布灵布灵泛着光。
“有人来坐车了,快去干活,晚上回去再分。”眼见着有人过来叫车,钱宝丫立马盖上花催着钱六离开。
钱六只觉得今天过得格外慢,特别是后晌,虽然在拉车的过程中和客人谈起自家能写文章的闺女特别开心,但想着那白花花的银圆,以及它所代表的新洋车和上等车夫的神气身份,他就心痒痒的忍耐不住。
他有些后悔,更有点担心。
那些钱不应该让闺女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拿着,万一被人发现了咋办,丢钱事小,人要是出了啥事,他可没地儿哭去。
可闺女坚持自己带着,他也拗不过啊。
就这样忐忑地熬过半晌,终于等到下工时间,钱六拉上车就往家跑,多拉一单都不想了。
钱宝丫装着那么多钱,心里也有点不放心,所以日头刚落下她就赶紧提着篮子回去了,路过咖啡馆时往里瞧了瞧,没发现那人的身影。
之前在东华大学门口看到人,她不好上去说谢谢,本想找机会在这儿遇见以便感谢一番,没想到终究还是没碰到他。
钱宝丫暂时放过这事,提上钱匆匆回家。
到马尾巷时,摆摊的还有很多,她就顺手买下不少好菜,晚上一家人可以吃顿好的油水润润肠子。
等到开饭前,面对钱六炯炯有神看过来的视线,钱宝丫拿出准备好的一捆银圆一分为二,其中十枚上交便宜爹,资助他攒买车钱,另外十枚交给宝儿娘,好给大家都做身夏装,外带平时吃好点喝好点。
钱六没嫌少,给多少要多少,反正都是赚的。
至于钱宝丫手里剩下的那部分,他就当她在自个儿攒嫁妆了。
第24章 一朝回到解放前24
钱宝丫写文章挣银圆的事情,钱六拿着往外炫了一波就过瘾了。
活了几十年,他也不傻,不会把闺女挣了多少多少钱嚷的到处都是,只自豪地对外说自家二丫是个聪慧有本事的,以后当上文化人必能光宗耀祖等等。
至于具体挣的数目他是一点都没透露出去,被人问的急了就说一个月中一篇文章,一次挣个几块银圆之类。
作为小孩子玩闹的话,这是个意外惊喜,但对于奔波讨生活的人们来说,这点钱还不够半个月的养家嚼谷,于是纷纷没了多大兴趣,只嘴上仍旧应景地羡慕吹捧了一番。
毕竟人家家里出了个能攥笔杆子的人嘞,挣不了大钱也能教兄弟姐妹认认字吧,好事。
外面的人散了后,这件事被议论一两天就让新的热闹取代,没扑起多少水花。
而钱六在满足了显摆的瘾后也不再给自家没事儿找事儿,关起门来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经,太高调了小心招来小偷小贼的惦记。
钱宝丫之后一鼓作气,又陆陆续续地写出几篇人物小说投稿,专攻这一块直至把稿酬升到千字三块,录上一篇两三万字的文稿就能有小一百来块拿,除去照例分出去的那二十枚银圆,其他的都在她手里攥着。
此外为了调节思维,她还另外买了本国外童话书,偶尔翻译一篇,既能教两个弟弟认字,用完还可以一起投到报社,一举多得。
那翻译的童话小故事竟然还有受众,就是稿酬没有自己原创的多,不过连载后每月增加的收入也是一笔进项。
到了这种程度,钱六他们已经不知道她能挣多少了,只知道每个月都能从她那儿分到十块二十块的,美滋滋。
几个月过去,钱宝丫手里的钱财逐渐累积起来。
荷包鼓了,最明显的变化是钱家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毕竟钱宝丫是个肯花钱的主儿,特别是花在家里人身上,她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更别谈心疼了。
以前眼馋的鸡鸭鱼肉隔三差五可以尝尝了,那吸汗柔软的细棉布也能买来做新衣穿穿,时不时的家里还能买点零嘴儿磕牙,小酒小菜想吃也是可以的,不用再心疼那几个铜板。
有了好伙食的滋养,钱家一家人都有挺大的改变。
首先是钱六,吃的壮来穿的好,他在小院里终于撑起了腰杆儿。
算上罗锅儿院子里一共住了四户人家,之前其他三家都一家家的宽裕起来,日子过的蜜里调油,钱六面上看着淡定,其实内心早就自惭形秽慌得一批。
要知道在底层混日子,弱小容易被欺负,跟不上大家伙脚步也落不了好,赶不上趟儿的话早晚要被排挤出去,摔到更低贱的泥地里去。
钱六当时眼看着院里的其他几家通过不同路子都起来了,他心里慌的猫爪挠一样。
即使他努力想办法钻营、拼命干活也无济于事,最后差点都要着火入魔被王贵子诱惑骗去做下混账事。
之后罗锅儿意外出事从刚爬上去的台阶跌落下来,实话说钱六心里是松了口气的,那会儿心想这下不单单只有他一家还在原地踏步,起码有个伴儿了吧。
为着自己那点子不可对外言说的小心思和莫名的羞愧,所以钱六才在罗锅儿落难后首先上前拉他一把。
而现在,他家也终于跟上来了。
钱六有了底气,高兴得特意去理发摊重新刮了遍光头,还多花上两个铜板让理发师傅给他做个头颈按摩享受一番,无论是心里还是身体都特舒坦。
回来再换上宝儿娘给他新做的夏衣,令他整个人焕然一新,精神头高高的,小日子滋滋润润。
其次是宝儿娘,她的身子已经笨重起来,糊纸盒早就不再做了。
有钱宝丫那十块钱贴补着,还有钱六每个月拉车挣的,家用绰绰有余,她也就不再拖着几个月的大肚子去赚那等辛苦钱,不然万一摔了碰了可是要人命的。
因为营养跟得上,她这回怀孕并没有受多少苦,反而养的白白胖胖跟富家太太似的。
钱宝丫让买了一匹碎花涤纶布,家里的女人都做了一身新衫子,宝儿娘换上碎花衫整个人都焕发着别样的女子魅力,把钱六迷得不要不要的,私下里说东不往西。
还有玉丫,她和宝儿娘都是一个类型的,宝儿娘穿新衣好看,那她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更别提经过几月的伙食调养,她比之前吃胖了点,却是真正地长开了,开始一点点显露出少女的美丽风姿,差点把前来卖咸菜的货郎看愣眼。
钱宝丫瞧出情况后就暗示了钱六注意,轻易别让玉丫出门罢,不然在外面被人惦记上,他们不一定护得住。
为了这点,她还特意去咨询了一下那些治安良好区域的房价,结果瞬间被打击回来了。
太贵了,买不起。
即使她手里已经攒了三百多块,也抵不上动辄上千枚银圆的房子价格。
治安好的地儿一般都是富人区,房价贵上天,且没有人脉关系的话,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要说租吧,便宜的一个月也要十几二十几块,比得上如今他们一家子一个月的嚼用了,钱六听后果断摇头不同意,表示住在马尾巷挺好的,有那个换地方的闲钱还不如攒着买新车呢。
而且人好好待在家里,外人又瞧不着,十来年了都没发生啥事,左邻右里谁不认识谁,怕什么。
去了富人区才危险嘞,万一在门口露个脸儿就被人家贵人老爷看见,想要抢回家当个通房丫头打生打死什么的,到那时他们才没地儿后悔去。
经历过王娇那事,钱六现在对于把大女儿嫁去富贵人家暂时没了想法。
搬家没搬成,钱六说的也不无道理,钱宝丫暂时搁置计划,叮嘱大姐在家好好照顾宝儿娘。
不过晚上她睡的更晚了,点着煤油灯努力写稿,争取多攒银圆备着,同时督促双胞胎弟弟学字认字。
这两个小家伙经过钱宝丫连续几个月的投喂,发生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小孩子身子长的快,吃食一好起来,他们就跟吹了气儿的皮球一样鼓起来了,长高长壮长白胖,几乎一天一个样。
白白嫩嫩看着养眼,精气神又好,让他们上街去卖烟卷时都比其他干瘪的小孩子受欢迎。
钱宝丫在手里的银圆达到两百的数目时,曾想把他俩送去附近的私塾上课,最后因为兄弟俩基础尚且薄弱,又正沉迷于自个儿能赚钱的成就感,不乐意花那么多钱去看人脸子,且他们家又没有德高望重之人写信推荐入学,所以只能作罢。
家里的其他人都照顾到了,不知不觉中,钱宝丫自身也改变很多。
首先最明显的是她终于长高了点,身上长了肉后也红润了匀称了,浓眉大眼挺鼻小嘴儿,继承自父母南北方人的特点,五官隐隐有一两分混血儿的味道,搭配一袭简单的碎花布衫,看起来就是个青春逼人的小姑娘,不再瘦巴巴的像只丑小鸭了。
终于摆脱掉黄毛丫头的形象,钱宝丫是十分高兴的,不枉她每天顶着便宜爹的死亡视线,使劲给家里的饭桌上加餐加餐再加餐。
形象一好,再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气质,钱宝丫发现自己上街卖花的时间都缩减一半。
因为现在的她也有和其他水灵灵的卖花姑娘争一争的本钱,外加小聪明和讨喜的话都有都能说,众多小姑娘里,她的花往往卖的更好更快,气的姑娘们更不想同她说话。
好在钱宝丫知道见好就收,与之前一样卖完一篮就收工,将后面的时间让出来,并不耽误其他人的生意。
这天,她又提前卖完一天的任务量,回到家却见宝儿娘在偷偷揉眼睛。
“娘,你怎么啦?”都说孕妇容易情绪激动,钱宝丫这会儿问话都刻意温柔着来。
宝儿娘细长的眼睛闪了闪,嘴上说着没事,手里的帕子却扯了又扯,上面绣的几根兰草都快被她扯变形了。
钱宝丫唔了声,明白她这是有心事,但不想说。
行叭,不说就不说,反正等晚上钱六回来让他去问问,宝儿娘拒绝谁都不会拒绝他的,夫妻俩一个被窝什么事都好讲。
钱宝丫识趣地不再刨根问底儿,转而拿出今天赚的铜板银角子来哄便宜娘开心。
有钱拿嘛,心情总是好的。
宝儿娘果然高兴了点,丢开帕子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