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下溪村-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大伯娘,妹子又做了好吃的,吃点东西歇歇再剥。”林枝还没开口,跟进来的林木就开始招呼了,说完自己还拿了一个坐到边上去啃。
  “这是酥饼吗?”刘氏看着木盘问道。
  林枝点头,“这是用栗子蓉做的酥饼,大伯娘尝尝看。”
  “我还是怀小满的时候,回娘家吃过一次这种酥饼。”刘氏说道:“尝尝阿枝做的。”
  围坐的三人,都放下手里的东西,开始吃栗子酥。林雨什么评论都没有,整个过程都在不断点头。樊氏吃了,问刘氏:“大嫂,我没吃过酥饼,阿枝做的这比起你之前吃过的,算好的吗?”
  刘氏笑说:“吃了阿枝做的酥饼,我才知道之前吃的都算不得酥饼。之前吃的那个,馅料很甜,吃不了两口就觉得腻了,阿枝做的这个不是很甜,吃着正好。外面这个酥皮又烤的很酥脆,这个都可以拿到蓬莱斋去买了。”
  “还是大伯娘懂我,我就是这个想法。”林枝说。
  “阿枝,就算这东西可以卖给蓬莱斋,但你也清楚,光是板栗糕和紫薯馒头,家里就已经忙不过来了,哪里有工夫,来做这个?”樊氏愁道。
  “娘,咱家现在做的这几样东西,一旦被别人看到,就没办法赚钱了,可是像栗子酥这样的东西,就算被人知道用什么做的,别人也做不出来,这才是咱家以后能赚钱的路子。”
  樊氏看着手里咬了半个的栗子酥,她心里清楚,以后再想赚钱,就得做这种别人做不出来的点心。
  “娘,听你的,等你爹明天去镇上,让他把这个也带去。”樊氏下定了决心。
  “这一盘,咱家吃掉吧,等到大伯娘回去的时候,带些回去,让大姐和爷爷他们也尝一尝。”林枝说。
  “这可不行,这盘还要等你爹明天带去镇上呢,看着卖相都不错,还是留着卖钱吧。”刘氏说。
  林枝爬上炕,狗子在炕尾上睡得正香,“我打算,明早让爹送热的栗子酥过去。”
  樊氏说:“咱家到镇上还有段距离,你爹就是跑过去,这东西也得冷了。”
  “娘,要麻烦你做一床小被子,明天好盖在上面。”
  “这到也行。”樊氏说:“你打算做多少?”
  “一百个,得让雨哥帮忙。”林枝说。
  “啥时候做?”林雨问。
  “明早做。”
  林枝一边说,一边帮着剥板栗壳。
  “爹什么时候回来?”林枝问。
  “得等到日头下山吧。”樊氏回道。
  两天前,林枝让林老爹在后山深处挖了个大坑,他们捡到的板栗,全部倒进埋着干沙的坑中。这是为了节省时间,再过几天,地上的栗子就不能再捡了。
  平常林老爹他们都是捡满一筐,就往家背,这样很耗时间,像这样直接埋进就近的沙坑里可以省不少功夫。
  但这样也有不好,因为沙土埋在地下,土壤的湿度不好控制,能难保证栗子的干燥,所以如果用埋在山上的栗子做栗子糕,肯定没有之前的好吃。
  不过,这一点点味道上的差别,做成栗子蓉就完全尝不出来了。
  林枝让林老爹挖坑的时候就想好了,山上的做栗子酥,家里存着的做栗子糕。
  林老爹他们是天黑了好一会儿才从山上回来的,大伯娘回家里做了晚饭,又继续过来等大伯,一直等到他们进了家门,才放下心来。
  “爹,以后可别这么晚才回来,夜里山上多危险啊。”林枝一边端饭一边念叨。
  “这不想着最后几天了,想多捡一些。”林老爹笑说。
  “咱家的栗子已经够多了。那些捡不捡都无所谓了。”林枝为了让林老爹不那么拼才这样说。
  只是,林老爹作为一家之主,家里有多少栗子,他还是知道的,为了不让妻女担心,只好点头说,“以后不会这么晚回来了。”
  等林老爹吃的差不多,林枝把特意留给他的栗子酥拿给他。
  林老爹吃着栗子酥,听林枝说话,明白她想把栗子酥买给蓬莱斋。女儿说的话他没有意义,只是她明天要做一百个,小小年纪早起做那么多糕点,得多累啊。
  “阿枝,你把这个做法告诉我,明天早上,我和你娘做,你就多睡一会儿。”林老爹说。
  林枝摇头,这个栗子酥的做法可不是说了爹娘就会做,必须让他们看到,记住烘烤的时间。爹娘一早还有两千多个栗子糕要做,所以明天还只能她来做。
  第二天。林老爹刚坐起身,林枝就从被窝里爬出来了,林老爹小声问她:“阿枝,你一夜没睡?”
  “我睡了,刚醒。”
  听见外面的动静,林雨也轻手轻脚的出了小屋,到灶房给林枝帮忙。
  林枝刚和好一个油面,大伯他们来了。人一多,灶房就开始显得挤了。林枝心想,就算暂时不能建新房,也要尽快做一个灶房出来。
  林雨是手脚利落且稳重的人,有他帮忙,林枝的栗子酥用了一个时辰,终于做好,林老爹他们做的糕点已经全部装好车。
  林枝在竹篾上铺上一层油纸,才将栗子酥放进去。
  板栗酥一共盖了两层,一层白布,还有一层昨天樊氏连夜赶制的小被子。
  这一次林老爹是带着任务去镇上的,不同于紫薯馒头,林老爹这次要将栗子酥以五文钱一个的价格卖出去。
  这也就是林枝执意要让林老爹带热栗子酥去的原因。热的栗子酥,要比冷的好吃不少。
  林老爹在路上的时候,心里就在打鼓,他家卖得最贵的就是玫瑰卷,两个才五文钱,现在一个栗子酥就要卖到五文。他不觉得蓬莱斋的掌柜会答应。
  可是,当他说出这个价格的时候,蓬莱斋的掌柜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并且直接预订的五百个,让老爹明天和别的糕点一起送去。
 。。。 

  ☆、第33章:王寿夫妇

  五文钱对于蓬莱斋来说,算什么?相比于其他的糕点,林枝家买给他的,无论是板栗糕还是玫瑰卷,每一样都是暴利。
  现在这个栗子酥,花五文钱买下也是赚的,他蓬莱斋的糕点,哪一个的材料费不是百文以上的?
  对于林枝家来说,买五文钱虽然比其他两样高出很多,但也是合理的。
  栗子糕和栗子酥不同,前者的材料费可以忽略不计,但后者用到许多油和鸡蛋,成本不可不计,而且栗子酥的制作更加繁杂,制作的时间也更长。
  林枝早就料到蓬莱斋会同意,所以老爹回来一脸欣喜的说蓬莱斋同意的时候,她相当的淡定。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缺少人手,钱已经放在面前,就看怎么去拿了。
  记得老爹在村上也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林枝觉得到可以去请他们帮忙。反正再有两三天,山上也无板栗可捡了,到时候就算他们动了某些心思,也没办法在新板栗出来前,跟她家抢生意。
  林枝找到林老爹,把这些事情都跟他说了,其中利弊,分析的很清楚。
  林老爹在下溪村有两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之前也经常一起去镇上做工。
  两人一个叫周阿毛,一个叫王寿,就住在林枝家附近。
  今年短工难找,周阿毛媳妇在镇上托人给他找了份短工,一天能拿二十几文钱。王寿跟林大伯一样,没找到短工在家待着呢。
  林老爹和樊氏、林大伯商量过后,决定去找王寿和他媳妇帮忙。
  找人帮忙,绕不开工钱。林老爹的意思是,照着林大伯的给,一天五十文。
  要每个人都按照五十文的工价给,不说他们给不给的起,别人会以为她家赚了不少钱,已经连五十文都看不上了,到时候人家不谢你,反而会惹祸上身。
  “那要咋给,要不就做多少个给多少钱?”林老爹说。
  “这样也行,他自己做多少拿多少,没什么话说。”林枝娘也赞同。
  但林枝不同意,核算单价应该是最公平的办法,可他家现在不适用。“三十文一天。”林枝说。
  林老爹看着林枝,“不好吧。”这跟给他大哥的相差太多了。
  “不要咱们在这边说好不好的,你去问问王叔,看他愿不愿意。”
  林老爹照着林枝说的工钱去了王寿家,王寿自然是愿意,一天一人三十文,他和她媳妇都能去,也就是说一天能赚六十文,而且就在附近,家里的活还不落下,当即就答应了。
  老爹那头去王寿家,林枝这边就跟自家大伯打招呼了,意思是,别告诉外人他们的工钱,要是问起来就一句话堵回去:自家兄弟还说什么工钱。
  一家人忙着团团转,林枝的紫薯粉最近磨了很多,有了烘箱,烘干步骤就变得很简单,倒是她手上的小石磨跟不上进度。
  趁着没人看见,林枝躲了会儿懒,抱着狗子蹲到菜地里晒太阳,这样的忙碌还真不是她想要的。
  狗子睁眼后长得飞快,已经会走了,虽然走的晃晃悠悠而且还走不远。
  王寿夫妇是第二天一大早过来帮忙的,那时候林老爹和大伯去了镇上。他们看到灶房的东西,自然免不了一番惊讶,同时也向樊氏保证,不会把看到的说出去。
  林枝是无所谓他们说不说的,反正一年之后,她是不会再用这个来赚钱了。
  王寿夫妇来了之后,灶房就更显得小,林枝把灶房里的炉子拎到了大屋门口,午饭就在外面做,做好后就直接端进大屋。
  王寿夫妇没有孩子,所以午饭跟林枝他们一起吃。
  林枝娘和大伯娘,之前就跟王氏有往来,经常一起去溪边洗衣服,要是洗大件,都会搭把手。三人在一起也有话说。
  王氏夫妇来了之后,林老爹在小屋西面砌了个灶,又在小屋里做了火炕,两者相通,这样林雨他们冬天就不会冷了。
  林老爹从镇上买了青砖,在灶四周建上墙,这样既能遮挡,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等到灶房建好,已经入了冬。林老爹一大早起来去送货实在太遭罪,林枝就让老爹去跟蓬莱斋说,让他们派车来家里拿。
  林老爹最开始是不愿意这样做的,他心里也有顾虑,担心对方看到原料后,就不要他们家的货,也担心对方看到他们家住的地方不好,就看不起他们。
  林枝能猜到他心里的想法,等晚上睡觉之前,好好跟自家爹娘开了个家庭会议。隔天一大早,林枝跟着老爹和大伯他们去了镇上。
  掌柜看到林枝又是稀罕了一番,谈话中还问及林枝的师傅。林枝糊弄了过去,除了他们自家人,就连大伯也不知道她师傅离开了。
  等林老爹交完货后,林枝就开始跟掌柜提,让蓬莱斋的马车去拿货。林枝刚提了个开头,林老爹还没有助攻,对方就同意了。
  掌柜简直求之不得,这样光明正大的探知他们的住处,对于蓬莱斋来说只有好处。
  交涉达成后,三人去喝了羊汤,又称了几斤羊肉回去。
  入冬之后,林枝才发现,家里还有好多事情没来得及做。林枝叹了口气,算了,自己还小,慢慢来吧。
  林枝忙着自家的事情,都快忘了隔壁二伯一家,偏巧对方还就不想让人忘记。
  因为不必去后山,家里的人手多了起来,林枝磨紫薯粉的工作被老爹接了过去,她就负责偶尔在大伯家和自己家之间跑腿。
  林清以为自己等到了时机,照旧是那么一套,躲在小路上,等着林枝从这里路过,然后泼她一身粪。林谷就躲在不远处,等着看热闹。
  林枝第一次被她泼到泥,是她不小心,要是这次再被她泼到,就是她傻了,粪可是有味道的好吗?
  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可不是白费的,林枝在他俩面前快速的闪身,并且将脚边的石子踢向林清。
  石子准确的打中林清的脚腕,她站不稳往边上一侧,手上端着的那点东西,全倒在了她自己身上。
  林枝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自己先跑了,大概三秒后,身后传来林清的哭声和林谷的笑声。
 。。。 

  ☆、第34章:买地

  “这是咋了,外面什么声音?”刘氏问林枝。
  林枝只笑不说话,林木自己冲出门,看到一身粪的林清坐在地上哭,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谁替他干了他想干的事?
  这件事情无论如何找不上林枝,因为林清自己都不知道,她怎么就往旁边倒过去的。
  腊月初,蓬莱斋的小二驾着马车停在林枝家门口,正是清早。林老爹把早就准备好的糕点放到马车上。
  小二不帮忙拿货,他来之前,掌柜特意关照,不要进他家门,更不要朝他家探头探脑。
  周围的邻居看到马车纷纷围了过来,也没人上前询问,就看着林家的人往马车上般东西,他们也看不到竹篾上的东西,因为每一层上面,都盖着干净小被子。
  小二也不清点数量,直接拿出掌柜交给他的钱袋,给了林老爹。
  等蓬莱斋的马车走远,终于有人问了,“林老三,刚才那人给你的是钱吗?”说话的人,林枝没什么印象,林老爹也没理他,只朝着围着的众人说:“这些天帮蓬莱斋做了些东西,挣些辛苦钱。”
  有人还想问,林老爹没给机会,一家人全进了屋,大门紧闭。
  入冬前,掌柜提过要增数的要求,当时因为来不及做,拒绝了。现在灶有了,人手也有了,所以当掌柜再次提出要加货的时候,林老爹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原先的糕点翻倍,栗子酥订到三千个。林枝默默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数量供货,他家一天的收入就能有二十四两多。
  林枝心里一直记着家里的收入和开销,从开始做糕点到现在,她家至少有八十两余钱。用来建几间瓦房是绰绰有余。
  但是林枝知道,现在不是建房的时机,下溪村的冬天特别寒冷,没有人会在冬天外出干活。她家的房子起码要在等开春过后,天气稍微回暖了,才能建。
  罢了,这一个冬天,就安安分分的窝在家里赚钱吧!
  林枝坐在大房炕上,给狗子喂羊奶,小娃娃就坐在边上看着。林枝一边摸着狗子,一边在心里想还差什么。
  自从做了栗子酥之后,林枝就决定接下去要做蛋糕,蛋糕造型百变,口感众多,想必做出来也能赚一笔。只是要做蛋糕,就要大量的鸡蛋,她家现在养的几只老母鸡,每天下的蛋,刚够他们一家人吃,看来自家还要弄个养鸡场。
  除了鸡蛋,还差牛奶,牛奶能做很多东西,像是酸奶、芝士。林枝默默擦了下口水,有了芝士就能做披萨。
  林枝想得正美,小娃娃却突然把狗子正在喝的羊奶抢了过去,推到林枝面前。林枝先是一愣,看到小娃娃的视线,瞬间懂了,小娃娃以为她馋羊奶,馋的掉口水了,所以才把羊奶抢过来给她。
  “林露,你姐我是这种人吗?”也不管小娃娃能不能听懂,林枝语重心长的说道。
  下午,王寿夫妇和大伯他们都回去之后,林老爹就躺在炕上休息,小娃娃恶趣味的压在林老爹身上。
  “爹,跟你商量件事呗。”林枝说。
  大屋里就林老爹、林枝和小娃娃三个人,樊氏在灶房准备晚饭,林清在帮忙,林木在后院遛狗子。
  “啥事?”林老爹一直就很稀罕自己大闺女,生下来就懂事,看着就很稳重,废话都活第二遍了,能不稳重吗?
  “现在入冬了,也建不了房子,要不咱先把地买下来?”林枝说。
  “买地?”林老爹坐了起来,“买地干啥?”
  “咱家不是要建房吗?”林枝反应过来了,“爹是想在这儿重建?”
  “是啊,这里又靠着你爷爷家,离得近也有照应。”林老爹说的理所当然。
  想想二伯一家,林枝就觉得住在这里很膈应。“爹,咱家跟蓬莱斋做生意,你也看到了,这才多久,蓬莱斋加了几次货?以后要是跟他们继续做下去,保不准,他们还是会加货对不对?”
  林老爹点头,等林枝继续说下去。
  “他要是加货,咱家就要更多的人帮忙,也肯定要多建几个灶房,现在咱家地就这么大,就算全部建上屋子,到时候还是会拥挤。”
  “而且,明年要是还捡栗子的话,一筐一筐的背到这里也麻烦。”
  林老爹咂嘴,“我听你这意思,是看上西边那处空地了?”
  林枝被林老爹道破心思,笑着扑倒了自家老爹,在他肩头猛拍一阵,笑问:“不行吗?”
  “倒也不是不行。”林老爹沉思,“只是那处地方靠后山太近。万一有野物下山,直接就对上了。”
  “爹,你觉得野物能翻过张小猫家的墙吗?”林枝问。
  林老爹摇头,“那是不可能。”
  “那咱家有钱了,还要做篱笆墙?”
  林老爹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哎呀,你爹穷的连脑子都空了。”
  “这回可以了吗?”林枝说完皱眉,“不晓得那处地方有主了没有。”
  “没有。”林老爹摆手,“没人会买那个地方,地上连个毛都种不出来,建房子的又怕靠后山太近。”
  林老爹说:“我明天早上去找里正,把那个地方买下来,到来年开春,就能开始建了。这样也好,咱家住的地方不要动,等到那边建好了再搬进去,也是一项好处。”
  “对了爹,咱再买点地呗。”林枝又说。
  林老爹拍了林枝一记,“跟爹还卖关子,有什么话就说。”
  “咱家以后种紫薯啊。养鸡、养羊、养牛啊什么的,不都要地方吗?索性这次一起买下来,省的到时候家边上的地被别人买去。”
  “等等。养鸡养牛要多大点地?”林老爹理解的显然跟林枝不在一个层面。
  林枝拍着老爹的肩膀,一副你一点都不懂我的样子,“我预备做蛋糕,这种叫蛋糕的东西,要大量的鸡蛋。”
  “那咱要养多少只鸡?”
  “先养个一百只吧。”
  林老爹一巴掌拍在她脑袋上,笑道:“你还真当咱家有钱了,动不动要养一百只鸡,你可别以为鸡好养,那么多鸡养在一起,很容易得鸡瘟的。”
 。。。 

  ☆、第35章:花斑牛

  鸡瘟?林枝脑中瞬间飘过禽流感三个字,就算是在上一辈子,人们也是闻之色变,一旦发生这种状况,就是只能大面积的埋鸡。
  林枝没有养过鸡,但是她的一位家教家里养过。记得对方说过,鸡苗买回来没多久就开始注射疫苗,此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喂药,以防治鸡瘟。
  因为她说的这么严重,林枝当时还特意查了这方面的资料,得知鸡瘟在春秋季节易发,但只要做好清洁工作,就能大大降低得鸡瘟的可能,而且也有土方说猪苦胆加绿豆,可以起到防治的作用。
  总之,她不能因为害怕鸡瘟,就不去养鸡。
  “爹,咱家只要把鸡棚弄干净,就不一定会发生那事。”林枝说道。
  “那养牛呢?”林老爹问:“我听你这意思,你可不是打算养一头牛啊。”
  林枝嘿嘿一笑:“还是爹懂我。”
  林老爹脸上没了笑意,“阿枝,你年纪小不知道,咱们大凉历来是不允许私人宰牛的。”
  “老爹啊,我可不是要吃牛肉。我是要牛奶。”林枝又说:“而且我也不是想养黄牛。”
  “那你要养什么牛?水牛啊?”
  林枝终于知道林木像谁了,解释道:“我是要养那种黑白斑纹的牛,就是之前在镇上看见过的那种。”
  林老爹想起来了,最近一次带林枝去镇上,买了羊肉准备回家的时候,他家阿枝突然追着别人家的花牛跑。还以为她是第一次见到觉得稀奇,原来那时候就想要养那种牛了。
  北山镇很少有人贩花牛,只有员外家才会养两头。林老爹心想,要买到花牛,可得费点脑子了。
  “花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买到的,我过两天找人帮忙留意着。”林老爹说:“咱家赚的这几个钱,被你这么一分派,就快要花光了。”
  “钱不是还在赚嘛,等到咱家开始建房的时候,又可以存下许多钱了。”林枝想的很乐观。
  两人说着话,樊氏那边晚饭做好了。自从辣白菜可以吃之后,林枝家每顿不断,每次都换着花样来。这次是做的白菜饼,切好的辣白菜里加入面糊,烙成饼。这种做法是樊氏自己想出来的,配上米粥,吃的很顺心。
  “你俩在这琢磨什么呢?”樊氏对林枝和她爹说,“在灶房就听到你们嘀嘀咕咕的。”
  “阿枝,在跟我说买地的事情呢。”林老爹接过樊氏手上的碗筷,自己往边上移了一下,给自己媳妇腾出位置。
  “买地?”樊氏听到这个词的反应,跟林老爹一样。林老爹就把林枝跟自己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包括她想养鸡养牛的事情。
  樊氏听完后,只说了一句话,“这得花多少钱啊。”
  “婶子,花的多才赚得多啊,阿枝又不是瞎花,都是为以后做打算。”林雨说。
  林枝朝林雨比了个赞,“雨哥有大见解。”
  樊氏敲了她一记,“你这是夸阿雨,还是夸你自己呢!”
  “咱家为啥要养花斑牛?牵出去一点都不威风。”林木有异议。
  林枝扶额,“哥,别想着把牛迁出去耍威风,你自己把拳法练好了,出去耍一套,就特别威风。”
  林木自己一想,似乎真是那么回事,也就不去纠结花牛的事情了。
  一家人说定,林老爹第二天在家交完糕点后,坐着蓬莱斋的车,顺道去了镇上,在镇上买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