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娘有毒-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送肖佩进了东屋,萧瑜转头对肖玉成道:“你去读书最紧要是识字明理,开阔眼界,考不考科举倒没什么。还有,别学得那些书呆子的迂腐之气,不然还不如呆在家。”
    肖玉成听着同龄的萧瑜这般语重心长的教导,只觉得说不出的怪异,但话却听进去了,点头道:“我记下了。”
    萧瑜才粲然一笑:“入学读书是好事,其实我也想见识一下。”
    时下讲究童蒙养正。即少年进学,首先培养其正知正见,如洒扫应对,奉事长上,然后才到识字读书。
    因此若家境允许,早些进学确实大有好处。
    “你不曾进学?”肖玉成疑惑道。他想起萧瑜写药方时的样子,姿态端正,字迹工整。
    萧瑜不禁想起启蒙之事,心中又有些难过:“随母亲念了几年。”
    “你若是还想读书,我下学回来教你。”肖玉成见此脱口而出,随即想到她说不定懂的比他多,露出难堪之色。
    萧瑜莞尔:“好啊,让阿姐也一起学。不管如何,识字总是好的。”
    肖玉成露出笑意,想着得多买笔墨文具但家中并不宽裕,又道:“纸笔不用买太好的。闲时我仍抄书,既可增进学问,还可以继续贴补家用。等过了会试还可以领廪米。”
    “也不必像之前那般辛苦。”萧瑜微笑点头。虽然不指望肖玉成真的高中,但有抱负总是好的。
    大齐选拔人才沿袭前朝实行贡举制,有开科取士。科考的生源主要是各级官学的学子,其在学里考试合格后方送京参加科举,即生徒;而自学成才向州县投牒自荐通过后由地方选入京者,谓之乡贡。
    让萧瑜感到奇怪的是,大齐的科举并不如越地完善。
    比如时下主要考进士一科,内容是先贴经义,次试诗赋,后考策论。但是没归附前南越的糊名、誊录、分房阅卷等大齐都不讲究。过了会试有廪米可领也只有越地实行。
    因此相比越地期盼鱼跃龙门的殷切,中原的寒门对科举并不热衷。因为其录取并不完全看考卷,声名、家世都是考官判卷的尺衡,门第贵贱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其选才还多是在名门望族中择优录取。
    科举除了才学,更重要的还是出身,更何况每三年才开一次科,录取的人又极少,许多读书人白头仍是个童生。
    平民与有恩荫、特赐的宗室子弟和达官贵人相争是不切实际的。
    萧瑜暂时没将这些告诉肖玉成,以免打击其读书的热情。
    次日,为显郑重,三人起了个大早。坐着村里王屠夫家的便车走到半途,天才渐渐破晓。淡青的天幕上最后几颗残星也隐没在微熹的晨光里。
    今日肖玉成换上了崭新的长袍,头戴方巾,很有几分书生的模样。萧瑜拗不过肖佩,姐妹二人都穿襦裙。萧瑜的是月白上衫束湖绿长裙;肖佩则桃红上衣配樱草黄的裙子,腰系豆绿丝绦,分外娇艳。
    好在大齐风气开放,越地更是没有什么讲究,而且近来毒门收敛许多,不少姑娘盛装出游,几人倒没怎么打眼。
    三人在岔路口下车,步行到书院。因之前打了招呼,很顺利就见到了书院山长顾秉文。这位大儒已须发皆白,神态谦和举止从容,风度令人心折。姐弟几人忙恭敬行礼,奉上礼匣,旁边一青年书生伸手接过,置于书案之上。
    肖佩上前一步道:“听闻顾老先生学识渊博高徒辈出,特携幼弟过来求学,薄才陋质,望先生不弃。”
    顾秉文看到立于下首的肖玉成身姿挺拔,神态磊落谦恭,心下先满意了几分,点了点头。
    那书生便对肖佩和萧瑜温和有礼道:“两位姑娘请到外间稍候。”
    两人依言退至门外静候。
    过了半晌,方才侍立在顾山长旁边的书生送肖玉成出来。踏过门槛,肖玉成转身行礼道:“先生请留步。”
    待那书生还礼折返,才又转身向肖佩和萧瑜走过来。
    “如何?”肖佩忙迎上去问道。
    “先生让我明日过来正式拜师入学。”肖玉成掩饰不住欣喜,笑道。
    肖佩终于放心,亦满脸笑意地道:“幸亏你之前懂的没忘。先生考较的难不难?都问了什么?你怎么答的?”
    萧瑜抿嘴而笑:“便是玉成复述他与先生的对答,我们也未必能听懂。”
    话虽如此,肖玉成还是细说了顾老的发问和自己的应答,并详尽解释了一番。三人有说有笑地出了书院,看到旁边有卖绿豆汤的,见天气炎热,就打算吃一碗再回去。
    萧瑜看了下摊点的单子,除了绿豆汤,还有甜粥、豆腐花等,几张矮桌上旁都坐了人,生意还不错。她突然想到凉粉这种消暑的甜点。
    肖玉成到摊边要了三碗绿豆汤,转头却看见郝俊朝书院行来,忙招呼道:“郝大哥,你怎么在这里?”
    郝俊走过来,笑道:“今日休沐,我去村里找你们不见,听邻家小姑娘说了才到这来。小兄弟和你姐呢?”
    肖玉成示意道:“在那边呢。”
    肖佩二人听到动静转过身来的时候,就见郝俊一脸呆滞地看着她俩。
    萧瑜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往身后看了一眼没发现什么,问道:“郝俊大哥,你怎么了?”
    “你,你……”郝俊惊愕道,“你居然是女的?!”
    虽然毒门近来无甚动静,几人也没有在附近久留。直到坐上了回程的骡车,郝俊终于恢复正常,问道:“玉成进学之事如何了?”
    肖玉成笑道:“明日入学。”
    郝俊高兴得一拍其肩膀道:“好小子,可要好生读书,光耀肖家门楣。”
    这就看出了越地和中州的差别。大齐腹地的平民百姓若是听到谁家要送小孩进学,一般只会说读书有何用,不如学门手艺云云。
    回到家萧瑜就换回了男装,郝俊时不时地朝她打量几眼,咕哝道:“还这样穿了骗人。”
    萧瑜听到了,不禁失笑。
    郝俊便拿着木桶挑水去了。如往常来家一样,他将水缸装满,还劈了大半壁的干柴堆在墙边,又拎上斧头去坡上砍树。
    默默将此记在心里,萧瑜自去配伤药给郝俊拿回府备着。
    次日,肖玉成早早就背了书袋,提上拜师礼即束脩,搭了王屠夫的牛车到书院去了,要到晚间才回。
    因是头日进学,肖佩有些心神不宁,一会儿记挂着肖玉成东西有没有带齐,一会儿想着他刚到书院是不是习惯;到了日中又操心其午饭;还担心其读书懒怠不得先生青眼受同窗排挤与人起冲突;甚至担忧会不会有歹人混入书院对其不利……念叨个不停,让萧瑜啼笑皆非。
    “阿姐你这样忧心不如明日和玉成一起上学好了。”萧瑜劝道,“你把心放回肚里,傍晚玉成肯定完好无损地回来。”
    肖佩嘴上应了,不多时又继续念叨。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申时刚过肖佩就在村口候着,及看见肖玉成的身影就急忙迎了上去。
    萧瑜不由感叹,这漫长的一日总算过去了。
    肖佩拉着肖玉成事无巨细全部问了一遍,听得他都说好,又见其全身上下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才安心去做饭。
    晚饭过后肖佩到七婶家教燕子绣新的花样。肖玉成在院里看书。萧瑜觉得光线有些暗,把东屋的油灯也拿出来点上。
    “今日学里可有人欺负你?”萧瑜想了想,还是问道。
    肖玉成翻书的手一顿,回道:“没有。”
    “那就好。若那等流氓恶霸无耻泼皮欺人太甚的话,你也不用跟他们客气,你姐这里没有家世钱财可以给你倚靠,各种千奇百怪的药却是不缺的。”
    肖玉成不由嘴角微抿:“并无人欺负我。”
    萧瑜点点头:“那就好。”

☆、第031章 仙草

清早,山坡上的野花沐浴着明媚的阳光,艳若朝霞。
    肖佩站在花丛间,挎了装满碧绿仙草的篮子,看着还在摘的萧瑜道:“这么多应该够了吧,等会日头太晒,早点回去。”
    仙草又称凉粉草,顾名思义,是制作凉粉即仙草冻的主要原材料,在越地十分常见,功效不少,可以消暑解渴,除热毒、去酒风。制作出来的仙草冻甘美爽口、风味独特。
    将仙草煎汁与粘米粉搅拌烧开,再把煮好的浆液倒进碗盆里晾凉,会凝固成晶莹的膏体,仙草冻就做好了,不过本地多称凉粉。吃时将之切碎,佐以蜂蜜或砂糖,还可以根据喜好加入红豆葡萄干等物。
    萧瑜直起腰,道:“这仙草晒干也可以用的。以后要是凉粉做出来真的畅销,我估计会有许多想打探秘方的人,到时候时常上山割这仙草的话不免太惹人注意,不如现在多采些回去备着。”
    时人并不识得这种药草的妙处,只当是寻常的无名野草,甚至与其它野草一起割回家当柴火烧,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萧瑜便起了心思,打算做些凉粉出去看卖得如何。
    肖佩闻言将篮子里的压了压,弯腰继续收割,问道:“这个仙草当真好吃?为什么叫仙草?”
    萧瑜道:“因为它好吃特别而且清热解毒的效用大,等回去做出来阿姐你试一下就知道了。对了,家里还有糖吧?”
    肖佩想了下:“有少许,也不知够不够。这糖在寻常人家也算是金贵之物,如果做凉粉要耗费许多糖的话,这凉粉要卖多少钱一碗的好?”
    时下还没有白糖,南越多是甘蔗制成的片糖及淡黄砂糖。
    萧瑜道:“我想过了,凉粉若是在圩上卖就少放糖,如绿豆汤酸梅汤般卖一文钱;此外还可以做得精细些,拿去酒楼茶馆等地方售卖就会贵点,当然就可以加这加那吃出各种花样。”
    肖佩点点头:“那就先试试。”
    萧瑜找到些干草搓了绳子,把自己割的仙草扎成一捆。看到旁边一丛细长扫帚草长得不错,把仙草放一旁开始折扫帚枝,还拿起那细长的草茎朝肖佩挥了挥。
    “拿回去扎个扫把,家里扫药材的都用秃了。”
    “好。”肖佩点头,把装着仙草的篮子放下,也一起折扫帚枝。
    这草枝坚韧细长,叶子极小,这样的天气晒一天就干了,到时候敲打几下叶子掉光,再分成两股扭合起来扎好扭结的那头就可以用来扫地了。当地人都这么做,有些还用这扫帚枝扎了小的扫把来洗锅。
    肖佩一边折一边道:“现在这扫帚枝看着好,其实还挺嫩,秋天结子时候的更耐用。”
    “阿姐和我一样也成长为有生活经验的村姑了。”萧瑜转头揶揄。
    肖佩低头抿嘴而笑。
    日头升高,山花开得更加红艳,清淡的香味随风飘散,引来不少蜂蝶流连。
    两人拿了仙草和一大捧扫帚枝往家里走去。
    “这么一大片桃金娘,入秋可以过来摘果子吃。”萧瑜看着路旁的山花,不由喜道。
    桃金娘在当地又叫捻子,夏季开花,花瓣和蕊丝都是紫红色,值此花盛,远观真是灿若云霞。
    肖佩笑道:“这凉粉还没吃上呢,就惦记着捻子了。”
    “民以食为天嘛。”萧瑜粲然道,“还是快些回家,我都等不及做凉粉了。”
    土坡离肖家并不太远,这时村民又大多下地干活了,一路上倒没遇见人。
    萧瑜昨天就说了做凉粉的打算,清早起身肖佩借来七婶家的小石磨,把昨晚泡好的大米磨成稀米浆,才到坡上采仙草。
    回到家,二人把仙草洗干净放到锅里,一份仙草加两份水煮开捣烂,用纱布把胶质汁液滤出来,枝叶残渣扔掉,再次将草汁煮沸,捞去表面的浮沫杂质。然后,加入磨好的稀米浆,用勺子不停搅拌,煮到稀糊状冒泡了,倒进旁边准备好的粗瓷盆里,待其凝固,带盆放到凉井水里浸着。
    做好的凉粉碧绿如冻,晶莹剔透,还没吃就觉得清爽怡人。
    “卖相真不错。”肖佩赞道,“既然仙草还可清热解毒,若是味道也好,那真是道极好的点心。”
    “我吃过觉得挺好,等下阿姐也可以尝到了。”
    萧瑜微微一笑,拿了家里余下的一小抓糖放到水里煮。
    “嗯。”肖佩点头,“我先去洗衣裳,顺便捞些鱼回来喂鸡。若是真出去摆小摊卖这凉粉,那就先不另抓小鸡回来养了,怕忙不过来。”
    家里养的鸡常吃鱼虾,长得特别快。好几只母鸡已经下蛋,产蛋既大又多。村里其它人也很羡慕,学着捕鱼捞虾回去喂鸡,但是却不如肖家姐弟捉的多。他们并不知道萧瑜有特意精心调配的鱼饵秘方,才每日都能轻松诱捕到两竹篓的鱼虾提回家。
    “等等我,很快就熬好了。”
    片刻,萧瑜熄了火,将糖水盛到碗里盖好,和肖佩提了衣裳竹篓出门。
    把衣衫洗干净,拎了满载的竹篓回来,把衣服晾好,将院中的草药翻晒了一回,姐妹二人将大而味美的鱼虾挑拣出两盘,一半自己吃,另外一半送去七叔家,剩下的则烫熟剁碎,拌入糠菜中喂鸡。
    不知不觉就到了临近做午饭的时候。
    萧瑜看着那一瓷盆莹润清透的仙草冻,道:“这会子吃了不免影响饭食,还是午后再吃。可惜院里没有水井,不然放到篮子吊在井里湃了更凉些。”
    话是这么说,萧瑜还特意到井里新打了水换上。
    午后太阳正毒,肖佩依旧在厅中做针线,萧瑜将今日采回的仙草整理好放到院子里晒着,继续与各色药材打交道。
    天气闷热,远处传来知了的叫声,院子里的龙眼树叶泛着耀目的绿光,一动不动。
    半丝风也没有。
    萧瑜待在蒸笼似的屋里,汗水才擦掉又冒了出来。她走出来,看到肖佩亦是一般情状,随即想起早上做的仙草冻。
    “阿姐,先吃碗凉粉消消暑。”
    肖佩应了,放下针线拿方帕子擦汗。两人一起来到厨房,将阴凉处瓷盆里的仙草冻拿大勺子挖了两块分装在碗里,浇上糖水,用小刀就着碗切碎拌匀。
    两碗水青翠晶莹的凉粉就可以吃了,萧瑜放入小瓷匙。
    肖佩端起一碗,忽问道:“阿瑜,你说晒干的仙草也可以做这凉粉,做好之后也是这样碧绿清透的吗?”
    “阿姐可问到点子上了,用鲜草做的这是青凉粉,用干仙草制作的黑凉粉却是深棕褐色,就如墨玉般,卖相也不差的。”萧瑜笑道,“来,先尝尝这青凉粉。”
    肖佩便舀了一小勺放进嘴里,只觉凉脆爽滑鲜芳自然,清甜可口,暑热顿时消去大半,喜道:“果真好吃!”
    萧瑜笑道:“不然怎会有仙草之名。炎炎夏日吃这个最是消暑解渴。”
    肖佩含笑道:“品相佳味道好又能解暑,价钱也不贵,何况还新奇,这凉粉肯定挺多人买。”
    “嗯,我是也这么想的。”萧瑜点点头。
    ***********
    o(n_n)o谢谢慧神殿下、蓝鸟vs云边的平安符,还有涅槃之罪(孤孤)打赏的香囊!么么哒,来来来,让女主请你们吃仙草冻!求推荐、好评、加入书架收藏!书友们么么哒!

☆、第032章 凉粉

到了傍晚肖玉成下学回家,尝了这凉粉之后也连声赞好。不过快吃饭了,肖佩没让他多吃,而是准备了些给他明日带去学里。
    次日下午肖佩又用晒干的仙草做了黑凉粉,亦是清香可口,只少了鲜草之味,比青凉粉更加脆韧些。
    萧瑜便托七婶赶圩时帮买些糖回来,打算等过两日肖玉成休沐回家就进城一趟试卖新做的凉粉。为此她还订做了保温良好的密封木桶和可以折叠的桌子,又买了较为细腻的瓷碗和汤匙等物。
    到肖玉成休沐,肖佩和萧瑜前天晚上就把青凉粉和黑凉粉各做了不少放在凉水里镇着,又煮好糖水装进茶壶,一应用具准备妥当。清晨吃过饭,萧瑜和肖玉成便借了牛车拉上这些东西往城里去。
    永安郡城北城门附近有越地最大的道观都虚宫,青山绿水,香火鼎盛,人流往来如织。
    两人径直在都虚宫边上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停下,将东西一一摆出来,萧瑜就让肖玉成在阴凉的地方先歇着。
    时候还早,旁边卖各色货品和小吃的摊点都没什么人。
    负责理市治序监管商贩的监市,一个身穿公服斜挎大刀的壮实男子走过来,收了五文钱的摊税。
    日头渐渐升高,萧瑜把肖玉成叫过来,给他盛了一碗青凉粉,自己则敞开嗓门吆喝起来:“凉粉哟,清甜可口的凉粉,珍贵草药秘制,消暑解渴,好吃不贵,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这新鲜的吃食众人皆没听过,听到吆喝一时围了不少人过来,只见肖玉成气定神闲地品尝着碗里莹碧如玉晶亮剔透的凉粉,与旁边汗透衣衫行色匆匆的路人相比,更加显得姿态优雅。
    “怎么卖?”众人观望之时,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问道。
    萧瑜循声望去,是位身着红衣头梳双髻的姑娘,她约十四五岁,容貌秀丽,笑容爽朗,正目光灼灼地望着肖玉成碗里的凉粉。
    “今日是初次试卖,每碗只要一文钱。”萧瑜盈盈笑道。
    那红衣姑娘立即要了一份。
    萧瑜揭开木桶盖子,从整盆凉粉上舀下一块放进碗里切碎,均匀地浇上糖水递了过去。
    那姑娘尝了口,不由眼睛一亮,赞道:“不错。”
    旁边诸人听得便宜又好吃,纷纷掏钱,萧瑜顿时忙得不可开交。但她看到肖玉成吃完时,还是抽空给他碗里添上黑凉粉。
    红衣姑娘当即问道:“这又是什么?”
    “也是凉粉,原材料一样,只是制作方法稍有不同。”萧瑜解释。这次进城凉粉没带多少,此时青凉粉只剩下几碗了。
    那姑娘果然道:“来一碗试试。”
    就这样,没多久两样凉粉都卖完了,因做得少,不过得了几十文钱,但萧瑜和肖玉成都满脸笑意,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
    众人皆散去了,萧瑜却看见那个红衣姑娘还站在旁边。
    “我是城北兰桂坊的,想买这凉粉的方子,不知你卖不卖?”
    萧瑜微怔,随即心中欣喜,面上却没显出来,只笑道:“方子不卖,姑娘若有需要,可以从我肖家买凉粉到贵号出售。”
    交谈了几句,双方互道了姓名,萧瑜两人知道了红衣少女的身份,乃是兰桂坊的二姑娘魏如英。
    兰桂坊是城中比较有名的糕点铺,连萧瑜都有所耳闻。
    其名声传开是近一二年的事,主要是因为它家卖的饮品在城中各店里是最齐全和出色的,尤其是夏日冷冻饮品如冰镇酸梅汤、雪泡梅花酒等,还有京中热捧的酪浆。
    做买卖要保持自家的与众不同很难。
    时下没有专利,无论什么能盈利的新点子新配方,总会有人跟风,便是秘方都会多方打探,更何况是如兰桂坊这般显而易见的冰冻饮品。
    如今各糕饼店铺茶楼酒馆都纷纷效仿,诚然兰桂坊饮品还是最好的,但其优势已不如之前明显,要想继续在众多店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能留住客人的东西。因此那魏如英见到这从未听说过的凉粉才如此上心。
    萧瑜自己也不耐烦到城里摆摊,直接把做好的凉粉卖到店里正合其心意,可谓互利共赢,但是具体怎么卖还需细细商讨。
    几人来到兰桂坊,店内人来客往。掌柜约莫四十出头,矮胖白净有些秃顶,见几人便满脸笑容地迎出来:“二姑娘好。”
    魏如英带萧瑜两人径直进了安静的内堂,掌柜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凉粉也可以叫仙草冻,有人觉得这名更好。其配料中的仙草听名儿就知道是稀罕的药材,可以清热解毒防治中暑……冰镇后尤其美味,还能搭配酪浆、果汁、红豆绿豆等调味增色,夏季吃一盏清凉鲜甜色香味俱全的凉粉,当真是通体舒泰妙不可言。是不是呀魏姑娘?”
    分宾主坐下,魏如英开了个头,萧瑜就详细描述了凉粉的好处,从名称到其形色味道效用搭配,一一道来,让人意动。连肖玉成也听得口舌生津。
    魏如英略微颔首,沉吟不语。
    胖掌柜眼珠转来转去,一脸精明,不时与魏如英交头接耳,想是在细细盘算。
    萧瑜很有耐心地和肖玉成用着兰桂坊有名的冰镇酸梅汤,一点也不着急。这买卖若能做成自然最好,谈不拢她也可以去别家卖,实在不行还可以仍旧在外面摆个摊子。
    终于,魏如英下了决心:“这生意兰桂坊做了!”
    萧瑜虽然不意外,还是露出了笑意。肖玉成更是难掩喜色。
    接下来便是商议合作细节。
    双方经过一个多时辰的磋商,议定先签两个月的契约,其间肖家的凉粉专供兰桂坊,不得在别处售卖,每日青黑两种凉粉各要十斤。
    “至于价格,因这凉粉稀罕,兰桂坊从肖家购买的价钱就定在二百文一斤。肖二姑娘觉得可好?”胖掌柜笑容可掬地道。
    这价钱比自己想象中还要贵一些,但她对钱向来没什么概念,也不觉得有何惊喜,点头道:“那就先这么定吧。”
    二百文一斤!肖玉成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弄懵了,心中算着一天是多少钱,得出结果后更是震惊得心中恍惚好像在梦中,看上去倒也相当平静。
    看到姐弟两人都一脸云淡风轻,魏如英和那掌柜都暗暗纳罕,哪里知道萧瑜却是见多大笔银钱往来的,而她也正对肖玉成的淡然感到惊奇。
    胖掌柜与萧瑜各自在契约上签字画押,兰桂坊又先预付了二十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