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良帝后-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这高声凛然的气势,让刘大海一下子回过神来。
后支支吾吾道:“她打美娘。”
李昭道:“打你们怎么了?女人的清白养起来要一辈子,一辈子不能行差踏错,多不容易,但是毁起来只在须臾之间。
你们两个毁我名声,打死都不为过,还敢还手打人?”
一席话,让刘大海彻底蔫了。
周围的人也都因为她那句“女人的清白,养起来要一辈子,行差踏错都不行,可是毁起来很容易”而动容,都对刘大海和田美娘不齿起来。
田美娘吓的呜呜的哭:“我没有,跟我无关,是刘大海自己要这么做的。”
可是刘大海现在就护着她啊,她的强辩显得多么无力苍白。
人群中有人看不下去了,问道:“李娘子,你要怎么处置这两个人?”
李昭道:“当然是要报官,天子脚下朗朗乾坤,我都说了,有能为我正名和出头的地方。”
说完他给小鹦鹉一个暗示。
小鹦鹉明白,是要叫大理寺的衙役来。
他高声道:“是。”
然后就跑了。
这就是真的要报官。
一个女人啊,对于绯闻这种事,不藏着掖着,还要报官?
人群中有人敬佩,也有人觉得李昭自己不要脸,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刑法对于刘大海和田美娘来说太过了。
所以就有人劝说李昭。
田美娘吓得半死,也问道:“你不是说刘大海承认污蔑你你就不追究了吗?怎么还要报官?”
她说的是刘大海供出幕后主使,可是这个人冥顽不灵啊。
再说,她怎么可能放过她?
“官府是给老白姓说理的地方,我有冤情为什么不报官?我什么时候说要放过污蔑我的人了?”
李昭回身拿了一根棍子抱在怀中,又看向众人道:“我再说一遍,我虽是下堂妇,但是还没到了人尽可欺的地步。
我于杨大爷两情相愿,他没有正头娘子,我没有丈夫,我们正是天做之和。
而有些人,认为我能于杨大爷好,就能跟你们好,那就大错特错了,女人再下贱,也不是败类能得到的。
再有一点,今后谁敢污蔑我,我就告官抓他,你们敢污蔑,我就敢告。
我清清白白一个人,凭什么因为畏惧人言,就让你们一帮王八羔子得逞?
再有下次,可看见我的棍子了,先打你们个残废再报官。”
说完目光一扫田美娘和刘大海,最后落在叫的最欢的那个老婆子身上:“一群令人恶心透顶的人。”
她那目光冷若冰霜,森寒中透着戾气,让人望而却步。
本应该最热闹的街头,此时缺比没有人的时候还安静。
大家心里都有个念头,这个女人不好惹。
***
就在官府要来之际,田母和田父赶来了,有其女,难免就要有个更张牙舞爪的母亲,田母开始不讲理的骂李昭。
李昭拿着棍子打人,然后丢下话道:“看官府怎么收拾你们。”
本来事情就要闹大的时候,官府真的来人了,问清楚情况之后,把刘大海和田美娘都带走了。
田父田母哭的撕心裂肺,那田母还要找李昭算帐,最后旁人告诉她,还不快去救美娘,还在这里纠缠,等着女儿进牢房吗?
女子进牢房,那出来就没人要了,于是二人感觉走了。
吵闹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是非就这么停止了,李昭也没心思招人,于是关了门,她进屋后街上看然闹的人也都散了,日报门口又恢复了早上起来之前的安静。
小鹦鹉要去打点官府里的人,跟着衙役和田美娘等人一起走了。
屋里只剩下李昭和秦姑姑。
秦姑姑气的摸着胸口道:“不行了,这十年不出门,民间的刁民怎么这么多?娘娘,奴婢都要受不了了,咱们回宫吧。”
李昭坐在长椅子上喝了口茶,然后人靠在靠背上长吐一口气:“终于过了。”
说完看下秦姑姑:“一会告诉杨大爷的人,这件事谁都不许告诉杨大爷,如果说了,我肯定在这里就呆不了了,还不想换地方。”
秦姑姑一听,这人都这样了,还不想回家。
蹙眉道:“这外面有什么好?”
李昭神色变得哀愁但严肃,道:“姑姑,外面不是什么好,而是我也有理想,我也要奋斗啊。
你想,今日被污蔑的人是我,你们都知道我和大爷的关系相信我,还有你和小鹦鹉帮忙。
也因为我不肯低头,所以这件事才能澄清,我的名声才得以保全。
可是如果不是我呢?
你想过一个年轻的寡妇,或者被休掉的女人,没有产业,没有背景,就因为没有男人依靠,就要被指指点点和污蔑吗?
如果再长的好看一点,可能满街的妒忌都会让她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这些人可怕不?这样的悲剧主角可怜不?”
秦姑姑也是女人,她就在李昭身边,李昭什么样的人她最了解。
却都有人红口白牙污蔑李昭,而且说的有模有样,她可以感同身受那种无力感,就在方才,真的想打人。
所以如果这个人不是李昭,是个真的寡妇,现在应该被人游街呢吧,快要死了。
因为感同身受,她有些不安的看着李昭:“那太太真的不回去了?”
李昭点头:“不回去,我要活出个样来给这个街道上的人看,下堂妇可以再嫁,再嫁的女人也不是脏脏下贱。
我还要把报社办起来,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妇女能顶半边天,谁说女子不如男。
当然,我还要教训田美娘他们呢,当然不能回去。”
秦姑姑:“……”
娘娘说的好慷慨激昂,她也不想回去了呢。
****
食肆的后院厢房,那正是田美娘住的地方。
因为冬天门窗都紧闭着,十分扛风也隔音,可是如此,也关不住田美娘撕心裂肺的哭声。
☆、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君子
官府过问之后,刘大海对他污蔑李昭的行为供认不讳,所以打了一百打板,一直腿折了,还要收监七天。
可他到最后也没供出田美娘,肚兜他说是偷别人的,不是田美娘的。
田美娘自己就更不会承认诬陷人的事,所以被告诫了几句就放出来了。
但是刘大海在街上护着她的动作都被人看见了。
肚兜的事也是在官府审问,旁人不知道,所以她的名声在街上就坏了。
回来就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又过了一趟衙门,往后她的婚事就更艰难了。
田家夫妇二人接女儿回来,都在田美娘屋子里呢。
女儿哭的肝肠寸断,田父愁的一脸褶子,后道:“别哭了,再不济还有大海,孩子老实肯干,还对你好,嫁给他也行。”
田美娘:“……”
恨不得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田母眼睛一斜,瞪着丈夫骂道:“我嫁给你个怂货,难道美娘还要走我的老路?嫁给刘大海,想都别想,不说他一个穷鬼,从官府里放出来就是瘸子,谁嫁给他?你这老鬼说话不经过脑子,我看你是疯了。”
田美娘有了母亲这句话,才稍稍收了些眼泪。
田父最怕妻子,低下头不说话了。
田母随后看下田美娘,道:“你也是,你没事招惹刘大海干什么?”
田美娘据理力争道:“谁招惹他了,是他自己要招惹那个李昭,他看不过李昭家朝三暮四,你不知道那个女人跟新来的杨大爷好了,还勾搭着宋大哥。”
要说宋涵佩这个人,田母是极其喜欢的,她跟宋太太说过很多次,要把女儿嫁给宋涵佩,但是宋太太那个老狗都委婉的谢绝了。
如今女儿名声已经毁了,看来宋涵佩是更不会娶女儿了。
田母心中一阵阵愤恨,道:“那姓宋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愿意要一个破鞋,今后他就算跪下求你,你都别理他。”
田父心想也不知道是谁疯了,人家宋涵佩能来求你?哎,还没睡醒。
田美娘哭道:“我倒是想他来,可是我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也没来看我啊,要说他有事,我都会去看他。”
所以这宋涵佩顶不是个东西。
田母就这么把无辜的宋涵佩给恨上了。
想了想问田美娘:“那个杨大爷到底是什么来历?你了解他多少?不能做正妻,跟李昭一样,做个贵妾也行啊。”
李昭当着众人的面说了,杨大爷没有正妻,他们情投意合,所以她下堂妇可能成为正妻。
田美娘不提这事还好,一说又泣不成声:“为什么又是她,她都是别人不要的货了。”
所以宋涵佩也笼络不了,那个杨大爷又不知根知底。
田母寻思了一阵,安慰田美娘道:“这几天娘叫媒婆来给你找个好人家,先别想了。”
而因为刘大海的事肯定街上都会议论他们家,她又道:“你这几天也别帮忙了,就在院子里呆着,若是找到好人家直接就准备婚礼吧。”
女人年纪确实不小了。
田父觉得这是妻子这些年来做的最明智的一个决策,不由得点了点头。
田美娘不想如此,可以知道谣言的厉害,所以只能答应母亲:“我知道了。”
可是自己喜欢的人却得不到,媒婆说媒不知道又要说个什么样的,如果媒婆靠得住,她也不会十七大八还会留在家里了。
父母走后,田美娘到底意难平。
而宋涵佩的无情这时候她倒是没记恨多少,倒是那位杨大爷英俊不凡的样子总是浮现在眼前。
杨大爷年轻英俊家族还有背景,这样的人怎么偏偏会看上李昭一个下堂妇呢?
不甘心。
田美娘坐在床上,自己把自己气的手上青筋凸起,到底要怎么报复回去才解恨呢?
忽然眼前一亮,刘大海是个不中用的,但是她还有个混账大哥呢。
他大哥教训女人可是很有一套,不然嫂子也不能喝耗子药死了,所以如果李昭被大哥拿捏住会是怎么样?
田美娘感觉天上的乌云都散了,她见到了万丈光芒。
*****
报馆后院,李昭和秦姑姑在包饺子,小鹦鹉从外面回来,告诉李昭田美娘已经放出来了。
见李昭只是点点头,像是意料之中。
秦姑姑蹙眉道;“太太,又心软了?为什么不让小鹦鹉把田美娘也关进监狱里,然后打死她。”
他们毕竟还有杨厚照罩着呢,想要影响司法,最简单不过。
李昭抬头道:“您知道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吗?”
秦姑姑撇嘴道:“就是傻瓜和聪明人的区别。”
李昭嗔怪道:“讨厌。”
然后神色变得肃然:“不开玩笑,我生平最讨厌司法不公这件事,所以轮到自己头上,怎么会干自己最讨厌的事呢?
刘大海不肯供出田美娘,这就是证据不足,官府判的没有错。
而且田美娘污蔑的是我的名誉,现在她自己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司法上,已经是受到了惩罚,您说弄死,那刑法就过了。
岂能因为我个人的恩怨,就去影响司法,此例一开,我就成了小人了。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是君子从不会陷害人,哪怕身居高位,也要讲道理,小人就会运用手中的权利,以权代法,为所欲为,这不是我们最痛恨的人吗?”
秦姑姑无奈道:“行,您是君子,难怪天下人都愿意跟君子交往,没危险啊,迂腐。”
因为君子不会害人嘛。
李昭想了想,确实蛮迂腐的,那田美娘总是污蔑她,她就陷害了田美娘又能怎么样?
可是还是不忍心司法部门被人说立法不明,处罚不公。
还是希望通过正当的途径,光明正大的维护自己的权利。
低下头,她蓦然就笑了,道:“您说我愚蠢也罢,迂腐也好,哪怕有天我被小人害死了,我还是要做个君子,不然怎么对得起读书人三个字。
人家也是读书人呢。”
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走捷径一时解恨,可是终归会成为污点。
她眼睛明亮清澈,容貌娇媚但不失英气,那凛然的气质如山巅松柏,傲然不可攀附。
是啊,君子坦荡荡,有什么不好?
秦姑姑所有讽刺的话都收回去了。
☆、第五百一十六章 画像不离手的宁王
李昭和秦姑姑说着话,天就暗了,小鹦鹉要去插门了。
除了大门那一道,屋里还有两道门,如果都插上,外面喊话屋里很可能听不见。
李昭叫住小鹦鹉道:“就锁一道吧,怕大爷晚上回来。”
秦姑姑用不能吧的目光看向李昭。
李昭手里捏着饺子边上的褶,低头的笑意是那么的温柔,为什么不能?今天是节气啊,杨厚照宫宴喝完酒肯定要想她,大年他们估计不能一起过了,小年肯定要在一起的。
*****
距离宫门口不远处有个广场,广场停放着各色轿子,这是给进宫的人准备的。
在最前排最左边的角落里,有一颗挂满树挂的长青松,那树下停着一顶四人抬的黑色缎面轿子。
规格不算大,不过近看就可以看到轿子面在灯笼下显现出来的纹路,用料比一般人家穿在身上的料子都好。
此时因为轿子主人还没到,四个轿夫都找地方躲风去了。
大树下,只留下一高一低两个男子在说话。
高个的三十多岁,还是南方口音。
矮个子的一身贴里,头戴瓜皮帽,是个下人打扮。
那矮个的道:“让咱们好找,竟然搬出宫了,可是搬出宫那位还跟着,她还是能影响那位的决策,咱们是不是该动手了。”
他二人议论的当然是当朝皇后。
钱宁本来是他们的眼线,但是皇后大病后,钱宁特别老实,问什么事都不说了。
本来他们的目的就是不要让皇后帮皇帝出台政策,所以皇后如果真的病了,不管事他们就能放了皇后一马。
但是病中的皇后还给皇上出主意,让皇上整顿内侍和商户,显然这么有远见的提议,又是皇后干的。
这样他们就不能留皇后了,想对付皇后的时候却发现皇后根本不在宫里。
这就难怪钱宁不肯说实话,这小子拿钱的时候痛快,可是到了真战场上,就开始耍滑头,他是不敢说啊。
所以他们一直也没有找到皇后的下落。
倒是皇上高调的在街上闹事,让他们发现了蹊跷,这才找到了皇后。
那高个的道:“皇上有暗卫在她身边,不好下手,还得好好谋划一番。”
矮个儿的道:“好在王爷进京了,王爷定然胸有成竹,无需我们多费心。”
那是,凭借他们家王爷过人的智慧,还愁除不掉一个皇后?
正说着,脚步声纷杂,是宫门那边。
矮个儿的站直了看过去,道:“应该是都出来了,接王爷。”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四个轿夫也回来了。
低调但不失奢华的轿子抬起,迎向宫门后。
宫门口,内侍众星捧月,抬着肩舆正送出来一个青年男子。
男子约莫二十五岁上下。
穿着金红色的亲王蟒袍,外披大黑狐狸皮的披风。
身材消瘦硕长,但是挺拔的腰板可不会显得人羸弱,肩头那飞龙在天的图案衬的他高不可攀。
他五官不如小皇帝那般英气,但圆而明亮的眼睛透着沉稳儒雅,是白净斯文的长相。
他从肩舆上下来,刚停下脚步,那顶四人抬的轿子就过来了。
在内侍的问安中他上了轿子。
等上了轿子后,高个儿的男人敲着轿窗,低声问道:“王爷,回嘛?”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厚照的侄子,宁王杨宸濠。
提起宸濠,就不得不说太宗。
太宗靖难起家,但是兵马不够,就借了当时宁王的兵马,其中还有非常著名的一支蒙古雇佣兵“朵颜三卫”。
这支军队帮太宗打了很多胜仗,还常常以少胜多,那别的军队就不提了。
总之没有宁王的兵马,太宗能不能胜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太宗也知道兵马的厉害,所以借的时候许下诺言,得到江山天下平分。
但是太宗显然不是个说话算话的主,他自己的亲儿子他都忽悠过,还能兑现给兄弟诺言?
于是就把宁王削了兵权,给他一块封地。
宁王不甘心,但是天下已定,他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收拾行李,去了江西。
但是对太宗的仇恨他可没忘,自己没办法报仇,就把这种仇恨潜移默化的说给子子孙孙听。
如今的宁王杨宸濠当然也知道这段历史,所以对皇位有着非常大的野心。
明明他是藩王,进京也不能随意走动,可是属下们都敢问他回不回,可见他在京城的势力,是可以随意出行的。
杨宸濠坐在轿子里想了想,然后拿起坐后一副轴卷,轴卷缓缓打开,一位相貌明艳的女子跃然纸上。
杨宸濠闭了闭眼,再睁开眼道:“去趟太仆寺街吧。”
****
张永走在杨厚照的轿子之后,快到太仆寺街正街的时候,他听到后面传来咯吱咯吱踩着地面的脚步声。
他顿了下,跑到轿子前对谷大用道:“后面好像有人跟着,你先走,我过去看看。”
谷大用道:“那给你留几个人,你小心。”
张永点着头。
前面有三个模糊的身影停在那里,高个,也正是杨宸濠在江西王府的第一侍卫,叫做预让,他看到了,脚步退回到轿窗旁,然后低声道:“王爷,看着像是那位身边的巨铛张永,还要过去吗?”
杨宸濠还在轿子里看着画像。
听了将画像收起道:“找别的路回吧。”
预让不解:“王爷,张永等人不认得属下。”
他们的人籍籍无名,当然不如皇上身边的人那么红,谁都认识。
杨宸濠在轿子里目光变得深沉起来,看着前方道:“说明他也去看她了,现在,还不是我的机会,走吧。”
说完,他闭上眼,身子靠在轿壁上像是睡着了,不过左边一直跳动的太阳穴说明他在盘算着什么。
当然,别说预让看不见,就算看见了,那不算平静的神色他也不知道王爷此时到底是什么情绪什么心情。
总之王爷是改变计划了,预让一挥手,对着轿夫道:“路过他们,然后往王府方向走。”
张永那边,看着一顶轿子从眼前路过,但是却不是进入太仆寺街的,他警惕的心情放松下来,还以为是跟踪万岁爷的呢,可是如果是跟踪的人,谁敢明目张胆从他面前过?
他对着手下挥挥手,走吧。
☆、第五百一十七章 除夕不相见
杨厚照在李昭这呆了两天,实在不行了,过年对于民间来说都是大事,那宫里的事情就更多了。
他必须得回宫,可是对李昭又恋恋不舍。
在屋子里磨着李昭让她跟他回去。
李昭当然有用她的事业来搪塞他了。
提到那个什么报馆,杨厚照一脸讥笑道:“眼看着过年,你上哪里招募人去,就算爷把你留在外面,你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
“谁说的?”李昭很是不服气:“我不仅聘到了一个年轻人,还有个四十多岁的老先生,老先生是本地人,对家长里短和时事政治都门清,我们一谈他就知道该怎么做。
我们要趁着过年这几天,多找些话题,然后出第一版呢。”
杨厚照:“……”
那个年轻人他知道,外地人,是个贱籍,不能参加科举,到京城投靠亲戚谋生,这下就投靠到李昭这里了。
杨厚照知道的那个人,就是李昭和刘大海他们起争端那天,来门口询问过的那个,叫做顾岚青。
至于李昭说的另外一个中年人,是昨天谈下来的,就是街上的本地户,叫做徐长远。
下过三次场,都没中举。
朝廷规定每个人只能下三次,之后就不准科举了,所以他本来都没机会了,但是读书人不中举没前途不说,也不甘心,他准备去户部换个名字再重新来过。
但是本朝的户籍制度十分麻烦,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要修改,就得从出生那年改起,这需要一大笔钱贿赂官员。
徐长远却狠心花钱去改,但是妻子因为供他读书,给他存钱,劳累一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很快就死了。
徐长远还算是有良心的人,觉得对不起妻子,所以幡然醒悟,决定再也不参加科举浪费钱财和时间,他和妻子只有一个女儿,今年十五岁,他要赚钱供养女儿。
徐长远弃文从商,之前妻子靠缝缝补补洗洗涮涮供他读书,他弃文从商也不能干这些,别的又不会干,于是靠给别人写书信卖字为生。
赚不到几个钱,前几天看了李昭的招聘启事,起初不愿意被人雇佣没想来,但是过年要花钱,女儿的头绳钱都没有,他就来咨询了。
一问之下不用卖身,还是做着和读书人有关的工作,工钱一个月给二两银子呢,他立即就答应了。
所以现在李昭已经有了两个人马。
小鹦鹉今天去采购纸张,他们就等着一件大事爆出,然后要一鸣惊人呢。
李昭把自己的人马都跟杨厚照说了,并问道:“钱宁什么时候处斩?”
他二人在屋里坐着说话,屋子烧了火墙很是干燥,秦姑姑添茶来,听到关于钱宁的事,忙停下脚步。
杨厚照问道:“为什么问钱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