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农女忙种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盘颜色鲜亮的大肠,海棠拿花椒,大葱爆炒,虽然没有辣椒,但绿的大葱,酱色的大肠,看着就惹眼的很。海棠出锅后尝了下,好吃的不得了。她庆幸这次带回来一袋子花椒,不然这个菜还真做不到这样。
海棠把那半个头炖了,本来想卤出来,但是家里调味的中药材没有,只能炖着吃。
好在味道也很棒。
肚也爆炒了一份,舌头做了个凉拌的。
又做了个野鸡蛋烧大葱,烧了一盘子青菜。
心和肝也一起炖了,等凉的差不多了,海棠切片,又现炸了花椒,葱段,生姜,合着大蒜末在热油里滚了下,又淋上醋做了一大碗蘸酱。蘸着吃。
这顿饭做了快一个半时辰,等到几人上桌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满屋子的香味怎么也挡不住,飘散了大半个村子。门外狗叫声前所未有的响亮。
张二娘是个孝顺媳妇,早就给海棠奶奶各备好了一份。等到帮着海棠摆好了桌,张二娘也把这几个菜拿竹蓝装好了,拿块干净布捂严实。又切了五斤生肉,这才出门给她二叔家送过去。
饭桌前,桩子两眼冒着绿光,看着满桌的菜肴口水都快流一地,他率先动筷子,吃了一口肥肠后,欢喜的差点咬到腮帮子。
“爹,柱子哥哥,快吃这个,好吃的不得了。”桩子忍不住跟自己最喜欢崇拜的两人分享。嘴里塞满了,说出来的话也含糊不清。
第33章:美味
大山笑着拍拍儿子的脑袋,让他慢些,又劝柱子爷孙两人动筷子。
这回这几人也不再客气了,放开嘴巴吃了起来。
海棠有些可惜,有好菜,却无美酒。真是缺憾。
以后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看能不能搞出点野果子酒来。她记得以前有个贤惠的同事自己酿过葡糖酒,好像不需要太麻烦的步骤,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材料。
桌上的菜眼见着空了,海棠也不再瞎想,肚子这会叫的欢,赶紧吃饭是正经。
海棠怕大家刚吃花椒不习惯,特别提醒过让吃的时候注意些,把花椒给剔出来。
她也有些担心,怕大家还不习惯这花椒的味儿。
这回她是真想多了,人类的舌头实在是精明到了极致。不管是什么食材,不管是多么稀奇的调料,只要是五味调和的出色,它天生就懂得品味享受。
柱子有些意外:“想不到这一颗小野果放在肉里居然这么开胃,海棠你真聪明。”
海棠得意的笑了“那当然了,我摘果子的时候你还笑话我呢。下回柱子哥你再进山,见着这东西你再多摘些,我有大用呢。”
柱子头也没抬的嗯了声,吃的欢快。
老李头笑着跟大山说:“海棠这丫头,就是机灵,这以后要是找了婆家,就是那家人的福气了。”
柱子明显顿了顿身子。
桩子却气呼呼的道:“二爷爷,我姐姐才不嫁人,她要一直给我做好吃的呢。”
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柱子笑着拍拍他的头,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
两家人走的很近,这样的玩笑话私底下说说也不显得唐突。海棠也跟着笑,丝毫没有羞怯的意思。
张二娘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吃了一半。老李头赶紧让她坐下吃饭。张二娘笑着应了。一大桌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起来。
到了晚上,碗筷收拾完毕。锅里剩下的肉菜还很多,还能吃好几顿。海棠把熟肉和大肠等都放在篓子里,拿绳子吊在房梁上,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吊篓。这古代老鼠野猫子多,好不容易得来的肉菜,不收拾好,很容易就便宜了这些小畜生。
张二娘正在烧洗澡水,这会儿还有些心疼那些盐。嘴里又开始嘀咕起来。
海棠笑着道:“娘啊,咱们有了这些肉,这都快有近百斤了,到过年都吃不完了,娘你还愁什么?”海棠又附在她耳旁道:“这几天哪天空着了,我让柱子带着我再去挖那紫乌腾去。这盐钱也就回来了。”
张二娘想到马上又能有进账了,这心才松快下来。
他看了坐在一旁的大山,商量道:“他爹啊,家里没盐了,我明儿再去买些盐回来,你看,我再拿几斤肉送我娘家去,成不?”
大山自然是没有异议。还让她把家里的熟肉给她娘家看着切些过去。
张二娘欢喜着应了。海棠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也暖和的很。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好吃好喝,相互体谅,一家人心都在一起。
第二天海棠没有随她娘一起去镇上,而是继续在家里帮着收拾。深秋已经来了,北方的天气凉起来还真是快。海棠早上都觉着能够穿薄棉袄了。
她已经跟柱子确定好两天后再进山,这一回她想来一票大的,把家里人连同老李头都一起带进去帮着捡核桃,连带着布袋子也得多缝些出来,省得核桃没袋子装。
核桃她并不打算自己去捡,她还要带着柱子一起进山谷挖颗何首乌。
本来想着这一回一口气把所有的何首乌都挖出来,可是琢磨琢磨又觉得不妥。这物以稀为贵,如果这何首乌跟大萝卜似的一筐子都给回春堂送过去,这价钱上也估计成萝卜价钱了。小镇上的药铺也就这一家,她想送第二家去都没得选择。何况如果送到再远一些的县里去,是能够得一大票银子,可是她也担心护不住这么多银子。小镇太小,钱庄都没有见一个,换成银票后跟废纸一样,都没地方兑现成银子去。
海棠琢磨通透后,还是觉得一颗颗往家里搬来更合适。反正这宝贝在地里也不会烂,放在山里她慢慢挖,也不闹心。
张二娘一口气买了十斤盐回来,这一下花了她大半两银子。如果省着点吃,这十斤盐也够一家人吃个一年。
张二娘回来的时候脸带笑容,意气风发,竟然高兴的哼起歌儿来。
“娘,这是什么事,让你高兴成这样呢?”海棠好奇问道。
“你娘能有啥事,还不是见了你姥姥高兴啊。”张二娘进院里,放下背篓笑着道。张二娘拿去的几斤肉得了娘家人的大欢喜,更没料到她还能送好几盘子的熟肉过去。几个孩子香的忍不住吃了口,还嚷嚷着不够。老太太一人敲了个暴栗才罢休。
娘家人对待张二娘的态度也跟以往截然不同。不仅两个弟弟和她亲热了很多,两个弟媳妇也巴着过来跟她套近乎。张二娘有些受宠若惊。吃了好大一碗荷包蛋才高兴的回了自己家。
海棠的布袋子已经缝了好几个,她手脚麻利,也不管缝的好不好看。张二娘过来好奇的问她缝这个做什么?
海棠把再进山捡核桃的事情说了说,要求她和老李头都去,张二娘有些迟疑的应了。
她不知道这东西弄回来该做什么,还是忍不住问了海棠。海棠筹划着做成炒核桃,拿去镇上的糕点铺子里卖卖去,但还有些犹豫自己的手艺,怕炒不成功。
海棠心里没有底的事情她不会胡乱瞎说。就算是她娘问,她这会儿也只是笑着道:“我自有用处,您等着看就好了。”
张二娘觉得自己这女儿就是个人精,干什么事情都能成。这回看着也不像是瞎闹,也就应下了。
下午吃过了饭,海棠小睡了一会儿,起来的时候有些迷糊,正在院子里醒睡劲儿,小院里居然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杜鹃她娘上门来了。
第34章:再挖何首乌
张二娘忙迎上去招呼,海棠也客气的叫了声婶子。
杜鹃娘的肚子已经很大,估摸着还过上两个月就该生了。她这会儿走路都扶着腰,看着让人都忍不住想扶她一把。
海棠没心思听女人们聊些家里长短的事情。歇够了就回房去拿了针线继续缝袋子。
等到天色暗下来才出了屋。
杜鹃娘已经离开了。给海棠家送来了十来个鸡蛋并一个香囊,柱子家也送了同样一份过去,说是感谢上回两人救了杜鹃的急。
海棠嘴上道这杜鹃一家人也太客气,拿着那个香囊却是忍不住的喜欢的紧。
这个香囊绣的很精致,一看就是杜鹃的手笔。
淡绿色的绸缎面料上伸展开一丛海棠花,红色的叶片,淡黄的花蕊,真是好看的不得了。海棠越看越喜欢,收好了琢磨着放什么野花好。
海棠觉得杜鹃心思细腻,连一个香囊都下这么大的工夫。她送了自己海棠花,跟自己的名字一样。也不知道这丫头给柱子绣了什么去,总该不会是一个木头桩子。如果是绣花,那也太不配柱子了。海棠越想越好奇,寻思着下回见了柱子,得把他的要过来瞧瞧。
吃过晚饭,一家人早早的休息。
第二日一早海棠再次早起站桩,每日起床的头件事情就是这一样,这也成了她的习惯了。每日不站上一个来时辰,她就觉得浑身难受。
这一日张二娘一早起来就开始腌制萝卜干,这几日经过太阳的暴晒,萝卜条已经晒好可以腌制入罐了。海棠洗晒了家里的被子和陈年的一些旧衣裳,又把床上铺的麦秸杆子拉出来晒晒,见见阳光睡起来也舒服。
转眼一天的时间过去了。第二天就是再次进山的日子。
海棠一早起来站了一小会儿桩后就听到东屋的动静,张二娘起床了。海棠收了功法,叫醒桩子让他起来赶紧收拾收拾下,再贪睡就不用跟着去。
海棠的威胁很管用,桩子听了后大叫一声,一骨碌爬起来,飞快的穿衣下床。
两家人吃完早饭,天才刚蒙蒙亮。
张二娘想的周全,前日里已经顺带跟杜鹃她娘借用了她家的板车,不需要驴。核桃太琐碎,装了袋子一袋袋扛过来也太麻烦,干脆用板车拉回来也简便省事。
她大早上过来拉车,村里已经有早起的农人出来活动手脚了。经过李癞子家门口,李癞子狐疑的看着她,打探她这是拉了板车干什么去。张二娘也不喜这李癞子为人。只含糊的敷衍了下就走远了。李癞子这回难得没有耍赖,看着张二娘远走的背影沉思
李癞子媳妇在身后咕嘟:“也不知她家最近走了什么狗屎运,天天都在家炖肉,隔得半边村子都闻得到香气,也不怕被贼惦记”李癞子转过身扫了他媳妇一眼,一声不吭进屋去了
板车拉了过来,桩子在车上坐了,海棠又把竹筐,背篓,布袋等杂物放了上去。
五个人一起浩浩荡荡的往山里赶去。
一路上自然遇到很多村人,张二娘只说上山砍柴去,也不管别人信不信。
等到了山口,进山的路就窄了很多,幸好这板车也不大,勉强能够推进去。
桩子听话的下了车,跑前面去飞奔着带路。一路上惊起鸟雀无数。
车子进到一半就不能再往里走了,几人干脆把车放在一边,收拾了车上的竹筐等家伙式,徒步进山。这山里人本性还是淳朴的,又都是一个村的,见了板车也不会起什么坏心思。
海棠和柱子带着几个人找到了上回那猴子攀爬的地方,还真别说,好大一片都是核桃树,可惜好多核桃已经掉在地上了。核桃树不算高,海棠让大家先摘树上的,再捡地上掉下来的。
这会又有了一个意外发现,居然在核桃树周围还发现了好大一片栗子树。海棠是高兴坏了。让大家摘完核桃再去打板栗,一个都不放过。这些板栗被带刺的外皮裹着,摘打的时候要尤其小心,砸到身上可是疼的很的。
张二娘和老李头满心疑惑,并不明白海棠的心思,却还是听了海棠的话,按照她说的忙活开了。
海棠小心爬到树上跟着摘了一筐核桃,过足了瘾后才在张二娘的搀扶下下了树,跟张二娘耳语几句,带着柱子往山谷里去。
自从回来,海棠就没有跟柱子好好说上几句话。现在跟他进了山谷,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突然想到上回香囊的事情,就随口问道:“柱子哥,杜鹃姐姐上回送你的香囊是什么样的?”
“没什么样。”柱子闷头闷脑的回了一句,脸上的神色有些不耐烦。
“给我看看呗”海棠好奇的紧,不死心再问。
“”
柱子抿紧唇,抬高了头,再不多说一句话,径自加快脚步走了。
“这臭小子,什么德行”海棠在心里把他臭骂一顿,也紧跟上去。
海棠走到水塘边时,仔细检查了几个绳套。运气还不错,逮着了两只野兔,都受了伤,腿看上去是折了。幸好兔子是吃草的,不然在这荒地里就得被活活饿死了。
柱子少见的夸了她几句,海棠小小的得意一下。
两人继续前去,海棠小心看着前路,慢慢给他说说何首乌的事情。骗他是自己误打误撞发现这东西珍贵,她让柱子仔细留心何首乌叶子的长相,等以后进山撞到了也不会白白丢了这宝贝。把柱子唬得一愣一愣的。
小一个月过去,小山坡脚下的何首乌的叶子已经开始焉黄,凋零了许多,余下许多藤蔓,错综交杂铺了一地。
海棠手指了指,对着柱子道:“就是这东西,可金贵了,你看仔细些。”
海棠慢慢下了坡地,拿铲子轻轻的挖开土,等看到块根了,才丢开铲子,拿手轻轻的一点点扒开。
她一边扒土一边提醒柱子注意,让他也注意品相,别把这宝贝挖破挖断。
费了一番工夫,海棠挖出来一颗,看着比上回的要大,形状也怪模怪样,像一个人工培育出来的老树根。
海棠挖了这一根就住手了,让柱子也挖一根去。
柱子没挖,说是她发现的就归她,自己以后进山了再找去。
海棠觉得这柱子实在是太实心眼,也太古板。当然能够有这样实诚的朋友,她是欢喜的,跟这样的人做邻居简直是赚到了家。见柱子一副油盐不进,不食嗟来之食的德性,海棠懒得劝他,反正不要是他的损失
海棠把挖开的土仔细遮掩了一番,又把何首乌放进了背篓里。拿青草掩好了,这才罢手。
做完这些海棠还惦记不远处自己挖好的陷阱,忙过去瞧了瞧,陷阱还是原封不动的在哪里,海棠很是失望,看来以后要跟着柱子学习的地方还真是很多。
出来已经有了大半个时辰,两人再没有多耽误,一起出了山谷,往半山腰去了。
第35章:收获
回程的路不长,海棠惦记果子的采摘,脚步拿的飞快,不知不觉两人就走出山谷,往山腰爬去。半个时辰之后,他二人终于跟张二娘一行人会合了。短短小半日工夫,收获喜人,他们带出来的几个大竹筐已经装满了果子,核桃多些,板栗的稍微少些。老李头拿了前几日张二娘缝制好的大布袋,腰弓得跟个虾米似的,一捧一捧把刚打下来的核桃往布袋里转移。张二娘蹲在不远处的地上捡散落在草丛里的果子。见他们二人归来,老李头和张二娘也没停下手里的活,只乐呵呵的喊了他们一声。海棠也不是个偷懒的人,哪里能光看着长辈们受累,赶紧卸了背篓,过去帮忙。
桩子是孩子心性,现在还爬在板栗树上,拿棍子拍打着板栗,小家伙乐得嗷嗷叫,直说过瘾,以后还要来摘,也不怕扎到手指头。
几人忙活了一个来时辰,总算是把带来的所有布袋子都装满,竹筐里也装不下了,这才罢手。
柱子跟老李头一人扛着一布袋核桃送往板车上去。海棠心大,一咬牙也提起一竹筐果子,跟在后面一起去了。框子实在是重,她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十个手指头都勒红了,也没走出多远。直到柱子卸了货,转回来接了她的手,她这才丢了包袱,松了一口大气。
五个人忙了一上午,收获太大,板车堆的老高,都有些出乎海棠的意料。她看着眼前山一样高的板车,满意点了点头,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一车果子,可在她眼里,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银子。就是可惜,这树上的板栗和核桃才去了九牛一毛,就算再给她十双手,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全搬回去,更何况这事儿她并不想闹太出格,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只是可惜了这满山的果子,留在这山里白白烂掉,实在是浪费极了,她是真不甘心啊。
得快些把这些宝贝都搬回家,能搬多少是多少,可不能就丢在这山里了。海棠一路走一路盘算。
琢磨一番之后,海棠觉得她家是迫切需要一辆驴车了,如果老是要往村长家里借车,这时间长了,别人也会嫌弃,更何况村东头就算是放个屁,不出一个时辰,村西头的人家就能知晓了。她家要是长期借车往山上跑,保不准有好事的人打探个没完没了,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海棠叹了口气,看来等这回把这何首乌卖了,家里也该添辆驴车,以后进山拉野果,进城卖货都会方便许多。
下山的路上,海棠跟张二娘把买车的想法随意提了一提,张二娘却惊诧莫名,一百个不同意。她数落了海棠一通,先是说她不好好过日子,尽图省心事,白花那买驴的银子,还不如把钱省了干些正事,再数落这驴车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够买的起的,就算买了,这一年到头的,这驴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口粮去。
海棠都快无语了,她这娘就爱打小算盘,打的还贼精明。海棠不肯松口,头一回当着外人的面坚持着,这让张二娘炸了毛,不管不顾在林子里就叨叨数落起来。
本来欢快的气氛不知不觉沉闷无比
柱子突然开口打断了张二娘的话,他说他本来就打算买驴车,让海棠不用买了,以后两家可以共用。
海棠吃了一惊,长大了嘴巴,张二娘也满是疑惑,两双眼睛一致瞅向他。老李头只淡淡看了柱子一眼,也没说什么反对的话。
张二娘顿了顿,忙问柱子这是要买车干什么?
柱子说自己常年背着猎物往镇上跑,累得慌,也把一身衣裳弄的一身血污,早就想买驴车了。张二娘这才恍然,点了点头附和道是该有辆车方便。
海棠总觉得不是这么回事,但一时又不太确定,问也问不出来,干脆也就暂且信了柱子的话。
山路崎岖,几人小心推着板车,一步一步出了山。到了出山口处,柱子和海棠都不约而同停了手脚。不远处的蒲草长的茂盛,长久无人采割,长的快到半人高了,柱子也不多言语,走过去割了一大捆,张二娘和老李头也过来一起帮忙。等割的蒲草把整个板车都掩藏严实后,几个人这才住手,相视默契一笑,这才推车出山去了。
果然回来的路上,遇到很多村人,多数都要盘根问底,打探怎会两家人一起上山,张二娘脸不红心不跳跟人打着招呼,谎话说的顺溜的很。把这一车野果子拉进了院子后,一行人才算松一口大气。
回屋后,张二娘赶紧张罗着做晚饭。海棠卸下背篓,两只兔子被折腾了一路,没有多大精神,看着直打蔫。海棠把两只兔子递给桩子,让他放进兔笼子里先养一段时间,如此也能卖个好价钱。至于这一次的重头戏何首乌,海棠自然是小心对待,万分慎重把那宝贝放在了西屋的桌案下面,此处背光阴凉,既不会让这药材曝晒失了颜色,最大程度保持它的水分品相,也能避免闲人入了眼去。海棠放好之后,还不放心,围着西屋仔细看了几圈,见并无不妥之后,这才出屋去,帮着柱子以及老李头卸核桃和板栗。
柱子爷孙二人这会儿正喝着水休息,这满满一车的栗子核桃还是湿的,还不能入仓房。海棠拿了扫帚,把小院仔细清扫一遍。院里鸡粪多,海棠拿了铲子过来,又小心把这些上好的肥料都铲到菜地里去,等做完这一切,院里看着干净空旷了,她这才从堂屋拿了草席子出来,铺在黄土地面上。等到做完这一切,柱子和老李头俩也起身来,把板车上的干果一样一样的往草席上卸去。
一会儿工夫,小院的地面上已经铺上了一地的果子,如此丰收的景象,让海棠很是满足,苦日子虽然只过了一年多,然而饿肚子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无论何时,只有仓房满实,她才能打心眼里欢喜。草席子有些不够用,还有几麻袋的板栗无处堆放,没办法,只好厚些铺晒。海棠琢磨着下回家里翻盖房子,这院子最好还是垫成青石板,这样晾晒些干货也会省事许多
这一通忙活又是小半个时辰,几个人肚子都饿了,桩子更是直嚷嚷着要饭吃。
第36章:买卖
现在已是初冬,平日里气温还是低的,熟肉也放的住。上回做的肉菜还剩下很多,张二娘从来不会让一家人敞开肚皮吃,每回都是小小的切那么一盘子,让解解馋就好。因为剩肉多,做起来也省事,张二娘依葫芦画瓢,还是照着上回那样,原样做了一桌子菜,最后还是让海棠爆炒了一个猪大肠。
很快小院里就飘起了浓郁的肉香味儿,桩子嚷嚷着要吃饭的时候,这主要的大菜就已经上桌摆好了。张二娘见院子里的活已经忙的差不多了,忙打来干净的清水,让老李头和柱子洗手,准备吃饭。
一屋子人热热闹闹的,依着长幼坐好,家里人少,又都是熟悉的,也就也不分席了,直接坐下开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