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孩子哪有这么好的记性,时间一长又关进了书院,哪里还会记得给他找合作对象?再说,他真要找到了贵人与他合作,他也不亏啊。对于顾明兰,他认为只要真能出得起高价,她肯定会答应,于是陈掌柜的决定先哄着白子瑞。
  果然白子瑞觉得陈掌柜非常上道,于是挥着油油的手说:“行,我们这就说定了,到时候我一定帮你找个贵人与你合作!”
  “谢谢,谢谢少爷!”
  送走了白子瑞这尊大神,陈掌柜的对顾明兰万分感激,四道菜四十两银子买下做法后,又送了十两银子作为感谢。
  顾明兰知道这陈掌柜的另有生意,这五十两银子,她拿得理所当然。这四道菜的做法,虽然不一样,可是归源于都是烧烤类,所以十两一道菜,她也没觉得亏在哪里。
  朱正清一看自己媳妇这半天时间,转眼手上就有七十两银子,这让他一时无法相信。两人挑着一大担的吃用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还在问:“媳妇,这七十两银子都是我们的了?”

  ☆、429。第429章 她是败家女?

  手里有银子,当然就得花了。
  否则有银子不用,那不是成了一堆废物?
  前段日子顾明兰知道自己没理事,这家里的日子都是得过且过,如今希望在前头,她自然开始了精心过日子的生活。
  为了让一家人的营养均衡,顾明兰自己订了一个食谱。
  按前世的星期来排,周一到周日,早中晚各吃什么,她根据这个季节的食物,弄出一份很标准的食谱。
  “媳妇,孩子这么大了还得吃奶?还有,这羊奶檀味重得很,就是有也没人喝得下。”朱正清指着食谱上每天早上一人一杯羊奶的规定问。
  这世界没有牛奶,顾明兰了解村里有几户人家养了不少羊,这才想到的办法。可被朱正清一眼就否定,她瞪了他一眼:“谁说人长大了就不要喝奶了?你不知道这奶的营养非常好么?对于羊奶好不好喝,到时你喝过就知道了。只是,你得去打听一下,谁家的母羊多,羊奶能每天卖一瓜勺给我们。”
  朱正清已是个二十四孝好相公了,媳妇说羊奶能喝营养好,那就不会错。
  “这个没事,一会我去村里问问,实在不行我们自已买两头羊回来养着。”
  自己养羊倒也是个办法,只是要买母羊,到时候还得请人放羊,他们家没这么多劳力,最好还是找一户人家订奶更好。
  朱家村虽然靠近的不是什么大山,可是三面都有不少的小山丘。因地少山多,放羊的人家还真不少。
  朱正清出去半个时辰就回来了:“媳妇,三叔家如今正好有三头羊产子了,我与他说好了,每天让他送一瓜勺奶来,一个月给他二百个大钱。”
  顾明兰倒是知道朱三叔家养了羊,因为朱三婶身体不好,重事做不了,长年还得吃药,于是赊了十只羊回来养,如今已养了好几年了。
  既然他家有,而且朱三婶这个人不错,于是顾明兰说:“那行,三婶家有就更好了。”
  羊奶的来源解决了,那就得准备一些煮奶的材料。
  顾明兰前世给新鲜羊奶去膻味,用杏仁。可她不知道这世界有没有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就只得用茶叶了。
  果真朱正清不知道杏仁是什么,顾明兰只得找顾新梅要些茶叶。
  只是看到顾新梅拿出那一袋黑乎乎的全是老梆子的茶叶时,顾明兰傻了:这茶叶也太难看了吧?
  顾新梅看她这样子,以为她不认识茶叶,便笑着说:“莫非你娘家从未人教你做过茶叶。”
  顾明兰讪讪的笑笑:“不是,只是觉得这茶叶太老了。”
  顾新梅瞪了她一眼:“什么茶叶太老了?茶叶不老,一炒一揉再一晒,那不就成了一把茶叶沫?”
  会么?顾明兰前世生活的农村,是江南地带。
  她的奶奶可是炒茶高手,绿茶基本上是在两叶两芯就摘下来炒制,红茶稍晚些,可是也不会等到这茶叶都成老叶梆子了再炒茶啊?
  心下对这时代的茶叶有了个了解,顾明兰俏皮的说:“是,姑姑说得对,我是门外汉,那我就拿走了啊。”
  看她这俏皮的样子,顾新梅好笑的挥挥手:“去吧去吧,不够了再来拿。”
  还有一个来月,这新茶就可以采摘了,虽然她炒茶的手艺没有她奶奶的手艺强,但顾明兰还真懂得一点制茶的手艺,于是她笑着说:“行,我不会客气。”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这两天村子里有人在说:“顾氏这人还真是爱折腾,听说她家一餐的伙食花的银子抵得上别人家一天呢,她这是在哪发的财呀?”
  “什么发财啊?听说就是正清年前他义兄从外地给他弄了些金仁油来,他们不是在镇上做了十来天生意么?还不就是那点银子?要我说呀,这女人太不会当家,那可不是个事儿,这当家人不会当家,这家早晚还不给她败了?”
  朱唐氏听到别人在胡说八道,除了当场给这些人一阵排头外,然后又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二弟妹,二弟妹,你在家不?”
  这会儿顾明兰正在厨房准备中饭,俗话说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今天中午她准备了三菜一汤,都比较下饭。
  听到朱唐氏这急切的声音,她立即应声:“大嫂,我在厨房,你这急惊风似的跑来,出什么大事了?”
  朱唐氏人还未进厨房,就呛着声:“村里这些长舌妇,天天在议论你,说你花起银子来似流水一般,天天不是鱼就是肉,要不就让二弟打野味来吃,说你就是个败家娘们。”
  “噗!我家确实是这样,不过要败要是败我的家,关她们鸟事呀?大嫂,你可别在意,这人嘴上长着两块皮,不说东道西,她就会觉得空长了。我吃我的,她说她的,说过了她也得不到什么,我也少不了什么,有可好生气的?”
  本来朱唐氏还觉得村子里的人冤枉了顾明兰,只是当她进到厨房,看到她那案板上准备好的几样菜食时这才相信别人的话没说错。
  “二弟妹,你家今天不是有客吧?”
  “噗!”顾明兰禁不住又是一笑:“大嫂,就这么简单的三菜一汤待客?”
  朱唐氏一脸心痛:“二弟妹,你家才四个人,竟然一餐吃三菜一汤?这是什么?猪脚?准备红烧不成?那锅里是什么?不会是骨头汤吧?你可真是大手大脚的花银子呀。”
  这个大嫂人不错,顾明兰不想让她心里不舒服。
  顾明兰拉着朱唐氏坐下,拿出一盘五香水煮花生递给她:“大嫂,你也知道,那些年与大伙一块吃饭,那老太婆是如何对他们父子三人的。不是少吃,就是剩饭居多。你看看成敏与成杰,相比村里同年的孩子,他们的个头、体重可就差远了,如果再不补补,对他们的成长就会造成困难。如今,我们手上还有点银子,留下必备之外,我不想再省着两个孩子了。”
  “可这也吃得太好了吧?你们手头上也没多少银子啊。”
  顾明兰意味深远的说:“大嫂,会花银子的人才会赚银子,你别担心我们有两双手呢,银子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430。第430章 孩子逃学了

  别人说什么,顾明兰也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她要嫉妒自她嫉妒去,她败的是自己的家,与她人可干?
  就是有好几次,朱老太太明里暗里示意朱正清,让他管管她,顾明兰也没在意。
  日子过得好了,也觉得过得快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
  顾明兰看看又有许多的菜种要下地,分给他们的菜地不多,但她还是准备精心的耕种。这些天,她不仅种上了应季的各式蔬菜,还在角旮旯里插桑树,这点仅有的菜地她一席也不能浪费。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着小日子,季节一来,顾明兰还真的试制了前世的绿茶与红茶。因为技术有限,工具又不专业,做不到前世的那么精细,但是相对于这时代的茶叶来说,她很满意。
  朱成梅天天跟在她身边,有时学着种菜,有时跟着采茶,不忙的时候,就去跟着王二丫学针线,小丫头成长很快。
  自二月开学起,朱成杰上村学快两个月了。
  这天是学堂旬休的日子,午睡过后,朱成杰畏畏缩缩进了房间提出:“爹,我可不可以不去村学读书了?”
  小小年纪有书给他读,他竟然还说不想去?村子里百十户人家,能上村学的孩子仅十来个,而且还只有他是唯一的一个没有亲娘的孩子。
  面对这么不识好歹的孩子,顿时朱正清双眼一瞪火了:“你说什么?”
  朱成杰浑身一振,本想再说一次自己的想法,可见他爹这要嘱人的眼神,吓得嘴唇都哆嗦了。
  看孩子被他吓得连话也说不出了,顾明兰娇嗔的扫了朱正清一眼柔声的劝说:“你这么大声做什么?孩子都会被吓坏的。杰儿,你过来,慢慢跟你爹说,为什么突然不想去上村学了。是夫子责备你了,还是同伴人笑话你了?”
  朱成杰看了一眼严肃的朱正清反复斗争了许久才说:“娘,都不是,只是我觉得上村学真的一点意思也没有。先生一天到晚就让我们认字读字,读字认字,我坐着坐着都要睡过去了。可是哪个要睡过去了,没把字得文记牢,先生就得打板子了。”
  这是厌学症!
  小时候顾明兰也有这个想法,觉得读书没意思,要不是那时候是义务教育,必须接受九年教育的话,她恐怕也逃学了。
  她能发愤努力,那是因为有了目标。
  如今,朱成杰还小,对未来根本没有想法,学堂里又不自由,他一个成天在外面野惯了的孩子,突然被关在学堂里,肯定不习惯。
  可朱正清不解,他小时候想上学,可偏偏上不了学,如今儿子命好,有读给他读,他竟然说不读了?
  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里,让他一听之后怒目而视对着朱成杰骂了起来:“你个没出息的东西,你可知道你上一年村学,我们家能吃两个月的好菜呢。你竟然不好好学不说,还提出不去上学了?你说,你到底想去做什么?”
  朱成杰一脸要哭的样子,可能是不上学的心理占的比重大,于是他还是不管不顾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村子里好多小伙伴也不去上村学,为什么非得我去?我就是不要去了!”
  顾明兰听了朱成杰不愿意上学的理由顿时一头黑线:村里好多孩子都不上学,为什么非得你上?孩子,你知道这村子里有多少上不起不的么?七八岁的孩子,不是放牛就是下田,看来没让你去干农活,你是觉得委屈了?
  唉,孩子终究还是小啊,他不能理解他有学上是多么的幸福。
  这孩子还真是不知道好歹呢!要送孩子上学,有这么容易?要不是碰上这么好的后娘,当继子的不要说上学,就是想站在学堂边上看看的份都没有!
  想起自己小时候那个想上学却没得上的愿望,听到朱成杰的狡辨,朱正清“啪”一的声站了起来:“小兔崽子,你再说一句不上学试试?看老子人不打断你的腿!我告诉你,明天你好好的去给我上学,否则饭也没得你吃。”
  朱正清大手在桌上一拍,果然震住了朱成杰,他吓得张着嘴再也没了声音。
  这粗鲁的人!教育孩子这蛮法子可不行。
  虽然说棒子底下出孝子是这个时代的教育方法,可也有出逆子的例子。万一这粗鲁的教育方法孩子不吃这一套,真来个离家出走,那就麻烦大了。
  不是说她不是孩子的亲娘,就能眼看着孩子走歪路。
  顾明兰见朱正清真要教训成杰,这男人的性子她了解,于是急忙拉住他对成杰说:“成杰,快跟爹爹说,你不是赖学,只是一时没想明白罢了。”
  朱成敏听到爹爹在发火也进来了,听说是哥哥不愿意上学了,她怕哥哥挨揍,也帮着劝:“哥哥,你快点与爹爹说,你就是说说玩玩的,明天会去上学堂。要不然,你真的要挨揍了。”
  别的孩子成天都可以上山采果子、下河捉鱼虾玩,他就非得送在那小院子里无聊得紧?这么多人都可以不上学,他也不要上学。要是不用上学了,明天他就可以与虎子上山采杨梅吃了。
  不,只要不再让他去学堂,他情愿让爹挨一阵。
  不管顾明兰与朱成敏如何劝解,可是朱成杰就是不应承,低着头坐在桌子边理也不理人。
  看着一脸倔强的儿子,媳妇又不让他揍他一阵,等两个孩子出去后,朱正清无奈的叹息一声:“这孩子也不知像哪个,脾气这么倔又不知好歹。你也别拦着了,我看他明天敢不敢不去上学,除非他想屁股痒。”
  “噗!像哪个?你说像哪个?我说这脾气跟你呀可就没半点差!当时我不就是没想明白不愿意嫁给你么?可后来我道歉过多少次,你还不是一直觉得我的心不在这个家里?我知道这次孩子没了你也难过的,你不劝我倒好,倒是我劝了你多少回。可你不还是半夜三更一个人站在后屋出眼泪?好了,莫生气了,成杰不小呢,不想上学一定也是有原因的,我劝劝再说啊。”顾明兰被朱正清一句话倒是惹笑了。

  ☆、431。第431章 父子开战了

  朱正清知道自己教孩子不如媳妇在行,他知道顾明兰会帮着劝成杰上学,于是他站了起来说:“我再去地里帮一会,早上我砍了不少枝条回来了,现在去搭个瓜棚。骨头我已炖在罐里了,你一会再起来去走走,省得晚上走困,帮着我看一下火,等我弄好瓜棚后再回来帮你。”
  “嗯,你去吧,家里的事我会管好,你只管去帮自己的事。”顾明兰掀开身上的被子,套了条夹裤就下了床。
  “行,不过你要记得,你可不许碰冷水,有洗的东西,让敏儿帮着,她也大了,得让她多学着些家务事。无论如何,这两个月你得给我好好养着。只要你养好了身子,我就是再忙再累也开心。
  重活你也等我回来做,你就看看那罐子下的火,我放了几朵干菇儿在里面,等熟了你就先喝一碗。”朱正清急忙拦住要出门的媳妇。
  这些天虽然她一直在忙碌着,可是大多数的活朱正清总是只让她动嘴,少让她动手。
  明知道是这男人在以各种方式疼她,但顾明兰觉得他太小心了,她觉得人真的没这么脆弱。
  再说,一个人天天只看着不干活,也不是什么好事,不仅会让人越来越懒惰,而且也难熬。这时代能用来消遣日子的东西太少了,而顾明兰又不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
  “又不是真正的做月子,养什么双月子啊?你就只会听新梅姑姑的话,农村里人生个孩子都养不上一个月,要让人知道我真养两个月还不被人笑死?好了,你也不要提心了,这不就差这两三天么?不就洗个菜洗个衣么,又不去泡冰泉,哪有你说得这么严重?”
  “不行,大姐和孟子都再三交待你这次比生孩子还受伤,无论如何也得养足两个月才行。反正现在家里是你作主,也没了别人唠叨,你别不听人劝。”在对待媳妇养身体这件事上,朱正清非常固执。
  见爹娘在争执,朱成敏又跑了进来说:“爹爹,晚上敏儿去洗菜,哥哥会把抱柴火烧火,你不用担心。”
  顾明兰也安抚朱正清:“你去吧,我不会碰纯冷水的。就是要碰我也会烧开水加温来再碰,家里有成敏成杰帮着我,你还担心什么?”
  “嗯,那我先去,敏儿,帮着你娘做事,莫让她碰冷水。”临走前朱正清还再三关照朱成敏监督顾明兰。
  虽然觉得他很婆妈,可顾明兰心底里很温暖。
  不管做了多少思想工作,第二天一早朱成杰果然逃学了,气得朱正清把他从石头家院子里抓回来用竹枝一阵好打:“你很有能耐啊,竟然学会逃学了!你可知道有多少人想上学都没机会?你问问你自己的几个小伙伴,他们有没有机会上村学?小小年纪竟然敢逃学,我看你逃,打断你的腿,我让你逃!”
  竹枝虽然打不断腿,可现在是穿单衣的时候,那竹枝甩在小腿上可是痛得紧。这一阵痛,打得朱成杰边跳边求饶:“爹爹不要打了,我不逃学了,我真的不逃学了!”
  “你可是真的认识到错误了?”
  “二哥,你下手这么狠,成杰就是不认为他错了,也只得认错了。成杰,你爹可是望子成龙心切,你可得好好的读书,这段时间你家大鱼大肉的供着你,你要是再不好好读书给你爹考个状元回来,现在就弄得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模样,你可真得小心断腿!”
  牛心菊这不阴不阳怪声怪气的一番不知是劝化还是挑拨的话,让朱正清脸黑得不行,他沉着脸瞪了牛心菊一眼,才问:“我问你,你可错了?”
  朱成杰迟疑着不回答,朱正清气得又是一阵抽:“我让你不识好歹,我让我不识好歹,让你上学我没指望你中举人考状元,我仅指望你不与那些个无知妇人一般,学得个不知好歹…”
  “爹爹,不要打了,我知错了…”
  “说,你错在哪里?”
  “…”他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说!你再不说,我今天就打断你的腿!”
  “可我不知道错在哪了…我只是不想去学堂…”
  “我打死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
  朱成杰这句话,把朱正清气得理智也没了。
  已经打痛过了,顾明兰想,再打下去作用也没多大。
  其实,真正要让孩子真正的懂事,顾明兰知道光靠大棒教育真的不行。
  看着这倔强的父子,她拦了几次都不成,最后只得把朱成杰按在怀里自己背对着朱正清说:“相公,既然杰儿已经知道错了,那就原谅他这一回吧,他肯定知道错了。杰儿,一会儿去上村学可好?”
  可朱正清手中的竹枝一停,朱成杰的态度又犹豫了:“……好。”
  这是知错的态度?
  朱正清手一举凶狠的说:“我看你还是没打怕,否则哪能这么勉强!媳妇,你让开,这东西不好好教育一翻,他还真是想上天了!给他上学他还讲这么多条件,别以为我们家银子多想让他去糟蹋,不读书不明理,今天他要敢再逃学,我会让他记住逃学的后果!”
  看着朱成杰小身板一抖,顾明兰暗骂朱正清:你就是一暴力爹!
  顾明兰认为,真正以暴力教育打怕的孩子,你想要他真正的把书读进去,怕也是不多的。逼着他去上学,他去倒是去了,就怕到时候去混日子过。
  前世的学校里有多少混日子的孩子,顾明兰还能不知道?
  读不出什么名堂到还好,要是在学堂里学些个歪三歪四的回来,那还不给废掉了?
  她急忙拖住朱正清的手说:“不会的,杰儿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读书认字可重要了,他不会再逃学了。吃过午饭我们就会去上学,成杰,你说对不对?”
  我能说不去么?
  朱成杰委屈的低下头算是点头同意了。
  顾明兰看他这样就知道,这孩子根本心不甘情不愿呢。就是今天真的打得朱成杰不得不认错,可只要这家中有牛心菊在,以后这样的情形恐怕少不了。

  ☆、432。第432章 你真学种田

  顾明兰也与朱正清一样的想法,让孩子读书,只是想让他学点知识,她没有非得让孩子去中状元的想法。
  这时代就业的条件太差,不读书就只能死种田。
  也许有人会认为除了上学与种田外,还可以做生意。
  她知道,这是不现实的想法,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做生意,这又不是出暴发户的时代,哪来的这么好的运气都能成功?
  不管什么时代,知识就是财富。
  不管以后孩子从事哪行哪业,认点字读点书,对他一生肯定有好处。
  不过顾明兰也明白,目前孩子不愿意读书,他不要学,你就是把他绑在学校里,他也不见得就会好好学。
  想要他能从学堂里真正学到些东西,恐怕得让他自己真正想读书才行。
  怎么样才能让朱成杰真正想读书呢?看着眼前这两头倔驴似的父子对恃的场面,顾明兰也有点无措了。
  劳动改造人,顾明兰脑子里突然想起这句话,结合自己前世后来奋发努力的原因,顿时,她心中有了想法。
  她,不能让牛心菊看戏,一定要让朱成杰心甘情愿的去上学堂!
  好不容易把斗气的父子俩安顿好,待朱成杰去梨树下背前两天的文章时,顾明兰拦着朱正清说:“相公,本来你教孩子我是不应该拦着,更何况先生常说板子南山竹,不打书不熟,父母若疼子,何必莫来读这句话。我觉得狠狠教训一翻孩子也是应该的。不过,孩子还小呢,为什么他会不想读书呢?我看光是教训他怕是不行。”
  孩子这么倔,他哪里会不知道靠打行不通,只是他也是没了办法。
  朱正清头痛的问:“兰儿,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心甘情愿的好好读书?你知道他要是不读点书长大会就是个睁眼瞎,跟我一样。因为自己认不得几个字,当年我多想到外面去闯闯啊,可是我不敢。在山上几年,王大哥教我认了不少的字,也让我明白了不少的道理,不管能不能考起功名,可这书多读点总是有好处的。”
  想不到这个男人还有这么超前的思想,顾明兰赞同的说:“你说得对,读书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