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锦绣-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亦绣有些不落忍,说道,“当娘的得有多狠心,才舍得把亲生女儿卖掉。”
那妇人抬起腊黄的脸,红肿的眼睛已经枯涩,说道,“孩子爹得病死了,家里该卖的都卖完了,我们从昨天起就滴米未进。若是能把她卖个好人家,我们有银钱给她弟弟看病,她也能有口饭吃。”(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仗势欺人
头上插草的姐姐看到梁锦昭、宋怀瑾等人衣着华丽,肯定买得起自己,便对着他们磕头哭道,“求少爷把我买下吧,求少爷发发慈悲把我买下吧。我弟弟病得快死了,我娘和妹妹也快饿死了,求少爷买下我吧。”
妹妹也跟着姐姐磕头道,“求少爷买了姐姐吧,给弟弟看病,弟弟快死了。买下我也行,我干活多,吃得少,求你们了。”
那个年长一些的长随宋名说道,“哎,只要出来转上一圈,这种事情就经常碰到。若是心肠一直这么心软,那府里的下人可就装不下了。”
言外之意是不要买。
宋怀瑾骂道,“小爷干什么还用你个奴才管?”
嘴里是这么说,但到底没有说买下的话。虽然他是宋家的重长孙,但在这里他还是没有多少归属感,必竟这个家是二奶奶当的,不是京城自己的家。
梁锦昭也有些为难,宋府毕竟只是外家,总不好买个丫头往里塞。实在不行,就买下来送去雾溪茶楼。
他们正犹豫的时候,钱亦绣想起自家正好要买下人,小娘亲还特别要她单买个丫头。她看这姐妹俩虽然面黄肌瘦,但五官清秀,从刚才的言语看,也甚是机灵。
便说道,“我家正要买下人。只不过,我家在乡下,你们愿意跟我们去乡下吗?”顿了一下又说,“吃饱饭肯定没问题,但是,想像大户人家那样天天吃肉穿绸子衣裳可就不行了。”
又低声问钱亦锦道,“哥哥,你觉得她们怎么样?若是可以,咱们就买下来。”
钱亦锦看看姐妹两人,点点头道,“若妹妹喜欢,就买下来吧。”
那个姐姐看钱亦绣穿着接了边的褪色布衣,衣裳偏小捆在身上,还一口乡音,便有些犹豫。妹妹马上说道,“小姐,我愿意。一看小姐就是好人,跟着小姐是我的福气。卖了银子,能给弟弟治病,让娘和姐姐吃饱饭。小姐别嫌弃我小,我也只是个头长得小,已经有七岁了……”
钱亦绣见妹妹年纪不大,嘴巴讨喜,还比较忠厚。姐妹两个,她肯定会选妹妹。便问她们的母亲道,“怎么样?你愿意吗?”
母亲见这个小姑娘虽然穿着简单,却是正经人家的孩子,总比那些不好的地方强许多。也是十分愿意,哭道,“一看小姐就是良善之人,奴才还求啥绸子衣裳,只要能有一口饱饭吃就够了。”
但这位母亲觉得大女儿要大些,离开母亲也能照顾自己,还会做许多事。而小女儿却是太小了些,怕她做不好事情挨打受骂。又抹着眼泪对大女儿说,“大丫头,你比妹妹会做事,主家肯定更喜欢你一些。”
姐姐像是没听见她娘说话,低头抹着眼泪。
钱亦绣心里不舒坦起来,自己做好事还被嫌弃了,这个姐姐明显是嫌贫爱富想卖给梁宋二人的,真是叫花子还嫌馊稀饭。冷声说道,“我只要妹妹。”
母亲见二女儿坚定地点头,只得答应。又哭着理了理二女儿的头发说,“二丫头,去了主子家,要手脚勤快些,有眼色些……”
二丫哭着点点头,又嘱咐了娘和姐姐几句。姐姐见那两位公子也没提卖下自己的事,眼里还有些失望之色。
钱亦绣心道,买人也是一个技术活。若是没有比较,把那个姐姐买回去,可是有些糟心。
一般买这么小的丫头是三到四两银子,钱亦绣就给了那个母亲四两银子。二丫又给钱亦绣磕了三个头,正式认了主。
大乾朝户藉管理比较严格,买了下人必须要去衙门办奴契。宋怀瑾让王良拉着这个叫王二丫的小女孩去府衙办奴契。办完后,直接送回钱四贵家。
梁大叔还挺菩萨心肠,又让小厮买了几个包子,拿给那母女几个。母女两人又是千恩万谢,才抱着男孩看病去了。
这时已是夕阳西下,也不想去雾溪茶楼了,梁锦昭请他们去了附近的醉仙居吃饭。
醉仙居是西州府最好的大酒楼之一,天还未黑透,楼外的几挂红灯笼就已经高高挑起。这里的客人非贵即富,还有一些穿着锦衣华服的女客。
一行人直接上了二楼,梁锦昭和宋怀瑾等人进了一间包厢,钱亦锦和万大中几人紧随其后也进去了。钱满亭和钱满坡看到什么都新奇,看热闹走得慢,钱亦绣就陪着他们一起走在后面。
钱满坡正抬头望着房顶上吊的琉璃灯,不注意跟一个人撞到了一起。
只听一声尖叫,一个华衣丽人痛得脸都皱在了一起。骂道,“小兔崽子,踩着老娘脚了。哎哟,痛死了。”
钱满坡一看冲撞了贵人,吓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服侍丽人的丫头一晃眼咋就让主子出了事,也吓得不轻。一见是这个穷小子惹的祸,过来就打了钱满坡一个嘴巴,骂道,“哪儿来的小瘪三,竟敢踩了我们姨娘的脚。”
钱满亭赶紧去拉被打哭的弟弟,钱亦绣冲上前去,高声说道,“你怎么打人呢?两个人撞在一起肯定都有责任,你主子那么大的人也不看路,咋能怪人家几岁小孩子呢?”
钱亦绣现在可不怕,屋里有梁大叔和宋公子在,他们怎么也不能受这个鸟气。
钱亦绣已经看出来,这个被撞的人正是黄万春的宠妾芳姨娘,自己当鬼的时候见过她一次。还开眼见地看了一出***,她就是最佳女主角。
一个商人的妾,哪怕再是皇商,也惹不起世家子的梁大叔和宋公子。或许因为张央和黄月娥的关系,钱亦绣就是看芳姨娘母女不顺眼。
见这穷孩子还敢顶嘴,又冲上来两个婆子,骂着,“混帐东西,撞了我们姨娘,还有理了,竟敢口吐狂言。”说着就又要动手打人。
小二赶紧来劝道,“奶奶息怒,奶奶息怒。”又骂着钱亦绣几人,“哪来的叫花子,怎么跑这里来惊扰贵人。去,去,快出去。”
梁锦昭等人在屋里已经听到了钱亦绣的说话声和钱满坡的哭声,都走了出来。
梁锦昭和宋怀瑾站在一边冷冷地看着,宋名先骂了那个小二道,“不长的东西,骂谁叫花子?他们是我们表少爷和大少爷的客人,能由着你们乱骂?”
小二一见两个华服公子正冷冷地看着他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也知道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赶紧陪笑道,“二位爷,对不起了。是小的有眼无珠,说错话了。这样行不行,让这个撞了人的小娃给这位奶奶磕个头,赔个罪,这事就一笔勾销了。怎样?”
这个小二是在和稀泥。
宋怀瑾嗤笑道,“这小娃是小爷的客人,让他磕头下矮桩,岂不等于是让小爷磕头下矮桩了?”
宋怀瑾的小厮宋春一听,就过去踢了小二几脚,骂道,“踢死你个混帐东西,也不打听打听我家少爷是谁,就敢在这里大放厥词。还敢让我们赔罪,你是活的不耐烦了。”
醉仙居里的掌柜闻声跑了来,骂了小厮几句,赶紧给梁、宋二人赔不是。
芳姨娘可谓阅人无数,一见这两位公子的衣着气度就不一般,甚至连整个西州府都难得找到这样贵气的公子。
这样的人物,别说她惹不起,连她家老爷都惹不起。
也赶紧过来给梁锦昭和宋怀瑾福了福,媚声说道,“参见两位公子。是小妇人没约束好下人,让公子的小客人受委屈了。小妇人代她们给公子陪个不是,对不起。”说完,又福了福。
芳姨娘虽然已经三十几岁,但长相艳丽,保养得宜,加上声音娇柔悦耳,感觉像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妇人。
世家里长大的公子,这样的妇人可不会少见。梁锦昭没理她,问钱亦绣道,“打着你没有?”
钱亦绣摇头道,“没打着我,打了我小叔叔。”
“谁打的人?”梁锦昭又问。
钱亦绣指着那个打人的丫头说,“是她。”
梁锦昭就对梁高说,“让她长长记性。”
声音不高,却让那几个丫头婆子吓坏了,低着头,再没有了刚才的趾高气昂。芳姨娘也不敢吭声,忐忑地站在那里。
梁高走上前去,打了那个丫头两耳光,骂道,“打死你个胆大包天的东西,竟然敢打我们少爷的客人。”
那丫头见自己得罪了贵人惹了大祸,害得姨娘都赔了罪,早吓破了胆。赶紧跪下给梁锦昭和宋怀瑾磕头道,“是奴婢有眼不识泰山,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梁锦昭没理她,对钱亦绣几人说,“没事了,咱们回去吃饭。”
这是钱亦绣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仗势欺人,觉得特别爽。对待有些恶人,就是要以暴治暴。
几人回了包房,梁锦昭、宋怀瑾招呼钱亦锦、钱亦绣、钱满亭、钱满坡、万大中几人坐下。
刚刚点了菜,就见一个身着华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钱亦绣乐了,这人正是黄万春。
原来芳姨娘回包厢后跟黄万春说了这事,“爷,那两位少年公子极是俊美贵气,妾得罪了他们可怎么得了,不会给爷惹啥祸事吧?”
黄万春便让人出去打探一番。
芳姨娘又把亲生女黄月仙搂进怀里,娇滴滴地说,“老爷,咱们三姑娘的小模样,别说这西州府,就是京城里,也鲜少找出这般容貌的。她已经快满十四岁了,老爷也要多帮着相看相看才是啊。妾有幸跟了老爷,该享的福都享了,这辈子就是死也无憾了。可就是担心三姑娘,想着她的终身大事,连觉都睡不好。”
黄月仙羞红了脸,撒娇道,“姨娘,你再说这些话,人家就走了。”
芳姨娘道,“傻姑娘,咱们难得跟你爹出来一趟,有些话就是要说透。你爹天天忙着做大事,哪里想得到那么多呢?”
黄万春笑道,“我再忙,闺女的事还是放在心里的。月仙是我最疼爱的女儿,我不想她以后受委屈,总想给她找个疼媳妇的婆家……”
这时,下人回来说,“奴才打听出来了。那两位公子,一位是奉国公府的大少爷梁昭锦,一位是户部侍郎宋大人的长孙宋怀瑾。”
不说奉国公位高权重有多尊贵,就是户部侍郎宋大人,也是他黄万春的大老板。为了巴结好宋大人,他可没少在西州宋府下功夫。
听了下人禀报,他也有些胆怯,马上起身去给梁、宋二人请罪。
梁锦昭和宋怀瑾也认识黄万春,礼貌地请他坐下叙话。
黄万春赔礼道,“都是黄某约束女眷不力,惊扰二位公子了,让你们的小客人受委屈了……”
说了一大通,又给了钱满坡一个荷包,说给他压压惊,让他受委屈了。
梁、宋二人才知道那妇人原来是黄万春的宠妾。
黄万春最后又说,“相逢不如偶遇,今天黄某做东,算是赔罪。”
他走后,一道道菜源源不断地往屋里端,盘子重重叠叠把桌子摆得满满的,还上了两坛庆丰行出品的青花酿。
梁锦昭又让几个下人在一旁的小几上吃饭。
这些人把肚子撑圆了,还是有些菜没动,一坛青花酿没开。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也太浪费了,浪费也不是钱亦绣的性格啊。她想到在钱四贵家吃的饭,桌上摆了在外面买的两个卤味。钱满坡馋得口水直流还是不敢夹,那菜明显就是给客人吃的。还是钱亦绣给小姐弟夹了些,他们看了父亲的脸色后才敢吃。
便说道,“这么多菜没动,浪费了多可惜啊。亭姑姑,咱们把那几样没动过的卤菜打包回去给我爷爷和四爷爷下酒吃。”
还有那坛没开的青花酿。这种酒,一坛要卖二百两银子,把钱三贵敲晕了他也舍不得买。
二位贵公子还不知道有打包这一说,但小娃提出来了,打回去就是了。
长随宋名让小厮去找小二要油纸,把没动过又方便携带的卤鸡、卤鸭、卤蹄膀包了起来。小二又识相地送了他们一个布口袋,把吃食放进去,方便携带。(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 巧遇偶像
钱亦锦、钱亦绣兄妹跟着梁锦昭等人出了包厢,万大中一手提酒、一手提装卤菜的布口袋跟在后面。
他们不知道的是,宋名的心都在流血。往常有这样的事,都是走在后面的长随把东西打包拎回自己家,可惜今天却碰到了几个穷鬼。
他倒不是特别心疼那几样卤菜,他是心疼那拿着二百两银子还没处买的贡酒青花酿。
一行人刚出门,就碰到了黄万春,他后面还跟着芳姨娘及黄月仙。
黄万春上前抱拳问好,又把自己的女儿黄月仙招过来,对梁、宋二人道,“这是小女月仙。”
黄月仙袅袅婷婷万福道,“小女子月仙见过梁公子,宋公子。”
声音清脆悦耳,如林中黄莺。
看到这样一面的黄月仙,钱亦绣有些好笑。心道,千万别搞什么一见钟情,第一眼见到的,很有可能是假象。
梁锦昭和宋怀瑾也礼貌地点头叫道,“黄姑娘。”
他们并没有对黄月仙多看几眼,这让黄月仙有些小小的失望。
黄万春又没话找话同他们说了几句,梁、宋二人才脱身率先向楼梯口走去。
钱亦绣走在最后,她回头看了一眼,见黄月仙的盈盈秋波正追随着梁大叔的背影,向前,向前,向前……
在钱亦绣看来,张央才是最佳老公人选,本人温和,家里简单,家底丰富。梁大叔是世家贵公子,身份自是高贵许多。但一入侯门深似海,大家庭里哪是那么好混的,更何况还门不当户不对。
脑袋进水的小姑娘,完全没遗传到她爹的精明。
梁锦昭几人刚走下楼梯,迎面便碰上几个官员模样的中年人。哪怕他们未着官服,也能看出官威。
走在中间的中年人丰姿卓越,仪态端方,穿着禇色圆领长袍,头带四角方巾。此人正是钱亦锦等广大农民子弟的偶像,翟树翟大人,钱亦绣当鬼时曾经见过。
翟树难得来酒楼吃饭,今天是因为他与几个同僚特地宴请京城来的官员。
梁锦昭和宋怀瑾见了赶紧站定,躬身抱拳道,“翟伯父。”
翟树也认识这两个公子,知道他们是宋老大人的重孙子和重外孙,宋二老爷还领着他们专门去翟府拜访过。便笑道,“两位贤侄也来用饭?”
这两人还没回答,只见钱亦锦从后面走上前去,先用手掸了掸身上的灰,作了个长揖道,“小子钱亦锦参见翟大人。”抬起头又激动地说,“小子日里梦里都想着能见大人一面,没想到,这个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说到后面都有了些哭音。
钱亦锦虽然没有见过翟树,但是张先生见过他一次,不止一次给他们形容过。所以一听梁锦昭二人叫他翟大人,直觉这个人就是自己和同窗们的偶像翟树翟大人。
偶像近在咫尺,钱亦锦当然要抓住机会说说心里话了。
为了郑重起见,他也没有说平时说的乡音,说的是张先生教的不标准的官话。
连钱亦绣都是第一次听小正太讲官话,梁锦昭和宋怀瑾也愣在那里。
翟树一愣,问道,“你是……”
钱亦锦定了定心神,又朗声道,“小子钱亦锦,乃溪山县花溪村人,极其仰慕大人之才华和风骨,从小立志要以大人为榜样,刻苦功读,克己复礼,争取长大后走科举之路,做个好官,为皇上分忧,为朝庭效力,为民作主……”
小正太的一通长遍吹捧,让本不喜拍马屁的翟大人有些愣住了。虽然觉得自己好像还没有那么好,但一个几岁孩子能发自内心这么说,还是让他高兴不已。
钱亦绣听小哥哥这马屁拍的,太肉麻了。但看到小哥哥激动的样子,也想帮帮他。便也走上前去开口道,“我哥哥一上学,就听他们先生讲了翟大人的奋斗之路,不仅我哥哥,我哥哥的所有同窗都极其崇拜翟大人,他们对您的敬仰之情,就如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钱亦绣会说一口纯正的官话,但还是跟小哥哥一样,说着南腔北调。
这小兄妹的话不仅把那几个官员逗笑了,连梁锦昭和宋怀瑾及一群看热闹的人都笑了起来,有些人还笑得直捶胸口。
端方的翟大人难得朗声大笑了几声,感慨地说道,“本官只不过做了份内之事,就得百姓们如此赞誉,惭愧啊。你们的这些话,本官就当成是百姓对我的勉励。定会时时警醒自己,鞭策自己,要做个好官,为皇上分忧,为朝庭效力,为民作主……”又对钱亦锦说,“你叫钱亦锦是吧?我就当你是我的小友,以后若有学问上的问题,可随时来府上找我。”
自己这就是贴上了偶像翟大人?钱亦锦激动不已,又赶紧作揖道,“小子有不通之处,定当前去请教大人。”
都上了驴车,钱亦锦的小脸还是红通通的,感觉梦还没有醒。
万大中疼惜地看着他说,“锦哥儿,那翟大人虽然是个好官,但还当不起你如此对他。”
钱亦锦摇头道,“万大叔说错了,那翟大人能从一个农家子弟做到三品大员,靠的全是自身的努力。我佩服他的不只因为他考了探花,或是当了大官,我佩服的是他既端方守礼,又能灵活便通……只有当了更大的官,才能为民做更多的事。”
说到最后,还捏了捏拳头,一脸的踌躇满志。
万大中听了,眼眶里竟然有了些泪水,马上把头转过去,不让人看到。
沉默了一会儿,万大中又道,“锦哥儿,万大叔在北边出生长大,学问虽然不行,但官话还勉强标准。以后,万大叔不只教你武艺,还教你说官话,怎样?”
“好。”钱亦锦点头道,“来了省城才知道,能说一口标准的官话,才能更好地与人沟通,这也是一门本事。”
又问钱亦绣道,“妹妹没跟先生学过官话,咋也会说一些啊?”
钱亦绣糯糯说道,“我跟娘亲学的。”
“哦,对啊,娘亲也说官话的。只可惜,她平时很少说话……”钱亦锦说道。
回了院子,王二丫早就被送回来了,王氏让她洗了澡,还找了套钱满亭的旧衣裳给她穿上。魏氏又给她讲了一些当奴才该做的事和该说的话。
钱满坡一看到王氏就扑了上去,兴奋地把怀里的荷包拿出来说,“娘快看看,儿子挣了个荷包。”
他边说边把荷包打开,竟然倒出了一把金花生,在星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
钱四贵惊道,“这是怎么回事?”
钱亦绣便讲了在酒楼的经过。钱四贵两口子见儿子没被打坏,还得了这么多金子,都是大乐不已,这财发的也太容易了。
数一数,金锞子有十六颗之多。一颗二钱,十六颗就是三十二钱,这么多金子,兑换成银子就是三十二两。
王氏笑道,“那黄员外当真是西州府首富,金子就当铜钱一样用。”
钱四贵还想给钱亦锦兄妹一人一颗金祼子,两人都笑着谢绝了。
钱三贵也笑道,“四弟快些收起来,三哥家里也不像原来那么穷了,亏待不了他们兄妹两个。”
王氏才笑着把金祼子拿去屋里放好。
万大中又把酒和卤菜拿出来。酒肯定舍不得喝,但是卤菜却不敢久放,家里又闷又热,放在明天肯定要坏。几人男人就在院子里撑起桌子,把卤菜摆上,王氏去街口的小铺子沽了两斤烧酒回来。
“他们已经关店了,我是把门敲开买的。”王氏温柔地笑道。
肉多吃不完,又送了一只卤鸡给隔壁,几个男人便坐在桌旁吃喝起来。钱三贵让王氏端了一些去小几上同魏氏一起吃,又让魏氏拿了小碗给王二丫装了半碗肉。
钱三贵身子不好,晚上又吃了饭,便也吃得不多。万大中没怎么吃菜,只是跟着喝了些酒。只有钱四贵两口子和钱华两口子敞开了吃。
钱亦绣早看出来,钱四贵跟钱三贵一样,不仅头脑灵活,还特别能吃苦,也比较克己。家里卖点心挣得不少,但日子过得还没有大房、二房好。王氏也比较像吴氏,温柔贤惠又不失精明,相公说什么就是什么。
钱亦锦点上灯,开始整理他在学问上及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想不通的问题,他准备在回乡之前去翟府一趟。
钱亦绣看看吃了肉之后就一直跟着自己转的王二丫,问了问她家的具体情况。
洗完澡又吃饱饭的二丫清秀了不少。或许在陌生的环境里还有些害怕,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抖,远不像下晌跟亲人在一起的机灵。
小丫头已经听钱三贵说了,让她以后主要服侍绣姐儿,况且自己又是绣姐儿买下来的,所以对钱亦绣更是恭敬。
她说了自己就是城郊的农户,原来家里有二亩地,虽然不富裕但也能过下去。但年初父亲染了风寒,卖了一亩地又花光了所有的钱,还是没能治好,在上个月死了。为了葬她爹,她娘卖了剩下的一亩地。如今弟弟又得了病,花光了卖地的钱还是没治好,家里又没有钱买粮吃饭了。她娘没办法,只得卖女儿。
看到王二丫,钱亦绣就想到了自己的那个家。那个家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