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之友-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是贺拔公外孙女的凉州士兵昂首挺胸的护送下,开始详细的洽谈如何恢复商路。
而南周的士兵却不知道,只是他们好似觉得前进的压力好似猛的变大了,从抵抗吐蕃的前线回来的士兵投入了和他们对抗的战场上,对方的兵力好似猛涨了好几成!
而很快的,这几成的兵力又消失了,裴敬羽也曾怀疑是出了什么事,但蜀军内部动向他们确实很难了解到,只是知道己方轻松了许多。他们压力虽不能是锐减,但终于也能打下合州这又一座大城了。但他们不知道,消失的那几成兵力,正和洱海的两万多蛮族合军,绕开正面战场,从昆明城出发,千里奔袭向他们的南翼。
但他们很快就要知道自己在长江上的后路已经被切断了。从西京南下的夏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白帝城,而后他们的兵马征用了白帝城和附近其他城镇的小船,一路顺流而下,一路是凉州最强大的骑兵沿江骑马奔袭——直攻下了宜昌这座裸裸的大城!
第299章 294。0294。#
曾经宜昌附近驻扎大军的痕迹还在,而如今,那里却成了大邺士兵的驻扎地,地面上曾经南周士兵生活做饭的黑色焦痕上架起了大邺军中的锅炉,他们进军时驶过的江面上停驻着大邺的小船。因为跨流域,长江上又多被南周控制,蜀地下不来船,朝廷只能用巨大的车马运输船只而来,估计还要半个多月才能抵达这一带。
他们夺下容易,想守却难了,更何况没有大船,人数又偏少。就朝廷送船而来的这个空档,对他们来说也是最紧张的时间,一个个哪里像是下了战场,反倒日日夜夜四处巡逻,像是一只在寒风的草原上勉强找了个洞休憩的孤狼。
而这场持续几个月的反扑,崔季明只是有所耳闻,她也在忙于鄂州一带的战役,殷胥对外宣称是御驾亲征江南一带,实际上却打算来鄂州的主战场。他比崔季明稍晚一步前来,一是因为朝中大事太多,他经手一遍交给薛菱还需要时间;二是鄂州若是没有打下,前线还是太过危险,他想去朝臣也不会让他去。殷胥已经了解到自己就是个振奋前线的吉祥物,外加坐镇场子能让决策更快实施罢了。
崔季明不敢说他来了她有点嫌弃,毕竟是皇帝,御驾亲征肯定是众人保护的对象,出了点事儿都不敢拼死,都要惦记着保护他。他会一丁点在崔季明眼里算是打情骂俏的武功,骑射也就一般般,真正上战场,估计也是大局已定,他一身金甲站在后头当个精神后盾。
只是这话要是说出来,殷胥指不定真心想来想在靠近她的战场上,又觉得自己拖累她而心里不舒服。带着妾进军营的主将也不是没有过,小兵都能假内出去逛花柳巷,她要是真的压力太大就也回头扑进某人的温柔乡就是了。
就是这温柔乡……不那么磨人就好了。
相比于他来,崔季明见到另外一个人才是真的惊喜万分。来人正是贺拔罗,他如今在大邺军中也快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来,是因为找出了暂时解决复合弓在梅雨季节频繁崩裂的办法。
崔季明本来以为要拿单体弓来用,正在忧愁,那样的射程和力量如何能上战场,贺拔罗想出了防潮的法子来,胶合连接部分用七八遍生漆涂过,晒干包裹在外头的生漆可以防止水汽进入。而后再用生漆包裹桦树皮,将弓体全部做防潮处理。
做弓本来就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大邺自从几年前开始奉行精兵制后,对于弓的质量也就更在乎,一把弓要经历四季才能完成。这样处理后不用再想办法再做新弓,节省了相当一部分成本,但工艺也并不简单,重新加工也耗时。而且就算是加工后的复合弓到了南方,养护期也会缩短,每次养护的工艺也都更麻烦了。
幸好朝廷出的起这个钱,前线战场上所有的弓,为了避免一切可能的问题,每两三个月都要替换下来保养,然后拿上一批加工过的弓箭继续上战场,战场上三万把弓在使用,实际上还要有三万把用作替换和维护。
大邺不禁刀但是禁弓,民间没有制弓的商贾,但此次殷胥却打算将弓箭的养护承包出去,与朝廷按年签订契约,各商贾各自收生漆、桦树皮,自备工匠来养护修复,朝廷只付钱和检工,但是如果不能按时角弓,就或许可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了。
虽然现在大邺商贾发达机会众多,但谁不想干朝廷的生意呢?当各商贾得到朝廷的消息,开始积极想要承包,为了向朝廷证明自己有按期交工的实力,市面上的弓箭手艺人被各家高薪请去,桦树皮、桐油和生漆的收买也风行一时。只是当众商贾开始收材料的时候,才发现——这几样东西,怎么市面上价格如此高,甚至想买都买不到了?
特别是生漆和鳔胶价格本来就高,产量也低,这样被人提前收走,市场上需求量激增,紧接着就有一大批百姓涌去做割漆人。
原因就是,崔舒窈这个人精身在吐蕃边界,却动的比谁都快。
实际上她也不知道养护弓箭到底需要些什么,只是偶尔听崔季明说起来,复合弓本来就要勤于养护,如果到了南方的估计没多久就要拿下来护理。
崔舒窈以前是给成都府发战争财,这会儿如果是面对朝廷——那不知道是多大的生意呢!
舒窈立刻让人去打听,问有哪些材料是能防潮的,有哪些人是会做或者会修复合弓的——如果真是运气背,朝廷打算自己做这项活计,她就再把材料一点点转卖出去也损失不了多少钱,收拢的人就算是高薪一年也给不了。
相比一旦朝廷对外招标,市场上必定飙升的生漆价格,这点钱都不算什么。
她的家底,这个局还是玩得起的。
包括鱼鳔胶在内,舒窈收买了市面上十几种弓箭所用的材料,而后立刻在较为靠近战场的位置买地建屋。就她的这种敏锐嗅觉在,怎么能抢不到这生意,没过多久户部就放出此案,要民间商贾投标招标,名为“和雇”。
舒窈也没太贪心,只是占了大概一半左右的生意,她雇佣的人手就在战场后,立刻加紧工期开始了对弓箭防潮的加工和养护。朝廷也知道以前内部的拨款实际上会比市场价高出足足一倍以上,对待他们也就给了本来预算三分之二的价格。而就算是这个价格,就足够让无数商贾心中激荡了。
崔季明可不知这些,她此时此刻正在距离鄂州一江之隔的沔州。
长江上常有浓雾,再加上将士并不驻扎在江边,就算是两城可以偶尔天晴时望见彼此楼阁的距离下,鄂州仍然不知沔州的境况。但崔季明想想,身在沔州的他们也同样不知道对岸是何种状况。就算是北机,对于南周的渗透也相当不够,南周对外封锁,北机大多集中在建康一带或是有水军的地方,而大邺因为机会多,生活也比较富足,有大批人从南周逃到长江对岸来,虽然殷胥很重视消息的严密性,但言玉手中几乎已经隐形的南迁对他们知道多少,崔季明可心里一点数都没有。
她通过几年前的地图和经常暂时去鄂州岸口经商的邺人口中,命人大概画出了鄂州附近的地形。崔季明暂定的是分散五队稍作时间差的登陆,一支主力直袭最靠近鄂州城门的港口,两支军队绕至侧门包抄,另外两支军队则负责先切断两侧官道、攻袭紧邻着鄂州的几个城外村,而后再从主力军进入鄂州的城门,进入鄂州。
这个行动其实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却也算是大邺向南周挺进的第一个战场了。若是打下这座城,就是大邺占据的第一个南周境内的州城!
朝廷拨给她的中军,再加上一部分附近州城的士兵,将长期的编制在她手底下。殷胥将她任命为鄂岳行军总管,问她要不要给自己手下的兵改个威武点的名字,往后就一直用,崔季明却浑不在意:“就魏军就挺好的,叫季家军容易诟病,叫什么虎狼军的话要是打不赢还是丢人。至少魏军能提醒我们自个儿怎么拼出来的。”
她不知道的是,因为自家军旗是暗红色,手下士兵又总效仿她多穿深红色布衣,红衣浆洗掉了点色,杀人凝了血又发黑,红衣一块儿浅一块儿深,看起来有一言难尽的血腥,再加上魏军想来是以少胜多而出名,作战勇猛,怎么都像是所到之地血流成河,被同行戏称血衣军。
就这样的血衣军,临出发前张富十几人也倡议,让崔季明为此次行动取个名号。却不料崔季明如此不靠谱,还是张富十将一边喊着叫着要起名为“诺曼底登陆”的崔季明踹倒一边去,又否定了独孤臧那个俗到羞于启齿的“虎豹行军”,取名为“飞江”。
而当一个南风吹拂、阴云密布的下午,一直着等待风向却也不敢松懈一点的魏军,终于等来了崔季明的下令,“飞江”行动正式开始。
无数停泊在沔州支流中隐藏着身形的船只,五艘为一组,划破了黯淡的阴云天的薄雾,从支流与长江的交汇口鱼贯而出。
五艘船只被前后头尾相连,却不是用铁锁,而是用了一段段的木板,连接处宽约一丈多,就算是在船只之间也可以直接跑马而过。前头的船只极为高大,甚至可以说是在甲板上立了塔楼一般,白色的巨帆绘有魏军红色的图案,被风鼓动,桅杆高大笔直。
如一条条长剑而来的船队,五艘船两侧有续借的甲板,都是为了能更大的承载士兵数量。而这些船队却明显能看出各有分工,有些船队的第一艘船没有高塔,却又船头类似于尖刺的撞击器具,每一层都是已经骑在马背上的骑兵,他们的马匹不但训练过在船上保持肃静,甚至也被训练的捡回了天性中会游泳的部分。
这样一个个长条的船队,既保证了不会因为停泊不开而将战线延宽,又保证了后头的士兵可以从船队最后一艘船跑步下船。只是如果点火,就可能会一毁一条船队,崔季明心中有数,却也没办法规避所有的弱点。
而雾一层层荡开,崔季明立在其中一艘骑兵船队上,身着银甲,望着对岸依稀模糊的鄂州城墙。她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紧张,这种恰到好处的紧张也拉动她全身都保持了专注,身边的独孤臧道:“咱们这是快到了么?!我好像看见他们的城墙上的箭塔了,长江也没有那么宽啊!”
崔季明拿起单筒的水晶望远镜,仔细看着鄂州逐渐清晰的轮廓,道:“他们居然也修建了箭塔——不过我觉得除却箭塔以外,他们还有别的东西。”
独孤臧道:“别的东西?那商贾没跟我们说过啊,是因为他也不认识,还是说是最近装上没多久的?不过毕竟是长江沿岸的城池,对方也不可能乖乖等我们去打!”
崔季明眯了眯眼睛,刚想说些什么,忽然听着耳边跟她们隔着一段江水的其他船队附近,传来了惊呼和破空声,崔季明猛地只觉得头皮一紧,一把抓住了独孤臧的衣领,拽着他往后撤了半步,一把拿起旁边的铁盾,这才刚拽到眼前,只听见铛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有什么巨物撞在了铁盾之上,她两臂猛地被冲击了一下,手指发麻,趔趄倒退两三步,几乎是控制不住的就铁盾脱手。
旁边一阵惊呼,崔季明看见那铁盾向内有个几乎被穿透的拳头大的凹痕,若非是她天生神力,旁人早就被打废了胳膊!她这才看清,地上落了一柄短粗的手臂粗的大铁箭,箭头因为相撞而歪斜,但那体积也几乎是巨人才用得了的。
崔季明一下子明白了——对方城墙上架的是床弩!
鄂州怕是一直在戒备他们,或许也每日登城观望,一旦看到魏军的船队如鬼魅般从灰白色的雾中出现,就立刻命人架起了床弩准备对敌!
而周围,这样令人头皮发麻的如尖叫一般的破空声连片传来,薄雾仍在,甚至让人看不清箭矢来的方向,两侧水面与雾气中,不断传来了惨叫声或怒骂声。但很快的,箭弩的攻击顿减,崔季明知道这不是他们的试探或者是停手,而是他们重装弩车的空档罢了,新一轮攻击马上就要再来了!
崔季明知道,他们不可能遇见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鄂州,也不可能轻松的完成这次登陆了——
他们只会见到无数闪闪寒光的箭弩,见到紧闭的城门和城墙上无数的南周士兵。
这注定不会是一场好打的仗!
第300章 294。0294。#
崔季明当即下令,让船只全速前进。乐—文这些巨弩因为在城墙上的角度原因,必定有无法射中的盲区,崔季明要做的就是尽快进入这个盲区!
然而对方的动作也算得上快,崔季明在心中默数着对方装弩的时间,只默数到了三十多个数,对岸的城墙上就响起了稀稀落落的弓弩之声,紧接着又是一波棍子粗细的箭矢而来。张富十在另一边的船只上,独孤臧道:“已经到了咱们的弓弩范围内,咱们要不要也让塔顶射箭?”
崔季明摇头,看了他一眼:“别这么沉不住气,继续加速,你去通知击鼓兵,直线前进,按计划而行,不可退缩。”
她话音刚落,就听着连接几声呼啸的巨响,巨大的箭矢从头顶飞过去,擦过头船上的巨塔,刺穿了船帆,落在了后头的船上,而旁边在依稀的水雾中可以看见的船队,甚至有的被击断了桅杆,或者是甲板被穿透。只是幸而这些大船由贺拔罗监造,也算是质量过硬,鄂州并不是像荆州的大城,城墙不宽阔放不下多少,箭矢远没到铺天盖地的程度,几艘船只被击穿却仍然被前后的船只连带着没有沉没,船帆和桅杆被击毁,士兵就跑到下层,手动摇桨前行。
崔季明受到了反击,心中反而紧张消弭,剩下的仅有坚定。
她知道自己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崔季明随着打的仗越来越多,在战场上也心越来越细,从上次军演吃亏之后,她把事前的调查和计划的制定都细到龟毛,因为她知道影响战争胜利的因素太多了,几套战略为根本是没有错的,但不变通,故伎重演就随便打赢天下?抱着这种想法迟早要吃大亏!
从行军路上厕所怎么设立,到气候使武器和铠甲产生的变化,从战场土质对布阵的细微影响,到对于几种射箭姿势的讲解。她知道千钧一发时的大胆重要,但事前的细心更是决定千万将士生死的事情。
比如她的船只为了防潮湿防腐,在桅杆上和甲板上使用了大量的桐油,最怕的就是火攻,但此时正是长江沿岸最潮湿多雨的时候,一抹桌子都是一层水珠,对方就算是箭头点火,也会在空中被水雾打灭。所以她就可以在这个季节大胆的使用这种船只。
鄂州靠江的那一边,城墙和江岸有一个狭窄的夹角,也就代表了这面城墙,一部分是在江岸上的,城门也能开在陆地上,只是城门外就是渡口,土地也很狭长罢了;另一部分则在江面之上,江水拍打着城墙,几乎是鄂州心中最不需要守的一段天险。
而崔季明要攻的就是这段天险!
弩箭的攻击一波比一波急促,已经有不少船只身上扎了四五根,受伤者更不在少数。
一部分的船只卯准了渡口和城门,南风本来就在,再加上又有士兵摇桨,巨大的船队带着力量,几乎是撞上了渡口,撞上了江岸!,就是这样撞上了江岸,才显露出了船队隐藏在水面下的体积——
这批冲上江岸的船队,几乎都没有高大的塔楼,却有着牢牢铲入江岸泥土的尖头,两侧的船舱被里头的士兵打开,类似于马船那种下层存马匹的船舱中,被推出来却不是马匹,而是战车!
说是战车,更像是攻城用的高车——
无数的将士穿着轻便的草鞋,淌着不到膝盖的江水,抽打着拖动战车的马匹,四五匹马一齐踏在浑浊的江水中,带着木轮就有半人多高的攻城车前行。无数车轮搅动着江水,连带起深色的泥沙,朝城墙下而去。
风卷席着水雾,下午天似亮似黯淡的阴云下,雨水似有似无的拍打着士兵们的脸颊,他们鱼贯从船队中跑下,狭窄的江岸上几乎挤满了人。
鄂州的士兵低头看去,几十条船队,怎么能装下这么多人!
但是他们这么多人挤在这么狭窄的地方,不是找死么?虽然他们弩机因为底座的角度,根本没法射中江岸上的人群,但也忍不住想,要是投石下去,你们不还是死路一条?
鄂州城墙上的主将,连忙命令士兵将巨石和投石机准备好。发射弓箭的床弩是南周朝廷最近普及的新玩意儿,实在是好用再加上射程又远,被普及了沿岸的州城,但是它单发的攻击范围窄,实在也是缺陷之一,只有大范围铺设使用,形成箭雨才能某种意义上扩大攻击范围。而鄂州的城墙没有那么宽阔,稍微有了些年代,为了建设连排床弩就要拆除一部分旧的投石机。
其实鄂州主将也考虑过,他们是否不要用那么多的床弩,就算这玩意儿好用,却未必适合鄂州——可是上头的命令下来,一大批新武器要普及,重点就是沿江州城,谁敢不从。南周境内因为新帝的强权而变得愈发凝聚富强起来,但同样的,上头看不见的地方自然也很多,只是谁都不敢说。
当现在发现用不着射程远的床弩,而是要用投石的时候,再让人从新把投石车推过来,把封进库中已久的巨石拿出来,就费时间了。
而当鄂州的士兵准备好了巨石,低头看下去,却吃了一惊——
他们刚刚就发现攻城车两侧有成排极粗的杆子,车两侧似乎也蒙着些什么布幅,他们本来以为是装饰,此刻却看着攻城车之间的距离都是确定好的,他们用攻城车两侧的粗杆,支起了缝制的大片牛皮,看起来几乎是连绵的雨棚一般!
这牛皮的功效显而易见,就是为了遮挡巨石和箭矢的攻击。也就只有他们这样在狭窄的区域进攻,才可能做到这样的覆盖保护。虽然这些牛皮看起来如此不靠谱,但是以前曾经有不少军队在战车的棚顶使用过,绝对能有效阻挡一两次巨石的攻击。
看起来一两次就报废,好像没用,但实际上攻城中巨石的攻击也一般就只有一两拨!一般一次的巨石攻击就能让对方人数减少十之二三,对方大邺的将军,就是把这十之二三的人命捡了回去了。再加上对方有意将牛皮支出一个倾斜的角度,力量也被卸了大半,巨石怕是直接会从牛皮上滚进身后的江水中。
再加上一大批大邺士兵钻入车中,这样的牛皮几乎这挡在大半士兵的头顶,登城梯从牛皮的边缘延伸出来,看起来低矮的攻城车,仔细一瞧才发现,这是一种攻城梯的变种,带轮的车上可以探出两个并排的登云梯——它低矮是因为刚刚为了运送把上头的梯子卸下来了,如今下头的士兵简直各个都是熟练的工人,正在紧张的将攻城车重新装好。
再加上还有冲车正在无数士兵的推拥下撞击城门,虽然鄂州的城门还算是有自信不会那么快被击破,但鄂州士兵显然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守城毕竟是容易,他们虽然因为天气不能用火油之类的大杀器,却也有的是自己的办法。
他们拿插满了刀刃的木桶,从城墙上顺着登城梯滚下去,登城多着轻甲,中招的攻城兵不计其数,就算是被攻城兵的盾牌抵挡住了,那满身刀刃的铁桶掉下去,割破牛皮或者是掉到没遮蔽的士兵中,也是一阵惨叫!
言玉上台后,南周普及了不少军武兵器,其中有一项就是从城墙上吊着下方的巨大木板,木板朝下的那一面也是插满了尖刀,背面则绑有巨石压重,被绳子吊着,从城墙上支出的杠杆上,以雷霆之势压下来!
这玩意儿就太毒了!
重量上有巨石的功能,又带有杀伤力强大的刀刃,攻击面积又大,还能被绳子吊着再回收再利用!
这东西一拿出来,当即城墙下一片血肉模糊,甚至有几个击断了登云梯,或是落入城墙下,杀死了一整片的大邺将士,刀尖滴着鲜血又被拽上来,准备下一次攻击。
他们也准备用巨石连续攻击一片区域,先击碎牛皮的遮挡,然后再投下去杀死士兵,而后再用投石机将巨石投的稍微远一些,攻击他们的船队,想要击碎船只让他们有去无回。
而大邺装着云梯的战车也起到了作用,结实的梯子上无数的士兵也在迟到的雨水下,怒吼着登上了鄂州的城墙。
张富十站在登云梯下不断指挥着进攻,城门的战报也在不断送来,他一低头,这才躲掉上头飞下来的箭矢之一,就发现地图被从登云梯上降下的血雨淋透,他已经没法再看了。不经意间回过头去,张富十只看着江水的沿岸已经被染红,来回拍打着粉色的泡沫,水波淘不掉源源不断的红色——
这是一场苦战,他手背一抹都知道自己也是满脸血水,张富十忍不住庆幸是自己在这边的战线上。若是崔季明看了这些,就算会吼着要大家继续攻击,内心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痛苦煎熬吧。她看起来是众人的一座山,内心却仍然像个新兵一样,参军这个年头了仍看不过血流成河。
而张富十忽然感觉上头的攻势突然暂缓,他心里明白,应该是其他几面的军队也已经到了!
鄂州主将在这边城墙上,忽然听到惊慌失措的士兵来报,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