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子是赚不完的,该休息还要休息,尤其是一年到头,总得吃个团圆饭。”
翠娘是家里买的死契下人,有地方去,但是别人却不同,拖家带口,有的还住在京都的周边,每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过年有十几天的休沐,对于他们来说,刚好可以陪陪家人。
“翠娘,咱们发点什么福利好呢?”
李海棠是打算,每个人都包红封,掌柜,账房,大厨,伙计,所得到的银钱不同。
此外,分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她征询翠娘的意见。
“夫人,还有东西吗?”
翠娘从未听说别家店铺给伙计发东西,一般能给一条子肉,都是很良心的了。
“对。”
李海棠统计一下人数,发现伙计们多是成亲了的,上有老,下有小。
过年就是过钱,年货五花八门,花生瓜子,糖块,红枣,糕饼,这是必须要准备的,有些穷苦人家自己舍不得吃,还得留一些备用,给上门的客人抓一般,充个门面。
外面卖的不如自己做,还能自己调整口味,花生,红枣,李海棠早早地和杂货铺子那边商议,给她预留最好的。
明日,就是打烊的日子了。
饭食铺子只开到下晌,伙计们一起整理。
李海棠准备了各色的布料,而后每人一个大的布袋子。
鲜肉怕放不住,每人分发两斤腊肉,两斤腊肠,还有花生,瓜子,一些干果,糖果是王婆子做的,有两种,花生糖和芝麻糖,绝对比市面售卖的要好吃。
另外的,一人一罐子王婆子腌渍的咸菜,福字,灯笼,一应物品俱全。
最后好几个伙计都拿不动,借了铺子里的背篓,众人热情道谢,满载而归。
转眼就过年了,京都百姓们喜气洋洋,穷苦人家,花钱买年货也不含糊。过年是小娃们最喜欢的日子,炸果子,肉丸子,还有糖果花生,嘴都停不下来。
李海棠肚子很大,走路像个螃蟹,横着走,占了本就不宽敞的胡同。
萧陵川在一旁保驾护航,对于娘子要亲自上阵采买,无可奈何。
最近一段,他忙着研发火药,就等着这会儿好好陪着娘子,看着她出奇大的肚子,萧陵川捏一把汗。
“夫人,庄子上来人了!”
五福被留在庄子上扫房,北地来人,让她异常欣喜,忍耐不住地出来报信。
“谁啊?”
李海棠看到自家丫鬟,愣了愣,“你怎么跑出来了?”
家里还有伙计,五福肯定是跑出来偷懒,想要逛街看热闹的。
“夫人,嘿嘿!”
五福被猜中心思,干巴巴地笑两声,她是有这个意思,但最主要的,还是来通风报信,以免夫人回家发现大惊喜,而后过于激动。
“看到你,我已经很激动了。”
集市窄小,李海棠尽量找一处宽阔之地,不然三人并排站着,把路能堵得死死地。
五福顿了顿,决定不说,让自家夫人猜。
“难道是白冰白霜来了?要么是表哥和如意来了?”
李海棠没抱希望,她初步推测,是白冰和白霜两姐妹,白冰的养伤,应该差不多好了。
家里需要人,这两姐妹伸手好,李海棠格外信任她们。
“都来了!”
五福说起大拇指,“夫人,您真是厉害!”
白冰白霜要来北地不难猜,但是张如意和阮平之要来,可是事先谁也没通知,鸟悄的进京,要给众人一个惊吓。
前一段信中,张如意还说,近几年都不打算来。
“如意来了?”
李海棠果然大喊一声,丢掉手里的的青菜,就想往回赶。
太久没见好姐妹,二人成亲她都没在眼前,这会儿想和他们说说话。
算算时日,应该是没成亲多久,张如意和阮平之就从北地出发,赶往京都。
她想,两个人来京,应该是秘密的,至少她没在张峥那边打探到消息。
“对,和白冰白霜一起来的,这会儿在庄子上安顿下来了。”
于嬷嬷和白果给收拾了院子,又置办了新的被褥等,张如意抱着豆包不撒手,稀罕的不行。
“夫君,如意和表哥来京都,过年咱们热闹了,不行,我得赶紧回去。”
思及此,李海棠也顾不得买菜,家里东西齐全,还有各类的海产品在冰窖中,吃什么有什么。
她今日说好去接王婆子香梨一起回到庄子过年,顺便和她们主仆介绍一下张如意。
人多热闹,李海棠美滋滋地。
不提表哥,张如意对她是最特别的,二人的感情,比亲姐妹还要好。
有些话,信中说不方便,李海棠忍了很久了!尤其是京都高门夫人的势利眼,她一直看不惯,就等着吐槽。
“好,回去。”萧陵川扶着自家娘子的胳膊,平静的眸子深处,满是宠溺,但是他面上不显,总之,娘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第918章 热络
李海棠匆忙回到庄子上,刚一进待客的花厅,就见张如意正搂着小豆包,手里扯着一个金算盘,念念叨叨的。
“海棠,你可回来了!”
听见动静,张如意站起身,笑容满面,“没通知一声就来,是不是给你一个惊吓?”
“可真是惊吓。”
李海棠说着,拉着张如意的手,上下打量,一别半年多,再见面,姐妹二人总有说不完的话。
场面很安静,二人都不知道从何说起,找不到开头点。
尤其是李海棠,很担忧自己说错话,毕竟,好姐妹张如意有一段伤痛的过去,换做是谁,都无法这么快走出来。
揭开伤疤,疼痛流血,伤口上抹一把盐,疼痛难忍。
这么想着,李海棠就把卢元卿恨上了,当初二人在一起,她也没少帮着撮合。
知人知面不知心,谁料卢母一死,这人渣的态度就来个天差地别,自己的亲骨肉,都不重视,反倒埋怨张如意是个扫把星。
“海棠,这次我和平之来京都,就得叨扰你一阵子。”
张如意扯了扯嘴角,心底叹息,她很快地平静过来,“平之在京都只有一个读书时的小院子,很久没人打理,说不得已经荒废得不成样子。”
要过年了,二人没回阮家,也没通知张家,进京以后,直奔李海棠这边。
“这话让你说的,庄子就是你的,住多久都行,我巴不得有人陪着我!”
李海棠听出好姐妹语气中的惴惴不安,决定不那么客气,有时候越客气,越显得对方是客人的身份,不那么随意。
半年多了,张如意从一个微胖的丰腴的美人,变成一个瘦子,身上没几两肉。
小产之后,身子亏空,后期调养再好,终究是亏了气血,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恢复。
阮平之坐在椅子上,脸上始终带着淡笑,他身边跟着小五子,探头探脑的。
“表妹,我们原本没有来京的打算,突然心血来潮,成亲后就收拾上路,这不,一路走走停停,今日才到。”
虽说李海棠心大,不计较,但他们到底是到这边做客,还是解释一下。
此行来京都,事出有因,总之,不是什么好事。
眼瞅着要过年了,夫妻俩商议,暂时先隐瞒着,反正也不着急查证,等年后再说。
过年欢天喜地,不要破坏和谐的气氛。
“在京都也不错,何况你们都是京都人,家里早晚要知道。”李海棠一想到阮家人,就忍不住心里堵,就没见过那样的极品,还有阮平之亲爹那个肥头大耳的外室生子,快成为京都高门的笑柄,也不晓得阮家人怎么想的,把小霸王
接回府里,和伺候祖宗一般,养成那般的性子。
“真是痛快,刁奴一向狗眼看人低,缝上嘴巴,最好是剪不断的铁线,让他们哭爹喊娘,看以后还敢不敢嚼舌根!”
张如意把豆包放下,一个劲儿的拍手称快,对于这等看人下菜碟的,就不能给好脸色。
要不说一辈子怎么只能做奴才呢,一身奴性,真是主人养的一条好狗!
但是这些话,张如意没说,怕五福等人听见不痛快。
这次他们从北地来,带了一马车的土特产,李海棠在信中提起过,京都的肉不好吃,菜也没滋味,下到锅里,就是水水的味道。
北地冬日里,绿色的青菜很少,夫妻俩就弄了一些能放的土豆,红薯,萝卜,从蛮子那边买了一些腌渍火烤的牛肉干,有五香味和麻辣味道,每种都带来不少。
“蛮子和咱们闹停战,之前那边鼠疫,好不容易控制住了,又全民信奉梅花教,这不,城主正焦头烂额呢。”
两国停战以后,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城门虽然关闭,每日规定的时间,交钱允许到城外的桥上去贩售货物。
大齐百姓卖一些棉布,茶叶,蛮子用皮毛,挂毯,牛肉等交换,边城一些售卖蛮子特产的店铺,又再次地活了。
“牛肉!”李海棠只抓关键词,先是听见了张如意说梅花教。她对梅花教再清楚不过,便宜大哥玉非翎,绝对是个有野心的人,大齐一块土地,他根本不在乎,早已是自己口中的肥
肉,他的目光更加长远。
玉家老祖宗留下的暗卫,出现了变故,这也是李海棠一直没去的原因。
现在她有身孕,巴不得先拖着,等她先生下孩子再说。
梅花教一听一过,牛肉才是重中之重!
“我就知道你喜欢,所以多买了一些。”
张如意指着桌子上的布袋,里面有奶酪,牛肉干,蓝莓干,剩下的还有一些菌菇,比吴起带来的成色更好。
“还有两个坛子的山葡萄酒。”
张如意见好姐妹一脸馋相,瞬间觉得二人的关系拉进不少,那个曾经的吃货李海棠,又回来了。
其实,她在路上犹豫过,她现在什么都没有,不能为李海棠做任何事,相反,一身的麻烦。
她心里很苦涩,和阮平之商议,上京后,住到小院子去。
阮平之说她多心,李海棠根本不是嫌贫爱富的人,更不会因为麻烦,而不认姐妹。
张如意琢磨后,觉得自己是遭受太多打击,人变得敏感,就对人失去信任,她想的太多了。
这会儿,她彻底没了拘谨和心结,变得和从前一般。
李海棠光顾着看东西,没察觉张如意心里上的挣扎,此刻,她对着葡萄酒傻笑。
“这是我家下山路上那一片野葡萄?”
李海棠心心念念的,因为不能回到北地,和萧陵川念叨过很多次。
还是蓝衣了解她,知道把葡萄采摘酿酒。
葡萄酒的度数不高,酸甜可口,尤其是山葡萄,北地产出,带着一股子自然的清香味道。
“对,蓝衣刚酿酒没几日,我们就出发了,所以葡萄酒的发酵,都是在路上进行。”
张如意拉着李海棠,为了两坛子酒,他们都不敢往崎岖的山路走,就怕酒坛子破了,为此还耽搁了时日。酒水不好保存,给阮平之折腾够呛,一到马车控制不住的时候,张如意习惯性的先抱酒坛子。
第919章 称呼
李海棠迫不及待地从布兜里拿出一条风干的牛肉干,她见上面没有红红的辣椒粉,咬一口,发觉味道麻辣,并且牛肉能手撕,撕成一条一条的,味道香的不要不要的。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在京都吃的土豆,都不如北地的起沙,滋味差远了。”
李海棠说完,眼巴巴地盯着筐里的土豆,脑海里出现各种带土豆的菜色,决定今晚就吃。
“你说说你……”
张如意哭笑不得,本以为李海棠到京都,能被严苛的礼教和端着的夫人们扭转,改改性子,但是,她还是她,不曾变过。
从北地来京都,张如意曾经为带什么而苦恼过,李海棠不缺钱,不喜欢首饰,若是布料,小玩意,没有比京都更全乎的了,她又不能空手来,苦恼好几日。
倒是蓝衣,听说她要来京都,赶紧把两坛子的山葡萄酒送来,又在后山采摘了野板栗,山菌,野核桃。
张如意一看,顿时眼前一亮,海棠需要的不是贵重之物,而是北地的土特产。
她为此,特地上山一次,从李海棠家里的深潭,捞出两只硕大的黑鱼,做成了咸鱼。
李海棠:……
感觉东西都是自家的,张如意和阮平之,就是个搬运工,这不,后院的黑鱼都没落下,全带来了!
李海棠恨不得转一圈,腌渍的黑鱼加上辣椒和梅干菜,做一大锅。
今儿多准备点菜,给阮平之和张如意接风。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沿途,张如意还买了当地的特色,不过那些,对比北地的山珍,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白冰和白霜姐妹俩,一直找机会插话,二人在北地,就想跟着夫人一起回来。
白冰重伤,而白霜还好一些,几日伤势平稳,照顾她姐姐,没有夫人在,她们就和被遗弃的小狗一样,可怜巴巴地。
“夫人。”
好不容易抓到机会,白霜先喊一声,提高自己的存在感。
“白霜,庄子上就是家里,有什么不懂的,问于嬷嬷和五福都行。”
得个空隙,李海棠终于注意到自家的两个丫鬟,她上前,给二人把脉,白霜一点问题没有,但是白冰虽然外伤好了,但是当时凶险,伤了脏腑,还需要调养一段。她看到白冰身上的疤痕,眨眨眼,女子都爱美,她那还有一盒玉容膏,送给白冰,虽然疤痕太深,已经增生了,不能完全去掉,不过坚持涂抹,只会留下一条浅淡的印子
。
“夫人,白冰和白霜还没来过京都,我带着她们到集市上转转吧?”
五福家里呆不下,总想向外跑,这会儿有了完美的借口。
“去吧,看看有什么好菜,再买点。”
李海棠说完,又给五福一个荷包,里面装了点散碎的银两。
过年之前,京都的集市人满为患,而且从早到晚都有,这会儿集市上有卖小吃的,她把几个人打发出去溜达,让五福带着白冰和白霜吃吃喝喝。
家里之前准备的吃食有限,这会儿多了人,所有的年货都得翻倍。
“夫人,这是老奴做黑糖饼干。”
天阴森森,刮着冷风,温泉庄子的热度还好,靠近温泉的地方,被于嬷嬷栽种不少的菜,这样冬日里,家里也不缺菜吃。
张如意和阮平之赶路,外加上小五子,三人还没吃过饭,这会儿家里没开火,于嬷嬷正在研究李海棠说的黑糖饼干。
所谓黑糖,就是把红糖继续熬,一直到变黑,两个饼干,在中间夹黑糖,等黑糖凉了,变脆,一点都不粘牙。
“小五子,到姑母这,就是自己家一样,知道吗,你陪着豆包一起玩,不然你弟弟该不认识你了。”
李海棠摸了摸小五子的头,这小娃长高了一些,也有肉了,和在黑水村那个受人欺负的娃子,一点都不一样。
小五子听话地点点头,拉着李海棠的手,他在北地很想念姑母,这会儿来京都,最高兴的就是他。
“去吧去吧!”
等众人一走,花厅就显得空荡许多。李海棠裹着薄被,说起京都的气候。她现在有身孕,不能长时间泡温泉,每日带着大肚子,走路觉得自己身子发沉。
阮平之见姐妹二人有话说,主动要求到庄子转转,顺便去二人的院子瞅瞅。
“我没和你表哥同床,也没同房。”
阮平之前脚刚走,张如意就丢出一枚炸弹。
李海棠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犹豫片刻,才道,“为什么?”
成亲了就是一家人,难不成阮平之嫌弃张如意?
很多男子都对小产过的女子有忌讳,可她怎么都觉得自家表哥是个豁达的人,不是那种迂腐书生。
李海棠反应过来,发觉张如意的称呼是“你表哥”而不是当着众人面叫的“平之”。
“只是……”
张如意叹息一声,阮平之身边莺莺燕燕太多,他带着小五,家里没有女人,也不成样子。
而她自己,刚和卢元卿恩断义绝,女子支撑起门户不容易,容易遭受风言风语。
张如意在养病期间,半夜有人跳到院子里去,把她吓了一跳。
正好阮平之需要一个人搭伙过日子,二人又门当户对,就凑到一起,办了一场。
本来,张如意都不想办婚宴,奈何名不正言不顺,周围邻里不知道,好像她在苟且一般。
这不,特地壮大声势,流苏还送过来不少的东西。
一场姻缘,更加注重的是形势,他和她,都不是白纸,上面早已墨迹斑斑,说起来,算是惺惺相惜。
张如意觉得这般,也不错,她为卢元卿付出那么多,最后可曾得到了什么?
或许,出生在张家,注定了不能过普通人的日子,姻缘是有条件的,而最最基本的便是门当户对。
“海棠,你不用担心我,这对我来说,怕是最好的归宿了。”
张如意叹息一声,她自己也没孩子,对小五子怜惜,小五子已经叫她娘了。她和阮平之感情稳定,应该说,没什么感情,小五子就是唯一联系二人的纽带。
第920章 坑谁
马上就过年了,庄里树上挂了喜庆的红灯笼,窗户上提前贴了窗花。
京都的年和北地不同,习俗不一样,家家户户开始做水灯,放上蜡烛许愿,等年三十那天晚上,出门找到水源处,放水灯祈福。
在京都百姓的认知里,水代表钱财,放水灯聚财,还能祈福,保佑家人身体安康。
京都大街小巷,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有各种规模不同的灯会,庙会,比北地边城更加热闹。
“如意,你和表哥这次来,是打算以后留在京都了吗?”
李海棠咬了一块黑糖夹心饼干,味道不错,不太甜,是她想的那个味道。
京都是个名利场,若是淡薄名利,趁早远离这里。
不过李海棠能理解,阮平之作为阮家的嫡长孙,未来也是阮家的族长,总不能放弃族人,山中无老虎,让一个外室生的小毛头称大王。
有些事,身不由己。
“他这次回来,主要是为了陪我。”
张如意咬牙,她得取回娘亲留下的玉如意,那对她来说很重要。
回京是临时决定,来的匆忙,她要弄明白一件事。
李海棠看张如意脸色不好,想了想,还是没忍住,“是不是卢元卿得知你成亲,所以去闹了?”
“不是。”
张如意苦笑,如果真去闹了,至少证明卢二愣子对她有点感情,可惜,他得知以后,表现的非常淡漠,和他恩师的女儿,凑在一起,很快也要成亲了。
当年,他家里穷,心里一直挂念恩师的女儿,却没办法说出口,眼睁睁地看着她嫁人。
好景不长,没多久,恩师的女儿就死了男人,自己回到娘家,成了寡妇。
“你知道吗,卢元卿和我撕破脸,对我冷漠,那是因为,他早就想休了我!”
张如意一嘴苦涩,卢元卿不过是借着卢母被山匪杀死,发作而已,就这么简单。
无论自己做了多少,在他眼中,都改变不了最初的印象,嚣张跋扈的千金小姐。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次在床笫之间,他喊的不是如意,而是娇娇。”
娇娇是卢元卿心上人的名字,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表现的不一般。
可笑的是,卢元卿隐藏了这么久,竟然一点没被发现。
他欺骗张如意,娇娇,是他给她起的小名儿,情到深处,自然就喊出口了,把她当做珍宝一般。
作为枕边之人,没有更亲密的了,张如意轻易相信他的话。
李海棠震惊了,不仅仅是张如意,作为旁观者,她同样没察觉出有任何的异常啊!
渣男,渣男到骨子里去了!
恩断义绝,孩子也没了,其实现在想想,未尝不是好事,或许别的女子会认命,稳妥为上,安稳地过一辈子,但是,李海棠知道,张如意不是这样的人。
卢元卿一句不找小妾,她就无怨无悔地下嫁,直到碰到头破血流。
“所以,你到京都来,是不想碰见那个人渣?”
李海棠疑惑,觉得不太符合张如意的性格。
张如意摇摇头,把嘴里的话咽回去,马上快过年了,她不想因为自己的破事,让人不痛快。
姐妹俩在一处,一下午的时间过得很短暂,二人还没说够话,就到了晚饭时间。
众人热热闹闹地围在桌前,边吃边聊,张如意和阮平之是土生土长的京都人,对大街小巷相当熟悉,二人说的,李海棠听都没听说过,新奇的很。
进入腊月,日子每天眨眼就过去了。家里忙忙碌碌,上下齐心,为过年做准备。
腊月二十八,方芍药带着家里的两个娃上门,给李海棠送年礼。
张如意得知以后,直接躲在院子里没出来,她不想见人,以免被认出,被张家人知晓。
方芍药是从娘家过来的,她娘怎么看糖包,怎么别扭,深深觉得这个外孙女是投错胎,这么调皮捣蛋,将来嫁不出去。
男娃调皮一些,可用聪慧,灵活等褒义词带过去,但是女娃就不行了。
方芍药的娘亲一再强调,必须在糖包五岁以前,定下亲事,这样娃娃亲,交换庚帖和信物,对方不能轻易反悔。
一旦到糖包十岁,名声在外,肯定嫁不出去。
坑谁好呢?当然是坑姐妹!这个都不用想,只有好姐妹,才能打个感情牌,套套近乎,因而让对方头脑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