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农家金凤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张氏点点她脑门:“你以为东西都是好做的?那松花蛋也不过是你凑巧弄出来的,你倒是说说,还有什么是咱们都没见过的?”
苏清荷嘟嘴,自己就是知道也不能说,说了肯定被人当妖怪烧死。凑巧什么的,有一不能有二啊,就是有二也不能距离这么近就出现。
要她说,倒不是直接开荒了,虽然只有五十亩,但是再买了杨家的地,这就六十亩了。嗯,三百两还绰绰有余呢。就是开荒的地不肥,种出来的东西至少有三年没收成。
☆、河边偶遇
想要全部买下王地主家的田,苏静森就得去借三百两银子。三百两不是个小数目,普通人家,一年家里存着个十两银子,就已经算是小康家庭了。
像是苏家,往年连五两银子都存不住。每年也不过是能吃饱,有片瓦遮身而已。
所以思来想去,两个人不得不做出决定——开荒种地,顺便买下杨家的十亩地。这样一来,家里总共就有七十五亩地了。苏静森一个人,是绝对忙不过来的。
自家的地和杨家的倒好说,田里都拾掇妥当了,到三月份的时候铲铲草就行了。倒是那荒地,必须得尽早处理出来,也好赶上春播。因为那片地距离河边很近,所以苏静森是打算种一些水稻的。
到里正那里说明情况之后,里正很是爽快的将杨家也叫过来,当着两家的面将地契什么的都改掉。收好了这些地契,就剩下河边的荒地了,这些里正是没办法做主的,就转头问苏静森:“你看啥时候有空,咱们到县里去一趟,早点儿将事情办妥,你也好开始打理那些地。”
“听里正的,我倒是每天都空着。”苏静森笑着说道,里正想了想,就点头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咱们明天就去吧,正好我要给我家小子送点儿东西。”
里正家的孩子,已经考取了童生。那孩子和苏致平一样大,小小年纪就考取了童生,柳村可就数他有出息了。这会儿是在县里读书的,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那好,明天去,我明天赶了牛车来接你吧?”苏静森点点头,笑着说道:“你也知道,我家那两个小子,今年去镇上读书了,每天我都得接他们回来,咱们到县里,回来估计也都下午了。”
“行。”里正笑道,拍拍苏静森的肩膀:“你倒是个有福气的,你那两个小子,我看着也是聪明的很,日后肯定能有大出息,现在浩明在县里读书,等日后他们两个也去了县里,浩明也能照顾一二。”
苏清荷忍不住偷眼瞧了瞧里正,这里正倒是会说话,这一时半刻的还不知道苏致平和苏致安的资质到底如何,就敢拉着苏静森套交情了。
不过,里正能对他们家另眼相看,那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苏清荷铁定不能在这会儿说让人家宋浩明不要照顾自己的两个哥哥了。
“多谢里正了,也要那两个小子争气才是,里正放心,只要他们争气,日后啊,是肯定能在县里作伴的。”苏静森也不是个憨傻的,马上就笑着应道。
里正很是满意的点点头,还破例将他们送到了院子口。
苏清荷被苏静森拉着手往家走,仰头看苏静森一脸笑容,转了转眼珠子,笑嘻嘻的晃晃苏静森的手:“爹,你明天要去县里?我也要去。”
“你去做什么?爹要去县衙,忙的很,到时候小心拍花子将你拐卖走。”苏静森捏捏苏清荷的小鼻子笑道,苏清荷嘟嘟嘴,扒着苏静森胳膊:“那就让娘也去嘛,我都没去过县里的。”
“爹,带我去嘛,我保证听话。”苏清荷毫无心理障碍的撒娇耍赖,苏静森也吃她这一套,被她晃两下胳膊,就有些犹豫了,苏清荷赶紧再接再厉:“爹,带我去嘛带我去嘛,我想看看县里是什么样子,县里的房子好看的话,咱们家也照着县里的房子起。”
买荒地花了五十两银子,杨家的地花了五十两,再加上给里正送礼,还有明天打点的钱,苏家现在还有一百多两银子。所以,苏静森和苏张氏就决定起房子。
毕竟,苏致平已经十一岁了,十五六成亲的话,现在也没几年了。早早的起了新房子,也好安心。
苏静森很宠爱女儿,瞧着女儿撒娇半天,最终还是应了下来:“好好好,明天带你去县里看看,你娘也去,咱们明天去酒楼里吃饭,让我闺女也瞧瞧酒楼是什么样子的。”
正进院门,让苏张氏也听见了这话,斜睨了苏静森一眼:“咱闺女是有大福气的,以后害怕没机会看大酒楼吗?今儿和里正说好了?”
“嗯,明天到县衙备案就行了。”苏静森笑着应道,将在里正家里谈的话说给苏张氏听。苏清荷听着无趣,索性拎着自己的小篮子出门了。
这小篮子,以前是苏清荷采野菜的时候用的。
虽说快到二月了,但是春寒料峭,外面还是有些冷的。苏清荷带着自己的兔毛袖手,晃悠悠的出门往河边走。说不定河边还有鸭蛋,自己能捡两个回来。
“哎,清荷?”刚到河边,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声,苏清荷转身,就见杨子正坐在河边的石头上。苏清荷走过去:“杨子哥,你在这里做什么?”
“没做什么,你来河边做什么?”杨子笑呵呵的拽着苏清荷的辫子拉了两下,苏清荷将辫子拽回来:“来玩儿,杨子哥,你今天怎么不去学堂啊?”
杨子也是在镇上念书的,不过他比苏致平苏致安早读了三年书。
“今天不想去了,先生说,我能下场试试考童生了,所以这段时间就自己在家里读书。清荷,你大哥和二哥都去读书了,就你自己在家,都玩些什么?”
杨子好奇的问道,苏清荷蹲□子挖河边的野菜:“我才没玩儿呢,我要念书,要做活,忙得很。杨子哥倒是清闲,现下坐在这里和我说话。”
“你在念书?念什么书?现在认识几个字?”听苏清荷说到念书,杨子立马来了几分兴致,趴□子看苏清荷:“让我瞧瞧你念的对不对。”
苏清荷眼珠子转转,笑呵呵的点头:“好啊,我会念千字文,杨子哥听好了——天玄地黄……”
苏清荷整整齐齐的背了一遍,这是看苏致平的书记住的,不过千把字,苏清荷翻了两天就背会了,只是苏致平他们才刚开始读书,苏清荷也不敢拿出来显摆,今儿倒是个好机会。
杨子一脸惊讶:“不错啊,小清荷,居然还会背千字文,那你会写不?”
苏清荷不好意思的摇头:“只会几个,杨子哥会吗?”
“杨子哥当然会,要不然,我教你吧?”杨子兴致勃勃的说道,从旁边拽了两根芦苇,分了苏清荷一根,开始在地上划拉:“天玄地黄……”
苏清荷跟着描,她现在能对上字,但是稍不注意,就会少写一两笔,所以,还得多多联系才行。而且,毛笔字这东西,真不是你会写就行了的,还得有风骨什么的。苏清荷现在也不求风骨,只求能写的一样大小一样工整。
“清荷可真聪明。”杨子不妨苏清荷只看一遍就能照着写下来了,很是惊讶,更是多了几分兴致:“来,千字文太少了,咱们写三字经,我先教你念。”
苏清荷连连点头,有了杨子做掩护,她肯定能早点儿自己看书。
学了一会儿,杨子就说要家去了,苏清荷也不在意,看天色还早,就在河边又逗留了一会儿。心里还是想着赚钱的主意,只靠种地,估计是买上十来顷都不行。
他们家现在连买一顷地的钱都凑不出来,更不要说十来顷了,所以,得先想个别的法子弄些进项。更何况,她还打算买海外来的种子,还需要大片的田地实验。
家里好好的田,爹娘是决计不会让她随意种东西的。除非是家里十分有钱,然后以她在爹娘那儿的受宠程度,才能弄过来十来亩自己倒腾着种东西。
哎,这个世界怎么就有糖葫芦了呢?要不然,她倒是可以抢占先机,先赚一笔。
因为她没看过这个年代相关的书籍,所以一般的东西,她现在还是不能随便动的。要想办法,只能从比较小的食物上面想。
心不在焉的用铲子挑起一块儿石头,苏清荷正要转个方向,忽然瞧见石头下面有几个白白嫩嫩的芽苗,心头微动,苏清荷就想起来了,豆芽这种东西,貌似还没有出现吧?
现在大家种的豆子,只有两个用途,一是用来做豆腐豆花,二是用来磨油。因为这个年代没机器,黄豆磨油产油量少,又有不少渣滓过滤不干净,所以在所有的油里面,豆油是最便宜的。
大批量的生产豆芽,貌似还没有出现啊。
想到这个,苏清荷心里就是一阵激动,但马上就又有了些沮丧。因为这个东西,她还真不想起来卖什么,卖方子?制作豆芽的方子?这个可不是松花蛋,少一样配料都不行,只要会种地,稍微动动脑筋,往这上面想想,十个人里面就有六七个会做了。
卖豆芽做的菜单?这个更是不可行,她现在还没摸到家里的锅铲,更没学过烹饪,忽然说自己会用别人没吃过的东西做菜,她娘不请跳大神的才怪!
思来想去,苏清荷都拿不定主意。最后,也只能先回家,准备发一盆豆芽菜,然后撺掇着自家娘亲给炒了吃。真不行,就搭配着卖,大不了少收点儿银子。
作者有话要说: 豆芽作为蔬菜食用始于宋朝,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色浅黄,名鹅黄豆生。”这个之后,就不写清荷赚钱了,咱们的主要目的是种地~~~~有了钱做后盾,咱们小清荷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种地了~~~~~
☆、邻里乡亲
苏清荷拎着小篮子回家,没进门就听见说话声:“苏四嫂,你们家可真是发大财了,这又是买地又是买砖头盖房子的,以后啊,可是享福了。”
苏张氏略带几分笑意的回道:“不过是运气好。”
随后一个带着点儿尖酸的声音响起:“苏四嫂可真是好运气,咱们这些人,一辈子都没这好运气,可比不得苏四嫂。将来苏四嫂要是享福了,可别忘了提携咱们一下。”
苏清荷皱皱眉,推门进去:“娘,我摘了野菜回来,晚上咱们凉拌野菜?”
那个尖刻的声音又响起来:“哟,这都赚大钱了,还吃野菜?苏四嫂,想必你们家现在也是天天大鱼大肉吃了,这野菜,看不上眼了吧?正好我……”
苏清荷没等她说完,只做出惊愕的样子:“王婶婶,谁说我家大鱼大肉的啊?我们家刚买了地,可没剩余的钱买肉吃了。婶婶家要是有大鱼大肉,不如拿来我们吃?”
那个妇人脸色沉了沉:“小丫头伶牙俐齿的,我家要是有大鱼大肉,那还用穿补丁衣服吗?我瞧着,你们家的日子可真是好了不少,这衣服上都没有补丁。瞧瞧,还有皮毛,这皮毛不便宜吧?”
“我爹娘聪明会赚钱,自然有钱给我买皮毛了。”苏清荷嘟着嘴说道,苏张氏扯了她一把:“你不是说要吃野菜的吗?去将野菜给洗洗,等会儿娘给你做。”
苏清荷点点头,转身出了屋子,苏张氏拿着鞋底扎了两针,笑着说道:“闺女被我宠坏了,有什么说什么,心直口快的,说话可能有些不中听,她婶子可别跟她计较。”
那妇人还想说什么,但是被旁边的人拽了一把,之前那个说话温和的妇人说道:“时候也不早了,我家那口子也该从地里回来了,我得回去做饭了,你们走不走?”
“走,张大嫂等等我。”另外一个人赶紧拿起旁边装着针线的小筐子跟着起身,有两个人都说告辞了,剩下的那两个也不好意思继续留在这儿,也都跟着起身了。
苏张氏将她们送到门口,转身去了厨房,见苏清荷正翻箱倒柜的找东西,就开口问道:“小荷找什么呢?”
“找个这么大的盆子。”苏清荷比划了一下,笑嘻嘻的转头看苏张氏:“娘,我今儿忽然想到个好主意,做好了,咱们就能再赚一笔钱了。”
“哦,什么好主意?”苏张氏也来了兴趣,进门到橱柜里翻了一会儿,拿出来个小盆子,还是个小铜盆,拎着沉甸甸的。苏清荷将盆子放到灶台上,这种盆子可不行,她等会儿还是去找个找个陶瓷盆吧,下面得有漏水的洞才行。
“我今儿看见地上小草都发芽了,就想着,这豆子是不是也能发芽,白白嫩嫩的,肯定很好吃。”苏清荷随口胡扯着:“我听爷爷说,饥荒的时候,草芽可是好东西呢。”
苏张氏笑着摇头:“你个小丫头片子,竟想歪主意,那草芽是好东西,可这会儿咱们家可不打饥荒。再说了,你爷爷说那草根是生吃的。你发了这豆苗,不是等着长豆子吗?”
“才不是,娘你等着,我一定会做出好吃的芽苗来的。”苏清荷做出不服气的样子,苏张氏本想阻止,但是想想家里也不缺这两把豆子,而且闺女聪明伶俐,说不准真能折腾出来点儿东西,也就笑着应道:“那好,娘可就等着吃你做的芽苗了。”
苏清荷也不在意苏张氏的打趣,抓了两把豆子扔到葫芦瓢里,将漂浮起来的撇掉,留下个大饱~满的好豆子,然后到外面拎了个破旧的陶瓷盆。
那瓷盆大约是用来腌菜用的,后来摔坏了,只留了个底儿,挺大的,苏清荷拿小榔头在盆地上敲个窟窿,然后又找了破抹布堵上,不漏水不行,漏水太厉害了也不行。
里面铺上一层河沙,然后再铺上豆子,一个挨一个,一点儿空隙也不留下。等铺好了豆子,再铺上厚厚的麻布,洒上水,端到灶台边放好。
这发豆芽,得维持温度,他们家的灶台里火种是不灭的,旁边的温度还算是合格。
苏张氏一边做饭一边瞧着苏清荷忙忙碌碌的,这会儿见她忙完了,就笑着说道:“这豆芽几天能发好啊?”
苏清荷正要说四五天,猛然间反应过来了,赶紧说道:“我也不知道,我见地里的麦芽发苗时间挺长的,该不会是要等到夏天吧?”
正说着话,苏静森也赶着马车将苏致平和苏致安接回来了。苏致安乐呵呵的冲苏清荷招手:“小妹,今儿又学了新东西,三字经,过来我教你。”
苏清荷撇嘴:“三字经我也会,我背给你听。”说着,就呱嗒呱嗒的开始背,还不敢背的太多,不过这也足够让苏致平和苏致安惊讶了:“小妹,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个?”
“今天,杨子哥教我的。”苏清荷得意洋洋的冲苏致安做鬼脸:“二哥肯定还没我学的多!”
“谁说的,我比你学的多多了?今天是没做好准备,明天一定能背的比你多。”苏致安很是郁闷,平日里教导自家小妹,发现小妹聪明的不像话,读一遍就记住了,比自己聪明多了,这也就算了,好歹小妹还得靠自己教着才会。
但是谁想到,今儿杨子那家伙居然多事了!这下子可好了,小妹比自己知道的还多,这让自己这个当哥哥的多没面子啊,不行不行,回头一定要让先生多教点儿,然后让小妹知道,自己这个二哥,还是很有用的!
苏致平在旁边笑道:“那小妹学会怎么写了没有?”
“学会几个字。”苏清荷乖乖摇头,扒着苏致平的胳膊:“大哥,你教我写字吧?”
“好,今儿先生教了一百个字,你去拿沙盘,咱们来写字。”苏致平笑着应道,教小妹可不费功夫,还能自己复习功课,将先生教的东西记的更牢,一举两得呢。
苏静森在一边看着兄妹三个凑到一起写字,笑着对苏张氏说道:“咱们家闺女也是顶聪明的,要是个男孩子,将来可也是能考状元的。”
“得了吧你,还考状元呢,我就想着,小荷认几个字就行了,改天我得找个人,让小荷跟着学针线,女孩子,还是针线出彩点儿,将来才能找个好婆家。”
苏张氏笑着说道,想了想问道:“我记得,王兴家的媳妇以前在绣坊做过活儿吧?改日我得上他家看看,要是王兴媳妇针线好,就让小荷拜王兴媳妇当师傅。”
“嗯,不拘了学多好,能做衣服就成。咱家致平和致安聪明,将来要当官儿了,咱家小荷可就是官小姐了,官小姐还用做活计吗?咱家小荷就是享福的命。”
苏静森乐呵呵的说道,苏张氏白他一眼:“那也得会点儿东西,可不能让人说咱家小荷是个懒婆娘,什么都不会做。”说了几句,又想起来一件事情,就问道:“三哥那亲事,怎么样了?”
去年苏静林就说看上了胳膊村一个寡妇,这都开春了,也不知道事情到底怎么样了。
“咱娘有些不愿意,那寡妇还带着个闺女呢。不过,三哥倒是挺愿意的,过年的时候还上门了。我估计着,应该是快定下来了。”苏家爹娘一向开明,一般不怎么干涉儿子们的私事。要不然,也不会在苏五叔成亲之后,就立马给儿子们分了家。
“反正三哥是要分出去过的,娘不喜欢也没啥。”苏张氏随口说道,她倒是真孝顺自己婆婆,和王拐子的娘相比,自家婆婆那就是菩萨转世的。
当人媳妇的,能遇上一个开通明理的婆婆,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当年,爹娘也是看中了苏家的人品,这才将自己嫁过来的。
“嗯,不过,就是苦了清兰,住咱爹娘那儿的时候,清兰还能被爹娘看护着,这搬出去了,后娘打骂两顿,也没人能知道。”苏静森皱皱眉说道,但是这种事情免不了,清兰是前头留下的,后头的肯定看不顺眼。
但是又不能不让自家三哥找,毕竟,三哥可是连个男孩儿都还没有呢。
“你就是瞎操心,清兰都多大了?挨打挨骂了,她就不会去告诉爹娘吗?再不济,也能来告诉咱们,伯伯叔叔一大堆,还能照看不了她个丫头?”苏张氏不在意的说道,那小寡妇嫁进来,可就是苏家的人了,难不成老苏家的都是睁眼瞎就看着她欺负人?
苏静森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就不去操心这事情了,转头瞧见灶台边放着个盆子,上面还盖着麻布,就有些好奇了:“这里面是什么?”
“你闺女折腾的好东西。”苏张氏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将苏清荷回来后说的话做的事一一告诉苏静森,惹得苏静森也哈哈大笑:“闺女真是个有主意的,别管她,咱家现在也不缺这两把豆子。真做出来了,以后闺女想干啥我都不拦着。”
苏张氏瞪他:“你就宠着吧,将来宠坏了看怎么嫁的出去!”
苏静森不在意的摆手:“怕什么,咱家闺女长的俊,有的人喜欢呢。刚才小荷不说了,在河边还和杨子玩了一下午吗?杨子还教她写字了。现在,咱家和杨子家也不差什么了,两个人一起长大的,知根知底,倒真不错。”
☆、置办地契
苏张氏听了这话倒是有些不高兴:“杨子是个好的,只是他家那爹娘,我着实看不上眼,之前天天拘着杨子在家念书,生怕致平和致安带坏了他家小子,都不乐意咱们上门,平日里和邻里来往也少,眼睛都长在头顶上了,我可不想要这样的亲家。”
苏静森摇摇头:“之前杨家也是条件好,他家大小子在镇上做工,这都出来自己开铺子了,以后家里也算有钱。二小子读书有天分,和里正家孩子不差多少了,杨家夫妻眼界高点儿也是正常的。”
苏张氏没做声,反正,她是不太乐意杨子的。再说了,杨子大哥既然是开铺子的,那日后必定是要分家的,要不然杨子也不能科举。既然分家了,那铺子赚不赚钱,和杨子有什么关系?
他们家也不看重钱财,只要人品好就成。可是杨家那夫妻俩,人品能叫好吗?
反正自家两个儿子将来也是要考试做大官的,将来还愁找不到比杨子更好的?苏张氏心里盘算着,也没和苏静森仔细说了,这种儿女的亲事,她这个当娘的能做一大半主,苏静森说了不算。
“致平,致安,小荷,天晚了,外面都看不清楚了,赶紧回屋吧。”苏张氏朝外面喊了一声,入冬之后,在外面吃饭就有些冷了,苏静森就用木板搭个简易小桌子放在厨房,就着灶台里的光,也能将就将就。
苏清荷应了一声,先去洗了手,然后跑进屋去帮苏张氏将饭菜端上桌,苏致平和苏致安甩着手上的水也进了屋子:“爹娘,小妹可真是聪明,今儿我们学的东西,小妹也都学会了。”
“是吗?咱家小荷将来可也是要当才女的。”苏张氏笑着说道,苏清荷笑嘻嘻的摇头:“我不要当才女,我要学会看书,然后帮爹种地。”
“看书能帮忙种地?”苏静森有些惊讶的问道,苏清荷点头:“肯定能嘛,大家都说,读书的人什么都知道,书上也是什么都写有,那肯定也有怎么种地的。”
说着,眼珠子转了转,扒着苏静森的胳膊撒娇:“爹,咱们明天去县里回来,到五叔的书铺看看吧,让五叔找找看有没有种地的书。”
苏静森想了想,点头:“那成,回来咱去看看。”苏张氏在一边坐下,顺手将馍筐端过来:“赶紧吃饭吧,明儿的事情明儿再说,咱们去县里,得准备点儿小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