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农家金凤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哥,我那是一锤子买卖,直接将方子卖给人家了。”苏静森笑着说道,又有些疑惑,他这个三哥,向来是有吃有喝有地方睡觉就成,什么时候也关心起来赚钱的问题了?
  有了疑惑就要发问,苏静林原先还不说,最后被苏爷爷问了,这才吐了口,原来是瞧上隔壁村子的一个寡妇了,想娶人家进门。只是这寡妇要的彩礼比较多,苏静林这才想着赚点儿钱。
  “三哥,那寡妇品性怎么样?”苏静森刚问出楼,就听苏爷爷在旁边咳嗽了一声:“小荷啊,去和你四姐说说话,等会儿叫你四姐过来吃饭。”
  苏清荷点点头,郁闷的走向门口,这下好了,偷听也不行了。
  苏清兰是苏静林的前妻留下的独女,只比苏清荷大三岁,平日里就住在正房的最左边,和苏爷爷他们说话的正堂,也不过是一墙之隔。
  苏清荷进门的时候,苏清兰正在抹眼泪。
  “四姐,你怎么了?”苏清荷吃了一惊,赶紧开口问道,苏清兰抽抽噎噎的:“我爹要娶后娘了,村子里的人都说,有后娘就有后爹,以后我爹不疼我了怎么办?”
  “四姐你怕啥,这不还有爷爷奶奶吗?”苏清荷爬到椅子上,坐在苏清兰对面拽着她的手:“再说了,过两年,你年纪够了,就让奶奶送你去镇子上的那个绣坊里,你自己赚钱了,害怕有人对你不好吗?”
  苏清兰继续哭:“赚钱就行了吗?”
  “那是自然的,你自己赚钱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担心三伯不疼你了,然后不给你零花钱。”苏清荷使劲忽悠道,将苏清兰忽悠的恨不得立马就开始学女红。
  “不着急,那绣坊不是只招收十二岁到十六岁的人吗?你还小呢。”苏清荷赶紧安慰道,心里则是想着刚才的谈话,五叔要给爷爷奶奶家起房子,那自家,是不是也能起个新房子?
  他们家现在的房子虽然够住,但泥胚房子,总是比瓦房要冷一点儿的,夏天又比较闷热。若是起新房子,她是不是能说服自家爹娘在下面埋一套土暖气呢?
  可是这暖气管子,要从什么地方弄?埋在地下,得不会生锈才行。这年代的农具都得从专门的地方购买,多买一套管子,肯定是不行的吗?
  再说了,铁器容易生锈,材料也不行。这会儿也没塑料管子,更没有不锈钢的,砖瓦垒出来的估计透热效果不好,太浪费柴火,难不成就没别的法子了?
  思来想去,苏清荷也只能叹气,总不能自己去研究金属物吧?这见鬼的年代。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苏清荷也换上了草料冬衣,摸摸足有两指厚,穿上以后就跟背了四五斤铁块一样的衣服,苏清荷已经连叹气的想法都没有了。
  反正,这衣服虽然穿着不舒服,但好歹是能挡些风的。
  “娘,今儿去镇上?”早上照例到厨房转一圈,瞧见苏张氏正将墙角的坛子打开,拾出里面的松花蛋,苏清荷赶紧问道,苏张氏点点头:“今儿正好一个月,咱们去置办一些年货,顺便瞧瞧杨掌柜那里的松花蛋做的怎么样。”
  “娘,上次不是说要给宋大夫送一些的吗?”苏清荷猛然间想起来这个人,赶紧说道:“要不多带点儿吧?”
  “哟,你还记得宋大夫啊?”苏张氏略微有些惊讶,苏清荷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当然记得了,我现在可聪明了,不光记得宋大夫,我还记得布庄的老板呢。”
  “是是,我家闺女聪明着呢。”苏张氏笑呵呵的点头:“那就给宋大夫也带点儿,说起来,咱们那松花蛋方子能卖钱,也是托了宋大夫的福了。”
  说着,苏张氏已经磕开手上的一个松花蛋了,瞧见里面确确实实是青黑色带着松花的蛋,这才松了一口气。那三百两银子,她到现在可都没敢多花,生怕这方子有问题,到时候要双倍赔钱。
  苏清荷瞧得明白,嘻嘻笑道:“娘,咱们今天就吃这个吧?用这个煮粥,放点儿瘦肉。”
  “好,听我闺女的。”苏张氏心情好,再加上前两天村子里有人杀猪,家里也买了些猪肉,自然是很大方的应了。苏清荷跟在苏张氏身后,假装不在意的提醒两句,忙了小半个时辰,大约是这个世界的第一锅皮蛋瘦肉粥总算是出炉了。
  
☆、炮制药材

  到了镇上,先将十来个松花蛋送到了医馆,正好宋大夫在,对于这个研究了新吃食的苏家,宋大夫还是有些印象的,看他们真的送了松花蛋过来,心里还是有些惊讶的。
  “宋大夫,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收下。”苏静森笑呵呵的将小篮子递过去,宋大夫摆摆手笑道:“不过是职责所在,并不是大事,这个东西还是拿回去让孩子们吃吧。”
  说着,指了指苏静森后面的苏清荷,苏清荷赶紧摇头:“不要了,我家有,这个是送给宋叔叔的,宋叔叔就收下吧,凉拌着吃,可好吃了,还能熬粥。”
  喊叔叔,那可是能拉近关系的。所谓人情,就是礼尚往来,就算是以后不能亲近到像是亲人朋友那样,好歹是认识个人,将来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在现代那会儿,医院里认识有人,那可是大事情。
  六岁的小孩子童言童语的,逗的宋大夫哈哈大笑,也就不再客气了,伸手接了那篮子:“那我就不客气了,日后若是有什么麻烦,就过来问我吧。”
  “多谢宋大夫了。”苏静森喜不自禁,赶紧给宋大夫行了个礼,又客气了一番,刚打算告辞,不提防苏清荷已经扒到桌子上了:“宋叔叔,我有事情想,嗯,请教你。”
  宋大夫愣了一下,哈哈大笑:“小丫头还会说请教?来来来,给叔叔说说,你想请教什么?”
  “我听人说,山药是一种药材,能做可多可多东西,那山药为什么不能卖钱啊?”苏清荷赶紧问道,她后来想了可就,忽然想起来,不光是六味地黄丸要用山药,还有金匮肾气丸什么的,那都是张仲景那会儿的方子,应该是早就出现了的。
  也就是说,山药这种药材,已经是一味重要药材了。
  宋大夫眨眨眼:“谁说山药不能卖钱的?你们家要是有山药,也能拿来卖啊。”
  苏清荷转头看苏致安,苏致安也想起来之前那事情了,很是疑惑:“那去年,我挖了山药出来,拿到药铺去卖,人家都说不要啊。”
  “你挖出来就去卖了?”宋大夫倒是听出问题了,苏清荷这会儿也明白了,新鲜山药入药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山药都是要炮制好才能卖的。
  “这山药啊,是需要炮制的。零散的药材,我们药铺也只要炮制好的。没炮制的山药,顶多就是个吃食。我们药铺是不单独收生药的。”宋大夫含糊着说了两句,苏清荷倒是能想明白。
  这种大的药铺,应该有自己固定的收药的地方。然后大批量的,是自己店里的炮制师傅出手。小批量的,应该是炮制好的才收进来。
  苏致平在一边听着,这会儿等宋大夫说完了,才出口问道:“那宋大夫,炮制好的山药,是多少钱一斤?”
  “二十文到五十文,得看药材的品质。”宋大夫转头看着苏致平说道,正好这会儿有人进来看病,苏静森赶紧说告辞,领着苏致平他们出去,接着就是去杨掌柜那酱菜铺子。
  杨掌柜今儿也是在店里的,瞧见苏静森一行人,赶紧出来,伸手示意了一下:“老哥今儿过来是有什么东西要买?”
  苏清荷看杨掌柜这态度,瞬间就明白了,看来,松花蛋是做好了,视线四处一瞟,果然瞧见放着酱菜坛子的地方,被挪出来一小块地方,搭了个板子,上面放了十来个松花蛋,前面的两三个是剥开的,估计是充作展览用的。
  “做出来就好,我们也就是瞧瞧,万一方子出了问题,我们也好想想办法。”苏静森笑着点头,苏致平接着笑道:“杨掌柜可要抓紧时间,这眼看就要过年了,若是这会儿放出消息,大家知道这东西很好吃,年底这几天,杨掌柜定然是能大赚一笔的。”
  “苏公子这话说的是,我也正想办法呢,这天气冷,东西也能放,所以我想着,将这松花蛋凉拌一下,然后放到门外,若是有经过的客人,可免费品尝一块儿,这样一来,也算是广而告之了。”
  杨掌柜笑呵呵的说道,苏静森连连点头:“到底是当掌柜的,想的这办法就是好。既然掌柜的事忙,我们也就不多打扰了,这就告辞了。”
  “我就不多送老哥了,老哥慢走。”杨掌柜也不挽留,只示意店里的伙计将人送到门口。
  到了街口,苏静森又一弯腰抱起了苏清荷,转头看苏张氏:“孩子娘,去哪儿?”
  “去集上,过年的东西还没买齐全。”苏张氏笑呵呵的说道,捏了一下苏清荷的脸蛋:“给小荷买花花戴好不好?”
  苏清荷嘴角抽了抽,赶紧将脸上的表情扯成欢天喜地:“好,要花花,大大的花花,这么大!”双手比划了一下,惹的众人都跟着笑,苏张氏也笑着点头:“好好,就买这么大的。”
  从镇子上回来,苏静森就出门了。花生一斤是七八文,多了是十来文,若是山药一斤就要二十来文,按照宋大夫说的,这还是少的。比较起来,种山药,貌似挺赚钱的。
  只是他们家这边没人种过,他得找大哥二哥商量一下。
  苏清荷趴在床上捏她的花儿,瞧见苏致安拎着小桶出来,赶紧喊道:“二哥,做什么去?我也要去。”
  苏致安笑嘻嘻的举了举小水桶:“去河边钓鱼,你快点儿,大哥也去。”
  苏清荷赶紧站起身,三两下冲到门外。和以前一样,苏致平苏致平路过谁家都要喊两声,冬天大家都闲的很,没到村边,队伍就扩大到十多个人了。
  只是路过杨子家,杨子半点儿反应都没有。小虎在一边撇嘴:“杨子爹娘在家呢,肯定是拘着杨子念书,不让杨子跟咱们玩儿,算了,不喊杨子了。”
  小狗子凑到苏致平跟前:“致平,你们过了年也要去读书?我听我爹说,你们家要买驴车是不是?”
  “不是,是要买牛车。”苏致平笑着说道:“小狗子,你去读书不?要去的话咱们一起啊。”
  “我不去,我家没钱。”小狗子略微有些沮丧的说道,他妹妹梨花跟着苏清荷:“姐姐,吃糖!”
  苏清荷从兜里掏出来一小块儿麦芽糖塞她嘴里,转头和苏致安说话:“二哥,你去念书了,放学回来,记得要教我念书写字,我也要念书。”
  “好,教你,不过学不会我可是要打你手板的。”苏致安笑嘻嘻的说道,做出个打手板的姿势,苏清荷撇嘴:“我才不会学不会呢,我聪明着呢,说不定到时候二哥还没我学得快。”
  不等苏致安说什么,苏清荷赶紧接着问道:“二哥,咱们这里,距离海边近不近啊?”她想要的东西,很多都还得靠进口,若是距离海边太远了,那距离目标实现,也不知道得多少年了。
  “海边?你听谁说的海边?”苏致安疑惑的抓了抓脑袋:“咱们这里,距离海边还远着呢。得走小半年,咱姥姥村里,有个人是跑商的,据说是去给海边。”
  “跑商的?”苏清荷惊讶了,没想到小山村里还有跑商的人。
  “嗯,跑商就是从这个地方进了一批货物,然后拉到另外一个地方卖掉,再从另外一个地方进了货物,到别的地方去卖点,赚差价。”苏致安还生怕苏清荷不明白,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跑商的意思。
  “哦,那他是不是一直不在家?”苏清荷眼珠子转转,赶忙问道,苏致安摇摇头:“不知道,不过应该是吧,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海边肯定有很多咱们这里没有的东西,我想看看。”苏清荷嘟嘟嘴,没敢多说,苏致安揉揉她脑袋:“你若是想见,咱们下次去姥姥家了,就多问问呗。等我长大了,就去海边给你多带一些回来。”
  “好,那二哥要说话算数。”苏清荷笑眯眯的仰头说道,苏致安捏捏她鼻子:“那是自然,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说着,就到了河边,一群人各自选地方,苏致平和苏致安以及苏清荷找了个人少的地方,蹲在河边将上面的冰层砸出来个窟窿,然后将鱼饵扔进去。
  这河面比较宽,中间也比较深,所以村子里的大人都告诫过家里的孩子,不准到冰面上玩耍,所以倒也没有人往河中间去。
  苏致平手稳,坐在河边盯着水面,苏致安在一边有些坐不住。扭了两三回,扔下鱼竿:“大哥,我带小妹去挖蚯蚓。”苏致平只点了点头,并未答话。
  苏致安拿着小铲子,领着苏清荷开始翻找。这挖蚯蚓,也是个技术活儿,不是说哪儿都能挖到蚯蚓的,得找。苏致安倒是一把好手,没多久就找到一堆看起来像是蚯蚓排泄物的东西,往地面上倒些水,再用铲子挖开,就能从里面拎出来一条蚯蚓。
  看着挺恶心的,苏清荷只说要跟大哥一起钓鱼,再不跟着苏致安了。
  


☆、开荒买地

  过了年,苏静森就准备带着苏致平和苏致安上镇子上去了,要去拜见学堂里的先生,然后交束脩什么的。苏清荷闹着也要去,苏静森没办法,只好也捎带上她。
  先生家和苏静木的书铺就隔了一道街,环境挺好的,很是安静。苏静木带着他们一家人到学堂门口,敲了门之后,就有童子过来开门。
  “请问陈先生在家吗?”苏静木笑着问道,那童子点点头,视线转了转,笑眯眯的问道:“你们是要上学的吗?请跟我来,先生正在书房里看书。”
  苏静木点点头,往童子手里塞了一个纸包,里面包着两块儿点心。童子高高兴兴的收下,领着他们进了院子。随后自己去书房里禀告,没多久,就又出来带了他们往书房里去。
  陈先生看着大约有四十多岁,长着手掌长的胡子,身形略微有些单薄,看着文质彬彬的。他旁边还站了个小男孩,十来岁的样子,白白净净,这会儿正转着眼珠子好奇的打量他们。
  “陈先生好,敝姓苏,苏静木,这是家兄苏静森,此次前来,是为家兄的两个儿子。”苏静木上前行了礼,伸手指了指苏致平和苏致安:“家兄想让他们进学堂念书,请陈先生看看他们资质如何。”
  陈先生微微点头,转头去看苏致平和苏致安:“你们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回先生的话,小子苏致平,今年十一岁。”
  “回先生的话,小子苏致安,今年九岁。”
  陈先生摸摸胡子,再问道:“在家中可曾读书写字?”
  “并未。”苏致平和苏致安摇摇头,略有些不好意思。陈先生就换了个问题:“可曾想过,为何要读书?”
  苏致平抿了抿唇,看看苏静森,苏静森倒是比两个儿子更紧张,拉着苏清荷的手心里满是汗水。苏致平又低头看看苏清荷,转头回答先生的话:“为了家人,保护家人,让家人生活的更好,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像我的家人一样,平安富足。”
  陈先生点点头,转头看苏致安,苏致安仍是笑嘻嘻的,这会儿摇头晃脑的说道:“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读书可以明理,可以知道更多的事情。”
  “不错,两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材。”陈先生挂上笑容,点了点头说道:“明日起,就让他们到学堂去吧,我会教导他们的。”
  苏静森大喜,连连给陈先生鞠躬:“多谢先生,多谢先生。”
  说着,奉上猪肉十条,每条有两三斤重,十条就差不多是二三十斤。再从怀里掏出纸包,那里包裹着十两银子。旁边的童子接了过来,直接放到一边去了。
  陈先生从桌子上拿过四本书,分别递给苏致平和苏致安:“这两本书,日后你们要随身带着,白日里我教导你们功课之后,晚上回去也要勤加练习。”
  苏致平和苏致安跟着给陈先生行礼:“多谢先生。”
  陈先生摆摆手:“行了,先回去吧,知道学堂在哪儿吧?明日里上学,记得带上笔墨纸砚。”
  随后,苏静森就带着三个孩子告辞了。学堂就是这条街的最里面,苏静木带着他们到门前认了认路,就回书铺里去了。苏静森则是领着孩子们继续去牲畜集,打算先买一辆牛车回去。
  牲畜集顾名思义就是买卖牲畜的,马匹较少,镇上除了大户人家,很少有人使用马匹。倒是骡子比较多,然后是牛羊,再然后才是鸡鸭鹅猫狗猪之类的。
  苏静森家里虽然没有牛车,但是苏爷爷家里有,那时候苏静森也是跟着去买的,也算是有经验,所以挨个儿看过去,最终挑了一头半大的牛,开始你来我往的议价,以四两半银子成交。又花了半两银子,买了个挺大的车子。
  两个配套,苏静森坐在前面赶车,苏致平和苏致安苏清荷则是坐在后面翻看刚到手的几本书。
  “大哥,这上面的字真多。”苏清荷翻了两遍,上面都是繁体字,她能认出来的,只有是十分之二三。不是她文盲,而是这古代的字,和现代的繁体字还略微有些差别,读音和意思,差不多更大。
  “嗯,等以后大哥学了这些字,回来就教你念书。”苏致平平日里虽然稳重,但也是个半大孩子,以前就喜欢读书,若不是因为家里没钱,大约这会儿已经能考童生了。
  这会儿愿望实现了,一路上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苏致安也是,在一边跟着使劲点头:“小妹,二哥也教你读书认字,到时候咱们就能一起看书了。”
  “小毛孩子,到时候你可别还没你妹妹会的多。”苏静森在前面笑骂了一声,苏致安大声回道:“才不会呢,我肯定比小妹会的多。”
  苏致平凑过来问道:“爹,咱们什么时候买地?”
  “这会儿就去,年前我和里正说了一下,让他给咱们留意着,今儿过去问问,看有没有人要卖地。”苏静森笑呵呵的说道:“若是没有,咱们就自己开荒。”
  村里的规定,每人是五亩地,苏家总共五口人,所以现在家里是十五亩地。若是要开荒,今年不用交税,但是每亩要交开荒银子一两。
  别以为古代的地是能随便开荒的,哪儿是田地,哪儿是山林,哪儿是荒地,这些官府都是有记录的,随便开荒可是要被治罪的。
  里正家是在村子最中间住着的,苏静森直接赶着马车过去了。正巧里正在家,等苏静森他们进去,里正就直接问道:“静森是为了买地的事情来的?”
  “是,劳烦里正了。”苏静森笑着说道,里正拿出两本册子翻了翻:“这地的事情,有两条路,一个是买,一个是开荒,咱村河边的那些地,还没开过,你要是开荒的话,就得要河边的那些了,只能开五十亩。要是买的话,今年有三户人家要卖地。一个是杨家,他们家大儿子出师了,想开铺子,老杨就想卖了地,有十亩,要给大儿子买铺子。”
  “还有一家是村东头的王地主家,他家小儿子染上赌博的瘾了,欠了银子,王地主就想卖一百亩地。还有一家是村西头的乔老三家,他们一家子好吃懒做的,不想种地了,就要卖掉,总共是二十亩,你看看要哪儿的。”
  苏静森犹豫了一下:“那地咋样?”
  “杨家的你知道,和你们家的地就隔着四五亩,都是上好的土地,要五两银子一亩。王地主家的也是肥田,也是五两银子,乔老三家的原先是肥田,不过是荒废了一年,同样是五两银子。河边的就是一两银子,多少年都这样了。”
  里正合上册子,笑着说道:“要我说,你要是多买的话,就买王地主家的,他们家可难得卖一回地。当然,杨家的也不错,乔老三家的就有些远了。”
  苏静森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一百亩太多了,我买不起,现在我手头就两百多两银子。”杨家的就不想了,十亩地太少,乔老三家的确实是太远,几乎是隔着一个村子了。
  里正笑着点点头:“那你看,要买谁家的,得尽早考虑,有好几家过来问要买地呢。”
  苏静森也拿不定主意,想了一会儿就说道:“要不我回家商量商量,借借银子,行的话,就多买点儿。不行的话,咱就开荒。”
  里正自然是没意见的,等苏静森起身走人了,就将册子送回内室了。
  苏静森是先找苏张氏商量,苏张氏倒是想买一百亩地,同样是手头没银子,想了好大一会儿,才皱眉说道:“我娘家那里,倒是能借出来十来辆,只是咱们可差一半银子呢,不如问问五弟?”
  “五弟那里也没多少吧,今年还要给爹娘起房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借。”苏静森叹口气,蹲在门边说道:“要不然,咱们索性买了杨家的,然后再去开荒算了。”
  苏张氏不乐意:“开荒也得花钱,虽然明年不交税,倒是倒腾地什么的,你不用花钱?开个一百亩,你得请多少人来干活?还得管饭什么的,买现成的地,可正好赶上春播呢。”
  苏静森摊手:“那咱们没有银子,你说怎么办?”
  苏清荷在旁边听了大半天,趴在苏静森腿上出主意:“爹,咱们赚银子嘛,上次做了松花蛋赚了三百两,咱们再做一样别人都没吃过的东西不就有银子了吗?”
  苏张氏点点她脑门:“你以为东西都是好做的?那松花蛋也不过是你凑巧弄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