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夫子-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子,所有人都震惊了,包括傅子寒在内。
  之前唱榜的时候,也是金榜,但是那个是杂色金榜,画的是桂花图。而这张金榜可是出自皇家,刺眼的明黄色,上面还有五爪金龙的图案。
  “今次有幸得圣人嘱托,唱一榜。请诸位行礼,跪听。”
  除开持榜的文老先生外,其他大儒虽没有跪听,但也是躬身静候。而下面原本跪坐的学子夫子们,都正色跪好,奏请宣唱圣人加榜。
  而在他们的最前方,两位蒙童扶着一老翁跪下,正对圣人金榜。


第129章 前往西北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圣人亲自下旨褒奖一生只为教书育人的夫子。恐怕也是除孔圣人外; 教育界的最高荣誉了。
  其实在后世,这类的奖项要么带着安慰性质,要么就是这个人的成绩实在突出需要这个行业的人都记着他的名字。
  但是在这个时代; 能得到圣人亲自下旨褒奖,并享有冬夏两季的官服冰炭补贴; 这就很值得骄傲了。虽然钱不多,可名气足够弥补了。
  这位老者可能在其他地方不太有名,但在江浙一带,他的名气不小,受此褒奖也算得上名至实归。
  这个消息当天便传了出去; 可谓轰动一时。老夫子回家后; 来他家瞻仰圣人金榜的人简直络绎不绝,不过都不敢踏进内堂,最多就在门口伸个脑袋瞅上一眼,好像这样就能跟亲眼见到圣人了一般。
  且不说这个金榜对老夫子来说到底是多大的安慰,对他的后人又是多大的激励,就说那些原本只以为自己不过是个启蒙童师的夫子们也有了个盼头; 谁不想光宗耀祖呢; 科举出仕的路子不通; 这不又多了条桃李天下的道路么?
  那之后,江浙一带; 连同教育相对广泛一些的鲁地,闽地和甘肃等地方; 蒙童的数量多了不少,秀才们教导学生的时候也认真了很多。以此往后,大宴朝每次科举的参考人数都在逐年上升中。
  并没有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有任何关系的傅子寒也眼红的看着金榜,心里念叨着有生之年一定也要得到一副才不枉活了这辈子。估计这金榜就跟后世的诺贝尔在科研者心中的地位相差无几了。
  也不止傅子寒一个人如此想,好几位这次名次不理想的夫子讲郎们都暗自下了决心,要再接再厉,五年后卷土重来。
  宣布完名次之后,愿意离开的就可以离开了,想要留下跟同行交流的也行。浙水书院提供五天的免费食宿。当然,有钱的愿意在外面住宿的,也没人会拦着你。
  傅子寒想要回去京城,他手上的事情快要告一段落了。这次大比已经让他的心愿满足,从某个方面来说,他也算重振了傅家门楣。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把妻子女儿安置好,然后再独自去往西北。
  四皇子已经离开好几个月,到底情况如何,他这边并没有具体的消息传来,只有圣人那里能得到及时消息,可他又不好意思见天儿的去问圣人现在怎样了,到底人家圣人才是四皇子的亲爹。
  尹珂原本的打算是带着孩子跟傅子寒一起去西北的,但傅子寒阻止了她。
  “静姝要出嫁,家里的事情一大堆,没个女主人在家里怎么可能妥当?再有,三个孩子还小,西北那地儿条件不如京城,你就安安心心的在家里呆着,等我过去之后看看情况,或许过不了一年半载的我就回来了呢?”
  还有个原因傅子寒没说出口。他留下老婆孩子也算是把自己的弱点交给了圣人,不会让人以为他携家带口的跑了。
  “新庄这边离京城和四门更近一些,你就带着孩子住在这里。老宅那边就让老师帮忙找个可靠的人去管,你只负责看看账本就行了。”
  那边本来就是委托出去了的,傅家只等着每年收取分红,最多就是宅子的事情要时常过去看看。这些琐事完全可以托付给管家。她们母女若是有兴致,也可以偶尔去住几天。反正乘船而上,要不了多久就能到。
  “我只是担心夫君你一个人过去,身边没个照顾的,这要是渴了饿了都不知道要找谁。要不,你把宋嬷嬷带过去吧。她懂得多,还能帮上忙,最不济,调。教几个丫头伺候夫君还是可以的。”
  家里的老人现在也不少了,上次送了个医女给柳夫人,家里都还有两位医女外加三位奶娘和一众丫头仆佣,可以说,她们主子才四五人,家里贴身伺候的已经不下二三十人了,还不算看家护院的和洒扫打杂的。另外针线上的人,和浆洗的婆子也不算在里面。
  傅子寒独自去西北那地方,肯定不能带太多的人,护卫加小厮,能有十个人就算不错的。而傅子寒一直不喜欢使唤小姑娘,他潜意识的就想着要避嫌,所以家里他跟立文身边贴身伺候的,都是老婆子或者小男孩,都没有正当年华的女孩子。
  尹珂也知道自己过去除了陪伴并帮不了什么忙,或许还得拖后腿,所以郁闷了一会儿之后,就带着静姝去给傅子寒收拾行囊了。
  在离开之前,傅子寒还得先去工部请辞,而后还要去几位相熟的大人府上辞行,最后他的那些朋友同僚还免不了要喝上两天,等到他真正的起程时,时间都过去四五天了。
  从京城到边关,马车快的都要走上十多天,若是带着女眷,没有半个多一个月,基本别想到达。
  傅子寒轻车简行,跟着一商队过去的,属于自带马车和护卫,托庇于商队,但御敌时,他的护卫也得出份力。
  这些都是惯例了,傅子寒也不会跟人多计较什么。
  原本圣人是不许的,可傅子寒一点不害躁的去求了陈渝。本来陈渝就因为傅子寒和柳夫人的事情,跟皇后之间起了些许罅隙,并且她个人也不太乐意让傅子寒跟柳夫人多有接触,因此也就同意帮他劝说圣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上次被烧了老宅的国丈了。他这脸丢得有点大,还不能有所抱怨,心里说不恨肯定是假话,但是这事儿本来就是他家不占理,所以他就算想要请皇后娘娘出头都不可能。还是渝夫人念着娘娘的面子,私下让傅子寒给了一部分的赔礼,这事儿才算揭过。
  这次出去西北,肯定要跟国丈老家经过,若是他用点什么手段,傅子寒不死也要脱层皮。为了这点,圣人亲自下令,让金羽卫中的两个亲兵护送傅子寒前去,并且其他的护卫也是从退伍的老兵中筛选出来的。
  这个年代退伍之后可就啥都没有了,能给人当护卫,挣一份卖命钱也是种福气。更何况傅子寒的名声很好,反正现在傅家若是说要买人,多的是人家愿意把儿女卖到他家。工作几年,得了薪酬养家糊口不说,平日也不会被主人家肆意打骂出气,若有合适的机会,主人家还给做主婚配,从傅家出嫁的女孩子,每人都能得十两银子的压箱钱,还有一套尹家绣坊出品的嫁衣。
  就是傅家不太喜欢买人,都是走一个补一个,这两三年里,统共也就买了十来个丫头。
  这些退伍的老兵回老家也就是个种地打短工营生,挣的依然是辛苦钱,还不一定能够一家人嚼用。这次给傅子寒当护卫,一入职就每人给了三两银子,让安置家里老小,另外再自己采买些路上要用的东西。另外每个月的月钱也不少,陪着主人家外出,三天以上的还会给一点额外的赏钱,算下来,工作半年足够一家人温饱不愁了。
  若是自己老实勤快,再挣半年的钱加上额外的赏钱,估计能将家里的老房子修葺一下。不用开支这方面的,也能给父母一点孝敬,给妻儿买上些新布做一套新衣服。
  傅子寒很厚道,却也不会做得太过,最多就是一些人背地里叫他败家子,吃软饭的小白脸什么的。表面上看,傅子寒靠的是尹家,但真正跟他熟悉的才知道,暗地里傅家的生意绝对红火得吓人。只是这家伙喜欢闷声发大财,铺子不多,个个都是精品。
  别说其他的,就是四门外的那座茶肆,日进斗金都不算夸张的。还有跟南边童胖子合伙做的生意,熟人都知道他们俩在挣钱,可做的到底是什么,却没一个人清楚。唯二知道的圣人跟文老先生,也绝不可能透露给别人知道。
  他们两位也在其中掺了一股,年底的分红可是足够让荷包鼓囊囊的。
  圣人也喜欢钱啊,他有那么多老婆孩子,总得从自己荷包里掏钱去买点小玩意儿给他们吧。还有他登基时,国库着实不丰,从内库中掏了不少出去贴补,现在也得想办法把掏出去的那部分填补上不是?总不能给下一任国主留下一个空库吧。
  国丈本打算下手给傅子寒一点颜色看看,幸好被皇后提前阻止了,在得知其中两个护卫是圣人的亲卫后,国丈差点没被气得再次吐血。然而他能怎么办?还不是只有忍着!
  傅子寒跟随商队往西北的这一路,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风光,也刷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早先以为边关这里是荒凉冷寂的,现在才发现,人比京城也少不了哪里去,只不过更多的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还有街上路边随处可见的游侠。
  这边的民风剽悍,一言不合就动手的不少,但是欺行霸市的行为却不多见,可能跟普通人也有几分血性有关。边关的人,不管男女老少,谁不是把脑袋拎在手上过日子的。女人跟小孩子的后腰都揣着东西,铁器匕首什么的不常见,但是这边特制的木剑跟石锥那几乎是人手一把。谁要是敢动手动脚,当心下一刻就让你见血。


第130章 背景
  街道上的人不多; 但是吵闹声比京城最火爆的东西市也不差多少。一个个讨价还价的声音跟吵架似的; 声音小了都怕对面听不清楚。
  进入城里之后,马车的速度降低了很多,傅子寒撩开车帘; 很有兴趣的看着外面的街道。
  这里的东西比起京城粗糙很多,但是也更加实用。摒弃了京城贵族们喜欢的精致细腻; 一切都以结实耐用为主。
  “朴老三,你这把刀可太坑人了。”哐当一声,前面一个刀剑铺子门口的摊子差点被砸坏,穿着猎装的女人脸上有一条疤痕,却不显得可怖; 反倒多了一丝野性的感觉。
  “怎么了; 我这刀钢火好,砍骨头那是一砍一截。”
  “放你娘的狗臭屁!”那女人爆了句粗口,直接拎起那把刀往朴老三铺子边上挂的竹竿砍去,结果,竹竿就被砍了一条不甚明显的缝而已。
  “你自己看看你这刀,还砍骨头呢; 连竹竿都砍不断; 老娘信了你的鬼话。退钱; 不然掀了你的摊子!”
  “刀十娘,你把这刀都砍钝了; 现在想来空手套白狼,怕是想太多了吧。”
  朴老三在这条街上开店也不是一两年了; 他打出师之后就辗转来到这里,不说二三十年,十七八年是有的,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上门讹诈。
  “你当初卖刀的时候,说你这刀是百人斩。老娘才出去砍了十几头狼就连草都割不断了,你还百人斩呢,你亏心不亏心?”
  两人当街吵起来,围观看热闹的一多,原本就不宽敞的路就更没法走了,商队的管事汗都出来了,才让那些人勉强让了条道出来。
  他们不怕其他的,就怕人多手杂想要顺手牵羊的那些家伙。你阻止了他吧,人还说你故意伤人,这闹腾起来费的功夫和打点的钱都能抵得上被偷的货了。
  一直到离开这条街道,商队上下才松了口气。之后到了商队的驻地,傅子寒向商队主事提出告辞,并支付了说好的报酬,还有一些多余的银子就当是谢礼了。
  对于傅子寒这样的读书人,商队主事很尊重的。他在路上就得知傅子寒是想要来这边开馆授徒,又因为主事这边也有个小家,还有一便宜儿子,所以对傅子寒的事情比较上心。他想着帮傅子寒一把,说不定以后还能趁机求个人情,将那个便宜儿子送到书馆读书。
  这便宜儿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人很质朴孝顺,亲爹是病死的,也不存在有其他的利益纠葛。他给养大了,或许小子有了出息还能帮着他亲子一把。
  他们这些常年在外奔波的人,想要的也就是个后代有出息罢了。
  傅子寒承了主事的一番人情,拿着他给的地址找了过去。果然在那地方看到了中意的宅子。
  说实话,这边城小镇,人口比不得中原大城,甚至连同县都比这边地盘大。但是同样的,也正因为人少城小,城外的可用面积也就更大了。
  主事给的这个地址位于城主府的西侧,再往城外走,就是中原通往西域商路的驿站。跟屯兵的军营呈三角之势,地方也不小,连宅子加上空置的练武场,差不多有个二十来亩。
  只这么说,可能没有直观印象,但是说起占地不小的私家园林,傅子寒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去SZ游玩时的留园了。留园占地约三十亩,是四大名园之一。
  这边城肯定不可能建造中原的精致园林。所以格局十分的简单,除开三进的院落之外,还有特意建造出来的仆佣区,再往外,就是占了一半面积的练武场。
  “这座宅子原本是前朝的一位驻边将领的宅子,不过那位后来被那啥了。”牙人也挺直率的,直接做了个被看头的手势,“之后的将领就没人愿意住进来,也就空置到了现在。不过五年前,前督军马大人曾在此住过三年,所以这宅子是五年前修葺过一次的。到现在维护得也还过得去。您要是住得长,可以找人再修葺一下,补补屋顶什么的。那个练武场也基本没人用了,您要用的话,得自己找人弄一弄。不过还好,咱们这边关人力不值钱,只要乐意管饭就成。”
  牙人是商队主事的老熟人,跟他这边的外室也有远亲的关系,所以对傅子寒出的价格也实在。
  傅子寒不是个矫揉的人,觉得行就很干脆的给钱,签订了文书,让人拿去这边的衙门备案。另外还给了点好处,请牙人帮忙找人来修葺房屋,顺带连练武场也一并收拾出来。就算没人练武,他拿来跑跑马也成。这边关不比中原安全,没事儿还是少出去晃悠比较好。
  牙人挣的不少,加上傅子寒还单给了他红包,另外他介绍人来做工还有一份抽水,算起来做这一单挣的比往常三个月还多。
  拿钱好办事啊,牙人动作很快的打点好了一切,并帮忙介绍了两家人来帮工。
  其中一家是他邻居,老两口的儿子就在边关当小兵,家里也没其他人,女儿嫁到隔壁镇了,所以想要找点事情做,养活自己。另一家是一寡妇带着三个孩子,日子过得艰难,牙人也经常给介绍点短工让她做,好歹把三个孩子拉扯到现在了。
  最主要的是,牙人从管事那里得知,傅子寒是想过来开书馆收徒的,而且还是书院大比的第三名!
  开玩笑,这样的夫子就是本地的长官请都请不到好吧!寡妇能带着孩子到傅先生这里做工,或许她大儿子还能跟着学几个字,以后当个账房也比出力的好啊。
  傅子寒刚看妥了宅子,但因为修葺的缘故还得在客栈暂时住上一段日子,所以过了晌午后,牙人拿了办理好的文书来找傅子寒时,正好看到镇西大将军麾下的一位小将军跟傅子寒谈笑言欢。
  牙人当即心里就一凛,对傅子寒的身份更是有所怀疑。他之前就觉得傅子寒的谈吐气质不像是从平民家里出来的,但是世家子又怎么可能到边关来当个夫子?还没疑惑出个名堂,就看到这位经常来城里喝酒的小将军面色恭谨的朝傅子寒行礼告辞,而傅子寒虽然回礼很快,态度也足够温和,但是依然明显能看出两人之间的地位不对等。
  边关的人没有中原人那么虚伪讲礼,除非的直系上下级。但是傅子寒很显然并不是武将,那么能让边关的小将军对他态度恭谨,这就很有说道了。
  但是牙人没有上来就开口询问,而是将自己做的那些事情一一对傅子寒交代清楚了之后,才小心翼翼的问傅子寒可是跟边关的将领有关系,若是有,可以请他们帮忙弄些东西装点练武场。
  “诶,你这是提醒我了,赶明儿一定让大将军给赞助一把。”傅子寒抚掌笑起来,让一旁方尚书给派来的护卫记下。
  “先生愿意帮大将军这个忙,大将军一定不会拒绝的。等会儿卑职就去军营找大将军要东西去。”蒋护卫也是故意的,毕竟在边关这个复杂的环境里,多个后台比白板一个要好得多。
  他们一行人说得轻巧,牙人背后都要汗湿了,拼命回想自己在跟傅子寒说话介绍的时候有没有哪里态度不好。
  “邱倌儿辛苦了。老蒋,给邱倌儿点茶水钱。”牙人帮忙跑完所有的手续,又快又好,他们也不需要再费神,节省下的时间可不比钱更重要,所有傅子寒也没吝啬这点。
  “不敢不敢,之前就拿了先生的跑路费,这本就该是小人的活计。”牙人欲推拒,老蒋笑着给他塞了半角银子,拉着他出了门去。
  “邱倌儿再帮老哥个忙,去帮我寻一匹老马,这段日子要帮先生送个信,采买个东西什么的,没马匹太费事。”
  “这小事儿,我老挑儿前段时间从草原上换了些老马回来,平时跑个路送点货什么的,匀给蒋哥哥一匹不算啥事儿。等会儿就让人送过来。”
  牙人也没继续推拒,心里只告诫自己,要把傅子寒给维护好了,这可是贵人啊!
  送走了牙人之后,另一位侍卫也去安排守卫小院的任务去了,只留下随身照顾傅子寒的小厮。
  “将送韦大人的礼物取出来,下午随我去拜见韦大人。”
  韦大人是本地的最高行政长官,虽然就职位等级来说,还不如他在工部时的品阶高,但是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该有的礼节还是得遵守的。
  他这边在准备拜访韦大人,另一边,韦大人也在犹豫是不是要来主动拜见傅子寒。
  照道理应该是傅子寒来拜见他,毕竟他是本地长官。但是傅子寒的官衔又比他高,虽然说现在致仕了,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为了什么,这里面的水深着呢。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得能将他连头都给淹了。
  他还没纠结出结果,门房就来通传,说是一位姓傅的先生递了名帖进来,想要求见大人。
  韦大人也不纠结了,赶紧整衣冠,亲自迎至中门。
  说是中门,其实也就是府衙后的住宅跟府衙相接的那道门。
  在看到傅子寒的时候,这位韦大人突然愣住,指着傅子寒一脸的不可思议!


第131章 开馆
  “你个家伙; 我还以为你死在关外了呢!”韦晁上去捶了傅子寒肩膀一记; 拉着他的手还在隐隐发抖,“你不是叫傅戎?怎么又叫傅子寒了?”
  他们俩是年少时的好友,当初结伴游历两三年; 只知道傅子寒是京城那边的人,却并不知他就是当时权倾半边朝野的傅家小少爷。而韦晁其实也隐瞒了身份; 他是忠州韦家的子弟,不过不是嫡系。
  两人年少相交,都不想被身份影响了彼此的交情,所以到分别之时都没好意思将背景告知对方,甚至都用的化名。现在想来; 两个少年也够矫情的。
  后来韦晁倒是有过想要找到好友; 可最后打听的结果是傅戎出了西关就不知去向了。这么多年其实韦晁也偶尔会向西来的商队打听一二,但也对傅戎的生死没报希望。
  傅子寒能怎么说?他的印象中完全没有韦晁这个人,若不是韦晁认出他来,他肯定当个路人把对方一晃而过。
  但是韦晁一提起当年,隐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自动翻了上来,两相印照下; 他也就顺势默认了韦晁的指责埋怨。
  “唉; 说来也怪不得你; 当时我是不知道你是傅家人,否则肯定就顺着这条线去找你了。想也知道你当时遭逢巨变心情定然不好; 可叹我自认你的好友,却不能在你最痛苦的时候给你一二安慰; 实在是愧对阿戎。”
  韦晁也是个奇人。出自书香门第,却一心向武。然家里人不许他去习武,硬押着他去考了科举,后来他自觉受不了中原官员之间的苟且,就自请来了西关,一直到现在,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
  傅子寒听完他的讲述之后,发现他跟自己的徒弟兼女婿柳博立肯定有共同语言。一个是出身文人世家一心向武,一个是家传武艺却热爱文学,他俩才是绝配吧?
  韦晁跟他妻子也是貌合神离,自他来西关之后,他夫妻已经分开四五年了。两个儿子跟着韦晁的爹娘在忠州生活,而小女儿则跟着韦晁的妻子在她娘家长住。
  “说起也是我的无能。”
  韦晁也不责怪妻子这般而为,实在是他那个娘太磋磨妻子,差点要了妻子跟当时还未出生的女儿的性命,可恨他又相隔千里,便是想要护住妻子也有心无力。所以后来老丈人将妻子接回娘家养病,他就顺水推舟的应允了。
  “你爹难道也不管的?”
  “我那个爹眼里只有圣贤书,连妻儿都分不得他一点心神去,何况儿媳妇?”恐怕也是因为丈夫成日的漠视,韦晁的娘才会有这样的扭曲心态。
  “那你两个儿子?”
  “那俩小子机灵着呢,早早就拜了我小叔的长子为蒙师,跟着他在族学里读书,吃住都在族学里。休沐时也只回家过个一。夜,有什么忍忍就过了。若是年节时在家的日子长些,两个小东西也知道去外书房找他们祖父请教学问。”
  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