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清极是亲热:“大姐,别这么客气。我们是亲姐妹是不是?这儿又没有外人,你不用叫我皇后娘娘,叫我三妹好了。”
  冯妙莲看了她一眼说:“别别别,我还是称呼你为皇后娘娘吧,到底这是皇宫不是家里,规矩我懂得不多,但这点还是清楚明白的。”
  冯清也没坚持,笑着说:“既然大姐这样说,那就随大姐了。”
  冯清在旁边一张椅子上坐下了。
  紫荆捧来了茶。
  冯清接过,喝了一口,然后抬起头来,望向冯妙莲身边的小喜儿,嘴角含笑,用了愉快的声调说:“哟,这是小喜儿吧?几年时间没见,我差点认不出来了,小喜儿托了大姐的福,也出落得这样标致了。”
  小喜儿倒没有受宠若惊,不卑不亢说:“谢谢皇后娘娘的夸赞。”
  冯清说:“小喜儿跟着大姐,想必日子过得不错了。”
  小喜儿说:“是,主子待奴婢很好。”
  这时候双蒙捧来了两碟点心:“主子,双二公公奉陛下之命,送来了点心。双二公公说,这是陛下特地吩咐吩咐厨子做的,这是你喜欢吃的千层油酥饼。还有这个,是用蜂蜜和羊油加工而成的油炸小点心,叫巨胜奴,陛下说这个口味不错,你定会喜欢。”
  冯清掩饰不住自己一脸的醋意,酸溜溜地说:“陛下让人特地做了点心不算,还令身边的大太监双二亲自送来,可见陛下对大姐真用心。”
  小喜儿说:“是啊,陛下对我们家主子很用心,早点陛下离开的时候,吩咐奴婢好生伺候主子,说天气冷了,要穿多些衣服,可别给着凉了。”
  冯清一愣:“陛下早上的时候过来看望大姐了?”
  小喜儿说:“陛下不是早上过来的,是昨天晚上过来的。”
  冯清咬了咬嘴唇。
  拓跋宏对冯妙莲热情如火,但对她,却是这样冷淡,她到洛阳好几个月了,拓跋宏不但从不踏足她住的院落,连她能见到他的面也没多少次,可是冯妙莲一来,他就到她的院子留宿了。
  人比人,会气死人。
  同是拓跋宏的女人,为什么差别这样大?
  冯清也不好把她的妒忌表露出来,干笑了一声,终于,她话入正题:“从小到大,我跟大姐性子不合,不大亲近,偶尔也有争执,那是因为我年少无知,有得罪大姐的地方,还望大姐多多包涵。”
  她一副贤惠的样子,很动情的说:“我希望跟大姐把谈言欢,同修于好,毕竟我们是亲姐妹,血浓于水是不是?当初我进宫来,太后跟我说,她最担心是在她离世后,我们冯府显贵的地位会跌落,因此她才立遗嘱立我为皇后,希望我时刻为冯府着想,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实我挺惭愧的,我何得何能,如何担当得起皇后职责呢?如今大姐进宫了,我想,我还是把皇后的位置让出来,让大姐做皇后吧。反正,我们是姐妹,跟太后一样,都是从冯府走出来的小姐,谁当皇后都是一样的,一样可以保持冯府的权贵地位是不是?”
  ——

☆、第535章   人比人,会气死人5

  冯妙莲唬了一跳,赶紧说:“别别别,三妹可别这样。”
  冯清嫣然一笑:“大姐终于肯叫我三妹了。”
  冯妙莲有点不好意思:“我还以为你跟以前一样,所以……哎,都是我不好,心眼小,记仇记一辈子。”顿了顿,她又再说:“三妹,皇后位置岂是儿戏?当初太后立遗嘱立你为皇后,陛下也册封你为皇后了,我怎么可以跟你抢?刚才你也说了,我们是姐妹,都是从冯府走出来的小姐,谁当皇后都是一样的,一样可以保持冯府的权贵地位。”
  冯清叹了一口气,红着眼眶说:“大姐你不知道,我虽然是皇后,可因为没有孩子,常常被别的嫔妃欺负。”
  冯妙莲问:“你为什么没孩子。”
  冯清支支吾吾:“我……我身体不好,所以一直怀不上。”——其实,是拓跋宏基本上没跟她同房,没同房,哪来的孩子?冯清又再说:“大姐,我们姐妹俩只有团结起来,才对对付那些对我们不怀好意的嫔妃是不是?如果我们两人发生内讧,针锋相对,只有自取灭亡。”
  冯妙莲想想也是:“嗯,说得对。”
  冯清笑了:“大姐,我的好大姐!以后我们要团结一心,互助共勉,互相扶持。”
  冯妙莲说:“好。”
  冯清走了没多久,冯夙来了。原来这小子不想回平城,想留在洛阳,因此来求冯妙莲给他说情,让拓跋宏赐他一座府住,一个官当什么的,这样他就可以理直气壮留在洛阳了。
  冯妙莲斜了眼睛看他:“我给你说情,有什么好处?”
  冯夙说:“哎呀姐姐,我留在洛阳,可以照顾你呀,真是的。”
  冯妙莲没好气:“照顾个屁!我在宫里,跟某个妃子吵架了,或被某个妃子欺负了,难不成你可以横冲直撞进皇宫,给我出头,教训某个妃子不成?呸,我再很傻,再很天真,也知道这是胡扯蛋。”
  冯夙挠挠头,瞄了瞄冯妙莲,终于支支吾吾透露了真正原因:“嘿嘿,因为……因为洛阳好玩嘛,比平城好玩得多了,很多人都到这儿凑热闹来了,因此人多,车多,又繁华,我根本不想回平城了,也想跟着凑凑热闹。而且,嘿嘿,陈留公主,她……她也在洛阳,这样我就有大把机会看到她了。”
  冯妙莲更是没好气:“呸,那个陈留公主有什么好?让你这样迷恋她。”
  冯夙理直气壮:“大姐,你不是男人,所以就不懂男人心了。陈留公主有什么不好?天下所有的女人加起来都不如她好看,男人见了都会爱。”
  冯夙这小子也不是没有优点。
  至少他专情,这么多年了,一直对陈留公主念念不忘。
  不过这也难说,不是有句话说么,得不到是最好的,也许因为冯夙得不到陈留公主,所以就觉得他是天下最好的。
  冯妙莲对冯夙要留在洛阳的理由很不以为然,不过看在是自己亲弟弟的份上,还是帮他了,让拓跋宏赐他一座府住,一个小官当,到底身边有一个娘家人也是好的。虽然此时冯诞和冯修都在洛阳,但她跟他们不亲。
  特别是冯诞,一向厌恶常姨娘。
  因为冯妙莲和冯夙是常姨娘生的,所以冯诞恨屋及乌的,也连带厌恶和排挤他们两人。
  ——

☆、第536章   册封左昭仪1

  拓跋宏很隆重而热烈地为冯妙莲举行册封左昭仪典礼。
  昭仪,汉元帝时始设的封号,替代汉初夫人封号,为妃嫔中的第一级,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属于皇后之下,众嫔妃之上。到了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时,昭仪在嫔妃第一等,分左右两等,为左昭仪和右昭仪。
  本来册封为左昭仪,并不是什么国家大事,只是后宫之事,在北魏国从未真正举行过册妃典礼。
  拓跋宏之所以为隆重而热烈地为冯妙莲举行册封左昭仪典礼,这是广而告之,让天下人知道,他对冯妙莲,无限的宠爱。
  他令有司选择吉日,备礼册命。
  为郑重起见,拓跋宏特命参知政事兼任左昭仪册礼使,以他为首组成一个筹备班子,经过反复研讨,又参照历代典故,专门修撰了一套《册左昭仪礼仪注》。
  京城的能工巧匠们,昼夜赶特所需的各种器具,各个衙门也忙碌起来,重点全是左昭仪册礼之事。
  司天监选定的这个黄道吉日终于来临了。
  封左昭仪前一天,拓跋宏派遣礼部官员祭天地和太庙,并亲自前往奉先殿行礼。翌日,銮仪卫陈设法驾卤薄于太和殿外,陈设左昭仪仪驾于宫阶下及宫门外;礼部下属的乐部将乐器悬于太和殿外,然后由礼部及官员设节案于太和殿内正中南向、设册案于左西向、玉案于右东向、龙亭两座于内阁门内。
  内监设丹陛乐于宫门内、节案于宫内正中,均为南向,设册宝案于宫门内两旁(东西向),设左昭仪拜位于香案前。
  一大早,小喜儿和紫荆把冯妙莲从床上叫起来。
  然后是一大堆人簇拥着冯妙莲,先是让她泡浴,泡完浴后给她打扮,梳头,抹脂粉。然后给我戴上龙凤珠翠冠,身穿红色大袖衣,再在衣上加霞帔,还有穿上一条绣有织金龙凤纹的红罗长裙。
  冯妙莲从铜镜里看到自己的一张脸,给整得像了舞台上的花旦。
  又是扑香粉,又是画眼线,涂眼影,又是描青眉,抹红唇,又是左右脸颊上捣出一块“颊红”来,硬生生的把本来一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人爆胎的俏脸,搞成了像半夜三更里跑出来吓人的艳鬼。
  那些宫女老嬷嬷捣鼓了大半个早上,好不容易捣鼓完了。
  然后,冯妙莲在众多的太监众多的小宫女簇拥,上了一辆杏黄色缎子帷幔用金线绣着大凤凰的豪华无比轿子。
  到了太和殿,有人迎上来,小心翼翼扶冯妙莲下了轿。
  一个太监引路,让冯妙莲太和殿右侧站立。
  此时文武百官,王公大臣,皇亲国戚,还有宫廷的侍女太监们,身穿节日的朝服,静静地迎候在正门外。
  吉时到时,礼部官员将金册、金宝及册文、宝文分置在龙亭内。
  在一片庄严气氛中,冯妙莲分别在节案,册案,玉案前跪拜行礼,聆听礼部官员诵读册文,收受金册、金宝。
  经过一套难以细述的繁琐仪式,冯妙莲接受册文和内外命妇的拜贺,再谢拓跋宏,还有皇后冯清,再然后是百官上表称贺。
  盛大隆重的册命典礼才告结束。
  ——

☆、第537章   册封左昭仪2

  当晚,拓跋宏在大摆筵席,邀请所有臣子和命妇进宫去庆贺。诸位朝臣行过礼节之后,按照以往的惯例,是欣赏歌舞,纵情饮宴。
  筵席上,拓跋宏穿着龙袍,戴着威严的皇冠,端坐在堂皇的金銮大殿之上。
  左侧坐着皇后冯清,穿明黄色织金龙凤纹衣服,头戴龙凤珠翠冠,配九尾凤簪以祥云修饰。右侧坐着刚刚册封为左昭仪的冯妙莲,一身金黄色吉服,金光闪闪,珠色熠熠,头戴八尾凤簪,珠翠缭绕。
  下侧坐着的是拓跋宏的几个嫔妃。
  正如双蒙所说的,随拓跋宏从平城到洛阳来的嫔妃不多,只有为拓跋宏生了皇子的高贵人(高照容),罗贵人,袁夫人,还有因为是重臣李冲的女儿且为拓跋宏生下了一拉公主的李贵嫔。
  高照容虽然已是二子一女之母,但仍然风~流娇媚。岁月倒是种爱她,没催她老,倒是赐给了她一种成熟的女人风韵。
  尽管如此,此时拓跋宏的目光根本没落到高照容身上。
  冯妙莲离宫的七年,后宫所有的女人当中,最受拓跋宏宠爱的是高照容。高照容为拓跋宏生下两子一女,经过多年的打拼,努力巴结讨好,也只由淑仪升为贵嫔,再由贵嫔升为贵人。而冯妙莲,上次刚进宫,便是贵人,这次再进宫,一下子晋升了左昭仪,距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
  高照容心理极不平衡。
  她不敢怨恨拓跋宏,只怨恨冯妙莲,如果没有她的出现,她又怎么沦落到被拓跋宏冷落,看也不再多看一眼的这个地步?——后宫女人的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注定是残忍的,中间必得有战谋略,人喊马嘶的局面,注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因此高照容盯着冯妙莲的目光充满了怨毒,一张略略憔悴苍白的脸,不觉就溶成了一种绝望悲怆的颜色。
  同样心中很不是滋味的还有冯清,她册封为皇后的时候都没这样风光,。倒是冯妙莲,不过是左昭仪,册命典礼却盛大隆重。
  不过冯清,把自己的失落和不满掩饰得极好,她笑意盈盈,一副不因为冯妙莲受宠而有丝毫的不开心。
  冯清的大方得体,胸襟开阔,宽容大度,获得众人一片赞赏。
  众人纷纷赞赏,这才是一国之后的风范。
  第一排的左侧,坐着拓跋宏的放个儿子——二十七岁的拓跋宏,此时已有了六个儿子,还差一个,就凑成了七个葫芦娃了。
  坐在第一位的是太子拓跋恂,七年前冯妙莲离开皇宫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幼儿,如今己十岁了,生得白白胖胖的,身子圆,脸也圆,眼睛也圆,尽管如此。五官还依稀有他生母林夫人的样子。
  坐在第二位的是二殿下拓跋恪,比拓跋恂只是略略小些,他是高照容的长子,五官清秀,眉目如画,神情有些腼腆;第三位是三殿下拓跋愉,他也有五岁多了,他的生母袁夫人;第四位是四殿下拓跋怿,年龄跟拓跋愉并不多,生母是罗贵人;第五位是六殿下拓跋怀,四岁了,是高照容的次子;第六位是六殿拓跋悦,也是罗贵人生的,三岁多了。
  ——

☆、第538章   册封左昭仪3

  拓跋宏的战斗力不是盖的,除了六个儿子,还有十个公主。
  除了义阳公主和高平公主年龄小没来之外,其他的八位公主都来了,坐在第一排的右侧。
  几位王爷也来了,任城王拓跋澄;咸阳王拓跋禧;高阳王拓跋雍;彭城王拓跋勰;北海王拓跋详……只有广陵王拓跋羽没来,他留在平城镇守。
  作为冯清和冯妙莲的娘家人,大公子冯诞没来,说身体抱恙,倒是二公子冯修和四公子冯夙来了,而三公子冯聿,还在平城。冯妙莲册封为左昭仪,最为春风得意的是冯夙,他比冯妙莲还要兴奋。
  众多大臣都来了。
  每个人的穿着打扮都很繁重,光鲜亮丽。
  男人们一个个身光颈靓,衣冠楚楚,容光满面;女人们则衣着华丽,浓妆艳抹,满头金银饰品,顾盼生姿,远远望去,一个个恍如天仙降临。
  太阳刚下山,夜幕还没有完全来临,行宫就开始乐乐闹闹起来,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灯烛荧煌上下相照,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
  有不苟言笑的内侍立在旁边手持长宫灯,衣着华丽鲜艳的众宫婢则各归其职忙碌着,在各张桌子之间来回穿梭,捧来一盘盘美味佳肴,各式造型精致华美的糕点,各种各样的奇珍异果,香气扑鼻的琼浆玉液。
  乐师奏起了悦耳悠扬的乐曲。
  十几个身穿轻纱彩裙,打扮得华丽耀眼的妙龄女子,婆娑起舞。舞态飘忽轻柔,裙角飘扬,水袖翻飞,发摇钗荡,环佩叮当。
  冯妙莲一脸的喜气洋洋。
  她手中拿着一杯酒,站了起来,先是敬拓跋宏和冯清:“臣妾敬陛下皇后娘娘一杯,谢过陛下的厚爱,也谢皇后娘娘宽宏仁慈,一直对臣妾的关怀眷顾。臣妾三生有幸,无以为报,唯有敬陛下皇后娘娘一杯,祝陛下皇后娘娘福如东海长流水,源源不断,寿比南山不老松,万年长青。”
  拓跋宏喜悦,把喝一干而尽。
  冯清也笑意盈盈,也把酒干了。
  倒是高照容,低头,“哼”了一声,咬牙说:“矫情!好不恶心!”
  虽然声音很低,但她身边的人都听到了。
  李贵嫔虽然是重臣李冲的女儿,但性子温和,不轻易得罪人,也不轻易给别人得罪,表现得不卑不亢,不喜争风吃醋,且不爱管事;袁夫人进宫比几个嫔妃都迟,在几个嫔妃之中地位是叫低的,平日里小心谨慎的过日子,谁也都不敢得罪。她也像李贵嫔一样,木着一张脸,装聋作哑,仿佛没听到高照容的话。
  倒是罗贵人,她虽然以前跟冯妙莲有过节,但吃一堑长一智,变得聪明了起来,知道冯妙莲在拓跋宏心中的份量,有心要讨好,因此掩了嘴巴,“嗤”的一声笑:“高贵人,你是不是嫉妒左昭仪了?”
  高照容抬头,凶神恶煞瞪了她一眼,想发火,终于还是忍心了忍,不吭声了——今日已不同往日,这样的场合,岂由得她泼野?
  高照容很知趣的不吭声了。
  ——

☆、第539章   拜堂1

  到二更天,筵席终于散去。
  拓跋宏携着冯妙莲回到兰香阁。冯妙莲还没来得及伸一个懒腰,小喜儿和紫荆便上前给冯妙莲换衣服,然后沐浴。
  那浴盆,是用青铜铸造而成,很大,里面装满了水。水里放着用纱布包裹的睡莲,玫瑰,鸢尾,百合。水的温度,刚刚好,不热也不冷,散着充满空灵清雅花香的雾气,弥弥漫漫地飘散向周围。
  小喜儿服侍冯妙莲宽衣解带,沐浴。
  小喜儿一脸的喜气洋洋,笑逐颜开地问:“主子,是不是很开心?”
  冯妙莲苦着一张脸说:“还好吧,累死了!我最讨厌繁琐无比的礼节了,白天在太和殿,六拜三跪三叩礼,拜来跪去,没完没了,没差点儿把我折腾死!”
  小喜儿说:“这是陛下宠爱主子,所以册封典礼才这样隆重热烈。”
  冯妙莲耸耸肩:“我知道,就了为了不让他扫兴,因此一整天就拚命挤出笑容来。小喜儿你不知道,我笑得脸上的肌肉都要僵了。”她像想起了什么,眨眨眼睛说:“小喜儿,刚才陛下说要给我一个惊喜,你说,这惊喜是什么?”
  小喜儿一脸神秘的笑:“主子,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冯妙莲瞪她:“你是知道的是不是?”
  小喜儿不善说谎,终于忍不住偷偷透露:“主子,陛下不让说的,奴婢告诉你了,你可要装作不知道,要不陛下知道了,会责骂奴婢的。”
  冯妙莲问:“是什么?”
  小喜儿压低嗓子,鬼鬼崇崇地说:“陛下要跟主子拜堂。”
  冯妙莲一愣:“拜堂?”
  小喜儿说:“是啊,拜堂,在兰香阁里拜堂。”
  冯妙莲怔怔的。
  拓跋宏对她好,她知道,但她不知道,拓跋宏对她这样好,因为她的那些话“……我一直希望能够有一个温馨而浪漫的婚礼……是因为不是你八大轿抬进门的妻,哪有拜堂的资格……”
  冯妙莲没想到,拓跋宏竟然满足了她的愿望。
  沐浴完毕后,小喜儿和紫荆又再将冯妙莲重新梳妆打扮,换上一套喜庆的新娘子衣服,把一块大红巾盖到她头上。
  此时拓跋宏胸前扎着大红花,一身大红喜庆新郎衣服,腰系玉腰,脚上登皮靴,梭角分明的一张脸喜气洋洋,挺秀的身材像白杨树一样,风度翩翩,气度非凡。
  他牵着同心结红绳,引领着冯妙莲,踩着红地毡走过台阶,迈过门槛,来到正厅前。正厅到处张灯结彩,红色烫金大喜字,高烧红烛两支置于供桌之上,地上铺了红毡子。
  拓跋宏和冯妙莲在正厅拜堂。
  双蒙高喊:“一拜天地!”
  拓跋宏和冯妙莲拜了天地。冯妙莲一边拜,嘴里小声地嘟嘟哝哝着:“一拜天地——从此陛下要受我冯妙莲的气。”
  双蒙又再高喊:“二拜高堂!”
  “高堂”是对父母的合称。据说,在古代父母的居室一般称为堂屋,是处于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顶相对比其房间要高一些,因此子辈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说父母而叫高堂。
  ——

☆、第540章   拜堂2

  因为没有“高堂”,拓跋宏和冯妙莲就对正厅正中拜了拜。冯妙莲一边拜,嘴里又再小声地嘟嘟哝哝着:“二拜高堂——从此陛下要为我冯妙莲辛苦为我冯妙莲忙。”
  双蒙又再高喊:“三夫妻对拜!”
  拓跋宏和冯妙莲互相对拜。冯妙莲一边拜,嘴里又再次小声地嘟嘟哝哝着:“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陛下睡地板我冯妙莲睡床,从此以后陛下是绵羊我冯妙莲是狼。”
  冯妙莲虽然说得小声,但拓跋宏还是听到了,不禁笑出声来。
  拜完堂后,穿着红衣服的小喜儿和紫荆捧龙凤花烛,在前面导行,而拓跋宏则执彩球绸带引冯妙莲进入卧房。
  进了卧室后,便是“坐床”——男左女右,坐在床沿。
  接着拓跋宏用秤杆微叩一下冯妙莲头部,再挑去她盖着的大红头巾,这叫谓“请方巾”,意示着“称心如意”。
  再接着,是合卺礼——也就是喝交杯酒。
  古代“交杯酒”,是夫妻互相交换了杯子同饮,那是象征着夫妻同甘共苦的意义。但拓跋宏和冯妙莲来个高难度的,绕过脖子互喝。
  整个卧室里,烛光通明,小喜儿和紫荆不知道什么时候退下去了,周围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走了一干而净。
  拓跋宏身子略略地俯了近来,低着头,含笑地看着冯妙莲。
  此时拓跋宏的表情是愉快的。他眼睛弯弯,嘴角微翘,眼神充满了温柔和怜爱。因为喝了不少酒,那张俊美的脸上有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红晕,薄薄的嘴唇像是抹了口红那样,鲜艳欲滴。
  拓跋宏轻声地说:“妙莲——”
  冯妙莲低声回答他:“嗯?”
  拓跋宏把脑袋朝冯妙莲凑了近来,嘴角落到她的耳朵旁,很暧~昧地说:“严格来说,这是我们真正的洞房花烛夜,对吧?那我们是不是应该通宵达旦的来个快快乐乐的闹洞房花烛夜呢?”
  冯妙莲涨红了脸。
  拓跋宏把他的脸,又再靠近了她一些:“说呀,妙莲,是不是呢?”
  冯妙莲不回答,一张小脸儿更是红了。
  拓跋宏低低声的,温和地笑了起来,他说:“你呀就是脸皮薄,明明心里是这样想,却不肯承认。不过你害羞的样子真好看。”他又再说:“我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妙莲,这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