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这时,几位威望颇高的王爷和几位宰辅都走了进来,落座在自己的席位上,随着这些人落座,上皇携太后,康定帝携皇后也进入了宴席,众人行完大礼后,便见到康定帝身边的内监唱喏道:“宣西北道大都督靖北侯,主将晋阳公主,昭毅将军巩吉,宣武将军洪琴心,靖北侯世子卫晗等将领入殿!”
  随后靖北侯率领众人走进殿中,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这其中居然有三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其中最年轻,又排在最前面的女子,众人都知道那是晋阳公主。
  “臣西北道大都督陆哲呈上奏报,臣等受皇命征讨乌孙等国,现已擒获乌孙国王和各小国国王王子,如今已将这些人压入京中,请陛下处置。”靖北侯将奏报高举头上道:“此次战役臣已将各将领士兵功绩逐一列数,其中当居首功者为晋阳公主,公主身先士卒,带领五百女军奇袭乌孙宫城,捉获乌孙国王一家,昭毅将军巩吉……。”
  内侍赶紧将奏报承到康定帝面前,康定帝并没有翻看便直接递给了上皇,天正帝却没有接过来的意思,直接道:“朕已经许久没有过问朝政了,这些你自己看就好,朕现在没有精力看这些。”
  这样的态度让众人明白,天正帝此次回来并没有插手朝政的意思,很多人的心都放了下来。
  康定帝浏览完奏折后,亲自上前扶起靖北侯道:“诸位爱卿这两年来为我大燕征战辛苦了,朕敬诸位一杯!”
  天子赐酒,众人脸上都有了荣光,对着康定帝谢恩。
  赐完酒后,康定帝勉励了靖北侯几句,随后又道:“爱卿如老侯爷一样都是朝中肱骨之臣,这次回来,左右龙虎军便由爱卿接手吧,朕再加封爱卿为从一品光禄大夫,希望爱卿以后为朝廷再立新功。”
  “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陆哲立时跪下谢恩,五官做到从一品光禄大夫,已经算是顶了天了,这上面自有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了,不过这是荣养的官职,他父亲现在就是被赐下这个官位在家荣养。
  随后康定帝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女儿,从刚一进殿他的目光就没有离开女儿,眼中有些酸涩,道:“两年不见,瘦了些,不过也更精神了,父皇为你感到骄傲。”
  “儿臣没有辜负父皇对儿臣的期待,得胜而归。这些年儿臣没有承欢父皇和母后膝下,是儿臣不孝。”晋阳公主看着面前康定帝两鬓比她走之前又填了几缕白发,有些哽咽。
  “你是为大燕征战,这才是最大的孝道。”康定帝拉着女儿的手走到主位上,道:“父皇,儿臣随只有这一个女儿,她却处处不输于男儿,就是儿臣像她这么大的也没有她这么优秀。”
  众人知道,此次宴会的**来了,康定帝这是要为女儿要储君之位了。这储君之位,尚需天正帝这个上皇的态度。
  天正帝看了康定帝一眼道:“你倒是有自知之明。”随后不理会康定帝会不会有一颗玻璃心会受伤,直接对着晋阳公主道:“晋阳,到皇祖父这里来,让皇祖父看看。”
  晋阳公主同情地看了一眼自家父皇,以前她皇祖父看她父皇是哪哪都好,可是随着这些年她皇祖父年纪越大,越发有孩子脾气,开始和她晋王叔一样毒舌起来。
  但是对于她,她皇祖父一直是疼爱有加。
  晋阳公主对着天正帝行了个礼,随后便听到天正帝道:“好好好,吾家有女不输男儿,日后勤勉政事,我祖孙三人的本纪定能名垂青史。”
  此话一出,便代表着天正帝的态度。所谓本纪,那是帝王的传记,天正帝说祖孙三人的本纪,那就代表着晋阳公主会成为帝王,这无疑是对朝堂宣布他同意康定帝立晋阳公主为储君,并在将来传位给晋阳公主。
  还不待众人反应过来,便见首辅陆若华起身,对着上首行礼道:“晋阳公主人品贵重,才学横溢,文可理政□□,武可征战定国,公主为皇帝陛下嫡长女,身份尊贵,臣请立晋阳公主为太女,正位东宫,稳固民心。”
  紧接着,宗正令安王也起身道:“臣附议,请上皇和陛下册立晋阳公主为太女,正位东宫,以安朝堂之心。”
  随后,宰辅唐同方,户部侍郎崔思若也相继请命,再接着,六部的尚书,枢密院的重臣也都开始请命,最后,在众人的目光中,最后一位宰辅邹继也走了出来,对着康定帝道:“陛下,晋阳公主文才武略不输男儿,臣请陛下册封晋阳公主为太女,正为东宫。”
  随着邹继的跪拜,又有一大批官员请封,最后所有的朝臣全都跪在地上,请封晋阳公主为太女,正位东宫。
  “诸位朝臣之意朕已经清楚,如此,便请礼部占卜吉日,为太女行册封礼。”
  随着康定帝此话落后,所有的官员和女眷都对着晋阳公主拜道:“参见太女殿下,太女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卿请起,日后还请诸位辅佐,令我大燕昌盛永固。”晋阳公主并不怯场,高声道。
  随后众人又是一番跪拜才起身。
  自此,历史上第一位太女便定下了名分。
  康正五年七月,离六月初六册封大典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陆若华正在教导着太女处理政务。册封大礼后,她又被加封为太子太傅,虽是宰辅,却也是身兼教导太女之责。
  陆若华看着手中太女批复的奏折,点头道:“这开州的水患处理地不错。”
  “如今朝政你也已经陆续上手,觉得如何?”陆若华问道。
  “有师父教导,再加上前些年的底子,上手地倒也算顺利。只是邹阁老处的态度依旧有些模糊,他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孤。”太女答道。
  “他正在和心中礼教做斗争,多年的思想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当日那宫宴,还是上皇亲自找他谈话,他才松口的。不过,他能松口已是不容易,你多给他些时间,他总能想明白。”陆若华道。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若想得到改变,不经历长期的思想斗争哪能成功?
  “对了,你夫婿的人选这两日就要定下,皇后说了她过两日举办赏花宴,让你自己去相看。”这人选皇后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定下,如今只想让两人见上一面,若是女儿不喜欢,这人还可以再换。
  “好。”太女应道。反正这大婚早晚都来,名分已经定下,成婚她也就不惧了。


第166章 蒸汽
  比起太女的镇定; 朝中不少人开始对太女夫婿的名分吵了起来。
  “陛下,这太女之夫; 应当册封什么名分,还请陛下示下。”礼部尚书简信问道,这个问题都快愁死礼部了。这究竟是叫太女妃还是叫太女夫; 一直每个定论。这名分之事可不是小事; 若是操作地不好; 会给人可乘之机。
  “陆首辅觉得呢?”康定帝对着下面的陆若华问道。
  “臣以为太女为大燕储君; 所以不应是嫁; 而是娶,所以这自然还是叫太女妃。”陆若华答道。
  “臣以为不妥。”一位礼部的官员走了出来; 对着天正帝道:“这自古为妃者只有男子; 而且太女和夫婿之间本就是夫妻; 男子为夫,女子为妻; 所以臣认为称太女父更佳。”
  陆若华可不想在此事上埋下引子; 若是此时称太子夫; 那日后呢,是皇夫还是皇后?是君为臣纲,还是夫为妻纲?若是皇夫是个野心大的,以皇夫身份摄政; 后果不敢设想。
  “我倒是想问问大人,这若是封太女夫,那是君为臣纲呢; 还是夫为妻纲?”陆若华冷声问道。
  此话一出,那名礼部的官员浑身冒着冷汗,结结巴巴地道:“自然是君为臣纲。”
  “陛下,三纲五常秩序不可乱,所以臣以为为了避免日后名分上的争议,陛下可赐太女夫婿为太女妃,令赐其亲王爵位封号,此爵位只可享受俸禄不可入朝听政,日后以爵位称呼太女妃,太女妃也会愿意。”陆若华建议道,其实就像刚刚那位礼部的官员说得,太女妃这个称呼确实不适合男子,给这位未来的太女妃留面子,也是给太女留面子。
  “可是我大燕从未有异姓封王的前例。”又有一位官员反对道。
  “这倒是无碍,这太女妃嫁入皇家,便是我卫氏的人,倒没有什么异姓之说。”站在一旁的太女答道。
  天正帝听后点了点头,对着朝臣道:“那便封太女妃为恭王,享亲王爵俸禄,却不可入朝听政。”
  陆若华和太女下朝后走在一起,陆若华道:“你看,今日邹阁老便没有出声反对我,便说明邹阁老心中已然有了转变,再给他一些时间,相信他会想通的。”
  “去后宫吧,你母后办得赏花宴都已经开始了,你不到场,他们也结束不了。”陆若华拍了拍太女的肩膀道:“去选一选,你这一辈子都要和他一起度过,选一个和自己心意的,不要太过委屈了自己。”
  “好。”太女应道,随后笑着问道:“师父不跟我一起去吗?今日可是来了不少贵女,阿珩哥比孤还大两岁呢,师父不去挑挑儿媳?”
  “他现在不愿意娶亲,我也不逼他,不过,总有他过来求我的时候。”陆若华笑道:“这宴会都是你们年轻人或者是女眷,我去了他们反倒不自在。”
  “这倒也是。”太女点了点头,便和陆若华告别,朝着东宫而去。
  陆若华回到家后,便听到有人回禀说是安欣媛和符涵来找她,还带了一个奇怪的人。
  “阿涵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这趟出海如何?可有遇到什么风险?”陆若华看着厅中的两人打招呼道。要知道这两位自从在一起做上了生意,那可是忙的很,特别是符涵,至今没有成亲,无牵无挂地,还特别爱航海,她如今不少粮食种子都是符涵从海外带来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番薯和土芋,如今她已经让人研究如何在大燕的土地上改良和种植这些粮种。
  “多谢山长关心。”符涵对着陆若华拱手道:“我是半个月前到的连家港,三日前回到的京都。”
  “此次出海可还顺利?都去了哪些国家?”陆若华问道。
  “说起来此次出海并不顺利,我们中间遇到了几次大风暴,幸得当地百姓的救助才活了下来。”符涵对着陆若华道:“不过我这次回来给山长带回来一个人,此人深谙山长喜欢的墨学和算学之道。”
  “哦?”陆若华听后觉得十分有意思,符涵本人就精通算学,燕安大比中的算学第一,对于机关墨学之术也颇有心得,能被她说出深谙此道的人,她倒是十分感兴趣。
  “是哪的人?”陆若华感兴趣地问道。
  符涵答道:“是撒克逊人。”
  想到撒克逊是哪个国家后,陆若华更感兴趣了,要知道在她的前世撒克逊可是推动工业时代到来的国家。她的国家也正是没有跟上这些时代的变革,才变得落后起来,在近代史上遭人□□,最后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才改变,她不希望这个时代也经历这样的屈辱的过程。所以,她才会支持思想的解放和大航海,鼓励创造。
  “叫他进来吧。”陆若华对着符涵道。
  进来的是一个青年的人,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陆若华知道下人说得奇怪的人指的应该就是这位了。
  “见过陆大人。”说完还行了个不规范的大燕礼节。
  陆若华请其坐下后,对着青年问道:“先生叫什么名字?”
  “我叫马伦·莱斯特,不过跟符姑娘在一起后,我有了汉名,叫做马愿,符姑娘说我在这里能够实现心中的愿望。”
  “那马先生的愿望是什么?”陆若华问道:“或者说,马先生又会些什么?”
  “算术,还有蒸汽泵。”随后马愿像陆若华介绍了他所会的所有的知识,似乎是迫切希望能够得到陆若华的赏识,马愿说得极为激动。
  听着眼前人的讲述,陆若华越来越心惊,马愿的算学成就已经快接近前世的高等数学了,至于所谓的蒸汽泵,便是第一代蒸汽机的雏形。
  她知道,这样的人才她一定要留住。
  “马先生才华横溢,为什么不留在撒克逊,而要千里迢迢来到我大燕?”陆若华问道。
  马愿说到这有些皱眉道:“我研究的蒸汽泵花费太大,然后失败了,浪费了巨大的钱财,所以就没有人愿意支持我的研究了,不仅如此还让我还钱,可是那些钱就是我再工作一辈子都赚不到,还是符姑娘替我还了钱,所以我就跟着符姑娘了。”
  陆若华听到有些好笑:“你这是把自己卖给阿涵了?”
  “嗯。”青年说到这脸上都红了起来。
  陆若华挪揄地看了一眼符涵,随后道:“我可以答应支持你的研究,但是却也有条件。”
  “大人请说。”马愿激动道。只要愿意支持他的研究,什么条件都好商量。
  “第一,你要在我大燕学府授课,将你所会的东西教授给我大燕人,不能藏私。”陆若华说道。
  马愿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我愿意。”他本以为是什么其他的条件,却没有想到这么简单,授课他以前在撒克逊也经常干。果然和符姑娘所说的一样,陆大人是个极为惜才并且慷慨的人。
  “第二,你不得再回撒克逊。”陆若华道。
  马愿正在犹豫,但是看到一旁的符涵后,还是点头道:“好。”他父母已亡,回不回去都一样,大燕还有他心爱的姑娘,不回去也挺好。
  “如此,你可在我京郊的园子中研究,所需什么东西都尽管列出来,我命人给你置办。”陆若华道。
  “谢谢陆大人。”马愿听完后,毫不客气地从袖中拿出列的密密麻麻地几张纸递给了陆若华,陆若华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毛笔字,上面的东西她都能找到,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你第一次来王府,我让人带你去后面的花园看看,看看我大燕的园林之美,再常常我大燕的清茶美食。”陆若华笑道。
  “我喜欢大燕的美食还有园林。”马愿高兴道。他喜欢这个地方,不仅是因为这里有他心爱的女子,更因为此处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和如画一般的园林,这里的人还都很热情,他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
  看着马愿出去,陆若华才对符涵道:“你这次立下大功了,只待马愿研制出成果,我便上书为你请功。”
  “山长客气了,若是没有山长,只怕我至今还被家中的当作赚钱的工具,随他们剥削。”符涵会想起自己的家人,眼中满是阴霾。她的兄弟没有一个有经商天赋的,他父亲便把想让她终身不嫁,给符家当个管事的,照看生意。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她为他们赚钱,他们却只把她当作可以随时丢弃换取利益的工具。当年她得了燕安大比算是的第一名后,颇得当时的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太后青睐,有不少高门愿意求娶她,不过都是庶子媳,他的父亲兄长却为她选中了一个年过五旬的三品大员,据说此人之前娶过三任妻子,这三人都是被他打死的。
  他父兄只因为其许诺让他父兄成为皇商,便答应了这个婚事。
  若不是山长从他父兄手中要走了她,她哪里来得这样快活的日子,山长是他的恩人,所以她愿意为山长出海远行,寻找粮种,奇物,人才。
  “那些都是已经过去的事了,你也不要太记挂在心上。”陆若华道。她不想让符涵一直活在过去的阴影中。
  “你刚回来不知道,符家如今已经丢了皇商的差事,再加上你家老爷子已经去了,他们只能坐吃山空,听说被同行打压地已经关了不少铺子。”安欣媛道。符家真正有本事的是符涵的父亲,当年符涵之父愿意将符涵送入博喻书院,就是想让符涵有了名气后替符家谋利益,事实上他这个算盘也没打错,不管过程如何,他如愿成为了皇商。
  不过,随着他老去,这家业却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陆若华最近忙着太女的事情,倒是不太知道符家的事,听到安欣媛的话,也觉得符家倒台是早晚的事。然后对着符涵道:“符家已经成为了过去,你现在要朝前看,找一个喜欢你的,你也喜欢的共结连理,不然你日后可要怎么办?”
  旁边的安欣媛也道:“你别看我现在单身一人,可是我是有儿子的,日后还有人给我养老送终。你呢?孤孤单单一个人,到老了可要怎么办?”
  “我倒是不担心你养老的问题,这我们的孩子都可照看,我只是希望你能找个人陪你说说话,不让你这么孤单。”陆若华说完后,对着符涵道:“我说真的,那个马愿还不错,他若是真心待你,你可以和他试试。”专心做学问的人,都是单纯的,她刚才见了马愿一面,也能看出来这位青年确实单纯,和符涵这样涉世颇深的正好互补。
  陆若华和安欣媛看了一眼符涵有些发红的耳朵,心中有数,符涵未必没有这层意思,由此,心中欣慰了不少。
  正在这时,一位侍女进来回禀道:“太女那里选好了夫婿。”
  “是哪个?”她记得皇后定下的人是三个,却不知太女选了哪一个。
  “是昌平伯嫡次子。”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陆若华点头道。
  “据说昌平伯嫡次子不喜经文儒学,偏爱医道。”安欣媛想到昌平伯嫡次子的风评,随后道:“我还一位太女会选诚意伯嫡长子呢,据说那位假以时日能成为儒学大家,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比起昌平伯嫡次子,诚意伯的嫡长子才是太女夫婿的最热人选。
  “太女不需要一个天下人榜样的夫婿。”陆若华答道,同样太女夫婿的声望太高或多或少也会影响朝政,儒学大家名声太过,为读书人的楷模,到时候振臂一呼,学子响应,还指不定会弄出多少麻烦。
  “医道,挺好的。”陆若华温和地笑道。
  康定五年底,太女大婚,此后太女正式理政。


第167章 女帝
  康定七年; 太女与首辅陆若华上书在大燕兴建学堂,初建时为只有男子书院,两年后加盖女子书院,此后三年; 两种书院的数量渐渐持平。
  康定九年; 又翰林院和工部主编的第一本囊括从古至今大燕各地耕作方法的农书问世; 此书命名为《燕民农书》,由官府向各地百姓推广; 随后太女又与首辅陆若华一同上书; 请求在各地设置讲农堂,为百姓讲解《燕民农书》中的农桑之事,或是请有经验的种田纺织好手在讲农堂传授经验。帝允之,此后; 讲农堂建立。
  康定十年太皇太后去世。
  康定十五年,康定帝退位,太女登基。
  “父皇正当年盛; 为何现在就要退位?”太女对着上首的康定帝问道; 说起来她父皇才五十出头,依照太皇太后和上皇的高龄,这年纪正值壮年。
  康定帝笑了笑道:“朕想趁着自己还能动,想要出去走走。朕这一生; 连这京中大门都没有踏出去一步,对外面,对百姓的生活只是从奏折和戏文中得知; 从未有真正看过一眼。”
  “朕想要看一看自己治下的大燕的秀丽山川,看一看百姓生活是否安康富足,看看边境是否安稳。”康定帝看着太女道:“朕年纪已经不小了,想趁着你皇祖母和皇祖父身子还康健,出去走走,过两年就要回来侍奉你皇祖父和皇祖母,再往后就是想要出去也走不动了。”
  “你是个好孩子,也是个好储君,更会是一个好帝王,朕相信大燕在你的手中一定会更加兴盛。”康定帝看着女儿不舍的样子问道:“难道你觉得自己做不好?”
  “当然能做好。”太女坚定道。
  “那就好。”康定帝望着外面,欣慰地笑了。
  太女登基后,成为史上第二位女帝,比起前唐被后人指谪窃取李唐神器的武后不同,大燕的这位女帝为康定帝嫡长女,册封储君后登基,名正言顺,无可诟病。
  太女登基后第二年,改年号庆元,史称庆元帝。
  庆元帝即位后,首辅陆若华请奏女子亦可参加科举,帝欣然允之。
  庆元二年,由江南奏报,纺织机得到改良,纺织能力一下子提升近八倍,自此之后,此种纺织机陆续向大燕各地普及。同年科举中,亦有三十名女子在春闱中金榜题名,得中进士。
  这些改革只是开始,庆元三年,首辅陆若华向庆元帝进献蒸汽水泵,次年进献蒸汽机,自此后,认识到此物的神奇之处后,大燕开始普及蒸汽技术。
  自此,大燕进入蒸汽时代。
  文渊阁中,庆元帝正在忙着批改奏章,对着身边的内侍问道:“恭王殿下呢?”虽是皇后,但是到底是为了照顾这位男皇后,从庆元帝到百官还是选择称呼其为恭王,虽然这位男皇后自己不在意。
  “回陛下,殿下去了太医院。”内侍赶紧答道:“殿下去了太医院,说是最近在陆首辅的提醒下,治疗天花的研制有了很大的进展。”
  他自康定帝时就在御前服侍了,叫他说这两任的帝王都是个专一的性子,这本来就够怪了,可是这更怪的是这两人的皇后。上任的皇后,如今的太后喜欢研制□□,如今的这位男皇后一心扑在医术上,要他说,这也幸亏每个狐狸精什么的,要不然就这两位的手段,估计早就被吞成渣了。
  不过,这两位皇后都是难得的随和人,从不为难他们这些做下人的,由此他们也是真心盼着帝后恩爱不移。
  正在这时,之间一位磨样清秀,透着书卷气的青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