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异能小地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鱼喝酒,姥爷这天晚上过的很滋润,姥姥也出奇的没有为难姥爷,没有问这些鱼的来历。或许在姥姥心里,姥爷是没有那个胆子敢背着她下水的。
  叶红杏在尝到了鱼的美味之后,隔三差五的就会拉着姥爷的手到河边一日游。逮鱼捉虾摸螃蟹是一回事,重要的是她可以在河边欣赏到许多美景。
  河边小朋友们很多,比她大一岁的,大两岁的都有。在古代乡下,小孩子一般是没有大人照顾的,他们往往都是由比自己大一些的哥哥姐姐们照顾,由哥姐带着玩,即使这游戏的场所是夏天的小河,是寒冬结了冰的河面,是红薯成熟季节烧火烤红薯的野地,无论危险与否,大人们都无权过问的,孩子们自有孩子的生活方式,大人们若是插手,说不得还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被孩子们炮轰斗争的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而现在,叶红杏就来到了河边,松开姥爷的手,小红杏一声欢叫,撒开小腿跑向了河边那几个正蹲着不知道在干什么的小朋友。
  姥爷远远的看了一眼,摇摇头,倒背着手走远了。这几天他的腿疼病又犯了,不能下河摸鱼,再加上地里没什么活,所以照看小红杏的任务就落在了他身上。
  说是照看,姥爷却并不如何上心。叶红杏的年纪虽小,还不到十个月就已经表现的很成熟懂事了。别人家十个月的孩子或许连走路都走不稳,可是叶红杏却已经会快步地跑了,而且说话也已经渐渐地连贯了起来。
  姥爷远远地看见叶红杏跟那几个大孩子说话,然后笑着摇摇头,掉头走了。
  听老伴说,孩子在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很不喜欢大人跟在身边了。或许,说不定小红杏已经开始不喜欢他跟着了。
  叶红杏却并不知道姥爷此时正在伤春悲秋,她问了王二妮,王二妮表示她可以和王三宝一起陪叶红杏玩挖泥鳅的游戏,只是因为叶红杏太小,所以挖出来的泥鳅全部都要归王二妮家所有。
  叶红杏也无所谓,反正她现在的目的只是阴险地想要偷师挖泥鳅的方法罢了,只要学会了自己就可以独个儿去挖了,谁还会再缠着要你们带呀!
  就这样,单纯的王二妮见叶红杏很有诚意地想要跟她混,毫不吝啬地就将挖泥鳅的技巧倾囊相授了。技巧其实也很简单,看见河边哪里的泥上有洞就往哪里挖,在挖的时候要当心洞里藏身的不止有泥鳅,还有水蛇就行了。听王二妮说,村子里就曾经发生过孩子被水蛇咬死的惨剧。
  虽说很危险,可看王二妮的表情却似乎很轻松,好像浑不把水蛇“有毒、危险”这种情况当回事似的。
  也难怪,孩子与孩子之间只要知道游戏的规则就能把游戏很好地执行,他们并不笨,既然知道了水蛇可能有毒,那他们在面对毒蛇的时候就会万分小心。挖泥鳅这个“游戏”虽然危险,可只要正确操作,收获自然可喜。
  这不,王二妮和王三宝姐弟俩已经当着叶红杏的面挖了好几条泥鳅,甚至还有一次王妮挖出了一条水蛇,不过那水蛇胆子明显很小,被挖出来之后立刻就逃之夭夭了。
  叶红杏很快就学会了挖泥鳅,并且成功地挖出了好几条大个儿的,不过事先已经跟王二妮说好了,叶红杏最后也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颇有大姐头风范,无论行事还是说话都霸气侧漏的王二妮把自己挖到的泥鳅都收到了她家的篮子里。
  “杏儿!”姥爷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叶红杏答应了一声,抬头看看,天已经接近中午了,于是在河水里洗洗小手,扭着小屁股跟姥爷回家了。
  下午的时候,叶红杏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很多。许多小孩子听王三宝“骄傲”地把上午叶红杏免费帮他们挖泥鳅的事说了一遍后,许多“聪明”的孩子立刻就把主意打到了叶红杏身上。
  在他们心中,叶红杏就是个免费的好劳动力,只要带着她玩,就可以忽悠她把劳动成果贡献出来,而且还不必害怕她会反悔……王二妮和王三宝事件已经充分证明了她的信誉很好。

☆、第八章 摸鱼粘蝉,挖薯凿冰(中)

  因为叶红杏的“信誉”很好,所以下午附近村里的几个孩子就主动来到红杏的家里找她玩。
  “玩什么?”叶红杏正好也闲得无聊,精力过剩不想睡午觉,见到有小朋友主动找她玩,顿时兴致高了起来。
  “我们去捉知了!”一个圆脸的胖男孩说。这人叶红杏倒也认得,叫大冲,他家离叶红杏的姥爷家不远,家里是杀猪的,每年冬天是宰猪最忙的时候,叶红杏早就听王二妮说看杀猪很好玩了,所以心里一直都很向往看杀猪。
  “捉知了?怎么捉?”叶红杏不太明白。知了不是会飞吗?用网扣?像捉蝴蝶那样?知了可要比蝴蝶飞的快得多了。
  “大强,你去拿你家的大竹竿来,小忠,你跟他一起去,杏儿,你家有面粉吗?”大冲很快地把他的小伙伴都分配完毕,跟着瞅向了叶红杏。
  “应该有一些。”叶红杏很为难,家里的粮食很珍贵,面粉更是姥爷姥姥费了好大的劲,推了两天的磨子才磨出来的,怎么可以随随便便拿出来玩?
  说起磨面粉,现代人或许是把小麦放进机器里磨就可以了,可在古代是没有机器这种东西的,村里一般都会有很多个磨盘,还配有碾子。大家把粮食放在磨盘上,用人推或者用驴马拉碾子碾压,直到把粮食碾成粉末为止。
  看叶红杏为难,大冲撇了撇嘴:“怎么了?有点儿就行了,咱们用不多的,你就去你家面口袋里抓上一把就行。”
  叶红杏犹豫再三,终于还是没能抵挡住**,转身去抓了一把面粉回来。
  “快快!拿点水把面和了,冲干净,只要里面的面筋儿。”大冲看见了面粉,脸上的表情立刻阴转晴,连声的吩咐着已经把大竹竿拿来的大强和小忠干活。看着那根长长的竹竿,叶红杏心里暗暗好笑,她刚才差点听成了大猪肝,心想不是大冲家才是杀猪的吗?怎么叫大强去家里拿猪肝?却原来是这么个竹竿啊!
  面筋儿是把面里没有粘性的淀粉去掉之后剩下的东西,其实也只是面里的一些纤维蛋白之类的东西。叶红杏只看了几眼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然后就见大冲把面筋儿粘在了大竹竿顶端的一个铁钩上,弄成一个圆圆的球。
  “做成了!大家去粘知了啊!”大冲显的很兴奋,抱着大竹竿就冲了出去。须知粘知了这种事情需要很多面粉,他们家里跟红杏家相差不多,家里绝对不会让他们抓好不容易才磨出来的白面粉来玩的,所以他们只好把主意打到了叶红杏身上。
  叶红杏也不在意,反正只是玩而已,再说那么一小把面粉也算不了什么,顶多她少吃一顿面疙瘩就是了。
  跟着这么一群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小河边的那片柳树林里,大冲他们早就互相嘘好了,全都静悄悄的不说话,高抬腿轻落步,不准打嗝放屁,更不准打喷嚏。
  所谓“嘘”,其实就是把食指放在唇边,发出嘘的噤声。知了是听觉很灵敏视觉也不错的昆虫,人一旦发出一些动静来,知了便会停止鸣叫,有时候还会受惊飞走。所以大冲他们尽量的不发出声音,以便可以顺利的凭着听蝉们的鸣叫声来判断它们的位置。
  大竹竿已经竖了起来,大冲轻手轻脚的将大竹竿靠近一只倒霉的蝉,蝉明显不知道危险已经临近,仍然在兴高采烈地叫唤着。可下一刻,大冲竹竿上的粘性面团猛地朝知了按了下来……
  知了翅膀扑楞了半天,终究还是没能把自己从面团上面弄下来,于是非常倒霉地被大冲他们收入了一个小罐子里。
  就这样,叶红杏跟着大冲大强他们疯跑了一整个下午,逮到了二三十只知了。知了很多,因为西边太阳已经快要落山,所以大冲建议生火烤来吃了,然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大家都很赞成,叶红杏记得上辈子自己小时候也曾经吃过知了,不过烤知了是什么味早已经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而想不起来了。现在有这个机会,她自然非常兴奋地点头答应了。
  当下大强他们扒拉了一些残枝残叶,大冲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点了一堆火,大家热热闹闹地烤起了知了。
  “糊了糊了!”小伙伴们不时的会发出这样的惊叫声,跟着便是一顿哄抢,叶红杏因为出了面粉,所以被大冲强制分给了一只,细细嚼着知了背上的嫩肉,叶红杏感慨万千。上辈子小时候早已经忘的差不多的事情也一下子就想了起来。
  记得上辈子小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几个小伙伴,叶红杏跟着他们粘知了,掏麻雀窝,摸知了猴……现在想想,小时候的小伙伴们早已经各奔东西,一年到头也碰不了一次面了。
  真是伤感!
  知了很快就烤完抢完了,小伙伴们都要回家吃晚饭了,叶红杏也失魂落魄般地往回走。她想起了很多很多上辈子小时候的事,想起了很多亲人,朋友。她现在更加想念回到上辈子的世界了。若是有可能的话,她一定会想办法跟曾经的朋友们再团聚一回,大家一起聊聊童年的趣事,一起……永不分离!
  可是,现在的她只有攒够那个该死的“出墙”系统中的一亿经验值才能回去。而且她到现在为止却连怎么做才能赚取经验值都不知道!
  要不,现在就查查经验值?叶红杏想到就做,她将眼睛闭上,脑子里想着要查看经验值。下一刻,她的脑海里多了一些漂浮着的说明字。
  出墙系统:您的经验值为二十二点,可用技能:犬语卡,距离下一级所需经验:七十八点。
  没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再详细的解释说明?不好意思,下面没有了。
  死太监系统!叶红杏狠狠地咒骂了一句,可骂归骂,系统就是无动于衷。
  “这多出来的十二点经验是怎么来的呢?”叶红杏的小脑袋瓜儿又开始琢磨起来了。
  想了半天,她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但隐约还是觉得是自己对这个家做出了贡献,所以才获得了这些经验值。
  可是,她究竟做了哪些贡献呢?是拉着姥爷抓鱼?是帮着姥姥扫地?还是帮娘择菜?
  还有,这些事情又都是怎么折算成经验值的?难道是都折算成金钱了?
  对,一定是这样!这些所谓的经验值其实都是她叶红杏做出的事情或者说是她的行为可以赚到的钱数!
  叶红杏猜的很准,这个出墙系统确实是以她所赚取的金钱数为标准计算经验值的。她之前的吃狗乳,和大黄一起看家、帮家里干活等等其实都是可以折算成省下的金钱数的,而之前也正是因为她的行为赚到了十点的经验值,所以她升级了,并且获得了“犬语”这一特殊的技能卡。
  叶红杏在猜出“出墙”系统的经验计算方法之后,又想方设法地通过帮家里干活,帮家里节省开支等方法验证了一番,结果证明她之前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并且她还大体上得出了一点经验值约合一两银子这样的结论!
  热闹的夏天很快就过去了,叶红杏也热热闹闹地玩了一整个夏天。
  这个夏天,她在小孩子们中间有了一定的地位,孩子们每每都会在玩的时候叫上她,并且还会征求她对于游戏的意见,偶尔,她也能从小伙伴的眼睛里找到崇拜的神色。
  夏天过去了,接着就是秋天,而秋天正是姥姥姥爷所担心的。
  一如所有的书里所描写的那样,秋天来了,果实成熟了,地里一片金黄……
  是啊,庄稼成熟了,同时地主家也来人收租子了。
  村里就有一家姓吴的大地主,算起来跟叶红杏的姥爷还有些亲戚关系,但亲戚归亲戚,租子还是要收的。
  姥爷和姥姥虽然陪着笑脸说了老半天的好话,地主家还是把从地里收回来的粮食拿走了九成。姥爷看着屋里仅剩的几袋粮食,一个劲的唉声叹息,姥姥更是不住的偷偷抹眼泪。
  生活很是艰难,两位平日里很是开朗阳光的老人这一刻终于是被阴云遮盖住了。叶红杏知道,两位老人这是在担心今年冬天和来年青黄不接时候的口粮。要知道,粮食一旦不够吃,那可是会饿死人的!
  不过好在今年的红薯收成不错,姥爷很快就从地主家收租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带领着全家老少到村后的半山腰上那块属于他的红薯地里去挖红薯。
  叶红杏一路上都被娘拉着手,蹦蹦跳跳,快乐得好像一只出了笼的小鸟。她东张西望,很快便在树木杂草的掩映下发现了好几个平时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的身影,他们也在自家大人的带领下挖红薯来了。
  “没粮食就吃红山药好了,反正一样能填饱肚子的。”桂芬安慰自己的爹娘。
  姥姥点了点头,没说话,只是眼圈有些红。
  到了地头,姥爷把大锄头拄在手里,往手掌里吐了口吐沫,跟着抡起锄头,用力地挖了下去。
  叶红杏人小力薄,只能跟在姥姥和娘身后挖土里没被挖出来的红薯。一家老小齐心协力,很快姥爷家的这小片红薯地就被翻了个遍。
  姥姥细心地把红薯叶都收到了口袋里,她还想着用这些红薯叶做一些可以吃的东西出来,这样就又可以节省下一些粮食了。
  只是……姥姥看了一眼叶红杏,这小丫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要是营养跟不上的话……姥姥叹了口气。

☆、第九章 摸鱼粘蝉,挖薯凿冰(下)

  一家人满载而归,姥爷借的驴车被装的满满的,小驴儿被沉重的车压的几乎连头都抬不起来了。就这么着,一家人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是把红薯地里的红薯都运到了家里。
  再接下来,姥爷就开始在屋子后面的地窖里忙活开了。
  说起这个地窖,叶红杏有很深的印象。她曾经在刚刚会爬的时候就来过地窖附近,不过忠心的大黄害怕小主人会不小心掉进去,所以一见叶红杏来到地窖附近,大黄立刻就会屁颠颠地咧着大嘴,甩着尾巴将叶红杏给哄到它认为安全的地方去。
  再后来,叶红杏居然懂得了犬语,大黄通过交流这才知道了小主人的本事,这才放心让叶红杏来地窖口附近参观。
  现在,姥爷在地窖里把早已经用拴了绳子的篮子系下来的红薯归码整齐,以备冬天缺粮食时用。
  在叶红杏的强烈要求下,姥爷在把红薯归置的差不多的时候,终于把叶红杏带下了地窖,让她尽情参观黑乎乎的地窖里的情况。
  姥爷家的地窖很大,下面差不多被挖了一间屋子那么大,只是很低矮狭长,叶红杏明白这全都是为了防止地窖因为中空而突然坍塌。
  叶红杏下来的时候地窖里已经堆满了一多半的空间,大部分是红薯,还有一小半是冬天储藏了要吃的大白菜。叶红杏视察了一周后,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看来今年冬天是要和红薯大菜白死磕了。
  十一月十一这天,叶红杏在桂芬和姥姥共同的努力下,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她这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如此的“光棍”,居然出生在了农历双十一这天。
  一周岁了!自己终于一周岁了!
  再不是别人眼中那个只会吃奶、流鼻涕、喊娘拿纸擦屁股的奶娃娃了,她已经算是个大姑娘了!
  叶红杏现在迫切地盼着过年,因为只要一过了年,她就可以对外骄傲地宣称:她两岁了!
  叶红杏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小时候,那个时候似乎天天都在盼着过年,过年的时候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新衣服穿!更重要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小伙伴都会拿出好玩的好吃的共同分享。
  不过今年,叶红杏提前就有了不太好的预感,因为今年家里仍是穷的叮当响,姥姥虽然提前留出了过年捏饺子用的面粉,却因为姥爷没有钱买猪肉,所以只能吃素馅饺子。
  有饺子吃就行!叶红杏也不挑剔,在腊八那天早上,叶红杏喝完了姥爷特意一大早就起来熬的腊八粥后,穿上姥姥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的新棉被,高高兴兴的跑去找王二妮和王三宝玩。
  这几天小伙伴们都在冻了冰的河面上玩,冰上可以溜冰,可以追逐打闹,可以非常“自由”地凭着光滑的鞋底子滑出老远。
  而今天,王二妮说要领着叶红杏和她的弟弟一起去凿冰逮鱼。
  说到凿冰逮鱼,叶红杏记得姥爷的老寒腿就是拜这项穷人的活动所赐。在寒冬腊月,村里的穷人因为粮食不够,饥寒交迫之下,不得不冒着危险来河面上碰运气。
  在北方的冬天,河一般都会结冰,而鱼虾这些生活在水中的族类往往就会被困在冰面上,从而得不到新鲜的空气。人们就把冰面凿开一个洞,鱼们发现这里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于是纷纷往这个洞口处游来,人们趁势下手,从而捉到很多的冬鱼。
  道理很简单,可在河面上凿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王二妮还是仗着自己已经四岁了,见过有大人凿冰,所以才敢拉着叶红杏和自己的弟弟王三宝一起到河面上碰运气。
  凿冰的工具是斧子,由王三宝拎来的,王二妮则提了个空篮子,篮子倒还好说,叶红杏却不知道这神通广大的姐弟俩是怎么搞到斧子的,不过她并没有问出来。有就使呗!反正有大人问也找不到她头上。
  三个小孩就抡起斧头在河面上凿起了冰。虽然大家力气都小了点,可是架不住斧子砍的次数多,渐渐的河面上就多了一个篮球大小的洞。
  王二妮伸手把水面上飘浮着的碎冰捞上来,跟着猛搓被冻的发红的手。她的手跟许许多多村子里的小孩子一样,一到冬天就冻的跟红馍馍似的,上面还有一道裂得深深的,看上去血肉模糊,异常的骇人。
  不过王二妮似乎一点都没感觉到疼,反而是毫不在乎的将双手都拢到了袖管里。
  “姐,有鱼了!”王三宝刚惊喜地叫了一声就被二妮给捂住了嘴:“别出声,你一出声鱼就都吓跑啦!”
  三名小将就这样傻傻的又在冰窟窿旁边守了好一会,终于洞口冒出了个气泡。
  “姐,有鱼!”王三宝比划口型,结果王二妮毫不为之所动,手中篮子捏的稳如泰山。
  终于,冰窟窿里冒出了一个红红的鱼头,是条鲤鱼!说时迟那时快,王二妮手中篮子悍然出手,一下子就折腾了个水花四溅。
  而在折腾的水花中,一条正不住摇晃尾巴的大鲤鱼也成功地被王二妮逮在了篮子里。
  整个上午,叶红杏和王家姐弟俩利用这个冰窟窿一共捉了七条大鱼,这可把三个小孩子给高兴坏了。最后叶红杏提着两条由王二妮用草串好的大鱼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叶红杏心里盘算着回家之后姥姥姥爷会怎样高兴,而自己的经验值又增加了一点之类的。可还没等她走出多远,就看见河边不远处似乎趴着个人。
  她想叫王家姐弟俩一起去看看,可一扭头却见姐弟俩已经走出了老远。叶红杏喊了两声,姐弟俩却因为风向的缘故并没有听到。没奈何,叶红杏只好自己大着胆子去看了。
  那是河边一处长满了不知名的很像是芦苇的地方,叶红杏却是知道那植物不叫芦苇,因为芦苇是长在水里的,并且这种植物的根是可以吃的,挖出来放在嘴里,甜甜的,很受小孩子们的欢迎,大家有事没事就过来挖上嚼一嚼。
  那个人就趴在这片地方,他的头发很多,用一根黄色的带子系着,梳的很整理。人很瘦,背上还背着一个很大的包袱,应该是从外乡来的,也不知道要赶去哪里。
  叶红杏走过来蹲下,伸手轻轻碰了那人的脸一下,脸上温温热热的,人还没死,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昏倒在这里。叶红杏自己力气太小,费了老半天的劲才把这人的脑袋翻了过来,让他鼻孔朝天,又帮他清理了口鼻上的泡沫和泥土,让他不致于被自己的分泌物给闷死。
  再接下来,叶红杏就毫无办法了,她只能跑回家去请外援,而这个英俊大叔是死是活就只能看他自己的了。
  说起来,这大叔还真够俊的,剑眉星眸……长的好像明道啊!放到现代去估计能迷死不少纯情少女呢!
  等到叶红杏气喘吁吁地跑回家,把同样腿脚不太方便走不快路的姥爷拉来的时候,那个看上去帅帅的大叔的脸色已经红润多了。
  虽然还没醒,但看上去他的性命已经保住了。
  姥爷说这人得的是羊角疯,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病,发作起来人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要不是小红杏发现,说不定这人不被他嘴里出来的沫沫闷死也会被这老天给冻死。
  当下姥爷费力地将那个二十出头的英俊大叔给背回了家,姥姥忙烧了一锅热水,还端来了姜汤。等折腾够了之后,那个英俊的大叔也醒了过来。
  原来这家伙真的有羊角疯,要不是红杏恰巧发现他倒在路边,外边天寒地冻的,说不定他现在早见了阎王。
  接下来,这年轻人说出了自己的来历。原来他是河南商丘的举人,是赶往京城准备来年春天的大考的。叶红杏听他言谈举止都极有方寸,不由的暗暗点头,可转眼一想,自己这么小,点啥头?没得让人笑话。
  那人名叫侯方域,是河南商丘一带有名的才子,一向自诩甚高,听说皇上有意开春闱大考,于是辞别了爹娘,背着行李盘缠,独自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