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农女忙种田-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翻年过来,滴雨未下,如今已有大半年之久,到处干涸一片。
清水村里,终于在海棠偷偷归家两日之后,彻底乱了
半夜里,村西头一年轻汉子去丈母娘家探望一番后夜归,被好几个流民跟踪到了家里,抢跑了粮食不说,还怕被村人发现追踪,居然点火烧了茅屋,很快村里一户连着一户,好几户都着了火。
睡梦中的村人从滔天大火中醒来,拿了陶盆瓦罐,从蓄水池里舀水救火,村里一时火光四起,哭喊声不断。
海棠家住在村东头,听到惊叫哭喊,一家人赶紧爬起来看个究竟,等出了屋子,这才惊出一声冷汗。还好她家是在最边边上,就算烧过来,一时半会儿的,也不可能。
第205章:人祸
张二娘和大山赶紧嘱咐家里几个孩子都穿好衣裳,说完夫妇两个就拿着瓦盆跑村西头帮忙去了。
这种时候,平日里那些磕绊都被丢到了一边,帮别人就是帮自己,毕竟家家户户,墙根挨着墙根,房子又都是茅草屋子,一旦烧起来,谁家都甭指望能幸免。
大火持续烧了后半夜,等到天光破晓时,半个村子都没了。
从远松家到海棠家这村东头的十几户人家还算幸运,勉强幸免于难,不过家家户户的水池子都空了大半,能留个底儿的已经不错了。
失了屋子的抱头痛哭,不知如何是好,没丢房子的村人,心里的庆幸还没过去,转头回来看到空空如也的水池子时,也傻眼了,一下子回过了神,没了水,跟没了屋子有何区别!
村里村外,哀嚎声一片。
海棠家的池子算挖的最深的,可如今也只剩下可怜的底子在了。
昨日的大火实在是太猛,如果村人不是用家家户户自留的水扑火,真等跑河沟提水过来,说不定这一村的屋子都要烧完。
没了屋子,还能几家挤一挤,凑合着过,可没了水,如何凑合?
绝望如同滔天巨浪,排山倒海而来,萦绕住整个村庄,好似再也看不到生的希望
太阳刚刚露脸,鼻间烈火焚烧秸秆的气味儿还未散去,偶尔还能听见没被彻底扑灭的暗火发出的“哔啵”之声,清水村里,已有村人开始收拾行李,挑着娃儿,装着简单锅碗瓢盆,衣衫背篓,准备离乡背井,投靠附近的亲戚去。
秋婶子一家前脚刚刚办完娃儿的后事,后脚房子便被烧了,此刻她瘫坐在地上,抱着从大火里抢出来的半袋粮食,欲哭无泪,仅有的那个小儿围坐在她身旁,病怏怏一副无神的模样。
比她家更惨的是李癞子媳妇儿,她家房子紧挨着那天杀的倒霉汉子,是第二个着火的,为了背她那哭天喊地的婆婆出来,硬是折腾了半宿。
如今好了,老婆婆是背出来了,房子里的家当被烧的精光,半分不剩,一点都没抢出来。
李癞子媳妇儿麻木着神情,对着弟妹两口子说道:“我啥都没了,你们哥还蹲在牢房里,我也没啥指望了,娃娃你们要,便要去,不要,我就带回娘家去了”
大牛夫妇对看一眼,皆沉默下去,被救的老太太慌了神,“哎,大媳,你作什么,你要拿脚另嫁也不能带着我的孙子走啊?”
“我留下来谁还能给口吃的我?”李癞子媳妇回了神,咄咄逼人质问老太。
“那你你也不能带着我孙子走,那是老大的根,不能断了香火”老太把头转到一边,语气依旧强硬。
“二叔,弟妹,你们两个养的活我这三个大小子不?爹娘以后也得靠着你们了”
李癞子媳妇转过头来,语气生硬,质问大牛夫妇,好似把憋了一晚上的怒火都要发泄出去般。
“这这爹娘跟着我们,也只能喝口稀的,哪里还能养活这多人”大牛媳妇吞吞吐吐含糊说道。
一旁的大牛痛苦的蹲下身子,拿手揪着头发,恨不得把满头毛发揪光才好。
李癞子媳妇冷笑两声,再不看任何人,牵着几个小的,一摇一晃,朝着村东头走去。
老太太急了,哭嚎道:“你作死你就去,不能害我的孙子哟”
李癞子媳妇连个盹都没打,自顾自走了,徒留下老太太哀嚎。
一上午工夫过去,满村的人走了一半儿,空气里溢满伤悲的气氛
海棠家虽然幸免于难,可水池里剩下的水,也不够一家人吃十天半个月的,这可如何是好,难不成,自家人也要随大流,要逃难去?
海棠急的前后屋子转悠,却没有一点儿办法。
昨日晚上她一不小心露了头,幸好大家忙着抢救屋子,也没人有多少精力说要抓她,而今村里最爱挑事的几户人家已经走了,剩下的人也病的病,死的死,连大火都烧过了,农人们最后的那一丝希望已经彻底被掐灭,现在再没谁有心思和力气来批斗海棠,她也算因祸得福。
辰时,海棠奶奶来了,带着一个陶缸。
张二娘对老太太意见很大,堵在门口问道:“您上我家来做什么?”
老太太脸色灰败,半晌才吞吐道:“大媳,昨日里火大,家里的水都用光了,你就做做好事,给点水做饭吧,不然这一家老小,都要喝西北风了”
张二娘气的咬牙,厉声道:“呵,现在记起我来了,昨日里我挨着骂,被人堵在家门口要死要活的时候,您哪去了?”
大山闻见声响,上前来。
迟疑片刻后,不声不响接了他娘手里的陶缸,往后院去了。
张二娘跟在大山身后,高声喝道:“当家的,你这是作什么?家里就那么些水了,你给了老的,这一屋子小的还活不活了?”
大山顿了顿身子,红着眼睛转头,冲着张二娘沉声道:“我也不能看着老娘渴死”
“你”张二娘被堵得一句话都没法说出来。
以往大山沉默寡言,以往他也事事都听她的,可绕了一圈到现在,这男人还是这般,把他老娘如此挂在心里。
想到一些不堪的往事,张二娘心里的心酸委屈,再也忍耐不住,一股脑儿涌了出来。当下就挡在门口道:“好,你说说,你到底要给到什么时候去,家里就这点水,你给了这顿,下顿是不是还要给,你是不是不让我们娘几个活了?跟着你没落着好,成日被人欺负,如今连你也欺负上我了,啊”
大山舀满水,站在门口,脸憋红的跟个虾子一般,受了张二娘一顿数落,他也没发脾气。
两人不依不饶,僵持了一会儿。
大山终于妥协,轻声道:“水也没剩下多少了,就把这一缸水给娘,剩下的都是咱的”屋子里海棠带着桩子和阿福都出来了,海棠也替张二娘窝火,可她更知道,以大山以往孝顺的性子,眼睁睁看着老娘受罪,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因为老太太这些日子做事太狠,一点都不相帮,张二娘也不会对她这般绝情。
想到这里,海棠便开口劝道:“娘,您就随了爹吧,日子已经不好过了,这一缸水也吃不了几天。您要再和爹怄气,阿福又该吓着了”
许是海棠的一番话起了作用,又僵持了片刻,张二娘终于败下阵来,抱着阿福坐到一旁,拉着脸不声不响和大山憋气。
第206章:求生
村子里离别恐慌的气氛影响到了一家人,老太太跑来借水又如火上添了一把热油。这后半天的时辰里,张二娘脸上再没见一分笑意,和大山打起了冷战。
这还是海棠第一回见她娘如此大的火气,她开始还有些不解,随后想想,也了然了。
张二娘虽然温软,那是对着他们几个,一旦有谁想要打她娃儿的主意,她便跟那护犊子的老母鸡一般,下十二分力气死怼回去。
山窝窝里刨食不容易,不护的紧些,如何有她们的好日子呢?
想通了这些,她便格外心疼张二娘了。
辰时都过了,一家人都还没吃早饭。阿福拉扯着海棠的衣裳,含着手指头可怜巴巴抽泣:“阿福饿,小肚肚饿了”
昨晚的火势太吓人,一村人都折腾坏了,海棠半宿担惊受怕,这会儿也奄奄的,全身没力气。但孩子的拉扯还是让她醒了神了。
家里人担心受怕,愁苦不堪,可也不能再赌气斗气,让孩子遭罪了。
她忙深吸口气,勉强打起精神来,弯腰下去把阿福搂在怀里。
阿福的短胖肉手还在嘴里吸嘬着,海棠轻轻把它拉了出来,笑着说道:“好乖乖,今日想吃娘的蒸蛋不?想吃,我们一起找娘去做去,好不好。”
“好,阿福要要吃蛋蛋”阿福流着口水小声附和她。
孩子软糯的声音和可怜的模样,让海棠心疼不已,抱着阿福,她在东屋里找到了正抹着泪花儿的张二娘,低声劝道:
“娘,别哭了,以后爹再不会借水了,您就看在阿福的份上,原谅爹一回吧。”
海棠说的这番话,如同打在棉花上的空拳,张二娘没有给一点回应。
她依旧靠坐在床边,背着海棠抹泪。
叹口气,海棠接着又道:“娘,阿福小,现在想吃您做的蒸蛋,咱们好好的一家人,不能因为奶奶的一句话,便散了。如今世道不好,吃了饱饭,咱们也要想想法子,想想出路啊。”
听了海棠的一番劝,张二娘总算借坡下了道。
她转过身子,把阿福搂在怀里,紧紧的不松手,神色落寞凄苦,低声对着海棠道:“娘这辈子,不值啊。从未与你奶奶和婶子家结怨,该给的本分,该给的好一点没落下,可这些日子来,娘也算看透了,娘的心也寒了。以后你爹再护着你奶奶他们,也甭怪娘连着你爹一起骂了。”
海棠默默的点点头,轻声道:“娘,爹不会再护着奶奶了。爹也不是傻子,都看在眼里呢”
“他真要有眼睛,能看着就好”张二娘正要继续说什么,怀里一直安静的阿福突然瘪了瘪嘴,嗫嚅道:“娘,小肚肚饿,阿福饿”
这一下可让张二娘慌了神,也顾不上和海棠抱怨了,她赶紧起身,搂着阿福就往后院走去,边走边道:“好好好,我的乖儿,都怪娘啊,把我儿的饭给忘记了,娘这就做好吃的去啊”
海棠随着他们身后出了门,也跟着长出一口气。
外头再乱,只要家里人心不乱,这日子就总能熬过去,如果家都乱了,这乱世就真没活路了
午时上下,老李头佝偻着身子,突然登门了。
一家人刚刚放下筷子,正好吃完中午饭。张二娘忙拉了个条凳,扶着颤颤巍巍的老李头坐下,轻声问道:“她二爷,您吃过没,咋过来了?”
这个把月来,海棠家里乱成一团粥,张二娘连家里都闹不开,也没多少精力管老李头,叫他来上门吃饭的次数,相比往日,少了许多。
“哎!”老李头未先说话,便先叹出口长气来。“我是想问问你们,这往后有啥打算呐?如今这村里,也只剩下咱这十来户了。半天光景,都走了大半了”
今日一早,门口的板车,驴车便不停歇的从她家门口过,院子里张二娘几个,眼睁睁看着大伙儿跟赶大集一样,一家连着一家离开。
平日里熟悉的乡邻,流着泪,一步三回头,拖家带口,相互搀扶,不舍离去。
车上堆放着从大火中抢回来的那点家当,外头包袱皮上还带着来不及擦掉的黑灰。
老人孩子坐车上,由女人拉着,孩子多的,坐不下的,便装在箩筐里,由男人扛着扁担,挑着走起。
这样拖家带口,慌乱中的离乡逃荒,是清水村人始料未及的,可人算不如天算,即使他们准备的再充分,提前便储存好了水粮,也未料到瘟疫会横行,更未料到无妄之火能把大家几个月的心血付之一炬。
粮食没了,水也没了,瘟疫却如噬人的恶魔,随时准备着吃下这些苦苦挣扎的农人,再不走,留下还有什么盼头?
也许在别的地界儿,没有这般干涸,还能够讨要些饭食,走,前路未知,还有几分生的希望,留下,只有等死的份儿
张二娘心里跟明镜似的,对村里的情况知晓的很,对自家的情况,也门清,可她在这关头却犹豫了。
粮食有,水没了,逃出去,往哪里去?不逃,也许还能等来老天爷下一场雨呢?虽然她心里也清楚,这求雨的希望几乎渺茫
张二娘胡思乱想了一通,却发现依旧没法回老李头的话。
屋里气氛有些苦闷压抑,大山看不过去,接了话头,说道:“二叔,您是咋打算哪?”
老李头习惯性的往地上敲一敲烟杆子,嘶哑着声音说道:“我记挂着柱子呐,这孩子,都出去大半年了,还不回来,我琢磨着,要不去西河城里等着去,那王老板在西河城里地盘大,我去那头守着”
张二娘接了话,担心问道:“他二爷,您年纪大了,折腾去西河城,万一路上遇到那歹人,可如何是好?”
“呵呵”老李头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褶子开了花,“莫担心我,我这孤寡老头子一个,没家没产的,还怕被人抢啥只要有口饭吃就成了”
老李头一番话出来,让张二娘沉默了,自从去年他家遭了贼偷,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被柱子变卖了,再没有存丁点让人眼红的家当。如今说走,便是拍拍屁股,随时就走的事儿。
可自己家这一屋子的家当,哪一样她都舍不得
第207章:后路
张二娘为难的叹口气,说道:“他二爷,您走,我也不放心,可我我也不能陪着您去了”
老李头点点头,笑着道:“我晓得,晓得我过来知会你们一声,免得走了你们也不晓得我去了哪里。只是往后啊,你们也要做做打算,村里人走的多,这日子又不太平,总要多算计些,为自己留条后路才好啊!”
老李头说的,何尝不是张二娘想的,当下她也顺从的点头应了。
送走老李头,从院子里回来,张二娘和大山俱都没了力气,瘫坐在芦苇席子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桩子和阿福已经躺在凉席上,准备要午睡了,后院里,海棠正在清洗一家人的碗筷。
今早上,大山已经把池子里剩下的水舀起来了,正好装满了四个大陶缸。
这点水就是全家人最后的希望了。
海棠只敢舀出小小的一点冲洗碗筷,好在现在的饭菜一点油水都没有,这点水也能冲洗干净。
边收拾,老李头的那番言语也上了海棠的心头,是啊,大家伙儿都走了,村里的男人都没剩下几个了,如果一旦有流民流窜到这里来,便是想赶走,只怕也不容易。
那些人饿急了眼睛,什么坏事干不出来?
昨日个村里的房子不就是他们烧的吗?
好在她家还有个谁都不知道的地窖,粮食和值钱的东西都放里头,多少也还放心了些。
而现在,摆在面前的头桩难题,便是这干净水快没了。
这一桩难题迫在眉睫,不解决,一家人也只剩下等死的份儿了。
但现在哪里还有干净水呢?
除了大青山,海棠再想不出现在啥地方还能找出水来。
可村里人不是傻子,为啥大家宁愿背井离乡,也不去大青山找水?
海棠听大山念叨过,年成不好,山里的猛兽也都没往年吃的饱,也就比往年格外凶悍,现在进山打水,先不说能不能把水背出来,便是遇到了猛兽,人手不够,估计都不能活着出来
哎!
胡思乱想一通,好像依旧没有思绪,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让她爹走往山里找水这一步险棋。
已经是九月的天气了,头顶太阳依旧火辣的让人难受,不见半丝秋天的影子。
海棠默默的进了自家仓房。
往年,这仓房里的东西,都堆成了山高,从来没有空荡过,如今好了,里头真是干净的很,除了两袋子粮食,啥都没有了。
虽然这屋子底下的地窖里,还放着一家人近一年的口粮,可看着眼前空落落的一切,海棠还是有些莫名发慌。
屋顶上的蛛网结的密密麻麻,好似这房子荒废许久一般。
叹口气,海棠把视线挪开,出了门去。
后院厨屋里,也只剩下几个腌菜坛子,十来捆木柴。
转而到了前院,东西屋子里只剩下些平日里穿的衣裳,其他的,一概都收进地窖里了。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四年之前,那个家徒四壁,人心惶惶的老日子里。
“爹,娘,晚上咱还是打个包袱,收拾收拾行李吧,万一真要逃荒去,咱也不慌乱”
张二娘惊了一下,转头看着东西屋晃悠了一圈,靠坐过来的海棠,疑惑问道:“咋的,咱也要逃?逃哪里去?咱们家还有吃的,喝的虽然不多,但我刚刚送你二爷爷时,他说了,他家还剩下一陶缸干净水,能给咱用,那咱家干啥要逃荒?”
海棠靠坐在泥墙上,无力闭了闭眼睛,等到张二娘问完,她才挪了挪身子,靠过去道:“娘,咱的这些东西,是有,可您别忘了,村里人的水都快没了。等到村里人都走了,没了依靠,那些流民窜进来,抢人抢粮食,他们什么干不出来?”
咽下一口唾沫,海棠接着说道:
“咱守着,能守得住吗?咱现在多安个心眼子,把包袱打好了,说什么时候走,就能走,如果不用逃荒去,咱也只当多费了一番打包袱的工夫罢了”
大山点点头,附和道:“海棠说的在理儿,现在这年成,不能往好处想,什么都得做坏处打算呐!”说完,便又是一番长叹。
张二娘也就没了多的话,跟着道:“那咱晚上再说吧,等天黑了,我去地窖里看看,看需要收拾些啥东西出来”
见说动了一家人,海棠心里总算松懈了些,往张二娘身畔又靠了靠,倚着墙壁闭眼假寐。
天刚擦黑,老李头便叫了大山过去,把那一缸水搬过来了。老李头也已经收拾好,准备第二日一早上路。
晚上总算有了一丝凉意,桩子带着阿福早早便上床睡了。后院里,海棠掌灯,和张二娘前后脚进了地窖,屋里留着大山看着,防止村里人突然来访。
油灯芯子用的粗的,把黑乎乎的地窖照的亮堂不少。海棠把灯搁置在一处平坦处,这边张二娘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收拾了。
现在白天天气还算热,但晚上已经有了凉意,依着清水村以往的气候,不出两个月,定会落雪,而如果逃荒,就算走的再远,也不可能徒步走到南方去,更有可能,还要往更北边的西河城里赶,因此这冬日的棉袄,是一定要带的。
棉被子也定要带一床,晚上气温低下,家里人扛得住,小阿福还是个孩子,一点都不能受冻。
海棠还有一个顾虑,出门在外,不可露富,这些棉衣棉被,如果露了外人眼睛,定是要被人眼馋的,还得找些破烂的外褂子在外头穿着遮挡。
海棠一一指点张二娘,装了大大小小好几个包袱,又把自己的担忧顾虑说了出来,张二娘跟着点头,直说家里好几年前的破烂褂子多的很,趁着明儿天光,可以拿到门口的河沟子里洗洗,暴晒上几天,穿上就没问题。
现在家里的水都不多了,这些日子来,家家户户也就用了门口快见底的河沟水洗衣裳,洗杂物,但只要是进嘴的水,却不敢用河沟子里的了。
衣物收拾好,还有粮食,锅具,碗筷,张二娘拿竹篓子,箩筐,都装了一些,尽量都挑的一些旧的,差的收拾,好的反而留在这里,不敢带出去现人眼。
收拾了小半个时辰,总算妥当,等到爬出沉闷逼仄的地窖,屋外凉爽的空气汹涌而来,海棠忍不住深吸一口长气。
屋外繁星满天,风起,树枝摇晃不已。
海棠叹口气,这西风萧瑟,如果能带来几场秋雨,该多好啊。
现在她也抱着万分的侥幸,希望一家人能够扛过去,只要坚持到了冬季,一落雪,黄羊镇便活了,希望也有了,便再都不怕了。
第208章:连阴雨
第二日天未大亮,大山和张二娘便早早起来,送隔壁的老李头上路。
张二娘早做好了一兜子白面馒头,拿干净的布袋子装好了,递给了老李头。
等到人走远了,狭长的黄土路上再看不到人影儿时,夫妇两个这才转身,心情压抑,往自家小院而去。
挪步到门口,张二娘抬眼往柱子家又张望了一番。
柴门紧闭,院子里再听不到毛驴的叫唤,风一起,茅草屋顶的草须跟着飞扬,有些都飞落到了篱笆院里。
黄泥墙面上,再看不到晾晒着的新鲜兽皮,屋外墙檐下,也没了干农活的一应农具。
一起住了几十年的屋子,如今空落落的,再没了一丝人气,张二娘看着看着,脸上忍不住又掉了泪珠子。
“好了,咱回去吧,二叔走了也好,留在这里,守着也没盼头。”大山在张二娘耳边轻声安慰。
张二娘点点头,顺从的跟在男人身后,进了院门。
老李头这一走,好似把全村人最后的这一点愁绪都勾了出来,一早太阳还没露脸,村里就有些不安静,好几户人家聚拢在村口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