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弃女生存录-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人,夫人!千惜正想着,刘福跑了进来叫唤,千惜道:“何事?”
  “夫人,老爷让我回来拿方子。这好不容易弄好了方子,老爷就往夫人这儿来了,这还没坐下喝口茶,又急急忙忙地往外赶。”刘福很是一幅为明卓葳心疼的模样。
  千惜轻笑道:“老爷这是为了大事儿,过些日子就好了,这方子拿好了给老爷,一会儿再抄一份往我这儿送。”
  “哎!”刘福笑着答应,接过千惜手上的方子,跑着往外头去,出去才瞧着明卓葳已经坐在马背上,刘福叫道:“老爷,方子,方子。”
  明卓葳拿过放入胸口,“上马,快些!”
  刘福一听,哪敢迟疑,立刻跟着翻身上马,明卓葳策马而去,他也跟上……

  ☆、第八十五章宫变

  
  论起办事儿效率,明卓葳自是不必多言的,原本被瘟疫的出现而闹得人心惶惶的,随着明卓葳表露已得根治和预防瘟疫的方子,并已上献德帝,由德帝派谴太医为染瘟的百姓治疗,又在京城到处摆方预防瘟疫的药汤,让人每日一服,以此而控制瘟疫的传染,京城百姓的心总算安定了下来。
  暗地里,明卓葳更曾运作,将方子送予各大世家,由此而交换得了一些他要的东西。甚至于在德帝的作秀之下,他更迅速地收拢西城百姓的心,当然也会将西城百姓被杀的内幕,无意地透露出来……
  在德帝以为借着明卓葳的方子大聚人心时,却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而太子领兵出征,竟势如破竹,捷报连连,没人看到德帝掩藏笑意下的狰狞。
  不过两月,太子平定流民,夺回纷阳,大获全胜即将搬师回朝,朝臣齐贺,太子的呼声一跃而起,德帝几欲气得吐血,明明他安排了人定不会让太子夺得首功的,为什么太子却胜了?
  偏偏最让德帝不喜的是,明明他并不见得欢喜太子的胜利,却不能表现出来,反而还要堆着笑脸。这一腔的怒火不能在人前展露,志得意满的太子却在接二连三的办差斥得头破血流。
  明眼人算是看了来了德帝对太子的态度并没有因为太子这一回的胜仗而有所改变,反而更添不喜,朝中的气氛变得十分诡异,唯恐因着太子而被德帝不喜。
  太子的人是避无可避,随着德帝将太子的人一贬再贬,起先还寻些理由,到最后却是直接一句不对便将人一捋到底。太子此时若是还不知德帝对他的针对,他就是个傻子。
  “殿下,我们在朝中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殿下,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
  一声接一声的劝告。满心已是怨恨的人,又怎么能抵得住那坐拥天下的诱惑呢。
  是夜,没有给任何人反应的机会,一场厮杀在皇城中展开了。早已被叮嘱好好呆在府里,不得出入的千惜一夜未眠,直到天光放白,皇城中敲起了丧钟,一身血气的明卓葳回来。“我给你报仇了。”
  浓浓的血腥味将千惜包裹,明卓葳的身上脸上都是血,几近看不清面目,将千惜抱在怀里不撒手,眼中的冷意与笑意相结合,本该还意气风发活着的德帝,如今却在他最恨的女人手里生不如死的活着。
  千惜没问明卓葳是怎么回事,只叫人抬了水让明卓葳沐浴。解开明卓葳的头发,千惜小心地清洗,明卓葳靠在浴桶的边上。回放着昨夜的点点滴滴。
  德帝原想让太子出征,在路上做些手脚将太子除去,是他派人救了太子,并且帮着太子平定了纷阳的流民,夺回纷阳,从那时起,太子便视他为恩人,他告诉太子德帝的打算,当了那么多的太子,又岂会不想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呢。
  可德帝掌权多年。想要夺位,谈何容易,回京之后一再被德帝压制喝斥,更让太子意识到自己的弱小。若非德帝还顾着面子,不能光明正大的杀子,他早便已经死了。
  处于这般的惶恐中,太子日夜不安,想到明卓葳救过他一回,抱着一丝希望。太子求到了明卓葳的跟前,明卓葳自然不是一开始便答应助太子,而一步一步地,一步一步地诱惑着太子,将他压榨到最极处,这才松了口,也才有了昨夜的兵变。
  太子所不知道的是,皇宫里他的人早已渗透每一个角落,甚至一步步地瞒过德帝,让他在温柔乡中尝到了皇权旁落,甚至儿子互相残杀的消息。
  是啊,太子要攻打皇城的消息,他传到了德帝的几个儿子耳,每一个都想着能够做黄雀,联络着他们身后的家族,一个个前扑后拥,最后德帝的儿子们,只剩下一个太子。
  想到德帝听到这个消息时口吐鲜血,甚至不敢相信,可面对殿前一排儿子的尸体时,德帝昏倒不起,太医诊治德帝中风了,口齿不清,全身瘫痪,他所有喜欢的,不喜欢的儿子都死了,只有太子,太子这个不孝子,促成这一切的不孝子。
  德帝想要大骂,却说不出一个字,太子呢,得意洋洋的,“父皇,没想到儿臣会有今日吧?你无时无刻都想着要废了儿臣,可现在,你最爱的儿子死了,你只有我一个儿子了,仅此一个。”
  太子大笑着,“从小到大,从小到大啊,就因为你不喜欢我,我一个太子却过得连个妾生子都不如,若不是,若不是朝臣支持正统,我小心翼翼不敢犯错,却是早要被你给废了。”
  若是,若是知道你这般忤逆不孝,你一出生,我就该捏死你。德帝口不能言,可眼中流露意思是那么的清晰,太子无所谓了,可外头传来了一声惨叫。那声音德帝再是熟悉不过,德帝想要坐起来,却使不上劲儿。
  “皇上都这般模样了,倒是念念不忘妹妹啊。”雍容华贵的太后一步步地走了进来,早已注意到德帝的动静,出言便是讥讽。
  “皇上,皇上救我,皇上!”一声惨厉的声音传来,一个血淋淋的人儿倒在德帝的床前,德帝腾得坐了起来,却又摔到了床下,那人儿连忙将他扶住,声声唤道:“皇上,皇上!”
  昔日那娇美白晳的人儿啊,此时脸上布满了伤痕,血迹斑斑,若不是那熟悉的声音,德帝都要认不出这是他喜爱了多年的人儿。张张口,德商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皇上啊,你还是省些力气吧,太医可是说了,你若是再气着了,那可真就无力回天了。”皇后阴冷的声音附在德帝的耳朵,德帝拼尽了力气竟然能动了,一个巴掌便要打在皇后的脸上,皇后一闪,一脚踢在德帝的身上,“哈,到了现在,你还想打我。还想为了这个贱、人打我。”
  “皇上!”满是伤痕的人儿昂头冲着皇后吼道:“皇上已经如此了,你何必再刺激他。”
  “闭嘴,你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若不是你。这些年来他不会待我冷落至此,他也不会落下今日这般的地步,你就是个扫把星,当初克死了你父母,如今又要克他。”
  “不。我没有,我没有!”
  “有没有的你心知肚明,这么多年,你让我受尽了屈辱,我一个世家皇后却要处处受你一个宫女出身的贱婢的压制,每日战战兢兢,生怕你迷得皇上失了心志,废了我这皇后之位,杀了我的儿子,这般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子,今日算是到头了。哈……”皇后大笑不止,压制她多年的大石,如今终于是落下了。
  “皇上,你这一辈子都不喜我,不爱我的儿子,你总想着要她的儿子继承你的皇位,可如今呢,这天下是我儿的天下了,从今往后。你的生杀大权,是在我的手里了。”皇后低头看着皇帝,笑得十分疯狂,“你那么喜欢这个贱婢。我让她到黄泉路上等着你,和她的儿子等着你。”
  “啊!”没等德帝反应过来,他自眼看着那血淋淋的人往后倒去,睁大眼睛,德帝看到她胸前扎着一支金簪,“宝儿!”
  原来发不出任何声音的德帝竟脱口而出。皇后大笑着,“怎么,心痛吗?”
  “你知道这么多年来,我的心有多痛吗?我十六岁嫁你,那时你不过是个小小的皇子,是我求着父亲嫁你,与你成婚之后,也求着父亲相助于你,让你登上了皇位。可你一朝大权在握,做的第一件事儿竟然是夺了我父亲的左相之位,更立这个贱婢为妃,一次又一次让我脸面无存。”
  “当年我有多爱你,这么多年,我就有多恨你,恨不得食你之肉,喝你的血。”皇后面露狰狞,德帝的目光更欲将她千刀万剐。
  “不过,让你们这么快就团聚,太便宜你们了,他们母子死了,可你得好好地活着,活着让我折磨,还你这么多年对我的恩情。”
  一个自以为算尽人心的人,又如何能想到有这样的一日,反被别人算尽呢。德帝利用皇后的家族登上了帝位,因着皇后的家族而立下太子,又因为世家而不能废无错的太子。
  原来若是依他的算计,这一两年的功夫,太子定会被他逼得犯下大错。到那时,他有了名正言顺废太子的借口,可这一切,都被太子平定纷阳的流民之乱打乱了。
  可到现在他都想不明白,怎么会这样,明明他算计得那么好,太子如何有后马逼宫,并且杀了他所有的儿子。德帝想明白了什么,却再也无能为力。
  明卓葳睁开眼,德帝就算猜到他在其中的作用又有什么用呢,皇后已经他视死物,肆意打骂,德帝生不如死的日子这才刚刚开始,至于他的人,明卓葳有的是时间慢慢一个个地拔掉。
  “老爷累了就起来,妾身给你把头发擦干。”千惜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明卓葳的头发洗干净,感觉到明卓葳睁眼,千惜擦头发的动作才重一些。
  “过两日新皇登基,往后,再没有人敢对你不敬。”明卓葳伸手显得志得意满地与千惜说话。千惜露出了一个笑容,“有老爷为妾身撑腰,谁又敢对妾身不敬呢。”
  明卓葳冲她招招手,千惜挪近些,明卓葳额头抵住她的额头,千惜有些诧异,这样的动作,是她经常与康回做的,明卓葳竟也学着了。
  “你说的话,我很是喜欢听。太子,新帝,如果有人帮着他,他或许能做一个好皇帝,可前提得有人愿意帮着他,扶着他,若不然,他不过是个空有想法却无能力的人。这样的人,遇到了权臣,自当能谱一曲君臣和谐的佳话,况且,太早地登上皇位,未见得是好事儿。”明卓葳细声细语地说。
  “太早?”太子如今已是二十有六,这样的岁数登基还叫太早?
  明卓葳轻笑了一声,他如何会告诉千惜,前世的太子三十来岁登基,得遇一文一武的臣子相佐,不仅避开了德帝一而再,再而三的杀局,最后甚至顺顺利利的登基,根本不似如今这般夺位残杀兄弟,囚禁生父。
  尤其在有能臣辅助之下,逐步掌握朝中大权,就连他明卓葳也一时不备,险些败于他手。磨练让人痛苦,同时也有让人成长。
  “有些事儿我不告诉你,你不必猜想,事情总归有我。”明卓葳禁止想到那些不愉快的事儿,如今的他与前世全然不同了,他想要的,已经一步一步地得到。
  千惜总觉得明卓葳没有说出来的事儿与她有着莫大的关系,但她并不是好奇心重的人,明卓葳不想说自有他不想说的道理,只要不会对她和孩儿们有什么不妥,千惜也不追问。
  “老爷快些起来吧,水都凉了。”千惜催促着明卓葳,站了起来去给明卓葳拿衣裳,明卓葳拉住她的手,“总有一日,我会让天下的人都俯在你的面前。”
  千惜的眉心跳跳,这话中的意思,她如何能不懂,可正是因为懂了,千惜才觉害怕。可是,明卓葳第一次这样明确地表露了他的野心,显然事情的发展很是顺利,那么,连同昨夜的宫变,也是明卓葳一手促成的?
  “不怕老爷笑话,妾身并不觉得俯视天下是有多快活的事儿,妾身所求的,不过是一家人平安和乐。”千惜说出了自己所求,明卓葳板起了脸,千惜继续说道:“只是,若是那是老爷所求的,妾身虽没什么本事,可却能做到不拖老爷的后腿。”
  “老爷想做什么只管去做,妾身总是会保护好孩儿们的。”千惜温和地说罢,明卓葳的神色这才软和了下来。
  “你莫怕,我会保护好你和孩儿的。”
  男人的话,哪怕是再动听的情话,又怎么能轻易去相信呢。见识地明卓葳的狠绝,明卓葳说得再肯定,千惜也只是笑着表示听到了,可她更相信自己。
  显然明卓葳已经步步想好要怎么走向那个位子,预防万一,她更该将所有的后路都想好。
  PS:  抱歉,今天晚更了!

  ☆、第八十六章宫宴(一)

  
  宫中惨变,先皇诸子惨死,唯剩太子,太子是为储君,原是名下言顺的继承人,如今这般情况,登基自是顺理成章。择吉日,祭天为帝。
  德帝虽未死,却被皇后所禁,对外亦称宾天,死了他子之手,朝臣悲痛,可岂有人起疑。
  是以吉日,太子登基,史称代宗,次年改元建光。大元朝又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明卓葳虽不曾升官加爵,但一应的赏赐接连不断,可见新帝对他的器重。
  “新帝继位,这回的宴可真是热闹极了。”这般意有所指的话,轻轻地飘到千惜的耳边,千惜抬头看了那说话的一对妇人,微微看了她们一眼,有些眼熟,一时却又想不起是何人。
  “明老夫人,明夫人,太后有请,两位随奴婢来。”昔日的皇后,如今的太后,成了皇帝的母亲,如此没有再受制于人,此时的神色间,尽是意气风发。
  昔日的皇后视明家为眼中钉,内中刺,更连千惜都不曾正眼瞧过,但得知代宗的皇位还是明卓葳一手扶持的,态度转变可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呐。腊八前已经亲自命人送上了最新的诏命服,并温声细语的嘱咐定要与莫氏一同进宫。
  莫氏点点头,千惜上前扶着莫氏的手,莫氏拍拍她的手,让她自己照看自己,婆媳俩随着领头的嬷嬷一同走入太后的寢宫。
  “太后万福!”莫氏与千惜冲着端坐于正位上,一身朝服的太后见礼,太后连忙起身下地将莫氏扶起,“老夫人多礼了,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莫氏连连道谢,想到一年前同样是进宫请安,太后那恨不得将她除之而后快的脸,再对比如今这态度,莫氏也只感慨一句。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太后并不曾察觉莫氏的心思百转,侧头望了千惜一眼。却是惊住了,掩口而道:“想不到明夫人竟长得如此国色天香,明大人可是真有福份。”
  “太后謬赞了。”千惜福身不敢受之,毕竟一个女子被赞妇德妇言出众是为妇人之荣,可容貌出众。多是人要说一句红颜祸水。太后此言,亦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
  “哀家多言,是哀家多言了。”太后似也发觉自己所言不妥,连忙收回,千惜笑笑而过,引得太后又看了她这几句,这样相似的容貌,倒是与那的年少是轰动京城的千默然极像。
  太后转过头,与莫氏温声细语地说起话来,相比初见的千惜。哪怕这些年来与明家针锋相对,和莫氏也有不少的摩擦,可终归话题总是多些。
  千惜表现得很安静,听着太后与莫氏的说话,只会在莫氏口干的时候适时的递上茶,这般的情况,不仅太后瞧到了,一旁的夫人们也有都看在眼里。
  “往日见过这位明夫人,并不曾深交,不曾想倒是挺懂规矩的。”或是见过。或是听闻千惜之人的人,见到千惜的举措,低声交谈。“若是个不懂规矩的,明尚书那般的人。又岂会看在眼里。”
  “说得不错,这位夫人倒真不像是猎户养大的,看这举止投足的,十足的大家风范。”
  “没见识的,你们就没认出她那身边的两个嬷嬷是谁。”一声冷哼,只见一位身着大红盛装的女子站在人群中。“那两个嬷嬷,一个是前朝孙太妃身边的贴身侍女,得蒙太妃恩赐出宫养老。另一个,是路国公府陆太夫人身边的嬷嬷,同样是在陆太夫人身故后出府养老。”
  “看不出来,这位倒是有些手段,能让她们留在身边伺候。”红衣女子一脸的高傲地昂着头,轻蔑地扫了一旁的妇人们一眼,眼里的轻蔑真是半点都不曾掩藏,惹得一干人脸色不善。
  红衣女子往前大步地走入,“太后,明太夫人,诸位夫人。”女子虽对旁人嚣张之极,但走到太后面前却是十分有礼,千惜抬头望了一眼,太后笑呵呵地道:“安慧啊,可是许久不见你。”
  “前些日子随母亲一趟杭州拜见外祖母,让太后惦念了。”女子咧嘴一笑,显得十分爽朗,比起时下京中的女子,更多了几分直率,千惜想着刚刚太后称呼女子的名讳,却是对女子的身份有所猜测。
  “你母亲今日不曾进宫?”太后只见女子一人,再问。
  女子道:“母亲连日赶路,有些劳累,如今病倒在床,是以特让臣女进宫向太后请罪。”
  “身子要紧,身子要紧,不必多礼,待你出宫啊,带上几株上好的人参,可要让你母亲好好休养。”太后很是大方地赏赐,女子道:“臣女代母亲向太后道谢了。”
  “这位便是明尚书夫人吧,闻名许久,却是第一次得见。太后娘娘,太夫人,你们聊你们的,咱们出去外头转转。”女子扑了上来,也不管千惜愿不愿地捉住千惜的手,一连串话似是放鞭炮的一下子放完了,太后挥手道:“去吧,去吧。”
  千惜却是反应过来回头看了莫氏一眼,莫氏道:“既是安慧郡主有请,不必拘束,去吧。”
  “是!”千惜福了福身,与太后与莫氏见了礼,安慧郡主意味深长地看了千惜一眼,同样笑盈盈地冲着太后行礼告退。
  莫名奇妙地被安慧拉着出了大殿,是说不甚清楚安慧究竟何意,可能出来松口气儿,不用似国宝般被人打量,警惕,总是件好事儿。
  “看不出来你有什么好的嘛,因为你长得好看,可我也不差。”安慧郡主一走到了无人之境,立刻由头到尾地打量了千惜,评头论足。围着千惜转了几圈,“他怎么就对你那么念念不忘呢。”
  他?千惜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安慧却已经瞪大眼睛,“对,就是他,他就是,易正阳。”
  “易大哥。”突然地跟易正阳扯上关系,千惜眨了眨眼睛,待看到安慧眼中那么明显的情义时,恍然大悟了。这位安慧郡主怕是看止易正阳了呢。“郡主说笑了,我与易大哥不过是从小相识一场的缘份。”
  “青梅竹马嘛,我还知道他曾经向你提过亲呢,可你拒绝了。所以我才说他傻,明明你都已经拒绝他了,现在还嫁给了别人,有了孩儿,他不应该再把心思放在你的心上。”安慧啪啪啦啦的一股脑全倒了出来。千惜却惊了一身的冷汗,“郡主,还请慎言。”
  安慧没想到千惜会突然变脸,可被千惜这一喝,安慧也才惊醒过来,转头一看身边都是她与千惜身边贴身的人,松了一口气际,转头挥手道:“你们都走远些,没有我的吩咐,不许过来。”
  扯着千惜要往偏僻处去。千惜是挣扎道:“郡主,事无不可对人言,我与易大哥清清白白,所以郡主若是有什么想说的话,自寻了旁人说去,何必纠缠于我。”
  “明夫人说什么呢,我不过是想与明夫人说些体己的话,并无他意。”安慧笑得天真,千惜盯着她看,看得安慧再也笑不了来。直捉着脑袋道:“哎呀,好了,我说实话。我,我就是想知道。他都喜欢什么,我,我很是欢喜他,可这么多年了,他都没下眼看过我一眼。”
  小心翼翼似的抬头看了千惜,“他心里心心念念的都只有一人。若不是我死缠烂打,连你的事儿,他都未必肯跟我说一句。”
  “郡主究竟是从哪里知晓我与易大哥相识的?”千惜询问,安慧道:“并不是易正阳告诉我,我只知道他心里有一个人,与他青梅竹马,原该相守相伴,却有缘无份。前些日子,他有些不对劲,我就用了法子,套了他身边贴身伺候的人的话,这才知道原来他心里的人,是你。”
  虽说安慧说得小声,但这样的话,但有一句入了旁人之耳,千惜都要身败名裂。“还请郡主以后莫要再提及易大哥,我与易大哥清清白白,但若郡主的话落入有心之耳,却是要让我们身败名裂。”
  “我知道,我身边的人都有些本事,一般人想要靠近是不可能的,倒是你身边的人……”安慧扫了一眼除了严婆桑婆外两个明显是练家的人,千惜的脸色已是微微发青,她虽问心无愧,可想到明卓葳的强势与霸道,若是他知道易大哥跟她的关系,不定要闹了什么事儿来。
  后知后觉地发现千惜的脸色真是不好,安慧是真正聪明的人,以千惜养父家的能力,亲生父母对她的不管不顾,这两个练家子的姑娘,当然不可能是她的人,不是她的人,那自然就是明卓葳的人了。
  此时此刻,安慧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拉着千惜道:“对不起。”
  千惜真是想回一句,要是说对不起有用,那要警察干嘛。可是,她斗不过明卓葳,同样的也得罪不起这位安慧郡主。若不是因为易正阳,想来这位主儿根本不会搭理她。
  安慧是德帝的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