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喜乐田园:农妇当家-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在当地鱼卖不动,但这些日子我们也想了要把鱼往外面远些地方卖,等天再冷一些就运出去,总比那个价卖给他们强吧?”
安宜阳道:“你们且安心,我与通判今日过来就是想看看养鱼的情况,前些日子已经有了点想法,世子妃手里有几个做鱼的方法,我琢磨着是把你们几户分成一队,到时都按着那法子把鱼做出来,到时由你们自己往外运了卖,还是你们只管做鱼,做多少我派人去收了,再统一往外运都成。若是你们觉得我这法子行,我就让人张罗起来,总之不会让你们赔了就是。”
农夫们也听说过世子妃做菜的本事,听说田喜乐有将鱼做了再卖的方法,一个两个都点头说愿意试,不然还能怎样?就算不好卖,也比他们把鱼贱卖出去强。
安宜阳就让这些农夫回去后挨家挨户通知,若是想要一起做这些事情的就回去跟家人商量,等做出了鱼是他们自己出去卖,还是安宜阳派人卖都行,但有一点,不管是他们自己卖还是他派人去卖,价都毕竟说好,不许卖高价,也不许压价竞争,不然鱼价弄乱了,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农夫们大多都是朴实的汉子,听安宜阳说明之后也都明白这个道理,既然他说都要按一个价来卖,谁也不会反对,却都急着回去把消息传播出去,等安宜阳一句:“三日后我还在这儿等大家的消息,大家都散了吧!”说完,眼前的人立马就散了个干干净净,连安宜武都忍不住摇头,果然关系到自身利益,大家都很积极。
因为在稻田里养鱼的不只余奚县城外一处,周边几县也都是如此,安宜阳就想到那些想要低价收鱼的人肯定不只在余奚县城外活动,别处应该也都走到了,而安宜阳也并没有只想着余奚县一处的鱼田,既然已经把话说出来了,就得派人也去别处问问,若大家都想一起学制鱼的方法,倒也方便。
等农夫人都跑得没了影儿,安宜阳和安宜武也要回城,还得派人到别处去问农户们的意思,宜早不宜晚。
刚走出不远,安宜阳就看到一棵书下站了个青年,面色不虞地朝他瞪着眼,安宜阳看一眼就忍不住想乐,果然这人是找他有事儿,不然也不会这样两次出现在他面前,只是与上一次对他笑得很和煦不同,这次青年脸上有那么一点不高兴。
不过,此时田喜乐和孩子们没在身边,也不是在平王府,身边还有个功夫了得的安宜武,安宜阳还真没什么好怕的,最重要的是他真没从青年的身上看到任何敌意,不高兴大概也是因为没想到上次去平王府找人,安宜阳会直接把人喊出来吧!
安宜阳朝青年走过去,安宜武也跟在身后,走到青年面前五米远的位置,安宜阳站住,朝青年打了个招呼:“好巧!”
青年负手孤傲地‘哼’了声,安宜阳觉得青年跟从前的安宜泽有那么一点想像,只是不但长得没有安宜泽好看,还少了安宜泽的圆滑,这么容易就把心里的情绪给表现出来了,估计不难对付。
对青年抱了抱拳,“这位朋友,不知前晚夜访平王府、今日又在此等候,所为何事?”
青年本来还有些气不顺,但见安宜阳态度很诚恳,那晚他夜访平王府也不能全怪安宜阳招来人手将他追出大半条街,实在是他找人的方法不对,于是也就有些几分悔意。
对安宜阳也抱了抱拳,“夜访平王府也是事出突然,得罪之处还忘世子见谅,今日我在此时相候也是有事相求。”
安宜阳点了点头,示意青年继续说,青年想了想道:“我家住在离此千里之外的滨水,世代都是打鱼为生的渔民,在我七岁的时候跟师父上山学艺,一走就是十几年,两个月前才下的山,回家后,再见到那些昔日的玩伴与长辈还是如儿时一般辛苦打鱼为生,有时却连饭都吃不起,常年只能喝淡而无味的鱼汤……”青年说着就有些哽咽。
青年的话不免让安宜武想到当初在平安镇时的艰苦日子,若不是有田喜乐在他们恐怕还不如那些渔夫们,就有些感同身受,问道:“你是想把稻田养鱼的方法带回去吗?”
青年听了忙摆手道:“不是不是,我们村的人世代都是打鱼为生,种田的不多,再说就是想要种田也无田可种。之前听人说起余奚这边正在弄稻田养鱼,我就想那么多的鱼若是卖不掉该怎么办?我这次来就是想向世子请教一下怎么能让鱼不坏,最好是能让鱼变得更加美味。不然那些辛苦打上来的鱼若是不卖掉,很快就会变臭,尤其是夏日的时候几乎从海里捞上来还没等运到城里就都不新鲜了。”
安宜阳怎么也没想到青年见他就是为了这个,不过这事儿他还真不好说,虽然田喜乐跟他说过几种做鱼干的方法,可真说要怎么做他也不会。在厨艺上他可没有安宜新一点就透的本事,既然青年说是关系到他们村子里的鱼,安宜阳也不能胡乱给出主意。
安宜阳问道:“你真是来替你们村的人问做鱼的事儿?”
青年用力点头,眼神里都带着期盼。安宜阳道:“既然如此,你跟我回去吧,怎么做我还得回去问问世子妃。”
青年再点头,嘴里小声嘀咕道:“早就知道要去问世子妃,不然我何苦大晚上跑平王府去找人?”
安宜阳瞪了他一眼:“你夜闯平王府还有理了是不?”
青年摸摸鼻子不吭声了,谁让他们整个村子的好日子都得靠人家媳妇的本事呢?他惹不起躲还不行吗?
安宜阳在前走,安宜武就与青年并肩而行,边走边问道:“欸,真是你前晚夜闯的平王府?”
青年不好意思地点头,“前晚我到余奚时连城门都关了,我是顺着城墙爬进来的,等到了平王府已经很晚,可心里又急着向世子讨教做鱼的方法,这才冒昧地摸进平王府。打扰到世子和世子妃歇息也是我考虑不周。”
安宜武点头,“没事儿,我大哥一向大度,再说你这人一看就是个二愣子,不会怪你!”
青年听后忍不住黑了脸,看安宜武的目光那叫幽怨,其实他就觉得安宜武凭啥说他是二愣子?他看安宜武比他还愣呢。
安宜武好似没看到青年的眼神,又问道:“你还没说你叫什么,往后我不能总喊你‘欸’吧?”
青年道:“我姓洪,你叫我小洪好了。”
“小红?这名字听着娘们叽叽的。”安宜阳回头鄙夷道:“那名字呢?是你见不得人,还是你的名字见不得人?”
青明显脸更黑了几分,“打小村子里的人都叫我小余儿。”
“小鱼儿……”安宜武听了点头,随即呆问道:“姓洪?红小鱼儿?小红鱼儿?”
青年捂脸,“洪余!年年有余的余,不是水里的鱼。”
“红鱼儿,红鱼儿,红鱼儿……”安宜武念了几遍,觉得还挺顺口,“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我觉得你这名字不错,还挺吉祥的。”
洪余懒得再理安宜武,紧走几步离安宜武远远的。虽然安宜武说他是二愣子,可他觉得安宜武比他还愣,就是那个瞧起来精明精明的世子也跟常人不太一样。难道除了他之外,就没人发现这兄弟俩都是气死人不偿命的吗?”
☆、352。第352章 哪来的活宝
352。第352章 哪来的活宝
安宜阳回头朝安宜武眨了眨眼,安宜武也朝他撇了撇嘴,所以说兄弟同心什么的一点都不假,虽说洪余夜闯平王府事出有因。但这个先例可不能开,不然谁想起有什么事儿就闯闯平王府,他们一家还要不要歇息了?
万一被闯习惯了,护卫们松懈了,哪天真来了刺客后悔都晚了。
回到余奚县,一直到平王府安宜武也没让洪余离着安宜阳太近,虽说洪余说他是来学怎么做鱼的,但谁能替他证明?万一他是想要对平王府的人或是安宜阳不利怎么办?还是离得远一点让人放心。
终于把人带到平王府,安宜武主动提出带洪余先下去歇息,等安宜阳跟田喜乐拿了准话后再说。
之后,也不管洪余愿不愿意就把人带到安宜新的院子。
安宜新的院子离着洪师父住的院子很近,两人的功夫还都不错,有他们看着洪余,安宜武也能放心。
将人安排在安宜新院子里的房间后,又跟洪余约好等他学会了做鱼就较量较量,洪余也欣然应允,年轻人就得多练练,他这两日一直在打听平王府的事情,也听说了这位通判大人功夫了得,既然遇上了不打上一场肯定会留下遗憾。
当然,那晚追他追了半条街,险些一刀废了他一条腿的大汉也很厉害,那刀快的跟闪电似的,若不是他跑得快,小命都得没了,有机会也想跟他比试比试,也好认真比比他的刀到底快到什么程度。
安排好洪余后,安宜武就去找安宜新,得知安宜新在厨房里研究菜式,安宜武又去见快刀洪,虽然他与快刀洪不太熟,但两人都是练武的,很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而且,安宜新认的师父,又素有好名声,安宜武还是很信任他的。
可问了下人才知道,快刀洪这几日都跟平王出去喝酒,每天都是不醉不归,让安宜武很是无语。
这边正琢磨着让平王府里的护卫多盯着洪余一些,就听安宜新喊他:“三哥,快过来尝尝我刚做的鱼。”
安宜武刚回头,就见洪余已经从他的院子里蹦出来,见到手托着盘子的安宜新便双眼放光地冲到近前,当看到安宜新盘子里放着的是几块红乎乎、油汪汪的鱼段时,洪余问了句:“我能尝尝吗?”
安宜新没想到洪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大白天的能出现在王府里,应该是王府的客人吧?
安宜新愣愣地点了点头,洪余也不客气,拿起一块鱼块放到嘴里,顿时就觉得又香又辣还微微有点甜,最重要的是嫩嫩的鱼肉外面被炸的有些酥香,真是好吃的不得了。
吃完一块,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块,还想伸手去拿,却被安宜新将盘子转了个方向,他刚刚跟田喜乐学做的一道菜,自己都没舍得尝,怎么能给个外人都吃光了?
洪余大概是没想到安宜新的动作会那么快,竟然能躲开他抓鱼块的速度,按说他的速度已经够惊人了,能躲开的一定是练家子,瞧着安宜新还是个瘦瘦弱弱、纤纤细细的少年,动作怎么那么快?
安宜武也走了过来,从安宜新手上的盘子里抓了一块鱼,吃完了挑起拇指,“四弟,你做鱼的水平又提高了,这一盘鱼若是在京城叫卖十两也有人要吧?”
安宜新撇了撇嘴,“十两就想请我安大名厨亲手做菜?做梦还差不多!就三哥你刚吃这一块多了不算,给个二两银子值不?”
“值!安大名厨的手艺再贵都值。”安宜武点头,自家弟弟不管怎样当哥哥的都得夸!
洪余还想趁安宜新不注意时再抢一块鱼,既然安宜新都答应让他吃了,吃一块和两块区别也不大,只是一听二两银子一块,当时伸出去的手就收了回来,虽说他会一身功夫,可就是没钱!
想了又想,洪余对安宜新道:“我没钱,让我再尝一块鱼,我给你做一件事。”
安宜新神色古怪地盯着洪余看了半天,他还真没见过为了一块鱼就能把自己卖了的人,虽说当初他的厨艺曾闻名京城,但对此趋之若鹜的也都是有钱有势的达官贵人,那些普通百姓也没机会吃到他做的菜,没吃过自然就不会心心念念,更不用说为了吃一口他做的菜而想要把自个儿卖了的。而那些达官贵人谁又会差吃顿菜的银子?
所以,这种为了吃一口鱼就把自己卖了的人,安宜新还真是头一回见,尤其是不知道眼前这人是什么来头,一时被难住了,倒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安宜武听了洪余的话,接过安宜新的盘子,对着里面的鱼数了起来:“一、二、三、四……十二块,红鱼儿都给你。”
洪余接过鱼盘子,感激地朝安宜武点了点头,抓起一块就往嘴里送,安宜新看了安宜武一眼,想说他刚做的鱼,自己还没吃到啊。却见安宜武朝他挤了挤眼,难得三哥这么孩子气的表现,安宜新就等着看戏,大不了回厨房再做一盘就是了。
洪余大口大口地吃着,发现鱼身上的刺都被剔得干干净净,果然不愧是安大名厨,就这份细心也不是一般厨子能有的,这些鱼块卖二两一块虽说有点宰人,但有钱人就享受这个。
吃了一块又吃一块,本来鱼块就很小,一盘也就用了一条草鱼,还不是顶大的那种,洪余吃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一整盘鱼安宜武只吃了一块,剩下的都被他给吃了,他也不好意思说没够吃,只是将盘子拿在手里不知是还给安宜新好,还是自己拿着待会儿给刷出来好。
正犹豫着,就听安宜武问道:“红鱼儿,你吃够了没?”
洪余有些犹豫地点了点头,安宜武便道:“你一共吃了几块?”
洪余哪里记得吃了几块?只是记得没吃之前安宜武数了一遍,共十二块,虽然不太清楚安宜武数鱼块的目的,但应该是十二块不会错,于是道:“十二块!”
安宜武听说又点了点头,“你之前吃的那块就不跟你算了,这十二块可是实打实都进了你的肚子里吧?”
洪余心里突然生出不妙的感觉,犹豫着还是点了头,安宜武就笑道:“你吃鱼之前是怎么说的?可还记得?”
洪余想了想,脸刷的就白了,吃完了鱼,他也想起来了,为了让安宜新再让他尝一口鱼,他可是说了:我没钱,让我再尝一块鱼,我给你做一件事。
难道安宜武问他吃了多少块鱼是……一块鱼一件事儿?
洪余用吃惊又怀疑并不敢置信的目光望着安宜武,就见安宜武‘嘿嘿’笑了两声,点头道:“红鱼儿想到了?既然如此,男子汉大丈夫,说好十二件事儿可不许抵赖。”
洪余无助地看着安宜新,鱼是他做的,只要安宜新说一句不用他做事,也不算他抵赖吧?可偏偏安家的兄弟不管背地里如何,就算打得头破血流,也没有在外人面前拆台的习惯,洪余注定要失望了。
安宜新甚至略遗憾地道了一句:“早知这样,我就该挑个大只的鱼做,不对,是做两条鱼。”
洪余觉得自己是掉到狼窝了吗?吃人不吐骨头那种。想到临下山时师父对他说过的话,洪余觉得他还是有必要争取一下,“十二件就十二件,不过先说好,我一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二不做欺男霸女之事;三也不做助纣为虐之事。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是以死名志也不会答应!”
还真是第一回见着这种愣头青,他都不知道他争取的重点错了吗?这时候不是该争取少做几件事,而不是争取要做什么事?安宜武挑了挑眉,不满地道:“放心!我的通判府和平王府都不是贼窝,你想做那种是,我第一个先灭了你!”
洪余突然松了口气,又想到来余奚之前爹娘跟他说的话,突然觉得用这种方法留在通判府、或是平王府里做事也挺不赖,至少在他爹娘看来,别人想要攀上这两个高枝都不容易,他这算不算误打误撞?
可虽然决定留下来了,但该有的福利还是要争取一下,想了想,洪余声音极低地说了一句:“让我做事你们得给饭吃!”
安宜武离的稍远没听清,与洪余站的很近的安宜新却听得一清二楚,当即指着洪余手上的鱼盘子笑道:“红鱼儿大哥放心,往后只要你在这里帮一天忙,这样的鱼管够!”
洪余听了眉开眼笑,不过想想又加了一句:“鱼白吃,不许再算计我为你们做事。”
安宜新和安宜武都是一愣,同时点了点头,安宜武脸上的表情很纠结,像是不想笑却又憋不住,而安宜新已经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了,真想问问三哥在哪儿捡的这么个活宝,刚开始瞧着挺正常一个人,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是个二愣子啊。
不过多了这么个人也挺有意思,三哥都多久没见他笑过了,不也被这活宝逗的忍俊不禁,就冲这一点,这人留下来就是不做事,他也得供他吃饭了。
☆、353。第353章 最大的失误
353。第353章 最大的失误
只一盘鱼怎么够洪余吃,他一路从渔村赶过来,身上就带了一百多文钱,也幸好他脚程快,一路上也没坐个马车什么的,可他不知要在余奚县待多久才能如愿见着世子和世子妃,手里的那点钱还要留着长期打算,所以,除了从家里带的那袋干粮之外,他这些日子都没花过一文钱,大冷的天夜里还要睡在外面,也就是他年轻身体好,不然早就得冻病了。
如今不但有了暖和的屋子可睡,还有免费的饭可吃。既然人家已经答应管饭,洪余自然不会客气,先不管十二件事,先吃饱了再说。
对安宜新道:“我都没吃饱,你现在管饭不?”
安宜新已经被他逗的说不出话了,见他开口又问管饭的事儿,又捂着肚子笑了半天,才开口道:“管!红鱼儿大哥想吃什么?”
洪余皱了皱眉,“我叫洪余,不叫红鱼儿,你别跟你家哥哥一样乱叫。”
安宜新只剩下点头了,洪余想了想道:“阳春面有没有?我现在就想吃那个,上面盖几块大肉。”
安宜新本以为洪余会说一堆有名的小吃,反正对他来说都不难,他也想给洪余做几个拿手的菜,结果人家就要求吃阳春面?安宜新一时倒有些接受不能,看了洪余半天,看的洪余有些忐忑不安,“是不是我要的太多了?没肉也行,阳春面可得管够吃!”
安宜新突然就有那么一点点的心酸,觉得洪余有点可怜,从前他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啊?竟然一碗阳春面就满足了,想到他自小锦衣玉食,也就安家败落之初那几日过得惨了点,可有田喜乐在,他们也没苦上几天,但洪余家就真是太苦了。
安宜新再也笑不出来,拍了拍洪余的肩:“洪余大哥等会儿啊,我这就给你做面去,大肉块,管够吃!”
洪余就笑得很是真诚,“你真大方,在我们家那边儿,阳春面一年到头都吃不到几回,你们这儿肉都管够吃。”
安宜武也因洪余的话有点心里不好过,从小到大他都没想过还会有人家是那么穷的,就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苦多久,更没有想过更苦的日子会是怎么样的。
直到来了余奚后,他才真切地认识到苦日子是什么样。
余奚几县的收成一直低的不能再低,辛苦一年下来,很可能收成还不如别处三成,即使余奚的税粮很少,可对于余奚几县的百姓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承受。
这里的百姓一年到头玉米高粱都吃不饱,白面大米基本是多年吃不到一次,在这里,不管是什么样的粗粮,哪怕是掺了糠皮子的粮食,只要能吃上饱饭的都算是富裕人家了,安宜武才是真正地见识了最穷会穷成什么样子。
而如今看洪余,明明有着一身本事,却能为一碗阳春面和几块肉而欣喜,显然家里日子过得并不好,若是以他的本事只要稍稍心思活络一些,或心术不正一些,还能不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在安宜武的心里,洪余虽然人是呆了点、愣了点,但一定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想到之前自己还在拿他寻开心,安宜武心里生出一丝愧意,走到安宜新身旁,对安宜新耳语几句,见安宜新点头应下后便告辞离开。
洪余也没当回事儿,估计安宜武是把他交给安宜新了,只要管他饭吃,在平王府待着也没什么不好。
安宜新对洪余道:“洪余大哥,你是在屋子里等我,还是跟我去厨房?”
洪余虽然觉得他这样跟去厨房有点不好,但突然想到安宜新做的那个鱼,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家住在海边,世代打鱼为生,这次来平王府的目的是想要学习有什么法子能让捞出来的鱼不坏,不然眼看村里的老少辛苦捞上来鱼却换不了几个钱,一年到头除了鱼汤什么都吃不上我心里难受。世子去和世子妃商量这事儿,我就想请教你刚刚吃的那个鱼的做法,能教我不?就算最后世子和世子妃都没有好办法,至少能让村子里的人能吃到比鱼汤好吃的鱼。”
安宜新听的更心酸,点了点头道:“既然洪余大哥要学就跟我去厨房,我给你做阳春面,然后再教你几个做鱼的方法,你们村的人就不用只喝鱼汤了。”
洪余听的眉开眼笑,颠颠地跟在安宜新的身后奔了厨房。
厨房里的食材虽然不足京城齐全,该有的总还是有,厨房里的厨子也在准备晚饭,见安宜新带了个不认识的青年进来也不多问,只是叫了声‘四爷’就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
安宜新先取了一块厨房里和好醒着的面,给洪余擀了面条,满满的一大碗面上面烫了几棵青菜,还盖了一层卤好的肉。
洪余边吃边赞,“四爷这面条做的真好,比我们那里十文钱一碗的还好。”
安宜新哭笑不得,旁边就有厨子听了哈哈大笑:“小哥,你也忒不识货了,就你吃的面上面的那些卤肉在我们京味里也得卖五十文钱了。更不要说面还是四爷亲手给你做的,就冲我们四爷的手艺,这碗面放到京城十两银子一碗都有人买。”
洪余听了下巴险些掉面里,他只知道面好吃,是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面,却没想过十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