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喜乐田园:农妇当家-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王不会抱孩子说明他打小也没抱过刑向明,可见也不只是对她生的孩子不喜,而是那时他就不喜欢小孩,真想不到竟然有一天他会对自己的孙子如此喜爱了。
平王抱着孩子,几乎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他,生怕他一时不小心再把孩子摔着,就是不摔着,也怕孩子在他的怀里不舒服。
好在刑元洲在平王的怀里只是动了动身子,便睁着跟安宜阳有几分相似的眼睛盯着他的祖父,把平王激动的胡子都撅起来了,他最怕孩子会突然就哭起来,好在孩子没哭,只是盯着他看。
或许是刑元洲第一次看到长胡子的人,对平王的胡子很感兴趣,祖孙俩望着望着,刑元洲就咧着嘴对着平王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把平王激动的脸都胀得通红,老王妃在旁吓的把手托在平王的手臂下面,就怕他激动之余抱不稳孩子。
田喜乐和安宜阳看的心里也酸酸的,虽然平王之前有诸多不好,但他看孩子的眼神是真的疼爱,或许往后真该让他跟孩子们多接近接近,说不定他就能变成二十四孝好爷爷,总比在外面惹是生非的好。
抱完了刑元洲,平王又看着平王妃怀里的雨萱眼馋,平王府从祖上几辈就没生过姑娘,到他这一辈更是就他一个。
虽然他有三个儿子,却没一个姑娘,这回有了孙女肯定要成大家的宝贝,而且都说男孩淘、女孩乖,他真想要一个乖巧听话可心儿的孙女。
☆、299。第299章 余奚之穷,出乎预料
299。第299章 余奚之穷,出乎预料
将刑元洲交到老王妃的手里,平王朝平王妃伸手,平王妃好似未见,雨萱在手上转个圈就递到了乳娘的手上,“带小郡主下去喂奶。 ”
乳娘接过孩子,看了眼尴尬地伸手的平王,到底还是听了平王妃的话,将小郡主抱回车里,老王妃也把重孙递给他的乳娘也抱回车里。
平王站在那里怀里空空的,心里却挺甜,虽说孙女没抱着,可抱着孙子时软软的感觉连心都软了,抱了一次,下回还有机会再抱,他不急。
众人吃过饭后,又歇了一会儿便启程,在天黑之前要赶到前面的驿站,因平王府出行,早早就派人过去打好招呼,驿站已经派人准备迎接平王府一行人。
到驿站时天色已晚,驿站也准备了可口的食物,虽然食物比不得安宜新与何家爷仨做的好,但舟车劳顿,大家吃着都还觉得行。
早起又是赶路,连着赶了半个月的路,终于离着余奚县不远了。而此时的天也到了最热的时候,即使坐在通风的马车里,田喜乐每天还是会热的饭都吃不下,即使安宜新变着花样给大家做饭,田喜乐的食欲还是不振,把安宜阳等人急坏了,就怕她会累坏了身子。
安宜阳有心让她在路上歇段时间再走,田喜乐却给拒绝了,眼看就要到了地儿,也不差这一两日的路程,等到了地方再好好歇歇就是。
好在两个宝贝大多时候都是在睡,对人生中的第一次长途旅行没有任何不适。
越往余奚这边走,物资越贫瘠,田喜乐也终于见识到这边的穷,很多地方一眼望去都是荒芜,连野草长得都病病殃殃的,有的地方严重的甚至土地上面都能看到一层白白的盐碱粒子。
若不是安宜阳告诉她余奚几地的庄稼长得还成,田喜乐都要对治理好这边没有信心了。她虽然知道一些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毕竟没有真正实践过,万一治理不好,耽误的可就不是几个人的事儿。
好在,一路上也能接到余奚那边传来的消息,地里的甜高粱长得很好,稻田养鱼也没看出不适应,几个月前运来的牛犊都长大不少,还有不少人也大量地养起了羊,总之一切都在往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除了这些,田地里别的产出真的不怎么好,菜长得不高大,吃起来也不够美味,即使一路上还能买到一些新鲜的蔬菜,可这里的水大多都是苦的,做出的饭也不好吃。
虽然每次做饭和饮用之前的水都要用漉水囊过滤一遍,但喝着还是觉得有股子怪味,让本来就食欲不振的田喜乐更加吃不下饭。
好在安宜阳告诉田喜乐,在余奚城里还是有几口甜水井,里面的水也不是盐碱水,百姓吃用的水大多都是取自这几口甜水井,而他住的钦差府里也刚好就有这么一口井,府里吃水不是问题。
田喜乐叹道:“早就想过这边的日子苦,却没想过会苦成这样,我倒是好说,可祖母和母亲跟着过来受苦,就真是我们的罪过了。”
安宜阳笑道:“这你也不用发愁,余奚虽说不如京城繁华,但我们就把这里当成庄子来过好了,我也让人在府里种了些菜,吃喝肯定不愁。你是没瞧着当初余奚百姓的日子有多苦,他们穷了几辈子,也苦了几辈子,都盼着我们这回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跟他们比起来,我们的日子实在就是神仙一样了。”
田喜乐虚弱地笑笑,“看来你还挺适应这边的生活。”
安宜阳道:“从前我是没想过有一天,我也能跟着农夫一样下地种田,可自从咱们的稻田养鱼弄起来后,跟着那些百姓一起下地劳作,我还真体会到一些田园之乐。在他们之中,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一个个都是要把日子过好的纯朴百姓,虽然也有一些小心机,却都无伤大雅,比在京城的日子可是快活得多。”
田喜乐当然知道安宜阳说的这些,不论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没少与乡下人打交道,同样她也出身于这些乡下人之中,对于他们的质朴和朴实比安宜阳更深有体会。
只是,余奚这边日子之苦有些出乎她的预料之外,之前她只想着虽然这边多是盐碱地,种不出好的庄稼,但总有好的地吧?最让她没想到的就是这里的水质会如此之差,盐碱水喝多了对身体的危害可挺大,就算是用漉水囊过滤过的水,她也不敢保其中会不会有有害物质,而甜水井的水就一定好吗?或许只是盐碱少一些的水罢了。
田喜乐的头开始疼,可这水是要一直吃用的,也不能总从别处运来。唉,都已经走到这里了,还是等到了地方再说吧!
实在不行,她也只能先带着家人到临近盐碱不那么严重的地方住着,总比住在京城离安宜阳近一些。
老王妃和平王妃也对这边的情况有些傻眼,之前安宜阳说起这边的条件时她们还替当地百姓唏嘘了一下,想着平王府怎么说也算得上有钱,日子也不会过得跟百姓一样苦,结果到了这边,走了几天也见不到几个人影,她们才终于明白,之前的想法有点天真。
他们是有钱,可有钱也得能买得到东西才是,就余奚这边的贫穷,他们是有钱恐怕也没地儿找东西去。
至于说水,他们也没多少概念,倒不像田喜乐那么担心,好在从京城来时,带了不少干货,倒是够吃用一阵子,吃用完了再让人到别处买就是。
但对于这边的日子苦,还是让大家的心情都好不起来。尤其是还带着两个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就要跟着吃苦了。
一路所过,遇到的都是低矮的黄泥房子,门窗也都是老旧的木头,越发让人看的心里不舒服。
离着余奚县近了,路两边的景色才有些变化,之前到处都是荒芜一片的模样有所改变,地都是被平整的很齐整的方块,水田里种着绿色的秧苗,旱田里种着半人多高的甜高粱,间或有农人在其中走过,各个脸上都带着希望的笑容,终于让人看到一丝人气儿。
平王在马上也闷了一路,终于见着点别的色,从马上翻身下来,跑到地边上,朝田里的农人打招呼,“哎,老弟,你这稻田里养的可是鱼?”
在温泉庄子里也看过不少,平王至少不会把稻田看着韭菜。
农人见平王身后一行人又是车又是马排出去老长,一个个穿着也不凡,虽然疑惑这样的贵人为何会来他们这样的穷地儿,但平王都跟他打招呼了,还喊他老弟,让农人对平王等人的印象非常之好,一咧嘴,露出一口在黝黑皮肤衬托下显得异常洁白的大牙,“嘿嘿,可不是,原本我还怕鱼会把秧苗吃了,谁想这鱼不吃秧苗不说,还能给秧苗拉肥,有个虫子啥的也别想祸害庄稼,瞧着秧苗比头些年长得都好,多亏了钦差大人的法子好。”
平王也咧着嘴笑,笑完了对农人道:“老弟,你知道钦差是谁不?”
农人笑得很得意,“这有啥不知道的?俺可是打听过了,钦差听说是从京城来的,还是啥世子,那官老大了。”
平王听了笑得嘴更合不上了,对农人道:“你知道我是钦差的啥人不?”
农人摇头,平王排了排胸膛,“不瞒老弟,钦差是我儿子,我是钦差的爹。”
农人听了便肃然起敬,对平王道:“那您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当了这么大的官,往后你就等着享儿子福吧!”
平王原以为农人听了以后知道他是王爷,会对他恭维几句,或是像在京城的百姓一样,不管背地里怎么议论他,至少知道他是平王后都会跟他请安。
结果这农人只是羡慕他生了个好儿子……让平王心里有点得意,又有点失落,难道他这么大个平王还没世子的地位高了?
见车队都走出老远,平王还蹲在地边上跟人说话,平王妃让人去传话,加快车队的速度,就见车队的速度瞬间就快了起来,平王还想伸手去够田里的鱼,农人对平王道:“老哥,你们的车马跑远了,你不去追吗?”
平王回头一看,就见加快速度的车队跑很快,几句话的工夫就跑出去一大段路,平王问农人道:“这里离余奚县城还有多远的路?”
农人道:“不远,从前面的路拐个弯,再走五里地就到了。”
平王算了算,五里地骑马也就是眨眼的事儿,反正他的马还骑着,车队走就走吧,他也不着急追,看到最后他没跟上车队谁着急。回头还不得让人来找他?
想完,又跟农人说了一阵子话,这才牵着马在大路上慢慢的溜达,遇到田地里种田的人就过去打个招呼。
虽然平王此时因要骑马,穿的也不像在京城时那么华丽,但在余奚这种地方,能穿得起一身绸缎的人不多,所以在别人眼中平王的身份肯定了不得。
☆、300。第300章 节俭的钦差府
300。第300章 节俭的钦差府
平王的身份瞧着就很高贵,而这样身份了不得的人,竟然一路跟地里种田的他们热情地招呼,即使是再纯朴的百姓都难免心里狐疑:都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难道这人是传闻里要抢他们地的恶霸?
除了最初那个农人与平王攀谈几句,其余的人都用着怀疑和戒备的目光望着笑得跟朵花似的平王,无论平王怎么热情洋溢地跟人打招呼,那些人都是冷淡以对,就差没直接说出他是坏人。
平王闹了个没趣,想着车队应该已经进城了,可这么久也没人过来接他,难道他真就不重要吗?
肚子都饿了,想到进城后别人去吃好吃的,他在这里挨饿,心里还挺不是滋味,便上马朝着前面追了上去。
按着农人所说,走不远路就向右拐了个弯,平王再顺着那条路一直走,果然不久就看到县城的城门,城门上还挂着余奚两字的匾,显然没有走错。
可此时城门前虽然还围着不少百姓,却没有看到前来迎接的官员,听人议论倒是知道之前当地官员都过来迎接了,只是此时都进了城,只剩下一些看热闹的百姓在这里议论钦差大人举家搬来一事。
平王跟人打听了知道进城的人都去了钦差府,问清了钦差府的方向又催马过去。路上的百姓都在说着钦差这次把家人和家当都接过来,若不把余奚治理好就不走的决心。
除了感动钦差有一颗为民的心,更多的是羡慕钦差家大业大,瞧那些车上装的箱子,不知比县令家要富多少。
不过,谁也不知道箱子里都装的什么,都在猜测,平王路过时‘嘿嘿’一笑,“想知道里面装的啥?”
众人下意识点头,平王道:“当然是从京城运来的种子了,不然你以为甜高粱是用啥种出来的?牧草是用啥种出来的?”
平王睁着眼说瞎话,他也是明白财不露白的道理,他们这一行马车太多,里面装的也都是贵重之物,若是被人眼馋不定惹出多少麻烦,还不如就让人当他们运的就是种子,反正还能有人去查?
平王来之前也做过努力,知道余奚几县种了不少牧草和甜高粱,虽然种子都是皇上派人准备的,但他们帮着运来有毛病吗?反正不能让人知道他们箱子里装的都是金子和珠宝玉器这些值钱的东西就行。
因钦差这次是举家搬到余奚县,那些原本对朝廷还不敢全心信服的,这回也都信了,想必若是不把余奚治理好了,钦差大人就不会回京,这可是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信任钦差?
平王听百姓们谈论着对钦差的信任,心里美滋滋的,可就是没人问他是怎么知道那些箱子里装的是种子,更没人问他跟钦差的关系,让他大为失望。
正想去找钦差府,就见前面过来几匹马,平王远远瞧着眼熟,近了才认出来,竟然是比安宜阳早到余奚一些日子的宰相。
此时的宰相也没着官衣,一身暗青色的料子,倒是把人衬得干瘦了许多。
宰相见着平王时还愣了下,之前就听人回报,平王府的人都进了钦差府,他是故意姗姗来迟,就是为了显示一下他宰相的地位。
虽然皇上没有明说在余奚他和安宜阳谁听谁的,但无论是按辈分还是按资历,他都比安宜阳高得多,所以,他想让安宜阳知道,即使他是因惹皇上不高兴,而被皇上暂时发落到这里,但安宜阳还得恭敬他,有什么事儿还是得以他为主。
结果来的晚了,还没等到钦差府,就看到进城晚了的平王,宰相也没从马上下来,毕竟按年纪来说,平王跟宰相的儿子年纪相仿,宰相今儿就想倚老卖老。
在马上对平王很慈祥地笑道:“之前听人说平王府一干人等早就进了城,为何平王还未进府?”
平王骑着马的缰绳,侧着头斜睨了宰相一眼,虽然在京城时他们也常常一起喝喝酒、吹吹牛,也算是谈得来的忘年交,可他还真不习惯被宰相这样居高临下地看着,尤其看宰相这意思就是有东风压倒西风的意思。
虽说平王草包了些,这些年也没什么作为,反而做了不少让人笑话的事儿,但如今他可是很看好自己能干的长子,见宰相说话都好像笑里藏刀,平王压根就不打算跟他明来暗往,直接把眼一翻,“你谁啊?咱俩很熟吗?”
宰相的笑脸直接就僵住,他们在京城时总在一处喝酒,这怎么说翻脸不认人就翻脸不认人了?
对平王的草包和无赖宰相心里也有数了,倒也没生气,“平王真会说笑,我们俩在京城时还少在一处喝酒了?”
平王道:“我这不是贵人多忘事儿,行了,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就当在京城时我们真在一处喝过酒。不知你今儿在这拦着我所为何事?难道是要请我喝酒?”
宰相拿手指点着平王,笑道:“平王还真是顽皮,这不是今儿听闻你平王府都搬过来了,我过来庆贺搬迁之喜。”
平王‘哦’了声,道:“那你可是来晚了,人早进城了,这时候你过去恐怕席都开了。你不会是以为别人还会等你过去再开席?”
宰相依然笑着:“这不是还有平王在,或许他们不会等老夫,却一定会等平王吧!”
平王‘呵’两声,心里想道:这老小子恐怕要失算,他如今在平王府里可没什么地位。
但不管怎么说,平王还得让宰相给带路,虽然嘴上打着机锋,脚步却是朝着一处走的。来到钦差府门前,平王对钦差府的门脸直嗟牙花子,府门虽然不破,却实在不够气派,连院墙都是余奚特色的黄泥墙,也就一人来高,这能防得了谁?
宰相也盯着院墙道:“钦差府可够节俭的。”
听宰相话里带着嘲讽的味道,平王便怼了回去,“那是,平王府就靠着俸禄和做生意赚的辛苦钱,哪能比得上宰相府来钱的路子多?都是自己赚来的钱,花着心疼。”
话中之意宰相的钱都不是正道上来的,宰相听了虽然心虚,脸上还不肯带出来,虽说宰相夫人暗地里是没少收别人的孝敬,但只要没有摆明面上说,他也不会承认。
再说皇上为啥罚他来余奚吃苦?不也就是想要惩罚他手脚不干净。但皇上都没点明,给他留着面子,别人说了他也不会认下。
宰相道:“既然都到了府门,我们就进去吧,不知平王进去可要人通报一声?”
平王‘哼’道:“我这是回家,用得着通报?不过宰相还是等等,你怎么说都是客,身份多高啊,就这样自己走进去还怪没面子的,等会儿我让人出来接你啊。”
宰相想说不用,他跟着平王一同进去就成,平王却已经将马交给站在门外等着的小厮,“你先在这里招呼着宰相大人,本王进去喊人出来迎接宰相大人。”
说完又对宰相道:“宰相,你等着啊,可别自己走进来,丢份儿!”
宰相是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只能在门外等着,可等来等去,足足等了小半个时辰也没人出来迎他进府。
钦差府虽然在余奚县算是大的府邸了,可也没大到小半个时辰还走不到头的,宰相便明白了,他是被平王给耍了,这时候的平王都不知道在哪儿快活呢。
跟牵着马陪他一起站在府门外等着的小厮道:“你把我的马也牵下去,我不用人来迎了,自己进去就是。”
小厮一个劲儿地摇头,“不成,我们王爷有吩咐,要等着人来迎。”
宰相沉着脸道:“你是从京城跟过来的?”
小厮点头,正因为他是从京城跟过来的,才会让他在府门前迎平王,不然换余奚县这边的下人也不认得平王人啊。
宰相道:“既是从京城跟来的,也该知道你们王爷平常的为人,他常做些不靠谱的事儿,说不定进府就把本官给忘脑后了,本官自己进去还不成吗?”
小厮还是摇头,“宰相大人,您当着小的的面说我家王爷的不是,很是失礼。”
宰相被气乐了,这小厮瞧着呆呆笨笨,想不到还是个伶牙俐齿的,他再失礼还有平王把他晾在这里失礼?
最后还是叫了府门前的另一个小厮,让他再进去通传一声,就说宰相在门前等着进府。而此时的平王呢,正坐在花厅的首席位上,享受着余奚附近州县官员的恭维。
平王到了花厅时,里面的官员们还在等着他的到来,安宜阳看到平王后,很恭敬地把平王请到上座,这才吩咐下人去传酒席。
平王觉得这么多人都在等他,更能彰显出他的地位,不管平常安宜阳对他是否表面恭敬,至少在此时,安宜阳是给他做足了面子,让他很满意。
满意的平王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就把宰相给忘到脑后,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气氛很是融洽。
☆、301。第301章 做人脸皮不能太薄
301。第301章 做人脸皮不能太薄
花厅里共摆了四桌,州县官职最高的人都过来了,还有不少乡绅也被请进来,当然,能坐到这个屋子里,都是名望很高的。
而做为州县里官职排在前面的安宜武,自然也被请来,还挨着安宜阳与平王几人同席。原本平王是看不上安家兄妹几人的,在他眼中,他们就是因为父母曾经救过安宜阳,才跟进京来讨富贵。
可自从他与平王妃的感情越来越好,对安家人也多了解了一些之后,知道他们如今都是能独挡一面的人才,平王对安家的兄弟几个都不能不另眼相看。
虽然他草包了大半辈子,但最佩服的就是有真本事的人,安家兄弟就正是这样的人。拆房建房做得风生水起的安宜泽、从士兵做起一直做到通判的安宜武还有在厨艺上天赋夫人可及的安宜新,虽说其中也有借了安宜阳的力,可那也得他们有真本事,就像是平王自己,身份高贵,不也是别人眼中的草包?
所以,平王对安宜武最是和颜悦色,安宜武也是个直肠子,之前没与平王接触过,自然不知道平王从前的性子,见平王对自己像个慈祥的长辈,也就把平王当成了真正的长辈。
至于京城里传说平王是怎样怎样混账的事儿,他才懒得去管,从前在平安镇时他的名声跟平王也差不多少,可事实呢?他真就是个混账?还是别人嫉妒罢了。
安宜武与平王话语投机,连着干了几大碗酒,安宜阳瞧着都晕。好在他们喝酒也不会带上他,不然也不用陪官员们喝酒聊天了,直接就能被他俩给灌醉了。
等下人来报,说宰相在门外等候多时,安宜阳还奇怪宰相到了府门前怎么不进来,却要在门前等着,本来他还以为宰相是想给他来个下马威,今儿就不会过来了,结果人家来了,还在府门前晾了那么久。
这大热的天儿,一大把年纪再给晒坏了,安宜阳正想带人出去迎接,就听平王带着醉意道:“呵,宰相还在门前站着呢?这老小子脾气可够好的,要是换了本王,早就自个儿进来了,儿子,你可得记着,做人脸皮儿不能太薄,不然就得跟他似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