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梦想田园-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怡然听他如此说赶紧坐直身子,顺着书哥儿指着的那条约莫两米来宽的土路看去,在约莫离官道差不多有三四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村落坐落在大片的田野中,这会儿外面太阳才刚刚升起,薄雾也消散了不少,秦怡然看到远方村落的上空,正升起袅袅的炊烟。
秦怡然想起前天晚上还想问书哥儿的事,后来一忙就把这事儿给忘到脑后去了。现在正好书哥儿提到,她便顺势问道:“哥,给我讲讲咱姥姥家的事呗。”
书哥儿想了想,许是有些事情他也不是特别清楚,他犹豫了片刻正待开口。
坐在前面的赵振兴缺突然接口道:“还是我来给你们说说吧。。。。”
在赵振兴的叙述中,秦怡然了解到,李氏的娘家在李家村原也算的上是过得不错的人家,李氏的爹李老爷子原本是村里的里正,后来一方面由于年纪渐渐大了身体不好,一方面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李老爷子就把里正的位置,举荐给村里一位为人比较正直的后辈。
李氏的娘李黄氏是个勤快手巧的,她家祖上有传下做豆腐的手艺。之前李老爷子做里正时候,他们也就逢年过节才做些豆腐之类的去卖,后来李老爷子不做里正了,一家就都开始做起了豆腐生意。
李氏上面有对比她大两岁的龙凤胎兄姐,下面还有个比她小七岁的弟弟。等李家开始做豆腐生意的时候,李氏早已经嫁给赵振兴,生了大丫和书哥儿。
刚开始几年,就是老两口带着李氏的大哥大嫂做,做好了每天由李氏的大哥挑着担子在这周围几个乡村里卖。
李家大舅舅是个老实忠厚的,好在李黄氏的手艺不错,她家做的豆腐之类的基本每天都能卖的掉,本来一家人起早贪黑的忙活,李家的日子也过得蛮红火的。
可是就在赵家出事的第二年春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李家一直读书很是有些出息,刚刚才考取了秀才的功名的李家二郎,李氏最疼爱的弟弟。
却突然放下读的好好的书,说是要出去闯荡一番,只留下一封书信,就独自带着随身的几件衣裳离开了李家。结果这人一去就杳无音信,把一家人吓得够呛,李老爷子更是气急攻心之下,一下子就病倒了。
李氏这边原本就因为赵振兴的原因,日子过得越发艰难,李家二舅舅这事一出,她差点没把眼睛哭瞎,这弟弟从小就是被她带大的,李二舅舅对她甚至比对李黄氏还要亲近些,后来赵振兴的腿渐渐恢复了些,几个孩子又小,她也只得强打了精神振作起来。
李家那边在经过李黄氏的细心照料下,李老爷子也渐渐好转了起来,看着家里被自己一向最看重的二儿子折腾的人仰马翻的,李老爷子也躺不下去了。稍微能动弹了,就又拉扯着一家老小做起豆腐生意来。随着李老爷子的身体渐渐硬朗起来,他又有些怜惜起这个命运坎坷二女儿一家子。
这几年,不提李家每年三五不时给赵家送的吃食,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银钱上的贴补。前天赵振兴和李氏到李家,一是送中秋节礼,二是把这几年李老爷子和李黄氏私下贴补的银子还了回去。李家许是收到李二郎书信的缘故,全家都是喜气洋洋的,李老爷子更是精神好的很。
后来又见赵振兴这边有了银钱,虽是没仔细打听缘由,但是看女儿女婿气色都比前些日子看到的要好不少,更是替他们欢喜,吃午饭硬是拉上赵振兴和李大郎喝了半晌的酒,最后在他醉了之后,赵振兴才得以脱身带着李氏他们回了家……
赵振兴说完后,自己也不由的长吁一口气,岳家对自家的帮扶,他一直都记在心里,以后还是要好生报答才是。
秦怡然又问了些李家日常做的一些豆制品,赵振兴笑着道:“你姥姥家常做的就是北豆腐,还有豆腐泡啥的,偶尔豆腐皮也卖些,不过大多数豆腐皮都是给我们家和你大姨家送了。”
秦怡然点点头,之前有次李氏无意中说了一嘴,李氏大姐嫁的一户人家,家境倒还算是殷实,就是婆婆和妯娌之间好像有些不和,日子也不太好过。
秦怡然想了想道:“爹,咱今天回程的时候从咱姥姥家过吧,到时候跟姥姥家订上一些北豆腐,咱们把它重新加工一下做成串串卖,正好豆腐泡啥的家里也没有的,一起订一些,明早咱们从这儿取了。”
赵振兴点头道:“那敢情好,到时候算好了该多少钱就给你姥爷他们多少,咱这买了是去卖的,不能像拿回家吃的一个样。”
“那是自然,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秦怡然赞同道。
赵振兴看到她这副小大人般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过了李家村那块地儿就离县郊只剩下一小半的路程,今天两匹骡马的脚程很快,从赵家出来到现在不过才过了半个时辰,沿途就已经看到不少行人,有挑着箩筐的小商贩,也有挎着篮子出来采买的人,更有赶着几匹小牛犊子来卖的老汉。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路上车马行人越发的多了起来。
“前面就到了。”赵振兴赶着车从官道上拐进左前方一大片宽阔平坦的地方。
一时间,只觉得人喧马嘶,一阵阵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赵振兴驾着车也渐渐慢了下来。
赵振兴见几个孩子都瞪大眼仔细的瞧,伸手指着前面笑着道:“看到前面那些栅栏没有,那里面全是关的各种大牲口,有骡马、驴、还有牛羊等。”他又转过身,伸手指向另一边,“越过那排柳树林子,那边就是买卖各种马匹的,有北方牧马人饲养的蒙古马、还有从胡人手里贩来的西域马。一般马匹买卖都在那边。”
第七十四章 骡马集市(一)
赵振兴驾着车在沿着柳树林子驶了一段,就在离栅栏不远的边上停靠了下来。这边已经摆了好几个小摊子,赵振兴选的这个位置极好,左手边隔着差不多两米的样子,就是被用栅栏围起来的马匹交易场出入口,右手边是一对卖烧饼的老夫妻。
他们显然也刚摆下摊,那老汉正在给炉子生火,见到他们一个大人带着三孩子驾着骡马车停了下来,便笑着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赵振兴从车架上跳了下来,也冲那老汉抱了抱拳。赵振兴把马车驱到他们身后的柳树旁,把两匹骡马都拴好,几人才从车上往下卸东西,赵振兴和书哥儿把炉子先卸到地上安置好。
秦怡然把带来的一筐柴火拿下来,这筐里面的柴火是按照她的要求,上面只装了少量的一些细柴火,下面全是李氏平时烧火时特意留下来的木炭,这种木炭虽比不上卖的那种银霜炭,但是要比柴火好的多,点燃后几乎没什么烟。
秦怡然放下筐子,抬头看了看太阳的方向,见陈黑丫要把装食材的背篓往下拿,忙上前一步,“黑丫,这些先放在车上,不要往地上放。”说完,指着一旁的一个大水罐子道:“这个帮我搬了放在炉子旁边。”
那边赵振兴和书哥儿两人已经把锅都放在了炉子上,两大坛高汤也搬了放在一边,秦怡然让书哥儿帮着把两个炉子的火升起来,见炉子里面已经燃起来了,书哥儿用火钳把木炭一个个的夹了进去。
赵振兴把东西都已经卸了下来,他关照几个孩子道:“书哥儿你们在这边仔细照看着些,不要跑别的地方去,爹去把摊位费给交了。”见三个孩子都点头答应,转身就到专管骡马市而设的一个衙门去交摊位费。
这边,秦怡然看了看日头,外面约莫才八点钟不到,这会儿骡马市两边栅栏处已经是人来人往,紧靠着两边柳荫道摆摊的商贩,也多了起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更是给这骡马市增添了几分热闹。
秦怡然往两口锅里都加了一点水,炉子的火力足,一会儿锅里的水就冒起了热气,秦怡然拿过一旁丝瓜条,三两下就把两个锅刷了一遍,这锅在家已经被李氏洗过了,秦怡然觉得一路上不知道又落了多少灰,所以这才重新用热水刷过一遍。
锅刷干净之后秦怡然才往锅里重新加了一点水,等两边锅里的水都烧滚后,打开其中一个高汤的坛子,把汤加至平底锅的六成满,她又往里面加了一些昨天用葱姜蒜熬制好的油。她让书哥儿去拿了两个串串比了一下,位置刚好,“哥,你和黑丫两个人开始往锅里放串串,按品类放,每种先放二十根。”
书哥儿和秦怡然两个刚开始放的时候老是直接倒在锅里,秦怡然让他们先沿着锅一圈放,这样越是到锅当中空间就越小,那串串怎么也倒不下去了。
秦怡然见他们两人动作渐渐麻利,便把另外一口锅里的也加上差不多的高汤,高汤的坛子重新盖好纸头,她把装底料的小坛子拿出来,往锅里面加了两大勺,秦怡然用汤勺把锅里的汤搅动了一下,一股麻辣香气已经是飘散开来。
秦怡然收好坛子,便把放在背篓里面的几个人的口罩拿出来,陈黑丫的还是李氏昨天晚上缝的,跟秦怡然的花色差不多,陈黑丫拿在手上好一番打量,才学着秦怡然的样子戴了起来。
那边高汤锅子里面串串已经差不多放满了,三人又都一起往这边麻辣锅里放串串,他们三都是半大的孩子,做起事来却是有条不紊,丝毫不乱。旁边的那对老夫妻看了也不由得暗暗夸赞。
这边飘出去的香气,很快便引得有些人开始往这边张望,待看到是几个孩子,也不知道捣鼓的啥吃食,味道香的让人想流口水。
三个低头忙活的孩子并没有注意到,刚刚从摊子旁边赶着几十匹西域马的一队人里面,打头的一个魁梧汉子也嗅到了这边的味道,他忍不住砸吧了两下嘴,“啥味儿?还怪香。”
等到赵振兴过来的时候,三个孩子差不多都把两个锅子装满了。他笑看着几个孩子,再嗅嗅弥漫在空气里的香味,忍不住笑道:“老远就闻着咱家的香味,我看这客人马上就能顺着味儿找过来了。”
秦怡然笑着道:“那可不成,咱还得吆喝,不然人家不知道咱们卖的啥。”
几人都同时看她,陈黑丫更是忍不住问道:“咋吆喝?我嘴可笨了。”
秦怡然想了想,前世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词,再看看眼前这些情景,伸手招呼几人过来,悄悄地说了两句,几人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到最后一句,书哥儿忍不住问道:“那要真是有那赖账的人咋办?”
赵振兴把手上拿着的条子给他看了一下,“这钱可不是白交的,真有那寻衅挑事儿,衙门也会过问的,再说咱这是小本生意,真有那厉害角色也到不了咱这地儿来。”
秦怡然点点头,赵振兴说得不无道理,吃白食赖账的从古至今都不缺,到时候也只能见招拆招就是。
待到两口锅中间都泛起了水花,秦怡然把炭火稍微往两边拨开些,她看到锅里的猪肉片已经完全变色,“爹,等下你就站在前面招呼着,哥和我两人一人站一个锅旁边,专门负责给客人拿串串收银钱,黑丫你就站在炉子后面注意炉子里面的火候,还要负责往锅子里面添串串添高汤。”最后一句,她特意转过身叮嘱陈黑丫。陈黑丫点头道:“大丫姐放心,这些活儿我还干的了。”
秦怡然见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便从车上一个背篓里面拿来两个像鸡蛋篓子一样的物什,掀开上面的盖子,里面可以直接装银钱,篓子上面已经让李氏缝好了布带子,她先递给书哥儿一个,便把自己的一个就当书包一样斜挎在身上。书哥儿也照着她的样子挎在身上。
秦怡然看看这边的人流人又比刚刚还多了些,除了一些来做马匹买卖的,还有不少逛集市的人,想来明儿就是中秋,手里有两个闲钱的人还是很乐意来消费的。
待看到有两个高鼻深目的西域人赶着十几匹高头大马进了马市后,不过一会儿就看到不少身穿丝绸锦缎的人进出马匹交易的这一边,想来是运来了好马,好多人都得到了消息。
这边摆摊小贩的想来也都看到了,有几个人就开始卖力的吆喝起来。
赵振兴看了这阵仗,笑道:“咱们也开始吧。”
几人就按刚刚分配好的站好各自的位置,秦怡然清了清嗓子,“好吃的香串串、辣串串哎……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瞧一瞧尝一尝咧……开张前三位客人免费尝一根,不香不辣不要钱哎……”女孩清脆的吆喝声在这闹哄哄的集市里面响起来,不但没被压下去,甚至于在她吆喝到第二句的时候,集市上猛然一静才继续喧哗起来。
刚刚一直在周围逛集市人就总是拿眼睛往这边瞟,虽不知卖的什么吃食,但是光闻那香味儿就知道吃起来应该差不离儿,再看到他们拴在一旁的两匹骡马,又担心他们价格太贵,一直没人敢上前,这会儿听到秦怡然说是前三名免费尝一根,顿时就有几人穿过人群朝摊子前面走来。
第七十五章 骡马集市(二)
书哥儿见秦怡然吆喝之后有效果,也紧跟着一起吆喝起来。
一老妇人手里牵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从对面就直冲过来,秦怡然看她那副架势,生怕她冲撞过来碰到锅子,连忙想上前拦着。谁知,那老妇人腿脚利落的很,在距离锅子前一米的地儿堪堪刹住了脚。
她牵在手上的那小男孩由于个子还小的原因,看不到锅内的情形,但是那双眼睛还是一眨不眨的盯着锅子看,秦怡然笑着问道:“大娘,要给你拿一串吗?”
那老妇人看了看锅内各色的串串,确认道:“你这啥串串是真的送我一串?”
秦怡然点点头,“当然,要不给你拿一串?”
那老妇人看了眼小男孩,点头道:“那就拿一串。”
秦怡然从香锅子里拿出一串豆腐皮递给那老妇人,那老妇人忙伸手接过,见她真没跟自己要钱,笑着点点头,就拉着小男孩站在一旁。
秦怡然忍不住又关照一句:“刚煮出来的非常烫,你等凉些了再给孩子吃吧。”
那老妇人点头应声,小男孩倒是乖巧,许是听见了秦怡然的叮嘱,只是盯着串串咽口水,并没有闹着要吃。秦怡然看他跟棋哥儿差不多年纪,差点忍不住想摸摸他的头,但是看看站在一旁的老妇人,还是把手缩回来。
接着后面的是个红脸膛的汉子,秦怡然给他递了一根辣的菌菇,照例关照一句“小心些,很烫。”那汉子接过串串,上下打量了一番,倒好似不怕烫一般,三两下就把一串菌菇吃了下去。
秦怡然仔细打量了下他的神色,见他并没有什么异状,便放下心来。
那汉子似是回味了一番,才吸了一口气道:“够劲儿!”说着眼睛便看着锅里,伸手问了几个价格,秦怡然笑着一一答了。
那汉子伸手便要了十根,秦怡然见他都是挑的辣串串,显然他很喜欢这个味道。她一边拿了竹碗给他装上,一边在心里暗自把帐算好了,她把竹碗递过去,“一共二十八文。”
那汉子似是有些诧异的打量了秦怡然一眼,便从肩上的褡裢里面摸了串钱来,数了二十八个铜板递过去,秦怡然把竹碗交到他手上,才赶紧用双手接过。
待到这把银钱落在篓子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时,秦怡然忍不住笑眯了眼。
就在她招呼那汉子的时候,书哥儿和赵振兴那边也成功地做出了第一笔,也是一个试吃的中年人,不过他吃完只买了两串说是带回去给孩子尝个鲜,书哥儿忙用油纸袋给他装好。
秦怡然这边又接连来了两人,一个买了两串,一个买了五串,秦怡然分别用纸袋给他们装上。一旁的小男孩已经吃完了刚刚的一串,这会儿那老妇人又牵着他走了过来,她两边锅里都打量了几眼才道:“两边的价钱都一样?”
秦怡然笑着道:“同样的食材两边的价格一样。”
那老妇人从身上摸出一个荷包来,指了几串让秦怡然给他拿了,想了想又在麻辣的这一边挑了两串,秦怡然也帮她用纸袋分别装开,“一共十八文。”
那老妇人仔细数过十八文递过来,秦怡然伸手接过,“您慢走,好吃下次再来。”
秦怡然看了下书哥儿那边的情况,除了刚才那红脸汉子拿了一串丸子,他们定价最好的猪肉串和丸子目前就卖掉了一串。
书哥儿刚招呼完一个客人,后面暂时没有人来买。他不由踮起脚尖,向两边的栅栏里面张望。
看着书哥儿略有些焦急的样子,秦怡然笑着道:“哥,别急,这会儿才什么时候?刚刚来买的要么是早上没吃早饭的,要么就是买了带回家给孩子吃的,你看看这周围卖吃食的,有几个有生意的。”
书哥儿忙转头四下打量,还真是如此,比他们来的还要早的那对老夫妻,还在揉面做饼剂子。
“我们这些串串在家都是准备好的,所以这会儿一煮立马就能卖了。你觉得等客人上门很是焦急,要是这会儿我们才在准备,你就不会如此想了。”赵振兴也在一旁道。
书哥儿点点头,赵振兴从马车上拿下几个小马扎,递给几个孩子,“先坐着歇会儿,待会儿忙起来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
几人都接过坐了下来,一旁卖烧饼的老汉就跟赵振兴攀谈起来,这老汉姓谭,就是谭家镇本地人,听到他们一大早从大张镇赶过来,谭老汉就跟赵振兴夸几个孩子吃苦能干。
看着他们刚刚就开了张,便道:“你们卖得这吃食,味儿是香。今儿是不愁卖的,不要到中午,很多里面的买卖人就会出来买吃的,我每次都能卖上几百个饼子。”说完还把他身边的一个大木盆上盖得布掀开一角,给赵振兴看了一眼,里面全是和好的面。
赵振兴笑着道:“谭叔是老把式了,我们今儿可是头一回,心里是有些没底。来时也没想着能挣多少钱,这不想着快到节了,挣俩钱给孩子们打打牙祭。”
谭老汉笑着道:“那敢情好,明儿城里还有灯会,你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瞧瞧。”
这时又来了两拨客人,赵振兴忙起身招呼道:“这边请,看看你们喜欢吃点什么?”
秦怡然和书哥儿也立即起身,帮着一起招呼。待把这两拨客人打发掉,秦怡然看了看天色,外面应该快十点了,她把马扎先收在一边,查看了下陈黑丫添的串串和木炭,又关照了她几句。
待看到两边已经有人买好了牲畜或是马匹开始出来的时候,秦怡然小声道:“来了……”
这次书哥儿倒是比她速度还要快,“好吃的香串串、辣串串,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瞧一瞧尝一尝咧。。。。”
马匹栅栏这边,这时走出一群五六个穿着打扮都不俗的年青人来,有手上牵着马匹的,也有空手而回的。
打头牵了一匹黑色俊马的一个青年人轻“咦”了一声,“这边啥时候有这么香的东西卖了?这卖的啥?”
“人家那孩子不在那儿吆喝呢,啥香串串、辣串串的。”走在他身后一名手执扇子的青年男子笑道。
他们身后不知是谁发出“噗呲”一声,随即爆发出一阵哄笑声,那手执扇子的男子也忍不住弯起了嘴角。
“二哥今儿是真被气着了,耳朵都不好使了。。。。。哈哈。。。。。。”走在最后面的一个红衣少年,手上牵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神俊非常,刚刚那句话就是他说的,显是实在忍不住笑,他说了一半就已经笑得直打跌。
第七十六章 骡马集市(三)
前面手执扇子的男子见那二哥脸涨得通红,知道再闹下去怕是真要恼了,忙轻咳了一声,后面几人这才看到那二哥的脸色,都渐渐停止了笑。
那执扇男子看着气氛有些尴尬,手上扇子指着刚刚发话的少年道:“小六,今儿你可沾上大便宜了,要不你就请你二哥去吃那香串串去?”
那小六见几人都停了笑,再瞄了瞄二哥的脸色,觉得刚刚闹的有些过了火,想着刚刚在马场里面的发生的事,自觉沾了好大便宜,忙牵着马挤到前面,舔着脸笑道:“那哪能呢?这地儿是啥地方?吃这玩意儿不掉了我二哥的身份。走,咱今儿去仙客来,让吴掌柜把他们家的招牌菜统统给咱二哥来上一道。”
那二哥却是把脸撇到一边去,正好看到一个孩子拿着一根那啥串串,吃的香甜。他不知怎么的,指着赵家的摊子就道:“你管啥身份不身份的,我今儿就要吃这串串。”
几人看他神色认真的模样,便也不再多劝,那小六被噎了一下,也没法,只得连声道:“好好好,今天都听二哥的。”
那二哥的脸色这才好了些,几人遂绕过栅栏径直往赵家摊子这边来。
他们刚刚离赵家的摊子并不远,几人说话的声音又不低,赵家摊子这边几乎都听得到,秦怡然几人听到他们要过来,连忙做好准备,赵振兴更是跨前几步迎上前:“几位少爷看看,想着吃些什么,我们自家做的,绝对干净,味道也很好。”
那几人抬头打量他们几人一眼,见他们虽是穿的粗布衣裳,却是收拾的整洁利落,下半张脸上还都蒙着一块奇怪的布,不过总的看起来要比旁边的一些摊子上要干净得多。
那走在最前面的二哥抬了抬下巴,“那就看看都卖的些什么东西?”
赵振兴连忙转身让到一旁。
几人走上前去,见两口锅里插满了竹签子,签字上串着各色吃食,“原来这就叫串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