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男主极品娘-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奶油泡芙酱
  文案:
  桓翕高考过后追了一本古代小说,万万没想到追书还附赠穿书的。
  穿书不可怕,可怕的是桓翕既没穿成男主,也没有穿成女主,她甚至连个女配都没捞上。
  她穿成了人到中年的男主妈。
  男主妈三十岁!
  有四个儿子
  一个大的:男主预定
  三胞胎小的:炮灰预定
  桓翕:呵
  男主已经十五,再过一年就要开始拿他男主的剧本了。
  书里没有桓翕的舞台。
  桓翕已知条件:您的老公六年前失踪,疑似死亡您在外人眼里的身份是寡妇
  您近期正准备外遇
  您和男主母子感情不好,男主对您成见很深您的三胞胎小儿子已有往熊孩子发展趋势……
  但是,这一切在桓翕在自己头上发现了一根白头发的时候。
  统统都不重要了。
  桓翕:我要开始保养了QAQ。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甜文 穿书 市井生活
  搜索关键字:主角:桓翕 ┃ 配角: ┃ 其它:

第一章 
  夜幕降临之后,长鸣街整天街道都安静下来,悄无声息。夜晚的天空一个星子也无,幕布笼罩般乌黑泱泱一片。
  桓宅就坐落在长鸣街东面,占了好大一片地方,几进几出的宅子,又是带跨院花园子,里头自是不缺假山石湖水榭,面积实在算不得小。
  说起来桓家在泰安县可很有些名声,本地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他家的。
  桓家祖辈往上数着好几代都是这泰安县人。
  他家先祖辈就有本事,一代一代置业下来,到了桓老太爷这一辈,桓家已经是泰安县很有名望的乡绅大地主。
  往下头乡里去的成片连绵不绝打眼忘不到边的水地农田都是桓家的。往常些年份来泰安县上任的知县也都想着和桓家打好关系。
  桓家哪里都好,唯独有一条,子嗣不丰。
  这可把桓家人给愁死。
  桓家这几辈的男儿哪个不是可劲地往后院抬妾室,除了有正经名分的,那些个丫鬟通房更是不少。然有时候老天就是这么为难人,偏生不让你如意。
  桓老爷本就是独子,到他那一代,他娶的是隔壁县同样乡绅人家周家的小姐,这个不算后院还有一箩筐的妾室通房。
  可是这么多女人,硬是没有一个给他生出个一儿半女。
  堪堪等到了三十出头,他夫人才有了身孕。
  把桓家人高兴得,几乎没把周氏当菩萨供起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出了个姐儿。
  当是时,家中老人很失望了一阵,不过旋即复又看来高兴起来,无他,就是个女儿那也金贵,盼了多少年才盼来的,桓家这里一个孩子都没,偌大的家产可由得谁去继承,女娃好歹也能立女户招赘不是?!
  桓家也真是后来就再没得过一个孩子,只能叹息认命了,安安心心教养这唯一的一个姐儿,金疙瘩一样长大。
  桓家姐儿到了十三四岁时,桓家就准备给张罗着说亲。
  不过因着他这女儿不是要嫁出去,所以说亲也跟别家不同。
  旁人嫁女儿只需看家世门第,门当户对即可。可桓家这是招婿,莫说门第家世同桓家相当的人家怎么会让儿郎入赘,就说好一点的普通人家也多有不愿意的。
  故而桓家姐儿的婚事上就有些犯难。
  前前后后相看许久都不成,桓家姐儿到了十四岁,桓太太真急了,是把主意打到了娘家头上,想着她娘家兄弟庶出的孩子也不少,说成了就是亲上加亲岂非更好?
  不过心里头想她也没第一时间跟桓老爷说,只回一趟娘家,准备同她老娘商量商量先。
  “亏得你这是没直接同姑爷说些话,不然定会生出事来。”周家老太太摇摇头说。
  周氏愣了一下,一时没想明白,张嘴就问:“娘怎么这样说?”
  “可是越活越糊涂了不成,你却让姐儿招我家的婿,若真成了,以后姐儿生的孩子也是有周家的血脉,我们家不是那些小门户又有你的关系在不好轻易拿捏,现在还好,只等你和姑爷百年之后,那时桓家是姓桓还是姓周?虽得是眼下未必有那个心思,但谁能保证你那些庶出的侄子以后一直不会起异心?”周老太太看了女儿一眼,“连娘都不能保证!你说你真把这想法很姑爷说了姑爷能答应?不答应不说还会坏了你们夫妻情分。”
  周氏被她娘几句话一说,这才醒神过来,哑然了半宿,心中直直打了一个激灵,说不清是后怕还是庆幸。
  她真是糊涂了!
  随后一声苦笑:“幸得娘点了我一下,不然真要坏事。我这真是急糊涂,只想着让姐儿早点成亲。说起来是我不好,没给桓家生个男丁,现在害得翕姐儿要招赘。”
  自来招赘能招到什么好人家,如今只能往穷苦人家里头选罢,只求那男儿人品是好的。
  绝了在周家里找女婿的心思,桓家只能继续托媒人打听。
  最后,还是本县的县令方大人给桓家介绍了一个人。
  在泰安县当知县就没有不和桓家人交好的。
  这方大人也是如此,他两年前到任,随后就拜访了本地几个有名望的乡绅,桓家就是其中之一。
  方知县给介绍的人是个父母双亡,年纪比桓家姐儿大两岁的男人。
  性子有些冷淡,但相貌长得极好。
  名唤贺衍。
  父母双亡这点让桓老爷动了点心思,他是给女儿招赘,并不求人家家里多好,说句难听的,没父没母的反而更让人放心。
  桓老爷让方知县引着见了一面之后是越看越满意。
  的确,这人跟方知县说的一样,性子冷淡了一点,跟人交谈一番之后,桓老爷发觉这人不错。
  回去跟夫人一商量,几日后便托知县夫人去做媒说和。
  这其中又出了一桩事,乃是男子答应娶桓家姐儿但不同意入赘桓家,不过他提出一条,可以让桓家姐儿生的第二个男孩儿跟桓家姓,入桓家的宗祠。
  桓老爷后来回去想了想,终究还是同意下来。
  如此,很快双方就过了三媒六聘定下日子,桓家姐儿就给了那姓贺单名一个衍字的男人。
  一年后,桓家姐儿生了一个男孩,取名贺致,桓老爷高兴得不行。
  不过之后几年桓家姐儿却一直没再怀身子,真把桓老爷冷汗都吓出来,以为桓家是不是真得罪了哪路神佛这是铁了心不让桓家有后?
  直到贺致八岁的时候桓家姐儿才又有了身孕,一年后生下三胞胎,三个都是男孩,桓老爷差点没高兴疯。
  也是贺衍在桓姐儿刚怀身子三个月就离开家去了边外地行任务,一直到她生产了人也没回,桓老爷才动了心思,觉得虽是三胞胎那也是第二胎,按之前说好的就还是他桓家的,正好人不在没人理论这事就定下了。
  桓姐儿从身子三个月之后就一直是在桓家养胎的,三个小的也是出生在桓家。
  许是心里急又或者太激动,三个小的满月之后,桓老爷就开了桓家宗祠,把三个小家伙并排写进了桓家族谱里。
  落笔记名。
  桓老爷打心底产生一种满足。
  他桓家总算有后了。
  那桓姐儿是个娇性子,在桓家时那就是被捧着长大的,说得夸张一点,皇宫里的公主娘娘都不一定有她得来的宠爱多,阖家就围着她一个疼爱,什么好东西不往她面前堆往她手里送,故而养的十分娇贵,轻易吃不得半点苦受不得半分委屈。
  贺衍自己娶的妻子自是晓得那人的性格做派,所以在大儿子贺致出生后,未免孩子长于妇人手养废,他便是亲自教养,三岁后让他同桓姐儿分开住,之后带于自己身侧,读书认字学习,不假他人之手。
  桓姐儿那时年岁还不大,十六七岁,也不大会照看孩子,有夫君有下人插手自不用她花费什么心思,她乐得轻松,偶尔想起来便问两句。
  倒是不曾沾手带过贺致一个囫囵天。
  几年后再怀三胞胎的时候,她才觉出点当娘的兴致出来。
  贺致那会儿已经大了,**岁,跟桓姐儿不太亲,性子像他爹,冷漠又不爱说话,桓姐儿不是个能去贴谁的脸哄人的人,更不可能去抱着这同她生疏的大儿子亲近,也就随意丢开不很管了,反而把三胞胎养在院子里,时时逗弄。
  一晃六年过去。
  贺致十五岁,三胞胎已经满了六岁。
  但是,贺衍自从七年前出门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这么长日子,旁人早就觉得他是出了意外死了,毕竟那边陲地区最是凶险无比。
  连桓姐儿都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之后,她就干脆又住回了桓家不回贺家那处院子了。
  时常幽怨感叹自己命不好,大好年华都荒废,年纪轻轻就丧服成了个寡妇,每每想来都十分意难平。
  有一日又不知看见了什么,面露愁容,伤春悲秋了好一阵,打发丫鬟婆子莫跟着,在一家湖边赏起了一池塘的残荷,谁知一时大意失足滑落掉进了水里。
  被人就让来后就一直病着,反复烧了好几回,吃了几剂汤药汁子才清醒过来,养了好半个月才渐渐好了。
  没成想醒来的这个已然换了芯子,桓姐儿掉进水里时就咽了气,魂魄估摸着是去投胎去了,正这空档,那肉身却被吸进去一个异世的魂儿,两厢一融合。
  再醒来,便是桓翕了。
  当真稀奇得很,她倒与这身体的主人桓姐儿同名同姓。
  偌大一个桓宅,现也就住着桓翕一个主子,桓老爷和桓太太去年起就住去了乡下老宅。
  也是没法子,桓家那么多田地庄子都是在乡下,桓老爷手头上的事尤其多,整日也是在那边跑,在老宅待得多,去年年底桓太太索性带着下人一同过去,城里的宅子就留给女儿住。
  原先的桓姐儿住不惯乡下,不爱往那边去,一年顶多去个一两回。
  桓翕休养了个把月后醒来,弄清楚自己现在的状况后就蔫了。
  她穿成家一本书中的角色。
  这本网络是换翕高考完后放松心情打发时间找来看的,就是她穿越的前一晚,不过没看完。
  桓翕是真的愁,好不容易高考完解放了没想到睡一觉能把自己睡到古代。
  不愿意接受现实就导致桓翕这一个月尤其沉默,桓姐儿身边伺候的丫鬟就十分担心,已经请了几回大夫,而桓翕依旧一副不死不活的咸鱼样,这段时间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睡觉,希望自己一觉能睡回去。
  睡当然是不可能睡回去的。
  闷了一段日子,桓翕只能认命。
  谁叫她还年轻,青春年少的年龄,精力精神都是最充沛旺盛的时候,再怎么难过总是会恢复过来。
  听说这是个县城,桓翕咸鱼一般往外逛了一次。
  得,回来之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心说古代的县城这么差火的吗,还赶不上自个儿姥姥家的新农村地段儿。
  居然是黄泥巴土路。
  稍微走快点都能扬起一阵灰尘的那种。
  桓翕木然然回了桓宅。
  看了一眼桓宅,才有点儿意识到桓家在长鸣县真的是很有钱的人家。
  就这住的地方,又大又好看,比外头看的一排低矮房子好太多。
  桓翕把身边的两个丫鬟打发出去,自己在屋子里呆着。
  这屋子的外间外墙支起了一个大窗户,白天把窗户支开,能看见外面的池塘。
  夏天刚过初秋将至,荷花全枯败了,只剩一池子的残叶。
  桓翕支楞着下巴,噗着嘴巴叹气。
  想着要不是无缘无故穿来了这里再过一个月她就要去大学报道了。
  现在可好,啥都没了。
  正这时,外头传来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然后竹门帘一掀开,进了一个年轻的丫鬟。
  名字叫采莲的,是原先桓姐儿身边伺候的人,另外还有一个叫采荷。
  桓翕一扭头,懒懒问:“有什么事?”她声音轻轻的,语调拖得有点软。
  采莲只觉得太太自从上次一病就变了好多,说话习惯都变了,不过这也只是脑子里一晃而过的心思,并没有多想。
  见主子问话,连忙回说:“是三位小少爷回来了,正在舍厅吃糕点。”
  桓翕听到三位少爷脑子就是一抽,脸色变得十分复杂。
  穿越喜当妈,这事搁谁身上也顶不住啊。
  还是四个孩子的妈,桓翕觉着自己没在崩溃的边缘反复横跳已经是心理素质顶级了。
  她看过,可这和入了一个活生生真实的世界截然不同,其实是没有什么真实感。
  就是有那种一直飘着的,茫然,无法融入,也格格不入。
  说起里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桓翕她穿的这个人,并不是故事中的主角,甚至连反派和配角都算不上。
  她这身体就是个边缘人物。
  ——主角的母亲。
  出场极少,并且是非常讨喜。
  自私,偏心,愚蠢,不守妇道。
  粗粗读来两三章就知道主角与他母亲的感情不好,甚至说恶劣,几乎可以说是出了血脉那一点微薄的纽带,别的就啥都没有了。
  现在,桓翕穿成了这么一个人。
  按照网络的通俗套路,桓翕穿成主角的恶毒生母,时间线上最好来说就是再男主小时候,五六岁最好,这样,就能给予主角春风拂面般的母爱,同主角培养起深厚的母子情谊,这样以后就可以直接抱“儿子”大腿享福了。
  偏偏桓翕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她穿越到此时此刻,原主与儿子僵硬冷漠的关系早已经形成。
  主角已经十五岁了。
  桓翕一脸淡淡地把这些信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而此刻,她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男主了。
  因为,“她”另外的三个小儿子回来了。
  书里给男主拖后腿炮灰,一出场就是让人讨厌的存在,恶劣的熊孩子。
  ——男主的胞弟。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文啦!
  六一大小是个节日,祝宝宝们节日快乐啊。


第二章 
  “太太?”
  见桓翕久久不出声,似乎是走神了,不得已采荷又喊了一声。
  桓翕垂着眼眸,一手支着下巴,慢吞吞开口道:“让石柱他们陪着玩会儿,我这会儿挺乏的。”这意思就是不用把人带过来了。
  采荷点点头应下随后退下往外走,心里多少有些纳罕,往常太太最是看三个小少爷看得紧,三个小少爷从乡下回来定是第一时间要见的。
  不过她也渐习惯了这些日子桓翕万事不过心的状态。
  而对桓翕而言她这行为再正常不过,自己又不是真的是那三个崽的妈,并没什么母子情深,能急着见才怪。
  想起原著剧情,桓翕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原身的这三个小儿子,因为是男主的弟弟与主角相关,前后穿插着描写的篇幅还不少。
  之所以说他们是炮灰,自然是因为这三人从小到大都是不遗余力给男主添堵的,长大后更是站在一个对立面给人制造麻烦。同男主的手足之情少得可怜。
  这也并不奇怪,说起来,这三个和男主首先在年龄上就相差了八岁,一方才出生一方已经长成懂事少年,从未一起玩闹过。
  其二男主出生时原身桓姐儿的年龄不大,这使得她并没有为人母的责任,故而她几乎没有教养过男主,男主一直被父亲教导。而等生三个小出生的时候,桓姐儿却又突然母爱迸发,从襁褓起就开始宠溺那三个小的,彼时少年男主在一旁冷眼看着,如此心中又哪里能无动于衷,恐早就同母亲兄弟生出嫌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四个人虽是同母兄弟,可却并不同姓,那三胞胎一出生就被过继回了桓家,从社会规则来讲,他们已然同男主是两家人。
  如此种种相加,四兄弟感情不合并不奇怪。
  而论起兄弟不睦的原因,原主自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如今,这责任通通落到了桓翕头上。
  桓翕按了按太阳穴,坐在窗前的软榻上,抿着唇没说话。
  她眼睛一直看着外面,但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那视线其实并没有聚焦。
  她在想事情。
  采荷轻手轻脚走进来,手上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只小白碗。
  是一碗杏仁羊奶。
  采荷把托盘放在旁边的小茶几上,桓翕没等人叫她,自己就回头看了一眼。
  采荷顺手就把羊奶端在手里递了过去,一边道:“太太病才好,怎么好坐在风口吹,回头该闹头疼了。”
  桓翕伸手接了小茶碗,但依旧半耷拉着眼皮,一副精力不济的模样。
  后挥挥手,“你出去吧,我一人呆会儿。”
  采荷便没再劝说,拿起托盘出去了。
  屋里留桓翕一个人,极安静,偶尔几丝风从支棱起的大窗台吹进来,带了些响声,沙沙鼓动,越发显得静谧。
  若是从养病还不怎么清醒的时候算,桓翕在这地方已经生活了月余,不管心中接不接受,行为上少不得一一调整过来,不至于太过出格叫人生疑。
  比如说她不能对伺候“她”的两个丫鬟说谢之一字。
  偶有一次桓翕不小心顺嘴说出谢谢两字,便把那丫鬟惊得不行,当即就跪下了。
  经那一事桓翕心中对这时代又多了些具体的认知,故而行为上就愈发谨慎起来。
  泰安县是个算富裕的县城,桓家在泰安县又是大地主,十分有地位。
  桓翕对这里的经济、钱财、货币、购买力等尚且一无所知。只是在出门一趟之后,知道桓家在泰安的确是富裕人家。
  原主桓姐儿是个极娇气的人,这并非桓翕凭空猜测妄下定论,而是在这里住了一个月之后,亲身所感。
  她已知桓姐儿年已三十,而桓翕才活了十八年,三十岁对桓翕来说并不很大,因着自己生活的环境,桓翕对这个年纪的女人的画像大抵是,职业女性,精英,聪慧,有手段。身材火辣丰满,一头波浪卷的长发,嘴上涂着烈焰大红唇,身上穿着精致合体工装,脚踩高跟鞋,气场十足,雷厉风行,犀利又妩媚。
  而在这里,三十岁的女人,在大家的眼中,已经是年过半百的存在,是可以当婆婆的存在。
  桓翕醒来之后那几日,原主桓姐儿的母亲一只陪在她身边,家中下人都叫她老太太,而其实对方还没到五十岁。
  如果当初桓姐儿是正经找赘的话,这会儿下人该叫她太太,不过毕竟当初是她嫁贺衍而不是贺衍入赘,所以现在她人现在虽住在桓家,但大家还是喊她姑太太。
  只桓姐儿身边的采荷采莲除外。
  桓姐儿已经是太太辈伤的人,有四个孩子,大儿十五,三个幼子却才堪堪六岁,又早几年就“失了”夫君,如今算作寡居,虽被接回了桓家,但因为这“悲惨”的身世,这人性子一直有些古怪,时而忧郁时而怨愤,三天两头使性子。
  说难听些就是尖刻,不太好相处。
  却这人倒是生了一副大多数男子都爱的好身材,极细的一掐小蛮腰,圆润饱满丰挺的胸部,一双白生纤瘦的长腿。
  桓翕头一次洗澡的时候,看着自己,都愣了好久说不出话来。
  实在是尴尬尴尬之余还些烦恼无奈。
  因这本不是她的身体,天然就带着难以适应的陌生。
  拿着在小白茶碗的手纤细白嫩有如削葱根,饱满红润的食指指腹若有似无地在白瓷边上反复来回磨搓。
  这双手保养得极为好,显然从未干过什么粗活。
  桓翕自己的手也从来不丑,可在中指上也有一个因为常年拿笔写字弄出来的细茧。这桓姐儿就完全是一双白嫩光滑的手。
  桓翕抿了一口羊奶,混合着杏仁味道的奶在舌尖一圈一圈的散开,由浅入深,渐次传入味蕾,糖放得多了碗盏甜甜的味道十分沁人,喝下去让人心情愉悦,桓翕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脑中关于桓家的事也一并在思索。
  “她”的大儿子贺致并不跟她一起住在桓宅,贺家另有院子,跟桓宅隔着一条街,不远不近的距离。
  桓姐儿落水生病时贺致来过一次,等人醒来后又来了一次,这之后桓翕就没见过人,由此足以看出这对母子关系淡薄。
  而另外三个小的则是跟着桓老爷老太太去了乡下。
  当然,方才听采荷说人已经回来了。
  桓翕没叫见那三个小儿子,那三人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这三人之所以能长成炮灰,同他们的生长环境分不开。
  叫桓翕看来,这三人就是典型富家庭毫无原则宠溺无度下养出来的废材。
  这份“功劳”离不开桓姐儿,更离不开桓家二老。
  当初桓翕以读者的身份看待桓姐儿同她几个儿子相处的情形。
  管中窥豹,哪怕没有看得全貌,也能瞧出桓姐儿不正常、甚至可以说失败的地方。
  与男主而言,桓姐儿过于冷漠对他视而不见,却又仗着母亲的身份有颇多要求。对那三个小儿却又全然的宠溺无度,致使三人一步步长歪。
  一直到了徬晚,桓翕正吃着饭的时候,那三胞胎竟自己跑了过来。
  三人后面跟着三个仆妇。
  俱生得膀大腰圆,面如圆盘,一边跟在后面跑,一边嘴里叫着:“哥儿慢些,哎哟小祖宗!”
  三兄弟闯进来的时候,桓翕正把一筷子菜送进嘴里。
  她吃得不紧不慢,却被突如其来的动静弄得愣了几秒。
  紧接着听见一声童稚的声音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