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盖盖,以后也安全很多。还有她也买了一些良田,看好日子下个月办新屋酒。她还让我给您赔礼,她前些日子生病以后稀里糊涂的,盖房子这么大的事,也忘记告诉您和两位大哥一声,还是我大嫂和她商量办新屋酒的时候,二嫂才想起来忘记告诉您一声,新屋酒她也忘得干干净净,还让您一家提前一天过去,一家子提前热闹热闹。”刘三根一股作气说了很多,口都说干了。
  “不怪她,她倒床生病我们也不晓得,生病没好就盖屋子,脑子里面估计都是一团浆糊,谁还怪她,你说的我都知道了。会提前一天去的。”
  “行,我的任务可算是完成了。”
  刘三根被陈家人留下,吃饭以后才走,可是陈家人一时半会儿的平静不下来,都为晓晓高兴,你说她真是心大,嬷嬷送给她的绣品她居然还忘记了,要不是梦见嬷嬷以后说不定还能丢,这孩子咋说她呢?
  陈父激动的说:“老婆子被这些布都做衣裳,家里人个个都做,晓晓新屋酒哪天,我们穿的齐齐整整的去,老二家的,等会儿让你娘把布分给你们,都要做,不许不做,听明白没有?”他知道家里的老婆子和两个儿媳都不是舍得的人,这么好夏天细布,她们肯定会藏着掖着。
  “哎,知道了。”
  老爷子发话,大家不能不听。
  晓晓这些天忙,自己后面不远处的两个小山包被她买了下来,她打算以后种果树,和名贵树木,有些是百年成材的,可以留给后人,果树她等成熟以后酿百果酒顶级的百香醇,这个她会,即使是凡品的果子她也能酿出来顶级的百香醇,她有自己独特的办法,最差也有强大的金手指。她买的良田赶上春播,还好,没有荒废一年。之前没有人手,山包就没有弄,现在要等到今年的秋天,砍一些树木才行,山包都有点大,到时自己烧制一些炭,还可以卖,明年春天种上各种果树,几百亩的山包,应该可以种许多的果树,晓晓现在也在家里算算自己手里的银钱,虽然这个时候物价低,可自己置办的东西多了,也没有剩下多少,她在家里先绣一幅绣品出来换银钱,每天家里也不需要她忙活,肖来福一家各司其职,肖来福家的的两个孩子正好是一男一女,都比自家敏敏和小杰大不了几岁,刚好可以一起玩,这里地处西北,到了冬天都会很冷,这时候这里还没有炕,晓晓就教会大哥刘大根学会了盘炕,也是说跟嬷嬷学的。两家都盘上了炕,刘三根也跟在大哥后面一起学的,先是在自家盘了好多次,盘的熟练以后才帮晓晓的新家盘炕,住人的房间都盘了炕,以后冬天要好过些,晓晓在新屋后面,靠近围墙的边上还建了一排土砖盖的房子,都是杂物间,盖上瓦片,以后就当仓房,可以堆木材,还可以放农具,而且还有牛棚和马棚,这是晓晓提前准备的,牛等这次到县城去就买。
  看着自己手里的绣品,晓晓很自信,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这次卖绣品,自己一个人去,到时卖了多少银钱,家里人是不知道的,自己偶尔作弊,也不会有人发现。
  晓晓穿戴好,拎着小包袱,一个人去赶集,这次在村口直接上了牛车,车上已经有几位坐在上面,还有大伯家里的大儿媳段氏也在上面,晓晓还没有上车,她就看见了,立即让边上坐着的人移点位置,“晓晓,坐我这儿来。”
  “珍嫂,行嘞。”晓晓坐在段珍的边上,妯娌俩一起说会儿话,这段时间晓晓基本不出门,在家不是安排事就是绣花。段氏戳戳晓晓,问她:“最近忙啥呢,也不见你出门。”
  “能忙啥,家里的事呗,还有想着趁这段时间稍微空闲一点,我绣了一幅大图,昨儿刚绣好,准备拿到县城卖了,好换点银钱,家里的架势拉起来,到处都需要银钱的。还有孩子们又小,不得攒点银子。”
  “哎呀,你就好了,会绣花还能赚钱,我就不行了。”段氏是羡慕,但是也不嫉妒,那是人家的本事自己嫉妒也嫉妒不来。
  “我呀一直稀里糊涂的,要不是生长场病,梦见嬷嬷,还不知道要糊里糊涂到什么时候,居然忘记自己还有门手艺,你说说我这人才真没用呢。”
  “好了,别贫,说正经的,我怎么听我公公说,你要养三根和小英啊。”
  “嗯,以前公公婆婆还在,三根和小英也不需要我和二根负责,后来二根先走,他们就更不用我担责任,可是现在我的条件比我大哥大嫂要好些,家里房子也宽裕些,当然要让他们住我家,以后说亲都好说些,还有我打算送三根去私塾读书,不图他以后做官中举的,多识点字,以后不管干啥,都不会被人骗,小英也让她跟着三根学几年,晚上学字,白天跟着我学刺绣,我家的敏敏和小杰也还小,以后一家人慢慢把日子过起来。这样二根和我公公婆婆们也不用担心我们。大家都好好的,百年以后到了下面我也能笑着告诉他们,我对的起他们。”晓晓的一番话说的简单朴素,却让牛车上的人都很动容,即使有两位喜欢挑刺的妇人也没有说什么,刘三根和刘小英兄妹俩要啥没啥,屋子都没有一间,陈晓晓能图他们兄妹俩啥,这是真心大。她们想挑刺也没有啥刺可以让她们挑。
  段氏轻轻拍拍晓晓的手,“你这样的儿媳妇当然对得起他们,不说这个,说说,你这次去卖的绣图是个啥样的,能给我看看不?”
  “能,咋不能?我拿给你看。”晓晓正好借此机会,让村里的一些长舌妇看看,自己的绣艺水平咋样,以后自己发财的事,免得她们嚼舌根,说些酸话。
  晓晓解开包袱,拿出来一块白布包着的什么东西,再慢慢打开白布,里面还有一层白布,最后才是绣品,晓晓擦了几下手以后,才打开绣图,一幅四季图呈现在这群村妇的眼前,四季景色的变换清清楚楚的,那样美丽的景致就像是真的一样,呈现在她们的眼前,好像触摸一下,可是晓晓紧紧盯着,是不会给她们触摸的机会。
  “真好看,这景儿。”
  “是呀,就像真的一样。”
  “我真想摸摸,绣的真好。”
  “注意到没有两面都是绣图,但是不一样的。”
  “是呀,真神奇,我一面都绣不好。”
  “……。”
  晓晓在她们的赞叹声中,收起绣图,不再说这个话题,段氏也转移了话题,说起晓晓的新屋酒一事,妯娌俩一直嘀嘀咕咕的说到县城才停下,约定好时间,晓晓和段氏分开,一个人先到胡家绣坊找周二娘。
  还没有跨进胡家绣坊的大门,周二娘就热情似火的奔了出来,亲自迎接晓晓,“哎呀,今儿一早就听到喜鹊喳喳叫,我还以为会有什么喜事发生呢,原来是妹妹要来,真是贵客呀,小翠赶快上茶。要好茶和点心。”
  “暧,知道啦!”小翠应声赶紧朝里面走,不敢怠慢。
  周二娘拉着晓晓就直接进了里面花厅,热情的晓晓都要招架不住,这不怪周二娘,她上次呈上去的绣图被主家看中,对她奖励表扬一样都没少,主家还叮嘱她一定要再多收这样的精品,多多益善,不怕卖不掉,京城多的是有钱银,不管何时何地,历史怎么变迁,灾难再怎么多,总会有那么一小撮人依然能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依然能不为金钱发愁。
  一阵寒暄过后,周二娘婉转的进入主题思想,晓晓爷不多说话,直接把自己的绣品拿出来,“周姐姐,您看看这幅绣品咋样,能作价几何?”
  周二娘看着绣图,只差没有用放大镜看了,幸好这时代也没有这东西,要不然她会用放大镜趴在上面看的。
  一边看一边赞叹,两面的图很不一样,一面是景色,一面是士子读书科举高中的四种场景图。真是文雅之事,自己店铺要是能得到这幅绣图,主家一定会对自己有更好的奖励,想着就觉得自己的美好生活要来了。
  几经商量,各退一步,晓晓面带微笑的走了出来,她要去买牛,还有买四头牛,自家一头,大哥家一头,免得他经常借,自己有时候出行也麻烦,婆家大哥有了,娘家也要有。一个哥哥一头牛,自己不会直接给他们多少银钱,但是有些地方还是能帮帮他们的,除了孝敬爹娘给银钱 ,这些亲人还是少给银钱的好,除非是遇到特别紧急的事才能帮助出些银钱。
  在牲畜市场,转悠一会儿,晓晓就直接买了四头牛,还有一个做好的牛车,其余的让他们自己做去,让人套好一头牛,拉着牛车,还有三头牛也系着,晓晓才开始又一轮的扫荡,买油,买盐,还有生活用品,粮食,肉,布匹,还返回胡家绣坊买了绣花的绷子,还有绣花要用的所有物件,要不是这些牛要记录在案,她打算从蔚蓝里面弄几头牛出来的,她没有想到这个时代这时候对牛的把控还是比较严格的,自己想作弊也行,晓晓只是觉得没后必要,也不是多贵重的物价。有据可查还好些。
  到了城边大树下,晓晓等了一会儿,才看到段氏珊珊而来,“珍嫂这儿呢?”
  晓晓大声喊了一声,才把四处张望的段氏给招呼过来。
  “晓晓,这是咋了,这么多牛?”
  “我买的呀,家里要用。”
  “不是买回去杀的?”
  “当然不是,官府也不会准许我杀牛的,你想哪儿去了?”
  “那这么多?”
  “我家一头,大哥大嫂家一头牛,这两年他们家也没有少帮我,他们家自己条件不好,还经常帮我,我这不是谢谢他们吗?也不知道送啥,想来想去送头牛最实在,既然给刘家的大哥大嫂送了,不给娘家的哥哥们送,会被戳脊梁骨的,我以后回陈家湾还怎么做人。会被说是个不孝的女儿,只顾自己发财也不管爹娘,亲哥哥。”
  “是这么个理儿,可是你这礼也忒大了点。”
  “还行,我还年轻,还能趁年轻的时候眼睛好,多绣几幅好的绣品卖,以后家里都好了,我也轻松不是?”


第381章 天下第一酒
  明天就是家里办新屋酒日子; 一早陈家人都打扮的齐齐整整,就往刘家村赶,陈父在村子里面遇到不少同村的人; 大家都看着他们一家人穿的这么好,不明白这是要去干啥。
  一个背着锄头的老汉问陈父; “老六,你们一大家子干啥去?”
  “幺叔,晓晓家里起了新房子; 明天家里办新屋酒,我们一家今天提前过去帮忙。”
  “那太好了,晓晓起屋子了; 她现在过得还好吧?”老幺叔也知道老六家里的女儿是个寡妇的事;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娃日子不是很好过的。
  “好,这不起了新屋子,还让我们一家都过去。”
  “能起新屋; 看来也是过得不错; 告诉她要是有人欺负她,就回来告诉一声; 她姓陈; 不能随意让人欺负了去。”
  “知道啦; 谢谢幺叔。”
  “谢啥; 快去吧!”
  边上的人都不是很在意,以为就是盖的土砖屋,不过即使这样; 在他们心里认为已经红你不错了,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还能盖屋子,已经和很不容易啦。
  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到处都是干净整齐,每间房里面都有炕柜,还有椅子桌子,炕柜上放着崭新的被子,炕上墙壁还用粗布挡住,人可以靠墙坐着。这次刘三根和刘小英都跟着一起住了进来,昨天搬的家,小英和三根还不能住进来,今天陈家来人,可能要住家里,他们兄妹俩都知道自己还要住在大哥家两天,只是把自己的衣服收拾好搬过来锁进炕柜里面。
  “小英,喜欢自己的房间吗?”
  晓晓看着小英傻楞楞的样子,轻声问她,目光温暖,小英对着这么大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傻傻的直点头,最后不敢相信的问,“二嫂,这真的是我的房间吗?”
  “是啊,我们小英以后就住在这儿,好不好,”
  “好。只是不敢相信。”
  “好啦,不敢相信也要住在这里。”
  “嗯,二嫂我以后少吃点,多做点,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别赶我和三哥走。”小英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怎么会赶我们小英走,以后我们小英只要乖乖听话,二嫂都不会赶你和三根走的。”
  “嗯,我听话,我一直都听话。”
  徐氏也跟着一起帮着搬家,他们之前也到过新房子里面看过,可现在布置以后和之前空荡荡的感觉很不一样。
  徐氏帮着晓晓家里归置东西,肖来福一家也是到处的擦洗,打扫卫生,家里现在还有三头牛,还有杂物房,肖家人各司其职。
  徐氏找到晓晓,跟过来说,“晓晓,现在都收拾好了,县城的厨师今天来吗?”
  “来,应该快到了吧,大哥去买菜去了,倒时可能和厨师一起来。”
  晓晓办酒席专门请的厨师,这种厨师专门是跑家户人家做厨师的,乡下也有 ,不过晓晓请的这位口碑不错,手艺和为人都不错的,是周二娘介绍的,晓晓觉得她不会坑自己,也就拿着地址去请了,两天时间,八百文,还真不便宜。
  一大早刘三根和刘大根就进城采买,有调料有肉还有粮食,油,盐,酱,醋,还有酒,这时候的酒度数都不高,都是低度,很低的度数。晓晓才想出来要自己酿酒的,这是手艺,千百年后都是手艺。
  家里的院子里面,都收拾的很干净,陈家人早早的就到了,这是厨子和菜还没有买回来呢。
  “爹,娘,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快进来看看。”晓晓到外边迎接的娘家人,肖来福家里的女儿肖梨花和敏敏在一起玩,敏敏认出来陈家的姥姥姥爷,高兴的上前叫喊,肖梨花比敏敏大,看着敏敏和陈家人亲热的说话,赶紧跑回来,告诉晓晓:“夫人,客人来了。已经到了村子里。”
  “梨花,你怎么知道的。”
  “姑娘叫了姥爷姥姥,奴婢知道那是老太爷和老夫人来了。”
  “梨花真聪明,快让你娘去准备做饭,就说老太爷舅爷他们来了要吃的,快去吧。”
  “是。”
  。。。。。。。。。。
  晓晓扶住自己娘的手,朝里面走,“晓晓,这房子咋盖了这么多间,要费不少银钱吧!”
  “娘,是要不少银钱,不用担心,女儿我还能挣银钱。”
  “能挣就好,你也别太拼,那嬷嬷不是说过绣花伤眼吗,家里的日子过得去就行,还是要养好身体。”
  “知道了,娘。我给您二老介绍一下屋子吧。”
  “好,好,好,我儿熬出头了。”
  陈母看着这么好的青砖瓦房,高兴。就像自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一样高兴。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话,陈父看着女儿过得不错也算是放心多了。
  晓晓给陈父还有两位哥哥说:“爹,女儿现在有一点点能力,想着以前也没有怎么好好的孝敬你们二老,现在有机会了,如果有时间您和娘就过来到女儿这儿住上几天行不行?”
  陈父能说啥,自己女儿的孝心,“行,没事的时候过来住住,现在家里也有地方住了。”
  “爹,大哥,二哥,我也没有发多大的财,家里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我和孩子孤儿寡母的,也不甚安全,想着盖房子就买了一家人,还买了一家人伺候,我也不是那懒惰之人,买这一家子也是想着家里有成年男人,人口又多一般宵小应该不敢打主意才买的。我也不能什么事都麻烦隔壁的大哥。”
  “是该买,要不你们孤儿寡母住这么大的房子,确实该有人打主意了。”
  早中饭是肖来福家的做饭做菜,味道都不错,陈家人难得吃这么好的饭菜,都是敞开肚子吃的,但是没有人吃相特别难看,还是有所注意的,晓晓对便宜娘家的好感又好上许多。
  陈家人下午在肖来福的带领下看了晓晓要送的牛,还有晓晓置办的田地和山头,晚上都住在晓晓家里,自家已经找了亲戚看着,还有家里鸡这些,都是有人照看的,也不是很担心,乡下就是这样,彼此帮忙。
  晚上晓晓带着自己敏敏和小杰睡的,其余的房间住满。
  第二天就是新屋酒,整个刘家村的人家每一户都派了人来,陈家人也帮着招呼做事,孩子们专门看着每一间房间,不能让人顺手牵羊带走家里的东西,陈家的孩子和刘大根家里的孩子做的很好,他们大些,也懂事很多。还真的拦下想顺手牵羊的两个人。
  热闹的酒席过去以后,晓晓每天在家里就教教小英和亲近的几家亲戚家的女孩子,还包括娘家的侄女,教她们绣花。
  刘三根在晓晓的坚持下到私塾读书,他这个年纪是迟了一些,当然晓晓对他的期许也不高,就是认字明理,还有回来教教小英,以后兄妹俩也能不被人骗,还能找户好人家闺女(儿子)。
  。。。。。。。。。。
  “小英,敏敏,秀秀(晓晓娘家侄女)今天我学的这些,已经教给你们啦,你们要一个个认真在练习,知道吧。”
  “三哥(三叔),我们会认真练习的,现在真好,我们还能学认字,跟你说好些人都羡慕我。”小英兄妹俩学认字,村里人都知道了,背后说啥话的都有,有人说是晓晓有银子烧的,还有人说晓晓是傻子。秀秀现在为了学绣花也住在晓晓家里,也跟着一起学认字,三根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学生,他很负责任,每天回来都教她们学习,自己学的什么,他就教什么,还有大哥家的两个侄子,他也会教的,只是需要他单独教,一个人还挺忙的,晓晓也不说什么,让三根一个人忙活。
  这样也好,多教一次就加深一次印象,自己出钱让他读书也算没有白学,有点用,刘大根也是高兴,他当然想自己的儿子也跟着学认字,自家没有这个条件,现在弟妹供老三读书,他也能跟着沾光,这样挺好的,家里又多了一头牛,平时没事的时候还能在赶集的时候,赚点小钱,补贴家里。平时家里的孩子上山放牛,爷三把牛伺候的好好的。
  。。。。。。。
  转眼三个春秋过去,晓晓家里已经不必从前,确实变成了有钱人,只是一直比较低调,买了好几个山头,全部是名贵树木和果树,在自己住的屋子边上全买了下来,还盖好工坊,这里每一间屋子都收拾的干净无比,还在后边挖了很大的一个山洞,安上大门,里面都是特别定制的大坛。
  晓晓从蔚蓝里面拿出果树苗,各种各样的全部种在山头上。今年开始可以酿制百果酒,百香醇。
  陈家人也过来做工,村里也请来不少人,百香醇要做一年,四季不同季节的果子单独酿,以后再单独用特殊的东西调和,就是百香醇。
  山林里面刘家村和陈家湾的人都在一起忙活,摘果子,每人一把特制的剪刀,男人和一部分女人在山林里面摘果子,还有一部分女人在家里清洗果子外表,再沥干。
  沥干以后的果子改去皮的去皮,不用去皮的,就放进特制的木桶里面发酵,一层一层的有讲究。晓晓还亲自在每个木桶里面都抹上一层特制的东西才行。
  其余都是别人干,这些都不是关键技巧,最后封盖的时候晓晓还亲自滴上那么一些灵泉,晓晓准备把第一年的百香醇留一半,放上一些年再卖,那时口感绝对好。这三年的时间,晓晓经常晚上到山林里面施法术,都是灵雨术,还有大地回春术。
  刘家村和陈家湾今年没有一个人出去找活干,大家都在晓晓家里做活,比到县城找活干还要好,工钱给的高,做活虽然累,但也不是太重的活计。
  肖来福站在晓晓前面,低头汇报情况:“夫人,家里的木桶可能要重新定制一批,您看要定制多少。”
  “这样吧,先定制一千个木桶,这些桶的质量一定要好,要不然可不行。还有县城铺子可以请人拾缀拾缀,再过一些日子就能开业了。”
  “好。”
  家里请了一位夫子教敏敏和小杰,还有几个孩子也跟着学。
  家里忙的热火朝天,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的,晓晓也是很忙,每天都要亲自最很多的事,不过这都是阶段性的。
  终于等到第一批百香醇上市售卖,第一天有免费品尝,店铺前排起长龙,大家都来品尝一小杯,觉得好喝可以进去再买。
  店铺的伙计,晓晓买来以后又请人给他们讲解和培训。衣服也是穿着统一。
  “夫人,这是一天的收入,还有细账,请过目。”
  “放下吧,我等会儿看。”晓晓这几年也找机会跟着学认字,没办法原主出身贫穷,自己当然要想办法学几个字,解决自己不认字的麻烦。
  “是,还有县城的张家想要大量的进百香醇,想亲自和夫人谈。”
  “行吧,约个时间,让张老爷带上家眷来家里,他们张家在京城是有人的吧。”
  “是,好像是张老爷的大哥是在京城做官,好像还是三品大员。”
  “知道是管啥的不?”
  “不是很清楚,只是有传闻说是御史吧。”
  “……”
  晓晓挥手让人下去。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看账本。
  家里现在一切都已经走上正轨,晓晓只是需要在家里面发号施令,看看账本和收益,至于很多别的事情,她都交给自己刘陈两家的三位哥哥和一位弟弟去做,东西都是现成的,教他们抹东西和放灵泉就成,这些东西只有自己有,他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