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喜乐田园:农妇当家-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茂见安宜阳如此说了,就当安宜阳在平王府里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或许还真不用通报。
因王府里的下人都在为去余奚忙着,一路上也没见着什么人,见着的也远远的行色匆匆,何茂忍不住道:“你们王府的下人一天天的可够忙叨的。”
田喜乐和安宜阳笑而不语,来到前院的会客厅,田喜乐便回了后院,招呼何茂的事儿有安宜阳一个人就够了,相信若真是何大厨的后人登门,安宜阳一定有本事把人留下。
何茂进到会客厅里,还有些不敢相信,想不到进平王府竟然如此容易,看来他遇到的这对夫妻在平王府的地位还不低呢。
安宜阳让何茂坐,自己则在主位坐下,便有丫鬟端了茶水进来,何茂这时再傻也看出来,能在主位上坐的,必是平王府的主子,那这年纪这模样,难道就是世子了?
何茂赶紧起身给安宜阳见礼,安宜阳忙起身相扶,“何大厨不必如此,这里就你我二人,随意就好。”
做为一个有着祖传厨艺、又醉心于厨艺的男人,哪怕何茂一天都没在外面做过厨子,但他还是喜欢听别人叫他何大厨,安宜阳一句话就让他激动不已。
安宜阳也没跟他过多的客套,那样只会显得虚伪,喝了两口茶,安宜阳问道:“何大厨,我一直有疑问想问,不知何大厨与三十年前的那位神厨何大师是何关系?”
能被称为神厨何大师的,几十年来恐怕就只有何茂的父亲一人,听安宜阳问,何茂便知道说的是他的父亲,自豪感油然而生,“正是家父,我是他不肖之子。”
安宜阳见果然没找错人,笑道:“既是如此,虎父定无犬子,不知为何从未听说过何大厨的名气?”
何茂叹道:“当年,有人觊觎何家的菜谱和绝技,前来讨要,父亲不肯奉送,便被下了毒,虽然最后勉强保住一命,鼻子却毁了,可那人实在是势力太大,这件事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而家父也是怕我们何家的厨艺再惹麻烦,便不肯让我再做厨子,所以这些年就靠着家父当年存下的银子和做小本生意勉强糊口。”
安宜阳听后便明白,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家传的手艺被人盯上,最后也没有好下场。
其实悲哀的又何止小人物?就是他们的京味最后还不是被皇上给谋去了?两万两金子瞧着是不少,可那也得看是做什么用的,就京味的那些铺子也不只这个价了,何况里面还有全套的厨子伙计和掌柜,这些人的价值可比铺子正值钱,皇上得了京味就能赚钱,几个月就能把两万两金子赚回去。
而他们平王府已经够有权势了吧?不还是一样要乖乖地被皇上算计?所以说这人啊,手里真有了什么值得别人觊觎的宝贝,任你身份再高又如何?总有比你身份更高的人来算计,还不是一样保不住?
就算京味归了皇上又如何?他还能整日在京味里坐镇?京味的账目他一个人能管得过来?又不像他们平王府的人,没事就管着那些家京味才不会被人钻空子。
若皇上身边再多一些像宰相那样的蛀虫,任他再能算计,最后也还是肥了那些人。
安宜阳心里叹着无奈,对何茂父亲的遭遇也深表同情,可也就同情一下,他还能怎么做?
听何茂说了愿意同平王府一同去余奚之后,安宜阳当然不会拒绝,何茂在他和田喜乐看来那绝对是一宝,多少间京味都换不来的宝,他都愿意跟着去余奚了,他们还有什么好拒绝的?
京城往后或许就不会回了,但人才抓在手里总不会错。钱他们不缺,赚钱的脚步可以暂停,但赚钱的手段却不能没有。
安宜阳让何茂先回去准备,准备好了就搬到平王府来,到时平王府去余奚时就把他们一家也带上。
何茂千恩万谢地出了平王府,直接就去卤味店找刘鸿风,跟刘鸿风把话一说,刘鸿风都傻眼了,他才跟老王妃和平王妃把话说了,这才多大工夫,他老丈人把事情都给办完了?这回去不去余奚可就不是他能说得算了。
好在,他只要有媳妇在,别的就都不在乎了,反正他既不是爹娘的长子,也不是爹娘的幺子,在爹娘面前也没什么地位,走不走也没人关心。
等将来他真跟着老丈人混得好了,再回来孝敬他们也不迟。当然要走还是要跟爹娘打声招呼。
反正也是要走了,刘鸿风当天就把卤味店的工给辞了,掌柜知道刘鸿风这是要跟着世子爷走,当天也把工钱给他结了,扣除他那几只卤鸡钱,还剩下二两多银子,刘鸿风揣着银子乐颠颠地跟老丈人回家准备。他有预感,跟着世子爷混,将来一定能出息。
送走何茂,安宜阳就回到后院,把事情经过跟田喜乐一讲,田喜乐当然也愿意让何茂跟着,不过,她是不会亲自跟何茂讨论关于厨艺上的事情,毕竟她一女眷,与男人接触太多也不好。
不是有安宜新嘛,安宜新的厨艺早就青出于蓝胜于蓝了,给他找个何茂一起探讨厨艺上的事情,安宜新一定会很高兴。
☆、297。第29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297。第29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终于到了六月初,一切准备就绪的平王府也终于启程,何茂带着家人乘坐在平王府给准备的两辆马车之内,让田喜乐和安宜阳都意想不到的是,除了何茂的妻子、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竟然还有何茂的爹娘,那位传说中的神厨何大师竟然还好好地活着。
不到六十岁的老头身材微胖,模样与何茂如出一辙,只是脑袋上的头发更少一些,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半点也看不出老态,让田喜乐真是又惊又喜,何茂虽然有可能厨艺不错,但跟这位打小学厨,又在京中闯出名气的何大师比起来,肯定要有很多不足,这回他们还真是挖到宝了。
因为何家的女眷坐一辆车,男子坐一辆车,得知这辆车里坐着何大师,之前最向往骑马时的帅气的安宜新连马都不骑了,直接就过来蹭马车,跟何大师和何茂三人从出发开始就说个没完,一直说到中午歇息也还意犹未尽。
午饭也是匆匆吃了两口,又坐回车里继续谈,倒是让田喜乐有些无语,这见天儿的围在一起说个不停,嘴不干吗?
让丫鬟煮了几锅路上解暑的凉茶,其中一壶用水凉过之后,让送过来给车上高谈阔论的男人们解渴。
喝过田喜乐让人送来的凉茶之后,何大师父子俩都觉得这凉茶不但味道好,喝完了还通体舒泰,虽然喝着有丝微甜,过后嘴里还不酸,真是难得的好东西,就冲着这个凉茶,也能看出平王世子妃在吃食上的造诣不浅。
只可惜世子妃是女眷,他不能亲自与之切磋,但安宜新在美食上的独到见解也已经让何大师叹为观止,很多都是他从未想过的,也不会想到的,安宜新小小年纪竟然说的头头是道,虽然很有可能是跟着世子妃学来的,但若不是真心喜爱,也很精通,安宜新绝不会说的如此精辟,让何大师差点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何大师的一些见解也让安宜新如醍醐灌顶般的通透了,毕竟田喜乐厨艺是好,却也不是太专业,尤其是一些只有祖祖辈辈才会传下去的东西,田喜乐就不会,而何大师佩服安宜新的同时,也对安宜新的推心置腹动容,自然跟安宜新说的也都是干的。
明明是祖孙辈的人,到最后差点就要称兄道弟了,何茂在一旁听的也长了不少知识,以往何大师跟他谈厨艺时,多是父教子受,像这种两人一起探讨厨艺的情况少之又少,而安宜新不但能与何大师谈得投机,说出的那些话也是何茂从前听都没听过的。
更不要说何茂的儿子、何梅的兄长,他从前一直自负厨艺好,即使没真做过厨子,可对很多人都是不屑的,尤其是同龄人更没一个他能看在眼里,而今日见了安宜新之后,这个比他年纪还小一些,却对厨艺上的见解极深的少年让他觉得羞愧,竟觉得自己就是那只井底之蛙,还沾沾自喜,其实连人家安四爷的一半都不如。
一时间,车里各种心思都有,但每个人对厨艺上的热情都越来越高涨,一直到了晚上歇息之时,他们还谈兴正浓,若不是一路上田喜乐让人送来几次凉茶,估计这几个人这时都要口干的说不出话了。
晚上大家都住在驿站里,因驿站里的房间不够,那些押送的兵士就在外面搭了帐篷。好在如今天热,也不用怕着凉,但田喜乐还是吩咐做饭的下人把饭菜都做的好好的,怎么也得让这些人吃好了。
大家一安顿好,安宜新和何大师父子祖孙三人就迫不及待地去到厨房,借了人家的厨房开始实践起路上突然产生的灵感,一时间厨房里火光大盛,一个人占了人家一个灶,让田喜乐派去做饭的厨子们都抢不上灶,纷纷来找田喜乐告状。
田喜乐一听安宜新和何大师一家比了起来,也对此抱着乐见的态度,大家肯学就是好事,想必晚饭都能吃得美美的吧?
当菜一道道被摆上桌,大家就都笑眯了眼,果然啊,大师不愧是大师,往后他们都可以预见自己有享受不完的美食可以吃了。
连着外面护送的几百官兵也跟着吃顿好的,别看是大锅饭,但经由何大师父子祖孙和安宜新之手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般。
何大师一家的名声也只有在京城的厨艺界才有所耳闻,这些普通的官兵不知道也不奇怪,但安四爷小厨神的名号却是响当当的,得知他们这顿饭有安四爷做的,官兵们都觉得这次跟着出来护送这一趟,别的不算,嘴是没亏着了,这味道,就是那些去京味的富人都未必吃得着。
因平王府这次出来的人多,整个驿站差不多都被住满了,而且,因为人多,大家住得都不宽敞。
老王妃带着院子里的十几个丫鬟婆子占一座院子,平王妃和平王带着平王妃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占一座院子,田喜乐和安宜阳带着孩子们和田喜乐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占了一座院子。
而范姨娘母子除了带着他们院子里的贴身丫鬟,还有平王府的厨娘婆子等人占了一座。
安宜蝶、安宜秀和二姨娘、三姨娘带着贴身丫鬟婆子也占一座院子,安宜新则是直接就跟何大师父子祖孙三人挤在一处,打算一直聊到睡着为止。
何家的女眷搬过去跟安宜蝶和安宜秀一起,即使这样安排了,大家住得还都是很挤的,几乎是一张床上都要睡两个人,还有人是要打地铺的。
之前在京城时,小狼灰灰一直被养在温泉庄后的山上,每天都有专人给它送吃的,它也不会抓鸡和下山打扰庄子来的客人。
而这次既然都要搬走了,田喜乐便做主要放灰灰回山里,可谁想灰灰绕了一圈又跟上车队,最后没办法田喜乐就再次把灰灰带上,不然万一它不适应外面的生活,根本就活不下去。
驿站的夜是寂静的,但驿站里的人却各有各的心思。
平王虽然不愿离开京城,但既然要离开了,他对往后的生活还是颇多期待。在京城,他虽然挂着王爷的名,但前些年谁又把他当回事儿?见着面时恭恭敬敬地叫上一声王爷,背地里真当他不知道都管他要草包。
虽然如今有个好儿子,但还有一些眼红的人会在背地里说酸话,他虽然人前风光,但每每想到那些人背地里是怎么议论他的,难免有些意兴阑珊。
可到了余奚就不同了,那里又有谁知道他平王在京城的名声如何?更多的则是对他的身份的恭敬,还有就是他的儿子很能干,他完全可以享受到那些人真正的羡慕和敬意,而不是京城那些人的表面恭敬。
平王和平王妃说起去余奚后的生活也都是期盼多于惶恐,想想也是,他们的儿子在那里已经算是占稳脚了,就是有些小不快也不影响什么,他们到那里可不就是享儿孙福?
同样抱着很高热情的还有安家的姐弟兄妹三人,安宜泽和安宜武都在余奚,这一去就能与他们相聚,自然是最高兴的事儿,到时兄弟姐妹在一处,又能像从前在平安镇时一样了。
可这边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烦恼,去余奚最烦恼的就是范姨娘母子了,按他们的本意是不想跟着去的,虽说平王府里的下人大多都跟着主子们走了,但府里还是留着不少下人,他们若是留在京城,也能过得很悠闲自在。
范姨娘也算看出来了,平王自从和平王妃和好之后,对她就更不待见了,她跟着过去也没希望重新夺回平王的心,毕竟平王妃生个好儿子,她想下手也没机会了,还不如就留在京城里不受人管。
她和刑向明的手里还有几间铺子,即使留在平王府里也不会别的姨娘那样过得苦闷,可平王妃却不肯让她留下,说她是平王在意的人,实则就是想把她带在身边防备她留在京城里整事儿。
范姨娘又不敢说她不愿意跟着去,毕竟她有两个儿子,于情于理都是要被带在平王身边的,虽然暗骂平王妃犯贱,留她在身边不是给她自己添堵吗?但想想也是平王如今看都懒得看她一眼,平王妃还真没什么好担心的。
还是那句话,平王妃有个好儿子,而她的儿子就显得上不了台面了。
而同样也不愿意跟着走的还有二姨娘,虽然她的儿子在余奚了,但她总是觉得跟着安宜阳一起,儿子女儿就会跟她分心,这一个个的心都向着安宜阳,她这个做姨娘的话都不愿听,就像上次安宜阳卖京味时,他愿意卖就卖呗,凭啥把他们安家的铺子也一并卖给皇上了?虽然最后那几间铺子给了一万两金子,但二姨娘心里还是不好受,若是铺子留在手里又何止一万两金子?再经营几年他们也能成为京中有名的富户。
而且,去了余奚就要一切从头再来,一想到往后儿子女儿还要处处都听安宜阳的,她心里就不痛快,余奚本来就是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哪里有京城繁华美好?
☆、298。第298章 二十四孝好爷爷
298。第298章 二十四孝好爷爷
但唯一让她觉得去余奚还有好处的就是平王府的二公子也跟着一同去,虽说他在平王府里只是个庶出的,又不得宠了,还出了申家小姐那样的事情,但就他的身份也不是一般百姓人家能高攀得起的,刚好安宜蝶都十八了还没定婆家,也许这事儿还真能成。
想想当初刑向明给她的保证,二姨娘即使不情愿去余奚,这时候也还是表现的比较平静。
各人各怀心思,一夜很快就过去了。因昨晚差不多是彻夜长谈,安宜新和何家爷仨都睡到很晚才起来,早饭自然是平王府的厨子做的了。
因平王府的厨子厨艺也受过田喜乐的点拨,早餐倒是做的不错,何大师吃过后都连连赞叹,也从中看到一些自己的不足之处。
为了节省时间,众人都是在自己屋中用的饭,吃过了就启程。外面天气炎热,几位主子的马车里都放了就近买来的冰,连何家人坐的马车里也都放了冰,只有田喜乐因车子里有两个月大的孩子,才没有让人放冰。
安宜阳在外面骑着马赶路,田喜乐车里便只有她与两个乳娘带着两个孩子。
孩子被放在铺得厚厚的做为婴儿床用的巨大篮子里,怕孩子热着,也怕太软了孩子的柔嫩的骨头受不了,在下面铺的厚厚的被子上面还铺了一层玉垫,再在玉垫的上面铺了最柔软细腻的细棉布,田喜乐一直觉得只有细棉布才适合婴儿细嫩的肌肤。
马车也是之前特别特意为小婴儿准备的,不但大,车轱辘上都用厚厚的牛皮包上,行走在路上也不会很颠簸,车板也是用了两层的上好木料,前后还都能打开门通风,即使是这样的天气里也不会太热。
孩子自出生后就是平王府所有人的宝贝,不但田喜乐和安宜阳爱着,老王妃和平王妃也都宠着,就是一向对范姨娘生的三儿子不怎么喜欢的平王也对这对孙子孙女疼爱的不行,有机会就到老王妃那里等着,就盼着田喜乐带孩子过来请安时能见上一面。
但因为孩子还小,一般都是老王妃和平王妃过去田喜乐那边看孩子,平王等了好几次也没见着几面,把他急的什么似的,偏又不好意思去儿媳的院子看,只能每天继续着急。
田喜乐和安宜阳虽然知道他想孙子孙女,却没一个主动提出抱给他看,虽然如今一家人都和睦了,田喜乐和安宜阳还是忘不了他提着剑来田喜乐的院子砍人的那一幕,反正不能太如他的意。
平王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见,就像知道田喜乐有身孕之后,他做为祖父就给孩子准备了好些名字,那时安宜阳还在京城,他就拿着那些名字给安宜阳看过,安宜阳却接都没接这个茬,显然是不想让他给孩子取名。
若不是后来由皇上给赐了名,他这个做祖父的脸都得被丢尽了。
本来以为之前看不到孩子,这回在路上他就能有机会抱抱孩子了,可谁想田喜乐愣是跟孩子一辆车,对孩子更是不错眼珠的盯着,就好像谁能对她的孩子不利似的。
当然,平王还是很欣慰他的儿媳对孩子的关爱,可儿媳总在车上,他也不好凑过去看孩子吧?把平王急的抓耳挠腮,却又无计可施,只能眼珠子盯着田喜乐和孩子的那辆车不愿意挪开。
安宜阳原本是跟在田喜乐的车旁,不时跟田喜乐说说话,但之前老王妃叫他过去,让他拿了一盘冰镇果子给田喜乐吃,那车上不放冰,肯定要比放冰的车子热,为了孩子田喜乐能忍,但心疼田喜乐的老王妃还是想着有冰镇果子就让给田喜乐送些来。
安宜阳端着冰镇果子过来时,就看平王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盯着田喜乐的马车发呆,当然知道他这是想孙子了。想着这些日子平王的表现还成,那对母子也没再蹦跶,让他看看孙儿孙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为了母亲,他也得帮着笼络住平王的心不是?而如今最能让平王开心的就是这对小姐弟了。
安宜阳把冰镇果子从车窗递给田喜乐,田喜乐接过来就吃,她也热啊,可为了孩子热也得忍着,虽然车里不时放块冰也不是问题,但为了孩子放冰块的时候也不能长,而吃过冰之后也不能再喂孩子吃奶了。
吃完了冰镇果子,田喜乐浑身都舒服的想要叹气,虽然之前跟安宜阳说好打算五月份一起回余奚,可为了孩子田喜乐真想等过了夏日再走。
可如今又怕皇上再整什么幺蛾子,一家人就跟逃荒似的出了京城,大人遭罪还好说,孩子遭罪才真让人心疼。
不过两个孩子在巨大的篮子里睡的很安静,半点都感受不到路上的颠簸,田喜乐总算能放心一些,她真怕这么小的孩子受不住颠簸之苦,好在这辆马车真是不错。
安宜阳等田喜乐吃完了冰镇果子,才对她道:“你看没看到父亲总往这边望?”
田喜乐闻言轻笑:“怎么没看到?父亲那两只眼睛都要透过车板看他的爱孙了。”
安宜阳也笑:“我琢磨着不如待会儿歇着吃中饭的时候就把孩子抱出去让他见见,也免得他跟望孙石似的。”
田喜乐也不反对,虽说她还记着平王当初的那些事,但一家人总记着那些不愉快,那样谁都过的不开心。
于是,午歇的时候,安宜新和何家几位大厨在用石头垒起的简易灶上做饭,田喜乐就让乳娘抱着两个孩子出来晒晒太阳,三个月的孩子已经长得很壮实,孩子的模样也长得很像,若不是用不同颜色的襁褓包着,单只看脸是看不出哪个是哪个。
见到孙子孙女被从马车里抱出来,平王当时眼神就亮了,想凑上来看又没有借口,刚好看到老王妃和平王妃也过来了,便跟着过来。
老王妃抱过刑雨萱,平王妃就抱着刑元洲,两个娃娃被抱着就咯咯的笑,露出粉色的牙床别提多可爱了,把平王看的直着急,对平王妃一个劲儿地道:“给我抱抱,给我抱抱。”
平王妃瞧着平王这样子撇撇嘴,当初她生安宜阳的时候他都没急成这样,尤其是后来有了刑向明,当时一心宠着范姨娘的平王更是对平王妃和安宜阳不那么喜爱。如今有了孙儿孙女,他倒成了好祖父了,平王妃才不想让他称心。
平王妃转个身子背朝着平王,对老王妃道:“母亲,你看喜乐多会生,咱们洲儿和萱儿越长越像绍阳了,简直就跟绍阳小的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似的。”
老王妃瞧了也直点头,“可不是,跟绍阳小时候真像。”
平王绕到前面,借着平王妃和老王妃的手看了一眼,道:“我咋瞧着不像?”
却被平王妃一句话给怼的没声了。“绍阳小时候王爷又看过几眼?还能瞧出像不像来?”
平王被平王妃都怼习惯了,也没生气,只是凑近了再看,越看越觉得粉嫩嫩的孩子太招人稀罕了,一个劲儿央求道:“王妃,就给我抱抱,抱一下就成。”
平王妃看他实在急的不行,才把怀里的孙子递给平王,平王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比接什么稀世珍宝还郑重,抱在怀里手臂都僵硬的不会回弯儿了。
老王妃怕孩子不舒服,就把怀里的雨萱交到平王妃的怀里,在一旁指点平王该怎么抱孩子,平王妃瞧着平王生疏的跟没抱过孩子似的样子,心里倒是平衡了一些。
平王不会抱孩子说明他打小也没抱过刑向明,可见也不只是对她生的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