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夫子-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小东西也知道去外书房找他们祖父请教学问。”
  韦晁的爹虽然不顾亲情,但是对于两个一心向学的孙子却是很有耐心,特别是两个小东西天赋也不差,读书又刻苦,自然更容易让他们祖父时时看顾着。这样一来,他们祖母就算要找他们麻烦,也多不得逞。
  不过好好的日子过成这样,也不得不说是种悲哀。
  “你是过来设立书馆的?可要收徒?”说到这里,韦晁一下来了精神,“你若是愿意,我就让人将我那俩小子接过来,正好也离我近一些。”
  “收徒自然是要收,可你真要让俩孩子到这里来?”
  忠州那边的资源比起西关可要强不少,若无必要,傅子寒觉得无须折腾。
  “我家老大年纪不小了,今年该有十五,老二小一些,十岁多一点。前年老大下场去试了试,好险过了,但要说再进一步,难度不小。在忠州那边多读几年也不是没可能考过,但是我总觉得这些年本家的夫子有些不靠谱了,我那个爹平时随意读读书可以,去参考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韦晁也是满腹的苦水,之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能考过完全就是因为运气,要指点自己的儿子考过,基本就不敢想。但自己在边关一干就是七八年,完全没有升职的迹象,本家那些人也就渐渐慢待他和他的儿子了。
  小叔家的堂兄虽然对两个孩子很好,但是他本身的实力也不足以辅导儿子考过举人。这样读下去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为何不送去京城太学?”
  “太学也是需要资质的,还有打点关系也很重要。再加上我儿子不乐意去,所以就一直在忠州了。”
  傅子寒是见不得孩子有上进心而家长却无能无力,再说这也是好友的儿子。帮了何绍文不帮韦晁也说不过去。这还是童胖子的孩子太小的缘故,不然他随身携带的行礼中就有童胖子的儿子一枚了。
  韦晁估计想接儿子的想法也不是今天才兴起的,这边得了傅子寒的同意后,立马就派了亲随即刻出发去忠州接人。
  这边傅子寒得了韦晁的帮助,书馆的成立简直就是水到渠成。
  半月之后,知书馆就挂上了牌匾。
  收的学生不多,小猫两三只。其中他家帮佣的儿子也在其中。另外两个是牙人的儿子和官府师爷的小儿子。
  傅子寒一视同仁,按照三人的不同程度分别布置了课程和作业。
  除了书本之外,傅子寒还给三个学生配备了一样的笔墨纸砚,并跟他们说,自己在家用什么他不管,但是在书馆里必须用夫子配发的学具。这也是避免三个孩子之间出现攀比和歧视的情况发生。
  除开师爷的小儿子已经学到百家姓外,其他两个孩子都是白板一枚,所以傅子寒从三字经开始教导他们俩。
  听了一节傅子寒讲三字经的课后,师爷的小儿子很兴奋的表示他也要跟着一起上,并说自己以前读书就是死记硬背下来的,根本没办法理解三字经里面的涵义。今天听了傅子寒讲课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典故。
  既然孩子愿意听,傅子寒也不拒绝,但是相比那俩孩子,他给这个小家伙多布置了一项作业:自学《幼学琼林》。
  原因无他,傅子寒发现这孩子可能是因为生长环境的缘故,年纪小小就有些奸猾。这要是搁大人身上也就算了,可小孩子如此不加以纠正,那很可能会长偏。他不求自己的学生能有多大的出息,却无法忍受自己教导的孩子变成社会的毒瘤。
  他给讲三字经的时候,也会潜移默化的去用那些美好的故事影响弟子们正在建立的三观。而让师爷家的小孩学习《幼学》,也是想要借此来掰正孩子略偏的品性。
  傅子寒很现代的教育方法,对这三个孩子来说,是非常新奇的体验。他们之前也听小伙伴说过夫子讲课,那都是严厉得几乎天天都被打手心的,也没听说过哪家的夫子会亲自手把手的教他们执笔写字。
  到了傅先生这里,就算他们写差了,傅先生也会将写差的字圈出来,告诉他们要如何写。还有写手时候,他们写好了,先生会用朱笔将那个字圈出,然后将写的纸挂在书舍外的墙边。虽然现在只有三个学生,但是小伙伴羡慕的眼光也很让人心里痛快啊。
  再过了一月有余,韦晁将两个孩子也接了过来。
  虽然被他爹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但好歹是放行了。估计也是知道族学里的现状,还有他家老婆的扭曲。
  韦晁的两个孩子到了之后,第一时间就让他领着去了书馆见傅子寒。
  一看这俩孩子,傅子寒就忍不住心疼。
  俩孩子看上去就很“规矩”,但是这种规矩却不是因为世家培养出来的风度,而是一种长时间强行忍耐和迎合别人而形成的“规矩”。傅子寒怎么说也是学过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跟两个孩子交谈之后心里就大致有了想法。
  “这几日。你们长途劳顿需要好好休息,再说你们父子也多时未见,就先在家里休息几日。待下月初一开始,二公子就每日来书馆读书,为师会提前给你一张书单,你可趁这几日温习一下,具体的进度和课程,等你上学之后再做调整。”
  等到二公子低声谢过之后,他才转头看向大公子。
  “大侄儿其实本身积累已经足够,但是运用不算灵活。这样,你这些日子除休息之外,每日做一首诗词,另三日做一篇文章。文章不限策论还是其他,有感而发也行。等到你弟弟上学之时,你一并带过来。接下去怎么安排,等叔叔我看过之后再说。”
  之所以没有对韦晁的大儿子称为师,是因为他觉得这孩子其实知识积累已经足够了,但是就是没办法灵活运用,就好像他们之间隔了一张纸,偏偏就不知道该如何去捅破。而教导他捅破了这张纸之后,才能真正成为他的老师。
  傅子寒很有自信不假,却不敢保证自己就能让这孩子开窍,所以他是打算先试试,如果不行,就让他去找何大人。
  别看何大人潇洒得很,不耐教导学生,其实他指点人很有一套,傅子寒自觉在何大人处得益不少,认真来说,何大人都能算他半师了。只不过何大人跟文老先生的儿子是好友,所以傅子寒才厚着脸皮称他一声何兄。


第132章 抓个正着
  这事儿傅子寒没有瞒着韦晁父子; 而何大人的名气也不小; 韦晁平日跟他没有任何交情,听到傅子寒愿意推荐,眼睛都笑没了。
  而韦晁的大儿子也喜出望外; 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夫子,夫子; 这是我娘让我送过来的。”小犇提着一扇羊腿跑了进来,“噹”的一声,将半扇羊腿搁院子里的石板子上。
  “这羊是我叔今儿一早杀的,肉还新鲜着,夫子你赶紧弄来吃了; 放上两天羊肉就不好吃。”小犇抬手用袖子擦了下汗; 他今儿穿的平日在家穿的粗布绵衣,没有往日进学时收拾得那么立整干净。
  这三日是西关边城的丰收日祭典举行的日子,除开衙门还要遵循上班时间外,其他书馆铺子都歇业了。但是酒楼茶肆等供人吃喝的地方却比往日还要热闹几分。傅子寒询问之后觉得跟中原等地的节日差不多,都是百姓们辛苦之后,找个日子放松一下。
  傅子寒听说这次的祭典不但是边关的百姓参加; 连关外靠近大宴的牧民们也会过来参加; 不过他们不会进关; 而是在关外的草原扎营,举办各种活动; 最重要的是,在军营附近的草原那儿; 会临时开辟出一块地方充当集市,供关内关外的百姓交换物资。
  小犇家的羊,估摸就是从集市上换回来的。
  昨日是三日庆典的第一日,傅子寒懒得去跟人挤,所以在家里备课改作业,今日闲得无事,想要出去逛一逛,正好小犇过来送肉,就被他拉着领路了。
  小犇是牙人邱倌儿的儿子,大名邱毅,小名犇犇。当然了,邱毅这个名字是傅子寒给他取的,一直以来大家都叫他小犇子,当成大名的话,显得很不文雅。
  邱毅也想去市集玩儿,但是他娘不让他去,怕他跟人打架惹祸,心里正不乐意呢,听到夫子让他带路,顿时来了精神,直接拉过小伙伴让帮忙跟他娘说一声后,就乐呵呵的领着傅子寒出门了。
  刚到街口,就看到韦家兄弟往他们这边走来,老远就在招手。
  “夫子,我爹今日要去草原那边看着,让我跟兄长随夫子一起去玩玩。”
  到了西关之后,韦家两兄弟也开朗了不少,至少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样时时刻刻看别人的脸色过活。
  看了眼前的三个孩子一眼,傅子寒沉吟片刻,让小犇去后院把秋娘的儿子和大女儿都叫出来,一起去开开眼界。秋娘的小女儿身体不太好,年纪又小,不方便带出去,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小犇跟秋夕秋骁姐弟关系都不错,听了夫子的话,转头就跑开了。
  韦大微微蹙眉,但忍下没有开口。
  傅子寒目光如炬,瞅到韦大的表情,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当下只将他招来自己身边,提点了一句。
  “今日是庆典日,再说秋骁跟令弟同堂读书,哪里有需要分什么尊卑,更何况古人有云,莫欺少年穷,来日,你又何尝不可能求到人头上?交友无贵贱,并非一句空话。”
  有些东西韦大是从小接受进了骨子里,想要改变他的想法,非一朝一日之功,等他眼界再宽点,心胸再广点,自然就知道当初的自己有多么可笑了。
  至于韦二就要好很多。可能是他上面还有个哥哥护持着,所以心性上与韦大相比,要单纯很多。
  话才说完,就看到邱毅带着秋家两姐弟从夹道巷绕出来。邱毅手里还拎着一个食盒。
  “夫子,我娘说您去草原怕吃不惯那边的东西,所以在厨房里弄了点冷食,若是需要,直接用热水冲了汤泡着吃就好。”
  傅子寒摸了摸秋骁的脑袋,感谢了他一句,让秋骁脸都红到脖子了。
  他们一行人也不算多,乘坐两辆马车去了关外草原。这边人多,但也不及傅子寒想象的那么多。
  “不是说今年难得丰收,怎么会人如此少?我看关内来的商队似乎也不在这边。”
  “夫子,这个学生知道。”邱毅的爹是牙人,消息灵通无人能比,“因为之前蒙古兵想要跟大宴开战,所以原先这边驻扎的几个大部落都迁离了,剩下的都是贫穷到没有能力迁移的牧民,还有就是不属于蒙古金帐部落的几个蒙藏混合的小部落。至于中原来的商队,他们没被允许出关设里摊位,都聚在北门那边呢。”
  “既是朝廷愿意开设互市,又为何不许商队在关口设摊?”
  “父亲说互市还没正式开立,所以不能放开了交易。而且庆典日人多口杂,若是不加以控制,怕有些事情不好监控。”
  傅子寒点点头,相信韦晁应该心中有数,毕竟在西关当了这么多年的边官,什么根根绕绕都绕不过他去。
  等到马车停下,关口那边已经圈出一片空地,供各家的车辆停放。还有采购了货物等待往回运的人在着急的寻找空闲的货运马车。
  邱倌儿也在这里忙活,他这个牙人涉及的行当宽着呢,这么大的集市,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商机。
  邱毅过去跟他打了个招呼,邱倌儿直接丢下主顾颠颠儿的跑了过来,说要领着他们去逛。
  “就不需劳烦了,让小犇带着我们过去就好。若是需要邱大哥帮忙的,自然不会客气。”
  邱倌儿看了一眼,发现就是一群小萝卜头被傅子寒带着出来看热闹,想一想也同意了,不过转头就塞了些铜板给儿子,嘱咐他等会儿领着夫子和同窗们去喝碗羊杂汤。
  关口市集那里还有一队兵哥在巡逻,门口站着两衙役,负责检查往来的人是否有携带违禁品出关入关。
  傅子寒他们过去的时候,那两人见到他们一行人还朝他们行了礼。引得旁边的人频频转头看他们,猜测他们的身份。
  等到出关之后,傅子寒发现关外集市跟关内也差不了太多,最多就是多了几个帐篷,还有大部分人的货物都摆放在地上,让人挑拣。
  最让傅子寒觉得稀奇的是,这里摆摊设点的牧民都是女人,男人也不说少,可都没有在摊位上。
  “因为男人们要去采买部落或家庭所需要的东西。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要向西南方迁徙了,那边的水草茂盛,能提供牛羊所需,再来西关市集的可能就小了。”
  邱毅打小跟着父亲在西关集市混到这么大,对于牧民的大概动向还是门儿清的。
  一行人随意说着话,傅子寒看到秋家姐弟跟着韦家兄弟围着一牧民的摊子看稀奇,正想上去叫他们,就发现有个牧民小孩子伸出手去解韦大腰间的荷包。
  其实吧,韦大那荷包里装的根本不是银钱,是他随身携带的药丸子。他初来西关,有时候会因为风太大而受不住,咳嗽拉肚子都是常事,所以才找军医配了些药丸随身携带,以免不舒服的时候找不到靠谱的大夫。
  那孩子不知道啊,只看到韦大腰间的荷包挺漂亮的,又装了东西,沉甸甸的感觉,就以为是装的银钱。傅子寒想要去阻止,还没等他张口,一旁护卫他的老蒋眼疾手快的掐住了那孩子的手腕,将之拖了过来。
  孩子蓬乱着一头脏发,发现不对劲,直接埋头下口就咬,被老蒋掐着后脖子提了起来。
  “老蒋,将他抓住即可,别伤了他。”
  知道在这个地方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纠纷,傅子寒赶紧阻止了老蒋想要下狠手的念头。
  然而他这边才说了一句,那孩子就叽哩哇啦的叫了起来,紧接着,就过来一群敞胸露臂的蒙族汉子,一个个眼神不善的瞪着他们,并围成了一个圈。
  到这个时候,傅子寒反而不着急让老蒋放人了,直接给圈外的少年们丢了个眼色,让他们去找韦大人过来,这边仍带着笑看着最高壮的那汉子。
  “中原人,你们要干什么,放了他。”
  “放了他可以,不过先去官府再说好了。”傅子寒转头看向老蒋,“掏他胸口,把东西拿出来。”
  那孩子一看老蒋的手往自己胸口摸去,顿时挣扎起来,呲牙咧嘴的想要咬老蒋。
  傅子寒虽手无缚鸡之力,但是灵活性不低,从腰间抽了一条丝带出来,三下五除二,就着老蒋的手,将那孩子的牙口绑住,让他没办法咬人。
  这边韦大挤了进来,帮着傅子寒从那孩子胸口摸了好几个荷包出来。
  这下子人赃并获,那些蒙族人想要将孩子捞走的计划也破灭了,一个个目光凶狠的瞪着他们,手握上了刀柄。
  然而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这是在关口,旁边还站着大宴的士兵呢,他们再骁勇再蛮横,也不敢以区区数人去挑战大宴的军队。
  最主要的是,这孩子本是个孤儿,平日里在部落捡剩食,半年一次的集市是他唯一能得到钱财的机会。他也不敢往那些贵人身上伸手,毕竟那些贵人都带着护卫,哪里知道今日看到一公子哥儿,以为是个好机会,却被人当场抓住了。
  场面正僵持,韦晁急匆匆带人过来。拨开那些围成一圈的蒙族人,韦晁扫过傅子寒跟自家老大,没看到他们二人吃亏,这才松了口气,转身看向领头的那人。
  “巴日朗,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连本官的儿子都想打杀?”
  握着刀柄的手紧了一下,而后尽数松开。领头的巴日朗挤出一个笑容,解释了几句,领着人灰溜溜的走了。至于被抓住的孩子,他再也没去看上一眼。


第133章 盗窃
  被老蒋拎在手里的孩子也不再穷折腾; 蔫耷耷的样子; 像是一颗干了不知多久的小草。
  “我让人把这家伙先抓去衙门。”韦晁目光嫌弃的看了下脏兮兮的小孩,眉头拧紧。
  “先弄过去吧,回头再说怎么处理。对了; 先把这孩子给单独搁一间,别让人欺负了去。”
  知道衙门的牢房是个什么样子的傅子寒特意叮嘱了一句; 就怕自己回去这孩子都不成人形了。
  对于老友的这点小请求,韦晁一口就应下,让跟着的衙役跑了一趟,自己则领着一行人往市集边上的大帐篷走过去。
  这里是专门搭建来让他们这些当官的休息的地方。巡逻和视察肯定不可能长时间进行,出苦力的都是下面的人; 他们这些官老爷就开头结尾的时候露个面; 其他时间想要去逛逛也成,待在帐篷里休息也成,反正就是个吉祥物的作用。
  一碗奶茶喝下去,整个人感觉筋骨都松散了些,特别是秋家姐弟和邱毅,从来没喝过这么香醇的奶茶; 简直跟做梦一样。
  安排了人带着几个孩子继续去逛; 傅子寒留下来跟韦晁聊天下棋。
  “那个蒙族孩子其实是个杂……”韦晁的教养让他说不出那个字眼来; 不过这样纠结的表情,傅子寒一看也就明白了。
  “他父亲是蒙族人?”如果是的话; 他大概知道是怎么个情况了。
  说实在的,边关上这样的孩子很多。大部分都活不长; 就算最后活下来的,也多是做着奴隶的工作。
  “是,他母亲据说也是个奴隶,想要跑回关内,结果在半路上就死了。这孩子是眼睁睁看着他娘被狼分食的。”
  “怎么会……”傅子寒脸色大变,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这孩子现在看上去也不过七八岁,就算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身体比不得同龄,能有个十来岁就顶天了。这么大的孩子能从狼口里逃生?“
  结果听了韦晁的解释之后,他才明白这个孩子就是草原上的狼孩。那群狼被打残了之后,这孩子就留了下来,凭借狼性一般的天赋,帮部落看守牛羊,以换取一点裹腹之物。
  “他爹自然是不肯认他的,在那种部落里,这样的孩子比牲畜过得还差,如果不是他能帮忙放哨,估计也活不下来。”
  “所以你才有心放他一马?你还是明说吧,想让我干什么?”
  不过傅子寒也有点好奇,韦晁这人不是那种纯良心善的,他不害人,却也不会滥发同情心,到底这个孩子做了什么让他愿意如此迂回的求他帮忙,这点实在太让他好奇了。
  “他救过我。”韦晁也没隐瞒,“这点其他人都不知道,他也从来没有挟恩以报。说实话,若不是今日看到他,我或许都要忘记了。”
  看韦晁的表情不像是愿意回想当初到底遇到了什么,傅子寒也识趣的越过这个话题,将那孩子的情况再细细问了一遍之后,决定帮老友还了这个人情。
  下午回去之后,他让几个孩子先各自归家,而后跟着老蒋去了衙门后面的柴房。那孩子就被关在这里。
  “老蒋,你去跟师爷说一声,将这个孩子保出来,过后就先拎着他去洗刷一遍,换了衣裳再来找我。”
  虽说内心也是很同情怜惜这孩子的,但是看到他身上的肮脏程度,傅子寒还是揉揉鼻子,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老蒋。
  等到傅子寒再次见到这个孩子,差点都认不出来了。
  “怎么把头发给剃了?”傅子寒皱眉,他对长发短发接受都不差,但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是出家人都不会轻易剃发的。
  “别提了,这家伙的头发简直比鸟窝还脏,怎么都洗不干净,还有跳蚤,干脆就直接剃了,反正他小,头发也长得快。”
  没有像和尚一样的全部剃成光头,但是也好不了多少,而且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圆寸这样的发型,都是拿剪刀或者刀子割断的,参差不齐,跟狗啃了一般。
  身上穿的衣服很眼熟,仔细想了想,应该是秋骁的旧衣。
  “等会儿到库房里拿几匹布,给几个学生各做四套学子服。夏装秋装各两套,另外让京里做十来套冬装送过来。秋娘子好像也会缝衣服,顺便请她给这些小家伙一人做一套皮袄子。选大块儿点的,剩下的让秋娘子自己留下。”
  傅子寒知道秋娘子肯定不敢把主人家的东西留下私用,但是她家除了秋骁外,还有两个孩子,冬天没有厚一点的衣服,怎么过冬?以前是他不在,管不了,现在既然是他傅家的帮佣,自然没有亏待的道理。
  秋娘子跟大姑娘可以帮府里做事,就能领取府里帮佣的四季衣裳。秋骁是学子,也能领取书堂给发的校服,只有小丫头的冬装需要考虑。这次秋娘子帮忙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拼一拼,再加点其他的料子,给小丫头做个皮坎肩皮裤还是可以的。
  老蒋也知道傅大人不是那种吝啬小气的主人家,平日给他们的工钱就比旁人家多一成,更别说衣裳等物,严格按照四季配发,只有提前就没有延后的。
  “先生厚道,也是他们的福气。”老蒋笑嘻嘻的将小家伙拎上半步,让他正对傅子寒,“这小家伙别看着个子小,可皮实了。大热要是缺个养马的,这小子完全能胜任。”
  语气虽然不怎么正经,但是很显然老蒋是想给小家伙找个出路。
  “供他吃喝就好,工钱就别给了。反正他是大人保出来的囚犯,没道理还能有钱拿。”
  小家伙横眉怒目的看着老蒋,跟只小兽似的,使劲呲牙。奈何体力形态皆不如人,蹦跶了半天也奈何不了老蒋。
  傅子寒笑着摇头,直接让老蒋带他下去加以调。教。他看得出老蒋对这小家伙有点爱才之心,正好这孩子野性未熄,若是就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