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农门陶盈-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肉贵些17文一斤,瘦肉只要15文,像一般的小吃两三文到六七文不等,一千个铜板等于一吊钱也就是一两银子。
那婶子一听陶盈说她家闺女能得个大胖小子,一下就乐了,都说小孩的嘴是神仙开过光的灵着呢,“呵呵呵,行、行,借你吉言了小姑娘,就五文钱20个我买了。”
做成了第一笔生意,温氏和陶盈都很高兴。
温氏也不叫卖,拿了块旧白布铺在地上,再整齐的码上一排排果子,只因这酸果子是给孕妇人吃的,不好叫卖,时不时也有人看着新鲜过来问的,眼看到了中午也卖出去了四份。
温氏看着街上的人都散得差不多,收拾了摊子,跟陶盈说道“盈儿,跟婶婶说声再见,咱俩回吧。”
陶盈乖巧的朝在馄饨摊收拾的大婶子喊道:“婶娘,我跟娘家去了,祝大姐姐母子安康,再见!”
“呵呵呵,看这孩子多懂事,大妹子先别急着走,咱请你吃碗馄饨。”
温氏是个老实人,听了这话赶紧拉着何盈边走边说道:“使不得,使不得,下次来,下次一定来尝尝大姐的手艺。”
陶盈回头笑呵呵的朝着大婶子挥挥手道:“婶娘,再见。”
娘俩走了一条街来到卖猪肉的摊子前:“大兄弟,这块肥肉怎么称?”
“大妹子,大中午我也收摊回家要吃饭去了,你要我给你便宜点,16文一斤怎么样。”
“那成,你给我来个两斤。”
大叔利落的切了一条,挂了称:“瞧好了大妹子,两斤挂高高的,不少你啊。”
“行。”温氏数了32文钱放在了摊板上,伸手递过篮子接了肉。
娘俩手牵着手出了城门往家走去。
第7章 回家靠油啦
回到家,下了锁,温氏急急忙忙的放下篮子,提了肉进了厨房,边走边回头跟陶盈说道:“乖闺女,来帮娘烧把火,娘靠完油给你做好的。”
温氏把肉放到盆里,从锅上汤罐里舀了勺温水,细细的洗了两遍,拎起肉沥了沥水,放到案板上把肉切成小小的方块。
看陶盈已经把锅烧热了,温氏把切好的肉直接下到了锅里头。
不一会儿一块块小肥肉就开开始兹兹的冒油。
温氏用锅铲给肉翻了翻身对何盈道:“盈儿,火不用加了,你洗把手,过来吃点油兹拉。”
陶盈拣了一块热乎乎的油兹拉,放到嘴里嚼了嚼,松松软软的,心里不禁甜甜的想到:“终于吃到肉味了呀。”
“娘,味道真不错,你也尝尝。”陶盈夹了一块送到温氏嘴边殷切的道。
“是不错,你先吃,娘给你酪张饼。”温氏从面袋里舀了一勺子黑面分,又把油兹拉细细的切碎了,放了把剁细的小野菜,用水活了活,扯成一个个薄饼子,趁着锅热着,贴在了锅边上。
“盈儿,饼子好啦,吃中饭啦。”温氏把一面烤的金黄的面饼子用盘子盛了,又拿个两个大碗各装了一碗温水放到桌上。
陶盈拿了一张面饼咬了一口:“好香啊!”
“香你就多吃几个,娘今天酪了不少,够你吃呢。”
“娘吃了饭,咱们把鱼煮了好么?”
“行啊,等会你就告诉娘怎么做,娘听你的。”
“谢谢娘,你真好。”
“傻孩子,我是你亲娘,有啥好谢的。”温氏嗲怪道。
第8章 果子鱼2
温氏收拾了桌子,洗了碗,涮了锅,取了挂在廊沿下已经剖好的鱼,就叫陶盈道:“闺女,娘已经收拾干净了,你来给娘说要怎么做。”
陶盈拿着从院子里摘的三个酸果子走到灶头对温氏道:“娘,你先把鱼切成三四小段,酸果子切成片,锅里下了油,摆点生姜和果子片,等姜炒得微黄,用小火把鱼段正反两面都煎了,放点盐和糖,加些微点水就行,等要出锅了你再摆点葱,娘,你觉得这样烧成么?”
“成啊,只要我宝贝女儿说的都成。”温氏轻轻的刮了一下陶盈的鼻子道:“我家闺女真真能干,你说得娘都馋啦。”
陶盈看着已经煎黄的鱼,不禁咽了咽口水,美滋滋的想到:“好香!等会要是吃着味不错,定要去镇上饭馆子里问问,有没有人要买这果子鱼的,到那时自己家就有钱修房子喽!”
温氏看着,不知已经神游到哪里去的陶盈笑道:“闺女哎,你想啥想这么出神啊,喏,给你的筷子,快尝尝娘做的鱼怎么样,是不是你想吃的味道?”
陶盈不好意思的接过温氏递过来的筷子,夹起一筷子鱼肉,浸了浸鱼汤才拿起来吃了:“哇,娘,真是太好吃了,你也快尝尝,肉很鲜嫩还有果子香呢!”
吃了一小块,温氏忍不住点头道:“不错,这鱼肉真香甜,好吃!今天娘享了我们的盈儿的福了,真好吃,看我们家盈儿小脑瓜子就是灵。”
“娘,那你说我们这个味是不是独一份的?”
“是不是独一份的娘不知道,但娘晓得咱们这十里八乡的,烧鱼的法子都没这么烧过。”
“那娘咱们过几天把这道菜去卖给镇上的酒楼怎么样?”
“酒楼要是肯收那当然好,咱们镇上就两间大酒楼,都有自个的特色菜,平日里生意都不错。”温氏想了想又说道:“可是咱们要谈生意,人这么大的酒楼要想见到个掌柜也难啊。”
听温氏这么说,陶盈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虽说酒楼都看重菜谱,可面对这么大的酒楼,自家不要说还是普普通通的农家,更何况温氏一个妇道人家带个十二岁的女娃子要想见到掌柜的也着实不易。”
“不成,我得想个法子,对了,既然咱们去找掌柜的行不通,那要是能让掌柜的来找咱们买菜谱子,不是更好么!我何不学学那算卦的先生,做个旗杆子,上书售卖独家果子鱼菜谱,去酒楼前后叫卖呢!”
“到时候只要有一家掌柜的担心另一家掌柜的得了先,至少也会把咱们叫进去问个详细吧;再不行咱也有笨办法可以等在酒楼门口嘛,掌柜的又不是大家闺秀还能不出门不成!”
这么一想,陶盈不禁情绪又高扬起来,“退一步讲这酒楼不要,不还有大户人家么,我就不信镇上这么多大户还没个不喜欢吃个新鲜玩意的!”
吃了饭一下子空闲了下来,温氏赶忙着拿了绣架摆在院子太阳底下,从包袱中取了绣样架了上去。
这绣品关系到娘俩以后的生计,可马虎不得。
温氏取了丝线,先开始理线搭色。
她是个干活利落,不小会丝线就搭成小股小股的了。
忙了一会,温氏揉了揉脖颈抬头看到陶盈在柴剁子里挑来挑去,好奇的问道:“盈儿,你在干啥呢?”
“我想挑根细直的杆子,到时候有用呢。”
“你这鬼灵精,想到啥好玩的了呢,你要这杆子,咱屋后有娘砍回来的细竹子,你去拣一根吧。”
陶盈一听立即往屋后跑着说道:“娘,那我取去了。”
温氏看着陶盈欢快的背影,宠溺的摇摇头道:“我的盈儿还真是个急性子啊。”
第9章 出师不利
这天陶盈终于把旗杆子做好了,看着旗杆上系着的旗幡,上书四个大字“家传菜谱”,陶盈就觉得乐呵。
这几个字还是好不容易等到堂三伯家二小子,从县学回来写的,要是自己这两爪子字可不敢往上挂,何况这原身可不认识字,那还不要吓到温氏。
陶盈扛起自己做的小旗杆子,冲着坐在树底下绣花的温道:“娘,我找六哥哥玩去了。”
她可是昨天就跟六哥哥约了,要去镇上卖菜谱的。
“你可别去捣乱,你六哥哥家活计多,要是你能帮个忙的,可要多帮你三伯母些,知道了没?上次的鱼,你替娘谢谢你三伯跟三伯母。”
“好嘞,咱晓得呢,那娘咱走了,你也休息会,别长时间绣,可伤眼睛呢。”
“娘省得的,你去吧,走道慢点。”温氏听着自个女儿这么贴心,心里跟抹了蜜一般。
陶盈家住在村东头紧依着山,三伯家处在村子中间,一排六间的砖瓦房,七八十平米的大院子,这在陶家村绝对算得上顶尖人家,难得的是夫妻两个都非常爽快讲义气,生了两个儿子,都长得眉清目秀,那是十里八乡排得上名的好儿郎。
陶盈手扶着门框,探了半个头,往院子里瞧,看到半开的门里三伯娘正在喂小鸡,那小鸡才半个巴掌大,低着头啄地上的细碎叶子。
“三伯娘,你好,我来找六哥哥玩,六哥哥在家么?”
“是陶盈啊,你头上的伤好了么?你六哥哥就在屋呢。”三伯母看到陶盈关切的问道。
“好了几天了,谢谢三伯娘关心,我娘让我谢谢三伯跟三伯母,上次的鱼让你们破费了。”
“你娘就是客气,自家亲戚吃条鱼算什么,哪里用得着巴巴的来说谢谢。”三伯母张氏边回陶盈边回头朝东边的厢房喊道:“六小子,小陶盈来找你了,快出来。”
陶叶豪正歪在椅子上想事情,听到院子里陶张氏的声音,连忙起来出了屋子,看到陶盈扛个比她个子还高的旗杆子,不禁笑道:“妹子,你来啦,你手拿的就是你上次说的这个么?”
陶盈也知道自己现在这幅打扮有些喜感,不过她也不在意,等到了镇上还要靠它叫卖呢。
“娘,我带盈儿去外头玩玩。”陶叶豪对陶张氏道。
“带妹妹出去玩可以,可别玩疯了,你妹子身体才刚好可比不得你。”
陶六哥接过陶盈肩上的竹竿子,招呼陶盈道:“妹子,我们走吧。”
“好的六哥哥。”
“三伯母,那我走了,下次再来拜会你。”
“一定要注意安全。”张氏眼看着两人出了门,不放心的嘱咐道。
“放心吧,娘,我会看着盈儿的。”
兄妹俩出了村就奔镇上走去,陶叶豪有些不放心的对陶盈道:“妹子等下到了镇上,你就跟着我,我来叫卖。”
“好呀,六哥哥,咱们两个一起喊,一定把那掌柜的好奇心喊出来。”
镇上有两家大酒楼,一个叫好客来,据说是知府他小舅子开的,不只在这清泉镇上有,在其他几个县也有好客来分店。
另一家福云楼,不晓得东家是谁,相传这福云楼招牌几乎每个县都有,有去过京城的行商说在京城就有两家店。
好客来和福云楼在镇上生意都差不多,一直以来这两家的掌柜暗地里总喜欢较劲,今个这边上个新菜式,明天那边请个名角说段书。陶盈看准的就他们之间这点子竞争关系。
兄妹俩先到了福云楼的后巷子,陶叶豪展开了旗幡,露出“家传菜谱”四个字来。
“卖家传菜谱咧,独家菜谱,保证你没吃过咧。”陶盈抢先就亮了一嗓子,倒是把六哥儿吓了一跳。
“妹子,没想到你人小嗓门倒是挺亮。”
陶盈不好意思的捂脸说道:“六哥哥,你就别笑话我了,咱们赶紧把菜谱子卖了,等下咱们就去吃个好的,回去还能给伯娘带一点呢。”
陶叶豪看到陶盈害羞了,也不再逗她,也学着陶盈喊起来:“卖菜谱咧,家传菜谱,买到就是赚到啦。”
正半躺在竹椅上的福云楼大师傅闫三,睁开了半眯着的眼睛对边上打杂的朱大嘴道:“咱们后巷你有听到叫喊声么?”
朱大嘴并不停了手上活计,刷洗着木桶回道:“听着了,说是要卖菜谱子呢。”
“走去看看是谁,敢来我们福云楼卖菜谱。”闫三站起身拉了一把朱大嘴道。
两人走到后巷,打开后门看到一个半大孩子带个小女娃,举着个旗幡子在那里叫卖,都不觉有些愣了。
“今儿这个倒底演的哪出,怎么看都怎么搞笑,这两孩子一看就是村里来的孩子,现在虽说是太平日子,可也只有不饿着肚子的份,哪会有能卖到咱这大酒楼的菜谱呢。”
想到这。闫山朝陶盈他们挥了挥手道:“小娃子,快带着你妹妹走,别在这后巷玩了,吵了人睡觉。”
陶盈走上前,朝着闫三礼貌的说道:“叔叔,你们掌柜的在么?我这有个家传的菜谱想跟掌柜的谈谈。”
闫三一听这两个穷小鬼是来找何荣的,更加不耐烦道:“走走走!别在这里妨碍咱们,否则叫衙门的人来把你们抓了!”
也是陶盈他们倒霉,这个闫三平时跟何掌柜就不对付,好不容易这两天何荣回京里办事,才过两天舒坦日子,就烦人在他面前提何荣。
朱大嘴看着这两个小娃娃,不忍心道:“孩子,你们还是先回去吧,掌柜的去了别处,并不在县里,下个月底你们要是想来可以再来。”
陶盈也没料到福云楼掌柜会不在店里,还碰到了这个明显跟何掌柜不对付的大叔。
不是说穿越女都自带幸运星么?谁不是来了古代,随便卖个菜谱就开始发家致富。到我这怎么出师不利呢。
第10章 卖菜谱续集
“盈儿,咱们还卖么?”
陶叶豪心里有点没底了,本身自己听了一个比他还小几岁的小姑娘的主意,来这里卖菜谱就不可思议:“不过那果子鱼是好吃,算了只要盈妹妹还想去试试,我就陪她。”
“卖!”陶盈咬咬牙道:“六哥哥,我们来都来了,总要试试,这家不成还有他家呢。”
“走,那咱们现在就去好客来。”
“六哥哥,这次我们先找个伙计打听下情况,要是那掌柜的也不在,咱就去镇上大户人家问问。”陶盈说完这话,立即朝地上吐了口水:“呸呸,坏的不灵好的灵,我才没这么背呢。”
兄妹俩杠着个旗幡一路往北,往好客来走去。
这一路上不免有人看着好奇问:“你们俩这是干啥的呢?”
陶盈都礼貌的回道:“咱们兄妹是去好客来找掌柜的谈点生意。”
“你们俩小娃找王掌柜谈生意?”那人实在不敢相信。
“是呀,咱们找的就是掌柜的。”
“哈哈哈哈………………”那附近的一帮子人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有趣,实在有趣。”
“你们找王掌柜谈啥生意?”有人忍不住想逗逗陶盈。
“这可不能告诉你!我得等见了王掌柜的,偷偷的告诉他。”陶盈头一昂,颇为傲娇的说道。
“哈哈哈哈…………………”人们再也忍不住都捧腹大笑起来。
“那小娃子,今天估计你是见不着王掌柜了,我今早才看到他坐了马车往府城去了,没个两三天可回转不来。”其中有一人对陶盈说道。
陶盈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好失望,这是咋了,大家出门都挑同一日子。
街对过的金器店门口停的一辆桐油马车里,有个年约35岁保养得宜的妇人问边上伺候的丫头道:“今天街上不是集日,怎么这么热闹。”
小丫头揭开一角轿帘子仔细听了会才回道:“太太,是一个十五六的小伙子带着个六七岁的小丫头,杠着个旗杆子,说是要找好客来的王掌柜谈生意,大伙听了都觉得好笑。”
“那倒是有趣,咱家迁到这镇上也有几年了,平日里趣事可不多。”钱四太太拍了拍自己的百褶裙道:“去把那俩孩子叫来,咱也听听是啥生意。”
第11章 钱家真是贵人
随从领着陶盈两人来到一个茶馆,上了二楼,往左走到最里面的包厢前,轻轻的扣了扣门,低声请示道:“太太,人给你带来了。”
钱四太太端着茶碗,微微的朝着边上穿着翠绿色坎肩的侍女点了点头。
小丫鬟心领神会的朝门口回到:“太太,让他们进来呢。”
陶盈俩个进入门里,就看到一个穿着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坐在临窗的位置,这位应该就是钱四太太了。
钱家本是府城大户,祖上也出过几位大官,最大的官至一品大学士,到了钱家这代,钱老太爷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俱已成家,前几年据说三房出了事,卖了不少产业,才从府城搬到了这清泉县。
这位钱四太太名下有两个公子,都不是她亲生,只在18岁上头产下一名女婴,去年也已经嫁人,嫁的还是京里镇国公府上六房嫡次子。
陶盈从容不迫的上前对着钱四太太行了礼道:“四太太好。”
“太太好。”陶六哥也抱拳说道。
钱四太太看了看陶盈想道:“这女孩子虽没学过礼仪规矩倒难得的大方得体。”
“听说你们手上有一门生意,说来听听,好呢,你也不用找那王掌柜,我就能买下来。”
“不瞒四太太,我有一张独门烧鱼秘方,想卖给王掌柜。”
“哦,是怎么样的秘方?”
“四太太你要是信我,我今日回去烧一份鱼,明日给你带来,你尝过就知道好了。”
钱四太太转头对站她左边的小丫头道:“蝉衣,你去楼下跟掌柜的打声招呼,借他的厨房一用,再让春江去买条鱼回来。”
不大会儿,就看到蝉衣推门进来,走到四太太面前道:“太太,鱼买好了,也跟林掌柜打过招呼了。”
钱四太太转头对陶盈说道:“小丫头,现在地方有了,鱼也齐了,你现在就去烧来吧。”
陶盈拍拍心口,暗自说道:“幸好今天早上带了几个酸果过来,否则还真没法烧。”
陶盈又朝四太太行了一礼道:“行,那请四太太稍等片刻,我们去去就来。”
陶盈两人跟着随从来到一楼后院的厨房,发现油盐酱醋,各种调料齐全,买鱼的春江还细心的把鱼处理干净了。
“六哥哥,你来帮我烧火吧。”
这酸果子鱼其实没有啥技术含量,吃的无非就是一个创意,再加上这酸果子在这附近寻不见,才显得它金贵起来。
“盈儿,你会烧么,不用回去请大娘来烧么?”
“放心吧,六哥哥,我看我娘烧过,都记着呢,不会错的。”
陶六哥听陶盈语气挺有些自信,也不在多话,没一会儿锅就热了。
陶盈往锅里添了点油,等油热到七成熟,把切成细片的生姜和酸果放到了油锅里,不断翻炒,等姜炒出香气,放入鱼煎起来。
陶盈看到灶上有山粉(就是淀粉一种),最后还勾了勾芡,使得果汁香能更好的包裹住鱼肉。
烧好了鱼,陶盈用一个白底蓝花的盘子盛了,趁热给钱四太太送去。
四太太看着卖相挺不错的鱼,鲜闻了闻,果香味挺浓,从鱼腹部处夹了一小块鱼肉,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
“小丫头,你这鱼是怎么做的?你要卖的就是这个菜谱么?”
“是的,四太太,虽然这鱼做法简单,但是要想烧出这果子香味,必须得有这个果子才行。”
钱四太太看到陶盈小巴掌上摊放着的一个青黄色小果子问道:“这是啥果子?以前倒像是没见过。”
“四太太,这果子在咱们这周边,想买也是不成的,这还是我家祖上从外族带过来的,不只这十里八乡,就是百里之外都不会有。”
钱四太太听了陶盈这话,也没接话,心里盘算起来:“她家丫头,去年才嫁去了京城,又是高门大户的,生活本就不易,前几天还给她来信,妯娌之间都是明争暗斗,个个抢着讨好老太太,自己闺女打小为人不喜争抢,想来在这大宅门里是要吃亏的。”
“罢了,罢了,我这做娘的总得为闺女打算,前些天已经订了一扇屏风,打算来年老太太寿日送去,这离着寿日还有段日子,上次听闺女讲老太太最喜食鱼,何不先把这菜谱送去,也好让老太太看重丫头几分。”
想道这里,四太太才回过神来对陶盈道:“小丫头,你这菜谱我要了,果子我也定下了,你说几两银子,但有一点这果子你不能再卖给别人了。”
“四太太,今年这果子我可以都卖给你,明年嘛,咱们再谈,要是你这边还要,我保证先留给你。”
四太太想了想也点头道:“那行,这菜谱和今年的果子,我给你三十两银子,你看还成?要可以我们这就立下契约。”
“三十五两,果子四太太可以分批来摘,这样能保证果香新鲜,这多出的五两全当咱家给太太你看果园的费用了。”
“呵呵,小姑娘,你真是个精明的丫头,好了,我也不为难你,就三十五两,果子你可要帮我看好了。”
两人请茶馆林掌柜的立了契约,做了中间人。陶盈又口述让林掌柜的帮忙写了菜谱,和钱四太太两人在契约上分别签了字,按了手印。
陶盈细细的叠好契约贴身藏好,又把三十五两现银用布包了,问掌柜的借了个背篓,把银子放到背篓里,才起身对钱四太太说道:“四太太,我家就住在陶家村村东头,你问下有酸果树的人家就是,果子你可以随时来摘,咱们兄妹今个先回了。”
“你们去吧,到时候我□□江带人来摘。”
兄妹两辞了钱四太太,出得茶楼来。
陶六哥拍拍胸口道:“妹子,这是真的么,我咋感觉是做了一场梦呢。”
陶盈递了递背篓道:“呵呵,六哥哥,你看看这个就知道是不是做梦啦,咱们走吧,今天妹妹请你吃大餐。”
“还吃啥大餐,咱们得赶紧回了,出来也好久了,家里大娘肯定惦着你呢。”
陶盈这才看了看天色道:“确实不早了,六哥哥咱们赶紧去买点米面,回家吧,这顿先欠着,下次妹妹一定请你吃顿好的。”
兄妹两急急忙忙买了点米面,又称了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