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裙钗记[金推]-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扑闪过一丝讥笑,道:“今日一早,高恩侯夫人递牌子求见太孙妃。”
    乔氏这是第一次要见夏语澹。
    夏语澹置若罔闻,厉色道:“浅碧早已是良籍,林普再在四老爷面前有脸,还是奴才。当色相婚,贱籍奸污良民,该当何罪?”
    “罪加一等,已成死罪。”冯扑眉头不动,冷漠回答。
    良贱不平等,贱籍侵犯了良籍,都是罪加一等。大梁的奴婢制度,每个做奴婢的都要拜读,尤其是豪门大户的奴婢,入府当差在家生院上的第一课,就是这个。只是虽然国法有言在先,宰相门前七品官,很多人都会忘了,自己始终是奴才,罪加一等。
    夏语澹这才回复冯扑刚才的话:“太太要见我,我却对太太无话可说,牌子退回。”
    乔氏要见夏语澹,料想浅碧的命在乔氏他们眼里,不是个事儿!
    夏语澹不见,就是对此事的态度。
    夏语澹从出生开始到现在,都把人命看得太重,每一条命都珍贵,才觉得此事恶心,林普死罪。
    可是良贱不平等,浅碧和乔氏他们也不平等,浅碧的命,在他们眼里真没有夏语澹重视的那么珍贵。
    不过夏语澹的态度摆着,她现在是太孙妃,她的态度可以让人生则生,死则死,乔氏是个聪明的人,乔四老爷还是一个断机立断的人。
    当天傍晚,乔四老爷就亲手清理了门户,把林普杖毙了。
    林普犯的死罪何止侵犯浅碧一条,只是乔四老爷容得下,林普才能在乔家做个‘林爷爷’。
    现在是太孙妃容不下,他就只能死了。林家赶出乔家,侯家是帮凶,又一个罪加一等,男丁发配辽东给马奴为奴,女眷入妓籍。


☆、第177章 水果
    夏语澹还记得昨天下午晚饭都不吃要往温家跑。
    再次见了甄氏,夏语澹只道郭二姑娘必不会进宫,若温家有意;倒无需顾念皇家的态度,再多的是男人们朝堂上的事;夏语澹没有往后说。至于郭二姑娘是否黔国公夫妇亲生?
    夏语澹只摇了摇头;再多她也不知道。
    甄氏一眼就能看出问题,从西南到京城,那些贵妇们的眼力不会比甄氏差,原来大家都在心照不宣;为何?
    郭二姑娘在黔国公夫妇面前有分量;如今看来;这个分量还不是指望她;走夏烟霞那条路而相互利用的关系;纯然发自肺腑;说她是女儿,就是女儿!
    在夏家待久了,也别把别人都往那处想。
    夏 语澹有些惆怅的离开,甄氏也未见欢天喜地;欢喜温家可能有桩得意的婚事。甄氏是商人;娶个媳妇利弊皆顾是习惯,前面是桩好买卖,也要看自己家的面盘装不装 得下,低门娶妇高门嫁女,温神念二甲进士又为温家长子,何家同样是商贾出身,何大人还在都察院坐冷板凳呢,何家最出彩的,是何大姑娘的母亲是武定侯府的嫡 长女,可何大姑娘退过一次亲算是温家捡漏,温家配上何家也是门当户对。现在温持念是一个白身又是温家次子,直接娶国公爷的女儿?
    甄 氏还没有欢喜过了头,甄氏对郭二姑娘不够了解,那一面之缘,甄氏在夏语澹面前只往了好处说,要是说全了,郭二姑娘看似大家闺秀,眉宇间却压不住张扬,有几 分妖冶,那种气质偏偏是很吸引男人的,自己的儿子目前就被吸引住了。甄氏第二天带了礼物去拜访亲家何夫人,还是旧事,打听郭二姑娘的品行。娶媳妇是看重家 世,最重要的还是媳妇这个人,次子媳妇的门楣将远远高于长子媳妇,若次子媳妇是个骄纵的……诗词里,几乎所有的商人妇,都是怨妇的形象。少年心事,和过起 日子来,若心不定,就两个样子了。
    夏语澹不知道甄氏谨慎如此,不过知道了也不会管,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郭二姑娘适不适合做温家的中妇,只他们家细细思量。
    在 回宫的路上,夏语澹知道了乔四老爷对林家和侯家的处置。若夏语澹出手还做不到乔四老爷这般干净利落,说杀就杀,说贬就贬,快慰是快慰,可是浅碧已经不是完 整的浅碧,一路上夏语澹想了很多,是整理她此刻,和亲父嫡母的关系,和夏家的关系,和乔家的关系。别以为抢个高门贵女就占到了便宜,昨天夏语澹被赵翊歆恢 弘的计划牵引了情绪,太激动那是他们男人的想法,冷静了一天才觉出味来,夏家当年巴结乔家的权势,也看中乔氏的刚毅堪配宗妇的品行,两家联姻,夏家供着乔 氏那个高门贵女,三十年外人只看见国公爱女嫁入了一家子靠着皇后的夏家,嫁给了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高恩侯。
    乔氏的出身,眼光,处事的手段,治家的能力,样样都好。可有一点不好,几乎让夏家每个人膈应。
    她端着贵女的姿态三十年,问问她的心,她心里看得起夏家哪一个!
    一个屋檐下都是看不起,指望一个家族能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至今夏语澹做了太孙妃还能感受到乔氏的轻视。她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有多高贵呢,造就了她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至于夏文衍,是深深掩饰在骨子里,不下于乔氏的冷漠和狠毒,只是两家境况不一样,实际上夏文衍也干出过和郝大用同样的事。
    昨天晚上夏语澹心痛得太狠了,到现在还不能恢复平静。
    最意外的事是赵翊歆昨天的态度。赵翊歆每次出宫,看似随性,其实次次戒备森严,昨天晚上完全可以掏出大理寺或刑部等办事的腰牌把林成家的糊弄过去,却掏出慈庆宫的腰牌,是乔赢,还是洪氏,让赵翊歆放下了戒心?
    夏语澹回到青乌台本是想见赵翊歆。赵翊歆不在,他跟在皇上身边,连续两晚没有回来。
    从认识赵翊歆到新婚期间,赵翊歆从未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般,作为情侣恨不得日夜黏在一起的意愿,
    日夜黏在一起是实质,不是形容。
    所以夏语澹必须要承认,自己嫁给了一个不着家的男人。
    夏语澹有时想和他说说话,都抓不到这个人。
    赵 翊歆是国家的储君,皇朝的龙脉。在很久很久以前,夏语澹觉得皇子皇孙生下来都过着花红柳绿的生活,生在人间置于天堂,羡煞世人。实际上,只有末代皇朝,皇 子皇孙才在天上人间醉生梦死,在国家隆隆兴盛的时候,自秦皇汉武至今,无有盛于今日也,多少文武呕心沥血才开创了盛世,作为这一切的继承者,赵翊歆被视为 皇朝生命般宝贵,因而在他的生活里,夏语澹注定只是赵翊歆生活的一部分。
    为学,习政,立业,事君。每一件都足够耗掉一个人最美的年华。夏语澹读赵氏家史,也不是每一个皇子都愿意留在京都竞争储位,他们也甘愿在沙场建功,开拓戍边。比如说那位黔王。
    夏语澹还记得第一次见赵翊歆,赵翊歆正在读大学。
    太祖有二十四个儿子,赵翊歆没得选!
    夏语澹在思念赵翊歆,又不能找他。
    皇宫就已经大到望不到边了,西苑的实际面积比皇宫还大了七倍。不过西苑是个大花园,实际的建筑面积还不到皇宫的一半。
    两天不见人影了,或许赵翊歆根本不在西苑,谁知道他在哪里,两天前夏语澹也不在西苑,谁知道夏语澹在哪里。
    夏语澹站在绣架前,慢慢绣着一个马鞍垫子。玄色的素锦上是八条腾云驾雾的青龙,内府的针工局留下眼睛没绣,给夏语澹掌针。
    夏语澹也不用宫人分线捻线,一针绣完了,自己分捻,刚好绣完两条龙的眼睛,赵翊歆回来了。站在绣架上看,调笑道:“难为你做这么精细的活?”
    夏语澹翻过绣架看后面的线头,道:“我昨天临时抱佛脚,学了一天呢。”又把绣架翻回来固定,自己夸耀自己,道:“绣得还可以吧,像是龙的眼睛!”
    闺 阁中无人教夏语澹针线,虞氏也不弄针线,以前夏语澹自己琢磨着拿针,琢磨琢磨,就丢了针画样子去了,所以说还可以,翻过来后面针脚一致,只有眼睛这处,七 角八歪一团,浪费了一半的线,绣得也没有别处好。不过别人是吃这行饭,夏语澹只是沾个手,然后就可以脸不红的说,太孙妃为皇太子绣了一张马垫子。
    这垫子,是赵翊歆在今年春狩上要用到的。
    以 往春狩在三月,上巳节后。今年皇上因为平都公主事,身上不大爽快,原本安排好的春狩皇上临时不去了,前天又说,春狩还是要办一次,皇上就不去了,让皇太孙 带着京城里的少年们去北闰围场跑一跑,联系一个多月前,皇上说要给神枢营让皇太孙历练,这一次京城里的少年们拉出去,是给皇太孙挑战友呢。
    三月二十九去,四月初九回来。
    原本皇太孙的装备不是这一套。九是极数,天子九条龙,皇上特批皇太孙马鞍子上可以铺八条龙。
    皇家就是这样,一个细节,都要有规矩。
    夏语澹接着绣第三条龙的眼睛,赵翊歆在屋子里用磨刀石磨箭头。
    像夏语澹喜欢画画,所以她爱好调配颜料,赵翊歆喜欢兵事,他的爱好就喜欢磨磨刀,擦擦剑。
    一个屋子,空荡荡只有一男一女,各做各的事。
    夏语澹手上动作不停,道:“四月初六是淇国公重孙子的满月礼,我想正式的去淇国公府坐坐,可以吧。”
    赵翊歆停了动作,问:“怎么想着给他们家那么大的面子。”
    夏语澹是要以太孙妃的身份,去参加一个奶娃娃的满月礼。这是夏语澹二月二嫁进宫,第一次应酬外眷。
    “我 听到一些不太好听的话。”夏语澹皱眉,做出怜爱的样子来道:“我现在才晓得阖族大家,五代同堂,四代同堂,一流叔伯小十人,那日子得多难过。下面的小辈连 正常的敦伦都没有。要是长辈们,天不予寿,又一个个被召唤的巧合。一年去一个,守孝一次又一次,孝期连一块儿,下面十几岁的少年,可以变成中年大叔了。”
    赵翊歆笑了下,道:“以前也没有听你说起过,你和乔家孙辈们相熟?”
    “不熟。”夏语澹颇觉遗憾,又无奈道:“我在乔家辈分高。和我同辈的,我是小丫头。下我一辈的,他们的年纪还比我大,谁愿意带着一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姨母玩耍呢。”
    “也对!”
    夏语澹说得风趣,可以那么理解,但这不是真正的理由。赵翊歆愿意捧场,道:“乔家大房,还是有那么几分值得抬举的。”
    在四月初六之前,现实温神念和何大姑娘的订婚里,只是温家定礼下的多,排场还是挺小的。温家请了几家温神念的同年,何家邀上亲朋。
    算是突兀了,黔国公府向何家送了一份薄礼。
    云南的水果,雪莲果,酸角,菠萝蜜,榴莲,石榴,枇杷,火龙果等拉来了一车。
    说贵重吧,黔国公府只是送点水果,燕京作为国都,这些水果也买得到。
    说不贵重吧,云南据此三千里,市面上买的水果,怎及得黔国公府专途运送过来的新鲜。
    水果当然是新鲜的好呀!


☆、第178章 摩擦 
    林成家的堆满了笑,站在廊檐下向何大姑娘躬身道:“表姑娘大喜;大喜!”
    何大姑娘满面含羞,举止倒也大方,从丫鬟提着的篮子里捧出两抓喜果子,中间埋了一个四方红绸葫芦娃纹的小荷包。
    林家成的撑起衣摆兜住这份喜果子。洪氏屋里四周的丫鬟都围了过来;顷刻间;何大姑娘的那个丫鬟提着的一蓝子喜果子就被哄抢完了。散完了喜果子,何大姑娘才进了洪氏的屋子,胭脂调的再好;也没有何大姑娘现在两颊上晕得好看。
    洪氏拿起两颗白里透红的桃子比在何大姑娘脸上,笑得眼睛闪闪。
    何大姑娘回过意来;转头咬了一口道:“亏你当娘的,还这么孩子气。”
    “就这么片大的地方,我待了快一个月;我怪闷的。”另一枚桃子洪氏拿在手里玩,眼神留在何大姑娘身上道:“所幸我见过了温家九郎长什么样。”
    何大姑娘脸上的红晕更盛;只说前头那话,道:“看着哥儿;还会闷吗?”
    洪氏懊恼;道:“孩子吃了睡,睡了吃,一天没两个时辰睁眼的,放在我身边,我忍不住逗他,想是搅了他的觉,把他弄哭了,他是小祖宗才几天脾气这般大。”
    说着洪氏吃起了手中的桃子,何大姑娘抢了过来,笑道:“前几天听你说的头头是道,以为是多么会当娘的人,原来也手忙脚乱的。你别吃桃子,我带了好些水果来,每样一点点。反正你这里的东西,太多也不是你的。”
    昨 天定亲,何大姑娘玩得好的手帕交在京城里的,就洪氏坐月子不能出来,所以何大姑娘借着还礼派喜果子的由头又来了。昨天郭家送来的水果太多,何大姑娘挑了一 篮子给洪氏送来。像洪氏这样,头上两层公婆,妯娌十几个,凡有点好东西,都要孝敬了长辈们才轮到自己享用,何大姑娘没有拿多,挑着洪氏爱吃的拿。
    云南气候地理复杂,有些地方终年严寒,有些地方终年温热,水果有早熟的,有晚熟的,所以云南的水果每样未必是大梁最好吃的,却是最丰富的。
    说话间两个丫鬟端了两个十寸大的芭蕉叶样儿的釉彩果盘,五六样水果拼出图案来,既好吃又好看。
    何大姑娘用签子从外围开始吃,边吃边道这些水果的来历:“黔国公府的管事媳妇说,早年我外翁任贵州都指挥使,和黔国公府相交,今闻得武定侯府的外孙女定亲,特送薄礼。”
    洪氏随便戳戳戳,先吃最喜欢的菠萝蜜,果盘已经被吃得不成样子了,挑眉道:“我外翁也做过贵州都指挥使,还做了两任,昌平伯的外孙女添丁之喜,怎不见一份薄礼呢?”
    何大姑娘的外祖父是武定侯,二十年前做过一任贵州都指挥使。洪氏的外祖父是昌平伯,在武定侯卸任之后做了两任贵州都指挥使。
    昌平伯是武定侯的亲姐夫。
    云贵云贵都是连在一起说,贵州和云南比邻,两处在军务上确有相交,可是那么说起来,黔国公府的一车水果,送给洪氏合理一些吧。
    “你说的是,我也是这样想的。”何大姑娘觉得莫名其妙,手上的水果也失了甜味。
    洪氏笑她道:“家里还不是你当家的,当家的姨母收下了,我们就吃好了。”
    何大姑娘颇为她母亲感到无奈,道:“娘说黔国公府要是送了金银布匹,那些不会烂的东西,还能退回去,这些东西,推来推去的多难看,倒显得我们家小家子气,只能先收下了。”
    洪氏这才想起来了,道:“说代表黔国公府,千里之外的人想不到那么细,他们家在京城只一儿一女,且听说郭二姑娘管着府里的事。她好热闹,自己在家天天笙歌艳舞……”洪氏又打住了,转而道:“姨母经过大事,你不知道来由应该和你无关,是他们长辈之间的事。”
    长辈的事就是家族之间的关联,何大姑娘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抑郁道:“郭家的公子都跟皇太孙去北闰围场了。”
    郭家的公子能去,武定侯府和昌平伯府的小爷们,一个也没有去。
    “表弟们还小呢。”现在哪家小子能跟了皇太孙去北闰围场,就像家里的牌匾渡了一层金一样,洪氏道:“最大的修瀚才十四岁,和他们抢什么抢,陪去当垫底的?”
    何大姑娘笑了,道:“妹夫年长,是要拨头筹的了!”
    “他也摸不到,围场也无需他进去,只负责外头戒严的事。”洪氏摇头,凝住的面容还是显出了笑意道:“这是太爷去世后,爷得到的第一件差事。”
    乔费聚去世那会儿,加封上国柱,谥号武烈,看着乔家风光无限,也掩饰不了乔家颓败的走势。乔家,是不比乔费聚在世那会儿了,偏偏还有窝里反,说孩子怀得不是时候,最先伤掉的,就是乔赢的仕途。
    现在好了,理他那些闲话。
    何大姑娘也不添什么话,只低头吃水果。
    乔家有些人,比如洪氏上头的婆婆王氏,觉得衢州卫指挥使的女儿给乔家做儿媳妇,算洪家高攀了。可洪氏也是他们家磨了一年求来了。婚嫁看了门第,还要看两家的形势。
    洪家和乔家不是一挂上的,洪家的亲戚,如武定侯府和昌平伯府,谈不上政敌,在暗地里也有壁垒,几家并不想打破这个壁垒,是乔家先端出了笑脸。就为这,洪家才让女儿嫁了进来。
    还以为洪家高攀,什么事儿!
    两 人抹了嘴,净了手坐在一处说话,何大姑娘的定亲过去了,很快就是洪氏儿子的满月酒。乔家的旧例是请乔洪两家的亲朋过来坐坐,这一回洪氏也不客气了,没有拦 着母亲邱氏洪夫人从衢州过来。本来邱氏在女儿怀孕的时候,就担心着女儿在丧礼上累了身子,要上京来看看,洪氏念着母亲在家也不得闲,乔家也不闲,就没让母 亲上来,现在两处清闲了,母女倒可以聚一段时间。请客名单上有邱氏的娘家弟妹,昌平伯府世子夫人杜氏;邱氏的表弟妹,武定侯府二奶奶赵氏,这位出身宗室, 乃是周王的女儿,元兴二十二年封为嘉和县主。京卫指挥使家的三奶奶沈氏等不过六家人。
    洪氏是娘家一群亲戚同辈姐妹中的二姐姐,上面是何大姑娘还没有嫁出去,下面堂妹表妹尚是待字闺的腼腆小姐,也只能请长辈们带着姑娘们来。
    沈邱洪三家来,分量足够了。
    三 十年前,洪氏的父亲洪老爷只是个少年丧父,领了一个世袭的从三品定远将军衔的半大小子。有衔无职,可以说洪家家道中落。邱家那时还不是昌平伯,虽然受到太 宗皇帝的信任坐着浙江都指挥使,和当今皇上不是一系的,所以元兴初年邱家的位置也做得战战兢兢。沈家就更惨了,元兴二年对辽的战争中,老侯爷领兵不利,抄 家夺爵,沈家从上到下被撸成了白身。
    三十年过去了,这些年三家你帮我,我帮他,已经不止是亲戚。毕竟像豪族勋贵之家,太多的血亲因为利益反目了,而沈邱洪三家,患难时能帮扶,富贵时不相忘,不仅是亲戚,还有几十年的义气和默契。
    这些人过来站站台,洪氏在乔家就不容小觑,何况洪氏果决大气,行事又有分寸。
    四月初六,一小儿的满月礼曾祖辈并不出面,本要要出面而想称病的大奶奶王氏还是出席了。
    上回乔赢只对乔四老爷说了慈庆宫的腰牌,对母亲解释的时候,没有说出林成家的看见了慈庆宫的腰牌,只说洪氏留了心眼,查出了灯香和浅碧真的是姐妹情深,郝家和侯家才是畜生不如。
    乔赢是怕自己的母亲嘴巴不老实,要是说出去,你说乔四老爷得罪了慈庆宫,一话两样说,整个乔家得罪了慈庆宫。一笔写不出个乔字,有时候必须团结在一起。反正乔四老爷马上会清理门户,王氏就会知道儿媳妇管的对不对。
    可是有时候不是计较对错,自己平庸了,看见儿媳妇精明,王氏还是气不顺。
    只 是气再不顺,见了儿媳妇的亲戚们还是要笑脸迎人。拉着邱氏一口一声亲家母,和邱氏聊婆婆经,去年邱氏不能来看女儿,是儿子要娶亲了。一会儿和杜氏聊聊衣裳 首饰,一会儿和嘉和县主夸她身边的侄女儿养得好,一会儿又和何夫人说,女婿挑的好,是二甲头几名的进士,前几天朝廷还嘉奖他纯孝之名。
    装相的最高境界就是王氏这样了,几近本来面部。
    王氏长袖善舞,没有冷落一个宾客,任是谁,连自己这会子都觉得,儿媳妇是千好万好,无不满意。
    也有好处,挤得西府乔四老爷的儿媳妇程氏都没话说,因为话都被王氏说完了。
    作为主角的奶娃娃上场,给各位长辈抱一圈,收获了一堆红封,就让奶娘抱下去了。
    一群人脂粉浮动,环佩叮当,移去花厅吃饭。因为老国公过世未满一年,花厅里没有摆小戏,只请了人来说书。
    一个人站在高处能引领流行的趋势,外头都知道太孙妃酷爱听书,因此这项本是平民的娱乐在官宦中兴起,得了一句雅俗共赏。
    只说书女先生还没有开嗓子,一个管事媳妇喜形于色进来道:太孙妃坐着黄金仪轿,向淇国公府而来。


☆、第179章 后福 
    这一下原本预备的全部押后,君避臣妇;内命妇避臣;乔家的爷们儿只在屋内待着,无谕不敢擅出。乔家的媳妇们,正想着是不是应该按品服大妆,已有内侍飞马传话;倒无需这样大礼;其实重新梳妆换衣时间也不够;众人在淇国公府大门外等了三刻;人已经到了。
    今天的夏语澹未穿任何一套太孙妃的礼服,上身穿着乳白色卷云纹的窄袖短衫,下着碧蓝色曳地长裙,那裙子的颜色染得像刚刚下过雨的天空一样澄清。肩披黄帛;腰垂红带,梳着望月高髻,佩戴了一套紫宝石头面。
    夏语澹本就生得好,一张鹅蛋脸,面庞如白玉般细腻剔透;一双眼睛氤氲透骨;灵秀柔顺。而已经全部长开的身姿,无有一处长得不是地方,曼妙妩媚,保留了少女灵动的气息,又染上了成熟女人的风韵。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从仪轿上走下来夏语澹,眉眼疏朗,仪态端庄,一举一动已成风景,妆扮称不上华丽,也让人侧目。
    夏语澹早年的人生阅历,浸润不出雍容华贵的气场,入天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