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锦绣-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嬷嬷这么一说。喜的四奶奶眼里直放光。她再是大方爽利的人,也不由地有些红了脸。
  二夫人也高兴,问钱亦绣道,“听说这些东西你们是准备拿去卖的。怎么卖?我们都买了。”
  钱亦绣说道,“难得这些东西入了老夫人、夫人、奶奶们的眼。它们到了富贵之家也是它们的造化,夫人看着赏几个就是了。”
  对于宋家,她不说价,打赏的钱只有多没有少。若是换成翟家之类的人家。她就不敢不说价了。
  二夫人听了更满意了。使了个眼色,她身后的一个婆子便递给钱亦绣两个荷包。
  “哎哟,小嘴巴巴的。现在连我都喜欢上了。”宋四奶奶笑道,又捧着老太太道。“老太太是火眼金睛,只看了这小娃一眼就说她聪明,我可是看了这么久才发现呐。”
  老太太得意地笑道,“我这双眼睛也是炼出来的,跟着你祖父走南闯北几十年,还是白走的?”
  正说着,丫头来报,说隔壁的翟老夫人、翟大奶奶来了。
  老夫人和二夫人对看了一眼,脸上滑过一丝不屑和不奈。瞬间又堆满了笑,高声说道,“请,快请。”
  几个丫头婆子扶着一个老太太和一个青年妇人走了进来,钱亦绣也被挤到了一边。
  这两位虽然也穿金戴银,绫罗裹身,气度仪态不说比不上这屋里的人,甚至比钱亦绣还像红薯花。那位翟大奶奶手里竟然拿着一个镶了花边的草编小箱子,这是她们家的东西呀。
  钱亦绣心里一沉,除了那五个小老虎抱篮,其它的东西是卖不起高价了。这还不算,关键是自己的外交攻略刚刚开始,就要被迫夭折了。
  老翟家钱亦绣当鬼的时候也光顾过。翟老太太用几个字可以形容,节俭、死抠、粗鄙,特别不合时宜。是西州府上流社会的一个笑话,偏自己还混不自知。
  老太太的儿子翟树翟大人是冀安省按察使司按察使。翟大人出身农家,三十岁时考上进士,被圣上卿点为探花。大多探花都长相俊俏,翟大人也不例外,虽说现在已经四十出头,仍然儒雅俊朗,温润如玉。
  一个农民的儿子,不仅中了探花,十几年间就升到三品大员,不仅是大乾朝的一个传奇,更是草根励志典范,是众多农家子弟包括钱亦锦小盆友争相学习和崇拜的偶像。
  只是家里面嘛,呵呵呵……
  翟老太太一坐下便大声笑道,“听说你们在隔壁,我们就过来看看。哎哟,想着好久没爬山了,就没坐轿子,爬了一段山路。老啰,不中用了,还没爬多久,就出了一身臭汗。”说完还抬起胳膊闻闻袖子,又扇了扇。
  一旁的宋老太太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两家关系不算很近,互派个晚辈拜见拜见就行了,结果翟老太太还亲自登门。
  来者是客,何况宋老太爷再是高了翟大人两级,也已经致仕。宋老太太当然不能端着了,欠身笑道,“大妹子身子骨硬朗,还能自己爬山,羡慕哟。我这老胳膊老腿,可不行啰……”
  弘济小和尚很有眼色,见来了客人,宋家人也没空搭理钱亦绣了,便起身跟她们告辞。钱亦绣也只得万般不情愿地一起出去。
  钱亦绣刚出了门,身后传来翟老太太的大嗓门,“你们这篮子也是在院外那个妇人手中买的吧?那妇人的物什做得不错,虽说是乡下最常见的东西,但缝点花啊掐个朵啊,看着就不一样了,拿回家晚辈们也喜欢。我让丫头把她的东西都买了下来,虽说那点蒲草碎布值不了几个钱,还是让下人给了她一百大钱,乡下人不容易……”好像她多体恤人家一样。
  钱亦绣心都在流血,蒲草不值钱,她的创意值钱啊,她爷和她娘的手艺值钱啊。十几样别致精巧的小东西,就是拿到寺外卖也不只一百文钱。真是抠门的老太太,跟抢人有什么区别。
  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气死了。(未完待续。)
  ps:谢谢chen334421的香囊和郝荣华、hworld1980的礼物,谢谢xiyaying的月票,非常感谢!谢谢所有看正版的亲。清泉今天跟一个作者扣聊,她的订阅排行榜和后台实际订阅数据相差比较大,而清泉的却相差不多。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她的读者看赠币的比较多。她极其羡慕清泉的读者成熟、有素质,清泉乐了半天,比别人夸自己还高兴。哈哈哈哈~~清泉是不是很虚荣?谢谢你们,虽然现在文文的订阅成绩不理想,但有亲们的支持,就是清泉最大的动力。爱你们!

  ☆、第七十七章 强抢

  一出门,却没看见吴氏,钱亦绣慌道,“我奶呢?我奶去哪里了?”
  院子里的一个小丫头说,“你奶的东西被翟府的人买走了,她去隔壁院子送东西了。”
  先前的张嬷嬷追了出来,她是得了老太太的眼色出来的。宋老太太听说翟老太太买了人家所有的东西只给了一百文,心里着实过意不去。觉得是因为自家把小姑娘叫进来,才没让人家卖个好价钱。况且,这几个小老虎抱篮也极合自己的心意。
  张嬷嬷塞给了钱亦绣一个荷包,说道,“这是老太太赏的,拿回去买糖吃。”
  钱亦绣也猜到了老太太的心思。宋家男人的官声好,他们有一句时刻挂在嘴边的话,便是“不与百姓争利”。
  钱亦绣十分感动,说道,“老夫人真个是活菩萨,过会子我去给菩萨磕头,保佑老夫人健康长寿,活到一百岁。”
  张嬷嬷笑着夸她道,“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钱亦绣已经看出来这个张嬷嬷在宋府主子面前很得脸,应该是个管事嬷嬷之类的。又糯糯地说道,“谢谢大娘,今天如果没遇到大娘,我也得不了这么多赏。请问大娘怎么称呼?我们家就在宋家村的河对岸,若是庄子有管事进省城,我就给大娘稍带点乡下的土特产。乡下东西虽然粗鄙,但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
  张嬷嬷吃惊不已,这小娃,都成精了。自己虽然在主子面前得脸,下人们巴结她的也不少。但不认识的小女娃都这么巴结她,她欢喜的同时。又有些得意。
  她用手轻轻捏捏女娃的小脸,哈哈笑道,“绣儿有心了,谢谢你……”
  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旁边那个小丫头抢先笑道,“张嬷嬷是二夫人院子里的管事嬷嬷,小妹子若稍东西。直接就说给二夫人身旁的张嬷嬷即可。”
  原来是当家夫人的办公室主任。官不算大,但位置重要,得大领导的信任。到时候拉大旗作虎皮。也可以利用一把。
  钱亦绣给了张嬷嬷一个大大的笑脸,“原来是张嬷嬷,好,我记下了。”
  张嬷嬷在翟老太太走后。把钱亦绣的话又修饰了几句学给宋老太太听,“……那么小一个女娃都感念老太太的恩。说要去求菩萨保佑您活到一百岁。我们这些受了您大恩的人,可不是更巴望您活到五百岁了。”她想说一千岁,话到嘴边赶紧改成了五百岁。一千岁是太后、王爷。
  老太太极高兴,直说。“哎哟哟,活到一百岁都成老妖怪了,还啥五百岁。”
  众人又是一阵捧。同时又把翟老太太一顿狂扁。
  钱亦绣和小和尚出了院子,看到吴氏从隔壁的院子里走了出来。
  他们都走了一段路了。吴氏的眼圈还是红的,“绣儿,是奶没有用,那些好东西只卖了一百文,奶不敢跟贵人讲价……”
  钱亦绣拉着吴氏安慰说,“奶没跟她讲价就对了,那些贵人咱们哪里惹得起,自然是她说多少就多少。”
  弘济纳闷道,“贫僧见过翟施主,丰姿卓越,颇有气度,我师兄对他也大加推崇。怎么他老娘的行事却如此……”他突然想到自己是出家人,不好妄议他人是非,又闭上了嘴巴。
  钱亦绣撇了撇嘴,他是好官有啥用,名声都被他老娘败得差不多了。
  弘济又陪着她们一起去买了些香烛,祖孙二人拜菩萨。钱亦绣默默祈祷,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自己快些把溪石山的东西拿到手,钱亦锦小盆友能一飞冲天……当然还保佑宋老太太活到一百岁。
  弘济没有食言,要请她们去善堂吃斋饭。
  还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好请你们去我的禅房吃斋,我师傅正在给梁师兄讲禅。等下次施主们来了,再去我那里坐坐。”
  钱亦绣连说没关系,自己现在是最底层的篓蚁,难得有个寺庙里的官二代另眼相看,关系一定要搞好。何况因为他的关系,自己也多挣了些钱,还跟宋家的管事嬷嬷“搭”上了关系。
  他们刚开始吃斋,猴哥便跑来了。
  斋饭虽然没肉,味道却不错。关键是不要钱,钱亦绣和猴哥自是敞开小肚皮吃了个肚圆。
  跟小和尚告别来到寺外,找到钱满蝶几人,她们还没卖完东西。吴氏和钱亦绣不敢单独回村,便在这里逛逛等她们。
  这里的人太多,吴氏把猴哥放进背篓里背着,一只手紧紧拉着钱亦绣,生怕她走丢了。
  吴氏买了十个肉包子,又应钱亦绣的请求买了十个金丝饼。之后,拿出一个肉包子给馋慌了的猴哥吃。
  这时,一个穿着绸子衣裳长得胖墩墩的富家少爷拦住了她们的去路,用扇子指着背篓里正美美地吃着包子的猴哥说,“小爷喜欢这个猴子,买了。”
  话音一落,一个小厮就递上来一个银角子,另一个小厮又要来抱猴子。
  这是要强抢啊。
  钱亦绣赶紧说,“这猴子不是我的,是我们帮着大慈寺里的弘济小师傅养的。”
  “不管是谁的,只要小爷喜欢,就是小爷的。”富家少爷蛮横道。
  吴氏赶紧把钱亦绣拉到另一边,好声解释道,“少爷,如果猴子是我家的,我就卖给你了,但它的确不是我们的。你想买,是不是先问过大慈寺里的弘济小师傅再说?”
  富家少爷不高兴了,骂道,“小爷好脾气跟你们说,你们还上脸了……”又踢着两个小厮骂道,“蠢猪,该咋做还用小爷教你们?”
  那两个小厮就要上来硬抢,钱亦绣一下子扯开嗓门哭起来,“抢人啦,抢猴子啦……”
  那个伸手想抱猴子的小厮还没接触到猴子,只见红影一闪,他的脸上一阵剧痛,再接着,猴哥已经蹿上了旁边的大松树上。
  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吓傻了胖少爷和看热闹的人,也痛得那个小厮捂着脸大叫。
  这时,两个大慈寺里的和尚扒开人群,双手合什道,“此乃佛门重地,各位施主切莫肆意妄为。”
  钱亦绣哭道,“师傅,他们要抢小猴子。我说了小猴子是弘济小师傅让我养的,他们还要强抢。小猴子已经吓得躲到那棵树上去了。”(未完待续。)
  ps:谢谢简和玫瑰、赫拉@芊琳的荷包和花解l语的礼物,谢谢浮云望的月票,感谢!

  ☆、第七十八章 奔向热风谷

  这两个和尚是看到弘济把小女娃送出来的,便安慰道,“小施主莫怕,那猴儿精着呢。”
  他们抬头看看树上,猴哥大概看到撑腰的人来了,便抓着树枝一荡,一条红线闪过,瞬间便又掉进吴氏的背篓里。
  一个和尚对那个胖少爷说,“这猴子的确是弘济师叔拜托这位小施主养的,施主莫要强抢。”
  大慈寺的地位超然,那个少爷再横,也不敢抢大慈寺里的东西。哼了声,便带着两个小厮转身走了。刚走了几步,就被一个小松塔打在了后脖子处。
  “哎哟,谁打的小爷?”那个富家少爷转过头来瞧,见身后的人都是一脸无辜样,他也看不出来是谁打的,只有恨恨地走了。
  钱亦绣知道赤烈猴厉害,却没料到猴哥小小年纪已是身手不凡,居然还会用暗器,高兴不已。给它连连比着大拇指,“猴哥猴哥你真棒!”
  结果,小猴子打人打顺了手,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多盯了它两眼,心里便不爽起来。那个少年一转头,又把另一只手中的小松塔朝那少年的后脑勺打去。
  那少年一声哎哟,回过头来,也不知道是谁打的。气得大骂,“哪个王八蛋打的我,我招谁惹谁了?”
  钱亦绣吓得赶紧拉着吴氏走了。
  等到下晌未时,钱满蝶和王氏、兰氏也卖完东西了,几人才结伴下山。
  今天的东西都卖出去了。兰氏因为有些山货,卖了五百多文。钱满蝶和王氏各卖了三百多文,连几把没要本钱的霞草配野花都卖了二十多文钱。几人十分高兴。
  钱亦绣得意道,“今天我运气好,在寺里碰到了贵人。她们特别喜欢那几个小老虎抱篮,说做工比大绣楼里的绣娘还好,卖了二两多银子呢。”
  虽然没有把所有的数目都说出来,还是把那几人吓一跳。她就是要让别人知道小娘亲的能干。
  钱满蝶羡慕道,“以后我也专门找贵人卖绣品。”
  王氏和兰氏都摇头道,“我们嘴笨,见到贵人连话都不敢说。还是老老实实挣点小钱罢。”
  吴氏又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也不是每个贵人都好说话。运气好,或许能多赚些,运气不好。还不如在摊子上卖。”
  她们专门绕了远路去山下蒙溪村口买了点肉,兰氏等人都知道许阎王在打程氏的主意。
  兰氏说,“村里的人都在夸三贵叔和三婶仁义,没有为钱把寡媳卖进那个狼窝。满江媳妇有福气。嫁进了你们家,虽然日子苦些。一家人和和气气总有盼头。”
  王氏没敢说话。自己婆婆可不是夸,是在骂。骂钱三贵夫妇跟傻程氏生活久了也变傻了,为个不相干的人连十几贯钱都不要。听了唐氏的话,王氏颇有些唇亡齿寒的感觉。
  回家后。钱亦绣把几个荷包都上交了。宋老太太赏的两个荷包,里面装的分别是四个二钱的银锞子及六个二钱的银锞子。而宋二夫人买篮子的两个荷包里,各装了二两银子。
  辛苦这么久。一共赚了六两银子一百钱。众人都挺高兴,他们家过去要辛苦两年才挣这么多。
  吴氏问钱亦绣道。“绣儿,你咋知道宋家和翟家的事情呢?”
  钱亦绣道,“绣儿那天去洪河边挖野菜,听见宋家庄子的人说的。”
  大家长钱三贵作了发言,重点表扬了钱亦绣和程月,激动得小娘亲脸红扑扑的。直说,“月儿没吃白饭,会挣银子。”
  钱亦锦回来后,吴氏包了五个肉包子、五个金丝饼让他去送给张先生,感谢张先生对他的栽培。再顺道把钱老太请来吃饭。
  钱老太来的时候,多多小朋友也闹着跟了来。
  钱老太照样走路生风。
  人家问,“钱大娘,又去三儿子家吃肉?”
  “嗯哪,满江媳妇手巧,做的东西连贵人都稀罕。”钱老太得意道。原来人家一直说她家娶了个傻孙媳妇,现在她终于扬眉吐气了。
  钱亦多吃肉吃得满嘴流油,又对钱亦锦老生常谈,“锦哥哥你真大方,我吃了你家这么多肉肉你都没有不高兴。以后你去我家吃肉,我再也不哭了。”
  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第二天是六月二十日,钱亦锦休沐,钱亦绣便让他去当个苦力,陪自己去热风谷把那几株好花挖回来。编的借口是,“绣儿想跟哥哥去山上捡柴伙。”
  钱三贵和吴氏不同意,怕许家使坏。
  钱亦绣道,“我们带着猴哥去,猴哥有多厉害,奶昨天看到了吧?”
  吴氏想想猴哥的身手,一个成年人也不见得能打过它,便同意了。
  由于兄妹两个要上山,都穿上了最破的衣裳。
  钱亦锦看着妹妹那摞了几层补丁的衣裳,眼神暗了暗,说道,“等将来哥哥出息了,买个衣铺送妹妹,让妹妹天天穿新衣。”
  有理想的孩子就应该鼓励。
  钱亦绣点头说,“好,绣儿等着。”
  出门前,她还跟要去镇上的吴氏说,买点好的素面缎子和绣钱,让小娘亲绣些好点的东西换银子。再买些糯米和酒曲回来做醪糟,她想给宋家庄子的管事和宋家张嬷嬷及张家送去。
  吴氏也知道孙女的想法,虽然觉得光凭一点醪糟不见得能攀上宋家庄子的管事,但总得试试。便笑着点头答应了。
  钱满霞在旁边笑道,“小操心婆,心眼比山上的石子儿还多。”
  钱亦绣给她做了个鬼脸说道,“是呐,绣儿不止要操心挣钱,还要操心姑姑。以后姑姑少去山上捡柴伙,都是要说亲的大姑娘了,晒黑了嫁不出去可咋整。”
  钱满霞羞得直跺脚,要过去打她。钱亦锦笑着把妹妹拉出了门。
  今天他们只带了猴哥,没有带大山。现在大山的肚子越来越大,弄不好这个月底或是下个月初就要生了。
  钱亦绣早就跟猴哥说好,一上山就按照她的手势跑,把钱亦锦往热风谷方向引。
  他们来到村后,蝴蝶泉不远处有一条比较宽的山路,大多上山的人都走这条路。上了小路,还碰到了去山里摘满天星的许氏和王氏。
  猴哥一点都不老实,到处钻,钱亦锦小兄妹紧紧跟着它,来到一处山尖。(未完待续。)
  ps:礼物谢谢vyt的桃花扇,谢谢书友151104144321502的荷包和cbb代理的,非常感谢!

  ☆、第七十九章 祥云阁

  小兄妹站在山尖往下看,坡上谷里一片花海,万紫千红。有野菊花、野百合、一串红、芍药花、木槿花、凤仙花、牵牛花等等,还有更多钱亦绣不认识的野花。
  在这片花海里,就是找像香石兰、马蒂莲、野百荷这些开得比较多的大花都困难,何况是夹杂在里面的那几株珍品。怪道大房、二房的人来了多次,也没发现那几株好花。
  如果钱亦绣不是找好了参照物,她再次来到这里也别想找得到。
  钱亦锦看看花海,说道,“这是热风谷,只有花,没有柴。”又把猴哥抱起来嗔道,“再这么淘气,下次就不带你出来了。”转身就要走。
  钱亦绣把他拉住,嘟着嘴说道,“这里真好看。绣儿第一次来,想下去扯几朵花戴。”
  钱亦锦道,“咱们还没干正事,咋能先玩呢?哥哥天天读书,难得帮家里做些事,咱们……”
  小正太最抗拒不了妹妹撒娇,见妹妹的小嘴嘟起来了,眼睛充满希冀地看着他,马上改口说,“好吧,先陪妹妹玩一会儿。大不了哥哥下午再上一趟山捡柴伙。”
  下坡前,钱亦绣用帕子把头包好,怕树枝把俊脸划伤。又把裤管用绳子扎紧了,她怕蛇。自己拾掇好了,又帮小正太拾掇好。
  她捡了一小节棍子递给猴哥说,“用棍子打草,看到花绳子一样的东西把它吓跑。”
  猴哥听了,就拿着棍子不停地敲着地面,边敲边叫,也不管看没看到花绳子。
  钱亦绣走到那块长着一棵大松树的巨石右面开始向下走,大概走了近百米。有一片密集的灌木林,重重叠叠的野花和灌木枝叶挤在一起。
  她给小猴子使了个眼色。猴哥便钻了进去,在里面大叫起来,表示没有敌情。钱亦绣才用手分开树枝跟着它走进去,钱亦锦也只有跟着。
  走了大概五米停下,在一棵灌木下长着两株建兰,还没有开花。虽然现在看着不起眼。可开花的时候却非常好看。
  钱亦绣故意惊喜道。“哥哥,这花能卖不多银子呢。”
  小正太摇头说,“妹妹莫不是想银子想疯了?这两窝草就像咱们家后院种的韭菜。怎么可能卖银子呐。”
  钱亦绣蹲下来用小锄头小心冀冀地挖着花,说道,“这是兰花,不是韭菜。哥哥没听说过‘空谷幽兰’这样的话吗。这就是空谷中的幽兰。不会错的,我上次去张老爷家的时候。就看见他家园子里有这种花。”
  钱亦锦的小胖脸更红了,妹妹不仅比自己会赚钱,还比自己有学问。以后得更加勤奋不懈怠才行啊。
  钱亦绣把花带着土一起挖了出来,放进钱亦锦背着的背篓里。
  又往下走。依然要先找好参照物,又挖了一株墨兰,一株君子兰。这两株花同样没开花。可冬日开出的花极是艳丽好看。
  她当鬼的时候曾经光顾过花店,这几株花若是成活了至少能卖个二、三百两银子。主要是那株君子兰值钱。价值比另外三株兰花加起来的总和还高。
  把东西都放进背篓,钱亦绣的心才放进肚子里,热风谷几样最值钱的好东西就算据为己有了。
  她本来想自己背一株,钱亦锦不干,他可舍不得让瘦弱的妹妹吃苦。看到小正太身后的背篓被压得沉甸甸的,钱亦绣好感动,真是个好哥哥。
  回去的路上,看到干柴棍,钱亦绣便会捡起来捆好背上背。
  两人回到家中,已经时近晌午。
  钱三贵走南闯多年,看出这几株是兰花,又长势茂盛。特别是那株君子兰,虽然还没开花,但花茎挺拨,叶子又亮又厚,数了数有二十六片之多。
  他吃惊地说道,“这株君子兰是好品种,值不少钱呢。锦娃,绣儿,这些花你们是在哪儿找到的?”
  钱亦绣还没回答,钱亦锦就抢先答道,“是猴哥带我们在热风谷找到的。”又佩服地看了几眼猴哥说,“猴哥真能干,先是摘了灵芝,今天又带着我们找花。妹妹也能干,她知道那些花值钱,就挖了来。”
  小哥哥把她要说的话都说了。钱亦绣暗乐,睁着白莲花娘亲一样纯洁的大眼睛说,“嗯,猴哥真能干,今天要奖励它吃鸡蛋羹。”
  之后,她便把花栽在了之前在外面捡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