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空间在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问起时,统一口径,说是夜里入梦,梦到一位神仙,吹了口仙气,就好了。
  这个时候的人们大多数相信鬼神,这种说辞,也便相信了。
  又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周雨来到庄园立围墙处,看到基本上完工了。长工们正在收拾着剩余的材料,搬到山上建房子那里。
  山上林大龙正在领着人建餐厅,那三栋房子已经建好了框架,就等着上梁了。周雨的意思是,先把餐厅建好,等上了梁,再请大家在餐厅一起吃饭。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又可以饱餐一顿了。
  周雨已经决定,让于庆生媳妇陶大春做餐厅的负责人。上次陶大春做的菜相对来说,还是挺好吃的。
  有时,周雨想想,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好像安排人手过于草率了。但是,直觉告诉她,她的决定是对的。
  围墙已经建好,所有长工都来了山上建餐厅。人多力量大,而且有饱餐一顿的激励,很快餐厅就建好了。
  大约三十见方九百平的餐厅,北面十米是厨房,有两个北门,方便厨房人员进出。南面是就餐区,长条桌,长方凳,可以坐四个人。摆放的宽宽敞敞的,最南边还空了一大块地方。有两个南门,供就餐人员进出。隔开厨房和就餐区的是半开放的半人高的平台。平台两端和中间也留了半人高的门,用于打扫等出入。
  建好后大家都来看了,感觉很稀奇,没见过啊。周雨看了发现原来这么大啊,不止容纳两百人呢。以后如果需要,还可以加桌子。
  说起来,这五十套桌子凳子的还是于德去县里采购的成品,不然短时间内哪能做出这么多。听于德说,是有个书院做多了,便宜出售,正巧于德去县里采购桌子凳子,听说这事后,赶紧联系上,买了回来。不过,书院配套的是一桌一凳,凳子不够。问了书院是在焦木匠那里定做的,于德赶紧去问。巧之又巧的是,那焦木匠给一富户家做的两百张凳子,因为木材不对,富户不愿意要。焦木匠正焦头烂额呢,于德来了,虽然凳子的样子不太一样,但高矮差不多,皆大欢喜。
  周雨让陶大春带领女长工们做了一些元宝形状的小馒头,等上梁那天要洒的。
  本来是直接洒的,周雨嫌扔到地上会不干净,还让她们用两层细纱布一个个包好,然后在纱布上点一点桃红。以示喜庆。
  既然要做,周雨就不想小气了。餐厅里人手又多,很快做了足够的小馒头,用篮子盛好了。
  那三栋房子的上梁仪式也开始了。
  每栋的房子都有两个人专门负责洒馒头,实在是太多了,每人手上都好几篮子。放了鞭炮后,就是洒馒头。下面好多人,有自家的这些长工,也有其他知道消息的人来凑热闹。
  上梁要的就是一个热闹,人越多越好。三栋房子前都围满了人。洒馒头的人均匀地往下洒,这边一下,那边一下,下面的人则嘻笑着跑来跑去抢着捡。周雨却在餐厅门口看着,没有上前。
  热闹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
  周雨脑海中跳出这样一句,唉,怎么还多愁善感上了。
  过了好一会儿,那边洒馒头的热闹终于结束了。几乎每个人都抢到了一两个,有的人则抢到了五六个。他们一边走一边在问着熟悉的人,抢到了几个。抢的多的一脸自豪加显摆,抢的少的则羡慕地看着对方。
  餐厅的人也都去抢馒头了,只周雨一个人在餐厅门口站着。一会儿陶大春她们回来了,周雨看她们也是手上或多或少地拿着几个小馒头。
  “你们呀,我说了直接在餐厅留出来给你们就是了,非要去抢。”周雨笑笑说。
  “东家小姐,那不一样。抢来的才有意思呢。”陶大春开心地说,她手里有五个。
  “你真是——”周雨想说,如果留的话,每人给十个也可以。现在抢到五个,就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再看其他几人,也是一脸高兴的样子。她们有的抢到两三个,有的只抢到一个。
  嗯,这就是参与的心情吧。
  可是,她们不是都很想得到白面馒头吗?算了,无解,不想了。
  殊不知,人有时候很容易满足。
  上梁之后,就是聚餐了。
  餐厅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中午长工们都到餐厅后,饭菜已经做好在锅里热着。餐厅有六个盛舀口。此时同时盛饭菜。很快,每个人都领取到了自己想吃的米饭或馒头,外加两荤一素三个菜。
  周雨提前让于光宗去采购了一批粗瓷碗,这第一次在餐厅聚餐就每人发一个,直接盛了饭菜取走,饭后也归他们个人使用。如果摔坏了,则需要自己准备餐碗了。
  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白给的,大家还是很乐意的。
  饭准备了白面馒头和白米饭,愿意吃哪一样可以随意——当然也可以两样都要。
  菜准备了两荤一素,荤菜一个是猪肉炖白菜,一个是猪肉炖萝卜,素菜是酸辣土豆丝。
  没办法,现在这个季节,只有这几样菜。周雨表示无奈。
  但是,对长工们来说,已经很好了,上次只有一个猪肉炖白菜,他们已经很高兴了。这次又多了两个菜,真的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他们自己家,有的过年也就这样了。
  饭后还可以再去盛舀口领取小米粥。
  不管是饭菜,还是粥,都是管饱的,但是不允许浪费,也不能带走。
  周雨之前让人准备了两个木盆放在南门门口,告诉他们,如果剩一点残汤之类的,可以倒进去。
  陶大春当时说不用准备,不会剩,周雨还是觉得有备无患。结果,最后两个木盆真的是干干净净的。
  

  ☆、第24章 年关

  这一餐,长工们吃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餐厅里很暖和,吃过后,周雨正好在这里给他们开了一个会。陶大春领着厨房人员给每个桌子上摆了瓜子,花生,桔子之类的。
  刚开始,长工们都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低声议论起来。
  “大家静一下,”周雨站在前面单独排着的一张红色桌子后,单刀直入,“今天聚餐后,明天开始就放年假了。”
  “啊?离年关还有一个多月啊!”
  “那岂不是没工钱了?”
  “就是啊,当时说过了,不上工没工钱的。”
  “哎呀,这段时间的工钱已经足够我们过个好年了。以往出去做工,做到大年三十也没这里得的工钱多啊!”
  “是这个理儿,今年可以放手买些年货了。”
  “今年可以每人扯块布,做件新衣服了呢。”
  话题已经跑远了,周雨不得不再拉回来。
  周雨抬双手平压,示意大家安静:“今年是我第一年管理土地和这秋风山,这个假期会特殊,照例发工钱。”
  “太好了!”
  “东家小姐真是好人!”
  “这样还能多一个多月的工钱,今年更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
  ……
  实在是没有现代开会的那种自觉啊!
  算了,反正说清楚了就行。不过,还得强调一句,“明年如果忙起来,就不会放这么长时候的假了。”周雨不得不大声喊了一句。
  “东家小姐,我们知道的。你放心,我们不会只拿工钱不干活的。”
  “是啊,东家小姐,就是放假了,有什么事我们也是随叫随到的。”
  大多数人还是实在的,只有少数几个人,已经占了便宜了,再听到明年要多干活儿,心里就不乐意了,只是脸上没有表现出来。
  接着,周雨给他们统一了叫法。于德是总管事,可以简称于总,于光宗是副总管事,简称于副总。小项目负责人是管事,如林大龙就是林管事。陶大春就是陶管事。
  如此一来,周雨的管理下,竟是多了许多管事。
  周雨自己做董事长,简称周董(嘻嘻)。实在是因为,周雨不喜欢他们叫她东家小姐。嗯,等回家,让柳暗也叫她周董(哈哈!)
  最高是周雨董事长,下面有总经理,经理。哈哈,真不错,过了一把老总的瘾。虽然关于下属的叫法不一样,但并不影响她的感受。
  对于长工这个称呼,周雨也不喜欢,改成了员工。跟现代的叫法一样。这样比较顺耳些。
  大家对此都没有意见,反正东家说叫什么就叫什么,无差别,而且有些人挺喜欢这些称呼的。
  最后,就是员工们最关心的工钱了。
  因为不到一年时间,又放这么长时间的假,双倍工钱是肯定没有的。但是,过年的钱还是要有一点,不分大人小孩,每人发100文。
  工钱的结算,也是于德和于光宗负责。他们计算出来,告诉周雨一个数,周雨只管出钱。
  对于这里的记账方法,周雨感觉挺麻烦的,也不愿意管。而他们已经用了这么久了,很习惯。不需要周雨忧心。
  如果以后有这个必要,周雨不介意把现代的简单记账方法教给他们。现在,还是不要太特殊了。
  有事说事,说完周雨就让大家在这里吃着说说话,还让厨房烧水泡了茶,相当于年底的茶话会。看着没什么事了,周雨就离开了。她在这里,他们多少有些放不开的。
  果然,周雨一离开,在坐的都活跃起来。说工钱,说过年,说来年,说东家小姐,不对,说周董。不过,总得来说,是好话,好事。对未来的希望。
  放了假,周雨自己也无事一身轻。其实放假主要是她自己想偷个懒,不愿意管事儿了。
  当初定下的大地主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实行起来很累心的,周雨的性格又不是能坚持长久的。虽然她也一直在克服,但是,偶尔还是会坚持不住,就想撂会儿挑子,歇一下下。当然不会一直下去。
  每天睡到自然醒,在家里帮李若兰干些活儿。晚上熄灯早,周雨睡不着,就进空间探索。
  空间很大,之前,她偶尔进来都是有事,直奔目的地。现在闲下来,就往远处转。那些山看着不远,走起来却要两刻钟呢。
  进了腊月,一天近中午,于德来找周雨。
  “周董,七星街北边的那家仁和药铺要转卖,您不是打算以后开家药铺吗?”于德知道周雨打算以后开药铺,这会儿正好有合适的铺面,就赶紧来告诉周雨。
  本来,周雨是想等明年开了粮店后,再寻个合适的机会开医馆的。不过,这会儿有合适的铺面,还是不能错过的。要知道,秋风镇不大也不小,七星街是主要的贸易大街,通常不会有铺面出手的。
  “为什么不干了?咱们镇上可只有这一家药铺。”周雨很疑惑。
  “他们掌柜的儿子今年考中了秀才,打算举家迁到京城。估计要去京城再开吧。”明面上听来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于德告知了周雨。
  “考中秀才?”周雨并不关心这些事,但也知道不是冬天,“怎么现在才想起来迁?”
  “之前他们倒是有消息传出来,说可能要去京城了,不过,一直没定下来。今天上午我听到消息,去药铺看了,已经贴了出售纸。”
  “那我们去看一下吧,晚了别再让人买走了。”周雨说着就要往外走。
  “小雨,”这时李若兰出来,“你带柳暗一起吧。总是一个人往外跑,过了年,你也十三了,是大姑娘了。”
  “好,好,好。”周雨答应后,跟站在李若兰身边的柳暗说,“柳暗,走吧,我们一起。”
  “是,周董。”柳暗一本正经地回答。
  三人一路直奔七星街北端。
  等到了仁和药铺,只见一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在指挥人手搬搬抬抬的。
  那男子看到周雨三人,以为是来看病或买药的。
  “三位,对不住,小店正在出售,大夫也离开了。如果有药方,还可以给抓抓药。”
  那人倒也和善,面带微笑。
  “您就是掌柜的吧”周雨问。
  “正是,您是……?”
  “我看到这里要出售,所以来问一下。”
  “你要买?”掌柜的倒不是小瞧周雨,而是感觉周雨年龄太小,不像是能作主买店铺的。
  “是啊,不像吗?”
  “见谅见谅,恕在下眼拙。”
  “无妨。”
  “请到里面谈。”掌柜一伸手,请周雨三人往里去。
  

  ☆、第25章 药铺

  药铺在七星街西侧,店门朝东。药铺和后面相通的门在左侧,正好与药铺的大门错开。进去之后,右边是座北朝南的四间正房,门开西二处,中间两间都是客厅。掌柜的请他们进的就是这两间客厅。
  分宾主落座,掌柜的先开口:“在下姓赵,敢问姑娘贵姓?”
  “赵掌柜,我姓周。”
  “哦,周姑娘。”
  之前周雨他们看到这家药铺,就知道挺大的。没想到,进到里面,这居住的地方更大。
  “赵掌柜的,这后院也是一起出售吗?”
  “是啊,这一起确实挺大的。如果需要,周姑娘可以先看看。然后我们再谈。如何?”赵掌柜以为周雨这么一个小姑娘,拿不出多少钱。看到这么大一处所在,可能打退堂鼓了。倒也没有为难的意思。
  “正有此意。”周雨很兴奋。这么大呢,如果买到手,可以好好规划一下呢。
  一行四人随即又出了客厅,赵掌柜的给周雨三人介绍起来。周雨对这房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是一座前店后居的房子。宽十五米左右,前面的店面进深十三米左右,约有两百平方。后面居住的地方进深是二十米,约三百平方。不过,后面这二十米被分割成了东西两个大小一样的院子,在分割墙的南边有个门,可以进出两个院子。
  实际上,后面这两个院子是座北朝南的,恰好是在一条胡同的北侧,在南边还有两个门,可以单独进出,不用通过药铺。
  两个院子的正房格局是一样的,都是四间。东院只有一间西厢,东边一个耳房。西院则有两间西厢,一间东厢。
  格局还是不错的,周雨暗想。
  看过之后,重新坐下。
  “周姑娘,你看了之后,感觉怎样。”赵掌柜的意思是,你想买吗?
  “还好,赵掌柜的出的个价。”周雨表示能接受,请赵掌柜出价。
  赵掌柜看了周雨一眼:“八百两。”
  周雨回头看于德,于德也看向周雨。
  “周董,有些高。”于德低声说,“五百两就差不多了。”
  “赵掌柜,我诚心买,六百两。”
  “周姑娘,你买去,也是打算开药铺吧。”
  “有这个打算。”
  “这店里的药材有一部分我带不了,会留在这里。除了大夫会跟随在下去往京城,小二,学徒,都是可以留下的。这些人都是已经做熟练了的,你接着开药铺,直接就能上手的。这可是有银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
  “这倒是真的。不过,……”
  “这样,我降五十两,七百五十两。”赵掌柜其实留了五十两给周雨还价的。
  在现代,有一段时间,周雨在某宝上以砍价为乐,深谙其中门道,隧立即跟进:“七百两。”
  “唉,好吧。”赵掌柜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还要表现出很不舍,便宜你了的表情。
  如此,交易谈成。接下来就是过户等手续了。那些就是于德去跑了。
  过户是需要去县里备案的。周雨知道不管什么时候的衙门都不是那么好跑的,除了正常的过户费用,还要打点经办人。就给了于德两百两银子。
  于德接了银子都是一副吃惊的表情。第一,周董好大气,一下子就拿出了九百两,以前立围墙,建房子,发工钱那些还不算。第二,这样一个小姑娘,竟然知道去衙门办事要打点,而且一出手就是两百两。虽然这里面包括了过户费用,但,那也很多了。
  在周雨看来,立围墙,建房子的材料钱是很少的,工钱又是自己员工的工资,也不多。只是这次的房子钱算大钱。这房子五百平方,换算一下,一两等于一千文。假如一文相当于现代的一块钱,七百两也才七十万,平均每平米才一千四百文,很便宜的。
  周雨是这样想的,于德和柳暗可不这么想。都在为那七百两银子心疼。于德想,能再少两百两就好了。柳暗想,七百两啊,不是七两,说花就花了!
  看他们两个一脸纠结的模样,周雨就开解他们:“咱们秋风镇这么大一院子,七百两很值了。你们不要小看秋风镇哦,虽然只是一个镇,但是,当年为什么太。祖皇帝会跑到这里?肯定是打仗时离这里不远啊。为什么打仗?争地盘呗。什么地盘需要老大亲自出征来争?那肯定是兵家必争之地啊。所以,这里还算繁华,与其他地方的县城有一比呢。你们想想,如果在其他县城里买这样大的一个院子,前店后居,要多少钱?”
  在别的县城,这样的院子要多少银子?虽然他们两人都不知道,但是,周雨给他们这样一分析,他们心里倒是不那么心疼了。好吧,银子是周董的,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吧。东家(老爷)都没管,他们又哪有资格管啊。
  解决了他们两人的小烦恼,周雨又开始做甩手掌柜了。
  临近年关,衙门里的人也希望多点供奉好过年。正好,于德送上门了。除了正常过户费用,一番打点下来,两百两银子,还余了五十两。不过,总算是赶在过年前,把所有的手续办好了。
  拿到房契,于德就赶紧送来周雨家,顺便把余下的五十两还给周雨。周雨接了房契,正仔细看着,她还没见过这个时代的房契呢。
  于德说:“周董,打点的银子,还剩下五十两。”说着把银子放到了一边的桌子上。
  看到银子,周雨挑了挑眉,“竟然还有剩?”
  “嗯?”于德刚开始不明白,随即说道,“这任县令还算清廉,下面的人也不太敢贪太多。正常的过户费用七十两,用于打点的八十两。”
  “真黑!过户费用竟然要用到房价的一成。”
  “啊?”于德心里说,周董,你好像弄错方向了吧,嫌过户费贵,“周董,打点费比过户费还多了十两呢。”
  周雨瞪着两个大眼睛,无辜地看着于德:“才多十两。不多不多。”
  “是多十两。”好吧,怎么好像不能沟通了呢。于德沉默。
  

  ☆、第26章 开业

  “对了,这五十两你拿着吧。这些天辛苦你了。算你的辛苦费。”周雨拿起银子,递给于德。
  “那怎么行,我是拿了工钱的。就应该做事。”于德连忙推辞。
  “大过年的,别人都休息了,就你还在忙。”
  “不行不行,我不能要。”
  “别多说了,我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周雨严肃地说。
  “那,多谢周董。”于德一看周雨不高兴了,也不敢多说了,接过银子。
  “年前应该没什么事了。你也在家歇歇吧,好好过个年。”周雨松了一口气,唉,给人钱还这么费劲。
  “是,周董。那我先回去了。”
  “好,你回去吧。”周雨转身,“柳暗,你送送于总。”
  “来了。”柳暗一直在旁边,对于周雨给于德这么多银子,一点嫉妒的表情都没有,倒是有一点点掩饰不住的羡慕。
  嗯,看来,应该给柳暗安排点事儿做啊。只在家里这方小天地,有些不够柳暗施展的。
  进了腊月门,时间过的快。一转眼,就是小年,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正月初三。
  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
  初三早上一大早,于德来请示周雨,药铺什么时候开业。镇上本来就只有一家药铺。他们接手后便一直没有开门。
  正好赶上过年,也几乎没有跑药铺的,这才安稳地到了现在。
  不过,已经过了年,就要忙活起来了。
  药铺里之前留下的药材都是些不值钱的,只是,周雨正好缺这些,反正也要买的。贵重一些的,空间里有。不过,也不能把空间的都拿出来。
  “周董,那些药材,我看过帐本了。顶了天儿的就值个五六十两。”于德还是为之前花的七百两银子心疼。
  “那也好。不然也要我们自己去进的。省了麻烦的。”周雨看于德一脸不平的样子,心里觉得安慰,这是真为自己考虑的,“需要的药材都列出来了吗?”
  “列出来了,都是常用药材。我们先去县里进货。以后如果需要的多了,再去府城进。周董,你看可以吗?”
  “嗯,这样也好,一步一步来。对了,牌匾什么时候能制好?等制好了才能开业。”周雨年前跟于德说过,要改名字的。而且这也是应该的,不然别人会以为还是以前的那家呢。
  “我昨天去问过,今天差不多就能制好,明天给送过来。”于德什么事都做到了周雨想的前面,周雨心里那个舒服啊。有个得力的助手,比什么都强啊。看,多省心啊!
  “原来店里的人员都能及时就位吗?”
  “能,他们都是镇上的人,已经提前说过,如果开业,会提前过来忙活的。”
  “那就行,药材明天或后天去进吧,咱们初六开业。六六大顺!”
  “好,确实是个好日子。周董,我先去准备了。”
  “你也别总一个人去忙,”周雨叫住他,“一个好的管理者,要会指挥属下去忙。他们也是拿了工钱的呀。”
  “我知道,周董。只是,我想亲自为您做些事。”于德有些激动,他能有今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