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王之友-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季明也不知是噎的还是气的直打嗝:“老子就是信了你的邪!嗝、跟个工地上加班的打桩机一样,不插电运作这么久,你就没感觉?”
    殷胥死都不会说自己也腰疼。小年轻疯起来都有股自讨苦吃,殷胥心里得到了足以回味不知多少年的好,这些也都被他淡化了,道:“我也没有想到。你、你也不能只怪我……”
    崔季明正在喝汤,听这话,气的想掐死他瞪眼怒道:“不怪你怪我了?
    殷胥连忙道:“我是说,你不也没说坚决不愿么。你只要是说不愿意……我什么时候有不听你的话。”
    崔季明真是被他这话戳到痛点了。她本来许多日没和他温存,本来就心里愧疚,再加上殷胥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她这个没自制力的连一句坚决的让他滚蛋都没说出口,往往是他还没有再三征求她的意见,她就先抱住他不撒手了。
    她知道自己态度不坚决,特别是对待他就是个没底线的人……
    崔季明生气:“你不老说我不懂事么!我不懂事了你就不能懂事一回!”
    殷胥靠过来坐,他还不是那种贴着崔季明,而是抓着崔季明的左手,要她抱着他的腰,道:“我见了你,还有明白事理的时候么?以后绝对不会了!”
    他以为崔季明不信,有点急了,连忙道:”真的绝对不会再这样了!我只是太想你了,你要是以后让我经常见到你,我就不会这样了。”
    崔季明噎了噎,心道:也别,要是放假……偶尔这样疯一把,也是乐趣嘛。
    她不好意思说,没理他。殷胥实际上也没用早饭,以为她这是说可以吃饭了,跟她肩膀抵在一起,试探般的悄悄伸手摸向了自己的筷子。
    崔季明可是以前没少给他剥虾,这时候拿着筷子敲了敲饭碗:“我要吃虾!”
    殷胥连忙收回手来,反对她训道:“不要用筷子敲碗!这样不好。我给你剥就是了。”
    崔季明简直就成了脖子以下高位截瘫,撒了手往他臂弯里一摊,殷胥背直的堪比一张带靠背的椅子,她两只手就搭在他膝头只要负责张口吃就好了。
    也就喂她的空档,殷胥也早就不跟她讲究分餐了,自己也跟着吃几口,权当是一顿饭囫囵解决了。
    她困得不行,吃饱了说着不睡不睡,一会儿几乎翻身就挂在他脖子上睡着了。外头人瞧见平日里背着手笑的风流倜傥的崔季明,此刻额头抵在他脖颈上蜷在他臂弯里昏睡,大抵要惊掉了下巴。殷胥不忍心吵醒她,对外说自己头痛有些累了,说自己要歇一会儿,也没敢乱动,抱着她睡了一会儿。
    崔季明真睡熟了还是相当的压秤的,殷胥就撑着她还不敢往后倒,崔季明还拳打脚踢的打着小呼噜,痛苦程度简直堪比他自己被搞了一夜……
    不过痛苦的也只有殷胥一人。平日里若是有大事发生,午间也不过给半个时辰让诸位大臣休息,甚至连饭食都是放在廊下,一群高官坐在矮凳上用过的,顶多再加个去更衣的时间,就要着急忙慌的回来。这样的高压政策把一群高官压的都够惨的。
    俱泰或崔南邦这类还能跟殷胥多说几句闲话的大臣也偶尔倡议过这件事,殷胥却道:“他们宫禁之后绝大多数就回家了,朕还要在这里忙到半夜。朝廷这个关头,天下这个态势,一个个都想着喝茶斗鸟了么?朕把俸禄提了一倍多,累些又如何,我说过不让他们回家了么?我占用过几次旬假?谁不愿意干谁就不用再来了,这活计天底下有的是不输于他们才能的人愿意干。”
    以至于今日见殷胥偷个懒,午间放了一个多时辰,诸位大臣都开始惶恐的觉得,是这事儿把圣人都给愁病了。
    到了下午,书房已经挤满了人,凳子已经摆不下了,崔季明也不再成为倚在榻上的特例,因为连带着刘原阳等人都没地儿坐,一个个风尘仆仆的大老爷们都挤到榻上来。
    刘原阳不知外头殷胥跟崔季明的传言,看着崔季明扶着腰还以为她连夜奔波骑马累的,老有一种把她当小时候看待的感觉,还特别关怀道:“要不你趴刘叔肩上一会儿?”
    崔季明:“……叔啊,我都比你还高了。还当我是小时候让你背么?现在我要是再跳到你背上,你那老腰都未必受得住。”
    午后的议论中,户部还整理了对于南周现有人口和可用兵力的预估,大批氏族庇护下的隐藏户口,没有完全废止的奴隶部曲制度,使得南周民户很难预测。南周反叛后内部经历许多次内战,曾经南周皇帝占据的地区少战事而富庶,人口自然也会比较多。
    而如江南、岭南一带,则因为战乱甚至发生了汉人屠汉人城的事情,市易人肉,人数锐减。就像是曾经埋葬几千将士尸骨的郓州一般,被血染黑的南周土地也被车马夯平,被抛至田野的刀枪长满藤蔓。人们对于苦痛的忘却和实际上断臂残肢的皮肉愈合一样快……百姓继续背起箩筐和柴火开始了劳作的生活。
    俱泰带着户部两个侍郎,粗略的统计南周的人口,以及如今恢复军户制度下的南周到底能凑出兵力。殷胥记着数字,脑子里却在想:虽说历代皇帝说大政在民,水能载舟,说白了也不过是因为赋税、军力都要靠民,意识到民众养着上层的利益关系,绝大多数的名句也不过只是想表达民有生路,国有进路罢了。说是不能把民众当蝼蚁草芥去榨干杀戮,但前朝历代,绝大多数朝臣帝王总觉得他们确实麻木无知如草芥。
    但从殷胥这些年经历的战事而言,总是想,百姓的麻木是他们可以这样高高在上评论的么?
    他若是经历过屠城,若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又不想死,除了麻木又有什么办法?麻木是活下去的最好办法,一代代人正靠着麻木的良药,才能愈合了血肉的伤口,空落落的活下去。
    更何况他听不少年轻朝臣,恨恨的说起来南周的百姓不知家国,无动于衷的生活在南周,更觉得有些想笑。凭什么要求一群连生活都做不到的人头上挂着家国大义,人建立起强大的精神归属,一是因为酒饱饭足而知思考;二是连像狗一样都活不下去而知抵抗。
    就算南方有一大批的普通读书人,他们也会觉得南方也是汉人王朝,而且世家联合,不少姓氏都是汉代存在的氏族,不知道比半道杀出来建立王朝的殷姓“正统”多少了。
    他们不会将这战争和当年五胡乱华相比,而认为不过是一场三国而已。
    殷胥也曾有思考过,秦大一统前各国以存亡为目的,大秦富强便以统天下为目的,统天下后便内抗权臣、外抵劲敌以和平安定为目的,和平安定久了大概就要开始昭告神仙祭祖以国家长久为目的。然而当历史告诉世人,和平安定有可能,国家常立则不可能。
    那他作为帝王,殷胥总要给自己找个目的。
    和平稳定是个长久维持的活计,除此之外呢。让史书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在乎史书怎么说他,一个字儿都不在乎;让五湖四海朝臣来拜让大邺疆土不断延伸?大邺如今虽胡风风行却是农耕文明,那样肆意开疆拓土只能是毁了国家。保障这个国度决不会腐朽?他不敢自比高祖显宗,显宗逝世四十多年,中宗肃宗还只是平庸而并不荒唐,四海臣服的大邺变成了前两几年的千疮百孔,他也没自信立下这样的誓言。
    他前几年受高祖影响很大,如今却也渐渐的想,崔季明当时要他跳出高祖的“手掌心”也有她敏锐的看法。她心里应该明白,至少是在殷胥这一代是不可能完全做到,她更是认为高祖提出的并不是绝对适合大邺的道路,大邺特殊的萌芽下特殊的改革下,必定会诞生无法抵抗的前路。
    殷胥的劳碌命使他有时候想想,既然如此,他就陪大邺看看,望着这挤满了人议论纷纷的书房,就像是望着满是水手的巨船,就看看他们能驶向何方了。
    一群人虽说是集思广益,但殷胥其实深知并不是人多就会让决策更英明,他先是允许各部外围人员将战事双方相关的内容都讲述一番,几位高官听取了意见后,大概对整体的态势有了了解,然后书房内的人一步一步减少。这次议论到最后的战略时,连俱泰和崔南邦这样的近臣都不留在屋内,只有军将和圣人商议,群臣站在廊下,这才感觉出来圣人的坚决态度。
    这是因为如果其余不上战场的朝臣也在,必定会对某些战场大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辩驳。户部会说粮草为难,工部会说工期太赶质量会达不到,这些问题当然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殷胥了解了各部的状况和极限以后,再去和军将商量战事,态度表明了……这些都不重要,战事胜利是首要目的,那些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战事需要的支援只要不过分就尽管提出。朕会替你们向下施压,朕来保证你们的后方稳定运行。
    最终,殷胥确立了大的方向,刘原阳逼压江南一带,领水军大军以及部分朝廷中军,将战线沿长江铺开,以持久为目的,坚决不退半步,以引诱并消耗为主要目的,拉住对方的主力不退。西线则让夏辰带兵从长安一带进入蜀中,让将面对敌的蜀军专注对付南周,先是逼压吐蕃,朝廷又准备会面吐蕃单于,加以开通商路之类的利诱,希望能让吐蕃和大邺联手。
    而打七寸的责任就落在了崔季明身上,她将先打鄂州为据点,而后进一步夺荆州,开辟长江中断的战场,上与蜀中对接,下可和江南合军,却也要迎接危机四伏,做压力被集中在一点的刀尖。
    不单是殷胥,众人思前想后,鄂州的计谋是她出的,打仗的抗压与应变也是最强,她就在众人心里一直担的是这个刀尖的职责,谁也想不出来,还有谁会比她更适合这个职位了。
    只是殷胥却也颁布指令,刘原阳,夏辰和崔季明拥有各战线的最高指挥权。人事调动,战事计划可以只要求通知朝廷而不是得到朝廷允许后再行动,只要不也随意离开战线都可以先斩后奏,更有权力求朝廷的各部门配合他们的行动。
    总之就是一切以胜利为目的……这个复苏且活跃的国家将为之全力转动!
    
    第298章  294。0294。#
    
    建元三年的夏日,长江南岸格外闷热湿润,渝州是蜀中的第二大城,其富饶与繁华几乎让刚刚攻下这里的南周的将士,对着断壁残垣却依然犹如在梦中般。他们几个月前攻打下了涪陵,涪陵是朝中郑家点名要的重城,也是蜀商重要的船厂之一,在南周将士曾经的印象中,南周与北邺分离之前,涪陵不过是座渡口小城,战事时却楼阁林立,巨桥拱立城中,道路皆以青石铺设,四周铺市林立,灯火辉煌通明,兼有不少他们都叫不上名的设施与铺市。
    涪陵攻的突然,逃走的百姓将士心中愤恨,却来不及烧房子烧桥,只听说渡口那位大蜀商沈先生,将船只用铁锁项链,一把火烧了几百艘大小船只,派人捣毁渡口的所有搭桥和水台,将能停靠船只的地方全都拆的光秃秃的,这才带着小舟和自家手底下的仆人西往渝州而去。大部分城内景致保留下来,涪陵一下子就在南周疯传起来,成了军士们最想去的城池,成了梦中之乡的大后方。
    南周境内没有立国之前的大城本来就不多,建康和广州几乎成为了百姓心中的两个传说陷阱,但由于建康遭遇变故和修建王宫,广州因为南周和阿拉伯的市易减少而萧条,又加之昆仑奴和爪哇、交趾人大量滞留后生子成家,他们侵占广州的资源,且和本地汉人发生不少冲突,广州更是一落千丈。
    而当南周攻打渝州而后进一步夺取成都府的战略传来,在涪陵一代沉迷的将士也都疯狂了。听闻渝州的富饶是涪陵的十倍,成都府的富饶是渝州的百倍!那该是什么样子!传闻之中的天府之国!
    然而打渝州真是一场艰苦的战役。渝州自东汉末年以来,就没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战役,四面山地起伏,城墙也低矮,南周几乎是很容易就进入了渝州城内,可是在城内遭遇抵抗,被打出渝州城又再合围进入,足足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为了震慑这些帮助大邺士兵的百姓,带兵的裴敬羽也使出了雷霆的手段,第一日就屠杀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一千一百多人。
    而这些砍头示众、集体坑杀的雷霆手段非但没有让渝州百姓恐惧,反而把他们逼到了极点。房屋全部焚毁,粮草搬进渝州附近的洞峡之中,拿不走的就毁掉!南周境内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可都清楚得很,渝州一切值钱的东西留下来只能让他们养兵后再往上打成都。
    蜀地是大邺的明珠,是州府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富饶的沃土——
    更是他们几百年没有发生过战事的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蜀中百姓,性子里有股狠劲儿。渝州有蜀地最大的丝织场,有最好的铁器炼厂,他们不能容忍屠杀他们亲人的南周人穿着蜀中的锦缎,用着蜀中的铁器再来杀他们。上千张机床连带着让蜀中百姓最得意的锦缎,被一场连绵大火化为灰烬。多少年轻织娘含着泪,拿细柴点着了她们一日只能织一寸的缂丝。铁器的坑矿全部被推入巨石封死,关键的器具和翻模全部被砸碎。
    渝州百姓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们如果能回来,愿意用以前千百倍的努力重造这座城,毕竟几年给这座城市繁华的也是我们,我们还能再做到一遍!若是回不来却也不给你们留下一点!
    几个月后,南周终于攻下了渝州城,大军损失惨重,打下了一片断壁残垣。他们却仍不敢松懈,因为他们知道附近的小三峡、附近的七十多个溶洞里面,藏满了随时打算夺回来的渝州百姓和将士。
    只是城春草木深的渝州还留有繁华的痕迹。宽阔的街道中间高处是青石板两侧是铺着细沙的砖石瓷砌的沟渠,里头还终有战事后依然生长的荷花——
    哪怕就剩这点细节,也足以让南周的将士想象渝州曾经的繁华了。
    而此时此刻,他们还在渝州计划着顺水北上,攻打成都府,却丝毫失去了黔中,被攻打许久的蜀地计划着一次全面的反扑。
    蜀中地势复杂,夏辰在离开前,特意约见了刘原阳和崔季明,想要求点意见。三人在季府相见,崔季明或许还没有什么感觉,夏辰却明显的感觉这座府宅很有人味,似乎不只是崔季明一人住在其中,仔细一看,不少家具器物上头还有御造的标记,而且书架上也有些崔季明根本不会看的书,屋内挂有崔季明根本欣赏不来的书画,榻上的软枕都是成对拿出来用的——夏辰还是心细,对于外头某些传言也信了一大半。
    崔季明也不了解蜀中,便叫来了舒窈和修,修又叫来了让她根本躲着不敢直视的阿穿。而夏辰带着徐策来了,这个大傻子见到阿穿和崔季明两个熟人,兴奋起来,阿穿倒是一直在跟徐策问西域如今的境况,有意无意的晾着崔季明。
    崔季明这才知道徐策虽然不精于计谋,但却是夏辰手下第一员猛将,只身带人杀入敌营之中夺对方敌将头颅的事情就有不少。
    修和阿穿极为了解蜀中的地势和大小村镇,舒窈还捏着蜀地的资源又了解各州的官员和水平,几乎是解了夏辰燃眉之急。
    面对着地图,这三个人也都有些自己的见解,想出了三军合围的计谋来。
    第一军是夏辰逼压吐蕃,朝廷找到了舒窈手下几位掌柜管理的蜀商,希望他们配合朝廷恢复吐蕃的商路。这正符合舒窈的想法,就算是忍痛割肉,她也想要跟吐蕃的商路,她性子是说一不二的果决,也没有和崔季明或修商议的打算,决意要和凉州大营的军队一起进入蜀中。有她协助,有凉州大营曾经痛击吐蕃几十年的名声,这一支军队从长安西侧的兴州一道进入蜀中,平定吐蕃入蜀的军队是没问题了。
    修连忙道:“我陪你一起去!”
    夏辰这个人精扫了他一眼。舒窈有点羞恼他这时候开口,别扭道:“我有凉州大军同行,还用你干什么啊!”
    修急了:“可是那是前线啊——”
    夏辰笑道:“殿下,别处还有用得着您的时候啊。”
    修知道另外两处战线都需要北机大量的配合,只是他觉得舒窈是风一吹就倒的娇弱,怎么能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呢。他只得注意力回到地图上,挠了挠头:“不要叫我殿下了,叫修就好了。”
    夏辰这样一个滴水不漏、满身客气的人,可不会真的那么叫他,另外两条线路则是以犄角之势直插南周入蜀大军的后方,一条线路是崔季明提出的。
    她道:“去年前年蜀地扩张,一直想打白帝城打不下,是因为南周拥兵也在此。而如今为了入蜀,白帝城和宜昌两地大批的军队迁至上游的涪陵、忠州一带,只是他们这样一迁移,白帝城到宜昌甚至宜都这段的河道,其实是处在兵力的真空状态。白帝城有天险再加上这段长江的北岸一侧也被南周打下不少,他们就有了些自信。再加上他们大军在江南,下游的荆州有重兵却不能移。此时打白帝城到宜昌一定能打下来!而且若是真能占据下游,就是切断他们回去的路,等我打下了鄂州,咱们就可以夹击荆州了!”
    崔季明神情也有些兴奋,夏辰也没有想到这点,惊道:“确实,以前南周确实有一批大军和粮仓驻扎在宜昌一代,但是由于他们已经深入蜀地,这里距离渝州太远了,再加上涪陵在南周之中的奢华名声,也是主将为了享受,大营就已经被迁到了涪陵一带。”
    刘原阳点着地图道:“确实可行!相当可行!我建议你先打白帝城关口再顺水而下打宜昌!哈,当年刘备带兵打夷陵之战不就这条路子,只盼着你别像他那般灰溜溜的跑回来!”
    崔季明又道:“若是蜀中的士兵想来到白帝城一带,水路已经被南周封锁,陆路又要跨过大巴山的南段,实在是太困难了。我认为夏将军既然兵力在蜀地之外,不如直接从长安南下,距离非常近,而且地形又适宜行军。这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战线。”
    夏辰爽利的点了点地图:“确实!这条意想不到的线路确实是咱们选择的最优!圆脸阳,你说的另一条线路是什么?”
    刘原阳摸了自己脸一把,道:“姓夏的,你这是接手了凉州大营得瑟的没边儿了,就你脸瘦的躺下来腮窝子能盛汤!我说的是联合洱海那些还敢反抗的小国,然后再利诱一部分犹疑不定的,联合他们,由蜀军带队,从昆明城和滇池开始发兵,一路联合,从曲靖到毕节,可以直接到汉阳,这一段还都是在蜀军控制之下的。这里几乎是南周最没有在乎到的一个侧面,再加上此处支流众多,适合变道,可以随时看他们反应而修改路线。不论是斜插入南周军中,还是向上维护成都府,都是极快的。”
    夏辰抚着下巴:“我倒是一直想用洱海的小国,他们虽是蛮族,但战斗力的剽悍可不是咱们能比的,以前中宗在时,他们还曾忠心耿耿的帮助收复僚子部和和蛮部。就是苦于怎么联络他们——”
    阿穿道:“这倒是您不用愁,朝廷一直和这些小国抱有联系,从当年圣人设立蜀中为朝廷直属的道区,就一直私下派人积极联络他们。南周一直觉得这些小国是咱们的大后方,不遗余力的想要拉拢他们,甚至郑湛和黄璟都亲自出马,都只拉拢了不到一半,这都是圣人前瞻的原因。”
    阿穿说具体能联络到多少小国兵力还是未知数,但绝不会低于两万人,再加上蜀中如果派部分兵力一起协同,必定能在南周攻打成都府的道路上,狠狠的从侧翼撞散他们。
    这三位即将负责整条长江战线的主帅,思索讨论出的三条线路,很快就从地图上的朱笔衍化成了实际的红衣将士,军队如同移动的箭头般,从四面八方到了这苦苦支撑许久的蜀中这颗明珠身边。
    先是夏辰亲自带兵进入蜀地,攻打老朋友也是老敌人吐蕃。康迦卫和考风的骑兵从凉州出发,攻打吐蕃的北侧边境,若是地图每日更新,几乎可以看到是两把直剑从两个角度,捅入了吐蕃内部。
    吐蕃不怕别的,真的就是怕凉州兵。
    他们在显宗时代晚期立国,那时候凉州兵可是全盛时期,把吐蕃这个刚会抢东西的熊孩子打的坐在地上直叫爸爸。后来吐蕃几代赞普也都学精了,忍不住手痒却也知道在大邺面前装一副听话的好孩子模样。这两巴掌打的,吐蕃一下子又想起来让爸爸吊打到臣服,甚至曾作为附属国被划入大邺疆域的恐惧。他们一下子安生了,大邺没有要求他们臣服,再加上殷胥还愿意在跟他们通商路,甚至给他们通商的优惠政策,这简直就是被爹妈打过一顿之后又端上来个奶油蛋糕,摸摸你的头说孩子你吃吧。
    吐蕃怕的都浑身哆嗦了,却也不会拒绝这块儿蛋糕。
    舒窈头一回随军看着凉州士兵打仗,想到她阿姊的每一天都是这么过来的,心中居然也生出一股感慨和豪气。她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阿姊不能好好照顾自己了,这种状况下,这样的战事面前,哪里有这样的余地啊。日子虽苦了些奔波了些,她仍带着洛阳和汴州的两位掌柜,来到吐蕃与大邺接壤的松州,在知道她是贺拔公外孙女的凉州士兵昂首挺胸的护送下,开始详细的洽谈如何恢复商路。
    而南周的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