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锦绣-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婆子看见山一样压过来的花大娘子还是有些怕,但听她的话实在不好听,回骂道,“放你娘的屁,你喜欢用这物勾搭你家花癫子,就当别人跟你一样不要脸……”
  话没说完,花大娘子已经上去抓着她的头发搧了两个嘴巴。范婆子也不示弱,尖叫着跟她撕扯起来。由于身形差距明显,没打两下范婆子就被花大娘子压在了地上。
  唐氏赶紧上前对看热闹的人说,“快帮着拉开,这又不是啥光彩的事儿,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传出去了咱们村的小娘子都不好说人家。”
  众人都讨厌范婆子,本想等她多挨几下再拉架,听了里正儿媳的话便赶紧过去把人拉开了。
  正吵着,范大媳妇涨红着脸跑过来,范大黑子也随后跟了来。他拉着范婆子道,“娘快家去,都等着你吃早饭哩。”
  范大媳妇伸手要去捡掉在地上的肚兜,却被唐氏先捡了,她说,“这东西不是你的,你慌着捡回去作甚?我公爹请范大婶去家里一趟。这东西也必须拿过去。这件事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是咱们整个花溪村的事,得好好查查。”
  范大媳妇面红耳赤地解释说,“这不是我的东西,我只是觉着扔在地上丢人,所以才去捡的。”
  有坏男人笑嘻嘻地说,“不是你的东西。你丢什么人啊。”
  说得看热闹的人一阵大笑。
  汪里正问了问范婆子这东西是在哪里捡到的。又骂了她一顿,发现这伤风败俗的事情不知道藏着掖着,还大声嚷嚷。她是在丢整个花溪村的脸。又让范大黑子回去把他娘看好,别到处胡说八道丢人现眼。
  之后,里正婆娘带着几个妇人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倒是没有再看见那些东西。这事也只好不了了之。最后,这两个肚兜都被里正娘子一把火烧了。
  范婆子回家被男人范老头打了一顿。嗔怪她多事。而范婆子又把气发到了范大媳妇头上,说她出去勾引野男人,还让范大黑子休了她。范大媳妇气得要跳井。
  范大黑子冲他娘吼道,“我知道我媳妇没干丢脸的事。昨天晚上我还看到那东西了。定是娘话多得了罪人,人家跑家里来偷了这东西。”
  范婆子气得上去打范大黑子,“挨千刀的。你媳妇做了没脸的事,你却扯到老娘身上……”
  而汪里正家。虽然把汪翠翠丢的肚兜烧了,但一家人还是狐疑不已。先是把家里的狗用棍子敲了几下,怪它看家不力。又分析着到底是谁有那么大的胆子,竟敢来他家偷这东西。他们绝对相信不会是本村人干的,村里的人还没那个胆子敢来他家找事,似乎也没有谁这么“有本事”。
  汪翠翠的大哥汪洪力若有所思地说,“弄不好是许斧子干的。昨儿下晌我看到他在村子里转了好几圈,眼睛贼溜溜的净往颜色好的小娘子身上瞥,还瞥了小妹好几眼。”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觉得是这个理儿。首先是许家人都有几手功夫,其次是许家几爷子都是好色之徒,再次许斧子已到了该说媳妇的年纪。最后就是这东西是在村东头捡的,那条小路正是通往大榕村的。
  汪家人一阵后怕,那许家人没一个好东西,若真是被他家盯上可麻烦了。
  里正婆娘咬牙骂道,“那一家牲口玩意儿,老的牲口,小的更牲口。”
  然后一致决定再养一条狗看家,夜里大家都警醒些。特别是汪翠翠,见着许家人要绕道走。
  之后,汪里正和家里几人分头行动,告诫村里的人要注意许斧子,暗示那杏黄色的肚兜八成跟那小子有关。让村里人注意,若是谁家再招了这样的祸事,不仅自家的闺女不好说亲,连整个村子的小娘子都不好说亲了,这就是与全村人为敌……
  村里人又是议论纷纷,那许斧子真不要脸,连年龄一把的范大媳妇都能看上。
  花溪村热闹,大榕村的许家更热闹。许家人还想着,今天钱三贵肯定会来家里用傻程氏换亲闺女。可早上一睁眼,却发现肚兜不冀而飞,把家里翻遍了都找不到。
  家里除了他们祖孙三个男人,只有许斧子的娘杜氏。他们都充分相信,杜氏是绝对不敢违背他们的命令帮助外人的。杜氏在他们近二十年的“调教”下,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喘着气的提线木偶,他们怎么说,她就怎么做。若是有一点自己的思维,也不可能在这个院子活下来,就像许阎王后来娶的几个婆娘。
  许阎王摸着光头纳闷道,“太奇怪了,我明明是放在床上的,睡前还拿着看了好几眼,咋会突然没了呢?”
  许老大也狐疑地说,“除了咱家的肉铺子别人敢靠近,咱们家的院子谁敢走近两米内?东西明明放在爹的房里,却突然没了。”他想到一种可能,慌道,“钱三贵原来当过镖师,会不会是他的那些师兄弟来家取走了?”
  若是钱三贵的师兄弟来了,还在他们眼皮底下取走东西,他们竟不自知,那功夫可是了不得。
  许阎王哼道,“是他的师兄弟又咋了?进了咱家,只敢把东西拿走,连咱们一根毫毛都不敢动,定是怕着咱。若是钱家不识时务,不拿傻程氏换闺女,即使没有那东西,咱们照样请媒婆去给斧子说亲。让别人看着,那丫头是我们许家惦记的,谁敢娶她,就是跟我们许家结仇。我倒要看看钱家是要傻媳妇,还是要亲闺女。”
  许老大道,“爹莫急,让斧子去花溪村和她家周围转转,看看情形。若真是他们家来了什么人,还是再等等。”(未完待续。)
  ps:谢谢米兰二号、赫拉@芊琳的荷包及浪妹纸、kkmay的礼物,谢谢书友140906212303236的月票,感谢!

  ☆、第八十四章 送礼

  许阎王骂道,“瞧你那怂样,哪里像我许阎王的儿子。若不是你前怕狼后怕虎,老子早把那个傻寡妇弄进家里了。说不定,连着那丫头一起弄进来了。”
  骂完,拿起茶壶倒了一碗凉茶灌进嘴里。他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又喝了一口,再砸吧砸吧嘴。纳闷道,“这茶好像有一股子骚味。”
  许老大说,“隔了夜的茶,味道可不是没有新茶好喝。”
  许阎王哼了声,把一碗茶都灌进嘴里,起身去了许老大的房间。
  许老大就像没听到那屋里的动静,让许斧子去花溪村看看。结果没过多久,许斧子就被一群恶狗追了出来。
  这之后,许斧子在花溪村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只要一出现在花溪村附近,就会有几条恶狗追着他撵。而且,原来跟他走得比较近的小子也开始疏远他了。特别是那些小娘子,只要看到他就躲得老远。
  来他家肉铺买肉的花溪村人骤减,甚至连经常来他家肉铺占些小便宜的范婆子都不来了。
  他们猜测,钱家三房是不是把整个花溪村的人都收买了。
  他们是不怕事的亡命徒,但人家一个村子的人联合起来,暗中还有没出现的高人相助,就有些怕了。
  许阎王对儿子道,“老子就不信他们会一直这样。等消停了,高人也走了,咱们想干啥照样干啥。哼,给脸不要脸。那钱三贵不识抬举是吧?咱许家不仅要那个傻寡妇,连着那个丫头片子一并都要了。”
  ……
  而猴哥出色完成任务那天早晨,钱满霞单独给它蒸了个鸡蛋羹。饭后,就喜滋滋拿着靓蓝色的细布跟吴氏学着给猴哥做衣裳。
  几人正在猜测许家和范家会发生什么事的时候。钱老太风风火火地来了。钱满霞赶紧把正在做的猴衣裳拿进了她的小厢房,若是老太太看到她们用这种好布给猴子做衣裳,肯定要骂人。
  钱亦绣几人听了钱老太绘声绘色说了村里的传言,都笑喷了。
  钱老太还啧啧道,“许斧子真不是个玩意儿,那范大媳妇都快当她的娘了,连她的小衣都要偷。”
  钱亦绣说。“说不定还偷了别人的。人家只是不好意思说罢了。弄不好汪里正家也出了啥事,不然他们家能急吼吼地放出那些话?”
  钱亦绣为了减少小姑姑的麻烦,很没品地往汪里正家栽屎缸。她绝对没想到猴哥为了泄私愤真的偷了汪里正家的东西。无意中竟然帮了自家的大忙,也让她言中了。
  钱老太觉得是这个理儿,不停地点着头,她也觉得汪里正一家跳得特别厉害。有些反常。既然许斧子不只打了钱满霞一个人的主意,也不只偷了她一个人的肚兜。老太太也就不再纠结孙女丢肚兜这件事了。
  上午,一家人包了顿鸡蛋油渣韭菜饺子。钱老太吃得喷香,嘴里却还在心疼,“你家里就是有点银子也该攒着给锦娃念书用。以后可别这么海吃海喝的。”
  钱三贵笑道,“平时也没这么吃,这不是听了娘的话。高兴么。”
  钱老太走后,钱亦绣就跟钱三贵商量。要尽快去宋家庄子一趟。这一仗艰难地打赢了,但也让许家更恨他们家了,得赶紧找个强硬些的后台。
  钱三贵点头道,“等锦娃放学你们一起去。锦娃是男娃,也该学着与人打交道了。”
  猴哥的小衣裳下晌就做好了,短褂短裤,领口程月还绣了两朵小花几片叶子。
  猴哥穿上后,高兴得不得了,疯跑去了左厢房。众人还在纳闷,钱亦绣笑道,“它肯定是去照镜子了。”他们家只有一个小镜子,放在左厢房的桌子上。
  钱亦绣跟着跑去了左厢房,果真见猴哥已经跳上桌在照着镜子。
  钱亦绣笑着夸奖道,“猴哥真俊,比我哥哥还俊。”
  猴哥听了咧嘴直乐,它也这么认为。
  这话程月可不喜欢听,但也聪明地没有当场反对。等猴哥出去了,才对女儿嗔道,“绣儿乱说,猴哥哪里有锦娃长得俊。”
  钱亦绣笑道,“哎呀,这是为了让猴哥高兴,骗它的,娘别当真。”
  等钱亦锦放了学,吴氏和钱亦绣已经换好了衣裳。这么多年了,吴氏还是第一次穿新衣,虽然是灰色粗布,看上去也年青了好几岁。
  钱亦绣夸张地说,“奶穿上新衣,年青了,也好看了。”
  吴氏嗔道,“没大没小的。奶已经老了,还啥好看不好看的。”
  钱三贵笑道,“绣儿没说错,满江娘这么一拾掇,确实青年多了。”
  吴氏红了脸。
  吴氏背着两罐醪糟,小兄妹手拉手一起出了门。
  夏日的黄昏依然炎热,荒原上几乎没有可以挡荫的大树。几个人的心头都打着鼓,不知道自己的热脸能否贴上人家的冷屁股。
  钱亦锦小脸异常严肃,紧紧地拉着钱亦绣的小手,生怕妹妹再出意外似的。钱亦绣的手被他捏得汗津津的,还挣脱不开。
  来到河边,气温凉爽了些,微风拂面,也吹去了心头的一些烦躁。
  钱亦绣笑着说,“咱们这种表情,哪里是去送礼的,分明是去寻仇的。”
  吴氏和钱亦锦听了,才有了些许笑意。
  过了桥,再沿着河道往西走,绿油油的稻禾一望无际,这些都是宋家的田。再往北走上田间小路,便能望见那座大宅子。这是这一带最大的一个院子,青墙黛瓦,绿树掩映。
  大概走了不到半里地,便来到庄子前。
  宋家庄子的王管事,这一带村民都叫他王老爷。四十多岁,带着婆娘和两个儿子在庄里过活,家里还买了两个小丫头侍候。日子过得比地主还滋润,在乡下也算是个老爷了。
  钱亦绣是鬼魂的时候,也去过他们家。王管事不是坏人,但也绝不是厚道人。精明、吝啬,还有些狐假虎威。若不打着张嬷嬷的旗号,他是不可能搭理自家的。
  此时他们还没有吃饭,一家人正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纳凉。看着一岁多的大孙子蹒跚走路,桩子不稳的小模样,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未完待续。)
  ps:谢谢鹿姐、简和玫瑰的荷包及粥墨的礼物,谢谢百里睿的月票,感谢!

  ☆、第八十五章 心里踏实

  王管事一家都住在前院,后院是主子的房间。尽管主子们已经有十几年没来过这里了,他们还是每天把房屋打扫得一尘不染。
  王管事的大儿子王良已经有了一对儿女,女儿三岁,儿子才一岁多。二儿子王平刚成亲不久,媳妇才怀孕。还有个女儿在省城宋府里当差,是二夫人院子里的二等丫环。
  一家人正乐呵着,小丫头来报,花溪村的村民钱家来人了。
  王管事还以为是花溪村的佃户,鼻子嗯了一声,意思是让他们进来吧。
  乡下人家没多少讲究,又是佃户过来,一家人都没动,依旧坐在院子里。
  吴氏领着两个孩子进来,王管事却不认识。狐疑地问,“你们谁呀,来我家有事?”
  钱亦锦上前一步作揖道,“小子一家是花溪村的村民,今天特地来拜托王老爷一件事。”
  王管事气乐了,“你们有事拜托我?”这小泥腿子的口气真不小。
  钱亦锦忙解释道,“是这样的,舍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省城宋老太爷府上宋二夫人身边的张嬷嬷,极是投缘。说好等王老爷进省城的时候给她带些乡下特产,虽然乡下东西粗鄙,但我娘做的醪糟却是极好,香醇可口。想请王老爷去省城的时候,顺便帮我们带一坛去。”
  说完,又躬了躬身。
  张嬷嬷是宋二夫人院子里的管事嬷嬷,极得二夫人倚重,是王管事一家极力想巴结好的人。
  王管事眼珠在钱亦绣身上转了一圈,“小女娃跟张嬷嬷相识,还投缘?”他有些不相信。
  钱亦绣便说了自家与大慈寺官二代小和尚弘济的渊源。同时又在官二代小和尚的陪同下参观寺庙,却偶然碰到了官二代小和尚的熟人张嬷嬷,如何相谈甚欢,如何又在张嬷嬷的引见下拜见了宋家主子,不仅得到她们的喜爱,还得了几个荷包……
  总之,该夸张的时候。绝对不嘴软。
  王管事多精啊。一看这男娃女娃都是小人精,伶俐异常。这样的人,能入主子和张嬷嬷的眼。倒也有几分可信。
  脸上有了些许笑意,说道,“好说,正好明天我有事要去省城一趟。就帮你们带去。”
  钱亦锦又道,“我们也孝敬王老爷一坛。请您别嫌弃。”
  回来的路上,因为天色已经有些暗下来,几人便没走村外那条路,而是进了村子。
  往常吃晚饭的时候。许多人都会端着大碗蹲在门口,边吃边聊天。今天却是极清静,家家户户都把门关得紧紧的。有些院子里竟然有多条狗的叫声。看来,范家肚兜事件还在发酵。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五日,钱大贵父子、钱二贵父子、二爷爷的儿子钱春和孙子钱亮及谢虎子一起来帮三房修缮房子。本来钱三贵没有叫钱二贵父子,但他们两个主动来了,钱三贵也不好把人往外撵。
  钱大贵先前已经订好了瓦片和泥砖,几个人用五天的功夫便修缮好了。
  茅草换成瓦片,房子一下子就气派了许多。那三间跨蹋了一半的东厢房也修好了,这里先不住人,说是留着钱亦锦长大用。
  还在后院垒了个猪圈,吴氏说过些日子就去抱两头小猪来养。
  茅房也改建在了猪圈的旁边,这样好积肥,前院也整齐了些。原来的茅房添平了,改成了小房子,给大山和它以后的孩儿们住。
  帮忙的人吃饱喝足回了家,喧嚣了几天的村西头终于沉静下来。
  再把家整理整理,天已经有些晚了。但兴奋的钱家三房睡不着,除了钱亦锦在灯下发奋向翟大人学习,其他人都来到院子里纳凉,连猴哥都坐在房顶的瓦片上看着新家直乐呵。大山喜欢新居,早回屋歇息了。
  夜风微凉,漫天星光把院子照得亮堂堂的。
  望望高高的院墙,结实厚重的大木门,让人心里踏实了不少。
  再看看美美的小娘亲,钱亦绣觉得上天派自己和猴哥来到这个家,或许就是让她(它)们英雄救美,来解救小娘亲的。否则,范家真有可能把这个家弄得家破人亡,美人蒙垢。
  那真是没天理了。
  心里得意,嘴上却说道,“院墙修的这么高,爷爷和哥哥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钱三贵笑呵呵地点点头。
  程月似乎也安心了些,脸带笑意,听着别人聊天。她看的最多的就是闺女,也时时瞄一眼那扇亮着灯的小窗。
  突然,她想到一种可能,说道,“绣儿,咱家变化这么大,江哥哥回来找不到路咋办?”
  她的话把众人逗得大笑不已。
  钱满霞笑道,“嫂子放心,虽然房子变了样,但位置没变呀,大哥回来还是能认出来的。”
  钱亦绣嘟嘴说道,“爹爹回来若是连家都找不到,绣儿就不要他了,用扫帚把他撵出去。”
  程月听了瘪起了嘴,急道,“不可以,绣儿不可以这样。”
  看小娘亲认了真,钱亦绣赶紧说,“绣儿说笑话呐,我咋可能不认爹爹呢?”
  几人又商量着请客的事宜。家里准备七月二日请客答谢帮忙的人,摆两桌席,把大房、二房、二爷爷一家、谢虎子一家请来热闹热闹。
  钱亦绣提议,再去宋家庄子请王老爷,“礼多人不怪,表示咱们敬着他。他不来,咱们礼节走到了。他来了更好,咱们好好招待。”
  钱三贵连连点头,家里这样,急需要有个强势些的后台。
  为了显示诚意,第二天,也就是三十日晚钱三贵亲自领着钱亦锦和钱亦绣去请。他不好走路,还请谢虎子赶了驴车。
  没想到,王老爷还痛快地答应了。这让钱三贵祖孙三人喜出望外。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家送的那两罐醪糟大受欢迎。王家人极喜欢吃,特别是王管事的婆娘和怀孕的二儿媳妇。
  去省城时送给张嬷嬷,张嬷嬷先还不以为然。笑说,“天,那小娃还真给我送来了这东西。”
  但等到王管事住了一天要回乡下的时候,张嬷嬷突然去了他在省城的家。(未完待续。)
  ps:谢谢书友140416192418983、蝴蝶岚澜(2)、巫婆小丫的月票,谢谢hworld1980、看会儿书、爱情果520的礼物和赫拉@芊琳的荷包,感谢!推荐朋友箫和的新文,书名:微臣有喜,欢乐言情文,简介:皇帝陛下悠着点,微臣有喜了!

  ☆、第八十六章 请客

  张嬷嬷让王管事转达钱亦绣,说是谢谢她,醪糟很好吃,还送了六朵绢花和六根扎头发的丝带给她。
  并暗示王管事,那醪糟她只吃了一口就孝敬了主子,主子也极喜欢,说是比醉仙居的还好吃。以后来省城的时候,最好多要两坛。
  见讨了张嬷嬷的喜,甚至连主子都喜欢,王管事高兴地连连点头应诺。他闺女绿平漂亮伶俐,在二夫人院子里当差,有了张嬷嬷的提携,升大丫头的机会更大了。
  他立马吹牛道,“张嬷嬷放心,我跟那小女娃家极熟,到时多让她家做几罐。”
  正说着,四爷的小厮来找他,说四爷叫他有事吩咐。
  宋四爷宋治先是一个秀才,考了几次举人都没有考上,就绝了想法。家里给他捐了个五品官,身上并没有实缺,平时就帮着管管府中的庶务。
  这位爷要招见自己,王管事忐忑不已。去了后,看见大少爷和表少爷都在那里。
  大少爷宋怀瑾是太夫人最喜欢的长房重长孙,平时跟着大老爷一家在京里住。每年都会同表少爷梁锦昭一起来西州府住两至三个月,在太夫人跟前敬孝。
  表少爷是大姑太太的长孙,出身护国公府,是大慈寺高僧悲空大师的俗家弟子,年年都要去大慈寺听大师讲禅。
  宋四爷吩咐他说,“花溪村有个叫钱亦绣的女娃,他爹在战场上阵亡了,家里老弱病残,极是可怜。以后若是有那恶人欺侮她家,你要帮着些。”
  王管事没想到。那女娃还真讨了主子的喜,忙不迭地答应下来。更没想到的是,大少爷和表少爷还一人赏了他个荷包,让他警醒些。
  本来王管事还想去钱家一趟,没想到他们竟然上门了。他在答应会去吃酒的同时,也暗示了一番以后多做些醪糟,他和张嬷嬷都喜欢。
  钱三贵自是满口答应。
  钱亦绣回家就把四朵色彩艳丽的绢花给了小姑姑。两朵素净些的给了小娘亲。丝带自己留着。不仅小姑姑喜的眉开眼笑,连小娘亲的眼睛都亮了,直说。“绢花好看,喜欢。”
  因为王老爷要来,家里的菜要弄得更丰盛才行,还得再请几个尊贵的人来作陪。第二天。钱三贵又去请了汪里正、林大夫、张先生这几个倍受村人尊敬的人。
  吴氏和钱满霞去镇上大肆采买,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还买了两坛老粮醇。这种酒钱三贵已经好多年没喝过了,打开酒坛盖子吸了好几口气。逗得钱亦绣等人咯咯直乐。
  钱亦绣想把猴哥关在后院玩一天。猴哥现在还没完全训练好,又淘气异常,她怕村人不知轻重把它惹怒。为了让它能好好呆在后院。又拿了一个小银锞子让钱满霞在镇上帮着买两个好玩的玩具回来。
  钱满霞按照钱亦绣的要求买了一个木头老虎,一个用猪皮缝制的球,共花了五十文。吴氏见状心疼得脸都皱到了一起。
  七月二日一大早。钱亦绣先把大山和穿着新衣的猴哥领去后院,还把猴哥用绳子拴好。吃的、玩的都拿过去。连哄带威胁,若是猴哥不老实,敢自己把绳子解开,以后就不给它穿漂亮衣裳吃好吃的了。然后又给它揉了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