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重生之贵女-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宜动他,不若让马车行到内院在将他移出来请大夫看看。”
颜氏自然是听从陆瑾的话,吩咐马车从正门进到内院,用软轿抬了陆琅进了房间,大夫来看便道:“确实是中暑,令郎应该是在全身乏力精神虚弱之时又受了酷暑的入侵,导致现在的昏迷。不是什么大事,休息一会便会醒来,老夫再开一副祛暑安神的药便好。”
听了这话,颜氏放下心来,吩咐婆子跟着大夫去抓药同时吩咐丫鬟从账房里取钱给大夫后,才安下心来看着躺在床上的陆琅。
接到消息的孟氏也派了董嬷嬷来询问情况,得知四爷没什么大碍之后她松了一口气,连忙赶回去给孟氏报信,免得孟氏着急。
这边忙碌过一番之后,颜氏看着陆瑾才想起来他也是值班回来,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于是推着陆瑾要他回去休息,顺带着让陆钰元也回去休息,看两个人还不放心,便道等陆琅回来就会让丫鬟去告诉两个人一声,陆瑾和陆钰元这才下去了。
回到锦园的陆钰元在丫鬟的服侍下把衣服换了,靠在窗户旁边的小榻上,她才完完全全把心思沉淀下来想今天发生的事。赵清之,嘴里默念这个已经烂熟于心的名字,脑海中又浮现了今天遇到时的情景。
今天的相遇完全让陆钰元猝不及防。她仔细回想自己当时的一举一动,直到确定自己没有做出什么异样的动作时微微送了一口气,随即就为大哥和赵清之的交情而皱眉。
据她所知,前世的时候大哥和赵清之在她的婚事定下来之前可是没有这么好的关系,前世,两个人也不过是因为是同一辈的侯府世子而有点头之交罢了,今世却已经好到大哥来接科考的弟弟赵清之都可以跟随的地步,而且她听赵清之唤的是大哥的字,这样的关系,完全够得上亲密两个字了。
陆钰元现在是有些忧心忡忡,以前发生的那一些变化她还能够因为跟自己没有关系而不在意,但赵清之和自己大哥的变化就让她不得不去担心,如果,如果赵清之和靖远侯府的关系变得很好——
陆钰元忽然就愣住了,她想象了半天,却想不出“如果”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或者说,赵清之和侯府的关系变好对她自己有什么影响?
现在她对于赵清之不过是个陌生人,有前世那段记忆的只有她,赵清之可不知道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不止他不知道,侯府里其他人都不知道,而且自己是闺中女,不见外男,这样一算下来,赵清之的变化和自己真真是一点影响都没有。
陆钰元仿佛是茅塞顿开,心情顿时轻松下来,她的嘴角弯起了一丝弧度,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完全是胜券在握的样子。
熟不知,人算,终究不如天算。
陆琅在傍晚十分醒了过来,在用了药之后的第二天,他就又变得活蹦乱跳的啦,只不过马上他就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被陆瑾抓着去练武场训练,这次颜氏和陆从远也都持赞成票,让陆琅完全没有办法反抗。
而从陆瑾口中知道赵清之也是帮了忙的颜氏连忙要陆瑾邀请赵清之到侯府做客,表示要好好感谢一下,之所以邀请赵清之来而不是颜氏亲自去找南宁侯夫人表示感谢,这理由京城的人都知道。
赵清之来到侯府只在内院拜见了一下孟氏和颜氏便一直在外院,这次陆从远亲自接待他并且陆瑾和陆琅都陪在一旁,等赵清之走的时候,陆从远对这个南宁侯世子已经是非常欣赏了,甚至邀请赵清之经常来侯府做客。而陆琅,也对赵清之包有了极大的好感。
于是,不过是半天的做客,赵清之已经迎得了侯府上自孟氏下自陆琅的好感,以后成为了靖远侯府的常客不提。
这边,忙着训练的训练,忙着道谢的道谢,整个侯府,除了二房在提心吊胆着科举考试的结果之外,竟然都将这件事忘到了脑后,就是陆钰元都被赵清之这件事给占据了心神,完全忘记了自己在江南还有一个科考的哥哥。
等报喜的人都上门的时候,众人才反应过来,实在是让人无奈。
☆、18母兄
第十八章母兄
京城里五月的天气,总是极好的。
暖暖的微风映着和煦的阳光,衬得锦园中盛开的一簇一簇的海棠艳丽极了,朵朵绽放的花瓣开的极为肆意,仿佛要将所有的生命在这个时节燃尽。
陆钰元倚靠在窗边看着外面盛开的海棠,轻声低喃道:“我们上京的时候,似乎也是这个季节。”
白薇捧了一盏茶上来,听见陆钰元的话顿时笑道:“姑娘可不是记错了,虽然也是春天,可我们是在三月份上京的呢,老夫人的生辰才是在五月份。”
陆钰元接过茶盏,热热的温度透过身心传递给身体,她偏头想了一想,也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顿时感叹道:“不知不觉,我们都已经上京那么久了。”
这时茜草掀了帘子走进来,脸上带着欢喜的神色:“姑娘,据说二夫人他们已经下船了,大夫人让您现在快准备呢。”
想到马上要见到的母亲,陆钰元心中一阵激动,连忙起身就要往外走,被连翘哭笑不得地拉住了:“我的姑娘哎,也不看看你现在什么都没有打扮的样子,就这样急忙地跑出去,你不怕二夫人笑话,我们都怕大长公主责罚呢。”说着,拖着陆钰元坐到了梳妆台前。
陆钰元也发现了自己的心急,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对于连翘的笑话她却是故意道:“要是这样子的话最好然母亲罚一罚你,省的你总编排我。”
连翘却是依旧笑嘻嘻的,也没有反驳,拉着白薇去给陆钰元准备衣服,茯岑和茜草则是为陆钰元梳妆。
因着今天是要去迎接大长公主,负责梳头的映霜特意问道:“姑娘想梳个什么发型?”陆钰元沉吟片刻后道:“就梳一个如意高髻吧。”映霜听了这话手飞快地动着,不一会,一个漂亮的如意高髻便挽好了。
梳好头,陆钰元又选择了一只牡丹花簪,配上当年皇后赏赐的白玉兰耳坠,最后,看着镜中身着黄色绣着凤凰的碧霞罗、一席逶迤拖地粉红烟纱裙的鬓发如云、顾盼生辉的丽装女子,连翘有些惊叹:“姑娘长得可真好看。”
陆钰元轻轻一笑,端的是清丽飘逸、风情万种,不止连翘,茜草等人也有些看呆了,唐嬷嬷在心中感慨,仿佛又看到了长公主及笄那年万人求取的盛况。
陆钰元又照照镜子,确定所有的事都准备好后便道:“好了,我们快去主院迎接母亲他们吧,想必哥哥也已经等急了。”
陆钰元的亲哥哥侯府的三爷陆珩在陆钰元进京的那一年秋天也到了京城,为接下来的春闱做准备。当年的秋闱,侯府可谓是一时风光无二。
陆理和陆琅分别以第三十五位和第六十位的名次双双中举,远在江南的陆珩更是一举夺得了解元的桂冠,一门三举人,先不提陆从远和陆从安出门办事受到的众人羡艳的目光,就是内院中颜氏和徐氏每天接到的为陆琅和陆理提亲的媒婆就不知道多少,这让徐氏一时间是笑开了花。
陆钰元对于哥哥能够中举也是十分高兴,她心中也庆幸虽然过程不一样,但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而且,接下来陆珩要进京更是让她开心万分。
现在,距离秋闱已经过去了五年了,今年陆钰元就要及笄,陆从泽也是任期已满准备入京述职,不管是为了丈夫还是为了女儿的及笄礼,大长公主都早在开春新年的时候传了信过来表示会在五月份的时候上京,如今,他们都已经下船,往侯府这边过来了。
当陆钰元赶到孟氏这边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在那里等着啦,看见陆钰元到来,孟氏赶紧对陆钰元招招手,拉她在身边道:“来的正好,你爹娘这个时候已经到府门口了。”
陆钰元转头一看,果然颜氏和徐氏都已经不在这里了,到是几个姐妹都还在,想必是因为她不在不好一起去迎接,她一时间有些懊恼,早知道自己快一点就好了,不然就可以和颜氏一起去府门口迎接父母。
孟氏自然看出了陆钰元的心急,不过她也心急,有十多年没有见到三儿子,她心里自然是想的紧,于是她微微拍了拍陆钰元的手,也没有说什么安慰她。
不止陆钰元和孟氏焦急,就是留在堂内的陆珊等人也是有些心乱,陆珊和陆琪是对大长公主还有映像的,虽然大长公主从来不在侯府摆公主架子,但是那种皇家的威严还是让陆珊和陆琪的记忆深刻。陆珍虽然也见过大长公主,不过那个时候她的年纪还小,和陆瑶一样等同于是完全陌生,只是一听到大长公主这么高贵的身份,她们就不由得紧张。
就在一帮子人都等的有些心急的时候,外面终于传来了脚步声,顿时,一大帮子人都紧张起来了,不多时,果然看见一行人渐渐出现在众人面前。
陆从远走在前面,和他并肩的是一个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陆从安跟在两个人身旁,在一边,颜氏和徐氏中间也跟着一个气质优雅完全看不出年龄的美丽女人,无疑,这是元宁大长公主。
陆钰元看到他们已经是非常激动,元宁大长公主的视线也看到了陆钰元,她的眼中同样是激动,不过,现下却还有别的事需要做。
陆从泽一踏进内堂便跪了下来,元宁大长公主却是没有跪下,只是福了一福表示行礼,陆从泽对着孟氏万分激动地说:“不孝儿子,拜见母亲。”元宁大长公主也道:“媳妇见过母亲。”在侯府,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公主,只是当成三房媳妇。
看到陆从泽孟氏早就已经是老泪纵横,她连忙把陆从泽拉起来,颜氏也扶起了元宁大长公主,陆从远在旁边劝道:“这大喜的日子母亲可别哭了,三弟回来可是喜事,自然要高高兴兴地才好。”
陆从泽也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来劝孟氏:“若是这样惹得母亲流泪,到是儿子的不孝了。”听了陆从泽的话,孟氏方才止住了眼泪,只是拉着陆从泽不放手。
为了防止孟氏太过激动而伤了身体,陆钰元连忙依偎了过去,对着孟氏撒娇道:“祖母为了爹爹,都不理会元儿了。”孟氏此时的心情刚刚有点平复,看见陆钰元这个样子心中也有了一点高兴,对着陆钰元嗔道:“哪有你这个女儿,和自己的爹爹吃醋。对了,元儿你还不见过你父母。”
陆钰元看孟氏没有那么激动,便放下心来,转身对着陆从泽和元宁大长公主弯腰行礼道:“女儿见过父亲,母亲。”陆从泽把陆钰元扶起来,看见久未见的女儿都长这么大了,陆从泽心里顿时一阵感慨,元宁大长公主的心里更是激动万分。
趁着这个时候,颜氏和徐氏要几个姐妹都过来给陆从泽夫妇见礼,几个兄弟都在府门口的时候和陆从泽见了面,只有几个姐妹还没有给他们见礼。
对着几个姑娘,元宁大长公主的表情看不出什么喜好,她吩咐给每个姑娘准备的见面礼都是一样的,不分嫡庶,但俱是贵重东西,且都分别选择了几个姑娘喜好的花样,让几个姑娘都有些欢喜,陆钰元在旁边看着,不得不佩服母亲从来的面面俱到。
都见过礼之后,众人分别按位次坐下,孟氏看着陆从泽关心地问道:“这次上京应该是不走了吧?”
陆从泽笑道:“按理来说圣上应该不会让儿子外放了,这次有很大的可能性留在母亲身边尽孝。”孟氏听了自是欢喜,儿子离开身边十几年,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自然不希望儿子再离开。
陆从远听了之后也是点头:“外面再好,毕竟不如京里。”颜氏也附和,不过她想的和几个爷们想的不一样,她对着元宁大长公主道:“留在京里,三郎和元儿的婚事也好看。”一句话,让陆钰元的脸顿时红了。
孟氏也是点头赞同颜氏的话,她可舍不得孙女远嫁,元宁大长公主笑道:“这点当然是好,这次回来还有一件大事,便是元儿的及笄礼。”
及笄礼是一个女子的大事,即使有太后和孟氏颜氏在京,元宁大长公主都不可能完全放心,而且,五年没有见女儿,她心里实在是想的紧,若这次陆从泽不能回京述职,她也会回来的。
众人又寒暄了几句,孟氏心疼儿子路途疲劳,便让颜氏带着陆从泽和元宁大长公主去三房休息,不过,在提到他们的住所时孟氏又顿了顿,看了一眼陆钰元道:“元儿因为一直住在锦园,也不好和你们一起同住三房,不如就让元儿留在锦园吧。”
元宁大长公主自然是不会在这种事上违背孟氏,何况是对自己女儿好的事,反正二房的女儿也没有能跟着二房居住,她们三房自然也是没有意见,只不过是见女儿不方便罢了,这也不是不能解决的事情。
见元宁大长公主就要下去,陆钰元摇了摇孟氏的手,孟氏无奈,道:“元儿先去随你母亲住几日吧,只是到底还是要住在锦园的。”陆钰元自是万分欢喜。
☆、19大长公主
第十九章大长公主
虽说是休息,但陆从泽刚到京城还是有很多事需要处理的。最后也只有颜氏带着大长公主和陆钰元往三房的庭院走去,至于陆从泽则是和陆从远两兄弟并带着几个小辈的兄弟往外院走去。
当初大长公主大婚的时候圣上原本下令建了公主府,只是在太后把公主和圣上叫去讨论了一番后,圣上便特许大长公主住在侯府,而把原本的公主府建在了小汤山作为一个庄子给长公主休闲的时候去。
对于侯府来说能够让公主在这里住下自然是受宠若惊,为了不辜负皇恩,当初老侯爷在世的时候就下令把原本给三儿子准备的新婚院子给扩建了不止一倍,把侯府临街的几个院子都合并在一起,最后,三房的院子虽然还是在侯府的范围内,但其实已经可以算是一个隔离出去的单独府邸,就差在外面挂一个长公主府的牌匾了。
虽然当时侯府的大部分地方都划给了三房,但颜氏他们也没有什么不满的,因为圣上和太后满意侯府的做法,特地挑选了一和挂在皇室名下的庄子作为补偿送给了大房,且不说这庄子每年丰厚的出产,单论这件事让其他人看到了圣上对侯府的看重给侯府带来的便利就已经让大房收益无穷了
而且,大长公主嫁过来后,除了必要的君臣之礼外没有倚仗着身份在侯府娇横跋扈,反而温顺有礼,不仅每天对孟氏晨昏定省,而且和颜氏徐氏这两个妯娌也是相处和睦,侯府上上下下哪个不称赞一声她的好?
从前世到今生,陆钰元最佩服的就要数她娘了。在内能够拢络住她爹——她爹在他娘面前就是一只纸老虎;在外上能够让婆婆满意,下能够让各府夫人赞不绝口,这样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本事,陆钰元觉得自己从来就没有学到过她娘的八分,否则前世也不会和赵清之相敬如宾了。
大长公主和颜氏一路聊着一路到了“从宁院”,陆钰元每次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无奈,据说这个院子开始不叫这个名字,是她爹在娶了她娘之后执意改的,从宁,陆钰元默默吐槽她爹的没水平,讨好她娘只会用这么没创意的办法。
到了从宁院门口,颜氏也没有打算进去,她知道大长公主和陆钰元必定有很多话要说,她在这里再待下去便是不识趣了,大长公主也只是挽留了两句便罢了。
陆钰元扶着大长公主走进从宁院,此时的从宁院已经收拾好了,早几个月大长公主便差人来京处理这些杂事,并把大部分的行李都已经先运了过来,等到她到的时候,从宁院里已经是条理有度。
十多年没有回来,大长公主看着院子中的景致,赞了一句:“打理的还不错。”听到这句话,她身边的陆钰元顿时露出了一个得意的表情。
大长公主一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其中肯定有她什么事,果然,下一刻就听见陆钰元道:“这都是我差人时刻打理的哦。”心里知道颜氏必定在其中帮了很大忙,陆钰元不过是占了一小部分功劳的大长公主也不吝啬地夸她:“元儿就是好,现在都变得这么能干了。”
陆钰元心里也知道自己不过是占了一个口头上吩咐的功劳,其他的一切事都是颜氏亲自监督打理的,不过,她还是做出一副得意的样子,不为其他,就是想象母亲撒娇罢了。
算上时间,陆钰元重生的第二天就被送上了来京城的马车,而前世嫁人之后见到家人的机会也不多,这样一算,陆钰元就感觉自己不止五年没有见父母了,现在见到大长公主,顿时亲切感涌上来,让她变得格外爱撒娇。
元宁大长公主见五年没有见面女儿也没有和自己疏远不由得十分高兴,她上京之前最担忧的就是五年的时光会不会和女儿变得不亲近,特别是在十岁正是需要定性的时候送走女儿,如今女儿都大了,若是和自己疏远了也难以弥补,现在可好,女儿还是愿意同自己亲。
从宁院的前院和后院中间隔了一个很大的花园,陆钰元她们要经过一条长长的花廊才能绕到后面元宁大长公主和陆从泽的起居室,一路上,元宁大长公主拉着陆钰元不停地问着她这五年内在侯府的生活,又问了她住的锦园的情况,这些东西虽然在五年的通信中陆钰元也有提及,但见了面,总要亲自确认才好,这便是一颗慈母心了。
从女儿口中得知的消息虽然不知道真实与否,但从表面来看女儿在侯府过的也不错,大长公主暂时满意,陆钰元看着这长长的花廊,不由得问道:“女儿和哥哥都不在从宁院住着,娘亲真不介意吗?”
大长公主却是真的毫不介意:“你哥哥马上要参加明年的春闱,正是要努力的时候,让他在书院起居也是好的,而据你所说,锦园也算是一个好地方,虽然离这里远了点,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何况老夫人明确表示希望你住的离她近,必是舍不得让你搬到这么远的从宁院来,你住在锦园也算是全了一片孝心。何况,你的几个姐妹不都住在东苑。”
说到陆府的几个姐妹,元宁大长公主在陆钰元没有发现的时候微微皱了眉头。
听了大长公主的分析,陆钰元点点头,她不过是怕娘亲心中不满罢了,前世的时候,因为她自己的坚持,她搬回了三房没有继续住在锦园,而今生,她看到的比前世的要多,自然知道孟氏的想法,虽然也舍不得父母,但她也不想让祖母伤心,最多,以后要她多走两步罢了。
说话间,两个人走到了后院的主厅,因着陆钰元暂时要在这里住两天,大长公主先要陆钰元去选她自己想要住的地方,只不过在陆钰元走的时候,她把唐嬷嬷和李嬷嬷留了下来。
大长公主在女官的服侍下坐在了上首,唐嬷嬷和李嬷嬷恭敬地站在大厅中央,大长公主先问道:“这五年你们也跟在郡主身边,刚才郡主对我说的可是实话?”
唐嬷嬷毕竟也跟在大长公主身边那么多年,自然知道大长公主想要问的是什么,她答道:“郡主在侯府的生活的确如郡主所说,老夫人和大夫人皆疼爱郡主如珠如宝,侯爷和几位小爷也对郡主很好。”
大长公主听出了唐嬷嬷话里未尽的意思,唐嬷嬷提到了那么多人,唯独没有提到侯府的几个姐妹和二房的人,她冷笑了一下,当年的事陆钰元不说她也清楚,二房到是打的好算盘,想踩着自己女儿上位,做梦!
唐嬷嬷犹豫了片刻后又道:“据说,二夫人现在正在替大姑娘议亲,说是已经看好了人家。”“哦?”大长公主懒懒地问,只是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是哪家公子?”
唐嬷嬷恭敬地道:“据说是太常寺卿的嫡长子。”
大长公主冷哼一声:“太常寺卿的嫡长子?她到是打的好算盘,三品大员的当家奶奶,她也不怕这福分吞不吞的下。”唐嬷嬷沉默没有做声。
五年过去了但侯府的几个姑娘却都没有出阁的原因侯府里几个都心知肚明,当初大姑娘陆珊迟迟没有定亲,为这事,孟氏和颜氏都已经催了徐氏好几次,颜氏甚至亲自做媒都没有让徐氏松口,谁能想到徐氏竟然是打着这个主意?
最后事情没成导致陆珊如今十七岁仍然是待字闺中,颜氏恼火徐氏的做法不再管陆珊的婚事,并早早的把陆琪定给了秋闱第二年春闱中第的一个进士,那进士出生贫寒,但长得不错,为人也好,陆琪偷偷地看了一眼之后对这婚事也很满意,若不是陆珊没有出嫁她不能越过去,早在去年秋她就已经出阁了。虽然几个小的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陆琪也是恨陆珊恨得要死。
到今年开春的时候孟氏终于发话了,若陆珊今年还不出嫁,便在秋天把陆琪的婚事办了,哪有长姐不嫁先嫁妹妹的,这不是明显说陆珊不好吗?徐氏为这个着急上火了好久,她知道不能求颜氏,正在绝望的时候没成想最后撞上了太常寺卿这个好的婚事。因为这个,徐氏这两天走路都带风。
偏正院内,徐氏拉着陆珊一脸慈爱地道:“我儿果然是个好的,太常寺卿的夫人可是一个劲地夸你呢。”这话却说得陆珊满脸通红,万分娇羞的喊了一声:“娘——”
知道她害羞,徐氏也没有多说,只是道:“这两年为了你的婚事可是操碎了心,现在可好,娘终于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