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农女忙种田-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里人更是欢天喜地,一村人都出来给王管事一行人送行。
天色不早,王管事也怕天黑误事,也不废话,只客套两句之后便走了。
车队有序鱼贯而去,扬起漫天尘埃。
送走了大客人,清水村人,依旧欢喜非常,热闹的如同过大年般。家家户户得了天大的实惠,欢喜的都不知如何是好。
众人叽叽喳喳打探,谁家卖的钱最多,谁家悔得肠子都青了,怎不多从娘家借几个人来帮手摘果子。一时间,村里骂娘的,懊恼的,欢叫的,乱成了一锅粥。
而全村尤其以二癞子家存货最多,也不知是怎么个情况,他家居然存了四千多斤的货,就这一出一进,他家就白白得了二十两银子。羡慕的村里人眼珠子都红了。
二癞子媳妇大着嗓门儿夸自己的男人有眼光,去年家家户户都往海棠家送货去,他家就没送,如今果然就得了这天大的好处了。
这话出来,让春杏和杜鹃娘都不高兴了,说的好似海棠家亏待了村里人一样。石头媳妇笑着挖苦道:“平日上山捡果子,也就见着你带着两个娃娃捡了,怎会捡的比我们这全家上阵的都多呢?”
“就是,就是啊,”村里妇人们疑惑,附和说道。
“癞子媳妇,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商户也是海棠家找来的,如果真要贪便宜,也不会让人给这么高的价钱了,她家不会自己吃了再转手卖去?”杜鹃娘气不过,瞪着眼珠子说道。
“是这个理,咱们可不能忘了本分。”村里上年纪的老妇人点头附和。
村里人目光不太友善,二癞子媳妇这才觉着自己这一番话引起了众人公愤,她也不是那傻人,赶紧闭紧了嘴巴,灰溜溜的往家去了。
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个村住着,大家伙也不是那得理不饶人的,况且得了钱都高兴,也就把这一茬给放过去了。
海棠家卖了两千斤果子,十两银子,这里头有一半都是村里人送来的,大山过意不去,想着怎么把这钱退给村里人,张二娘却心疼,不让他退。
正在争执着,远松两口子带着石头,石头媳妇上了门,看样子是有正事来了。
两人赶紧住了嘴,把一行人迎进屋里。
喝过茶,远松媳妇笑弯了眼睛,说道:“弟妹啊,大山兄弟,这回村里人真要感谢你们了,可给咱们赚了回大的,这都够一家人吃用许多年了。”
“嗨,应该的,应该的”大山赶紧摆手。接着开口:“我正要说这事呢,这不,我家卖出的两千斤货哎呦”话说到一半,冷不防后腰上一阵揪心的痛,他痛呼出声,这才发现,这是张二娘在偷拧他。
“怎的了?”远松一行人齐声好奇问道。
“没不碍事,不碍事咬到舌头了”大山赶紧再摆手,胡乱扯了个谎话。
然而缓了片刻,即便张二娘再拧他,他还是把话一气说完了,“我家这十来两银子,有一半是村里人给我家送的货,这叫我怎么收的下,不是摆明了赚乡亲们便宜吗?”
话说完,石头媳妇摆摆手,摇头笑道:“我还说是啥大事呢,这算啥,真要算的这样仔细,这村人,家家户户都得给你家送银子呢,不是你家,谁人能得这多银钱呢?”
远松和媳妇也点头赞同。
大山还要开口说什么,远松忙止住他,劝道:“大山兄弟,你就甭记挂这事了,都是村里人,不会计较这个。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张二娘欣喜回道:“我也是这么说,可孩子爹就是个死心眼的,非得倔着这个理。”
众人又是大笑一阵。闹过之后,这才说到正事上来。
远松叹口气,为难道:“今年家家户户得了好处,九月份山里果子再熟了,我怕这是要出乱子了。”
众人皆点头。
海棠抱着阿福,坐在边边上,她虽然没有插话,但现在越发觉得,远松这个村长是真有想法,看的也远。
“今年这果子,胡乱卖了个高价,大家都知道值钱了,下回还不得抢了,没得为了钱伤和气,我这回过来,也是叫了你两家人,商量个法子出来,看今年下半年该怎么办才好。”
第153章:分配
“是啊,依我看,明年不到熟透,这果子就该被抢光了。”石头媳妇附和。
“就怕这样,真要抢了,回头咱谁家都闹不得好去。”杜鹃娘摇着头添一句。
“要不,咱们各家分几棵树,把这树分派完了,各家管各家的,不就好了?”
“不可,这树有大有小,有果子结的好的,也有结的差的,谁该得好的,誰得差的呢?别果子没下来,为了分树,就闹一通大麻烦。”
“那干脆混成一起,大家也不拘泥谁家的树,核桃摘回来,一起卖了分钱,各家各户分一样多,不就成了。也不会有谁还惦记抢着先去摘未熟的果子了。”
“那也不成,这家里人口多的,出力大的,又该说人少的人家占便宜了。”
众人商量许久,也没得个一致的答案。
海棠闷在肚子里,都快笑出声来,看来这当官做主的,也有为难的时候啊。清水村也就二十多户人家,为了这点小事就伤神这么久,难怪前世,大事小事,大会小会会那么多了。
海棠悄悄凑到她娘耳朵边,低声耳语几句,张二娘的眼眸子突然就亮了。
她笑着朝众人道:“我这有个法子,大家伙听听啊。”
几双眼睛齐刷刷朝她飞过来,大山满脸疑惑,蹙着眉看她,似乎料定她没有啥好主意。
张二娘没理会,清清嗓门,说道:“这分派树到各家各户,是走不通的,大家伙也都知道了,还是村里人一起收果子算钱的好。
只是这算钱的法子,别按着一家一户这么算了,咱们算到人头上来,咱们村一共多少劳力人口,每个人得多少钱,一家出几口人,就得几口人的钱,这样那人头多的人家,也就没话说了。”
“弟妹这主意不错。”远松惊讶点头,称赞道。
众人笑着拍手附和。
张二娘有些脸红,微微侧头,躲开众人夸赞。
大山不可置信看了张二娘半晌,似乎还没有料到,他媳妇居然能拿这样大的主意来。
“明儿我便告知大家,每年都等得钱,这样的好事,也就咱们村独一份了。不过这回村里得了这么大的实惠,可别外道出去了,咱们靠着山里得了果子,才能有这样的好处,可不能大意,回头这树啊还得派人盯着去。”远松补充道。
众人皆点头。
时日不早,家家人都还饿着肚子呢,该说的都说了,众人也趁着天还有亮,赶紧散了。
海棠家也草草吃了晚饭,收拾完毕,一家人围坐在油灯下算账。
张二娘又开始细细数起银子来,今日一共得了二十四两银子,海棠这一趟上镇,不仅给村里添了财,便连自家的食盐问题也解决了,这样算下来,家里每隔一段时日,就能有进账,张二娘不敢细想,一想就欢喜得都找不到北了。
桩子今年也有十岁,彻底长大了。安安静静陪坐在一旁,看着她娘冒着星星眼数钱,脸上也带着满足的笑意。
今日晚上注定是清水村的不眠之夜,就连二婶子春杏家和杜鹃家,白日里再算过一笔账之后,还是一口气把干果全卖出去了,欢喜的欢喜,懊恼的懊恼,那些捡的少的,也只有后悔的份儿。
夜慢慢深了,村里的油灯渐次熄灭,月牙儿挂在天际,守护这一方的安宁。
第二日早,全村男女老少都去了远松家门口的打谷场,一早儿便传开,说村长有重要事情宣布。海棠一家揣着明白当糊涂,跟着大家一起去,一起听。
远松把昨日商量出的那分配法子原原本本说与众人,有叫好的,也有争议的。抬手表决之后,这集体按人头分钱的法子,还是通过了。
二癞子媳妇上蹿下跳,不赞同,说她男人本事,可不止搞那么点儿数量。这话一出口,联想到去年夏天他卖小农虾那倒买倒卖的本事,村里人便知了底细。
有不齿他家当着吸血蚂蟥,偷这份懒的,也有些动了心思,要效仿他的。
远松这时候开口给大家提个醒:“以后外村的果子,不允许个人收购,咱们跟王老板商量好的,先收咱们的货,如果咱们的货太多,价格肯定就高不上去,即便王老板生意好,咱们的货不够他卖的,那咱们村收购别村的,再卖出去,也还是按照这个人头算钱,不允许私自买卖。”
海棠听完,情不自禁点头,远松考虑的更长远些,只要把这果子垄断了,以后就是清水村独一无二的生意。
当然,她也有这份信心,只要这盐巴,花椒,山药,一日还在这清水村,为了这几样东西,王富贵也不至于拿这点干果钱做文章。
开完会,男人们都留下,女人孩子们先散去。海棠估摸着他是要组建巡逻队,派人上山护林去。
现在已经进入三月,又到了一年一度最忙碌的时刻。
欢喜过后,村里人又恢复了忙碌的农耕生活,闲置了一冬的田地需要除草,耕种,浇水,施肥,没有现代化的劳作机械,全靠一双手,效率极低,人也疲惫不堪。
村里的喜事却一件接着一件的传来了,似乎自从干果子收购上去之后,清水村的后生们个个都成了香馍馍,媒婆们一个接一个的上门提亲,说的还都是些殷实人家的闺女。
这大姑娘主动提亲事,在清水村来说,还是头一遭,往日哪家闺女不是宝贝着,哪里还会主动求到男家去呢?这可乐坏了村里人,不过十来日的工夫,村里已经办了两场喜事了。
农家人嫁娶,简单省事,两家父母相看,双方条件相当,对对方的儿子闺女也满意,这事儿就成了,合了八字,不出意外,就能置办酒席。完全不会顾忌后生姑娘双方是否欢喜。
这样的盲婚哑嫁,村里人没有认为不妥,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年轻的男女也似乎默认了。
海棠咋舌,生怕自己也摊上这样的事,忍不住给张二娘打了好几回预防针。
吃了几回喜酒,张二娘也跟着欢喜的眼睛都弯了,笑话海棠没羞没躁,之前还不急,现在也知道为自己打算了。
张二娘完全没有接收到海棠的重点,让她无奈。好在还有几年时间磨蹭,她相信,凭着自己的水磨工夫,总会让张二娘站她这一边。
村里人娶亲,有了高兴有人愁,这天晚上,杜鹃上了海棠家的门,哭丧着一张脸。
第154章:杜鹃(一)
海棠拉着她进了闺房,追问一番,这才知,她娘受了刺激,要为她择婿了。
海棠心里咯噔一下,这刺激,该不会是又提到那一茬了吧?
正要问,杜鹃哭哭泣泣说道:“哪些小媳妇儿,真正不要脸,都还未到及笄的年纪,就嫁过来了,是怕村里的后生被抢光了还是怎的”
海棠惊愕,琢磨一番后也明白了她娘的心思。
杜鹃今年也有十六了,年纪虽然不大,却没有定下来,说什么也是个异类,难怪她娘要吃味了,更何况之前她遭了那样一桩事,虽淡下去了,但村野妇人家,最能说道,无事儿都能瞎掰扯呢,现在兜里有了闲钱,吃饱喝足自然又会聚一起瞎八卦别家的丑事
轻轻拍拍她的后背,海棠低声道:“之前,你不是都跟柱子哥哥商量好了吗?还等他几年的。”
杜鹃抬头,眼里噙着泪花儿:“我是等不得了,我说与我娘听,她不信我,她说她说”
“她说什么?”海棠追问。
“她说柱子哥心里真有我,断然不会让我等他,他一定早早就下了聘礼,让我进他家门了呜呜呜”说完,杜鹃再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哭出声来。
“这这”海棠脑子里一团浆糊,一时不知该怎么安慰。按杜鹃娘的说法,她说的再理,可杜鹃告诉过她,柱子是要她等他的,难道这还能有假?
柱子这人,实在是琢磨不透,到底是怎么打算的,鬼都弄不明白。
换成以前,海棠还会帮着去打听打听,但经过这许多事,海棠也不愿意瞎掺和进去了。
感情的事情,还是两人说清楚的好,她一个外人,老是瞎掺和,她也觉着厌烦了。
她也实在闹不明白,不就是喜欢不喜欢的事情吗?为何闹的这般纠结,喜欢了,就在一起,不喜欢了,换个人,总有合适的,多痛快,多洒脱。
海棠心里兜兜转转,想了一大通话,可惜好像她这现代人的思想,是一点都安慰不了杜鹃。
杜鹃还在哭泣,海棠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角,提醒她:“还等几日,柱子哥又该出海了,你有话,该跟他说的,趁着他还没有走,说清楚的好。免得日日把自己弄成这般。”
杜鹃抬起头来,拿帕子把眼角的泪花轻轻擦拭,肩膀还因为抽泣,时不时抖动一番。满头秀发因为沾染了泪花,贴服在脸上,领口处,越发显得她楚楚可怜。
“我知道的我这两天就去找他去”杜鹃抽泣着说完,似乎又泫然欲泣。
海棠赶紧拿了颗糖,递到她嘴里。
这糖是麦芽糖,还是大山前几日上集上买的,口感很正,很香很好吃。海棠记得,心情不好的人,吃些甜的,利于缓解情绪,她现在帮不了杜鹃什么,吃颗糖,多少也是个安慰。
杜鹃哽咽着吃了,眼泪慢慢收回去,估摸着真是这糖管用,她情绪总算稳定下来。
两人呆傻傻的,你看我,我看你,忍不住都笑了起来,孩子气十足。
杜鹃咬着嘴唇,做出个重大决定,“我再找柱子哥哥说去,就算现在不成婚,也可以先定亲,让我娘别再为我忧心。”她言语虽柔弱,但里头的坚定之意却不减。
海棠赞同,正该如此。为人子女,哪能让父母百般操心呢?
转眼又是两日过去了,大山这几日忙的团团转,中午都没空回家吃饭了。
海棠每日里除了打猪草,熬盐巴之外,还得了一项差事,给大山送饭。
她这当闺女的忙,便连弟弟桩子,也没闲着,现在日日跟着大山下地去,越发有了大人的样子。虽然忙些累些,但一家人为了生活而努力,这让海棠高兴无比,比她更高兴的,当属张二娘了。
一家大小,体贴的体贴,懂事的懂事,不需要她再操心什么事,她自然欢喜,每日更加用心做好饭食,顿顿有肉有鱼,变着花样儿把一家老小伺候好。
顿顿都有好吃的,日子越过越舒心,海棠恍然间才记起,两年前她似乎就作过一个决定,定要日日吃肉喝汤,顿顿不离开美食。如今不知不觉,梦想中的日子总算实现,两年前那般日日窝窝头,顿顿野菜汤的日子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一时间不由得感慨万千
三月的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地里的农人,忙碌的身影处处可见。
这几天农忙,等到消停下来的时候,海棠才发现,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五天,还等几天,镇上的王富贵又该派人来拉食盐和山药了。可这么多天过去,柱子也离开家出海去了,杜鹃那边却一点消息也没有,也没有再登门来看她。
海棠有些疑惑。
说起这柱子离开家,也让海棠郁闷万分。前几日一早,海棠刚去河边洗完一家人的衣裳,正喘口气歇着呢,柱子来了,二话不说,抢了她手里的汗巾子过去,把一手的泥巴全部抹她布巾子上了。
海棠气骂他手脏干嘛不去河里洗去,这小子偏偏当她傻子,非得说她布巾子擦的干净些,
把她好好的一块手绢儿给弄的黏糊糊的脏乱不堪。
海棠气的甩他身上,让他洗干净了还回来。柱子龇着牙笑着答应的好听,谁知到了第二天,便听老李头说他已经去了镇上,出海去了。
海棠哭笑不得,只好把这事给揭过去,难不成为了讨块布巾,还得追到镇上去不成?
这一日收拾完家里,正要去挖猪草呢,杜鹃也提着篮子过来找她了。
两人手拉着手,亲热的出了门,朝村南头去了。
三月草长莺飞,处处春意无限。
地里的草儿肥壮,正是挖掘的好时候,海棠喜滋滋往篮子里装草,回头一看,杜鹃有气无力,神游天外,海棠篮子里都装半篮子了,她的还空空如也。
“又发傻啦,干活儿!”
海棠突然出声,吓的杜鹃一个哆嗦,如了意,海棠嘿嘿嘿傻笑起来。
“好呀,你居然敢取笑姐姐,看我不打你。”杜鹃佯装怒道,话毕就扑了上来,两人在草堆里咯吱痒痒,笑闹成一团。
现在正是农忙时分,南头地里没有什么人,海棠没了顾忌,和杜鹃打闹。
第155章:杜鹃(二)
闹够之后,两人皆热出一身汗,杜鹃心情好了许多,瘫坐在草地上,长叹一口气,困惑道:“这些日子,我去找了柱子哥两回,没有一次逮到他。你说他是不是在躲着我呢?”
海棠挨着她躺在草地上,看着春日里悠悠的白云,笑道:“他干嘛要躲你,你又不是老虎,又不会吃人。”
“可他为何不见我呢?也不曾主动找过我。”
“这不正好赶上农忙了,你啊,就别瞎想了。等柱子哥出海回来,你再好好跟他商量你俩的事”
“什么?”杜鹃惊愕,慌张坐起身,“你说他已经走了?”她的手不自觉的抓紧袖子,指甲锋利,硌得掌心出了细细的血丝,她尤不自知。
“你不知道?”海棠也吃了一惊,跟着起身。
杜鹃脸色一阵苍白,下唇都快被咬出血来。
“哎呀,这都怪我,我以为你早知道了”海棠懊恼,没有料到成了这样。
杜鹃轻轻摇摇头,低声道:“不怪你,他心里要是有我,不会连走都不说一声。”
“他这人就这样,要不是二爷爷说给我娘听,我就算住他隔壁,都不知晓呢。”海棠安慰她。
杜鹃没有回应,却似丢了魂儿一般,草也没有心思割了,只愣神儿,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海棠无奈,赶紧割草,把两人的篮子都装满后,这才拉着失魂落魄的她,往家里去了。
海棠家屋后沙地的山药都被挖了出来,估摸着有个千多斤。
海棠留了许多做种,剩下的,就打算都卖了出去。
这些日子,她仔细看了看周围的土质,整个清水村,除了他家后院,也就只有村西头那块原生地是沙土了,再没有别的地方可种了。海棠大规模种植的希望落空,心里有些淡淡的难受,回头想想,这一年多,他们赚的钱已经不少了,就算丢了这一项,也没关系,以后再找到合适的土质,再大规模推广也成。
海棠是个知足的,只要有了立足的资本,她也不会掉到钱眼里去。
这天下午,王富贵的马车再次登门,一家人把山药和盐巴都送上了车,结了账,客客气气送王管事出了门。
早有好事的孩子大人围着他家打探,问他们卖啥东西。张二娘不好明说,只打着哈哈过去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小阿福也慢慢长大,看着一天比一天圆乎可爱。人虽小,要求却多,每日都不愿在家呆着,一天到晚,总是指使他娘往村里跑,不如他的意,他就嗷嗷叫着发脾气,把张二娘气的哭笑不得。
这天晚饭前,张二娘抱着睡熟的娃娃回了家,苦笑着道:“这小子哪里是我的儿,我这分明是养了个小祖宗,天天被这臭小子折腾,还不能打骂,累死老娘了。”
全家人都很无奈,几个月大的孩子,居然会认人,谁抱他,他都要哭闹,成天只粘着张二娘一个人。谁都拿他没办法,这苦也只能张二娘一个人受着了。
此刻娃娃总算睡了,正好也可以让大家安安心心吃个饭。
晚饭饭桌上,张二娘突然想到了什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这李癞子八成发了疯癫,听石头媳妇说,他又去赌了。”
带着小阿福满村晃悠的好处,便是知道了不少家长里短的八卦。
“啊?怎会这样?”海棠咬一口白面馒头,惊讶问道。
前几个月,这人也安分守己,安安心心在家里窝冬,再往前几个月,他也是一心收干果子。还以为他转了性子,没成想,狗还是没改吃屎。
“你婶子住她家隔壁,有个风吹草动的,都能知晓,听说前几日,两口子打了一架,八成又是赌输了。”
“哎!”海棠唏嘘不已,沾上赌博两个字,还有什么安分日子过呢。
“桩子啊,听娘的话,你以后可碰都碰不得这东西,这就是没底子的窟窿,多少钱都填不满的。可听进去了吗?”张二娘正经了神色,一板一眼,挖心掏肺叮嘱桩子。
桩子正喝着汤,吸溜一声,灌下去一大口后,猛的一点头,大声道:“我晓得,我才不会跟他一样惹人笑话呢。”
“这才是娘的好儿子,来,吃菜,使劲儿吃。”得了桩子的保证,张二娘满意点头,夹了满满一筷子肉送到桩子的饭碗里。
没成想,过了两天,饭桌上的闲话便兑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