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之当个地主[种田]-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岚用披风把自己的口鼻都给罩住,紧紧地靠在薛川的身上。
薛川摸了摸她的手,问道:“冷吗?”
丁岚调笑道:“你再摸摸就不冷了。”
这话一出,倒是给薛川闹个大红脸。握住丁岚的手倒是没放,牵着手往自己的衣服里放,说道:“放我衣服里暖一下。”
薛川是不怕冷的,每天无论是手还是脚,都是热乎乎的。不像丁岚,只要出了被窝,这手脚就常处于冰冷的状态。
丁岚的手放进薛川的衣服里,扭头问他:“冰不冰?”
薛川摇了摇头,答道:“不冰。”
丁岚并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搂着薛川的手更紧了一些。
到了镇上,丁岚直接给薛川指路,去了大千食府的后门。眼睛亮晶晶的,笑眯眯地介绍起:“这是我的产业,丁景他们可都不知道呢,就当是我的嫁妆吧。”
薛川有些怔然,他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丁岚在镇上有产业。
丁岚从马车上下来,蹦跶了两下,略微活动了下自己已经冻僵的脚,才上前拍了拍门。
很快就有人过来开门了,开门的正是当初在铺子里收拾碗筷的新伙计,丁岚隐约记得小六子喊他栓子。
栓子看着眼前的女子,倒是觉得有几分面熟,问道:“您是?”
丁岚笑容和气,说道:“你是叫栓子吧,我来找崔掌柜。”
那栓子打量了下门外的两人,倒是也不敢贸然把两人放进后院,只道:“那客官在这稍等,我现在就去通报一声。”
丁岚点了点头,薛川此时也牵着马也过来了,困惑地看向丁岚。刚刚才听丁岚说,这产业是她自己的,结果这干活的伙计却都不认识她。
丁岚摸了摸鼻子,讪讪地解释道:“那栓子是新来的,所以才认不得我。”
薛川闻言倒是没有再说其他,那门很快就又开了,崔掌柜一路小跑着过来,一见到丁岚,便道:“主子!”
崔叔身旁的栓子一听,吓了一大跳。眼前的这位姑娘就是崔叔口中的主子?自己刚刚还把主子挡在门外了?栓子自觉犯了错,如今很是无地自容地垂下了头。
“这新来的伙计倒是不错,很有安全意识。”丁岚看了一眼栓子,自然不会把被挡在门外的事情放在心上,缓言夸奖了几句。
栓子听到丁岚的话,眼前瞬间一亮。
这门外明显不是说话的地方,崔叔赶紧把两人迎了进去,那栓子还算有眼色,连忙上前帮薛川牵住了马。
进了屋子,丁岚给薛川介绍起:“这是崔叔,也是这里的掌柜。”顿了顿,指了指旁边不发一言的薛川,示意道:“崔叔,这是我相公。”
崔叔下意识抽气,他原本见到薛川,便觉得有些气势惊人,不敢与他对视。如今得知这位是主子的夫郎,连忙崇敬道:“主子。”
薛川只嗯了一声,算作答应。
给两人介绍完之后,丁岚便问起了大千食府最近的状况。
崔叔唉声叹气地说道:“镇上的物价飞涨,而且大冬天的,也没什么小菜了,麻辣烫目前是做不下去了。自今年开张以来,铺子里每日就做些羊肉面和各种饼,生意倒是还勉强度日。”
顿了顿,无奈道:“只是最近连羊骨都难买了,而且能花得起银子,又愿意出来吃东西的人都少多了,现如今所有的生意都难做。”
听了崔叔正发愁的事情,丁岚思忖片刻,问道:“那现在镇上还能买到粮食吗?”
“还能买到,都是附近的几个大地主名下的铺子,但是价格已经不是寻常百姓能买得起的了。”崔叔答道。
“那些商贾哪去了?”丁岚问道。
“今年压根没有开张,前两日听说都往南边去了,说是要去筹集粮食。”
丁岚早已预想到了,商贾天南地北的走,为了流通,向来是喜欢把东西都兑换成真金白银带在身上。地主却截然不同,喜欢在家中大量囤积粮食,要是把地主家的库房打开,这里面的粮食数额绝对让人触目惊心。
丁岚如今也有些坐不住了,干脆让崔叔先带她去看看家里的存粮。


第70章
崔叔在大千食府的后门不远处租了一套房子, 暂时用来当做库房。
如今每天晚上,小六子都会和家里的两个小伙计都睡在那里,也能顺便看顾下库房, 以防别人过来偷粮食。
丁岚和薛川跟着崔叔去了存放粮食的房子, 一打开屋子, 里面一袋袋的麻袋堆满了大半个屋子, 乍一看还是挺壮观的。
崔叔解释道:“这里面大多数都是红薯,墙角的那边则是些米粮。”
丁岚进屋看了一圈, 这间屋子不算大,家里的存货虽然看着多,不过等大量灾民一到,这些粮食恐怕也不够看。丁岚摸着下巴琢磨道:除非…那些大地主愿意主动开仓放粮,只是这事, 还得再仔细算计算计。
崔叔的语气有些犹豫:“那些灾民或许不会留在青山镇,南边比起咱们这可是要好多了。”
“留在这里的只有那些已经走不了的。”一直沦为背景板的薛川终于开口说话了。
丁岚点头附和, 认同道:“届时,被抛在这里的应该就是那些走不动的老弱妇孺,亦或是受了伤的,已经无法继续再往南边走的人。 ”
说到这里, 屋里的众人都忍不住皱起了眉。
“保暖的东西都准备了吗?”丁岚倒是想起了这回事。
崔叔叹了一口气:“木棉花自入冬以来, 价格就一直在涨,我也只来得及买一些柳絮备着。”
丁岚听言倒是并未责怪,自己给崔叔准备的时间实在太短了,能办成如今这个样子, 她已经很满意了。
“崔叔, 这些粮食你小批量地慢慢转移到丁家村。”丁岚向崔叔安排起之后的事情。
崔叔连忙点头答应着。
既然把存粮看了,崔叔关好门, 带着两位主子回去。
丁岚回了大千食府后,又去前面铺子里看了一眼,生意十分冷清。
崔叔生怕主子怪罪,硬着头皮说道:“中午时来吃面的客官还是有一些的。”
在天灾人祸面前,这生意自然是不好做的,丁岚倒是没有太在意,干脆道:“崔叔,大千食府就先暂时这样。你趁着这段时间,多教教小六子和那两个小伙计把字认全,届时我另有安排。”
崔叔点头答应着,丁岚眼见达到了今日的目的,便也不再多留,和薛川一起去镇上逛了逛,顺便打探下周边的情况。
那布庄倒是还开着,丁岚便拉着薛川进去。果然如崔叔所言,所有的木棉花都涨了价,已是她当初购买时的3倍。丁岚又问了问柳絮的价格,从伙计嘴中得知,这柳絮也早已卖光了。
柳絮的存货本来就不多,通常都是寻常百姓自己收集的,然后再填充进被子。这布庄里的柳絮早在过年前就已经全部卖光了。不仅仅只是柳絮,还有那些寻常百姓最常用的粗布,也在过年前被一扫而空。
因为临时停了两天的雪的原因,所以镇上的情况倒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去往南方大城镇的路还能走,所以青山镇目前还没有落到孤立无援的地步。
丁岚心道:但愿老天能让这雪再多停几天,也能给穷苦人家一个喘息的时间。
把镇上的情况都了解清楚之后,丁岚一脸肉疼地买了些家里目前需要的东西,就又赶着马车回村了。
结果当天晚上,竟然又飘起了小雪。
丁岚睡到一半就醒了,悄悄地打开了窗户的缝隙,沉默地看着外面的雪花发呆。
薛川睡觉非常轻,听到一点动静就立即睁开了眼睛,看着丁岚的背影,问道:“还不睡?”
“外面又下雪了。”丁岚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眼见丁岚的情绪不佳,薛川自然知道她在发愁什么,难得开导起她来:“尽力而为就是了。”
丁岚点了点头,或许是她自己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她其实并不是救世主,就像薛川所言,尽力而为也就够了。
从北边过来的灾民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一些,青山镇上先是陆陆续续地到了小部分的灾民,只在镇上停留了一两日,很快就又踏上往南边去的路途了。
青山镇上的县太爷对于之后到来的大批量灾民如临大敌,镇上储备的粮食明显不够灾民们消耗。这人要是吃不饱饭,急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衙门的压力也是接踵而来。
出于道义,县太爷自然也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如今最棘手的就是,这些灾民究竟怎么安顿!
眼看再过五六日,那大部分的灾民就要到青山镇了。谢老爷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他不仅没地方也没粮食,这也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只得整日坐立难安。
丁岚自那天夜间又下起小雪之后,心里便重新开始琢磨起安顿灾民的办法。她向来心软,自然没法对这些灾民视若无睹,也无法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冻死在这个冬日。
但自己的粮食同样是经不起消耗的,为了防止有偷奸耍滑之辈,也不能给灾民们白吃。丁岚在书房里犯难,这事反而是丁景出了主意。
丁景看向自家大姐,说道:“反正家里的皮蛋工坊还开着呢,便让他们来家里做活,换取吃食。”
这虽然是个办法,只是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丁岚蹙眉思考着:“家里没有那么多的鸭蛋供他们做活换取粮食,还有这粮食的来源怎么办?不可能把粮食都吃光了,然后让大家坐着等死。”丁岚很快就指出了事情的关键。
薛川听了两姐弟的讨论,开口道:“那就组建一个车队,把皮蛋运送出去,换取粮食和鸭蛋后再用车队拉回来。”
这话一出,丁岚顿时茅塞顿开,片刻后,心里却又开始为难起来:“这车队由谁带队?”
“我。”薛川不假思索道。
丁岚急道:“这路途遥远,而且天气变幻莫测,路上……”路上极容易出现事故,这话丁岚却并未说出口。
薛川神情镇定,定定地看向丁岚:“那些老翁一个人就敢背着背篓往南边走,没道理我不能走。”
丁岚心道:那些行走商有不少人都在路上没了踪影,之后就再也没回来了。
一旁的丁景倒是听明白了,举起手道:“那我去!”
“你这小身板就更加不行了!”丁岚脱口而出道。
丁景默默地把举着的手又缩了回来,他这段时间已经非常认真地在锻炼了……
最终,事情还是这么定下来了,带队的人选也只有薛川一人合适。
主意也有了,三人便在书房里继续商议,把细节问题都给考虑周全。丁岚打算趁着灾民还没到,先着手准备起他们的安置问题。
首先是住的地方,后院倒是有点房间,只是也住不下这么多人。丁岚便准备去把村口前面的那座小山头买下来,在山脚处砌一些简易的宿舍和做皮蛋的工坊。买山并不是小事,这得去衙门办手续。
第二日,薛川大清早就去筹集大量的木匠,先把运输东西的板车都给做好,届时让镖师们推着往南方走。其实青山镇外是有一个小码头的,只是现如今河面上结了冰,所以只能靠人力徒步推车走。
丁家村的村长则是跟着丁岚在衙门里跑了一上午,才终于把事情安顿好,中午时,那衙门就派了人过来丈量山头的面积。
丁岚好吃好喝地照料好了,当天下午就把那小山头的地契拿到手上了。虽说是个山,但也仅仅只是一座荒山,所以这个价格倒是合理。
第三日,丁岚便在村里发了招工的告示,要在山脚下修建屋子。不过这屋子倒是和往常的农家小院不一样,并没有院子,只是并排砌了简易的平房,里面也只有一个又长又宽的炕,这是为了之后安置灾民用的。
因为现在也买不了砖头,干脆全部用黄泥和稻草,砌土培屋。
三天后,灾民们如约而至,县太爷也早在镇上腾出了空屋,用来暂时安置这些无居所的流民。只是腾出来的屋子毕竟有限,更多的灾民都只能睡在大街上,凭借自身熬过这个夜晚。
青山镇上乱成一团,衙门的存粮很快就快空了。正在县太爷焦头烂额之时,突然听到有部分流民往青山镇外的丁家村去了。
县太爷赶紧追问,这才知道,那丁家村的薛家如今正在招工,那些流民都去那里谋生了。听到这里,县太爷终于坐不住了,起身准备去往丁家村看看情况。
另一边,丁岚正在村口和那些赶过来的灾民们解释:“我们这里确实招人,招打杂的,砌屋的,这些伙计没有工钱,只包吃包住。”
顿了顿,才道:“除此之外,我们还招身强力壮的镖师,主要负责运送物品去南方。这些人出镖不仅包吃包住,而且每日有20文工钱。成为镖师后,我们还提供一个可以在这里免费吃住的名额。”
丁岚看了看过来的流民,大多数都是些老弱妇孺,只偶尔零星掺杂着几个青壮年。估摸着都是家里有拖累的人,她此举也是为了让那些青壮年成为镖师后,无后顾之忧。
灾民们千辛万苦的从北方徒步到了这里,其中有不少家人都在路上熬不住了。留在这里的也都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今有一个可以吃饱喝暖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丁岚此言一出,便纷纷向丁岚报名。
旁边的丁景早就在一旁架了桌子,上面备好了纸笔,赶紧起身维护秩序,喊道:“要报名的人都到我这里登记,全部排好队。”
那几个青壮年互相看了一眼,想到家里的妻儿或是爹娘,同样加入了排队的队伍。


第71章
这个时候的薛川就像一个门神一样, 板着脸站在桌边,气势威严,无形之中镇住了众人。
那些灾民自然也不敢闹事, 按着丁景的要求排好队, 安安分分地回答丁景的问题。
丁景主要问的也就是年龄和名字, 还有从哪里来的这些信息, 这些资料都得统一记录好,日后也算有个凭证。
至于住的地方, 丁岚心里早已经盘算好了,女人和那些老人小孩等先暂时安顿在后院里,里面都有火炕,一张火炕能挤下不少人。
汉子则是先在山脚下的土培屋挤一挤,土培屋昨日已经完工了一间, 用柴火在炕底下烘一烘,刚好能住。在那里住也能方便他们随时开工, 等到屋子一多,自然就能匀开住了。
因为这是第一天招工,消息还没有扩散出去,大部分的灾民还在镇上等着官家救济, 来的也就二三十人。因为人数不多, 到了中午,丁景就已经给大家都安排好了住处。
过来做活的灾民大多数都是拖家带口的,这次过来是先行打探消息,报完名之后还得先回镇上一趟, 告知一声在镇上等待救助的家人。
这些灾民经历了路途中的世态炎凉, 如今也有些心眼了,只做两手准备, 自己先过来做活,看看那主家究竟有没有说得那么好。家人则是先暂且待在镇上,看看能不能轮到官家的救助。
那些报名成为镖师的青壮年也是要回镇上一趟的,他们有一个免费吃住的名额,便先回去把家人接过来安顿。有些孑然一身的灾民们就不用再回镇上拿什么东西了,所有值钱的家当都已经背在身上。
丁岚打量着这些全身上下已瘦的不成样子的灾民,心里有些动容,好歹也算给了这些灾民一个暂时安身的机会。
丁景如今很有小管事的模样,给他们分配好住的地方后,便开始安排起大家的活计。
那些报名成为镖师的,自然不用他管,直接交给姐夫也就是了。至于那些老弱妇孺,丁景分别按照各自的身体条件,划分工种,洗鸭蛋的、做皮蛋的、还有厨房里同样也需要人手做饭。
这些人各自身体上都有所不便,所以暂时先由丁景决定各自的工种,待之后稳定了之后,便会采取轮班制,这样更加的公平。
剩下的那些还有一把子力气的老汉,则是统一被安排到山脚下砌土培屋。
等县太爷乘着马车路过那正热火朝天的山脚时,听到响声,便从窗口处往外瞧了一眼。只见外面白雪皑皑,路边有二十来个人正在山脚下做活呢,其中还有不少穿着破烂的老汉,但干起活来却是十分卖力的。
这些老汉如今只想着尽快把手上的活做好,这样他们也就能早日住进去了。
县太爷只开窗看了一眼,就被外面的冷空气逼地立即关上了窗。心下有些好奇,这大冷天的,这些人怎么还在雪地里干活呢?
小厮赶着马车径直到了丁家村,一眼就看见了村口处那显眼的薛家,马车停在门口,小厮先行下车。
原本是打算先过去敲门,通报主人家一声,结果大门大剌剌地开着,门口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进出的大多数都是妇人,行色匆匆,看到没看一眼这门口停着的陌生马车,那小厮一时半会也找不到问话的机会。
小厮只得先回身和县太爷说明情况,正好丁岚拉着丁巧从大门里出来,她们正准备去山脚下看看土培屋建造的情况。就见自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一个小厮打扮的人正探头和车里的人说话。
丁岚打量着那辆马车,马车的材质在镇上已是属于上等,挑眉道:看来这来人的身份非富即贵。
想到这里,便对身边的丁巧说道:“小妹,你去跑个腿,到山脚下喊你姐夫回来,就说我有事找他。”
丁巧脆生生地应了一声,就一溜烟地往前面那个小山包跑了。
丁岚大大方方地走到了马车旁,脸上带着笑,故作不知地问道:“这位小哥,不知你找谁?”
那小厮听到声音,扭头就看见一位妇人打扮的女子,便道:“夫人,我找这薛家的主人。”
“你们是来找薛川的?我是他的夫人,可惜他如今不在家,还得过一会才能回来,你可有要紧事?”
小厮连忙掀开了马车的帘子,说道:“是我们老爷有要事找他。”
丁岚这才看见了来人,马车里面正端坐着一个面容和善的中年男子,鬓角已染上了花白,丁岚一眼就知晓了来人的身份。
马车里坐着的正是当地的父母官,丁岚虽然去了衙门好几次,只是从未正面碰见过这位县太爷,倒是远远地望见过一回,便十分有心地把县太爷的长相记在了心里。
面上却装作不认识的样子,态度丝毫没有变化,只道:“那先请贵客进来喝杯茶罢,我夫君还要过一会才能回来呢。”
县太爷在青山镇上任了不到三年,这还是头一次到丁家村,听到这位薛夫人的邀请,点头道:“那就叨扰了。”
丁岚笑语吟吟:“只是如今家中杂乱,若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贵客莫要嫌弃才是。”话毕就抬手请县太爷进去,那小厮把马绑在门口的大树上,跟在县太爷的身后,一同前往正厅。
丁岚招待着县太爷坐下,然后立马给他上了茶。
那县太爷只把丁岚当做寻常妇人,便开始旁敲侧击地问起话来:“薛夫人,我看你家前院人来人往的,可是在做什么?”
“这是我那胞弟在前院做小食呢,只是娘家地方太小,暂时借了他姐夫的前院当作工坊呢。”丁岚说话真诚,双眼澄净,自然让人看不出假来。
县太爷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又问道:“我坐马车路过前面的山脚时,看见路边怎的还有那么多人干活?”
丁岚闻言,假意抱怨起来:“唉,这都是我那夫君良善,他上次去镇上,看见有那么多灾民连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心下不落忍。便回来让人砌了土培屋,说是要给那些灾民一个安身的地方。”
顿了顿,丁岚又蹙起眉头:“只是就算有了住的地方,这没有粮食也白搭呀!镇上的米粮卖的如此贵,家里的钱财都快被掏空了,他便准备聘请一些镖师,同他一起去南方买粮食。”
“要我说呀,他这一个乡野村夫的,管那么多作甚。那镇上那么多大户人家,尤其是那些大地主,随便一个豪绅开个仓,不比他冒着危险从南方运十几趟的粮食多呀!也是我夫君死心眼,人家大户都只顾着自己赚银子,他却非要掏空家底救济。”丁岚做出一副斤斤计较的模样。
那县太爷身边的小厮年岁不大,听了丁岚的话也很是气愤:“那些大户向来只顾自己吃香喝辣的,粮食全都被他们攥在手里,这价格便只能随他们拿捏了。”
县太爷听了丁岚的这些话,心里倒是感慨万千。这么一个乡下汉子,都明白乐善好施的道理。那些大鱼大肉的豪绅,却生怕从牙缝中露出一丝一毫,让这些可怜人占了便宜。
丁岚唉声叹气起来,话有所指:“要是让他们主动开仓放粮就好了,好歹我夫君不用这么辛苦了。”
县太爷暗自出神,他并不是没有打过那些大户人家的主意,只是想让那些世世代代扎根在这里的地主主动放粮,却并不好办呀。
正想到这里,薛川就推门进来了。丁岚连忙迎了上去:“夫君,这有贵客在等你呢。”说话间朝薛川使眼色,示意他配合好自己。
薛川自然看懂了丁岚的意思,目光落及丁岚口中的贵客,问道:“您是?”
薛川一推门进来,县太爷就已经在暗地打量他了。薛川的脸上向来都是不苟言笑的表情,便让人一时之间看不清深浅。又因为丁岚之前的铺垫,便只觉得来人一身正气,给人一种英雄好汉的既视感。
听到薛川的问话,那小厮扭头看向县太爷,县太爷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小厮便高声地说出了县太爷的身份。
丁岚和薛川都是平民,见到父母官自然是要下跪的。丁岚拉着薛川正准备下跪时,县太爷却已经把两人扶了起来,一脸感动道:“没想到在这样的一个小村落里,竟然有薛壮士这样的好汉,这礼节就免了吧。”
听到县太爷这么一说,丁岚就顺势扶着薛川的手站了起来。
薛川听到这县太爷一口一个好汉,自然知道了肯定是丁岚和这县太爷说了什么,倒是也没有拆台。只是在山里无拘无束太久,对官是没有畏惧的,便依旧如往常一般对人冷淡。
县太爷看着薛川不卑不亢的举动,便更加觉得他是个有骨气的人物了。便也没拿起官架子,问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