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昏君的心尖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李令姜决定还是别问了,糊涂就糊涂着吧!大不了·······大不了以后对裴效先好一点就是咯!
她暗自做了个无奈的鬼脸,扭头对琼琚道:“琼琚,今天晚上让厨房给郡马送饭时多加两个他喜欢的菜。嗯·······一个红烧狮子头一个夫妻肺片吧!就说他近来帮我看家,辛苦他了。”
交代完,她在琼琚不服气的“喔”声中扭过脸来暗自嘀咕:“怪可怜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上班真的忙成狗,尽量每天给大家更新。读者小可爱们要是觉得这篇文还不错,想继续看下去,麻烦给苦逼小作者点个收藏鼓励一下吧,下班后才能熬夜码字的小作者哭唧唧的谢过了
第34章 将军
李持明只给三法司半个月时间。十天已经过去了,听闻三法司还是没有动静。反倒是救驾有功的三个武将已经全部升官到位。高得升了吏部侍郎,兼任直隶巡抚。屠迪升了兵部侍中,巡抚宣大。白杜则一跃升了兵部右侍郎,总督两江浙闽。这种升迁速度在平时是绝对不可能被内阁批准的。然而此时,皇帝遇刺案迟迟未告破,朝野上下一片人心惶惶。人人都怕自己一不小心做错事,就要接受来自皇帝亲自发放的革职回家大礼包。人人的眼睛都盯着三司会审的办公地大理寺,人人的心里都在疑问:“究竟是谁?胆大妄为刺杀陛下?”
第十一天,依旧没有关于凶手的任何消息。皇帝在朝堂上发了火。堂下默不作声,集体装死。
第十二天,李令姜决定进宫去给皇帝请安,顺便给他听听自己的阶段性成果——她已经可以用韫明吹出简单的曲调了。
皇帝坐在南书房的龙椅上,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公文奏章。他像个检阅文件的机器,用快的不可思议的速度把那些文件检视,判断,批红,然后丢进应去的堆里。李令姜看着他那堪称疯狂的速度不禁失笑。“陛下,你查阅奏章的速度如此之快,看得清他们写了什么吗?”
李持明低着头,在仔细查看一封来自工科给事中的折子。听了李令姜的话,他轻笑出声。抬起头瞟了李令姜一眼道:“自然看得清。内阁已经给大部分写了意见,朕只需简略批示即可。况且,朕也不是所有折子都一目十行——”
他把那封给事中的折子展示给李令姜:“你看,这一封折子,说的是流月府城西被水淹了大半,请旨规建新城。内容就很是言之有物。朕也会细细批复。”
李令姜随意一看,果然看见李持明用朱批密密麻麻写了有一两百字的回复。
“可你瞧这一封是在说什么?在说朕年岁已大还无子嗣,建议朕为皇家衍嗣着想,开枝散叶。”他又递给李令姜一本包装精美的奏章,李令姜看了一眼署名,发现这本奏章来自·······钦天监?
“·········他有病吗?”李令姜不禁发出疑问。“陛下生不生孩子,和他一个管天文的有什么关系?”
李持明噗嗤一声笑了。他笑的前仰后合的看向李令姜:“阿韫,阿兄本来也不会生孩子啊!”
李令姜没有接他的话,对那封有病的奏章报之以鄙视的眼神。
李持明动作优雅的丢掉了那一封奏章,把它“biu”的一声扔进了那一堆似乎被他归类为“无用的屁话”奏章堆里去了。李令姜看着他的动作,用满怀同情的语气沉吟道:“所以陛下每天都得和这样一群失心疯打交道,他们连尊重二字怎么写都不知道!”
李持明对她做了个不置可否的表情,又颇为欣慰的笑道:“我的阿韫知道体谅我了,阿兄很开心啊!”
李令姜正要接话,忽听得门外传来一声堪称崩溃的“报——”,她不明所以的回过头一看,原来却是福禄寿,正踩着屁滚尿流的步伐从外面小跑进来。李持明被他逗乐了,摆摆手道:“看你那点儿出息!什么事儿吓成这样?慢慢说!”
“陛——陛下········”福禄寿的从袖子里拿出一封奏章,高高举过头顶,口中结结巴巴。
“大理寺,都察院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的官员一起······向您递交了一份联名辞呈········”
“嗯?”
“大理寺的两位寺卿,一位寺丞······刑部的两位侍郎,一位主事,六科一位给事中——”
“说结果!”
“三——三法司的······的一半大臣,都——都都都都在辞呈上签名了!”
李令姜难以置信的“啊?”了一声,回过头去看向李持明道:“他们疯了吗?!”
李持明没有说话,他沉着脸从宽大的书案后面绕出来,伸手夺过了福禄寿手中的奏章。长眉扬起,双目炯炯。低下头细细查看了那封奏章,他一反手就把奏章甩到了身后的墙上。李持明抬起头,发出一声冷笑。
“好!”他大声说。”太好了!真是再好不过了!“
他敏捷的绕过书案,在那层层堆起的奏章后俯下身子,手里拿起一杆毛笔。“福禄寿,传旨下去!就说众位卿家的诉求,朕准了!”
“另外再加一条,今日三法司递交辞呈的官员,全部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第35章 和气
“轰隆——”
天边响起炸雷,大雨瞬间倾盆而至。李令姜站在南书房的廊檐下望向阴云密布的天空,内心空茫又忐忑。三法司的官员被革职了一半,此时怕是正在三司各自的地方商量着收拾东西走人。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为自己今天的举动后悔。李持明在她身后的书案前坐着画画,他看起来还是很冷静。李令姜走上前去,发现他画的是一群嬉戏的孩童,笔墨浓淡相宜,勾勒出几个活泼泼的影子来。孩子们一起放着一个大燕子风筝,高高的飞上天去。李持明在那个大的有些不正常的风筝上点下了最后一笔,为燕子增添了一双活灵活现的眼睛,尔后在整幅画的旁边写下了四个大字:“一团和气”
··········
李令姜大概能理解李持明此时的作画心理,但还是觉得这哥们儿冷静的有些过分。
南书房外噼里啪啦的雨声中忽然传来了隐隐约约的脚步声,噼噼啪啪的,像是有人在外面廊檐下的青石地板上甩掉鞋子里的水。李令姜回过头,就见福禄寿从外面奔进来,脸上是纯然的无奈。
“陛——陛下········”他举起手里那一摞厚厚的奏章。“这是内阁递交上来的折子,陈阁老说,都是朝中诸位对三司会审一事的看法。他们内阁看不过来,就直接给您送来了。”
“放着吧。”李持明淡淡的说。丝毫不为所动,丝毫不为所惧。
福禄寿低着头站到了一边。李持明拿起自己刚画好的那张“一团和气”细细端详着,口中说道:“今天一大早三司就联名给我递《因事去职辩言疏》。这会儿,把他们免职的圣旨怕是还没送到三司吧?”他看了一眼放在案上的那一摞奏章,眼底露出一丝鄙夷:“那边还没唱罢,这边就急吼吼的要登场·······这些人,是提前没商量好时间么?”
他不屑的撇撇嘴,微微侧过脸对福禄寿道:“福禄寿,让人拿一把扇骨来,朕要裱一把扇子——你看朕这幅画作的如何?”
“高妙!高妙!”福禄寿连忙拍马屁道。“陛下的画作,那自然是高妙而不失·······呃,童趣!极好极好!”
李持明扯了扯嘴角,懒洋洋道:“看你那点出息·········说了多少次让你多读点书。朕在泽阳宫给你们请了师傅教授功课,别人都去,你福禄寿总不去。你再这样,我可就叫王景通来替你做御前的活儿了。”
福禄寿唯唯诺诺的笑着不答话,点头哈腰,同时对李令姜投去求助的神色。口中又说:“那陛下·······内阁新送上来的折子·······”
“扔了,”李持明说。“或者送惜薪司。随你们。朕反正是不会去看那满纸胡言。”他抬起头看向李令姜,忽然便笑了一下道:“阿韫,再把你早上来时给我吹得那首曲子吹给阿兄听听罢!”
门外雨潺潺,李令姜坐在南书房窗下,一边吹奏那支洞箫,一边用复杂的心情注视着全神贯注裱扇子的李持明。这个人,越发让她看不懂了。
第36章 暗斗
三司的负责人员走了一半,但陛下遇刺的事却不能就这么算了。于是,三司没走的人里拨出一部分来继续调查这宗案子。另一部分负责维持三司运转。与此同时,先前在吏部备份的各位候补官员总算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一个个欢欢喜喜的准备入职。李令姜坐在翠羽华盖车上,掀起车帘一角看着那些笑颜逐开走进刑部的人们,一边淡声对木桃吩咐道:“走罢,进宫。”
皇帝没有就这么算了,大臣那边自然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内阁送上来一堆烫手的热山芋,又或许那本就是内阁为皇帝准备的下马威大礼包——然而就被皇帝这么一手化骨绵掌给化到惜薪司去了。大臣们虽然不知道自己精心写就的屁话奏章都被丢进了惜薪司。但也大约猜到了皇帝的应对措施。对此,他们的反应是继续上同样的奏章,每天都上,每天都骂,每天都抬杠,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力图用奏章把皇帝烦死,让皇帝对他们的诉求做出回应:皇上,您就这么罢免了三司的诸位,总得给个说法吧?不给说法,咱们可就要闹了啊!“
然而,李令姜经过仔细查看被罢免官员的名单之后却发现,李持明这一出《罢官》,定然是有所筹谋才定下的计策——被罢免的官员全部都是陈党,无一例外。而新补上来的三司官员不论能力如何资历几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全都不来自东边和南边。
这就很有意思了。陈惟衷是浙东人。他的陈党核心成员中也绝大多数来自浙闽。相比之下,陈党内部的北人官员较少,西部出身的官员更是少之又少——李令姜怀疑陈党里根本没有西边的人。一则陈党多为东部南部出身,家境优渥,饱读诗书,看不惯穷乡僻壤的西部人士。二者燕国西部已经十几年没有出过来自西边的状元了。那个地方被棉花和象谷拖累的太深,教书育人这一块一塌糊涂。彪悍勇武的猛将倒是出了不少。于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戏称就叫的更响了。
然而这一次,吏部不仅一次性让大批西人和北人转正,而且还把他们塞到了三司各处。其实这些西部汉子和北部文士不一定比东部南部的人差。但问题在于。朝中陈党一手遮天,会试从出题人到主考官乃至判卷小组,基本上都是陈党垄断。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有可能成为自己党羽的人········这其中的弯弯绕,只要是在朝中混过几年的人没有一个看不出来的。
因此李持明的这次小动作,指望陈惟衷和陈党看不出来,那是不可能的。正因为不可能。所以在众位言官接连不断的递出石沉大海的奏章三天后,内阁次辅以下的三位大学士,集体提出了辞职。
李令姜终于明白李持明这几日为何没有因为三司的大换血而喜上眉梢欢喜庆贺了。因为他知道,陈惟衷在这里等着他。
陈惟衷这个反应很鸡贼。他明明知道李持明想搞的是他,但他就是不告老。反而让自己手下那几个正值壮年,平日里帮李持明处理公务最多的年轻阁臣辞职。这一招,端的是一个阴险毒辣,堪称釜底抽薪。
李持明自然不能接这个招。他要是接了,他就得面对内阁只剩一个陈惟衷的局面。这种情况可比面对一个内阁的陈党要可怕多了。更可怕的是。当他面对只有一个陈惟衷的内阁时,他不知道陈惟衷下一步会怎么做。此人在朝中纵横多年,深不可测。谁知道他又要从哪里釜底抽薪搞李持明一下。说句难听的。他现在总领朝局。天下知陈阁老而不知皇帝者都不是没有。陈惟衷的背后还有南部大商贾撑腰。真把他惹急了,谁知道他会不会搞个宫变。
不知底细的对手是最可怕的对手。因为你不知道,他会对你的举动做出什么反应。
第37章 明争
言官集体上书后第四天,李持明宣布召开已经近一周没有进行的早朝。并在早朝上宣布了他的决定——驳回内阁几位阁臣的辞呈。同时,为了感谢在他受伤期间兢兢业业处理各种事务的内阁,他要为内阁首辅陈惟衷,次辅胡从襄授加官衔。前者加一品太子太师,后者为从一品太子少傅。
陈惟衷笑眯眯的接受了李持明赐予他的蟒袍和宝剑,毫无推辞,毫无愧疚。
这一场事,就这么奇奇怪怪的结束了。三司依旧没能会审出谁才是刺杀陛下的幕后主使。但是谁在乎,这起悬案的卷宗在陈惟衷加封太师后就被收进了大理寺的柜子里,推进了暗室深处。三法司就像没有这回事儿似的,很快便恢复了正常办公。而街头巷尾的议论,也早就由这件事变成了陈太师权倾天下,说不定哪天就要封公封王了。
无人在意,无人知晓。耗时数日,罢免数人的崇德皇帝遇刺案,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但李令姜想,按照李持明的性格,是一定不会罢休的。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突然出手。就像他在猎场让人养的豹子那样,在神不知鬼不觉间置猎物于死地。
李令姜这几日又回到郡主府去住了。无事发生的时候,她总住皇宫也不太好。李持明的皇后胡淇,是个看起来怯弱文秀的美人儿。出身书香门第,是陈党二把手胡从襄的女儿。平日里她很少到李持明身旁,一直都住在她自己的静宁宫里,坚决不往乾和殿和元和殿这边来。甚至李持明身受重伤的时候她都没有露面。李令姜听说,是李持明不让她来。他说他看见她,嫌烦。
但前几日胡淇突然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走进了元和殿,并当着李令姜的面,向李持明说明了她的来意——是太后张氏派她来的。派她来的原因,是希望她能告诉李持明一声。他已经二十三岁了。后宫只有一个皇后,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广采秀女,他恐怕到了明年这时候都不会有子嗣。
这请求一传达给李持明,李令姜就赶紧找个借口离宫了。出乎她意料,李持明竟然也答应的很爽快。虽然他严词拒绝了他的皇后,但是李令姜猜,他也许不得不考虑一下这件事。毕竟,他的前任皇帝李乘风就吃亏在这上面。他要是不在意,那除非他想步李乘风的后尘,让另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孩子来继承皇位。
数日未回郡主府,李令姜一进府,就被照壁后面那疯长的花草树木给吓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她不禁大喊道。“内侍你们都不管的吗?!”
“是·····是郡马不让管的,他说就让这些草木这样长着,等有一天花草树木的叶子把郡主府给埋了,您就知道回——回来了······”园丁越说声音越小,仿佛自己也觉得这几句话听起来阴阳怪气的不得人心。
“哦?裴效先这么说的吗”李令姜被裴效先这酸溜溜的言语逗笑了。哭笑不得的反问那侍卫:”他这是意气用事的气话,你听不出来?“
园丁支支吾吾,不敢应答。李令姜拍了他的脑袋一把道:”得了!知道是你偷懒找借口了,下次别拿郡马说的胡话当挡箭牌!他天天胡说八道,你们就天天都当真吗?“她不以为然的嗤笑一声,转身欲走,却不想一回头就碰见了裴效先。后者就站在她背后,低着头冷不丁的瞅着她。李令姜被吓了一跳,忍不住”啊——“的大叫了一声向后一跳,差点把园丁踩的扑倒在地。李令姜连忙拉住可怜的园丁道:”你——你没事儿吧?“园丁诚惶诚恐的摇摇头道:”小人无事!小人无事!“说完又立刻摆手:”小人告退!小人告退!“一边连滚带爬的跑了。李令姜做了个无奈的鬼脸,回过头来对裴效先道:”你属猫的吗?走路没声音的?“
裴效先不说话,一言不发的从怀里拿出一个白玉瓶子递给李令姜。李令姜没接他的瓶子,反问他道:“是什么啊?”裴效先说:“是祛疤的药。你试一试。”他用下巴指了指李令姜手背上淡淡的刀伤。李令姜笑了起来:“都过去这么久了·······算你有良心!谢啦!”
她把那药瓶子塞进自己特意缝在袖子里的口袋中,抬起头对裴效先笑笑,一边随口说道:“我看看你这个药效果好不好,要是足够好,陛下肩头的伤也留了疤。我把这个推荐给他,就说是你进献的。陛下一高兴,说不定还能额外给你升个职——他最近正愁招揽人才呢!”
裴效先没有说话,他眼神复杂的盯着李令姜。盯得李令姜心里发毛。正要问他什么意思,就听裴效先轻声说:“好啊,你去吧,看看他能给我个什么官职。”
第38章 求学
李令姜开始学习琴棋书画了。
前世做黎佳韵的时候,从小她就很羡慕班里那些能琴擅画的同学们。只可惜家里条件限制,她是不太可能得到这些学习机会的。等到上了大学,她总算为自己争了一次,得到家里人的同意顺利进入了社会学专业。一路读研,直博,直到最后留校任教,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社会学学者。可惜工作了之后时间成了最稀缺的东西,她总也找不出时间来拓展儿时的梦想。但对于那些童年时代未竟的愿望,黎佳韵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去畅想。她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如今到了燕朝,一个古代的时空,既没有课题,没有论文,更没有学术会议给她参加。她的其他爱好无处施展,倒正好给了她发展新技能的机会。古人不是讲究琴棋书画吗那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可以学学试试。况且李持明之前不是还说,她要是把洞箫学精,就奖励她食邑五百户。那说不定她要是把琴棋书画都学会了,就能········
嗳,还是算了吧,民间苦成那样,李持明自己最近也被内阁欺负的哑了火。又被张太后天天催着选秀女选秀女。都忙得焦头烂额了。李令姜觉得自己要是还满脑子食邑钱粮,未免太不人道。
她从音律学起。本来她也有了学习洞箫时掌握的一点乐理基础。况且听李持明说,她这具身体的主人本也是个通晓音律之人,想必学起来不会很难。李令姜给自己请了京师最好的乐师来教授自己琴艺和洞箫。因而郡主府南边每天都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她又开始简单的练习书法,先从蝇头小楷学起。每天上午学琴和洞箫,下午练书法和读书,日子倒也清净。
李持明听说她在勤学苦读,立刻让人送了数不清的各类书籍过来。史家杂言也有,各类专著也有,圣人哲学也有。李令姜看的眼花缭乱。忍不住让人给李持明捎口信儿:“陛下,令姜是读书,不是要做国子监祭酒啊!用不着给我拿这么多书来!”
李持明让人给她回复:“这些都是你阿兄我在王府时就读过的,阿兄读了,你也可以!”
李令姜哭笑不得的趴在一地书上,又拿起了一本新的《文韬典略》道:“我不可以!!!!”
话虽如此说,她还是很感激李持明送来的这些书的。尤其是历朝历代的史书。帮助她这个穿越小白彻底了解这个时空。李令姜猜,自己可能来到了某个平行时空。所以这个朝代她在前世从没听过。因为那本来就不是她所在的宇宙拥有的时空。读了李持明让人送来的那些史书,她才知道原来这个时空中文明只诞生了一千年。但就李令姜所接触到的情况来看,她认为这个时空目前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发达程度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她前世所在时空在公元十五或十六世纪时达到的水准。也就是说,这是个文明和生产力发展速度远远大于她前世时空的地方。
“厉害啊!”李令姜看着手中的那本史书,上面记载在天顶历第八世代——相当于她前世所在时空的公元八世纪,这个时空的人就已经意识到他们居住在一个球体上。而这个球体的面积之大,据书上的描述,大概有李令姜前世所居住的地球的十倍那么大。但整个星球上的文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因为星球体积大,所以大陆与大陆之间的距离也非常大。他们有理由相信,目前在这座星座的另一边,那里的居民依旧过着大约比这边的人落后一个世纪的生活。
李令姜让人在大书房的地板上铺了一大张最新的全球地图,几乎覆盖了书房的整块地面。她拿着南部进贡来的放大镜,对照着书上仔仔细细的查看着地图上的每一个国家。“看样子燕国是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啊········”她轻声嘀咕道。一边拿起放在一边的红色铅笔,给地图上几个比较大的国家做了标注。这个国家是游牧民族,骑兵强大,那个国家矿产丰富,长于制造,另一个国家········
她拿着放大镜不断往前爬,用放大镜查看地图上那些细小的标注。爬着爬着地图忽然到了尽头,李令姜的视野里出现了一双青缎粉底的靴子。她看见这靴子,不由哑然失笑道:“陛下,您今天怎么有空到我府——”
李令姜抬起头,看见了裴效先的脸。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工作进入一个忙碌期,天天加班。过两天要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