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农女悠然-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谢悠然道,“春花婶子,我正要去你家找你呢,正好,你在这里我就省得跑一趟了。”
  罗春花心里一咯噔,这祖宗又想作什么妖?
  面上却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大丫,你找婶子有什么事?”
  “是这样,”谢悠然装作没听到她们之前非议她的内容,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道:“你们想必也都知道了,我家现在跟韩家在合伙做蒟蒻豆腐的生意,这钱呢,也确实挣了点儿。我们就想着,都是乡里乡亲的,这钱不能光我们两家挣啊,这不一合计,就想给大家伙儿寻条挣点零花钱的路子,也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干。”
  一听到有钱挣,大家都停止了手里的动作,全都凑了过来,急不可耐地问:“什么路子?”
  谢悠然见关子卖得差不多了,便清了清嗓子,道:“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做蒟蒻豆腐的原材料就是蒟蒻,这蒟蒻嘛,后山遍地都是,你们若是愿意去挖呢,我就出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来收购。你们挖多少,我就收多少。怎么样?”
  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大家都兴奋了。
  这蒟蒻可是野生的,平时他们在后山也见过不少,之前因为有人尝过中过毒,所以大家都敬而远之。
  没想到谢大丫竟然能将它做成吃食,而且还卖到了镇里的大酒楼。
  听说他们挣了不少钱,他们平时嘴里不屑,但心里早就眼红了。
  如今她既提出有钱一起挣,他们哪里不愿意?
  这蒟蒻又不是他们种的,他们只管花点力气去挖,还有钱挣,这等好事,谁不动心?
  而且这蒟蒻吧,块头又大,随便一块上称就是两三斤,一斤一文钱,这随便一挖,一天的收入就不少。
  再者,眼下秋收已过,地里也没什么活儿了,家里的老爷们都闲着没事干,正好可以去挖蒟蒻。
  妇人们心里如是想着,便都激动起来。
  “大丫,你说的是真的?”罗春花问。


第072章 悄悄话
  “大丫,你说的是真的?”罗春花问。
  “当然是真的,”谢悠然道,“你们要是挖了蒟蒻,尽管送过来。不过我家院子小,放不下那么多东西,你们最好是送到韩家,他家院子大,有地方放。你们放心,到时候我们会派专人负责此事,当场交易,银货两讫。”
  妇人们对望一眼,问:“那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收?”
  “随时都可以。”谢悠然笑道,“你们什么时候送来,我们什么时候要。”
  妇人们这下连衣裳都顾不得洗了,不约而同端起了自己家的木盆,“我得赶紧回去让我们当家的上山挖蒟蒻去。”
  不消片刻,人全都飞也似的跑了,连罗春花也忙不迭的将还没洗好的衣裳收回盆里。
  “春花婶,”谢悠然叫住了她,笑眯眯地道:“有句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叫做: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人。这背后说人闲话,死了可是要下十八层地狱的,听说还要被拔掉舌头呢,可惨哩。”
  说完,也不顾妇人的反应,径直施施然走了。
  留下罗春花站在那里,一张胖脸青一阵红一阵,神色很是悻悻然。
  谢悠然回到韩墨辞身边,道:“走吧。”
  韩墨辞点点头,推着板车跟在她后面。
  “大丫,”他忽然问:“那句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谢悠然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人。”
  谢悠然眨巴了一下眼睛,敢情这句话在这个朝代还没出世?
  她慧黠地眨了眨眼睛,“哪里听来的,重要吗?”
  韩墨辞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不重要。”他说。
  谢悠然也笑了,“那不就结了?”
  回到了谢家后院门口,韩墨辞帮她把东西都搬了进去。
  谢家人一看谢悠然买回来这么多东西,既高兴又激动。
  东西搬完后,谢悠然对韩墨辞道,“晚上你和韩大叔到我家来吃饭吧,咱们聚一聚,也算是正式的合伙饭,顺便商量一下后续事宜。”
  “好。”韩墨辞点点头,推着板车走了。
  三丫看到这么多的棉花,高兴得简直要疯了。
  “太棒了,我们有新棉被盖了。”她钻进了棉花堆里,开心地大叫。
  大家都被她逗笑了,杨氏心酸之余又有点心疼,“大丫,你买这么多棉花,这得花多少钱哪?”
  “挣了钱就是用来花的嘛,”谢悠然笑道:“娘,你闺女如今能挣钱了,你就别心疼那两个小钱了。”
  说着把一品香又增加了五十斤魔芋豆腐,自己和韩墨辞商量了决定大量收购魔芋的事说了,大家都很兴奋。
  “大丫,你说,乡亲们会知道咱家要收购魔芋的消息吗?”杨氏有点担心。
  毕竟这酒楼追加了五十斤的量,需要的原材料就要多出一倍,她怕家里挖的那点魔芋不够用。
  “放心吧娘,”谢悠然笑道:“有了罗春花那几个大嘴巴,这消息很快就能传遍整个村子的。”
  “那,他们会去挖吗?”杨氏还是很担心。
  “一定会的,”谢悠然笃定道,“有钱谁不挣?他们才没那么傻呢。”
  杨氏叹口气,“只不过这样一来,咱们的本钱就大了,唉。”
  “要是我这腿能快点好就好了,”谢保顺懊丧道,“这样也可以帮着大丫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了。”
  谢悠然笑道:“爹,你的腿应该没什么大碍了,不信你试着走两步看看?”
  谢保顺一愣,按她说的甩开了拐杖走了两步,果然,能走了。
  “诶?”男人惊喜地道:“真的能走了呢。”
  虽然脚踝处还略微有些不适,但走路是全然没有问题了。
  杨氏也又惊又喜,“大丫,你给你爹用了什么药啊?怎么会好得这么快?”
  不是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吗?这才几天啊,自家男人的腿就可以走路了?
  谢悠然抿唇一笑,附耳跟她说了自己诳渣爹之事。
  杨氏听了,又气又笑,作势就要去打她,“你个鬼丫头,你差点把爹娘给吓死了。”
  谢悠然嘻嘻一笑,赶紧逃开。
  谢保顺见母女俩玩闹,也堆着笑凑过来:“你俩说什么悄悄话呢?”
  谢悠然冲着杨氏嘘了一声,笑嘻嘻道:“爹,我们没说什么。”
  谢保顺悻悻地,“怎么地?还有爹不能听的秘密?”
  “当然。”谢悠然搂着杨氏的肩,笑道:“这可是只属于我们娘俩的秘密。娘你说是不是?”
  说着冲杨氏挤眉弄眼,示意她保密。
  杨氏笑着,无奈地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这个鬼丫头呀,哪有那么多的鬼点子。”
  又感慨道:“也多亏了你满脑子的鬼点子,否则,咱家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如今他们跟着闺女吃得饱喝得好,有新衣穿,有新被子盖,还有生意做,这日子以前想都没有想过。
  “大丫,这个家多亏你了。”妇人看着大闺女,眼睛湿漉漉的。
  谢悠然嗔怪,“娘,你看你,又说客气话了。”
  谢保顺也道,“大丫,你娘说得对,你是咱家最大的功臣,今晚吃夜饭,爹一定要好好地敬你一杯。”
  谢悠然微微一笑:“好啊。”
  把布和棉花都归置好了之后,谢悠然带着两个妹妹,把买回来的猪大肠猪肺子和猪头全都拎到了河边去清洗。
  “姐,你买这么多大肠和肺子干什么呀?”三丫好奇地问。
  谢悠然道:“我想做卤煮拿到镇上去卖。”
  “卤煮是什么东西?”二丫和三丫都很好奇。
  谢悠然笑笑,道:“北方常见的一种小吃。”
  “哦。”三丫点点头,“那咱们这儿有人吃吗?”
  谢悠然道:“上次我做的卤大肠,你们不也说好吃?”
  “那倒是,”三丫道:“姐姐做什么都好吃。”
  清洗好了大肠和肺子,二丫看着清凌凌的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跃跃欲试:“姐,咱们去逮小鱼吧?用你上次用的法子。”
  “好啊,”谢悠然将米筛递给她,“别太走进去了,水深。”
  “嗯。”二丫应了,脱下鞋子卷起裤管,撕了块肺子放进米筛里,走进了河水里。


第073章 卤煮
  许是肺子的味道太过单一,不够吸引鱼,好久才有几尾小标杆子鱼慢慢地游进了米筛里。
  二丫屏气凝神,猛地端起米筛。
  “啊,我逮到了,我逮到了。”小姑娘开心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河堤。
  “真的吗?二姐姐你真的逮到鱼了?”三丫忙不迭地跑过去。
  谢悠然站在河岸边,看着两个妹妹欢欣雀跃的模样,微微地笑了起来。
  清洗好了肠子和肺子,回到家后,谢悠然便开始做卤煮。
  据她所知,卤煮在这个架空的朝代里是没有的,至少是在太平镇,她还没有发现过,人们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而在她的前世北方一带,卤煮却很风靡。她自己也很喜欢吃。
  所以她也想尝试一下,把这道小吃搬到这里,不知道人们会不会接受。
  其实,卤煮这道在现代社会已有百余年历史,一般人认为只有穷人才会吃的小吃,实际上起源于宫廷。
  清宫廷中有一道名为“苏造肉”的菜肴。据说乾隆四十五年,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
  这九味香料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节气不同,用不同的数量配制。这种配制的香料煮成的肉汤,因张东官是苏州人,就称“苏造汤”,其肉就称“苏造肉”了。
  后来传入民间,加入用面粉烙成的火烧同煮,便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了。
  传入民间之后,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贵,一般老百姓吃不起,于是便有人用价格低廉的猪头肉代替五花肉,同时加入价格更便宜的猪下水煮制。没想到歪打正着,更加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
  明天就是大集,到时候四里八乡的人都要去太平镇赶集,她也想拿这道卤煮去试试水。
  按说正宗的卤煮用的是小肠,但她喜欢吃大肠,觉得大肠弄好了味道不比小肠差,而且大肠比小肠便宜。
  一到家,她就忙开了。
  二丫帮她打下手,大锅中放清水,猪头和大肠放入锅中焯水。
  这是关键一步,一定要凉水下锅,肉容易烂。
  焯水之后,另烧一锅水,加八角、肉桂皮、花椒、姜、葱、香叶、陈皮、干辣椒等各种配料,猪头大肠扔锅里,小火熬煮至软烂。捞出后,猪头肉切片,大肠切段。
  另起锅,锅中放少许油,煸炒辣椒酱,将卤汤回锅,烧开,加清水,加盐、酱油、醋、糖霜等煮开,再放入切好的猪肺及切成三角的干豆腐泡,最后加入切成段的猪肠煮开即可。
  看着闺女在灶房里忙活,杨氏把谢保顺拉到一边,低声道:“她爹,大丫请韩家父子过来吃饭,前院要是知道了,指定又没有好话给咱们。”
  提到爹娘和兄弟,谢保顺也有点胆怵,他苦着脸道:“那你说怎么办?”
  大闺女做的主,他也不好反驳,毕竟现在全家都靠大闺女扛着呢。
  杨氏迟疑了一下,道:“要不,咱去跟大丫商量一下,提醒下她?”
  谢保顺想了想:“也行。”
  夫妻俩便来到了灶房。
  “大丫……”
  谢悠然见爹娘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不解道:“爹娘,怎么了?”
  杨氏捅了丈夫一下,谢保顺硬着头皮道:“是这样,大丫,咱家晚上请韩家父子来吃饭,不请你爷奶的话,也说不过去,毕竟他们是长辈,你看,要不要去前院叫一下他们?”
  谢悠然服了,都什么时候了,这两口子还惦记着前院,真是不记打。
  她皱了皱眉,道:“我奶现在还病着呢,应该来不了吧。”更何况,人家也不一定肯给面子。
  杨氏叹口气道:“大丫,爹娘担心的也是这点,你奶还病着,我们没去床前伺候已是不孝了,如今又请了外人来吃饭,不去请一下他们,实在说不过去。不管他们来不来,这礼数还是要周全的,省得让人说笑话。”
  谢悠然几乎要翻白眼了。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原主的爹娘,实在是太迂腐愚孝了。
  都什么时候了,还怕人说笑话?再说了,前院是怎么对他们的?他们竟然还觉得没去给老太太侍疾是不孝?
  得,她也懒得说了,这撞南墙的事,就让他们夫妻自己去做吧。
  想到这里,她也不废话了,直接就道:“你们要请就去请吧,不过我话说在前头,待会儿受了委屈我可不管。”
  谢保顺迟疑了一下,还是笼着袖子往前院去了。
  不多时,便讪讪地回来了。
  “怎么样啊爹?”谢悠然挑着眉问。
  谢保顺的脸色不怎么好看,“你爷说你奶还病着,没心思吃喝,我们愿意请谁就请谁,跟他们没关系。”
  二丫眼尖,看到了老爹脸上的红印,问:“爹,你脸怎么了?”
  “没,没事,”谢保顺下意识捂住右脸颊,支吾道:“你爷心情有点不好,发了点脾气,不碍事。”
  谢悠然心里冷笑,不听我的,非要把脸往人跟前凑,怎么样,挨抽了吧?
  “行了爹,你先歇着去吧,待会儿韩大叔他们就来了。”谢悠然将人往外赶。
  谢保顺叹了口气,落寞地出去了。
  二丫一边烧火,一边低声抱怨道:“爹也真是的,非要去前院热脸贴冷屁股,他那脸肯定是被我爷打的。”
  谢悠然苦笑了一声,没说话。
  其实谢保顺的做法多少也可以理解,跟很多在不受重视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一样,越是从小被歧视,长大了就越想证明自己。所以,往往被父母宠着的孩子到最后一事无成,对父母也不闻不问,而越是不受父母待见的孩子,长大后越有出息,而往往家里出事,父母出事,也只有这种孩子会挺身而出,因为他们想向父母证明,看,这个时候了,只有我管你们了吧?你们必须得承认,小时候你们忽视我,看轻我是不对的。你们的选择,是错误的。


第074章 又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谢保顺就是这样的。
  被前院看扁冷落了一辈子,这些年在父母面前一直抬不起头,没有底气。
  如今眼看着日子好过,就想着跟前院修复关系,证明自己也不差。
  谢悠然理解他的心情,但不能接受他的做法。
  在她的心里,向来就是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你对我不好,那么抱歉,我对你更加敬而远之。
  因为感情是双方面的,剃头挑子只会一头热,更何况前院那些人都是些冷血凉薄,利益至上的人。
  至少从她穿到这里,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没有一丝丝亲情的成分。
  但愿爹娘以后会想通这个道理吧。她在心里叹了口气。
  姐妹俩在灶房里一顿忙活,谢悠然把下午二丫逮的小鱼用辣椒炒了,又做了一道五花肉炒方竹笋,一道野生菌炖瘦肉汤,一道肉沫酸豆角,最后的重头戏,是她精心烹制的卤煮。
  一人盛出一碗,上面淋上白白的蒜泥、红红的辣椒油、绿绿的葱花,既赏心悦目,又香气四溢。
  热腾腾地端上桌,那香气引得大家都流口水,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盯着面前这这稀罕物。
  “这就是卤煮?”韩墨辞好奇地问。
  “是呀,”谢悠然笑吟吟地道:“你们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因为之前尝过了她做的卤大肠,所以大家对于这盆放了大肠又放了肺子的卤煮便再没有犹豫,立马就下了筷子。
  肠子,肺子,豆腐泡吸足了汤汁,味道浓郁鲜香,尤以大肠最甚。酥软,味厚而不腻,没有任何异味。偶尔吃到一片猪头肉,更是满口脂香。将辣椒油和蒜泥葱花一搅拌,更是香辣可口,最后大家连汤都喝得一干二净。
  “太好吃了。”谢保顺放下空空的碗,依旧口有余香,“我这辈子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小吃呢。”
  韩猎户也砸吧着嘴,笑道:“大丫,你几时有了这么好的手艺?完全堪比酒楼的大厨啊。”
  杨氏和二丫三丫也赞不绝口,脸上都是满足的表情。
  谢悠然看向了韩墨辞。
  后者碗里也空了,一滴汤汁都没有剩下。
  迎着女孩子期待的目光,他笑了笑,道:“本以为这猪内脏做出来的东西上不得台面,没想到竟然如此美味,大丫,你又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谢悠然笑了。
  她清了清嗓子,道:“其实,今天请韩大叔和墨辞过来吃饭,一是算做合伙饭,咱两家以后可就要长期做这魔芋豆腐的生意了。但是咱们人手有限,所以我跟墨辞商量了一下,决定大量收购魔芋。消息已经散布出来了,估计明天开始,就陆续有人挖了魔芋来卖了,韩大叔,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就这点地方,到时候恐怕还得占用你家的院子。”
  “那没问题。”韩猎户道,“怎么方便怎么来,反正我们家的院子也空着,用来收购魔芋完全没问题。”
  谢悠然点点头,“另外就是,明天就是大集了,我打算拿这卤煮去镇上试试水。我是这样想的,做魔芋豆腐虽然有笔固定的收入,但毕竟是三天送一次,中间还能空出两天的时间来,咱不能就这么等着。如今咱既然决定收购魔芋了,那这空出来的两天时间,咱们可以做点别的,墨辞可以继续去打猎,毕竟快入冬了,得趁着这段时间再打点猎物,存点钱过年。我们家又人口众多,我娘又快要生小弟弟了,急需钱用,所以我就想做点卤煮去镇上卖。希望韩大叔和墨辞你们别介意。”
  毕竟,说好了一起合伙做魔芋豆腐,中途她又去给自己家谋私利,她也怕韩家人心里有意见。
  韩猎户干脆道:“我们不介意。大丫,做魔芋豆腐这事儿本就是你牵头的,以你的本事,你完全可以自己做,大不了多雇点人罢了,你能拉我们入伙,平白给我们赚钱的机会,我们也感谢你。我们也知道你家的情况,能多一条来钱的路那是再好不过,你尽管放手去做就是了。至于做魔芋豆腐的事,你就直接安排吧,你怎么说咱怎么做。不用顾忌我们。”
  “那行,”谢悠然松了口气,道:“那我就托大,越过几位长辈擅自做安排了。明天二丫要跟我一起去镇上卖卤煮,三丫要留在家里照顾我娘,所以明天上午要是有人来送魔芋,就得麻烦韩大叔先收着,下午我应该就能回来了,到时候咱们再一道做魔芋豆腐。”
  又看向谢保顺,道:“爹,你念过书,明儿少不得要你和韩大叔一起去收魔芋,帮着记账了。”
  “没问题。”谢保顺满口应下。
  记账又不是什么难事,好歹他还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更何况是自家的生意。
  韩猎户看向他,关切道:“保顺,你这腿没事吗?能不能行?”
  “能行,”谢保顺拍了拍拆了布条的脚踝,笑着道:“大丫给我寻的草药,早就好了,能走了。”
  韩猎户点点头,“那就行。”
  谢悠然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从明儿开始,爹帮着韩大叔收购魔芋,豆腐我来做。其他人该打猎的打猎,该忙别的忙别的。咱们分工合作,一起赚大钱,生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韩猎户笑,“借你吉言,咱们都能发大财。”
  说着转头对谢保顺道:“保顺,你家这丫头,年纪虽小,主意倒是比大人还正。”
  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羡慕道:“你养了个好闺女啊。”
  谢保顺与有荣焉,客套道,“你家小子也不差啊,这四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他是把打猎的好手?”
  韩猎户看向儿子的眼神也很自豪:“那倒是。不是我吹牛,我们家墨辞比我当年,那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个男人就自己的儿子闺女开始了互相吹捧互相自夸的阶段,杨氏摇摇头,笑着下了桌,去了闺女的房间,和二丫三丫一起整理今天谢悠然买回来的布。
  谢悠然则和韩墨辞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起身出屋,把空间留给了两个难得惺惺相惜的一家之长。
  院子里,两个人对面站着,月色如水,温柔的倾泻下来,照在少男少女微红的脸上。


第075章 儿大不中留
  院子里,两个人对面站着,月色如水,温柔的倾泻下来,照在少男少女微红的脸上。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气氛却莫名地和谐温馨,还有一丝丝,令人心跳的躁动。
  谢悠然双手放在背后,脚尖轻轻地踢着地上的石子。
  小女儿无措却又娇羞的模样,很好的取悦了韩墨辞,于是他唇角一勾,微微地笑了起来。
  “你打算明天怎么去镇上?”他问。
  谢悠然这才想起来,“我差点忘了,明儿少不得还得借用一下你家的板车。”
  “没关系,你尽管使就是,”少年的口气很温柔,“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不用了,”谢悠然忙道,“耽误你时间就不好了,二丫跟我去就行。”
  她拒绝的这么快,韩墨辞不由隐隐有些失落。
  定了定神,他深吸了一口气,道:“那,你想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