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之友-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扯着嘴角笑道:“这把柄先不急着用,她要是连这点本事也没有,当个小小从军中郎就死了,是男是女这事儿拿出来说也没人在意了。”
言玉胸口起伏,他登时脑袋里第一个想法,便是杀了李治平!
李治平站在窗口边,外头都是白墙灰瓦,春光极度明亮,连投下来的影子都含着光,他面目纵然在屋内的阴影下,也因为反光而显得每个细微的神情都清晰无比。
言玉最不能接受的,便是旁人用如此嘲讽且……令人作呕的神情,来说她女扮男装一事。
李治平脸上浮现了几分笑意:“怪不得圣人如此宠她,原来有这层关系在。如此便宜买卖,倒是崔家会做人。说来……五少主随她长大,护得如同心头肉一般,原是因为知晓她是女儿。我还以为是五少主兴趣迥异于常人,看来还是普通男子啊。”
言玉死死咬住牙关,让自己面上尽量平静起来。
李治平道:“不必担心。崔三这不也算是背叛了你么,若她输了战役,俘虏后不若就送给五少主为姬妾,你留在身边养着,也算破镜重圆。反正到时候将女子身份昭告天下,她也翻不出什么花来。”
言玉听着他口中,本该前途无量却又棘手的少年将军,变成了个可以随意转手送人的姬妾,终于明白为何崔季明如此恐惧被旁人知晓身份了。
崔季明如何相貌,如何去行军,爱谁不爱谁,何要旁人去评判!
他有一种从心底烧起来的发疼的愤怒。
李治平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话只说到一半,真恶心人的话还没往外冒出来。若她有朝一日被外人知晓身份,那些社会底层的风言风语还不知道将她编排成什么样子!
李治平看着言玉脸色都变了,笑道:“五少主果然是,旁人都不太放在眼里,真的把她当作心头肉啊。啊……倒是,五少主算起辈分来,还算是她表叔,我还说姬妾什么的,这都是什么糊涂话——”
言玉知晓李治平是在激怒他,故意将话说得难听。
他咽下一口气,连声招呼也没有打,径直朝外走去。
李治平在后头说了一句什么,言玉已经听不见了。
前线的战场已经在贺拔庆元带领的河东军的攻势下,退回了兖州一线,偌大空旷的永王府成了行归于周暂时的驻所,言玉穿过长廊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杀了李治平!
李治平本来就算是与他为敌,二人非你死我活不可!
他明知自己不该被激怒,该好好去考虑这件事,万不可落入他的圈套。然而崔季明被行归于周知晓女儿身一事,实在是让他心底恐慌到了极点。
李治平不会是随便说说的,他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崔季明的!
然而他又能做什么?如今崔季明正在随着贺拔庆元,准备攻打郓州和兖州,她与他关系一度恶劣到这种地步——
言玉走了两步猛地停下来,两只手在衣袖内捏紧,拼命告诉自己冷静下来,他一定能想到办法。虽然身在行归于周本不该,但他几次庆幸着崔季明一路行军顺利,庆幸她在军中渐渐名声大涨。
言玉沉沉的呼了两口气,他走过长廊朝外而去,就听着右侧院内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白日里竟就在院内架起了高台,上头一男一女正在唱一出离别的苦戏,偌大院落里,没别的观众,唯有一把极高的胡椅立着,上头坐了个年轻女子,黑衣绣金抹额的侍卫站在胡椅旁,立的笔直的像块碑。
春日晒得很,这二人在地上的影子只有短短一截。
似乎听见了脚步声,胡椅上的裴玉绯往后仰头看了一眼言玉。
言玉只是微微一点头,便继续顺着长廊走离开了院落。
迥郎伴随她的动作也转过头去,裴玉绯两只手玩着袖口,忽然道:“李公果然真能让他方寸大乱啊。唉,如今行归于周也不用三足鼎立,马上就要……一人为王了。不知道别家怎么想,裴家可不会让李公就这么把多少年世家的势力,攥在他一个人手里的。”
迥郎从不去接她这些论朝野局势的话,道:“六娘子,可要换戏?”
裴玉绯懒懒的挥了挥手:“换,换《拨头》来听。”
第192章
夜色中,一群将士暂留在前往郓州的道路旁,各伙长已经带着人燃起篝火,打算用陶锅煮些江水喝。崔季明显然心情不错,她正往贺拔庆元暂时支起的营帐而去,就看着一个裹着深灰色披风的男子,正在从营帐那一端离开。
她多看了两眼,却也没太在意。
贺拔公自然有自己的肱骨羽翼,用于侦查情况,这是行军的关键。其中有耳目有游士,有细作有探马,这都是必备的,为的是提前侦查战场,将情况告知主将。
贺拔公也曾跟崔季明提过,让她为自己预备肱骨,有可信赖的副将纵然重要,但这些心腹细作的几十人必须要早早培养,才有利于打仗。
只是这些人要一个个挑,多年淘选才能信任,未必要武功高超,要的是探访多次没丢了命的熟练。崔季明也挺愁的,她不知该如何下手。
考兰倒是敏锐,听她说了此事,竟然先抱着她死说绝不要去当什么探子细作,不想风餐露宿的出去瞎跑。
崔季明笑得无奈:“本也没打算找你,这些军探都要面目普通,隐匿于人群也不会被发现的,就你这样到哪儿估摸着都要引起轰动,我敢要你去么?”
她想那男子不过是贺拔公的探子之一,便没有多看,掀开薄薄的帐帘踏进里头去。
贺拔公正在查看地图,眉间是风尘仆仆的倦意,他看着崔季明连脚尖都恨不得跟跳舞似的踮着走进来,忍不住笑道:“遇见什么好事了。”
崔季明耸了耸肩:“就是感觉快打完仗了啊,我归心似箭。要不然等到郓州打下来,后头的收尾让联军去做就是,咱们先回长安罢!”
贺拔公可知道她小时候是恨不得赖在凉州大营不走的,毕竟凉州大营有老夏、蒋氏兄弟那种年过三十还愿意跟她抓黄鼠狼玩的人。如今已经开始带兵了,她却跟在前线待不住似的,每天就想着回家。
他皱眉:“还没打到形势完全朝我们这方倾倒,你就开始急着回家。当年让你来长安的时候,是谁满脸不愿。你如今心这么不静,以后都要常年在前线回不了家,难道你还不打仗了么?”
贺拔庆元说完了,忽然反应过来——崔季明这么想回长安,怕不是偷懒想家,而是小女儿心思作祟,毕竟圣人可待在长安城内啊!
他脸色微微扭曲了一下,崔季明看他神色,就知道自己被识破了心思,觉得怪丢脸的嘴硬道:“我就是不放心阿耶,再说小妹如今已经开始棋赛,她肯定想让我回去观赛啊。”
贺拔庆元偶尔脑子里想像一下小皇帝跟崔季明抱在一处的模样,就怎么都感觉有点错乱。
崔季明坐在他旁边,贺拔庆元忍不住道:“他既然愿意让你出来打仗,就该做好几年不得见一面的打算。毕竟你也算是替他出来守江山的,三天两头总想着回去享清闲,还何必再出来呢!这是你自个儿的本职,莫要一陷入情情爱爱的,就完全忘了!”
崔季明两手搭在膝盖上,坐得乖巧,特别老实的垂眼点头称是。
贺拔庆元伸手忍不住敲了敲她脑袋:“你是要做大事的人!要是整天就想着这些,我也何必教你那么多年,直接让你嫁进大兴宫便是了!”
崔季明吃痛连忙捂住脑袋,道:“我知晓了知晓了,就是……”
有时候很想他嘛。
归心似箭,怎么都不放心他一个人在长安。
纵然他身边可能有很多人协助,但在崔季明眼里,没有她,他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贺拔庆元好似无可救药般的叹了口气,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看见崔季明行军路上,发着呆忽然就开始傻笑,嘴里不知道在悼念什么,拽起了金龙鱼的鬃毛。
他陡然有一种自家黑胖的猪热衷拱白菜的无力感,甚至想着要是还朝,恨不得在朝堂上处处为难殷胥,绝不能给他好脸色。
贺拔庆元摸了摸她脑袋,忽然问道:“你那头可有行归于周的什么新消息?”
崔季明抬起头来:“没。自从将他们的事儿抖给朝廷,基本不可能得到消息了。我听闻……翕公逃出桐庐,被人追到睦州,如今生死未至……”
贺拔庆元倒吸了一口冷气:“崔翕被杀?!他自己在建康附近不是颇有势力么?王郑两家就算远了些,黄家没有去救?”
崔季明道:“他已经一落千丈,谁都恨不得踩一脚。帮他没好处,翕公怕是又没少得罪过人,谁还会出手跟另外两党为敌啊。只是阿公……祖父若是死了,我一点都不伤心。”
贺拔庆元看向她的侧脸,崔季明转过头来:“我至今还记得阿耶跪在柴门外,哭的跟个小孩儿似的,祖父也绝不将妙仪抱还给他的事。我也记得祖父……让我服药,为了不让旁人抓到破绽,让我……”
贺拔庆元一惊。
崔季明眼里有些微光闪过:“阿公是知道祖父是这样的人,才从来不入桐庐,也不和崔家多来往么?阿耶因父子关系,不得忤逆他,一辈子都被他困死了。可我从来不觉得他值得我敬重。如今想来,外头传言清流名相的崔相,千年棋圣的崔相,多么可笑……”
贺拔庆元道:“那都是很多年前,他那一代的事情了,崔翕……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只是他的本事,满足了他个人,兴旺了家族,却没能让他身边任何一人过的舒服。他死了,肃宗逝了,那些年他们争权夺利的往事,也就算过去了。你就不要想太多了。”
崔季明两手在眼窝里揉了揉道:“嗯。不过我跟外头有些江湖人士还有些联系。杨让是李党之人无误,几乎山东地区的各个主将都跟李党多有联系。这一片估计都是在李党的掌控下,因此我也怀疑李治平偷偷来了山东。”
贺拔庆元:“杨让?杨家……已经多少年不显世了吧。”
崔季明也知道当年高祖北上,打仗中途就毫无缘由的屠了弘农、河内两地的杨姓本家,这跟后头针对李家差不多,都是来源于对回归历史原路的恐惧吧。
她道:“杨让也可能不是那两支的幸存子嗣出身。毕竟杨姓很早就有了,就算是高门,天水郡那一支出身也有可能。他也不是原来的山东老将,怕是李治平摆在前头的幌子,替李治平说话办事罢了。”
贺拔庆元道:“若是李治平来了,你认为他可有全权控制山东的能力?”
崔季明摇了摇头:“难说。山东这里局势很复杂,再往北走一点,过了黄河就是崔家的清河本家,往东一点没落的琅邪王氏,这里各姓的势力都有。但自翕公倒了以后,李治平也算是个手段拔群之人,也可能他已经控制住了行归于周内的局面。”
崔季明说起琅琊王氏落没,心中忍不住想,难道长安这一支的崔家就不算落没了么?
当年琅琊王氏拥司马氏,中兴晋室,而大邺百年中,琅琊王氏只出过一任宰相,在位不过六年。而积极参与行归于周,妄图复兴的陈郡谢氏,更是连一位宰相……甚至说是一位高官都未曾出过。
作为三代帝王亲信的长安这一支崔家,不也是免不了这样的结果么。
长房从仕几乎无望,二房只有她一个假嫡子。
她就是眼睁睁的一支名望在新帝登基的短短几个月内被毁。连她都唏嘘感慨,那些将家族兴旺当作无上追求的世家子弟,又该多么惶恐。
殷胥越是手段强硬,他们就越是不停挣扎。
但再怎么挣扎,崔季明也心里清楚,世家贵族的时代就要过去了。
而行归于周的作用,大抵就是将历史上两百多年才渐渐消亡的过程,缩短为十几年或者……几年罢。
贺拔庆元摇头:“我们对于他们了解太少。”
崔季明:“探子回报也没有准确的消息么?他们手中兵力毕竟不多了,节节败退士气也低沉,不论如何,应该都出不了什么乱子的。”
贺拔庆元却思虑很重,他道:“若是李治平当真来了山东统军,那么他的保密也做得太好了。咱们几乎打探不到任何他们的行军动向,这实在是可怕。”
崔季明答:“毕竟跟他们小心翼翼行事多年的习惯有关。我在行归于周期间,曾听人说起李家行事是一人之事,不泄二人;明日所行,不泄于今日。李治平除非有意让旁人知晓,否则连神情都会控制住,只为不显露痕迹。曾经还有人笑谈,说李家有近身心腹告诉李沅他夜间说梦话,只是言语含混听不清说些什么。李沅当日就把所有在夜间近身服侍过他的下人全杀了,生怕泄密于梦寐。”
贺拔庆元:“虽草菅人命,却很有效。”
崔季明:“难道是咱们这边难知郓州的动向,那还要出兵么?突袭会不会不成功?”
贺拔庆元道:“都已经快到了,自然按计划出兵。明日开始加快行程,突袭时间提前一日,就算他们得到了一些消息,我们也能主动。我早些年也不是没有带过联军,应该不会差错。”
贺拔庆元带的是大同军和凉州调来的兵,大同军也是河东地区算是比较精良的一师了。虽然突袭郓州的人数不多,但行军速度快,应该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当两夜后到达郓州附近的须昌,贺拔庆元恐怕计划有变,决定不休整,直接攻向郓州,占下城后再休整。
郓州是大邺立国后新建的城池,北朝旧郓州是在大野泽边,后来高祖将其改至大野泽下游的济水附近,新旧二地隔约六十里地。与后世黄河改道、合并济水不同,如今黄河还是和济水相距三十里地的另一条并行河流,而郓州到大野泽与兖州到大野泽的距离也差不多。
济水水质清澈,是炎黄时期就有的古河道。它不如黄河宽阔,却水汽湿重。
崔季明随骑兵穿越了这片平原的沃土,周边县村已经大多被焚烧无人,最该被耕种的土地大量被抛弃,但居然还有几个不肯走的老人留在村内。听几个老人说起,郓州一直在屯粮,周围扫荡过一片了,大部分村民都在往北渡河或往东逃走。
崔季明有些感慨,她以为这场战争时间够短够顺利了,却仍然有如此大的影响。
在距离郓州还有十几里地时,贺拔庆元命骑兵步兵抛下行囊,烧火兵与后卫留在原地,其余主力则立即以急行军速度,奔往郓州城。
崔季明知晓这是怕郓州附近的探子发现他们,回报后引得郓州出营列阵备战。贺拔庆元与崔季明分兵两路,一东一西,攻两侧城外驻军。
郓州这样的城内是容不下太多驻兵的,因此大多都是小部分兵力守在城内,另外的兵力驻扎城外。当崔季明骑兵在前,步兵乘车在后走东侧朝郓州进发时,此时夜幕早已降临,从平原上抬头便可见漫天洒星。
而郓州城外的驻军好似还不知道他们的来临,她在马上手持单筒镜,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渐渐可看清营地外木头箭塔上的士兵,正在懒懒散散的接班。
然而平原地带是遮不住这场突袭的,就算他们看不清夜色中的来军,却已经听见了远处传来了车轮和马蹄的声音!
这次朝廷用了大量的木车来运送步兵,就是为了防止步兵长途奔袭后的疲惫,郓州城外所有的士兵听见了这车轮的声音,都是条件反射的一阵后背发麻!
就在崔季明策马在前,往郓州东侧驻军奔袭的同时,对方连忙整顿也阵仗大乱,不知道多少锣鼓号角同时鸣响在上空,无数火把点起,远远都能听到内里的骚乱!作为崔季明副将的是周宇,他奔驰在前,两人相视一笑,显然有种年轻得意的胜券在握。
崔季明没有减缓前头骑兵的势头,她抬手将三枚鸣镝同时射向空中,尖锐刺耳的声音划破了郓州城东的旷野,叛军营中听见了这声响,似乎惶恐到连聒噪的声音都更响了几分。
骑兵身后的车队立刻停车,步兵持刀盾跳下车来,快速朝前奔走,在隔出一段距离的情况下,尽力赶上崔季明打头阵的骑兵。
前头骑兵冲乱营帐,驱赶还未做好打仗准备的叛军,慢一步的步兵不必承担第一波攻击,他们要做的事像蝗虫一样,屠杀乱了阵仗的叛军。
骑兵第一波冲入,击散对方后立刻离开营帐,此时步兵入营,骑兵在营外,调转马头再形成包围圈,在步兵之后朝内紧缩。
这样的方法既能避免漏网之鱼的逃脱,形成三波攻击使得叛军无法结阵应对,也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步兵的损耗。
崔季明在这几个月战事中,用了几次这法子获得胜利,她对此很有自信。
而她也首当其冲,身后先锋部队紧随冲入郓州叛军的营帐!
每个骑兵都会带几种兵器,而崔季明此次改掉了长枪,选择了十字长钩戟。当他们踏入营帐内,四处还有不少步兵在奔走,而就在他们奔走的掩饰下,地面上的营帐间横了不少道粗麻索。
崔季明大笑,连带着周宇也忍不住摇头笑起来,马上隔着一段距离,在对方营帐火盆的映照下,周宇笑道:“果然如你所料!”
叛军已经有了主将,几次用这样攻营的法子,他们肯定也会努力想出对策。
而崔季明早早预想到他们的对策。
兵士隐藏在营帐内,各个营帐之内牵横索,以奔逃的步兵为掩饰诱导,让对方的骑兵被横索绊倒,于此同时手持长枪的步兵从营帐中钻出,刺死马背上的步兵。
而且他们也缩短了部分营帐之间的距离,就算对方及时看到横索,停马没有被绊倒,他们士兵不露面,只让长枪从帐篷内刺出去,营帐之间如此短的距离,也足够两侧探出的长枪刺穿马身了。
崔季明笑,她自己想出的攻营办法,难道不会再考虑应对和弊端么。这个法子,她早早在成武驻营时预想到,士兵之间操练过,十字长钩戟正是对付他们的最好武器。
她的笑声从前头传来,后头跟着她踏入的骑兵看着眼前的状况,和崔季明早早预演的几乎分好误差,也忍不住笑了出声。
他们抬起了手中的钩戟,一把挂住地上的绊马索,几把钩戟朝后猛地一拉,拽着绊马索两端的士兵就像是两头连着的两串葡萄似的,一连串被拽出来。有些手持长枪的,反应倒是快,他们本跪在帐内,此刻正要起身将长枪刺去。
而另一边配合的骑兵,抬刀劈向帐顶,他们走到哪里扎营都是自己搭帐篷,自然知道在哪里一刀,就可以让整个帐篷倒塌。
篷布随着他们的动作落下,蒙向还未来的起起身的其他士兵,于此同时,勾住绊马索的那些骑兵,挥起长钩戟,如同镰刀割麦秆一样,朝下刺入篷布下还在抬手想挣扎出来的步兵!
这应对的法子,他们训练过太多次,一勾一劈,然后便可以在马上居高临下,对着惊惶起来的叛军,收割性命了!
还有些不嫌事儿大的,从那些距离宽阔的营帐之间,让马匹轻快的跳过绊马索而过,躲开从营帐内刺出却够不到他们的长枪,到处击倒火盆,让火盆倒向易燃的篷布。
一时间,自以为也算能够及时应对的郓州叛军,遍地惨叫,甚至有许多本来还在营帐中躲藏的士兵,受不了任人宰割的状态,再藏不住,先掀开帐帘往外逃窜!
这是一种怎样的状况,主将预想到了可能发生的状况,对此想出几种对策预演过。生死未卜的战役,满心担忧的出兵,瞬间就变成了早早预备好种种回答的一场练兵。
每个人的心中,第一个想法就是——
谁也不会死,这是一场他们赢定了的仗。
崔季明再年轻,流言无论如何,她也是有能力带他们一次次打胜仗的,跟在她身后,肯肝脑涂地的决意纵然重要,但相信主将可以带他们活着来回的信念,也未尝不是一种力量!
第193章
骑兵手中拖着十字长钩戟,四五人为一组,如同闯进麦田惊起一群乌鸦般,看着叛军四散而逃,崔季明眼见着已经冲散,抬手朝空中又射了一枚鸣镝。一时间四散开来的骑兵听见这一声尖锐声响,才发现差点忘了计划。
叛军营地前步兵已经持盾突入营内,崔季明率先带着骑兵朝营外而去,重新在营外准备形成包围圈,再度朝内推进。
她是从郓州东营靠近河岸的那个出口离开,周宇带一部分兵力从另一侧离开,列阵的步兵正在从营地正门缓缓推入,崔季明抬手,身后的骑兵立刻变阵,将队伍改成横排,准备调转马头。
然而就在这片平原靠近济水河滩的位置,崔季明似乎看见河岸上飘着些……什么灯火……
身侧的骑兵已经调转马头,列成排,不少从叛军营内奔出来的逃兵发现远处竟然列着这一队骑兵,惊得跌坐在地上,好似天地之间根本找不到活路般仓皇后腿。
骑兵队正在等待崔季明号令,一齐冲回营内,与进入营内的步兵里应外合。
然而他们等到的却是静默,偏了偏头,却看着崔季明还面朝河岸,背对叛军大营,从袖中拿出单筒镜朝济水的方向看去。
济水河岸的薄雾被一阵夜间的春风荡开,崔季明狭窄的视线内,出现了许许多多像萤火虫一般的光点,她当然不会认为那些是萤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