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乐田园:农妇当家-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年余奚几县是赚了些钱,但与投入相比,富的只是百姓,往后还要发展这个投入不会小了,而做为自己管辖的封地,这个投入也只能由平王府来出。
  所以,在至少几年之内平王府都只能是往外搭钱,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投入还不好说。
  虽然也不至于像田喜乐说的那么惨,但现实也不容乐观。其中最让安宜阳担忧的是,若新皇也跟他爹一个脾性,等他们把余奚几县养富了,他再把封地收回去……
  安宜阳虽然不想以自己的小人之心度新皇的君子之腹,可前车之鉴尤不远矣,安宜阳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万一人家父子就打算可他们一家坑,他们还能跟谁说出理了?
  原本想到吃牛肉还轻松一些的心情,又因田喜乐的话更低落了,安宜阳从来就不觉得自己是个有大志向的人。
  从小还不太记事时,他的志向好像就是能够得到爹爹的疼爱,让娘不再伤心难过。
  后来被弄出府,他都不太记得家里的事情,想找回家都难,最后认命的他志向就是被新爹娘喜爱,守着弟弟妹妹们好好长大。
  后来新爹娘过世了,他们家的日子也一日不如一日,他才迫不得已想要出去打拼做生意养弟弟妹妹,结果意外与平王妃相认,回到离开了十几年的家。
  那时他的志向就是出一口恶气,让当年害他们母子的人没有安生日子好过。
  后来再回平安镇,他的志向就是和田喜乐带着弟弟妹妹们快乐生活。
  如今他的志向又是什么?胸怀天下?惠泽百姓?虽然安宜阳承认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有了从未有过的满足,但不管身份如何转变,安宜阳一直都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的男人,有一个他爱着、也爱着他的女人,再生一堆可爱的孩子就能满足的男人。
  那些伟大的思想他不是没有过,却从没想过自己会做成,开始时他只是享受与田喜乐一起赚钱的快乐。后来被先皇赶鸭子上架地派去治理蒙县,安宜阳虽然也有过忐忑不安。可男人心底都有一个英雄梦,即使不是真刀真枪地到战场上与敌人厮杀,他也想做出一番让后世能记住他的功绩。
  但若是这个功绩要建立在家人与他一同吃苦的前提下,安宜阳当然不会愿意。
  定定地望着田喜乐,安宜阳许久才道:“喜乐,是我拖累了你。”
  田喜乐怔了下,笑道:“都嫁给你了,还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再说,你不觉得有压力才有动力?咱们其实可以更努力的赚钱吗?”
  安宜阳点了点头,田喜乐又道:“之前是不晓得我们会在这里待多久,才一直没想着赚钱的事儿,如今都扎根儿,再不好好琢磨琢磨就是咱们懒。再说往后外面的投入不会少了,若只靠着我们那些老本也坚持不了多久。”
  “我只怕等我们做出成绩了,皇上也会像先皇一样……”安宜阳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只是一想到先皇曾经对他们做过的事情就有些心灰意冷。
  田喜乐道:“我倒不这么认为,新皇毕竟刚登基,定不会做让天下人寒心之事,若是他见我们把余奚治理好了,再打些不该有的主意,将来谁还会为他全心做事?而先皇……”
  田喜乐顿了一下,虽然屋子里没人,还是把声音压低道:“我想先皇大概是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如此对我们除了想给新皇留下一个富足的国库,更是想以他的苛以待人,彰显新皇的大气贤明。不然先皇英明了一辈子,难道最后真是老糊涂了?想想他对宰相一家的安排,我觉得就是封地的事儿多半也是先皇的主意。”
  安宜阳想过也觉得很有道理,突然之间就有些感慨先皇的用心良苦,他这是在为他的儿子铺路啊。
  而听了田喜乐的分析之后,安宜阳也想好大刀阔斧地对几县进行改革。
  这几县的土地大多都是盐碱地,虽然程度不同,但或多或少都有影响,最重要的是几县的水质都不好,基本上种一般的作物都会减产或是不产。
  安宜阳早就对几县进行过勘察,要想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其实也不那么乐观,可农业种植不乐观,他们的养殖业却做得很好。
  如今牛羊的数量已是相当可观,再发展下去不用几年就能形成大的规模,虽然现在大多还都是小牛,但也有不少成牛,若是开像田喜乐说的连锁牛肉面,做为酒楼里的特色菜推出大概也供应得上。
  再说就算供应不上又有何妨?田喜乐可说了这叫饥饿营销,卖的就是这份供不应求。
  只是若是家里开了酒楼,就算有人打理,但最后每月只是管账也会很累,一想到在京城时田喜乐整日为京味的账目忙碌,安宜阳就有些于心不忍。
  那要怎么才能既赚到钱,又不会让田喜乐累着呢?结果安宜阳还没想出主意,田喜乐就拿了厚厚一摞纸给安宜阳看。

  ☆、第366章 你过的不好,我就安心了

  第366章 你过的不好,我就安心了 
  安宜阳疑惑地接过,可看了第一页之后,整个人就都精神了,这是一份契约书,但内容却与他从前见过的都不同,上面清清楚楚地将田喜乐的想法都列了出来,安宜阳看一点眉头松开一点,才看了两页连眼角眉梢都带了喜意。
  抬头对田喜乐道:“喜乐,你是怎么想出来,可以把牛肉面的配方卖出去,让他们卖牛肉面,我们只管卖牛的?”
  田喜乐摇头,“你再往下看,咱们除了卖牛肉,还可以卖配料,把用到的配料都磨成粉,按用量放到布袋里装好,任谁也不会猜出我们到底用了哪些配料。或许过几年养牛的多了,人家不再买我们的牛,但煮牛肉的料包可不是谁都能轻易学会,这可是长长久久的买卖啊。”
  田喜乐的这些所谓方法也不是她想出来的,而是从前世的加盟店得到的灵感。之前她就将能用上的经验都想过无数遍,再结合这里的实际,拿出来的已经是最完美的方案了。
  她也不是对自己的配方有信心,而是觉得在这里还有很多药材没有被人发现可以用来做调料,至少在很多年之内不会有人把她的配方研究明白,等真正研究明白了,他们也赚够钱了。
  安宜阳听后点头,“喜乐是想往后我们都以这种形式开店了?不用我们派人出去经营,更不用我们劳心劳力,只管往各自卖配料包是吧?”
  “你觉得我这法子如何?可行不?”田喜乐望着安宜阳虽然知道自己的方法好,但也怕有纰漏,有点急迫地想听听安宜阳的意见。
  安宜阳点头,“可行,太可行了,只是喜乐又要跟着我受累了。”
  只是想到无论用哪种方法赚钱,田喜乐最终还是要劳心,恐怕这辈子都没办法过上她希望的田园静谧生活,安宜阳就觉得他有些对不住田喜乐。
  田喜乐却不在意地道:“从前我是懒,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可如今看你为了百姓费心费力,百姓们也对你如此拥护,我就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也重了,虽然将来会很累,但累得值得。与其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还不如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功在千秋、利在百姓的事业来。”
  安宜阳知道,田喜乐话中的意思很明白了,她想要用赚来的钱去建设余奚,不论将来新皇是否还会如先皇一样算计他们,但百姓得到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想到百姓丰收后的喜悦,安宜阳对田喜乐用力地点头,“喜乐,我懂你的心意,既然如此,咱们就放手做吧,成与不成尽我们的力就好!”
  田喜乐朝安宜阳笑笑:“这才像个爷们。”
  安宜阳听了嘴角抽抽,虽然很想让田喜乐试试他爷们的本事,但没看完的这份契约书却紧紧地勾着他的心,只是哼了一声便拿着契约书到一旁看去了。
  余氏带着宰相府的人从京城赶过来时已经快出正月了,一路上又冷路又难行,余氏还病了一场,还没到余奚就被得了信儿的孙鹤轩给接到玉陵县,住进虽然收拾的还算整洁,却空荡荡的宅子,没有见到宰相的余氏面露不悦地望着她疼了二十几年的孙子,“为何把祖母带到这里?你祖父呢?”
  孙鹤轩道:“祖父在余奚养病,因余奚的宅子太小,住不下这许多人,孙儿想让祖母先安顿下来,再带祖母去见祖父。”
  余氏想了想她带来的子孙小妾们和下人,足有几百人,小的宅子还真住不下,就是京城的宰相府恐怕也住不下这许多人。
  毕竟宰相的儿子们虽然没有分家,但都各忙各的,也不时常回府,在外面都有府邸,而这次皇上一声令下,可是把所有宰相的儿孙们都给送了过来,再有每个院子里的下人,即使是玉陵县的这处宅子住的都有点挤。
  孙鹤轩也没想到余氏会带这许多人过来,宅子准备的还是最大的,此时瞧着也不够用。
  可一想到昂贵的租金,孙鹤轩是不会主动提出再给准备一处宅子,只能想着等买了地之后,出了正月就开始盖房子。
  余氏许是太久没见到孙子,让管事带人去安顿,她拉着孙鹤轩的手就开始问这一年来孙鹤轩同宰相在余奚这边的情况。
  孙鹤轩当然不会说他闹出的那些事情,只是拣着好的与余氏说,只是在听余氏说起他的亲事后,有些不耐烦,又不是他不想成亲,当初在京城时还不是因为宰相小妾娶了一大堆,影响到他的名声,高门弟的不愿嫁他,低门弟的余氏又不肯娶,如今宰相府都混到这田地了,他对婚事都不抱希望了。反正庶子庶女都有了,娶不娶正妻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脑中不由得就想到仁河县的那间食铺,六个各具美感的美人,心里好不痒痒,这些日子他一直忙着迎接余氏过来的准备,还没倒开时间去仁河县,如今想起来浑身都跟着火似的。
  在他看来,虽然高门户的女子不愿嫁他为妻,但小门小户的女人给他做妾也算是攀上高枝,那六个女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家出来的姑娘,只要他勾勾小手就得乖乖地等着被他临幸。
  所以,满心惦记的都是美人的孙鹤轩对于余氏的唠叨也就更不耐烦了。随便应付了几句就以事忙为由离开了。
  余氏望着孙鹤轩的背影抿着嘴,她当然看得出孙鹤轩的心不在焉,从前孙鹤轩哄着她拿钱或是讨美人时可不是这样,难道他是认为自己也没本事了,往后都不把她这个祖母放在眼里?
  越想越气,余氏让丫鬟去把孙鹤轩的娘大夫人叫过来,足足立了两个时辰的规矩才让人退下。
  大夫人回到新院子后心里这个气,若不是老太婆唠唠叨叨,能把她的儿子给吓跑了?如今倒是怪起她撺弄儿子跟祖母分心。
  天地良心,她见到儿子后只跟儿子说了两句话,儿子就被老太婆给叫了去,如今她还想好好跟儿子说说话呢。
  没见老头子都不愿见你了?都这时候了还想着在府里颐指气使?越想越气大夫人往床上一躺,对贴身丫鬟道:“你去给我请个大夫来,就说我连日赶路奔波,又没能管教好儿子,害得婆母失望,回来后就因羞愧病倒。”
  丫鬟跟了大夫人几年,自然明白大夫人的意思,这不就是想让人知道宰相夫人苛待了长媳,害得长媳病倒吗?
  丫鬟自然是向着大夫人,领命后就出去让人请大夫,甚至还把消息给宣扬开了,弄得满府都知道来到玉陵县的第一天,大夫人就因宰相夫人无理取闹给气病了。
  而那些原本就对宰相夫人不满,之前又碍于身份不敢跟余氏顶撞的小妾们更是在私底下把事情添油加醋地传开了,不过两日,不但玉陵县的百姓知道了,就是离得最远的余奚县也都在传宰相夫人的尖酸刻薄。
  老王妃听到后乐得嘴就没合拢过,一高兴就宴请了很多夫人到府里来饮宴,顺便让夫人们能更好地交流一下宰相夫人的小家子气。
  她与余氏斗了四、五十年了,这些年都被余氏挤兑的宴席都少参加了,这回总算是让余氏也尝尝被挤兑的滋味。
  再有宰相府如今的这形势,余氏也不敢到她面前耀武扬威,虽说挺解气的,可怎么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呢?
  老王妃笑眯眯地听着夫人们对她的恭维,虽然这话听着顺耳,听多了却乏味,哪像她跟余氏言语机锋更有斗志呢?
  老王妃突然觉得,她之前在京城时喜欢参加各种宴会,莫不是因为有余氏同她相爱相杀?如今少了余氏,她就半点兴致都提不起来了。还是说她老了,对什么都缺乏兴趣了?
  但不管怎样,听说余氏过的不好,她就安心了。
  夫人们在老王妃这里坐了很久,也没看到世子和平王妃,有夫人沉不住气问了一句:“太妃,王妃和世子妃今日不在府里?”
  老王妃点了点头,“这不是今儿初一,世子妃陪王妃去城外的甘霖寺上香去了,祈求今年能风调雨顺,百姓能安居乐业。”
  夫人们连声称赞平王妃和世子妃的善心,说着说着就说到她们去年一起做的烧烤,虽然大钱没赚着多少,但小钱却是不断,不但够各府的花销,还有不少剩余,都说是托了世子妃的福了。
  老王妃依旧是笑眯眯地听着,就是不接夫人们的话茬,她们无非就是想跟她打听平王府还有什么赚钱的法子,这事儿她还真知道,但不吊吊她们的胃口就让她们掏钱,估计一个两个都得有怨言。
  夫人们见老王妃一直不按她们的话头往下接,都有些急躁。如今几县都划归平王府的封地,想也知道平王府一定会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治,她们若是能抓住这个机遇与平王府合作,将来不说官运如何,钱肯定能不少捞。
  只是若是等世子弄出章程了再来登门就失了先机,所以夫人们都是打着陪老王妃的同时打探一些消息的主意。

  ☆、第367章 就是要堵得你心口发疼

  第367章 就是要堵得你心口发疼 
  只是老王妃就是笑,也不给个痛快话,谁还能撬开老王妃的嘴不成?
  直到夫人们都急的不知还能怎么套老平王妃的话,老王妃才慢幽幽地开口,“你们说的这些我倒是听喜乐说过,只是……唉,不说也罢!”
  夫人们听老王妃都吐口了,岂能让她给也罢了?又纷纷地劝,甚至有人道:“太妃,就算此事不成,您也给我们交交底,又没说一定就要那么做了,有什么麻烦不好解决,大家一起解决好了。”
  老王妃犹豫着,似乎是被夫人们的诚心打动,许久才道:“我听喜乐的意思是说,想让大家还像之前那样合作,只是这次做的大一些,不但投入更大,限制也更多。当时我就说喜乐了,既然大家一起做事,哪能那么苛刻?有钱大家赚才对,可喜乐也挺为难,说是哪里哪里都要钱,就是她说的那个合作,到最后她都只能赚的不多,而且,赚来的银子还得用在封地里的建设,最后被我说的她都不想做了。”
  夫人们一听急了。“别不做啊,世子妃不是那苛刻的人,想必她想出的主意也定是深思熟虑过的,也都是为着我们着想,太妃也别太替我们心疼了,我们都信世子妃。”
  老王妃听后苦笑道:“合着还是我做了坏人,你们的事儿我也不管了,只是,唉……你们若是有心就问喜乐吧,她前些日子让我说的伤心了,说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做下去。”
  夫人们听老王妃说完不但没有失望,反而一个个都喜上眉梢。虽然听老王妃的意思是说投入要大,但这一年多几乎家家都赚了一些,就算是不够她们借钱也愿意跟着田喜乐干。
  尤其是听说这次田喜乐要干大的,一个个就更加跃跃欲试了,投入大就代表着收益多,都尝到甜头的人岂是那么容易放弃的。
  只是田喜乐不在平王府,她们一个个都急的不行,只盼着田喜乐和平王妃上完香就回来,结果一直等到快天黑了,才有下人回来禀报,说是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些意外,世子妃和平王妃今晚就留在城外住了,明日再归。
  夫人们失望地告辞,都盼着明日田喜乐和平王妃一回来她们再登门拜访,反正这次一定要让田喜乐带着她们赚更多的钱。
  老王妃让人送夫人们出府,又让人去给田喜乐送了信,将夫人们今日的意思也都转达了。虽然请夫人们来饮宴之前老王妃是没有别的意思,但夫人们既然愿意顺这个杆子爬,他们为何不利用呢?
  田喜乐接到信时,正陪平王妃坐在甘霖寺的厢房里喝茶,原本她们来上香没打算在甘霖寺过夜,却不想下午在要返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人。
  平王妃不知道申红蕊好好的不在京城待着,怎么就到了甘霖寺,而且还是孤身一人,瞧模样也过的很不好。
  当时申红蕊跪在神殿之中,神情落寞悲伤,即使是对她印象一般的田喜乐也不免受到她的感染,对她生出一种同情之感。
  平王妃原本对申红蕊就不错,不然当初也不会想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如今瞧申红蕊一个人落魄的模样当然不会不管。
  虽然申红蕊为何会在这里不清楚,但显然她能出现在甘霖寺就是奔着平王府来的,不然好好的京城不待,她何苦把自己弄成这副惨相?
  只是她来了为何不去平王府打她?平王妃难免心疼地认为,申红蕊或许是不想见到刑向明,可既然被她遇上了,也就不能让申红蕊一个姑娘家流落在外。
  平王妃就站在殿外等申红蕊上完香出来,结果申红蕊出来看到平王妃时先愣了一下,之后的反应却是拔腿就跑,平王妃在后面喊了几声申红蕊却越跑越快,最后还是绊在一块石头上摔倒了才被平王妃让追去的人给扶了回来。
  只是申红蕊说什么也不肯跟平王妃回余奚,平王妃无奈,也不能把她一个人留在这里,最后便决定大家今晚都不走了,就在甘霖寺住一晚。
  田喜乐却一直拿奇怪的眼神打量申红蕊,不知是平王妃真没看出来,还是假装没看出来,但田喜乐可以很肯定地说,申红蕊从出现到摔倒,再到被平王妃劝的留在甘霖寺,都是她事先就设计好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让平王妃因怜惜她而带她回府吧?
  想到她从前对安宜阳有过想法,田喜乐的心情就很不好,可又不能说对她不管不顾,只能安慰自己想多了。
  晚上,平王妃让人请田喜乐过来喝茶,喝了几口茶,平王妃就开门见山地对田喜乐道:“喜乐,母亲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其实母亲也明白红蕊的出现不是巧合,可不管怎样她独身一人来了余奚,我都不能不管她。”
  田喜乐点头,“我懂,母亲你不必同我解释这些,我信母亲也信我相公。”
  平王妃满意地朝田喜乐笑笑,随即道:“其实咱们也可以想,红蕊或许不是为了绍阳来的,毕竟在王府里还有一个让她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人。”
  “母亲说的是刑向明?”田喜乐闻言一怔,之前她只想着申红蕊曾经对安宜阳动过感情,却忘了刑向明毁了申红蕊一生,按正常来说经过那件事之后,申红蕊都不会再想与知情的安宜阳有牵扯才是,那么,她来余奚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刑向明啊。
  这是要报仇呢?还是要报仇呢?若真是如此,她要不要帮帮申红蕊?毕竟刑向明这人太可恨了,若是让申红蕊得手了,不但给她自己报了仇,还能替她和安宜阳解决一个心头大患。
  只是帮也要帮的隐秘,即使是申红蕊自己也不能让她知道,她可不想没抓着鱼,倒惹了一身腥。
  还有就是,她得确定申红蕊来的目的是报复刑向明,而不是认命地打算要嫁给刑向明,毕竟发生那种事后,她一个姑娘家的名声肯定毁了,万一打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打算跟刑向明过了,田喜乐就是挖坑给自己跳了。
  平王妃道:“我已派人进京去打听消息,过不了多久就能知道红蕊在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
  婆媳俩又说了会儿话,田喜乐就回房了。
  来之前田喜乐和平王妃都没想过会在甘霖寺留宿,孩子都留在家里,虽然只一晚不见,田喜乐却很想念孩子们,又怕孩子们见不着她不肯好好睡觉,也怕乳娘夜里照顾不好孩子们再蹬被。
  正辗转反侧睡不着,就听有人在外面说话。
  田喜乐住的是里外间的厢房,她睡在里间,外面住着素兰和新提上来的素月,不多时田喜乐就听素月道:“世子妃,三表小姐来了。”
  田喜乐虽然不太想见申红蕊,可人来了也不能往外推,再说她也想看看申红蕊来的目的是什么,总不会大半夜睡不着来找她唠嗑吧!
  田喜乐披衣下床,来到外间,就见申红蕊就站在屋子的中间等着,看脸上神色略有些茫然,见到田喜乐先给田喜乐见了个礼,无论是田喜乐的身份还是辈分都比申红蕊高,她这个礼是该见的。
  田喜乐也没同她客气,受了她个全礼才道:“三表妹大晚上不睡来我这儿有事吗?”
  申红蕊听了苦笑,“表嫂可是还记恨我当初年少时做过的一些荒唐事?”
  田喜乐笑而不语,既不否认也不承认,申红蕊想好的解释说不出口,生生憋的心口发疼,许久才强笑道:“红蕊来余奚的目的,想必表嫂也猜到了。”
  田喜乐无辜地眨了眨眼,“我说没猜到,你信吗?”
  申红蕊原本的和颜悦色装不下去,瞪着田喜乐道:“那若是红蕊说想求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