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锦绣-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嫁去你家,哀家倒是放心。”想了想,又道,“不过,绣丫头的身世到底特殊些,不能光你喜欢,你家其他人也要愿意才行。说句不好听的话,咱们都这么大岁数了,哪天蹬腿去了都不知道。哀家可不想让绣丫头将来没有你护着,吃苦头。”
  大长公主笑道,“太后娘娘放心,我家驸马爷,还有儿子、孙子、孙媳都愿意,觉着钱小姑娘聪慧,沉稳,能管得住锦玉。”
  付太后哈哈笑起来,嗔道,“也只有你家里人想得怪,巴不得媳妇把男人管住。”
  大长公主笑道,“哎哟,谁让我们家那小霸王顽劣来着。他那性子,都快把我们磨死了。我还巴不得他是个闺女,嫁出去祸害别家,我再也不管了。”
  这话逗得太后笑得不行,又道,“旁人都愿意了,还得看看正主。玉哥儿虽然顽劣,却是个有主意的。绣丫头,更不用说,聪慧,贤淑,也是个主意正的。若是他们两个小人儿都愿意,哀家就赐婚。若是有一方不愿意,小两口成了怨偶,反倒不美。就像紫阳……哎,若是当初不强把她和潘子安扭在一起,也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一提起紫阳长公主,太后又难过起来。
  大长公主笑道,“我家那小霸王就是个没长心的孩子,也没见他对哪家小娘子不一样过。还不都是大人说谁,就是谁。”
  太后摇头道,“你家玉哥儿,看着没心,实际上心里有数着呐。”
  大长公主听太后夸自己的重孙子,极高兴,说道,“那好,咱们就问问他们,若都有意,就请皇嫂成全。”又笑道,“我家那个孽障,也不光顽劣,喜欢逗小娘子,还有很多优点。”
  付太后又乐了,说道,“哀家知道,定会把玉哥儿的优点跟绣丫头说清楚。”
  太后留大长公主和黄灵儿在慈宁宫吃了晚饭,还请大长公主喝了一盅双头金乌蛇泡酒。
  晚上,太后招呼钱亦绣来到她身边坐下,让宫人都退下。拉着她的手笑道,“绣丫头,你是个有主见的,哀家这事就问你本人了。你今年该满十四岁了,别家好些小娘子这么大都已经定了亲。你瞧着黄家锦玉咋样?若觉得他不错,皇太外祖母作主,给你们赐婚。”
  钱亦绣吓一跳。那熊孩子,就是个淘气的叛逆期少年,讨嫌。再说,他对梁锦玉可是存着想法的,两人相同的名字,或许真有缘份也不一定。
  钱亦绣故意装作扭捏样子,扭着帕子说道,“黄公子太顽劣,他害得我当众出了大丑,我一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咋可能,咋可能……”说到后面,像蚊子哼哼。
  ps:谢谢亲的月票,感谢!(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九章 血脉

  付太后笑道,“锦玉虽然顽劣,但脾气好,心肠也不坏。你别看他喜欢逗弄小娘子,听太丰说他现在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不像那些看着不错的后生,小小年纪屋里就有好几个人。锦玉又聪明,课业十分好。连皇上都说,此子若沉得下心来,是个当大用的……”巴拉巴拉,说了黄锦玉一大堆的好,又说,“还有,就是他家人口简单,他娘的性子也温婉。若你进门了,将来的日子好过,舒心。嫁去他家,肯定比嫁进梁家好。虽然梁家后生不错,长辈也都中意你,但那崔氏已经被落了脸面。你即使进了他家门,崔氏能给你好脸色?”
  钱亦绣嗡嗡着蚊子声音说,“我知道。我如今已经不想嫁进梁家门了,但也不想嫁进黄家。”不知为什么,说不进梁家门的时候,心里有些隐隐作痛。
  付太后沉吟了一下,又问道,“是不是你心里另外有人了?”作了个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噢,哀家猜出来了,你跟锦儿从小一处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哟,哀家之前怎么没往他身上想呐。不过,好孩子,听皇太外祖母一句劝,不要进宁王府。进了宁王府,以后会过得非常艰辛。再说,皇上也不会让你嫁给锦儿。”
  “为什么?”钱亦绣问道。她一直觉得皇上对宁王各种不待见,比对别的皇子苛刻得多。
  付太后叹了口气,小声说道,“也罢,哀家就跟你说了实话。只是,你要烂在心里,万万不要拿出去说嘴。这事,已经没有外人知道了。皇外祖母觉得你是个沉稳的好孩子,才告诉你实话。”
  钱亦绣赶紧点头,她一直想知道为什么。
  付太后说,“盛儿是个好孩子。只是,他是被他的身世,或者说被他的亲娘连累了。他的亲娘,是罪臣的女儿。她父亲问斩后,她就被没入宫廷当了宫女。哎,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胡姬,所以盛儿身上有外族人的血脉。虽然知道这事儿的人都被清理了,但还是在皇上心里扎下了一根刺。”
  钱亦绣吓得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好奇心害死人。
  又听付太后继续说,“若盛儿平庸也就罢了,当个没本事的闲散王爷,也不是不给他口饭吃,偏他是个能干好强的。皇上先也是想用他辅佐先太子,可后来他怎么就倦进了夺储的风波中,再加上一些传言……所以皇上虽然不得不用他,却是愈加不待见他。”
  怪不得呐,钱亦绣恍然大悟。她总觉得宁王目光深邃,抬头纹偏重,原来是眼窝有些深呀。再想想朱肃锦,虽然他的五官看似跟大乾人无异,却要立体些好看些,眼珠也是偏褐色。
  这倒也怪不得皇上,做为十分讲究血统的皇家,肯定不愿意让血统不纯正的皇子继承皇位了。只可惜,天不逐人愿,最终这个血统不纯正的王爷还是会成为下一任君主。
  付太后又说,“知道了吧?你别想着能嫁给锦儿。皇上不只一次说过你精明,他可不会让精明的女子嫁进宁王府。”
  钱亦绣本来就没想嫁给朱肃锦,便就势点点头。又嘟着嘴无辜地说道,“若我真的精明,就不会人人都说我精明了。我是半罐子醋,响叮当。”
  付太后笑起来,又问,“既然锦儿和梁家后生两边都不行了,你看玉哥儿怎么样?”
  钱亦绣又嗫嚅道,“皇外祖母,人家还小……”
  付太后知道钱亦绣是真不愿意了,失望地说道,“好吧,你再想想,皇太外祖母不会害你。大长公主府,是个不错的选择。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钱亦绣点点头,说道,“谢谢皇太外祖母,我知道您是真心为我好。”
  客观条件再好,最重要的两个人都没有意,勉强凑在一起也不会幸福。
  晚上,钱亦绣安歇在侧殿里。这是她第一次睡在皇宫里,却没有任何新奇之感。主要是心里有事,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一会儿想着自己的良人到底会是谁,脸前不时晃过梁锦昭的脸,偶尔也会有朱肃锦的脸。在这个世上,向她表达过爱意的,只有他们两个人。也只有他们两个,会真心对自己好。可自己却是谁都不能选……
  还有就是心疼朱肃锦。不知道宁王还要被打压到什么时候,宁王什么时候才会夺得天下,朱肃锦还要遭什么罪……
  第二天,钱亦绣顶着黑眼圈起了床。潘月几人吃完早饭,便回了家。
  马车上,潘月说道,“绣儿,昨儿夜里没睡好吗?你这样,下次就不要在皇宫里歇息了。”
  钱亦绣乐了,果真小娘亲又聪明了些,没有当着太后的面把这得罪人的话说出来。
  十九这天下晌,钱亦绣收到了梁玉锦的贴子,说明天她们几个手帕交要聚会,这次地点是她家,请钱亦绣参加。又专门说明,把动物之家带去。
  钱亦绣很喜欢那几个小姑娘,虽然是在梁府聚会,还是决定去。
  她把上次梁锦玉给的“梁大叔”玩偶和信拿出来,之前一直想还给梁锦玉的。又觉得明天退给梁锦玉不好,梁家和梁大叔才帮了自家的大忙。想了想,又把东西放进了匣子。
  钱亦绣决定做点稀罕些的吃食带过去,主要是给老太君吃点,她太瘦了,说是对什么吃食都没胃口。
  她会的稀罕吃食,也就是点心。本来想做奶油蛋糕,但想着奶油老人不克化,还是决定做小时候曾经做过的蒸蛋糕。
  晚上就让人把食材备齐,第二天天不亮钱亦绣就起了床,领着几个丫头在后院的小厨房做蒸蛋糕。先蒸的二十个给家人和动物之家吃,再做二十个让人送去宁王府,再做了三十个拿去梁家。
  食盒外面还用褥子裹着,带着蓝珠和在钱家的猴哥、猴妹、闪电去了梁府。
  万寿堂是个三进宅子,一进是老太君的正房,二进住了梁锦玉。
  钱亦绣直接去了老太君的上房。老太君竟然起了床,斜倚在东侧屋的炕上,屋里好几个人在陪她说笑。
  黄灵儿、付明兰已经来了,屋里还有黄锦玉、梁锦昭、梁锦琛、梁锦华几位公子,以及梁锦玉、梁锦静两位小姐。还有一位不认识的公子,跟付姑娘有些像,或许是付家公子。
  老太太比上次看到的好了许多。虽然还是瘦,脸色苍白,但精神好了。严冬过去,万物复苏,连久病在床的病人都好多了。
  钱亦绣过去给老太太行了礼,便把食盒打开,请她尝尝。老太太看到这黄黄的、胖胖的蛋糕十分喜欢,吃了一口,觉得甜儒绵软,又有奶香味,一口气便把一个蛋糕都吃了。还想再吃,被下人劝住了。
  钱亦绣也笑道,“我把方子写给厨娘。您喜欢吃了,让她们随时蒸。”
  老太太才住了嘴,看看一屋子看着自己的人,笑起来。说道,“哎哟,老婆子嘴馋,光顾着自己吃,怎么把你们忘了。可见人老了,脑筋也不好使了。”又嗔怪梁锦昭道,“也不知道提醒提醒太奶,让人家看笑话。”
  梁锦昭笑道,“重孙看您吃的那样香甜,怕打扰了您老人家的吃兴,惹您不高兴,让我爹捶我。”
  他的话逗得大家乐起来。
  黄锦玉又着急地说道,“太奶,你咋还不请大家伙都尝尝这种蒸蛋糕呀。”
  她的着急样又逗笑了众人。老太太赶紧让丫头把蛋糕分给他们,又让丫头把蛋糕拿些去给其他主子尝尝。又专门嘱咐,多给最小的梁锦真两个。
  黄锦玉边吃着可口的蛋糕,边用余光注意着钱亦绣。见她跟老太太手拉手说着话,不时逗得老太太大笑。
  暗道,这丫头虽然有才情,又漂亮,但太泼辣太精明。自己娶了她,可是要被压一头。再看看梁锦玉,美丽,温柔,可人,不觉脸有些烫起来。
  他今天说是陪妹妹来看望梁老太君,其实就是想多看两眼梁家锦玉。再就是,不想听太祖母的念叨。小爷凭什么要被女人管着?真是灭自己威风,长妇人志气!
  吃完了蛋糕,黄锦玉又让人把他给小娘子们买的草编小篓、草编小盒拿出来。几个小姑娘果真十分惊喜,可以说爱不释手,除了钱亦绣。
  众人又说笑了一阵,看了阵猴戏,见老太太有些乏了,他们才告辞。
  出了正房,梁锦昭说自家有操练场,带动物之家去那里玩。因为猴哥从小就跟梁锦昭玩过多次,有他看着,猴哥也不会惹祸,钱亦绣便点头同意了。
  梁锦昭又悄声跟她说,“我家在西岭村边的塘都挖好了,能不能卖给我些好的金莲仔?”
  金莲非常奇怪。就是一茬比一茬淡,一荐比一荐更接近普通莲花。比如,一号金莲仔,就是直接从洞天池里的莲仔,开花结仔,这种仔就是二号金莲仔。用这种莲仔种出来的二号金莲,比一号金莲的花要淡些,结出的莲也没有那么香。二号金莲仔种出来的仔叫三号金莲仔,种出来的三号金莲,又比二号金莲花要淡些。以此类推。等到第六茬的时候,就跟普通莲花无异了。这也是种了几年金莲后,才总结出来的经验。
  钱亦绣看见梁锦玉默契地领着众人去了一旁,好像自己和梁锦昭说什么秘密一样。虽然这话的确属于她家的商业机密,不愿意让众人听到,但也不是他们想的样子。看到那几个人暧昧的表情,钱亦绣很有些气愤。梁大叔真讨厌,他一定是故意的。
  钱亦绣只得胡乱点点头,走过去拉梁锦玉的手。
  梁锦玉笑眯眯地带着几个小姑娘去后院,这次多了三房的庶女梁锦静。几个小姑娘在屋里弹琴、吹箫吹笛子,十分风雅。
  钱亦绣前世在工会工作,单位也有一些乐器,比如小提琴、二胡、吉他什么的。她无事也会捣鼓一番,学会了弹吉他和拉二胡。吉他简单,她弹得还算凑和。二胡难,她虽然拉得不好,但总能拉几首曲子出来。
  这个时代也有二胡,名字不叫二胡,叫胡琴,是从胡人那边传过来的。这种琴,只有伶人才会拉,千金小姐是不会学胡琴的。所以,钱亦绣也不可能说自己会胡琴。
  她就当起了观众,为她们鼓掌。
  付明兰道,“潘先生的箫吹得那么好,钱妹妹怎么不跟着他学学呢?”
  钱亦绣笑道,“我很忙,要管家,要画画,要写字,哪里有那么时间学吹箫啊。”不过,心里却想着,等画画学得差不多了,就让潘姥爷教自己吹箫。
  一说起潘驸马吹箫,几个小姑娘又说起了他的一些典故。比如过去,有些女人想见潘驸马一面,又见不着,便想了一个主意。在潘驸马必经的路上吹箫,还故意吹错。潘驸马听了,便会下车,去纠正一番……
  钱亦绣听得兴味盎然,原来自己的美男外公还有这么多故事。
  下晌,几个小姑娘听说动物之家在操练场上玩得十分尽兴,也十分有趣,吵闹声都传进了内院,便想去看看。婆子先去操练场跟爷们说了,请他们把旁人清退。
  之后,几个小姑娘就去了梁家操练场。操练场里只剩下梁家男主子和黄锦玉、付公子,许久没见的宋怀瑾居然也在,还有几个服侍的护卫。
  操练场中间,猴哥猴妹闪电,还有几只硕大的狼狗,梁统领和梁锦昭父子也在里面,旁边还有两个敲锣打鼓的护卫。锣鼓一响,动物们就按梁家父子的指示,跳跃或是争抢一个鲜艳的大球。
  那父子两个和动物们一样玩的酣畅淋漓,旁边看的人大声叫着好。
  不用说,最最厉害的,还是猴哥猴妹,其次是闪电。
  他们在梁家吃了晚饭,才告辞回家。
  马车里,猴哥从腰包里拿出一个荷包交给钱亦绣。钱亦绣打开一看,是一支红木雕的篦子,篦子上有莲花花纹,以及一封信。
  钱亦绣问猴哥道,“是梁锦昭让你给我的?”
  猴哥点点头,继续拿着一个铜铸的小猴子玩着。再看看猴妹和闪电的项上,都戴着一个新的有两指宽的镂花银项圈。
  钱亦绣一家戳了它们一下,气道,“这点小恩小惠就把你们收买了。”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现在文文的订阅成绩不理想,求订阅,求亲们的支持,让清泉多一些信心吧~~呜呜。。。没办法,厚着脸皮求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 效力

  在京城西郊,西津县境内,距九风岭山脚不远处,有一大片密集的树林。树林里有一个用高墙围着的工场。高高的围墙上扎着许多碎玻璃,围墙里还有许多狼狗的叫声。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众多人关注的地方。
  这里就是大乾朝第一家玻璃工场,名为鼎铭玻璃制造工场。
  工场四月初就已经正式投入生产,生产出的玻璃在京城和全国各地销售。
  玻璃工场投产以来,好些人都在打探玻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包括几个皇子和许多有势力的人家。
  但玻璃工场严防死守,近二里地外人就不能近身。而且,制玻璃的人根本就不出来,玻璃的交易也是在树林外那几栋仓房里进行……
  这个玻璃工场的总管事是宁王派来的李大管事,副总管事是黄铁,技术总管事是杰克,帐房是锦绣行原来的帐房秦管事,管生产的管事是王寿的儿子王勇,采买管事和护卫总管都是宁王派来的人。
  总之,这个工场的高层都是宁王和钱家的心腹,关键岗位的工匠也是宁王派来的人。
  因为工场的人三年内不能出来,为了照顾高层夫妻的生活,他们的妻子可以入住工场内专门修的家属房。结果,只有潘莺和李大管事的一个妾住进去了。潘莺也当了一个小官,就是负责管理十几个做饭和洗衣的妇人。
  玻璃制造出来后,放进玻璃工场后门外的内仓房,再由专人从内仓房拉至树林外的外仓房。而去内仓房拉玻璃的管事,就由李阿财担任。交接期间,还有护卫看守,不许说话,不许递东西。
  不说玻璃工场被严防死守,就连这片大树林以外的半里地都被看守起来。
  负责外仓房玻璃销售的就是锦绣行的副管事谢管事。人们从这里把玻璃制品拉去京城的锦绣行,或是卖给全国各地的大商号。京城内,锦绣行忙不过来,另找了几家商铺代销,其中就包括了钱满霞的大姑万云娘。万云娘夫妻因为代销玻璃,其商铺一跃成为京城有名的铺子。
  所以,尽管很多人打听,更是许下重金,但都没能弄到制玻璃的方子。
  玻璃工场也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他听说是钱家和自己儿子开的,自己弟弟、外甥、太后的娘家都有股份后,就把几个股东宁王和钱满江、寿王、付大人、潘阳招到面前。说了一大堆先国而后家之类的话,言外之意是,这块饼太大,朝庭也想分一杯羹。
  寿王白得了一成股份,早乐欢了。虽然只有一成股,但架不住利大呀。所以他知趣地知道这时候该他发言了,便上前一步躬身道,“禀皇上,这个会制玻璃的番人是钱家和宁世子在乡下时,用巨资留住的。嘿嘿,是不是让他们把本赚回来再说其它的呀?”
  宁王也躬身道,“父王给儿臣三年的时间,三年后,让锦儿和绣儿把方子献给朝庭。”
  皇上想想,是得让人家把本赚回来,况且他们还愿意三年后把方子献给朝庭,便点头同意了。说道,“甚好,献了方子,朕也不会让你们吃亏。到时减你们两成税,减三年。付爱卿帮朕记着,三年后这两件事都要办。”
  付大人躬身道,“臣尊命。”
  只有皇上身后的大太监蔡公公知道皇上这话的真正用意,就是不管三年后皇上还在不在世,这两件事都要办。他的眼圈红了,赶紧把头埋得更低。
  皇上看了眼宁王,又说道,“有臣子说朕偏心,朕这么多儿子,就属你府上最穷。这三年,全大乾只有你们一家玻璃工场。所赚的利,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你就把你的王府好好拾掇拾掇,再置些产业,不要太寒酸了。”
  宁王躬身道,“谢父皇教诲。”
  出宫后,宁王的面上不显,但袖子里的拳头握得紧紧的。
  钱满江回家后,对钱亦绣讲了今天的事情。低声叹道,“……皇上这么说,肯定会注意王爷银子的去向。王爷在玻璃工场所得的银子,是不可能用作别的了。”
  看来,皇上也怕宁王把那么多钱拿来培养自己的势力。但现在宁王的确需要银子。既然他最终会是胜利者,那么自家就应该不遗余力地支持他。
  钱亦绣低声说道,“爹,咱们家这几年玻璃工场的收入,就都给王爷吧,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话正是钱满江想说的,但因为玻璃工场是女儿一手建立起来的,所以一直不好意思提。听女儿如此说,高兴道,“好闺女,够大气,当真是气概不输男儿。”
  当钱满江跟宁王说了这事后,宁王喜道,“大恩不言谢,这个情,本王记着。”他正在发愁银子的事。
  钱满江忙说,“下官不敢当。”
  这以后,宁王索性连工部都不去了,天天让人到处找好木匠,买好木头,好摆件,好花木,拾掇王府。京城附近已经没有大片良田要卖了,他就让人去胶东、湖省等地去买。有时候,甚至还亲自出去寻摸。
  转眼到了六月上旬,九风岭脚下的东石村、西石村及上岭村和下岭村四周的荒地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荷塘和两座起伏的小山坡。同时,冒出的那几个大院子也修整一新。
  这几个院子就是,钱家的梅院和桃院,宁王府的菊院,梁府的兰院。院子与院子之间,还用青石铺了小路。院子之间和四周,则是大片的荷塘。
  正时正值莲花怒放之际,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和亭亭玉立的莲花,还有醉人的香风,吸引了许多游人。这一带也得了一个十分好听又风雅的名字,叫十里荷香。
  自春末以来,天气闷热,钱亦绣就陪着三贵爷爷来了梅院住。不仅是避暑,还要处理玻璃工场的一些先期事务。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事情已经基本理顺,以后她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只等着分银子了。
  潘姥爷也来了,他不是避暑,而是被十里荷香吸引过来,连书都不教了。
  而肖恩,则被高薪请去了松攀书院,专门教算学,干了他的老本行。
  本来钱亦绣想让潘月带着明儿和静儿也来庄子里避暑,无奈小娘亲不愿意离开江爹爹。这个月初五,小娘亲就把最后一粒蛇蔓菊药丸吃了。钱亦绣总有些不放心,想回府看看她的病情怎么样了。不过,到底能不能试制出那种玻璃珠,这段时间就能见分晓,所以她只有耐着性子在这里等消息。
  昨天,她收到杰克让人带来的信,说她要的东西弄好了。她高兴坏了,急忙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