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世为后(醉卧风陵)-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息传回洛阳的时候,朝野震惊。人们一时无法接受,“金戈铁马破虏将,玉面修颜邓三郎”居然谋反了。等到后来听说是吴汉在新野劫掠过甚,才使得邓奉一怒之下倒戈相向。于是,各种八卦消息被不断的演绎,到最后几乎就成了“冲冠一怒为红颜”。

郭圣通听到这个消息并不意外,前一世因为这件事情,西宫难得的消停了几天。可是现如今,她突然很怀念那少年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曾经的她也那样肆无忌惮的笑过。郭圣通心中暗想,也许他是这个世上最后一个至情至性的人了,当然,过不了几个月,他将会不复存在。

殿外的侍女的议论声,不时的传到郭圣通的耳中。“青儿,你去问问,她们议论什么呢。”

长秋宫一向规矩森严,要不是出了大事,宫女们绝不会如此失态。没过多长时间,青染过来回报,“大司马吴汉战败了。”

这就难怪了。大司马自从跟随刘秀,斩苗曾,诛谢躬,刚毅果断。后来每次出战,攻城夺池,勇冠三军,可以说是未尝败绩。哪个女子不怀春,别看大司马木讷少言,越是这样,在宫中才有了越多的拥趸。如今战神一般的吴汉居然败给了仓促起事的邓奉,怪不得宫女们要议论纷纷。

郭圣通深知吴汉的本事,但是对邓奉的了解却不多。她只是在邓奉押运粮草到邯郸的时候远远的瞧了一眼,那时候众将士聚在一起肆意谈笑,那少年看起来格外的意气风发。

“邓奉非死不可吗?”从前,她从不过问政事,加上对阴邓两家都没有好感,并不会去在意邓奉的死活。可是现在,她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之后,却不希望另一个就那么死去。而且能打败吴汉的可不是一般的人才,还没有建功立业就那么黯然逝去,实在可惜。

然而,谋反可是重罪,就算看着新野长公主的面子上不会株连家人,但是赦免也还是天方夜谭。郭圣通觉得她这个想法实在是太不现实,也就放到了一边。

吴汉兵败没过多久,刘秀就回到了洛阳宫。在他那里,并不能看到胜利的喜悦,更多的还是对邓奉的痛心。后*宫里人人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恐触怒了皇帝,一时间,气氛无比压抑。就连远在常州的邓晨也上了请罪的奏章。

第二卷好风凭借力第二十八章力救邓奉(上)

“娘娘,听说皇上在广德殿三天都没出过宫门了,也没怎么进过膳食。”

郭圣通自书卷中抬起头,随意的问了句,“阴贵人去过了吧?”

青染看着自己家娘娘没心没肺的样子,急的直跺脚,“阴贵人都已经去了三四趟了,娘娘怎么还这么悠闲。”

“皇上烦心的事情,咱们解决不了。”郭圣通心想,我给的你从来都不稀罕,我也不再去惹人讨厌。

“不管解不解得了,娘娘也该做个样子才是。”就连紫苏也觉得看不下去了,频频催促着。

郭圣通想着母亲这几天的劝说,也把心中的倔劲儿收了一收,换了身衣服就往广德殿而去。到了殿门口,正好看见阴丽华从里面出来,哭的小脸通红。这时候见了,少不得要应酬一番,这使得郭圣通很怀念刘秀不在宫中的日子。

大殿里刘秀面对舆图凝眉沉思着,郭圣通照规矩请了安,刘秀抬头说了声起,再没有旁的话。郭氏只得自己上前轻声问道,“陛下可是为邓将军的事情烦心。”

“现在朝中已经没有人称呼他为将军了。”刘秀重重的叹了口气。

“臣妾虽然不曾认识邓将军,但是也听说他是少有的少年英才。陛下与他的情意,也不是常人能比得了的。突然出了这样的事情,陛下心中苦闷臣妾也能体会一二。只可惜臣妾一介妇人,无法替皇上分忧。”

刘秀认真的看了眼郭圣通,“通儿无需自责,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宋弘把景安殿太学的事情都跟朕讲了,听说你卖掉了长秋宫不少的金器,等到国库充盈,朕一定补偿给你。”

“皇上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见外,臣妾倒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愧对皇上的称赞呢!”

“通儿,”刘秀听了这话一脸的不赞同,拉着皇后坐到自己的身边。“朕出征在外的时候,知道通儿会打理好后*宫,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也知道通儿会用心的教养太子,就没有了子嗣之虑。你没什么当不起的。邓奉的事情让朕的确寒心,一时想不到好的办法,通儿不要多心,好好保养身体才是。”

“臣妾明白。臣妾另有一事相求。”刘秀困惑的看了眼郭氏。

“陛下可不可以不杀邓将军?”郭圣通猜想,刘秀这么多天困在广德殿,就是难下决心。况且现在,邓奉的叛军还不成气候,为祸不大。也许她可以试一试,不管救不救得成,也算尽心了。

“通儿!”刘秀心中一惊,丽华都不敢过来求情,通儿是为了什么。

“陛下是重情重义的人,对待敌人尚且能够网开一面,更何况邓将军。就算是臣妾,想起新野长公主也都觉得于心不忍。臣妾听说,邓将军是公主当做亲生骨肉养大的人啊。再说,邓奉的家人当年照顾阴姐姐,战乱中保得姐姐平安无事,也算是有大功的,功过相抵,就饶他一命吧。”

刘元是刘秀心中永远的痛,多少次午夜梦回,都能听见她不顾一切的催促着自己赶紧逃,他该拿邓奉怎么办,不杀又怎么能警戒后人。“不除邓奉只怕众将心中不甘。”

“臣妾听说,这次的事情全是因为大司马在南阳肆意抢掠才引起来的。本就是大司马有错在先,邓奉不过是愤而反击,并不是存心要反叛皇上,也算情有可原吧?”

“大司马领兵在外,军需给养都供应不上,只能以战养战,吴汉也是被逼无奈。”以战养战,听起来文邹邹的,但实际上就是充满血腥的劫掠。吴汉胆子也真的不小,敢在南阳帝乡这么干。有时郭圣通不免会想,刘秀是不是明知道吴汉的脾气才把他派去南阳。帝王心术,她不敢再猜。

“陛下,如果邓奉能够自行请罪,是不是可以从轻发落。”郭圣通也知道要让刘秀拿了吴汉去认错是不可能的,邓奉要想逃得性命只能自己回来认罪请罚。

刘秀苦笑道,“通儿不了解他,他不撞南墙是不会回头的。”他心里还留着半句,只怕是撞了南墙就回不了头了。可是万没想到,郭氏替她说了出来。

“陛下,邓将军现在只是靠着一些散兵击败了大司马,在朝中影响还不是特别的巨大。可是等到皇上发兵剿灭的时候,他就算想回头,也没机会了。”

刘秀皱紧了眉头不说话,事情到了这一步,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陛下,臣妾相信邓将军只是一时糊涂,他的心里面一定还是忠于皇上的。但是战场上的事情,开弓就没有回头的的箭。邓将军只怕现在后悔也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蛮干,事情就会越闹越大,最终无法收拾。”

“可是朕也不能去招抚他。”

“臣妾倒是想到一个人,邓婵。”

“邓奉的妹妹?她一个姑娘家能干什么。”刘秀知道邓婵当初是跟着阴氏一起进京的,现在就住在妹妹伯姬的家中,念在都是功臣故旧的后代,也没打算把邓婵怎样。

“邓将军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妹,她说的话也许他能听进去几分,臣妾觉得可以一试。如果成了,自然是好事,不成的话,只当是陛下网开一面,放他们兄妹团聚吧。”

对于说客这件事,刘秀心里很不以为然。彭宠最初不肯奉召入京,他派了彭宠的堂弟子后兰卿去做说客,结果彭宠没有说过来,子后兰卿也给搭进去了。更觉得邓婵不过女流之辈,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就犹豫着不肯答应。

郭圣通想着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也不愿功亏一篑,站起身来,跪在地下,诚恳的说道,“陛下,为今之计,只有邓奉自己救得了自己,可他却未必了解陛下心意。邓婵虽然是女子,但是臣妾过去见过,不是没有见识的人。让她带上几个人悄悄的过去,她会知道应该怎样去做的。就算事情不能成功,就当是看在长公主的面子上,放她去吧。”

郭圣通现在已经是三个多月的身孕了,刘秀哪敢让她长跪在地上。可是朝廷大事,也不能就这样草率决定,只好先命人把郭氏送回长秋宫。

第二卷好风凭借力第二十九章力救邓奉(中)

待回到长秋宫,青染忍不住嗔怪到,“娘娘可把我们都给吓死了,这么大的事情娘娘也敢求情。”

郭圣通勉强的笑了一下,并不说话。紫苏赶紧递了个眼色给青染,捧上一杯热茶,“娘娘润润嗓子吧。”

郭圣通并不知道自己这一步走的对不对,她倒是看得出来刘秀是不愿意杀邓奉的,但是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原谅他。现在就看刘元和邓晨在他心中的分量了,已经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做的了,那就等待吧。

广德殿里服侍的都是皇帝信得过的人,刘秀严令今日之事不得外传,也就真的没有什么消息泄露出去。晚膳的时候,刘秀去了西宫,他知道这些天丽华很是担心,不仅仅是为自己,也为邓家。阴家和邓家的根本就在新野,她不知道这件事最终会牵连多少人,也只有他能够安慰她的心。

丽华柔弱善良一如从前,只是一味的替邓家请罪,陈述着阴氏的忠心。可是同样的话听得次数多了,刘秀感到有些疲惫。心中不免困惑,他把丽华视做平生知己,为什么反倒是通儿更了解自己心中的想法。匆匆的安抚了几句,刘秀又回到了广德殿。

邓隆战败,本来他是打算等邓奉祭祖之后就去接替邓隆的。可是现在,他反倒还要分出心来对付邓奉。如果通儿的计策可行的话,倒是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其实,邓奉事发之后,他也时常想起二姐,想起在新野的日子。但是他也知道,即使他二姐真的活着,也不会为邓奉求情。为了自己,为了刘氏宗族,她连亲生的女儿都舍得下,又怎么会舍不下邓奉。但是,刘秀自己却真的有些舍不得。

刘秀转过身,对着中常侍王远说道,“你去长秋宫,让皇后明天密诏邓婵进宫。”

王远一直跟在刘秀身边,下午的事情是从头听到了尾。马上就明白了皇上的决定,赶紧领命而去。心中不由得暗暗敬佩皇后,这件事情要是办成了,对皇上、对邓家、乃至于对朝堂都是大功一件。虽然不能宣扬出去看着有些可惜,但是,皇上和邓家却不会不念着。再看西宫那位,只怕不能把自己摘干净,王远默默地摇了摇头。

郭圣通听了王远的话,心里却并没有松一口气,邓婵能不能把事情办成,她其实都没有半成把握。

第二天,郭圣通命中宫谒者令密诏邓婵即刻进宫。那邓婵也是个烈性女子,以为自己难逃一死,朝着宁平公主的寝殿磕了三个头,跟着陈颂就往外走。倒是宁平公主刘伯姬听到消息,匆匆忙忙的就要跟去,还是邓婵阻止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婵儿承蒙公主的照顾,一直未能报答,怎么敢再连累公主。我哥哥做下的事情本该由我一同承担,公主就不要在为难了。”

“我怎么能放心你一个人进宫,你等着,我一定救你。”自从刘元把活命的机会让给了她,在她的心里就欠下了永远都还不清的债。邓家的每一个人她都用心去照顾,邓奉的事情她实在没有办法,但是邓婵她一定要保住。

刘伯姬也不命人备车,只叫人牵了马,一路策马狂奔,赶在邓婵前面进了宫。也没去见皇后,直接就往西宫去了。

“皇嫂,皇后把婵儿召进宫来了,一定没安什么好心,皇嫂赶紧跟我去救人吧。”在伯姬的心里,阴氏才是她的嫂子。

“婵儿怎么了,你到说清楚啊。”阴氏急忙问道,自从跟刘秀分开,她就跟邓家人在一起,邓婵对她多有照顾,咋一听到这个消息,也着实吓了一跳。

“今天一早,陈颂就到我那儿召婵儿进宫。他带着中宫旨意,我拦都拦不住。只怕是皇后要借着邓奉的事情发落婵儿,我们快去找皇兄求情吧!”伯姬连忙说道。

阴氏觉得事情不太对劲,皇上昨天的话里并没有怪罪家人的意思,更何况邓婵区区女流之辈,这一定是皇后肆意妄为。想到这儿,她倒不急着去救邓婵了,要是简简单单就把人救下,皇后只是扫点颜面而已。要是邓婵出点什么事儿,刘伯姬再知道这根本就不是皇上的意思,以她对邓家的愧疚,不怕不闹得沸反盈天。

“皇上他昨天并没有宿在我这儿,今天也不是廷议的日子,我也不知道皇上在哪儿啊!”

“巧心,你赶紧出去打听清楚,皇上现在人在哪儿呢?”

巧心听了阴氏的吩咐,心都跟着凉了半截。贵人的眼线虽然大大不如从前,但是皇上的行踪,可从来都是一清二楚的。昨天皇上去了以后,一直呆在广德殿,贵人怎么会不知道。可是她这么吩咐,分明就是要拖延时间。想着一起生活时的关心,一起逃亡时的照料,巧心的心里几乎都在滴血,也不知道为了她自己还是邓婵。

也难怪大家怀疑皇后的用意,毕竟,邓奉的罪行诛杀全族都是可能的。但是这时候,邓婵正毫发无伤的跪在长秋宫的大殿上。

郭圣通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女孩,进止有度、不卑不亢。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做到沉稳冷静,郭氏觉得又多了几分胜算。可是她能够撑起改变历史的重担吗?

郭圣通冷冷的问道,“邓婵,你可知罪。”

“回娘娘,民女知罪。”邓婵明白,无论吴汉做错了什么,都不能减轻她哥哥的罪行。与其被皇后羞辱,还不如大大方方承认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郭圣通见她答得干脆,一副生死置之度外的样子,到生出几分怜惜之意,“你可知道,今天一早宁平公主纵马入宫。她应该是来救你的吧?”

“民女惶恐。民女自知有罪,情愿一死以正国法。宁平公主与民女情谊深厚,情急之下行为失当,请娘娘恕罪。”邓婵也知道,宁平公主用不着她来求情,她也没这个资格。但是她着实感激伯姬。

“本宫听说宁平公主先到了西宫,我们不妨一起看看,她们怎么救你吧!”郭圣通笑的一脸邪恶。

第二卷好风凭借力第三十章力救邓奉(下)

邓婵的心往下沉了一沉,她不希望宁平公主因为她再跟皇后起什么冲突。虽然,她并不认为皇后能把公主怎样。可是,从她哥哥谋反那天起,她就认命了。公主对她再好也挡住府里的那些风言风语,也挡不住世人的蔑视的目光。皇后要是真的杀了她,也是一种解脱,此时的邓婵真的是在等待命运的安排。

过了许久也没见皇上、公主或者是贵人来长秋宫,邓婵心里还是生出了一丝很微妙的感觉。其实不管她是不是真的一心求死,也还是希望有个人能在意她的死活,而不是如蝼蚁般无声无息。

又过了一会,红宛进来低声说道,“宁平公主过来了。”

郭圣通命人把邓婵带到了里间,也许是因为跪的久了,她的脚下有些不稳。她能够听见外面说话的声音,却不知道皇后打算干什么。

宁平公主是个直率的人,给皇后行了礼,就问邓婵人在何处。

“公主,”郭圣通从来不像阴丽华那样称呼她为伯姬或者妹妹,就好像伯姬只叫她皇后而不是皇嫂那样,“邓婵乃是罪臣家眷,本宫已将她没入掖庭为奴,公主就不必惦记了。”

“邓婵现在人在何处,我要去见她。”刘伯姬显然没把皇后放在眼里。

郭圣通很厌恶伯姬目中无人的样子,仗着刘秀的宠爱为所欲为,淡淡的答道。“她就在长秋宫,但是今天公主却不方便见,不如改天吧。”

“我跟邓婵相交数年,今天突然分开,我有很多话要嘱咐她,还请皇后娘娘通融。”说着就要往里面闯,中宫内侍赶紧站在她前面挡住了去路。

“公主是个尊贵人,但是也该知道国有国法,长秋宫可不是想闯就能闯的地方”

刘伯姬见去路被阻,高声喊道,“婵儿,你在哪儿,快点出来。”

“公主一定要见邓婵,不如去广德殿求见皇上。”

郭圣通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让里面的邓婵泪如雨下,她紧紧地捂着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心里不断的祈求上天能让伯姬听到她的声音,“别闹了,快点回去。”

刘伯姬听到广德殿这三个字,愣了一下,“皇兄在广德殿?”

“皇上这些天为了邓将军的事情,几乎没有踏出过广德殿,宫中尽人皆知,公主怎么会不知道。”

刘伯姬暗自惊心,皇嫂为什么说不知道,为什么她只是不停的哭,为什么她说怕皇后会下毒手。伯姬嫁给李通之后,耳濡目染,也不再像原来那样心思单纯。只不过作为刘秀唯一的妹妹,虽然身处在权力的最中心,但是从来没有人敢去她那里谋算什么,也就没有太多的防人之心。现在她也不敢信郭氏的一面之词,还是赶紧去找皇兄要紧。她迟疑的看着皇后,“我,一时心急,请皇后见谅。但是,邓奉的事情婵儿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她是无辜的。”

看着伯姬的焦虑,郭圣通有些于心不忍,“你去吧。”

刘伯姬向内殿张望了两眼,狠狠心往广德殿而去。

伯姬走了,邓婵好像被抽干了全身的力量,瘫坐到了地上,又任由宫女七手八脚的把她拉到了皇后的寝宫。

“皇后娘娘为什么不杀了我。”

“你就真的那么想死吗,我听说蝼蚁尚且贪生,人为什么不惜命呢。”

“惜命?”邓婵冷笑,她有什么权利惜命。“只要别再为了民女的事情生出事端来,民女死也无憾了。”

“你要是死了,只怕伯姬更要找本宫拼命了。”

郭圣通拿出一个赤金的铲形符令,亲手交给了邓婵,“这是长秋宫的符令,你带着它就可以出宫去了。”

邓婵看着皇后,不知道她这是唱的哪出。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又偷偷摸摸把自己放走,图什么呢?

“本宫要你带着这个符令去南阳,你可敢去?”

这下,邓婵不单单是不解,而是震惊了。

“你哥哥一步走错,只怕以后步步要错。而皇上念着多年的情分,不愿意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但是,举兵谋反,乃是不赦之罪,否则,对满朝文武也是无法交代。为今之计,只有让你去趟南阳,劝你哥哥及早回头。他如果愿意遣散叛军,回朝请罪。本宫愿以皇后的名义起誓,保你全族平安。”

邓婵简直不敢相信事情会有这样的转机,仅仅的攥着符令,“民女谢过皇后娘娘再生之德。”

“你不用谢我。是你自己明事理、知进退,本宫才放心让你去的。你刚才要是跟着公主走了,本宫也只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邓婵这才想起来,刚刚宁平公主来的时候,自己身边并没有人看守。看来皇后是在借着公主试探自己,不免更加愧对伯姬。

“你要记住,出了宫门你就不再是邓婵了,而是长秋宫的侍女冯春。你去南阳的事情,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现在不行,将来更不行。你要是能说服邓奉,就是大功一件,要是不能也不必回来。”

“娘娘,此去无论结果如何,邓婵一定带着符令回宫复命。”

“身为女子,总是依附着父兄而生存。邓奉要是执意不回,是必死无疑,你回来不但于事无补,反倒立场尴尬。不如远远的离开,自己生活吧。你只要不把中宫符令交给他人,就算对得起本宫了。”

邓婵口中虽然应着,但是心里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也要回来,再不能让别人为邓家的事情为难。

“你这一去,路上也并不太平。本宫会派两个侍卫,但是其中的艰险,你要做好准备。”

“请娘娘放心,民女学过几天粗浅功夫,也曾带着一众女眷躲避过敌兵的追捕,定能安全的赶到。”

“你要记得赶早不赶晚,只怕过些天就会有人请旨征缴,皇上也拖不了太久。”

郭圣通看着换过专装束的邓婵被青染送出了宫门,一颗心却悬的更高,邓婵虽然心性坚韧,但是能否说服邓奉,又能否安全回来,也都是未知之数。

第二卷好风凭借力第三十一章兵困洛阳(上)

邓婵刚刚出了京,陕县的贼人苏况就攻破了弘农郡,乱军直逼京城。一时之间,洛阳上下人心惶惶。刘秀征召患病的骠骑大将军景丹讨伐苏况,希望依靠他老将的威信能震住局面。郭圣通往广德殿去的时候,正好看见他领命而出,不由得心中叹息。

“陛下,臣妾刚才见到骠骑大将军气色不佳,不知是不是将军的情况不好。”

刘秀无奈的答道,“景丹常年征战,如今已是恶疾缠身,本该让他好生休养的。可是现在京城防卫空虚,也只能仰仗老将的威望了。”

“臣妾听说军中的医师只擅长外伤,陛下为何不派一名太医随侍在大将军的身旁。”

刘秀皱起了眉头,“景丹重病的消息,瞒都瞒不过来。还怎么能带着太医四处宣扬。”

郭圣通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稳定军心现在比什么都重要。但是要是景丹一下子去了,还怎么稳定军心,随即言到,“那找个年轻点的太医扮作中军可好?”

刘秀略思考了一下,觉得还算可行,但是派谁去却颇费些思量,“申子弘倒是个合适的人选,朕之前还打算提拔他做太医丞,可是他称病有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现在情况怎样。”

“臣妾也听说申太医病的不轻,哪有把两个病人放到一起的道理。”郭圣通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