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良帝后-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二人在屋里坐着说话,屋子烧了火墙很是干燥,秦姑姑添茶来,听到关于钱宁的事,忙停下脚步。
  杨厚照问道:“为什么问钱宁?”
  因为她不是说了吗?要找个大事件一名惊人,所以钱宁处斩那天,她想写报道,作为第一篇报纸的内容。
  杨厚照想了想道:“本来还留着秋后呢,既然对爷的阿昭这么重要,那过了二月二之后就砍了他吧。”
  之前都算是新年,不宜见血。
  钱宁虽然还没到为非作歹的地步,但是害死的人也不少啊。
  那个钱三郎双手更是沾满血腥,沈宋两家只是小巫见大巫,所以死有余辜。
  李昭道:“那就是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行,正好我们也要准备准备,印刷的工具还没做出来呢。”
  这个时代连蒸汽机都没有,什么器具都很落后,李昭也不是大化学家大发明家,不过油印的设备不需要什么电力技巧,手摇就行,这个倒是可以找个能工巧匠做出来。
  李昭还在定制当中。
  秦姑姑倒是不关心这个,只是听到杨厚照说把钱宁二月份就砍了,她伸伸舌头,本来能多活大半年呢,万岁爷为了博他的美人高兴,就这么完了,所以干什么要让皇后盯上呢?
  说完钱宁的事,杨厚照又问了一遍:“你真的不跟爷回宫?”
  李昭的安排,是铁定了不会跟他回宫的,于是嗔怪道:“知道答案还问。”
  杨厚照懊恼的揉揉脑袋,明媒正娶的妻子跟养了外室一样,然后这样能作他还不嫌弃。
  可能碰到这种事的,这世上只有他一个吧吧?
  算了,他道:“不回去就不回去,朕过年也不会来看你,让你后悔。”
  李昭一仰头,样子十分不屑,可是就在杨厚照要发飙的时候,她正用盈盈的目光看着她,喃喃道:“我现在就后悔了。”
  她那声音满含不舍和欠疚,还有无奈。
  杨厚照顿时就心疼了。
  ****
  除夕夜,星月无光,天上漆黑一片。
  到了掌灯时分,稀稀疏疏的小雪飘下来了。
  所谓瑞雪兆丰年,那轻飘飘的东西,在满院的红灯映照下,如剪碎了的银子撒在空中,模糊了世界,而深红色的宫殿院墙,这时候都像是仙境一般。
  杨厚照今天是真的不能出去,必须要跟王太后一起守岁。
  母子二人实在没什么可干的,在清宁宫大殿,叫了些伶人看表演,以往这些都是杨厚照最喜欢的东西,可是今日他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王太后瞄着儿子看了一会,知道儿子是因为什么,忽然动了气,道:“一国皇后,竟然能跑出宫,过年的时候万事都没有皇后操持。
  千百年来,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啊。
  皇儿,你还打算拖多久?她都去民间了,就等于不要做我皇室的儿媳,还不重新立后?”
  杨厚照单手拖着下巴,看下王太后道:“母后,如果儿臣现在没陪在您身边,你要做什么?”
  “啊?”她刚才说的不是皇后的事吗?
  王太后道:“皇儿说什么呢?”
  杨厚照看下窗外,阿昭现在在做什么?朕如果能猜到阿昭现在在干什么,我们两个就事心有灵犀一点通。
  老天爷,如果真的这样,你想办法让阿昭怀孕好不好?我们一家三口就能在一起。
  ******
  院子里已经是银白的世界,四野漆黑,没有一点声音,那种肃静的清冷,让人仿佛置身在红尘之外。
  李昭拎着桶和锹出去,秦姑姑和小鹦鹉戴着暖耳,围的严严实实跟出来。



  ☆、第五百一十八章 雪人寄相思

  过年有风俗,就是不宜出门,据说这天地府也要大赦天下,所以小鬼们都会出来过年,活人要给死人让路。
  所以李昭行为反常,秦姑姑就问:“娘娘您到底要干什么啊?”
  李昭回头道:“这还用问?”
  她开始在地上滚雪球,先来个中不溜的,再来个大肚子,然后垒起来,初步形状就定下了。
  北方的孩子都明白,这是在堆雪人。
  秦姑姑和小鹦鹉也来帮忙,不过秦姑姑还是不懂:“娘娘,您就想玩吗?这么冷的天?”
  李昭看着已经插好胡萝卜当鼻子的雪人摇摇头:“不是,万岁爷一定很想我,我们不能一起过年,但是其实我们没分开。”
  所以她要堆两个雪人代表他们两个今晚在一起了。
  两个大雪人堆好了,李昭找来自己的衣服和杨厚照的衣服给雪人穿上,真是越看越爱。
  她忙碌的时候,秦姑姑和小鹦鹉在一旁看着,渐渐的,二人的脑袋凑在一起。
  秦姑姑语气嫌弃道:“你说幼稚不?”
  小鹦鹉道:“姑姑,我也去拿我的衣服,有万岁爷和娘娘的地方就应该有我,我是阿谀奉承的小太监。”
  说完蹭蹭蹭人就跑回去了。
  秦姑姑:“……”
  她琢磨琢磨,那也得有我啊。
  刚说完别人幼稚的女人,也会屋子拿衣服去了。
  李昭这边把雪人打扮好,想了想,又在她的身边捏了一个小的,手拉着手——这是他们的孩子,今年她要是能生个孩子就好了。
  皇宫那边,慈宁宫的院子里,也并排堆放着三个雪人。
  杨厚照叉着腰站在雪人前面,然后满意的点着头:“我们一家三口。”
  张永看着这两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捏着下巴问道:“万岁爷,娘娘真的会在堆雪人吗?”
  杨厚照道:“当然了,朕跟皇后心有灵犀,她肯定在干这个。”
  张永听了暗暗记下来,在背光的地方也堆了两个,一个是他,一个是……嘿嘿嘿!
  太后听见外面那么热闹,有心想出去看看,但是怕冷,就问道:“王云啊,皇儿干什么呢?”
  王云把歌舞叫停,走到宝座前躬下身子:“万岁爷带人在院子里堆雪人呢,一家三口,堆的惟妙惟肖,可好看了。”
  他刚要说尤其是小皇子,不知道宫女哪里找来的小衣服,看着很可爱。
  王太后在坐上一下子就笑了,道:“一家三口啊?皇儿就是孝顺,什么时候都不会忘了哀家的。”
  王云:“……”
  所以赞美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他顿了下,后想,得,赶紧让人再堆个大的。
  *****
  除夕过后,天骤然回暖,地上的雪都开化了。
  院子里的雪人渐渐不成形状,可是小鹦鹉和秦姑姑还是舍不得推掉。
  因为他们约好的,要等皇上来给皇上看,再说给皇上听,娘娘是多么想皇上,这样皇上就高兴了。
  可是皇上都过了初二还没来。
  他们又“山高皇帝远”的,不知道皇上在宫里干什么,所以很是担心。
  因为初二有人来串门,还有小孩子敲门要糖果吃,李昭去接待客人了,回来一看,两个人站在雪人面前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她道:“怎么了?都化没了,清了吧,不然满院子淌水。”
  小鹦鹉抬头道:“娘娘,您不想大爷啊?咱们回家吧。”
  能不想吗?除夕不能来,初一不出门,初二可以串门了,应该出来了啊,可是还没来。
  秦姑姑见李昭眼睛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悄悄撞了小鹦鹉胳膊一下。
  可是小鹦鹉心中担心,根本没收到秦姑姑的提示,低声嘟囔:“不是万岁爷有新欢了啊?”
  过年的时候李昭没在后宫,宴请和接待女眷都是王太后来操持,太后一心要给皇上立妃,她好抱孙子,就难保证趁着这个节骨眼给皇上塞人。
  其实秦姑姑也担心,但是更怕李昭伤心,这次不用暗示小鹦鹉,直接道:“闭上你的乌鸦嘴。”
  小鹦鹉这才想起来这种时候不能扰乱军心,皇后肯定比他们更着急,于是赶紧捂住自己的嘴。
  他们的担心紧张还有刻意的照顾,李昭都尽收眼底,她回头看向院门方向,冬季里天空是白色的,跟天际一样,混在一起没有尽头。
  也像是蒙了一层窗户纸,看哪里好像都不那么透彻,所以她也看不准杨厚照吗?
  不,杨厚照不会背叛她,她坚信。
  但是如果说初二皇上要汇客,初三要和内阁做预算,那初四初五总有时间了吧?
  何况他晚上还有办法溜出宫,但是到了初五,杨厚照还是没来。
  街上倒是有流言,皇后两年不孕,皇宫又准备采选。
  听到这样的流言,秦姑姑也坐不住了。
  这天李昭要开门迎客,可是秦姑姑非要她回宫。
  二人就在堂里争执起来。
  李昭道:“我既然做出这种选择,就不会后悔,杨大爷如果真有别的女人了,那是他的缘分,我和他再见就是,我如果因为怕他有女人就回去,那太后更不会重视我了。
  话在反过来说,如果只分别了几天他就有了女人,我回去,早晚不还是个被冷落的下场,不如在外面活的自由自在。”
  秦姑姑道:“宠爱,有时候也要争取的,两个人相处真的应该顺其自然吗?如果都是您这个心态,就不会有开始。”
  是啊,爱情总要有个人念念不忘,才有回想,要么两个人念念不忘。
  如果都是随意的人,根本不会相爱,因为没机会。
  可是杨厚照喜欢征服,他不喜欢顺从,她要做一座高山让他征服,而不是流水围绕在他身边,不然必败。
  李昭还是摇头:“杨大爷不会喜欢别的女人,他会来找我的,不来,只能是遇到了很棘手的事。”
  “阿昭,阿昭……”
  一声比一声高,就是杨厚照喊人的声音。
  李昭和秦姑姑相视一眼,闭了嘴的同时,二人眼中都有惊喜,可是随即,李昭的惊喜就变成担忧。
  秦姑姑没看出来,道:“奴婢去打帘子。”
  可是还没等她到地方,那个长身玉立的男子已经顶着寒风进来了:“阿昭,爷遇到大事了,爷想要出关。”



  ☆、第五百一十九章 照照出关

  李昭不解的看着杨厚照:“什么出关?这些天都没来看我,是想出关了?”
  杨厚照抱怨完,到了李昭面前上下一扫,继而咧嘴一笑,媳妇又好看,他二话不说把李昭抱起来转两圈。
  天旋地转的李昭:他们难道不是在说正经事吗?
  杨厚照想出关是因为接到线报,居庸关外,蒙古小王子,经常率领部下骚扰边境,抢夺民财,居民苦不堪言。
  当年英宗被俘,当了指路皇帝,鞑靼大军带着他打到了北京城。
  是于谦力挽狂澜,将代宗推上皇位,组织军民打的北京保卫战。
  这一战鞑靼军队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元气大伤,后来蒙古又几经分裂夺权,就再无法和中原抗衡。
  但是近几年来,中原在休养生息,蒙古势力也在恢复。
  尤其是这个小王子所在的部落。
  前年三月,小王子率部下五万人入侵河套,击败边军就跑了。
  十月,小王子率部下六五万入侵山西,抢夺人口畜生万余。
  十二月,小王子率五万人进攻宣府,杀了守备和指挥使。
  次年五月,小王子进攻大同,攻陷白羊口……
  九月,小王子又率部下五万进攻宣府……
  这还都是大事件,那种随便的小抢小闹,杨厚照都没记,感觉小王子每年每月都会出现,所以他早就把这个人当成心腹大患和一生的劲敌,这个王八蛋抢夺的可是他的天下。
  亲热过后,杨厚照就拉着李昭把这些事说了。
  他又道:“这不爷想着好好过个年,可是军报上说,他年关的时候又来了,真是忍无可忍,阿昭,爷要出关,去把他宰了,你说好不好?”
  李昭之所以觉得杨厚照文治武功,就是因为杨厚照打败了这个小王子。
  她的男人,可不是光会玩闹,那些文人之所以把他写的那么不堪,多半因为他没儿子,没人找他们算账,不然英宗都成了什么样?
  葬送国家全部精锐,当了俘虏,还给蒙古人带路,又杀掉于谦,但还是叫英宗,史书上还有人觉得他仁义忠厚,这不都是有儿子的功劳吗?
  再一个,以前的文人讲究的是文武双全,孔老夫子倡导学习六艺,骑马射箭都不在话下,他能周游列国,靠的可不止是嘴,人家据说能把城门举起来。
  李白更是武功天下第二。第一那个是因为是他师父,他总不好抢了师父的风头。
  辛弃疾就更不用说了,突袭敌营如过无人之境,那才是现实中的赵子龙。
  剩下陆游,自己写诗中有提到,可能打死过老虎……
  以前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从宋之后,寒门士子崛起,读书花费的高额费用已经令家庭苦不堪言,他们因为见识等局限性,需要用更多的时间读书,才能在科举取士的规则中大展拳脚,可是习武显然是浪费时间又花费不小的事情。
  他们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学。
  渐渐的文人都手无缚鸡之力,然后开始讲究气质,有辱斯文,开始鄙视武力,认为习武野蛮。
  到了本朝,武官的地位已经非常低了,六部大臣都是文官,他们认为出兵打仗劳民伤财不说,还有辱天朝大国的斯文。
  抢一点就抢一点,反正蒙古人不可能真正打到中原来,抢了也就跑了,所以对边防并不那么重视。
  杨厚照御驾亲征虽然赢了,可是这与文人斯文的气质太相违背,这个皇帝不听话,就往黑了写。
  再加上是后朝修史,因此杨厚照就成了历史上的那样了。
  这次倒是能未雨绸缪,把史书改一改。
  李昭听了杨厚照的话,直接道:“去,那就去,大爷别忘了带几个史官,让他们好好记载战役。”
  杨厚照听的眼睛大亮:“阿昭,你支持我啊?”
  当然支持了。
  杨厚照着一仗会大获全胜。
  只可惜他是偷着跑出去的,没有带史官。
  然后历史的记载中就成了我方死亡五十二人,蒙古死亡十六人。
  杨厚照还自己口述了一下,他亲手杀了一个,也就是十万将士,才杀了十五人。
  可能吗?
  那是十万人,打了整整一天,在这样的混战下,皇帝都动手杀了一个,对方怎么可能只死十六个人呢?
  杨厚照是皇帝,众目睽睽之下他不可能撒谎的。
  所以那一定是惊醒动魄的一战。
  杨厚照肯定表现出了超高的指挥才能。
  可惜都被史书给写成昏庸无能贪玩的象征。
  李昭起身拉杨厚照起来,杨厚照用不解但热烈的目光看着她。
  李昭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爷,边关百姓也是您的子民,咱们当然不能放弃,也要一展国威,让敌人闻风丧胆,所以我支持您去,我以您为骄傲。“
  她语气严肃,但水盈盈的眼中含着爱慕却不乏不舍的光。
  其实她也非常舍不得自己,但是为了国家,为了边疆百姓,她还是支持他出关。
  杨厚照的心瞬间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所有人都觉得他是胡闹,唯有他的女人知道他是想保家卫国,还边疆百姓一个太平。
  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他激动的抱紧李昭:“阿昭,爷真的去了,你要在家里乖乖等爷回来。”
  李昭算了算,他第一次还没溜出去,等被人挡回来,然后趁机再去。
  所以此刻完全没必要这么激动。
  她抱着杨厚照的腰无言一笑,脆生生答道:“嗯呢。”
  秦姑姑听了二人的对话,吓的站在门口呆住了,皇上还没有儿子呢,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娘娘就敢支持,她是不是疯了?
  显然秦姑姑的担心还是有必要的。
  李昭已经改变了历史很多事,难道杨厚照的人生轨迹不会改写?
  因为是杨厚照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所以这一次她都忘了,历史中杨厚照敢跑出去,是因为李阳东已经去世,杨廷和母亲死了要守孝,朝廷没人约束他。
  这次他到底受了什么刺激,为什么早不去玩不起现在想去?
  因为李昭的这个疏忽,杨厚照这回第一次就出关成功,还是被人设计的,而李昭自己,知道后吓的半死。
  不过此事暂且不表。



  ☆、第五百二十章 非礼

  接下来的时间,杨厚照要准备出行,为了怕那些老头子们碍事,他的行动都是在暗中进行,要谋划的事情很多,就没空常常来看李昭,匆匆几次,住一宿就走。
  到了二月初四,年彻底过去了,他和李昭做了真正的道别,然后就带着谷大用去往居庸关了。
  第二天早上,内阁的大臣到处找皇帝,最后接到准确线报,皇上偷偷出城了,晚上就跑了,现在追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内阁诸臣吓的个半死,就这么一棵独苗啊,皇子还没生,万一磕磕碰碰的千刀万剐了他们都赔不起。
  其实磕磕碰碰还是小事,像英宗一样被蒙古人给逮着了,难道王朝又要有个带路皇帝?
  一时间朝廷上下无不痛心疾首的跺脚,昏君,无赖,这就是个蛮子,从来没见过这么不听话的皇帝。
  但是到底人已经走了,一方面内阁派人去追,还要派兵保护,一方面朝廷大事还得继续进行。
  比如之前已经勾了红的要砍钱宁的奏折。
  在二月初五这天还是要执行。
  比起赵瑾,钱宁的名头就小的多了,因为他没有大揽朝政。
  但是刚过完二月二,等于年过完了,一年的忙碌开始了,百姓为了生计,都开始走动起来。
  这天天气回暖,没有风,只穿小袄就能出行,所以菜市口看行刑的人还是很多。
  李昭说要找个大事件来写第一篇报道,代表他们报馆开张,挑的就是这件事。
  徐长远和顾岚青都来看行刑,为的是把场面描写下来。
  然后走访李昭给的证人名单,二人开始编写第一手资料。
  于是乎标题为“内侍钱宁,都做了哪些坏事”的头条新闻,就这么诞生了。
  上午排版,下午就要印刷发行。
  印刷的东西李昭都准备好了,就在大堂里,看着那一一张张印着文字的纸从木板上刮下来,徐长远和李昭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随后徐长远问道:“这些要怎么卖出去?”
  他问到了点子上,这就是发行的问题。
  之前李昭已经让小鹦鹉联系了几个衙门口,他们会强制订阅一批,还有剩下的,就是要在民间广而告之。
  但是新鲜事物,别人不见得认可。
  所以这第一版不卖,要上街上去发。
  李昭跟徐长远商量完,叫着小鹦鹉和顾岚青都过来,等印刷了二百份,让他们拿走。
  家里暂时就这两个青年壮力,不用他们用谁。
  可是徐长远觉得这是他文章第一次广而告之,也顾不得什么文人的面子,只觉得激动,也跟着去发。
  这样屋里就剩下李昭和秦姑姑。
  李昭自己保留了一份,然后想了想,叫上秦姑姑:“咱们也去发吧。”
  秦姑姑本想拦着李昭,毕竟她身份特别,可是一想如果娘娘是普通女人,他们现在怎么会在这?
  于是一脸期待道:“也好,太太是贵人,来个开门红,希望我们一本万利。”
  本来她是财奴的嘛?现在变成秦姑姑了。
  李昭看着秦姑姑哈哈笑。
  ****
  街上的人对报纸感觉很新鲜,不管识字不识字的,都来要。
  李昭怕他们拿回去擦屁股,所以还是要挑识字的人发。
  这样她发的很慢,一炷香时间,也就发出去九份,忽然眼前一暗,李昭以为又是有人来要,道:“您要一份嘛?”
  抬头一看,有个跟她差不多高的男人正在盯着她的胸口看。
  李昭眉头立即竖起,全身心也起了防备。
  对方却在这时道:“李娘子,您不认得我啊?我是田大郎,就住在您家对面。”
  李昭上下一扫,他长的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倒是和田美娘有几分相似。
  只是人胖了,作为男人个字不高,这五官长在田美娘脸上是美艳大方,长在他身上就可惜了。
  原来是田美娘的哥哥。
  对于田家人,李昭没什么好印象,问道:“你有事?”
  田娃对李昭觊觎已久,但是他赌博,一般时候不在家,所以李昭和田美娘打架的经过他不知道。
  回来才知道妹妹差点被收监。
  细细一问,田美娘说是李昭和刘大海有奸情被她撞破,所以刘大海被收监了,但是李昭污蔑她,所以李昭就安然无恙。
  田娃迟迟对李昭不敢靠近就是觉得她人清冷,自己也有产业,怕她不好接近,但是连刘大海那种人都能有奸情,他差了什么呢?
  这男人也是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以为一个女人能跟别人,就肯定能跟他,自我感觉良好的情绪不知道是谁给的。
  说回到田娃身上,田娃今日出门的时候正好看到了李昭站在街头。
  她相貌明艳动人,身姿窈窕,今天穿着深红色的缎子面衣裙,新鲜的颜色就让她更加抢眼。
  田娃看着看着,眼睛不由自主就移不开,脚步也就跟着过来,于是就有了方才那一幕。
  可是具体要问他干什么?
  有点羞于出口。
  田娃四顾一下,来来往往都是行人,但是没有熟人,他胆子大起来,道:“李娘子,我也是鳏夫一个,你正好也没有婆家,不如咱们两个凑成一对,我可比刘大海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