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暴君每晚梦我-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离京至今她每晚都早睡,却再也没有梦到那个梦境,反而时不时会梦到苏驰梦到现世。
梦境也变得无比短暂,一夜好几个梦,唯独没有梦到赵珩。
以前不想他的时候总会入梦,想他却梦不到,略心塞。
自己一路辛苦收集到的,租田政策执行不到位的证据不少,想要传给他都没办法。
北境是他的势力最早渗透的区域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真的不敢想,
苏绾发了会呆,掀开被子起床。
他的事急不来,自己的正事得赶紧办。
收拾妥当出去,宋临川带着侍卫已离开府衙去马场选马。
苏绾和秋霜、镖师一起吃过早饭,准备妥当,吩咐秋霜带上特意准备的糕点,也离开府衙。
秋霜戴上帽子手套还冷得直哆嗦,出门看了一圈,见老贾就在附近,顿时安了心。
昨晚宋临川的暗卫营猎杀那两个刺客,他们没有参与,但都去看热闹了。
宋临川的暗卫营和那刺客的功夫都一般,他便是想要劫走苏绾也不容易。
进入商铺比较集中的街道,秋霜见苏绾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不禁有些好奇,“小姐,我们今日要干嘛?”
这一路过来,苏绾打听的消息很杂,从学堂到医馆还有租地政策,税赋减免情况什么都打听。
“去见一个老朋友。”苏绾鼻子冻得通红,“有正事要办。”
她在汴京买下的那座宅子的房主,就在安宣府做买卖。
当初去官府给房契改名后,自己跟他要过地址。
“明白。”秋霜微笑点头。
街上人很多,从东蜀过来的游商,牵着马匹驮着些紧俏的东西沿街叫卖。小贩挑着担子大声吆喝,卖糖果卖针线,比汴京要热闹。
苏绾带着秋霜一路打听过去,终于找到前房主的铺子——吕记米粮糖果炒货铺。
铺子很大,上下两层的结构,底下是米粮有两个小二和一个掌柜看着。来买米粮的百姓很多,有点挤。
楼上是糖果和炒货,这会离过年还早,看起来稍微有些冷清。
苏绾的运气不错,前房主吕岳州刚进了一批糖果,正带着楼上的掌柜在清点。
她看了一圈糖果,坐到柜台附近等着。
过了会,吕岳州清点完新货,含笑看她,“姑娘好魄力,还以为你是说说而已,这一路过来可不容易。”
他卖完宅子过来,不赶路慢悠悠走了半月都累得慌,妻儿也遭不住。她一个姑娘家又不常出门,路上的辛苦可想而知。
“也不是很难。”苏绾开门见山,“我一路打听过来,说是北境种植的棉花都在安宣府交易,为何街上看不到收棉花的铺子。”
“姑娘打棉花的主意?”吕岳州诧异,“这笔生意寻常人可吃不下,我前日看到汴京锦衣坊的东家了,他似乎也是为了棉花而来。”
“这事我知道,没来之前牙行的东家就告诉我了。”苏绾一点都不意外,“我想知道下,往年这棉花是怎么卖的。”
他来安宣府已经好几个月,又是生意人,对商业信息肯定敏感。
“往年都是棉花贩子来收,再运往各地。不过那位锦衣坊的东家手段不简单。他一来,安宣府的百姓在就在传,他是皇上派来的,要全部收购棉农的棉花。”吕岳州苦笑,“姑娘要跟他抢不容易。”
苏绾扬眉,“就是百姓互相传的,安宣府未有下令?”
“对,知府大人又不是谁都熟悉,这事从他到了就开始传。”吕岳州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再有两日便是花市,就是棉花交易集市,所有的棉农都会来卖棉花。”
“多谢大叔告诉我这些。”苏绾站起来,示意秋霜将糕点送上,“这是我铺子里自己做的,回头可能还需要大叔帮我做些事,你放心,我不会让你白白辛苦。”
“看得出来姑娘是个敞亮的人,相信姑娘给的价钱也不会低。”吕岳州起身拱手,“等姑娘的消息。”
“好说。”苏绾含笑回礼。
从吕记出去,苏绾也不逛街了,直接回府衙。
别人见不到知府大人,自己想见还是很容易的。这也是当初,她决定跟着宋临川同路过来的原因之一。
锦衣坊的东家若真的是皇商,到了安宣府必定拜访知府,否则谎言容易被戳穿。
听吕岳州的意思,盯着棉花生意的人不止他们,肯定还有其他地方的富商过来试图运作。
二十万斤的棉花转手出去,刨除人工和成本以及税赋,利润将近一万两银子。
数据上可能会有些出入,但是能吃下来,再扩大种植面积明年就不止这个数目了。
趁着宋临川还在安宣府,自己左手收了右手卖,没有囤货之忧也不用担心运输。
宋临川这回要了三千匹战马,带来的人手不少,银子也够多。
苏绾算了一路账,回到府衙立即找迎宾馆的管事,拿出一锭银子递过去,唇角微弯,“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想要跟知府大人谈,麻烦帮我传个话。”
“姑娘你可别害我,知府大人今日刚好有空,我这就给你去传话。”管事看了眼银子,吓得直哆嗦,“姑娘稍等。”
这可是东蜀太子带来的姑娘,自己敢收她的银子,手别想要了。
早上那太子出门前已经给了十两银子,让自己好生招待,不可怠慢了这位姑娘。
“那便多谢了。”苏绾收起银子,自己找地方坐下。
估计是宋临川跟他说了什么。
等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迎宾馆的管事折回来,脸上的惧意散去依稀多了几分笑意,“姑娘请。”
“有劳了。”苏绾客气道谢。
迎宾馆就在安宣府府衙左侧的院子里,出门右拐就是府衙大门。
苏绾跟着迎宾馆的管事穿过校场,安宣府知府迎出来,态度客气,“在下乃安宣府知府张奉如,不知姑娘要见张某,可是对迎宾馆有意见。”
这女子是跟着东蜀使臣从汴京来的,自己虽是安宣知府,招待不好东蜀使臣回头陛下怪罪,免不了责罚。
“民女苏绾见过张大人,民女并非东蜀使臣,仅是与宋公子同路而来罢了。”苏绾礼貌福身,“民女斗胆,想要跟张大人谈一笔生意,不知道张大人可给这个机会?”
宋临川到底是东蜀太子,自己不挑明身份反而不好谈。
这知府看起来也就三十来岁的模样,眉目清朗正气十足,应该是个十分靠得住的人。他守了六年的安宣府,肯定深得赵珩信任。
“生意?”张奉如打量苏绾片刻,请她入内,“姑娘里边请。”
光是这份胆识就能看出,她与寻常女子不同,他倒真有些好奇她想要谈什么。
“小的先告退。”迎宾馆管事的见张奉如没反对,拱了拱手,转身退出去。
“多谢张大人。”苏绾松了口气。
张奉如做了个有请的手势,转头往里走。
苏绾带着秋霜不疾不徐跟上。
秋霜悄悄收回手,打消取出令牌的念头。
陛下未有下令让他们亮明身份,只说若宋临川真打算劫人,可调用安宣府的官兵,通知镇军将军陈瑞武。
进入东院,张奉如跟院里的婢女说了声,领着苏绾去书房。
“坐吧,不知道苏姑娘想要谈什么生意?”张奉如绕到书桌后坐下,看苏绾的眼神多了几分审视。
这姑娘能跟东蜀太子一路过来,还让那太子礼遇有加,不简单。
“棉花。民女进入安宣府后留心看过,安宣府的百姓虽远离了战火,日子依旧艰难。若张大人肯与民女合作,民女倒是有一计可改善民生。”苏绾神色从容。
整个北梁,棉花产地几乎都集中在安宣府治下的几个州县。由于地理原因,大多数都是平原干旱地带,居住的百姓也很多。
但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却不多,好好利用起来,不止能增加棉花的产量,也能让更多的百姓吃上饭。
“姑娘总要说了法子,本官才能决定是否合作。”张奉如目光如炬。
这姑娘看着胸有成竹的模样,不像是无的放矢。
关于棉花的生意,此前已经有人来找自己谈过,他还未决定是否与对方合作。
对方的条件是一斤棉花给安宣府十文钱的辛苦费,要安宣府出面,征收所有的棉花。
再有两日,一年一度的花市开放,安宣府治下的州县所产的棉花,会全部运到花市出售。
往年棉花都是卖到汴京和南境,今年跟东蜀通商,因此打棉花主意的商人不少。
不算前几日来的和眼前的姑娘,想要与自己搭上关系的富商,已不下十人。
“张大人想必也在为租田政策执行一事头疼?”苏绾不答反问。
安宣府治下的州县,出现不少中饱私囊之事,他身为知府若不及时管辖闹出乱子,他的乌纱帽也保不住。
正好自己手上有比较明确的名单,他换个方法去求证,便能知道哪些州县在糊弄他,算一举两得。
“看来姑娘准备充分,连这事都打听过。”张奉如眼中多了几分赞赏。
“生意人,总要先算利弊。”苏绾失笑,“张大人如今苦恼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租田政策是否执行到位,另外一个便是如何能让百姓吃上饭,民女可同时帮大人解决这两个问题。”
张奉如来了兴趣,“姑娘且说。”
这口气未免太大。
自己在安宣府六年,各种办法都试过,也仍有无数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种出来的棉花,就没人舍得用,一年的收入就指着那点棉花。
“安宣府治下的州县荒地不少,此是其一。其二,我手中有一份,记录各州县租田政策执行情况的名单。”苏绾唇边弯起一抹笑,“卖棉花给官府可获得荒地的开垦资格,谁弄虚作假一看便知。”
张奉如若有所思。
卖棉花给荒地开垦资格,这是在租田政策之外的新政。若有州县中饱私囊,未分的荒地肯定不够,等于自曝其短。
“民女不止今年收棉花,往后每年都收,并且会按照律法缴纳税赋。”苏绾知道他被自己说动,又补充道,“民女还会教百姓一个法子,如何在地里同时种植两种作物。”
北境的气候不适合种植两季作物,但可以参考现世的套种法。
既能种可食用的粮食蜀黍,也就是高粱,同时又能种棉花互不耽误。
给了棉农思路,说不定还能套种其他的作物。
她一路过来打听过,套种法在北梁尚未出现,种植方式比较单一。
“姑娘不愧是生意人。”张奉如被她口中,那个同时种两种作物的办法吸引,脸上多了几分笑容,“主意也出得出人意料。”
“张大人说笑了,官府若是肯出面帮忙,该缴纳的税赋民女一分都不会少。”苏绾佯装不急,“大人可好好考虑再做决定。”
张奉如爽朗笑出声,“你给本官开出如此丰厚的条件,本官若是还不答应,便枉为父母官了。”
前边那人一斤棉花给十文钱,就算全部收了库房也就多个两千两银子,百姓还是无饭可吃。
这姑娘缴纳税赋,银子不多,但她出的主意可是于所有百姓都有利的,无法用银子衡量。
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百姓吃上饭,当然选她。
“大人抬举了。”苏绾的脸色悄然舒展,眉梢眼角都染上笑意,“希望合作愉快。”
张奉如又笑,招呼婢女去把师爷叫来,书写契约拟发公告。
苏绾见他想得如此周到,便不做声了。
张奉如办事爽利,签订好契约官府收购棉花公告也贴了出去。苏绾将套种法写下来交给他,告辞出去,带着秋霜回头去找吕岳州。
有官府出面,她得有人手干活才行。
吕岳州在安宣府开米粮店,人脉不少。
找好了人手,等花市一开她再跟宋临川借几个侍卫,跟张奉如借几个官兵,棉花收完打包好就能让宋临川带回东蜀。
得益于张奉如是真的想为百姓做事,她的计划才能顺利。
回到吕岳州的铺子,客人没早上那么多。
苏绾跟一楼的小二打听一番,得知吕岳州还在楼上,径自上楼。
吕岳州坐在柜台后算账,听到动静看过来,脸上随即浮起笑容,“姑娘这么快回来?”
他听说公告的事了,才贴出来所有的百姓都跟沸腾了一样,夸知府大人英明。
只要把棉花卖给官府,每户可自行开荒五亩地,这样的好事谁不喜欢。
这姑娘才走没多会又回来,这事多半跟她有关。
此招一出,锦衣坊那位东家便没戏可唱了。
“有事需要吕大叔你帮忙。”苏绾坐下来,淡然出声,“麻烦大叔帮我找一百个人打包棉花,每个人我给你一两银子的人头费,工钱我跟他们另算。”
吕岳州惊讶睁大眼,“真是你啊?”
他居然还给猜中了?这姑娘果真不简单。
这一笔少说也能赚个八千两银子。
“是我。”苏绾眨了下眼,又说,“方才给你的糕点味道如何?”
“内人和犬子甚是喜欢,姑娘想开铺子?”吕岳州再次被她给震到,“这是打算在安宣府定下来?”
苏绾失笑,“有想开铺子的想法,但不是现在,等开春天暖了我还会回来。”
吕岳州也笑,“姑娘打算给多少工钱,说准了我好帮你找人。”
“每天五百文钱,管吃饭。”苏绾拿出银票递过去,“两天内找齐。”
“这价钱有点高了。”吕岳州接了银票,劝道,“一百文钱都很多人抢着干。”
“吃力气的活,五百文不算多,天冷了也没地方赚钱,多给些无妨。”苏绾叹气,“战火刚停,吃不上饭的百姓太多了。”
吕岳州也跟着叹气,暗笑自己太计较,“这事包在我身上,姑娘放心。”
苏绾起身道谢,约定好看人的时间,别过吕岳州带着秋霜下楼回去。
她还没正式跟宋临川谈这个事。
回到府衙门外,围在公告墙前的百姓,比她们出去时多了一倍,都在讨论卖棉花可以开荒的事。
苏绾站在人群后方听了会,正欲回去,耳边忽然听到有关东蜀的消息,复又收回脚步。
“听说咱的太子不行了,我昨日才看到大队人马进了府衙的迎宾馆。”
“你又不认识太子,万一真不行了呢。”
“也是,绥东府那边都传遍了,都在等着看太子是不是真的要死了,说是菩萨在惩罚他。”
说话的人往前挤,苏绾扬了扬眉招呼秋霜回迎宾馆。
什么菩萨,应该是赵珩的人在东蜀放出来的流言,跟当初平崇百姓不准开渠的说法一样。
难怪宋临川这一路安静得不像话。
这种流言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苏绾进了院子,管事的迎上来,神色紧张,“姑娘,有位公子要见你。”
“谢谢。”她谢过管事的,下意识往花厅看去。
公子?赵珩不会疯到追来吧?
第126章
那男人背对着迎宾馆大门,坐姿散漫,脊背微微有些佝偻,看背影不像是赵珩。苏绾放了心,大大方方地跟着管事的进去。
男人听到动静回头看了眼苏绾,微笑起身,“苏姑娘好,在下是汴京锦衣坊的少东家纪元朗。”
“公子为何要见我。”苏绾态度冷淡。
这少东家一脸精明相,说话时一双眼滴溜溜地转,不是值得合作的人。
看他的架势,似乎是来威胁自己?
“明人不说暗话,在下知道方才贴出去的公告和姑娘有关,这棉花的生意我要三成。”纪元朗咄咄逼人,“姑娘莫不是以为跟知府合作,便可高枕无忧?”
“纪公子莫不是以为,你找我说几句狠话我便怕了?”苏绾抬眸看他。
上门来警告她?自己敢千里迢迢跑来北境,就没想过空手而回。
“看得出来姑娘的胆子不小。”纪元朗愠怒,“你可知在这北境地界,我锦衣坊说了收棉花,便是官府出面也不好使。”
他许给张奉如每斤棉花十文钱的好处,自己全部吃进今年的棉花,再给额外的红包,张奉如最少可入账五千两银子。
知府一月的俸禄也不过三十两,五千两可不是小数目。
原以为张奉如会接受好处,毕竟这事于双方都有好处,便是拿部分出去缴纳税赋他也赚了大头。
自己等了两日,等来满城的公告。所有的棉花今年由官府收购,凡是卖给官府的,还能获得开垦荒地的资格,每户五亩。
他多方打听才知,张奉如今日一早,见了个跟着东蜀使臣一道来的姑娘,后来就有了贴满安宣府的公告。
未免自己得罪不该得罪的人,他仔细打听过,她跟东蜀太子只是同路,根本不是那太子的什么人。就是跟北梁的皇帝也没关系,无非是得了一块匾。
锦衣坊在汴京开了三十年,就是这安宣府也有铺子,论实力和财力无人能比。
她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妄想一口吞掉整个北梁的棉花生意,简直是做梦。
要吃下这笔生意,也是锦衣坊吃。
“好不好使,公子等等便知晓。”苏绾不欲跟他继续废话,说完便站起来掉头回房,“公子请回,这儿是迎宾馆,不是公子能来撒野的地方。”
来之前她做过关于锦衣坊的功课,除去汴京总店,还在国中设有十三处分店。有自己的织布坊和工人,还养了数百个绣娘。
主要经营丝绸和成衣,对棉花的需求并不大,每年的收购量占不到产量的三分之一。
纪元朗这次亲自过来,和自己一样看中的是东蜀的需求。
他敢来威胁自己分一杯羹,估计也有依仗。
就是不知,到底是地痞厉害还是知府的府兵厉害。
“在下奉劝姑娘一句,别敬酒不吃吃罚酒。”纪元朗站起来,眯起眼恶狠狠盯着苏绾的背影,牙关要紧。
他提早三日过来布局,便是想独吞棉花生意,今后每年只一项进账就上万两银子。
哪怕东蜀吃不下这么多货,以锦衣坊如今的织布技术,也能将棉花织成布出售,不会有囤货之忧。
一个姑娘家罢了,她要收棉花就得找工人打包,还得找商队送去东蜀,还要去钱庄兑换铜钱。
哪一个环节自己都能卡死她。
再说了,自己还有大伯这个杀手锏。他就不信,一个知府还敢得罪朝中的侍郎,除非他不想升官了。
就算她能全部避开也无所谓,自己只需要一把火,便能让她血本无归,让她知道得罪自己的下场!
纪元朗眼底布满了阴鸷,用力攥紧拳头。
“纪公子想太多了,我什么酒都不喝。”苏绾回他一句,拐进回廊回房。
这纪元朗是个隐患,自己得计划下防止他出阴招。
不止他,还有从各地过来的富商。就这么一块肉,人人都想吃,就看谁有本事吃到。
“小姐,要不要我去教训他一顿,太气人了。”秋霜气鼓鼓嘀咕,“什么玩意,竟敢威胁到姑娘头上。”
苏绾可是未来皇后,岂容这等宵小之辈欺辱。
“不必。”苏绾回她一句,推开房门进去,一屁股坐到书桌后自己动手研墨,“私下的手段现在还不需要用,看他出什么招。”
“是。”秋霜应声安静下去。
苏绾抬头看她一眼,唇角弯起浅浅的弧度,拿笔列收购时需要的人手。
打包的工人吕岳州帮找,若是纪元朗插手,有可能一个人都找不到。
她得做两套方案,防止出现无人可用的情况。去兑换铜钱一事也有可能出岔子,纪元朗敢开口就拿三成,方方面面都有可能会给自己设限。
张奉如在安宣府的口碑不错,他肯为自己背书其实已经赢了大半,剩下的问题解决掉就好。
苏绾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列下来,又拿了张纸,写新的合作协议。
扩种棉花,意味着百姓自留的新种子可能不够,她得把这个也考虑进去。
全部写完,苏绾拿起纸张吹干墨汁折好,带上一路上记下的名单和自己的房契地契,汴京府衙盖过章的身份证明,起身出去。
“姑娘可是饿了?”秋霜跟上。
从早上到现在,苏绾就吃了一碗牛肉面,这会都晌午了她还没吃午饭。
“还不是很饿,我去见知府大人。”苏绾偏头看她,“你和镖师先去吃饭,衙门里不会出什么事。”
纪元朗不会胆大到在府衙里对她做什么。
“不行,我可不敢离开你。”秋霜果断拒绝。
那镖师在暗处保护,她在明处,还有老贾他们俩,就为了不让她出事。
“随你。”苏绾见劝不动,干脆就不提了。
出迎宾馆进入府衙,一队府兵从外边回来,看着差不多有两百人。苏绾让到一旁,暗暗计上心来。
穿过校场拐进东院,早前见过她的婢女迎上来,客气出声,“姑娘可是来找张大人的?”
“是,我这还有些事情需要跟张大人商议。”苏绾微笑看她,“劳烦帮我通传一声。”
“不必了,姑娘随奴婢来便好,张大人交代过姑娘来了直接去书房。”婢女福了福身,领她进去。
张奉如在处理公文,听婢女通传后点了下头,示意苏绾进去。
“这是民女一路过来收集到的名单。”苏绾将名单放下,从容落座。
张奉如放下手中的公文,拿起名单翻了翻,脸色骤然发沉。
北境气候干燥寒冷,各州县的百姓饱受战乱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