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科学霸的古代研究日常-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却土豆外,还寻回了番薯辣椒等物,但现在的季节不适合种植,恰巧土豆经过长时间的密封运送已经催芽不少,可以开始着手种植。
  “土豆就是种子,每斤土豆切十到十五个块,每个种块上需有一个芽眼,咱们越北府的地到底比不上别处,种土豆之前,灌沟造墒是必须的…………”
  说书人拿出浑身的力气,力求将种植土豆的事宜讲个明白,产量这般的大,对他们越北府、不,对整个塞北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种芽朝下放入坑内,这样长出来的土豆根苗状,土豆块大但量少,若是将种芽朝上放入坑内,土豆跟会比较短,土豆块小但数量多,且出苗要早,全靠你们怎么选择。”
  纸上讲的也清楚,说书人最后讲的口干舌燥,直道没听明白的要么回去问问识字的人,要么等明天再过来听讲。
  说罢,便下了台子离开。
  等到他离开,各拿着张纸围着的百姓们也慢慢散开。
  土豆在室内可以用沙催芽,褚寻真这几日便将从海外带回来的全部土豆进行催芽,一连讲了五日,全部的种块都送了出去。
  “吴大人,之后种植土豆的事情还需要注意,也要劳烦大人了。”
  “必定会全力配合县主。”吴栎道。
  越北府展开种植土豆行动后,京城也出了事情。
  徐衡以人伦世俗礼教抨击瑞亲王的身世,最终盛佑帝也不得不下旨令其返回徐州封地,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却有人将当年他前往塞北却失踪一事揭发了出来。
  原来,当年却有突厥袭杀他们,徐衡之所以没死,全是因为他表面上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实际上乃贪生怕死之辈,靠跪地求饶乃至全部随行人的性命来换自己。
  其后,被绑至突厥,因后来突厥求周昭国支援,又将徐衡送去了周昭,在周昭谄媚求生。
  如今在蔚朝备受推崇,风骨峭峻,不畏权势的徐衡徐大儒,在周昭国只不过是个阿谀奉承,巴结谄媚的真小人。
  他徐衡,在周昭国就是个供人取笑的存在!亏蔚朝的子民还如此崇拜他,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此消息一传,文人学子等哗然。
  “不,我不信!这绝对是周昭与突厥的阴谋!徐大家怎么会是这样的人,不可能……”
  “我也不信,这绝对是诬蔑!”
  百姓们对此事谈论的热切,置身事外,推崇徐衡的人却丝毫不信这些言论,语气激烈的反驳。
  甚至有人说,这是瑞亲王的报复,他不满因徐衡的缘故离开京城,从而诋毁徐大家的名声。
  这种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就在文人墨客们越加抨击瑞亲王的心量狭小,不堪为用时,塞北传来消息,褚藩良大退柔然与突厥大军,并俘获突厥蒙塔拉将军。
  这位蒙塔拉将军是突厥王的女婿,在军中的能力不足,并不受重视,可他与突厥王的小女儿恩爱非常,也因此得了将军领兵作战。
  为了换回蒙塔拉,突厥王的小女儿来到永宁城外,言道,只要褚藩良将蒙塔拉还给她,不但突厥退兵,不再与柔然联手,还送给他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便是徐衡在突厥与周昭国出卖尊严活着的证据。
  蒙塔拉毫无能力,无足轻重,不然一个将军也不可能被褚藩良轻易的俘虏,用他来换突厥退兵和徐衡的消息,划算非常。
  暂且不管突厥王庭是如何不赞同突厥王小女儿闼雅的做法,但她深受宠爱,手中又有权利,换回蒙塔拉势在必行。
  有王女给出的证据,徐衡奉承谄媚的证据充足,传回京城后又是一场震动。
  陛下震怒,即刻捉徐衡进宫受审,大理寺曾问初与蒋胜雪也在,两人的手段皆不俗,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便剥下了徐衡的伪装,看他痛哭流涕的开始求饶。
  到这时,盛佑帝先前被逼得憋闷的心情才有所缓解,冷眼看徐衡磕的头都开始鲜血直流,才挥手叫侍卫将他拉下去,投下大狱。
  又命人,将在京城内不敬朝纲,目无尊卑的文人敲打一番,口出狂言者抓紧牢狱里关个几天,保管出来时嘴上有门。
  听审的众臣躬身退下,只有蒋胜雪被盛佑帝留了下来。
  王徊伺候着他喝下一杯热茶,缓了口气,才慢慢道:“你那侄女在越北府如何了?”
  蒋胜雪道:“回陛下,一切顺利。”
  “那便好。”盛佑帝严肃的脸上有了些许笑模样,半响道:“他们是看朕老了,逼朕至此……若不是天佑和褚将军联手……徐衡这老东西,哼。”
  “抓蒙塔拉的计策是谁想出来的?”他问道,“以朕的了解,褚将军作战可不是这样的……”
  蒋胜雪如何不了解盛佑帝的心思,照着他的意思往下说:“自然是瑞亲王想出的,瑞亲王聪慧……”
  他夸了一通后,盛佑帝才笑容满面的挥手道:“天佑从小聪明,朕叫他回徐州也是为他好,没想到竟然偷着去了塞北,不过也好,他总有自己的想法……”
  陪着盛佑帝说了会儿话,蒋胜雪才被王徊送着出了宣政殿。
  王徊为蒋胜雪披上大氅,低声道:“如今这天要变了,蒋大人也要保重身体。”
  蒋胜雪抬头看了看,天气阴沉,确实要变了,他回道:“陛下也要保重身体,劳烦公公多加照看了。”
  “是。”
  半月后,又一则快报传至京城,突厥虽退兵,但柔然却又与周昭国联手,大肆进攻塞北等地。
  河州,建州,越州等地深受其扰,陛下派人前去支援。
  与此同时,一种叫碘伏的药物开始在河州流传。


第96章 
  “钰风来信,都说了些什么?”褚空泽问道。
  褚寻真将信递给他道:“如今京城里半数的儒派文人都老实了,徐衡在狱里已经半死不活,估计留不到开春,云鹭书院的学子们已经尽数返回,但赵伉世取得了留在太学的资格,待到春学开始便再回来。”
  “另外……”褚寻真看了眼二哥,笑道:“钰风说,杜松辞托他给你带句话。”
  褚空泽干咳,伸手止住褚寻真的话语,话是什么,他已经在信上瞧见,“我会回信叫他放心,苓嫣随我到越北府来,我必定会好好照顾她,等到此件事情了结,就是我迎娶她时。”
  说完后,耳尖已是通红。
  “倒是你,和瑞亲王……”
  褚寻真撑着脸道:“我与他,顺其自然也是细水长流便好。”
  十二月底时,陛下派寇承仁在建州抵抗周昭**队,却节节败退,不少流民开始往河州方向逃亡而来。
  瑞亲王深明大义,向塞北捐赠万两纹银粮草,千斤棉衣棉被等,在河州等地免费发放,总算暂时解了燃眉之急。
  塞北越发的冷了,在越北府种植土豆的事情也进展的不太顺利。
  在播种二十天后,幼苗会逐渐出土,然而越北府的地到底不算肥沃,又适逢天气恶劣,已经有幼苗冻死的情况。
  “在田间搭盖棚子,为幼苗保暖。”这时候没有塑料膜,只能用其它方式来处理。
  “再者,来河州的难民太多,吴大人最好将人聚集到一处管理,不然越加分散的后果,大人也不想看到。”褚寻真道。
  吴栎点头,略有为难道:“虽有瑞亲王捐赠的物品,可难民流民等还在不断的增加,我们每日布棚施粥也不是办法。”
  “我看他们之中除却老油病残外,也不乏有身强体壮之人,每日只领粥和衣服却是不行,为土豆搭建木棚保暖以及在田间施肥也需要人手,大人不妨……”
  城外施粥送衣等处开始派兵镇守,流民之中手脚健全,无病无灾之人可入城寻事来换取报酬,若不入城,却还想每日领粥等,那就要用东西来换。
  消息一出,自然有人闹事不满,但只要是闹事的人,就立即被侍卫带走,震慑过后,就无人敢如此了。
  有了不少助力后,田间的木棚也开始搭起,十天后,土豆幼苗开始出土,长至差不多十厘米的高度时便每隔十天浇一次水,并且施肥。
  “我记得土豆对钾肥的需求量很大,钾肥中含有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另外氮肥和磷肥也需要配置。”
  磷肥主要是粪便和兽骨粉之类的,氮肥的配置复杂些,“土豆喜爱吸收铵态氮,对硫的吸收也比较多,种的时候,上面撒上些木炭灰可以杀虫。”
  “……”
  杜苓嫣坐在她身边,头一次听得一脸懵然。
  她瞧褚寻真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低头书写,便不由得为她倒杯热茶,“怎么种植土豆也需要这么多的学问?”
  褚寻真抬起头笑道:“原先我也以为种地很简单,只不过挖个坑,将种子埋进去就行,但了解氮磷钾肥等的作用与形成后,便少不得再去了解其他。”
  上辈子的事情她大多都已经记不清楚,可实验室里的任何事情,却铭记在她的脑海。
  犹记得在他们的实验室里的东南墙角处就弄了一个小型的试验田,为了研究新型化肥,专门种植一些东西,土豆就是其中之一。
  “土豆已经算是很好成活的粮食,只不过越北府乃至塞北的大环境都比较艰难,若是土豆在整个塞北的亩产量能够达到五千斤以上,在其他地方种植的话……”
  亩产量八千斤不在话下。
  褚寻真未说完的话语,杜苓嫣自然听得明白,她面上也激动起来,“若真如此,这对天下的百姓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
  她在越北府忙着种土豆,继续研究碘伏,再由二哥送往永宁城越州等地,京城的消息瞬息万变,等到土豆开出微微泛蓝的小花时,她收到了舅舅寄来的书信。
  “寇承仁疑似二皇子一党?”
  褚寻真展信蹙眉,“舅舅在信上说,是二皇子暗中将王爷是陛下亲子的消息传给寇承仁,再由寇承仁暗中联系傅倖,与周昭国交易,徐衡换回傅倖后,再利用徐衡的身份和地位在京城里搅弄风雨。”
  褚空泽拍桌怒道:“我就知道那老贼不安好心,糟糕,他如今在建州领兵,不会做什么吧?”
  “舅舅也有这个顾虑,但此事干系到二皇子,尚没有证据证明,倒不好呈报给陛下,若到时候再被二皇子反咬一口,告舅舅诬蔑造谣,恐怕不能善了。”
  “寇承仁在建州对抗周昭国,却节节败退,少有胜算,莫不是故意如此?”褚空泽皱眉,“现在父亲在永宁城抽不开身……”
  褚寻真将信交给二哥道:“舅舅已经请旨,欲请席老将军前往建州,但席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恐怕会被寇承仁掣肘,舅舅说,要让二哥请命……”
  信上已经将蒋胜雪的意思表达清楚,建州怕已经被寇承仁控制,褚空泽若去,却是如同龙潭虎穴了。
  “我去,非我去不可。”褚空泽道,“苓嫣与你留在这里。”
  “二哥……”褚寻真欲言又止,神情担忧。
  “莫怕。”褚空泽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二哥随爹上过战场,心里有数,寇承仁绝对不能再留,不管他是不是二皇子一党,与周昭同流合污就已经是千古罪人,此去,一为退敌,二为搜集罪证。”
  “但此事,哪有那么简单……”褚寻真叹道:“也不知晓舅舅在信上说的还有一个办法是什么。”
  五日后,在褚空泽启程前往建州之时,第二封信也随之到来,信上说瑞亲王亦请旨前往建州,担任监军一职。
  “这便好了,有王爷在,寇承仁必定不敢太过造次。”杜苓嫣道。
  褚寻真亦放下心来,少顷,有下人进来道越北府的大夫已经全部被吴大人召集过来。
  她道:“我们出去吧。”
  杜苓嫣点头:“好。”
  下人们抬着三个木箱出来,吴栎打开其中一个,里面皆是密封好的瓶罐,“这些便是碘伏?”
  城内的大夫们亦围了过来,见褚寻真将一小瓶打开,道:“碘伏是用来处理外伤的药物,用这种包裹棉花的棉签蘸取少许,清洗伤口后,可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如果用水稀释后,可以用于口腔漱口,但切记不能口服进肚子里。”
  “已有一批碘伏送往永宁城建州等地,这些是剩下的,城外的一些伤民,还请诸位尽力救治。”
  “诸位可先试试碘伏的功效如何,待我离开越北后,碘伏的药方我会公布出去,感谢诸位帮助之恩。”
  “县主这话严重了,应该的,应该的……”
  “县主才是一心为民,为越北的百姓,我等不如啊。”
  一群老大夫急忙推却,褚寻真摆手,未再多加谈论此事。
  越北府的情况在河州来说要比其他地方好上太多,以至于不少流民闻风往这里而来,吴栎每天忙不过来,见不着人影。
  褚寻真这里,因为有杜苓嫣和陈旌帮忙,进展的还算顺利,土豆开花过后,便可等着收成了。
  因为来越北府的人数太多,吴栎直接派人在城外盖起了一排茅草房,褚寻真没闲着,寻了间工坊,在里面烧制水泥砂浆,可以抹在木头或掺杂茅草里。
  既填充缝隙,起到防风遮雨的效果,又巩固房屋牢固性。
  “塞北不缺石灰石,不远处的涝山上就有,既然大多数流民难民都来越北府,光接济是不行的,待他们休养几天,身体缓过来后,便要用劳动换取吃食和住处。”
  她犹记得以前做实验后闲暇看的视频,在越南还有徒手挖水池的,越北府又不缺工具不缺材料,总比徒手要好,何愁盖不起一间间能住的房子。
  简陋还是其次,能住下就行。
  施粥的棚子已经减少了两个,除却粮食开始减少外,也确实不再需要。
  工坊里的锅炉冒着热气,三个人站在熔炼的炉子旁,用厚布垫着铁杆用力的搅拌砂浆,下面两人提着筐等待,砂浆倒下后,便立即离开,后面的人再轮番上前。
  待将水泥砂浆提到城外后,准备好的茅草全部放入砂浆里再次搅拌,搅拌好后,抹在木梁与木头围成的墙上,不到一晚上就能够变得又干又硬,三天至四天左右就能够住人。
  为了安排进更多的人住进里面,褚寻真还特意教授人将火炕弄了出来,流民里大多数是单身一人,便直接住在一间大屋子里面,火炕铺开,可住下不少。
  “越北府这里越渐的寒冷,怕不出半月就得下雪,只盼雪下得不大,不然……”有大夫提着药箱跟在褚寻真身后道。
  “那便要加紧房屋的建设,争取让所有流民都有栖身之所,另外土豆收获要三个月左右,如今一个半月已经过去,再耐心等待点……”
  老大夫摸着药箱里的碘伏,感慨道:“多亏县主到来,不然越北府若想度过这个冬日,怕是难了。”
  不说他们越北府的百姓,就是这些过来的流民难民等,也要死伤无数。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他们越北府比建州越州等地都要好上太多。
  离二哥前往建州已经过去许久,丁点消息还未传来,褚寻真略有担忧,却收到了戚司安的一封书信。
  陈旌将信交给褚寻真后便离开了,他现在负责城外建房的事宜,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褚寻真将信打开,信里不出意外,说了些建州的事情,知她心忧家人,先道了句褚空泽一切安好,随即便是寇承仁果真与周昭国的探子有联系,并且,戚奉季有很大的可能牵扯其中。
  但此一切尚且证据不足,因为寇承仁在建州败退,他们与周昭国的这一场仗很是艰难。
  最后,褚寻真在信上看到一个略微熟悉的名字,戚司安道自己在建州遇到了萧素兰。
  萧素兰?
  她蹙眉想了一下,才想起,萧素兰的父亲萧定友可不就是被发配到了建州,其后萧素兰何其家人也被迫离开京城前往建州。
  竟然遇见了……
  褚寻真继续往下看去,后面道,萧素兰在建州嫁给了一个地主乡绅为妾,他前往建州城时,萧素兰冲出来欲拦车马,被侍卫抽打在地。
  “只是略感好奇,便掀开帘子看了一眼,此女宛如疯婆子,满脸风霜,姿态落魄,已认不出来,且放心,我叫人将其赶走了。”戚司安信里解释道。
  褚寻真忍不住小声说:“谁不放心了。”
  不过,看他心里解释后,心里确实舒服和暖些。
  常在越北府住的老人看天气确实准,半月后,河州的第一场雪纷纷洒洒的飘落下来。


第97章 
  “嘶,好冷啊。”
  外面的雪花飘飘扬扬的下着,屋内烤着火,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倒不怎么冷。
  他们这一屋子都是从建州逃难而来的,一个多月前还面黄肌瘦的很,现在稍许养了回来。
  屋子是用水泥、木头、茅草等建的低矮平房,里面更是简单,大通铺似的火炕,地上放着矮桌,干脆席地而坐,围绕在火炉旁。
  有老人看外面下的大雪,边暖手边感叹道:“没有想到逃难至此,竟然能有一个容身之地。”
  从建州的家乡被迫离开,他其实已经做好自己会死在外面的准备。
  老人身旁就是一同逃难来的儿子,闻言低声道:“若是娘也在就好了,还有幺弟……”
  一路上,到底还是免不了生离死别,他娘身体本来就不好,路上没坚持住,去了。
  紧接着,最小的弟弟也因为饥饿,死在了半路上,他和爹为娘和弟弟立了坟,好不容易才逃难到河州。
  现在可以填饱肚子,又有衣服穿,又有地方住,想起之前路上的遭遇和死去的亲人,就忍不住悲从心起。
  屋内同住的人安慰几句,谁不是在建州失去一切,迫不得已才流亡至此。
  好半响才有人说:“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都打起精神吧,之前县主不是说大雪要一直下的话可能会压垮房屋,需要时不时扫下屋顶的雪,我出去看看。”
  “我也去,隔壁房屋住的大娘一家,也没个男丁,我帮她们扫一下雪。”
  这里是距离城外三里远的地方,一排排简陋的平房在大雪中伫立着,屋内摇曳着昏黄的光芒,一片平房外也用木栅栏围了起来,防止有野兽进入。
  冬日里也实在是没有事情干,除却每日关注流民和地里的情况外,就是闷在房间里做些实验。
  京城里一直来信,例如大舅舅蒋胜霜与冯氏早已安全到达京城,大人孩子一切都好,太学正在放援衣假,也就是天气转凉,需要添加衣衫而放的假期,时常约莫一个月左右。
  云鹭书院的学子们离开后,东禺斋原先的学子又搬了回去,蒋钰风在信里说,感觉南风斋里瞬间空旷了许多。
  “松辞给我的信里说,临西也有不少难民流亡至此,父亲已经遣人布棚施粥,我照着越北府的方法去了信,希望到时候可以妥善安置他们。”杜苓嫣道。
  褚寻真道:“再有半个多月就是土豆成熟收获的时候,越北府的米面也消耗的差不多……”
  正好赶得及供应,不会饿着肚子过冬。
  “土豆要怎么吃?”提到这个,杜苓嫣问她。
  褚寻真笑道:“土豆的吃法就多了,最简单的一种就是埋在土里焖烤土豆。”
  她比划着道:“土豆不能直接用火烤,选个小土坡,掏出两个相通的洞口,就和家里的灶台一样,上面的洞口用土块或石头垒起,下面烧火,等烧到差不多的时候,火灭掉,土豆扔进里面,将垒起的土块推到,之后焖熟就可以。”
  “焖烤后的土豆直接吃就可以。”
  城外的流民缺少器具和必要的调味品之类的东西,用这种方法焖烤土豆倒是更方便些。
  “另外土豆的茎和叶是有毒的,当土豆呈现微绿色也不能吃……”
  ………………
  京城寄往这边的信件都是妙舟妙竹两人在收,至于建州永宁城等地的信件则是陈旌负责。
  这天,陈旌从外面来,终于带来了褚空泽的信件,一封是交给她的,一封给杜苓嫣。
  褚寻真没急着拆开,而是问道:“建州和永宁城现在怎么样?”
  陈旌道:“永宁城现在有褚大将军镇守,柔然不敢进攻,驻扎在城外,情况还算稳定,只是建州那边……”
  外面有周昭国的军队,里面又有寇承仁拖后腿和稀泥,情况不算好。
  “建州的难民太多,粮草也快用尽,王爷已经递折子请陛下派人送粮草过来。”
  褚寻真点了点头,道:“土豆快要收获了,整个越北府的土豆可分出去一半给建州。”
  陈旌欲言又止,说实话,他对于县主所说的土豆亩产量可达三千到五千斤……心里是不怎么相信的,也不敢相信。
  若真如此,整个大蔚朝怕是没有什么作物能赶上土豆的产量,这委实太多惊人。
  如果真达到县主所说的产量,不说可使越北府的百姓与城外的流民填饱肚子过冬,就是供应河州建州等地都不在话下。
  陈旌离开后,褚寻真才打开信件细看,信上除却说自己平安无事外,褚空泽也提起了萧素兰。
  “竟然死了?”褚寻真讶然的扬眉,往下看去。
  褚空泽在信里道,说是萧素兰一直不死心缠至戚司安的面前,之前纳她为妾的地主不敢出现,不知怎么的,萧素兰后来被寇承仁接回了府上,估计是想恶心恶心瑞亲王。
  要他说,瑞亲王的手段真是非常厉害,竟然逮到了寇承仁的一个错处,若是顺着追查下去,没准会抓出更多,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