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女扮男装的暴君以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乔青随即又笑了,她来到这里,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已经改变了历史。
  虽然她并不知道历史上的太子乔青有没有幸运活下来,有没有做皇帝,可是她拿出来的后世相关的东西,绝对是这个时代没有的。
  既然知道王彬的命运,她为什么不能再改变一次。
  乔青听见自己理智到近乎冷酷的声音:“哦,爱卿所犯何罪?”
  王彬痛苦道:“臣大改了河堤改变了流向,若是今年不改,或许黄河水下,就不会垮堤,不会发生如此严重祸事。”
  水渠,堤坝,这种东西关系无数人的性命,他在近日来,无数个日夜责问自己,若是他不动,维持原样,今年是不是不会发生这样的损失。
  只见过努力推脱责任的,没见过主动揽责的,难怪会跳河,以死谢罪。
  乔青问他:“可是你贪昧了朝堂治理河堤的拨款?”
  王彬立马摇头:“臣指天发誓,绝没有做过此事。”
  “那你若不改,焉知不会发生更严重的灾祸。”乔青深深叹息,“天灾非君所愿,若是你未犯下**,又何罪之有。”


第80章 
  当初王彬改河道,本来做的就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结果他坚持这样做不久,麾下就发生了大灾难。
  有人对王彬说,是他的错,如果不是因为他要改河堤,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这样。
  这是上天要惩罚他,惩罚他的自以为是,为此降下的灾祸。
  不然为什么别的地方不发生这样的洪涝灾害,就他的土地上会这样。
  虽然他认为自己做的并没有错,如果当时没有那样做,绝对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可是望着那些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的百姓,他又开始动摇起来,怀疑起自己。
  难道这都是老天爷看他不顺眼。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他其实整个人都很恍惚,一次这帮人见不到的无形压力,但是从来没有见面的天子的话,却让他整个人都得到了肯定。
  天灾并非他所愿,他在**之中并没有做任何对不起百姓的事情,甚至还牺牲了自己的兄弟,做的事情始终无愧于心。
  虽然受灾的事情仍然是盘旋在王彬头顶上的一片阴影,但是这片阴影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巨大,那么不可战胜,似乎永远都不会消散。
  王彬哽咽道:“谢陛下。”
  乔青没多少感情的说:“别急着谢朕。”
  她道:“虽然天灾**并非王卿所愿,但今年灾祸发生,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你到底有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百姓的事情正自然会安排人查清楚,若是有,朕也绝对不会姑息,若是没有,你须得更为用心治水,将功补过。”
  事情到底如何,乔青觉得自己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是听不惯王斌天灾归过到自己头上罢了。
  都是人又不是神,就算是圣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王彬。
  当然他若是真的犯下了大的错误,乔青也不会留情。
  一旁的王彬之子道:“我父亲绝对不会做出害百姓的事情。”
  王彬立马把他按下去:“陛下,犬子不懂事。”
  乔青却笑:“这孩子聪敏,我看是能够子承父业的,兴许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管大王彬如何,小王彬却是历史上的名人,虽然他嘴上说着只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全靠父亲指点,可是年纪小小就失去生父,还能做出那样的工程,为自己的父亲绝非只是轻飘飘一句靠父亲能做到的。
  天底下有那么多发明家,肯定留了不少宝贵的手稿给自己的孩子,也没听说过太多他们孩子也同样厉害的消息。
  小王彬被乔青夸奖,立马露出一个属于少年人的十分羞涩的笑容。
  他被皇帝夸了耶,这事情说出去,得有多少人艳羡于他。
  这孩子看起来,倒是和记忆里那张小小的画像完全不一样了。乔青终于把视线从父子两个人脸上收了回来,不再讨论是非对错,而是针对此次水患救灾问题,询问起王彬的相关治理方案。
  还有就是王彬花了十几年的关于堤坝方面的手稿,她需要看一看,了解具体的情况,听听看他的讲解,这个河堤的设想和走向,会是不是跟记忆里那个传奇的工程一样。
  这些都是正儿八经的政事,小王彬就被带了出去,暂时安置在偏殿。
  王彬并没有给乔青带来多少利益,反而在走的时候刮走了乔青一大笔钱。
  此次他治下的郡丞受灾十分严重,原本就是会要走大量金钱的。
  每年受了灾的地方都会想办法哭惨,问乔青多要钱,当然这是灾不是特别重的,有些受灾太厉害的,当地官员反而会有所隐瞒,怕天子问责。
  王彬作为一个地道工科男,在这个方面实诚的很,并没有夸大或者隐瞒事实,而是给了乔青一份十分直接的统计数据。
  “这些应当不止是全部,因为此次灾难中走失了一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并未登记在户籍之上。”
  他治下常住人口是全部登记的,但是户籍这种东西都是靠人力来记载,像一些小村子之类的就会出现混乱。
  而且像是那种受灾比较厉害的地方,一大家子人都死了,认识她们的人没活着的话,也很难统计入其中。
  滚滚的河水依旧波涛泛滥,现在的人力物力也没有办法让他们从河水中把一具的尸体打捞出来,
  有些人已经死了没来报的,人员这么多,难免会在统计上有漏洞。
  王彬不敢拍着自己胸脯说每个人都计入其中,只能说自己是尽可能精确到这个数字。
  很好,王彬的风格很务实,显然是个非常脚踏实地的工科风格官员。
  乔青算了算了他给出的人数,给出了一个相当高昂的金额,用于救灾,灾后重建,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修建新的河堤。
  她道:“此次修建河堤的人员,便让灾民来以公代赈吧。”
  她能够理解失去家园的人们有多悲伤,但是人总是要往前看的,死去的人不会复活,活着的人不应该自暴自弃浑浑噩噩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而作为一国之君,更不可能因为哪些人遭遇了不幸,然后就大把大把的赢钱送给他们养出一堆不生产不劳动的米虫。
  真要是这样的,搞不好就会有一些丧心病狂的人为的搞出灾祸。
  王彬擅长水利,但不代表他在民生上其他管理也非常的出众,听到乔青所言,双眼放光:“以工赈灾,陛下此方甚妙。”
  现在前人的肩膀上总结的经验而已,谈不上多妙。
  而且理论谁都会提,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才是更重要的。
  “这个工不仅仅是修建河堤的工,那些伤得重一些,没有力气的妇孺,也可以用起来。”
  乔青当然不会强迫老人和小孩跟壮年男人干一样的活,但是这些心灵手巧擅长编织的女子也一定能够发挥自己的用处。
  “朕会安排医师前去,那些女子可作辅助之职,帮着承担一些救助伤患的任务。”
  王彬听到此言,却为难起来:“男女授受不轻,那些女子到底还是要嫁人。”
  乔青当即变脸,怒斥他道:“王爱卿在堤坝之事上敢于大胆创新,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怎么在这男女大防之上却如此,愚昧顽固。”
  从乔青的祖父那辈开始,皇室为了巩固权利,有意用一些儒家学者。
  法学制定律法,是为了集权,而儒家的三纲五常,同样是君主用于集权的工具,当然是在道德层面。
  而女子之所以被束缚,是皇帝对外戚的束缚,虽然现在来说,对女子的要求还没有那么严格,可是比起刚刚建国那会,贵女们的地位实际上还是倒退了不少的。
  乔青作为女子之身,倘若将来真身示人,必然要提高女子的地位,让女子掌握权利。
  但是这个不是张嘴就能做到的事情,但要把权力从本来就处于弱势中的女子抢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官员掌握仕途掌握权力,他们从高而上的打压他们,完全是属于高维度的打击。
  而女子想要争权,除了在政策方面推动,她们的思想方面同样也得跟得上。
  不然真的到了后面,又成了辛辛苦苦争权夺利,为了给自家男儿洗手做羹汤,做个好母亲,又放弃一切回去。
  倒不是说人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那是在自由平等的情况下,在现今男子妻妾成群被视作理所当然,女子清白受屈就得自杀方对得起门楣的环境之中,谈什么自由选择就是个笑话。
  如今这些京城贵女里面不乏一些心性豁达的人,可是两者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两个方向,比起男人占有的地盘,女人的权利实在太小。
  这些东西和教育一样,是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看到当初用心浇灌的花朵,结出来到底是甜美还是腐烂的果实。
  乔青在私下里建的那些学堂,除了招收一些男性弟子,对那些被家人父母抛弃的女孩子更是看重。
  等五年,或者十年之后,这些人才成长起来,足以为她所用,乔青都已经想到了对女子开放科举。
  当然,现在谈这些都是空谈。
  此次受灾重建就相当于推倒重来,每座郡城的治理其实都会有差异,有的城池闭塞,传统对女性的压迫很厉害,有的又宽松,自由的多。
  那些都是由于历史经济等环境造成的。
  譬如说,本地多为走商,男子在外奔波经商打拼,女子留在家中操持家务,当地风气大多重男轻女尤为严重。
  王彬治理的土地在江南地带,等到重建结束,可以大量搞纺织事业,那些男儿不做此事,也不会同女子争夺织工的地位,正好可以拿来做实验之地。
  还有就是医疗这块,宫中的英语主要是为了皇宫中的贵人看诊,需得懂一些脉象,毕竟太医们都是有根之人,有时候直接让他们给贵人看私密的病不太方便。
  乔青绝对要努力借此机会,让医女这个职位出现的名正言顺,并且为世人尊敬。
  医者眼中不分男女,同样治病救人,凭什么男大夫就德高望众,女大夫就要被人指指点点,私下诟病。
  乔青把王彬斥责了个狗血喷头,又拿了他的母亲与宫中很尊贵的女子说是事。
  王彬讪讪认罪,他自然不敢说女子有半点不好,事实上,他便是寡母带大,从小寡母保持家务,十分含辛茹苦。
  只是王彬的母亲和妻子,都是那种最传统的女性,贤妻良母温柔端方,以夫为天,以子为天。
  王彬不是觉得女子什么都不能做,他就是觉得会耽搁她们嫁人生子,影响名声。
  所以在王彬看来,女人若是不能嫁人生子,就是十分凄惨,比死了都要惨。
  这当然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周围的环境影响他产生这样的认知。
  “你何罪之有。”乔青说了这样的话,但是这次语气十分讥讽,“你不过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罢了。可是在性命面前,所谓名声有那么重要吗?”
  什么贞洁牌坊,歪风邪气,纯粹是为了名逼人去死。
  很多东西,在宝贵的生命面前什么都不是。
  齐国也有很多的寡妇,她们丈夫死了,也仍然好好活着,甚至还有些活的比之前更好。
  难道男人死了女人就一定应该跟着去殉情,要是没生个儿子,不配活在这世界上。
  这算是什么狗屁规矩,不过是作为男人的弄权者,站在自己的角度,用来压制人的手段罢了。
  她知道事情艰难,可是艰难难道就是放弃的理由,当然不可以。
  乔青把王彬留了下来,准备同薄太妃和甄夫人商议一些事情。
  她是男人的身份,有些事情应该由国母来做,做女子表率。但是她现在没有立皇后,就只能暂时安排这两个人上了。
  至于那天香公主,目前被她发配冷宫中,坐着冷板凳,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此事。
  乔青离开之前,还给王彬留下一段话:“朕去同薄太妃商议,女子该怎么用,这些女子的名声如何处理,你慢慢想,等今日之前,朕希望爱卿能够给出一份让朕满意的答卷。”
  王彬作为当地的郡守,是掌握着实权的官,能在当地做的东西可能比她这个皇帝更多。
  很多村民可能不知道皇帝多厉害,但是就算是地头蛇,也一定压不过做了在当地多年郡守的王彬。
  毕竟天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只要他肯,就一定能做到。
  见王彬神色凝重,乔青声音越发冷冽几分:“若是医女救死扶伤,拯救无数人的性命,却在爱卿的辖地之中,依旧被人中伤,甚至被流言,被愚昧迂腐之人逼死,出现这样的事情,爱卿也就可以跟着一起以死谢罪了!”


第81章 
  薄太妃是长辈,甄夫人是同辈出于敬重,乔青先去找的她,免得传出去薄太妃又要多想。
  而且今日之后,她打算把薄太妃提一提,宫中可以暂时无皇后,可以一直无太后
  再说了,她追封了元太子的生母田皇后,太后更是可有可无。
  但是只要乔青愿意,她可以在活着的太妃之中,再立一位太后。
  自从先皇去世之后,薄太妃便搬离了她原来的宫殿。
  毕竟她现在是皇帝的长辈,而且不是亲生母亲,相处的过于亲密便不合适。
  薄太妃该是做奶奶辈的人了,但是皇宫之中,结婚生子向来很早,乔青如今不过二十来岁,她的生母田皇后生下她的时候,也不过四十,薄太妃是田皇后之后过了些年才入宫的,如今才不到三十五。
  搁在后世,这样的年纪,正是一个女子最妙的年龄段的之一,不是少女的青春活泼,但是有着少妇的成熟妩媚,大方得体。
  更何况宫里的人养尊处优,对自己的美貌万分看重,每年花了大笔价钱来保养自己的容貌,咋一看说不上二八少女,但也并不年老。
  在这种情况下,谨慎一些是好的。
  薄太妃并非乔青生母,谈不上和她这个皇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身后站着公主,站着薄家。
  一是公主已经出嫁,二是按照齐朝的规矩,除非是早就位高权重,否则娶了公主就不能有实权,不可在朝堂中施展抱负,只能挂个闲职,可是姻亲关系,总归还是把两个家族绑在一起。
  如果爆出来她也是女儿之身,那薄太妃又该如何作想呢。
  所以乔青在这位善良仁厚的太妃面前,绝对不可能真心实意的信任她。
  走进薄太妃的宫殿,乔青就嗅到了那种味道很独特的熏香。
  这个是檀香的味道。
  如今盛行的是道教,因为天子重道,加上皇帝特立国师府,还把摘星占卦的太常所也归属到国师旗下。
  虽然没有特地修建什么道观,可下面的人向来擅长察言观色,见微知著。
  自打天子登基到现在,不过一年的时间,京城里的道观就增加了四五座,香火也比往日更旺盛些。
  不过薄太妃不信道,更信佛。
  乔青来的时候,她正跪坐在殿内设的小佛堂跟前,手中转动佛珠,口里念念有词。
  听得出来,应该是地藏经。
  这是为人祈福,愿消除灾厄的常见经文。
  乔青进来时候,特地让宫人无需通传,等看到乔青,薄太妃身边伺候的大宫女便冲着她使眼色,示意天子来了。
  按理来说,天子入殿内,她们应该老早就得到通传,但是这次却没有,这大宫女便知道,肯定是天子吩咐了人没有说。
  她不知道天子来此处是为了什么事情,可他这样做,她一个小小宫女在,自然不敢忤逆天子。
  只是让天子长时间侯在此处,却也并不妥当。
  这大宫女未吭一声,凭借着眼神和手语暗示了自家主子。
  薄太妃加快了念经速度,很快从蒲团前起来,转过身来,一脸惊喜道:“陛下怎么来了。”
  她的演技很不错,这份惊喜拿捏的刚刚好,浑然天成,看不出半点破绽来。
  一般天子去哪,自然会有人来通报,今日却没有,说明他是一时兴致所致。
  薄太妃低头看看今日这一身,又觉得自己穿的衣衫似乎不太合适,灰扑扑的僧袍,虽然只是披在外头,显得有些落魄。
  当然,太过艳丽轻薄更加不合适,她只能穿一些故作老气的衣衫,让自己看起来成熟老成,像是个安安分分的老女人。
  乔青注意到了薄太妃的穿着打扮,一般男人,可能只会对女人的整体有感觉。
  比如觉得女人平日里温婉可人,今日却英姿飒爽,看起来很不一般。
  但是自己的女人用的是什么化妆品,流行的是什么妆容,做了什么样的效果才,通过服饰跟饰品展现,这些是绝大多数男人注意不到的细节。
  她并不觉得女子比男子弱到哪里去,但是得承认,上天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她们两者就是有差异性的,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通常情况,女人比男人更擅长细节,也更擅长忍耐。
  她看懂了薄太妃的神情,但并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见。目光扫视了周围一圈,她直白道;“母妃整日吃斋念佛,如此清贫度日,可是觉得十分清苦。”
  薄太妃摇头:“哀家只是喜欢念佛,也不懂什么,只想着多念念,就能从那世间哀怨嗔痴中挣脱出来。觉得能清心,也能为陛下同大齐祈福。”
  当然更重要的是为她的女儿,外孙一大家子祈福。
  亲生的和非亲生毕竟不一样的。
  乔青凝视着薄太妃的眼睛,这位太妃生得十分美丽,容貌甚至可以说是艳丽一挂的,并不是那种无攻击性的美。
  但是她利用自己的装扮,大大的削弱了自己的这份攻击性,看起来就是个与世无争无欲无求的女人。
  乔青道:“朕今日过来,原本是打算同母妃商议立后之事……”
  她话音刚落,薄太妃的眼睛里便闪过无法克制的惊喜。
  而且情绪激动的幅度不小,很显然,薄太妃还是很爱名声和权利的。
  乔青刻意停顿了一会儿,接着把话说完:“可是现在看来,这名分立着怕是不合适,白白辱了太后清名,反而惹得太后陷入所谓痴男怨女的爱恨嗔痴当中,倒是朕做得不妙了……”
  果然,她这话一出,薄太妃就暂时闭嘴了,作为当事人,她感到后悔,非常的后悔。
  在这个宫里的女人,谁不想要皇后之位,谁不想要太后之位。
  薄太妃自己没有生育皇子,虽然皇帝如今把一部分权利交给她,让她管辖着后宫,但是她毕竟不是太后。
  先皇留下的圣旨当中,只带走了他最心爱最头疼的女人,对于其他的宫妃没有具体的处置,自然也没有安排说要给谁封上什么太后之位。
  皇帝有很多个女人,但是她们这些女人却只有皇帝一个男人。
  就会使她们花费非常多的心思在皇帝身上,而后者却只关注他在那么一两个人。
  男人大多如此薄情寡性,风流多情,而且还总是喜欢把最毒妇人心挂在嘴上,却很少提,无毒不丈夫。
  但是人都已经死了,薄太妃是指望不上,死了的先皇的。
  年轻的皇帝登基没多久就追封了自己的生母,又不是那种脾气性格柔软的仁善君主。
  薄太妃为了展现自己对皇帝的关怀,一开始也是送了很多熬好的补汤之类,以表示自己的慈爱之心。
  但是后来她又打听到消息,皇帝没喝一口补汤,虽然没倒掉,却把那些补汤全部赏赐给了宫人。
  这个其实跟喜欢不喜欢薄太妃没多大关系,乔青的身体并不能随意喝带有药用性质的补汤,而且她真的非常爱惜自己的小命,从太子东宫那会儿,他身边的人就是管衣食住行管的最严格的。
  除非是皇帝生母田太后送来的东西。乔青才可能喝完。
  总之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薄太妃就对自己的太后梦不抱什么希望。
  她是认命了,但是她的家人并没有。他们希望她能跟皇帝做一对情感不错的母子,为家族带来好处。
  薄太妃当然没干,她又不是傻子。
  如今她的地位是她安分守己,加上自己为先皇生育了一个孩子,还是个没有多少攻击力的女儿,跟皇帝面子上过得去才得来的。
  若是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可能只会惹了皇帝厌弃。
  这些年她在宫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宫外的人也没能帮上她什么,薄太妃非自然不会干这样的傻事。
  但是方才她听了些什么?皇帝是不是说要尊她为太后?不对,薄太妃到底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记起来天子方才在话语之前说的两个字——本来。
  本来的意思就是说他现在变了卦不成。
  薄太妃又有点急切起来,可是平日里她维持的人设就是这样,人淡如菊,对大多数事情都满不在乎,此时又不好直截了当的说,她其实真的挺在意太后之位。
  天底下怎么就没有后悔药可吃!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绝对不会表现的如此的隐忍退让。
  乔青瞧着这位太妃的脸色像是调色盘一样变来变去,煞是可笑。
  但是她并没拆穿她,而是真的给了她一颗定心丸。
  “不管怎么样,朕的宫中的确需要一位能够为朕办事的长辈。”
  乔青说:“朕打算立一位公主,但是对方出身贫寒,身份低微,所以想要请母妃收下她作为义女。”
  这也是她决定升薄太妃份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