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农女忙种田-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刻工夫,王老板挺着大肚子进了门,一番寒暄之后,进入正题。
干果关系着全村人,几天前,大山便去合计过,现在全村上下剩余的干果,还有两万斤左右,这么大的数目,关系到的人多,海棠先说与王富贵听。
王富贵听完,微微颔首,捋着短须来回跺了一圈步,半盏茶功夫后,居然点头应了!
干果他愿意收购,可惜给的价钱不高,也就五文一斤。
海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逆天的运气!这难道便是穿越人士的外挂吗?
当然震惊归震惊,转头她也马上捋清楚了细账。
二万斤果子,如果全部卖给王富贵,满打满算也就能得十万铜钱,也就是一百两银子。这点钱对于王富贵而言,也就是毛毛雨。些许小事儿!
但如果这批货能够在异域大卖,是可以让他赚个盆满钵满的。至于这来回的人工费,仓储费,乱七八糟的,那也不是她该头疼的事儿了!
海棠仔细思量一番,对于二叔家和杜鹃家,这两家现炒果子的人家来说,这个价钱并不高,但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毕竟之前干果收购价钱才二文一斤。如果能卖出去五文的天价,村里人睡着了也一定会笑醒。
海棠没有过多犹豫,一口气答应下来。如果他们两家不愿意卖出去,那留着慢慢炒制,慢慢往镇上的糕点铺子送货,也是件好事。
涉及交易的干果数量巨大,海棠承诺他,等到他的人去清水村取货付款,这炒制的法子,她也不保留,会仔细告知他们。
当然为了双方利益最大化,两人协议,干炒的法子王富贵只能在异域用着,不可告知西河城任何一人。
不然以后这花椒,干果,清水村将不再为王富贵供货。王富贵赶紧点头答应。
海棠添这一条,也是为自家二叔舅舅,还有杜鹃家着想。
去了一桩心病,现在该轮到自己家事情了。
海棠取了背篓,掏出山药,推荐起这山药的做法,口感。
王富贵叫了厨房的大师傅来,捡了两根下去烧着试试口味,如果真如她所说,这山药他也能收购。
轮到最后这一件,海棠有些犹豫,这盐巴是个大买卖,如果能够做大,肯定是好,只是其中的风险也大,万一被人告到官府,一家人甚至有可能吃上牢饭。
然而,富贵险中求,现在不拼一把,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还是两说。
躺在金矿上要饭,也有违她海棠为人处事的原则。她还远远做不到那样淡定。
海棠狠了狠心,压低声音,凑到王富贵跟前道:“我还有一个买卖,是个躺着就能生金子的,不知王老板有没有意向。”
王富贵早已不把海棠当成一般的小女娃,经过这几桩买卖,他早感知到,这女娃子是天生的人精,因此当海棠说出这样孩子气的话来时,王富贵并没有当成儿戏,反而正经了手脸,睁大眼睛疑惑问道:“是何买卖?”
海棠并没马上回话,而是像个狼崽子一般,紧紧盯着他看了小半晌,
似在衡量计较
直到把王富贵都看得不知所措了,她这才豁出去,低声道:“我知晓盐矿熬盐之法,也能熬出盐巴,王老板你这边可有销路?”
王富贵吃了大惊,吓得哆嗦一下,险些在椅子上坐不住。他脸皮上的两团肥肉抖动,也不知是因为高兴,亦或是紧张。
看王富贵这般反应,海棠不自觉也紧张起来,脸上却不敢露怯,眼睛如同两支利剑,紧紧盯着王富贵不放。
“此话当真?”王富贵紧问道,嗓音尤带着颤抖。
“当真!”海棠斩钉截铁,回他。
王富贵一把抓着她的肩膀,说道:“一日能有多少产量?可能长期供货?”
他手劲很大,抓得海棠生疼,但她还是忍住了。
海棠清了清嗓子,沉声回他:“一人一日最多烧五斤,我不敢让外人知晓,只能拿一个锅台烧制。”
王富贵终于放松下来,来来回回不停在小厅里跺步,边走边说道:“好,很好,这样的产量已经算高了!”
当下,两人以三十文钱一斤的价钱成交,以后海棠家的盐巴,就全被王富贵一人包了。
这价钱比起市场价,少了许多,但能够全部都走王富贵这边,省去海棠许多心思,也就不计较这点得失。
海棠尤不放心,再次问他能否保险,会不会出什么差池。
王富贵大着嗓门哈哈大笑,恢复一贯的雍雅德行,“我既然能跑得了海域船只,这点儿小事,你就别放心上了,安心交与我便是了。”
得了王富贵这样的承诺,海棠也就不纠结,彻底放下心中大石。
正说着话儿,大厨已做好了菜,着人端上前来。
白生生的瓷盘上,一盅山药鸡汤,一碗拔丝山药。
山药鸡汤看着很诱人,清香扑鼻。
倒是那碗拔丝山药,看着倒胃口。也许因为伙房的第一次做这古怪菜式,没有海棠的演示,这菜就有些过了火候,糖炒的有些糊了,卖相不是很好看。
海棠压着惊疑尝了一口,眼睛咻一下睁大了。
别看这菜烧的黑乎乎的,口感居然很棒!
海棠这才后知后觉想起来,现在用的都是红糖,那颜色都快接近黑色了,哪里能比得上前世用白糖炒出来的,黄橙橙的好看呢?
王富贵满意的停了筷子,问海棠这山药的产量,价钱。
因为家里就那么点地方,除了留种,剩下的并不多了。
物以稀为贵,何况她连菜单都奉送了,海棠便咬牙宰了王富贵一刀子,开了个高价,二十文一斤。
王富贵爽快的点头,叫了账房的过来,要先给海棠付定金。
海棠笑着说道:“王老板,这钱不急着要了,等到了村里收干果,您就一块儿送去,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她能这么爽快,王富贵当然高兴,当下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这般交易,时日早过了半个时辰。海棠估摸着柱子该等着急了,她也就不多待,起身要跟王富贵辞别。
王富贵了然,也不多作挽留,叫账房先生送她出门而去。
等到人走远,账房的回来,王富贵早已作好了笔书,收进袖里后,朗声笑道:“叫掌柜的随我去一趟西河城,咱们这回走运,遇到一个小财神了哈哈哈。”
账房先生微笑应着,等他先出了屋,这才赶紧往后院叫人去。
第150章:大消息
且说海棠出了门,果然在对面的柳树下瞅到了柱子,看那样儿,该是等了有一会儿了。
驴车很快出了小镇,往黄土路上疾驰。
上了车,海棠挨着柱子坐下,心里的喜悦再也藏不住,一股脑儿全倒出来给柱子听了。
说完再憋不住,哈哈大笑,恨不得在板车上蹦跶几下才好。
柱子嘴角的弧度上扬,眼角眉梢也带着深深笑意。
他任由海棠在驴车上折腾,只把车赶快了些,却又恨不得这路能长的走不到尽头,日子就停留在这一刻便好
大半个时辰后,驴车便停在了清水村村东头。海棠起身回屋,柱子也把驴车赶进了篱笆院里。
不到一顿饭工夫,清水村如撒进水珠子的油锅,沸腾了。
一个惊天大消息在清水村传开:三天后,镇上的商人会来清水村收干果,五文钱一斤。
消息跟长了腿一样,片刻工夫不到,就传的尽人皆知。
许多妇人婆子向知情的打听这是不是真事儿,得到确切消息后,更是喜得不知道如何是好,毕竟家家户户,多的有接近两千斤存货,少些的,也有一千来斤。
这样一来,少些的人家也能得五两银子,多的,还能拿到十两,这是大伙儿做梦都想不到的。
杜鹃娘和春杏也急急忙忙往海棠家来了,这事让他们也闹心,怎么着也要弄个明白。他们两家人一个冬天都没有炒货,现在自家仓房里还有几千斤的干果存着。
如果村里人都把干果子卖了商户,他们自己的货就不够常年卖了。再说了,镇上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干货,以后就算他们炒出来,也卖不出高价。
进了门,两人急匆匆找到张二娘,直接道明来意。
张二娘开口说道:“弟妹,嫂子,这单生意是我让海棠去谈的,你们也别怪咱们,村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干果子,我跟孩子爹也是担心这镇上吃不下去,如果烂家里头了,那我们还不是要被村里人指着脊梁骨骂啊。
如今谈了这个价钱来,你们要是卖,便一起卖了,虽然比镇上卖货少了几文钱,可这钱来的干脆,也省心,如果不乐意,便还是留着,慢慢炒了干货卖去,这商户收了咱们村的果子,是要卖出海去的,不会在镇上卖的。”
得了张二娘的答复,两人俱都松了一口气。
海棠家门口来人络绎不绝,皆是来打探消息的,张二娘应付完一波波人,一下午时间,嘴皮子都磨干了。
等到人都走光了,张二娘松了口气,突然想起来,自个娘家兄弟家里也还有大把干果存着呢,不知他家愿意一口气卖出去不。
这一着急,也就不管那么多,喊了大山过来,让他去娘家问一声去。
日头西斜,夜晚降临,清水村沉入一片黑暗之中,油灯陆续燃起,这一晚,村里人皆没有睡好,这通买卖算下来,都是村里人占了大便宜,农家人一辈子都没有拿这么多现银过,光想想,便让人美滋滋睡不着觉。
大山去了一趟海棠外祖家,带了消息回来,他家里现在有接近四千斤存货,打算拉两千斤过来,卖掉些,再留些边炒边卖,作长远的买卖。
大山这一日回来,顺便帮着拉了满满一车过来,存在堂屋里。剩下的,就靠他两个妻弟一点点往清水村送了。
海棠家里也有些存货,都是之前收上来,还来不及炒出来的干果子,堆满了仓房。如果能够早日卖出去,也是了一块心病。
晚上,海棠躺在被窝里,脑子里小算盘打的噼啪响。
吃晚饭之前,她已经跑了一趟仓房,清点了存货的数目。目前家里现成的盐巴接近三百斤,这一年多以来,家里人日日夜夜,只要有了空闲就抓紧时间熬盐巴,没有休息。如今这份劳作也能变现了,就这一项,家里就能进来九两银子。
而地里的山药,海棠这一次也只打算挖百来斤送去,至少能得二两银子。
至于家里的干果,看着数量不少,具体多少,也只有等人到了之后,上过秤,才能知具体数量。
马上又有十多两银子进账,这还是刨开干果的,十两银子对于农户人家来说,那就是天文数字,能办许多大事,能吃用许多年了。
海棠琢磨完,心里越发高兴。前后两世,不管什么时候,也只有钱,才能带给她满满的安全感。
这一辈子,她也不求做人中龙凤,拯救穷苦大众,她知晓自己的分量,没有那金刚钻,哪里敢揽这瓷器活呢?
能够独善其身,让一家老小吃喝不愁,做个悠闲的农家人,她就知足了。
带着满足,甜蜜,海棠很快就安睡过去。
长夜漫漫,却也甜香无限。
三日时光眨眼就过去,海棠跟王富贵约定的交货时间到了。
这一日大早,公鸡刚刚打鸣,村里就忙碌起来,女人们在厨屋烧饭食,男人们早早开始把仓房的干果往院里搬。
海棠惦记着收货的事,也草草结束站桩出了房门。
现在还没有进入农忙季,里里外外也就只有些简单的家务事。张二娘已经在前院取水,准备烧火做饭吃。
见了海棠上前来,张二娘放下水飘,直起腰心疼问道:“咋不多睡会儿,起这么早做甚?”
“还不是惦记着今日收货,睡也睡不着了,还不如起来干些正经事。”海棠取了篮子里的猪草,拿了砍菜刀,蹲在大木桩前边切边回她娘的话。
“你啊,就是个操心命,小小年纪,这脑袋瓜子就不知装了啥”张二娘摇摇头。
陶盆里的水已经满了,她端起来,进了堂屋。
海棠无奈笑笑,她要真是十来岁孩子,早就玩疯了,何必跟个大人一样为了赚点钱费心思。
她里子里到底是个二十多岁的人了,让她这么没心没肺,坐等享受,她也做不来啊!
猪草很快切好,海棠直起身子朝猪圈里扫了一眼。
院里的动静大,两头猪早醒了,正把嘴凑到猪圈外哼唧哼唧的叫食。
海棠轻轻拍打一下猪头,笑着说道:“等着啊,姐姐我马上给你们做好吃的”
得了海棠的青睐,猪叫的更凶了,根本没理睬海棠的安慰。
第151章:上门收购
生火,烧水,丢猪草,一盏茶工夫过去,猪食已熟。放些麦麸,搅拌,一天的猪食便出来了。
海棠提着热气腾腾的猪食来到猪圈,倒在食槽里。闹腾一早上的猪总算低头,规矩进食,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
东屋的房门也在这时吱呀一声响起,大山咳嗽两声,出来了。
清水村家家户户炊烟起,平常又繁忙的一日开始。
早饭吃完,张二娘进屋伺候阿福起床穿衣,海棠的碗筷还没来得及收拾,篱笆院外不知是谁大叫声:“镇上的客商来啦!”
这一嗓子跟投入油锅的热水般,彻底搅散了早日的宁静,村里孩子们高叫声一片,大人们也激动的大声说话,叫好。
海棠家前的路口处,天未亮便陆陆续续聚集了些人,有老有小,叽叽喳喳议论不停,海棠一早便听到了。此刻她也有些按耐不住,赶紧出了院子,推开柴门,放眼往通往镇上的黄土路上张望。
尚未大亮的晨光中,依稀可见,好几辆马车疾驰而来,车辆后是高高围着的栅栏,显然可知,这是用来拉货的马车,不是用来坐人的。
真是人来了!
海棠欣喜中带着兴奋,这王富贵还是个说话算话的,说今日来,便来了,还来的如此早。以后长期合作也少了些顾虑。
孩子们个个都在海棠家前翘首以盼,脸上的兴奋之色掩藏不住。而大人们则轰一下四散开来,人人都疯魔一般,往家跑去,好似身后有恶鬼在追赶一般。
年纪大些的老人,到底稳重些,慢慢悠悠跺步往回走,边走边感叹:“山沟沟里呆一辈子了,还没见过这样的好事,守着宝贝还饿了半辈子,哎!”
张二娘听到动静也出了屋子,朝着海棠走过来,边走边疑惑问道:“真来人了?怎的这么早?”
“早才好,早点完事,也省得村里人着急。”海棠笑着抱过阿福。
张二娘理了理发鬓处的乱发,忧心说道:“你这两个舅舅也不知啥时候送货来,万一来晚了,可就赶不上趟。”
“着啥急呢,这村里家家户户那么多货,还得挨家挨户称重,要我说,今日一天能收完,就不错了。”海棠眼睛都没看她娘,做着鬼脸逗着小阿福,甚是有趣儿。
“倒希望是这样。你看着孩子,娘去把衣裳洗洗。话说这么多干果,排队轮到咱家也真得许久呢。”张二娘又上下拍打了衣裳上的褶皱,说道。
“哎!”海棠应了一声,等张二娘进了屋子,她便找了个凳子在院里坐了,逗着孩子玩耍。
马车陆续进了村子,远松和大山都站在村口迎接。
为首的马车率先停下,车夫先下车,恭敬挪靠到一边,随后一个穿着打扮似管家模样的汉子也下了车。
远松马上迎上去。抱拳问道:“这位大哥,敢问您是王老板家主事的?”
那管家马上也抱拳回礼:“正是,您可是村长?那李海棠家可在此处?”
“在的,在的,我是海棠她爹。”大山上前一步,接过话头。
三人寒暄过后,便往海棠家来。这管家也姓王,是王老板的一个同族亲戚。
大山和远松便称他王管事。
王富贵的财力不可小觑,清水村这一次干果不少,他派出的马车也有十辆之多,这阵势让村人咂舌,也让海棠吃惊。
三人简单商议一番,便做好了决议。
先从最西头的人家收起,一家一家,挨家挨户往东头而来。
马车夫也是能干的,王管事一声吩咐,马车队便有条不紊的往村里去了。孩子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男人女人们的欢呼笑语也不少。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就等着收货得钱了。
远松也随着一道出去,他要去盯着,防止出什么乱子,而王管事则随着大山去了后院四合院里。
今日他的重头戏还是在海棠家的那些山药和盐巴上,这些都是见不得人的东西,王富贵重视的紧,才委任他这本家的管事亲自来清水村收货。
进了四合院,仓房里装满盐巴的罐子挨个摆放,数目不少。大山在他耳边低语些什么。王管事边听边不住点头,听完后,他蹲身下去,揭开罐口,掏出一把盐巴仔细闻闻,
又伸出舌头舔一舔。屋里光线不甚明亮,他又走出来,就着室外大亮的天光,仔细查看盐巴的色泽。
海棠盯着王管事的举动,心里佩服的紧。这王富贵看人还真有些本事,顶用的人都是干实事的,没有那浑水摸鱼,敷衍了事的纨绔之人。难怪他这生意能做这么大!
王管事仔细检查完盐巴之后,这才低声说道:“这盐巴品相不错,却不知是不是每一坛都如这般。”
大山没有多言语,进厨屋拿了一个大陶盆,又拿了一个瓷勺,转身又进了仓房。
挨个揭开陶罐,他每个罐子里都掏几勺盐巴,装了满满一陶盆,递给王管事。
再次品鉴一遍过后,王管事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低声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往后我每隔半月,就会派人来运一次盐巴,数量越多越好。这事低调些,虽然王老板有些势力,但最好别声张出去。”
张二娘和大山赶紧点头,张二娘压着嗓子,低声说道:“您放心,这事儿也就天知地知,您知我知了,断然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的。”
王管事满意点头。
放下陶盆,一行人又去了后院沙地看山药,今日要卖出的山药早在前两日就挖出来了,堆在四合院的葡萄树下,看着有小两百斤的样子。王管事这是好奇,要看看山药地是怎样的光景。
海棠陪着往后院走去,她心里止不住的冷笑,看吧,反正这地里如今也是荒芜一片,啥都看不见,而这沙地土质,如果不是常年劳作的农人,不细细查看,也是看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王管事绕着山药地来回转了一圈,果然失望的摇摇头,走开了。
海棠心下松了口气。
这山药,她还打算赚几年钱,可不想现在就被人抢了商机。
海棠家该看的都看了,没有什么可疑虑的,王管事便放心离开,往村西头去了。
第152章:卖干果
日头慢慢爬上头顶,村里依旧热闹一片。张二娘跑到村西头看了一阵,又急匆匆跑了回来,急的前后转,气急败坏嚷嚷道:“这都收了五家了,怎的还不送过来,再不来,可过了时辰了!”
大山被她这着急样儿绕得头晕,实在看不下去了,问道:“可要我再去两个舅舅家一趟?”
“要的,要的!你去吧。”张二娘赶紧点头,似乎就等着她男人说这句话。
大山也不多话,挂了个水囊,就要出门去。
张二娘又一把拉着他,说道:“你再赶了柱子家的驴车去,还能帮上一把,也能回来的快些。”
大山点了点头,不多说话,往隔壁借车去了。
张二娘这才重重松了口气,挨着海棠在院里的桃树前坐了。
中午时分,大山没有回来,车夫一行人都被请去村里卖了果子的人家吃饭,王管事也去了远松家。杜鹃娘进了海棠家小院,要请大山过去一起陪客吃饭,听说他还没回来,便作罢。
家里母子几个,心都吊着呢,也没有心思做顿好的,应付着过去了。到了未时,那收货的马车都快到柱子家门口了,大山才带着两个妻弟,赶着三驴车的货,赶回来了。
张二娘急着道:“怎去了这么久?”
大山喘着气,喝了一大口水后,才说道:“娘家里的干果都还没有装袋呢,现装的袋子,又要扛上车,几千斤货呢,赶现在过来,还是早的了。”
张二娘不再多苛责什么,赶紧拉了人进来,歇息。
又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收到了海棠家里。
两个舅舅帮着把仓房的货一点点搬出来,车夫们上称,计数。
包括盐巴和山药,连同舅舅家的货,装了整整两辆马车。
早些收满货的马车,装满之后就往镇上送去了,等到腾空了车辆,这才又回转第二趟。
要不然,就这十辆马车,怕也不够装一个村的干果。
收了钱,两个舅舅也不多待,欢欢喜喜往家去了。
钱货两清,王管事也要离开。
村里人更是欢天喜地,一村人都出来给王管事一行人送行。
天色不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