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暖。”
  王林炎一听大喜过旺立马问:“弟妹,你父亲大人如今在哪?可否让大哥见上一见?”
  王林炎提出要见顾老爹,顾明兰一脸的难过:“对不起王大哥,我爹他…”
  朱正清知道顾家老爹生前跟着朋友跑过许多地方,对顾明兰的话并无怀疑。看自己媳妇提到亲爹这难过的表情,他立即接上了话:“王大哥,我老岳父他三年前就不在了!”
  “啊?”王林炎一脸的失落:“太可惜了!要是他老人家还在的话,或者真能种出这桑蚕也不一定呢。”
  顾明兰既然往这方面提了,她可没准备失去这个机会:“王大哥,我爹以前最爱跟我说外面的见识,特别是这桑蚕之事见我有兴致,他说得比较多。而且我还记得他说过,等我娘病全好了,他要在我家的田里试种双季稻,我还有点记得他说过南边人如何种双季稻的事,就不知衙门里有哪些双季稻种子…”
  语还未医治,王林炎‘咻’的站了起来朝顾明兰问:“弟妹说的可是真的?这种植法你还能记得多少?”
  王林炎突然站起来,顾明兰吓了一跳:“王大哥…”
  朱正清连忙安慰她:“媳妇,你别害怕,王大哥这是太激动了!”
  王林炎发觉了自己的失态,他立马又坐了下来问:“弟妹,我听大人说,这双季稻的种子有两种,一种叫碧粳,一种叫红稻。如果弟妹真的会种,我先帮你们到衙门备个案,明年开春你们来衙门领种子如何?”
  这两种东西前世她摸过可不少,不仅她会种桑养蚕,而且她还会巢丝。说起蚕丝,顾明兰仿佛看到了她那床上的老棉絮就变成了柔软的蚕丝被,身上这硬得不能再硬的旧棉夹,也成了那温暖如春的丝棉袄。对于双季稻就更不用说了,前世她小时候,村子里哪家种的不是双季稻?
  这个时代为什么种不出双稻?还不是因为高温时日太短嘛。

  ☆、232。第232章 撑死胆大的

  其实前世的育秧插苗法,就是针对西南双季稻种植而发明的,可惜这个世界还没有人发明这种种植法。而且顾明兰知道自己不仅能种出双季稻,而且还能种出高产的双季稻!
  科学种田这时代没人懂啊。可她懂不是?
  只要种出一种就有了五十银子二十亩上等良田,她还愁个屁啊?以后有二十亩田的租子、再做点小生意,正好一家人吃喝不愁,也不会太过富裕,达到她低调生活的目标。
  只是这时她不能直接说出这东西她太熟悉了,否则别人不当她是鬼附身,朱正清也会被吓着。以前的原主唯唯喏喏连个屁都不敢放,她突然就变得什么都懂,那还不吓坏亲人?
  “相公,你看如何?”
  朱正清还在犹豫,对于这种看过没看过的东西,要让他种出来,他还真没有把握。再说就说媳妇以前的爹说过一些,毕竟没有种过啊?
  “王大哥,那要是没种成呢?”
  谁说一种就必须种成?如果真如此容易的话,那朝庭也就不必到处找人试种了。
  “这个不必担心,没种成只是你的收成影响些。朝庭鼓励有能力的农夫试种这新品种,不紧粮种免费,还一亩先支二两银子的补粮银。”
  “真的?真要没种成朝庭不会怪罪,还补二两银子一亩的粮银?”
  王林炎点点头:“没错。只是二两银子并不多,所以你们试种个一两亩就行,这样也不会影响一年的收成。今年县里各色种子并不多,只鼓励老农夫试种。”
  试种一两亩?如果没试种成,那这两亩地就是只有二两银子了。
  光二两银子除去种子,就人工与肥料也是钱啊,万一没有收成,以自己那爹的性子,恐怕他是不会答应的…
  自己家里的地一亩也作不了主!如果强行要作主的话,最多也就自己媳妇那三亩地。可如今未分家,怕是那三亩地都难了。
  一时间朱正清为难起来…
  顾明兰理解朱正清的担心,但是她有把握,于是劝说:“相公不必担心,如果公公不同意用家里的地试种新品种的话,那么我去找新梅姑姑,租她家两亩地好了。有二两银子一亩的补赏,真要种不成也不会影响太大,反正我们家里还有你打猎的手艺呢,难道还能没饭吃不成?都说富贵险中求,不搏一搏就永远没机会了。”
  王林炎倒想不到眼前这个小女子目光竟然如此长远,她想得对,佃两亩地花费也不会太多,就是真不成也不痛不痒。如果一旦成了,那可就不是小收入了。
  “正清兄弟,我看弟妹说得有道理,如果你手上确实没什么好营生,不妨试试。”
  有人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对于双季稻的种植,虽然她不是学农业专业出身,可亲身种了那么多年的双季稻子,在这个世界她怎么就会不成功?
  顾明兰怕朱正清再犹豫失去发财的机会,银子还是小事,可良田却是有银子也不一定就能立即买到的好东西,见他还没松口,于是拉了拉他的衣袖笑着对王林火说:“王大哥,我们先定三亩地的粮种,一开春我们就来县里找你,到时王大哥可得记得请我上酒楼哦。”
  顾明兰轻松的玩笑话说王林炎的心情舒畅起来:“成!一定请你们到县上最好的酒楼去搓一顿。想吃什么由弟妹亲自点。”
  朱正清本来还在犹豫,听得自己媳妇这么一说霍然开朗:“嘿嘿嘿,王大哥你别见笑,我媳妇这人喜欢开玩笑。那就这样定了,到时我们来找您领种子。”
  养蚕比种地轻松多了,而且她熟悉。
  “那个,王大哥,到时候你也均些蚕种给我,我爹以前说过许多南方桑蚕之事,要是种子不太贵的话,我也想试试。”
  “什么?你爹竟然这个也知道?太可惜了,要是他老人家还在,那这事就有六成以上的成功率了!行,反正那种子虽然不多,可分到县衙也有一些,我给你留上一板好了。”
  朱正清虽然很担心事情办不成,可是这养蚕用不了良田,桑树么河沟山边都有,既然媳妇想试试,那就让她试试好了,大不了浪费一点工夫,反正家中的事,他也不想她太辛苦的去做。
  只是,要如何让娘不找事呢?
  顾明兰不知道朱正清在想什么,她此时沉静在激动之中,她想着明年两人就全力去种这新的农作物。双季稻交给朱正清来做,她从旁指导,让他全程去管理。真要种成了,这个男人会有成就感。
  养蚕植桑之事就自己亲自来做,桑树可以插枝,到春暖花开之时,去山边砍上一些桑枝插在菜园旁边就行。
  不,不插种在自己家菜园旁边,那朱老太婆可不是个吃素的人,她还是找顾新梅合作罢了!
  对于朱家的农活,还是用银子摆平算了,那两夫妻,一看到银子铁定比他们两天天下田都来得开心。
  闻得王林炎答应了也未起疑,顾明兰非常开心的说:“那就全靠王大哥关照了。”
  事情有了落定,气氛变得轻松,说起话来也就更轻松了。
  几人又聊了好一会,朱正清见天色不早,而王林炎又是来镇衙门办案的,于是站起来礼貌的说:“王大哥,如若有空,来朱家村住几天,别的好招待没有,你弟妹做饭菜的手艺还不错,你来尝尝,看看是她的手艺好,还是我们那做大锅饭的手艺强。”
  大伙儿在山里当强盗,大多数穷人开始都为的是个温饱。只是后来打杀习惯了、大口吃肉吃多了,这人心才会越来越大。
  王林炎当初是有意进山当土匪,为的是打探内部消息,其实也就是一个卧底,而且他当的更是一个不起眼的火头军。
  他本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因不能说的原因被逼离了家。要说吃他倒真会,要说做饭,他哪里会有什么好手艺?当时能把饭菜做熟了就已经很不错了。其实他当初就不想着着匪把子去干杀人越货的事,才自告奋勇去当的伙头军。
  闻得兄弟媳妇有一手好厨艺,素来爱吃的王林炎双眼一亮:“哦?弟妹还有一手做菜的好手艺?怪不得一开口就问城里有没有大酒楼呢,敢情是想去试手艺的?那好,这次我没空,下次轮休我找个空过来,到时弟妹可得露两手。”

  ☆、233。第233章 可换个礼不?

  说到做吃食,别说露两手,就是露三手她顾明兰也没问题。
  其实顾明兰会做的可不仅仅是农村人家做的饭菜,她可是有特级厨师证的大厨师。因为有求于人,而王林炎也是个真心待兄弟的汉子,顾明兰确实想感激他给他们夫妻一条光明大道,明年年底的时候,她就一个有四十亩地良田的小地主婆了!
  再世为人她不求富贵,更不求这个男人有多大的出息,只求他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就行。
  想到美好的日子就在不远处朝她招手,心情特好的顾明兰朝王林炎甜甜一笑:“那王大哥可得迟些来。”
  是兄弟家中条件太差,没银子置办菜食么?
  王林炎一楞:“迟些来?弟妹有什么为难的事不成?”
  看到兄弟发愣,朱正清有点难为情了,他了解自己媳妇话中的意思。
  不是什么为难事,只是现在那个家中,实在不宜招待贵客。
  虽然说王大哥是自己的恩人及结义兄弟,可家中那情形,朱正清还是不想让兄弟知道,人要脸树要皮,回来的时候自己身上兄长给了不少银子,可是他的日子却越混越差,真让他觉得脸红。
  想到自己那个家,想起自己的父母及那妹妹、弟媳妇几人,朱正清脸一红:“我家现在那情形,一大家子人吃饭,就是有碗好菜,也轮不上大哥吃两筷子。明年我五弟成亲后,兄弟们有可能就分开过,那时家中人就简单些。”
  原来是这回事,王林炎还真怕自己这兄弟目前日子过不下去了呢。
  对于家人,这世上哪家不是一个大家子人?谁家又没有几个兄弟姐妹?如果他的家不出事,比这朱兄弟家的更大。而且,父母在不分家,一般要面子的人家都是四代五代同堂。如今兄弟说明年有可能会分家,看来朱家不太和睦。
  这兄弟太实诚,又太孝顺,看来这弟妹受了不少委屈了。
  王林炎理解的拍拍朱正清的肩膀说:“你还是那个实诚样,好,老哥哥我喜欢这样的人。行,那就等你们分了家,我带上些好东西来,咱们两人慢慢喝酒聊天,就当那时在山上一样。”
  兄弟并没有看不起自己,也没有嫌弃自己家里穷,朱正清非常高兴的说:“好,一言为定!到时再去山上打几只野物来,让我媳妇烧来吃,让大哥你饱个口福!”
  “好好好,哥哥我人生之中没什么爱好,就是好这口吃食。好了,这会天色不早了,我得去衙门办事了。弟妹,这是我给你的一点见面礼,你别嫌少。”
  顾明兰看着王林炎手中的一锭银子,现在她对银子可认全了,那锭银子是足五两的银子。
  这可是个大礼,无功不受禄,她慌忙拒绝:“不不不,王大哥,我可不能收你这么重的见面礼。听相公说,以前你给他很多帮助,我们都还没有感谢你,怎么能再让你破费?不行不行,你收回去吧。”
  五两银子是农村里一个大男人一年二分之一的收入,就算王林炎是个当官的,那也不是一笔小钱。他并不是朱正清的亲兄弟,她怎么可以收一个外人这么重的礼?
  礼尚往来她是懂的,一欠再欠那可就叫不识时务了。
  朱正清一看那锭银子也帮着拒绝:“王大哥,我媳妇说得对,我还没谢你呢,怎么还能再收你的礼?你收回去吧,我们是决对不能收的。”
  王林炎拿银子当见面礼,那是因为顾明兰是个女人,他不能拿身边的近物当见面礼。虽然银子是俗物,可是它的用处才最实惠。看自己兄弟夫妇一身的穿着打扮,又听他说家里没分家,看样子他家人并不是好相与的。可这弟媳妇的样子却不像个泼妇,怪不得过得这么寒酸。
  “拿着吧,既然是兄弟,就别说得太多。如今我是正八品的捕头,一年收入也有个三四十两,我更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汉。这点银子弟妹要是不嫌礼薄就莫推辞。”
  看来这男人也是个实在的血性人,顾明兰知道一个大男人拿出来的礼物你要真不收,他肯定会认为你嫌少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推辞就过了。想着那软软的丝棉还得到明年才会有,今年冬天总得过,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些,顾明兰想了想才说:“王大哥,你的情意我领了,不过你别送我银子,你给我送点别的东西好不好?”
  送别的东西?这送礼还有得挑的?
  王林炎愣了、朱正清也愣了…
  “媳妇…”
  看这两人的表情明显是误会了,顾明兰头顶一群乌鸦飞过:“王大哥也知道,我们家没分家,就是拿了银子在手里也不敢置办东西。眼见天越来越冷,家里的棉被又旧又硬,孩子的衣服也又旧又小,相公连一双好的棉鞋都没有。如果王大哥一定要给弟妹我见面礼,不如请王大哥送个面子给我吧。”
  她的意思是,想让他以他的名义,给他们夫妇送些棉衣棉被去?
  用面子当见面礼?她这是怎么想出来的?
  顾明兰怕王林炎没有完全明白的她的意思,于是她又接着说:“是这样的,我想到棉店里去订两床十斤重、比现在的棉被要宽大些的新棉被。还想买些棉花布匹回去给他们爷仨做点衣服鞋袜。只是我要是买回去了,也没得我们的份。所以想请王大哥帮个忙,我一会去棉店里订好棉被与棉花,再请布店老板送几匹布过去棉店,借王大哥的名义,指定给我们送,那样才不会被抢。”
  王林炎摇着头收起了银子笑笑:“这叫什么帮忙?这是弟妹给哥哥我涨面子呢!行,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去棉店。”
  订好两床指定要的棉被,又去了布店订好棉布,两人送走了王林炎,朱正清与顾明兰也转身往杂货店去了。置办好朱老婆子交待要买的东西,顾明兰又买了一把锁。回家的路上朱正清又把那些年在山上与王林炎的交待说了个清楚,顾明兰对王林炎的印象更好了,觉得这人是个真汉子。
  顾明兰真想看看,这朱老婆子看一车东西,又没她一点份,会是什么表情。

  ☆、234。第234章 砍柴做新衣

  因为路遇了王林炎,又办了许多事,两人回到家已是傍晚了,家中都早就吃过饭洗漱过了准备休息。刚把东西搬下,朱正清想先去吃饭,可朱老婆子却在门拦住了他问:“老二,你今年还准备进几回山?”
  可能是银子还没交给她,朱老婆子这么晚都守在门前,让顾明兰对她的鄙视又加深了一分。天都快黑了她这么晚守着,不就是想着不能让这钱袋子进他们的屋子么?这世上的也有这样当娘的,这样的娘,也许哪一天就寒了儿子的心,难道她不担心?
  顾明兰可不了解朱老婆子的想法,朱老婆子可是真的不担心朱正清对她寒不寒心的事,她担心的是,要是今年朱正清不再进山了,那他手上的银子可得一五一十都交给她。
  看着老娘这么晚还守在门口,这么冷的天连冷也不怕了,心中很是不舒服,朱正清知晓这娘是为了银子才这么坚强。听到她问于是淡淡的说:“娘,现在山里还没开始下雪了,可气温已不低了,这野物快开始犯猫冬了,想这两天要是太阳还好的,再进了两场山就不去了。天一冷,野物都不出来,就是进山也打不到什么了,而且还怕雪崩。”
  听到儿子的话,朱老爹也走了出来。这打猎的事他虽然不懂,可是听得也不少。
  虽然儿子老跟自己讲条件他心里很不爽,可是他还是不能惹得这儿子真发怒。朱老爹听了立即点头:“再冷些天那是不能去了,可不能为了两只野物出了大事。”
  今年交的银子还不足十两呢,只进两回山,还能赚几两?朱老婆子又问:“那你们这次进山不到三天就回来,我想是不是有什么大的收获了?”
  朱正清更加明白了这亲娘的意思,其实这次因为有孙玉狗家那只狗帮忙,效果还是不错的。那只狗有猎性,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多点,没比上次去的两回差。
  因为有了猎狗当帮手,同去的四个人最少的人也分到的一两多银子,他是主猎手,同伴们都靠着他下套、放陷井,所以他分了近三两银子。人都是有私心的,古代都是几代同堂的多,大窝饭总是会让人有想法的,于是大家都说好了,回到家都说只分一两银子。
  他知道这爹娘不把银子拿到手,他们晚上睡也睡不着了。
  朱正清从怀里掏出钱袋子,里面有一两不到的银子,他把它递给朱老婆子解释说:“娘,这次其实比上次还好了一点,总共分得了一两三钱银子。按您说的买了些东西回来,刚才给两孩子奖了十个铜板,余下的都在这,娘您收好!”
  一两三钱银子?算了花去的也还约有一两。怎么会这么少?
  虽然这银子算是不少了,可朱老婆子掂量着袋子不满意的说:“这孩子花十个铜板也太浪费了,那可是一家人一天的油盐银钱呢,你们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动不动就乱花钱。再说,今年进山的机会也不多了,能不能再进个二两银子还两说呢,以后可不得这样大手大脚的把银子给了孩子浪费。”
  当亲爹的给孩子每人十个铜板买零嘴,这当亲奶奶的都不高兴?儿子可是娘真正的大孙子,她怎么就不喜欢两个孩子呢?想着想着,一种怪异又袭上了朱正清的心头:难道自己真的不是娘亲生的么?
  朱老爹看二儿子脸色不好起来,他立即喝止说:“老太婆,当爹的挣的银子不给儿女花,给哪个花?孩子手上有了铜钱,村子里来了卖桂花糖的,他们也不会站在担子面前咽口水了。今年清儿上不了两次山了,老太婆拿一百个铜板给大儿媳妇,让她去置两件新衣过冬!”
  给了孩子还要给儿媳妇?她这当娘的还没有置办新衣过年呢?那个懒女人凭什么穿新衣?想都不要想!
  朱老婆子一听跳了起来:“这年关了要用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呢!眼见一过年老五的媳妇又要进门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做新衣?又不是没衣服穿,也不是什么大姑娘,穿那么好给谁看?”
  朱正清对老娘这种唠叨真是反感极了,自己女人身上穿的衣服,怕还是嫁过来时的几件嫁妆吧?今年王大哥看他们的眼神,直到现在想起,他都脸红。就算不要穿得好看,那总得穿暖和,她身上棉夹衣都已经硬得像块铁了。
  听了朱老婆子这话,朱正清心里暗自庆幸:好在自己的媳妇聪明得紧,早就把娘的性子摸透了。否则她听了这话,心里还不难过死了?
  为了省得噪耳根子,朱正清一听朱老婆子的话立即开口说:“不用了,不用了。爹,我媳妇和孩子过年的新衣,我会自己想法子的。反正离过年也还有一两个月,等不能再进山打猎了,我就打点柴火送到镇上去卖,也能挣得到两件衣服的银子。这银钱娘就收好,好等过年或老五娶媳妇时派上用场!”
  卖柴火的银子想给那人做新衣?
  朱老婆子眼眯眯正想说那银子也得上交,只是看到朱老爹在一边一脸戾气,仿佛她要敢再多说几句,他就不给她面子一样,她才闭嘴。
  哼,我就看你这条颇腿有多大的能耐!你要讨好女人,以后残了可别与我说。
  朱老婆子收起了银子就立即进了房间,朱老爹也起身去抽烟了。
  因为娘亲说了,银子要用来给他娶媳妇,站在门面听到了爹娘与哥哥对话的朱正淼一脸歉意的看向他:“二哥,都是我的事让你着累了。”
  爹娘明显是偏坦自己的几个弟弟,这些年他不是不知道。本来一家人的银子本就应该交给当家的管理,但是赚银子的没得花,不赚银子的倒花得多,这一次朱正清眼里算是看透了。
  只是他能说什么呢?说爹娘对他不公平?说爹娘从未把他当成儿子来看待?
  他说了,这爹娘就会内疚么?
  朱正清自认为,自己的爹娘不是会为亲情而感动的人。

  ☆、235。第235章 莫非吓傻了?

  毕竟是亲兄弟,为了两个银子闹得不开心真的没必要,朱正清看了朱正淼一眼淡淡的说:“老五,咱们是亲兄弟,就不要说这种见外的话了。二哥我这脚还不太灵活,地里的事做得了少,在行的也就是打打猎,弄点零花银子,你不要太在意了。”
  说着,也不待朱正淼再说什么,马上进了屋子拿衣服洗了澡进了房间。
  顾明兰把两个孩子侍候好弄上床后,又待朱正清洗好了澡,她才用他帮她准备好的水洗了澡才进来。一进门刚一上栓,朱正清立即过来把她抱住,把刚才焐热的手伸进了衣内:“兰儿,你再不进来我得去抓你了!”
  这人总是在想要她的时候,由“媳妇”二字就变成了“兰儿”两字了,看他这表情,顾明兰红着脸说:“我总得把两个孩子弄好才能进来吧?”
  朱正清傻“呵呵”的低下头亲了她一口:“嗯,我媳妇就是香。兰儿,谢谢你对两个孩子这么好。”
  顾明兰喃喃的说:“我不是嫁给你了么?你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